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交小學學數學

如何交小學學數學

發布時間:2023-04-16 20:29:59

『壹』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如下: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5、課堂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貳』 小學數學如何教學有哪些好建議

如何更好教好小學數學是每個小學數學老師都追求的目標,關於小學數學教學,你有什麼好的 方法 可以分享呢?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建議,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教學建議一:教學准備與設計

第1條教學目標的擬訂須建立在認真學習《課程標准》、仔細研讀教材、作業本和全面分析學情的基礎上,要通盤考慮總體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要善於把課時目標合理地分解為環節目標。

第2條課時教學目標的擬訂要關注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知識技能目標的描述要明確、清晰、可檢測。過程性目標要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落實,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可以從學生的學習任務為視角進行敘述,也可以從教師的教學任務為視角進行敘述。注意三維目標的滲透與融合。

第3條要充分依據教材提供的材料設計教學,因為教材是體現課程標准及教學理論的規 範文 本,其中凝聚著教學 經驗 ,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

第4條教材研瀆要關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結構,理清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及在各學段、各冊的分布情況,並以此為背景研讀課時教學內容,合理劃分課時。

第5條研讀課時教學內容時,教師應熟做每一道例題和習題,深入分析例題和習題蘊涵的知識點,關注例題與習題的匹配與關聯,分清習題的層次。在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同時,要充分考慮知識的形成線索和學生學習的認知線索,在此基礎上通過補充、修改、調換、刪減等方式完善教材資源。

第6條要拓寬教材研讀的視角,除了參考教學用書以外,倡導參閱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條科學的學情分析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學情分析包括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 學習態度 、習慣與能力,生活經驗和學習環境等要素。對任教班級的整體水平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適時進行分層教學。

第8條平時作業、學生訪談、課前測試和教師經驗等都是學情分析的基本方法與途徑。

第9條教學環節的構建和情境的創設都須注重數學問題的設計。事實上,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一般由若干個教學環節組成,但環節不宜過多。每一個教學環節通常都蘊含著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的有效設計是推進課堂教學進程的關鍵。

第10條問題的設計要關注思考性和挑戰性,有利於課堂生成,有利於展現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同時要預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充分估計學生可能碰到的困難,思考應如何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預設教學指導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建議二:教學組織與實施

第11條課堂組織是指教師依據教學設計,引領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互動過程。課堂組織的內容主要包括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

第12條課堂實施要注意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切人重點要快,盡可能在前20分鍾完成教學的主要任務,倡導先試後講。

第13條課堂調節要注意動靜搭配,數學學習要以學生獨立思考為主,教師可適當通過師生對話,選擇合適的問題和時機,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後四人小組合作。一節課合作學習的次數不宜過多。

第14條教師的教學用語和數學語言要精練、規范,要適時進行解題方法和思路的提煉與 總結 ,關注學生的數學表達,逐步讓學生養成有根有據的說理習慣。

第15條在課堂中要善於觀察學生,關注師生問的有效互動。對哪些學生該提怎樣的問題,學生會回答到怎樣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起到啟發、引領作用。

第16條要根據教學反饋信息合理調控或調整教學目標及進程。要善於篩選和有效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尤其重視典型錯誤資源的捕捉與利用。

第17條要重視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板書設計,錄音、投影和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要簡易、有效,相互補充,發揮各自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建議三:作業設計與輔導

第18條作業可分為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要合理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注重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層次性,以求實效性。作業設計的要求是“緊扣目標、促進思維、形式多樣、分層要求”。提倡探究性、開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創意的作業設計。

第19條課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具有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功能,也是檢測教學效果的基本手段。課堂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練習時間,可以將練習穿插在新知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練習的時間。

第20條布置的課外作業要適量,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教師要先做一遍。除書面作業以外,可根據需要布置調查、游戲、設計製作、數學 日記 等實踐性作業,並根據不同作業樣式給定不同的時間要求。

第2l條教師要規范學生的作業格式,在學生做作業時,教師要進行巡視,及時進行指導,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作業情況。

第22條要發揮作業的診斷功能,布置的作業要及時批改和反饋.對於作業中的錯誤要督促學生及時訂正。面批是一種有效的批改方式,對學困生應堅持多些面批。在批改作業時要重視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對於典型錯誤,要有意識地摘錄並歸類整理,分析原因,以改進教學。

第23條要發揮作業的激勵功能,除了運用一些約定俗成的符號進行批改外,能通過合適的批語來達到提醒、幫助和激勵學生的目的。

第24條個別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個別輔導的內容包括學習診斷、學習矯正、心理輔導等。個別輔導時,要引導學生建立學習共同體,發揮同伴作用,但不能讓“小老師”過多代替教師進行輔導。

第25條在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前,教師要查閱、分析他們的平時作業、單元形成性測試等情況,找到問題症結所在。以對症指導。在個別輔導時,要多讓學生發表想法。要做到:熱情鼓勵,幫助樹立信心和決心;細致指導,既補知識能力的缺漏,也重視學習習慣和 學習方法 的培養;降低起點、放緩坡度、逐步提高。

第26條對學有餘力、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教師應為他們制訂合適的指導方案,拓展他們的學習 渠道 ,如開展豐富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等。

小學數學教學建議四:命題與學業檢測

第27條紙筆檢測作為學業檢測的主要手段,目的在於診斷和反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情況,以改進教學。教師在編制試卷前,應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和教材內容確定檢測范圍,理清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的目標要求,形成試卷編制的基本框架。

第28條編制的試卷要有效度、信度與區分度。試題的難易要適度,敘述要明確,語言要規范,防止產生歧義,杜絕偏題、怪題。

第29條檢測結果要及時反饋,通常以等級制呈現給學生。根據需要,也可以向家長反饋,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第30條要重視試卷講評。講評前,教師要認真分析試卷中所反映的問題,要對問題進行梳理和歸類;講評時。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多角度展示解題思路,切忌就題論題,以提高試卷講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附: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創設情境的方法

1.藉助 故事 創設問題情景。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心靈。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於學生發現問題,探索新知。

2.用猜想和驗證來創設問題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識沖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老師提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條件,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猜想與驗證中得到促進和發展。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都高興地回答“喜歡!”接著又提問了幾個學生:“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同學們,一般的一個人有幾歲,就會過幾個生日,可是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學生聽了,個個情緒高漲,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這時老師抓住學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時地引導他們進入新課。

同時,教師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 辯論 。教師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而學習知識後又將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們的數學應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的問題情景也要從實際出發,這樣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應用題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通過社會調查,收集、整理數據,提出數學問題。課堂上學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學得很有興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4.利用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是學習的內部動機,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特別強烈。因此,有意識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能激發和迎合他們的好奇心理和表現欲,為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氛圍。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一開始就讓學生計算下面四個圖形的面積:①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邊形。③半徑是2厘米的圓。④半徑是3厘米的圓。在計算出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後,學生提出了下面的問題:圓的面積計算還沒有學過,該怎樣辦呢?圓的面積大小到底與什麼有關?有什麼關系?我們能否用割補法像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那樣來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這樣,情景由教師創設,問題由學生提出,方法由學生去研究,課堂呈現出濃厚的探究氛圍。

5.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這是義務 教育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編寫意圖之一,游戲中創設問題情景正是落實編寫意圖。

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導演"和"教練",誘發學生"入境",使學生產生"入境始入親"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能善於結合教學實際,巧妙地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好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知、情、意、行"協調地參與到教師所設定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規律的揭示、形成過程,必將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6.通過設立疑點創設問題情景。

現代教學論認為,激疑是教學的重要策略。教師要善於激疑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常常會導致創造意識的萌發。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適當設置疑點,創設教學的最佳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如教學《乘法分配律》這一節的開始,設置了這樣的懸念:列出如下一組算式後,我很快地說出了它們的得數。①9999×9+9999=?②127×36+127+63×127=?③(100+8)×125=?④98×35=?

當學生聽老師說出得數後,感到驚奇不已,這是我趁機導入新課:學習了這節課之後你就會知道老師是怎樣很快算出得數的。這樣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學習興趣特別濃厚,急於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別迫切。讓每個學生都處於驚奇、探索和發現的學習過程中,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7. 編擬童化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童化故事是低年級 兒童 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童化故事的形式創設問題情境,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且產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

例如,人教版低年級新教材中許多主題圖,都可以編成童化故事,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故事情境中,產生問題意識。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比大小”時,可以編個“猴子比聰明”的童化故事。一天猴媽媽給兩個猴孩子帶來一些禮物,先讓猴孩子猜帶來的是什麼禮物?多媒體展示帶來的梨、桃、香蕉。

猴媽媽接著說:咱們分別數一件帶來的禮物,並用數字表示,看誰數得對,數字表示得正確,誰就是聰明的猴子,也請咱們班的同學們評判一下,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多媒體展示猴子們是如何數的,用什麼數字表示。猴媽媽接著問:我們有幾只呢?都數成了兩只,誰也沒有數對。這時教師及時問同學們,他們為什麼沒有數對呢?請同學們幫幫猴子們。猴媽媽又問,我們每隻猴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誰能動腦筋想出來誰就最聰明。同時教師鼓勵引導同學們都來幫猴子們想一想。多媒體展示3隻猴對3個桃子,3隻猴對2根香蕉,3隻猴對4個梨的圖。從而觀察比較出3等於3,3大於2,3小於4。

在猴子比聰明的過程中,通過猴媽媽提出的問題,猴子們的比一比,同學們的評判參與、幫助參與等,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置身於創設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探求問題的解決。

8. 利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有助於把探求新知和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情感結合起來,啟發吸引學生喜歡學、樂於學,使學生在愉悅中盡情地學習。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級上冊“5的乘法口訣”教學的過程中,在鞏固記憶5的乘法口訣時,可採用多形式對口令游戲,且師生共同打手勢判斷對否的方法,說5的乘法口訣。

練習時,可以使用不同的組合形式進行對口令。如師生對口令,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全體(或部分學生)說得數,然後讓學生全體(或部分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說得數。也可採用男、女生互對,同桌互對,小組互對等。對口令的過程中,師生要評判對口令是否正確。這樣做,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溶為一體,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與學生的全體參與相結合,使學生在多形式的互動中,訓練了思維,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且根據所學的知識迅速准確地回答問題的能力。

9.通過動手實驗操作創設問題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會使學生的手腦達到有機結合,學生的思維將會更加活躍,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就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讓學生拿出課前准備好的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紙盒,沿棱剪開,再展開,讓學生數一數各有幾個面?量一量每個面的大小有什麼關系?每個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長、寬、高有什麼關系?想一想表面積如何算?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在操作活動中得到解決。

又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節練習課,出示這樣一道題:有2個長方形木框,長都是4厘米,寬都是2厘米,拼成一個圖形,求它的周長。大家可以用實物操作一下,把周長指給同位看,再算一算。這樣的操作會牢牢地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課堂氣氛輕松熱烈,學生得到的結論既准確又全面。

10.設置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懸念”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求知慾強,好奇心切等特點,創設具有科學性、新穎性,足以引起學生探索活動的各種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懸念”在這里就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誘因。

在課堂中故設懸念這一情境,定會把學生引入到一種新的思維境界之中,利於引發每個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和研究。例如在教學“分數化成小數,即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徵”時。首先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這裡面是有秘密的,老師已掌握這個秘密,不信你們可以出一些分數來考考老師,老師能很快地判斷出每個分數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數,並請學生用計算器進行驗證,使學生明白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確是有秘密的。從而產生有什麼秘密的問題“懸念”,來創設出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了解決數學問題的迫切感。

又如:在教學“能被2、5整除數的特徵”一課,教師布設了讓學生隨便說一個多位數,師不計算就能判斷這個數能否被2整除,當學生對老師的這一快速判斷持有疑問,利用計算機驗證又准確無誤時,定會被老師的敏捷反應充滿欽佩,定會沉入到一種思考當中,為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徵研究奠定思維基礎。

11.巧設室外活動創設問題情境

巧設數學課堂的室外活動情境,易於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化”的本質內涵,利於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正反比例應用”一課時,我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請3名同學分別組織全班其餘24名同學進行隊列訓練(不能重復),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發現,每行站的人數和行數成反比例關系,並利用這一關系快速解答了老師指令下的隊行每行人數。

緊接著老師又指著旗桿說:“若學校想要更換新的旗桿,你能幫助算一算旗桿應有多長嗎?”“以小組為單位先研究方案,在確立實施的方式方法。”學生很快利用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這一知識設計出方案。

這種室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情境之中,與只讓學生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說教的效果,是不可比擬的。

12.利用新舊知識連接點創設問題情境

古人雲“溫故而知新。”我們在新舊知識密切聯系的關鍵處,創設情境,製造沖突,學生自然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來聯想和探索新知。

如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教師可創設這樣的情境:“過去我們運用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導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今天,大家能否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請同學們試試。”

『叄』 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收益終身,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孩子從一個天真頑劣的小孩到一個真正接受知識的小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要求規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成績優異的關鍵,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補習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教育時代,孩子們的大腦不僅僅是課上的40分鍾,而是要勇於積極的探索,在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著眼於以上幾點,加上對課本知識的結合,孩子的成績定會有所提高,於此同時孩子更多的學習到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

『肆』 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1、加強數學應用性,培養實踐意識
學習的目的在於實踐。數學教育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重要的還在於培養學生排除應用數學的心理障礙,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條件,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素質。注重開發智力,提高能力,引導學生注重對象的實質和特點,及事物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這都是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體現。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數學知識比較深奧,每堂數學課都對學生具有新鮮感。如能在引入新課時,提出具有誘惑力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引入新課一般有開門見山的直導式,有觀察規律的發現式,有實驗操作的演算式,有具誘惑力的問答式等。
2、創設生活化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與課本有關的問題或通過誘導的方式提出問題。及時地進行表揚孫畝塵與鼓勵,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課堂教學中,要對同學們的熱情態度和取得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後,讓學生復述,並回答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講完一個例題後,讓學生歸納其解法,運用了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一些基礎問題.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耐心細致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增強學生提問的勇氣和信心。當學生的作業做得很好時,當學生的解題方法新穎時,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時,當學生表現出刻苦鑽研精神時,都要給予適度的表揚,以增強學習信心,激勵學生的攀比熱情,達到表揚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的目的。
3、要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能力是符合活動要求、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而數學能力應具備數學特點。數學能力是指通過思考,採用比較、分析、綜合、概括、聯想,把原認知結構中的知識技能進行組合再組合,從而主動構建起新的認知結構。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素質的核心。因而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過程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上。諸如,教會聯想培養思維靈活性,運用同類題型培養思維的深刻性,用分類討論思想培養思維的嚴密性,利用選擇題培養思維的敏捷,採用歸納猜想方法培耐簡養思維的創造性。
4、重視數學思維方式教學
在整個數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數學的發現過程和思維探求過程,在教學中強調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指導。讓學生不斷思考,不斷對各種信息和觀念進行加工轉換。基於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綜合和概括,解釋有關現象,形成新的假設和推論,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則禪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
(1)數學語言、符號的理解:能用語言准確地表達數學概念,能識別概念的語言描述正確之處,(2)解釋性理解:即對數學概念內在聯系的理解,能理順概念間的關系,深刻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能把握概念產生的過程,揭示概念間的聯系等;(3)推斷性理解:在充分理解數學概念的基礎上,能對有關數學對象作出個人推斷;(4)創造性理解:能擺脫有關材料的束縛,對數學概念提出創造性理解。

『伍』 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導語:數學被稱為“網路之父”,當孩子會說話時大人們便教孩子數數,從這個現象我們足以看出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更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恰當、適宜的環境能有效激發人們的熱烈情緒,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們的學習置於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場景中,從而激發對學習的熱情。首先,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縮短時空距離,掃除學習障礙,有利於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

二、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注重多樣化的提問藝術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科學而深刻的提問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的一把金鑰匙。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問法,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至關重要,只有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語言盡可能地多樣化,再輔之以適當的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靈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例如,提問時可說:你能幫老師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嗎?你願將你的答案告訴大家嗎?你能替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嗎?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和老師和同學商量嗎?同時,要多設置不同層次的提問。

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就要把握時機多讓學生“說”。如教學“比多”應用題時,通過擺圓片,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後,學生已經有了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了把具體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教學“有黃花5朵,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幾朵”時,問:你們說這道題是告訴我們紅花多還是黃花多?這時有的學生說“紅花多”,有的說“黃花多”,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從而激起了學生在認知中的矛盾沖突。因此,教師要把握這一時機,引導學生分析,讓學生思考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語言,又提高了思維能力。

對差生應多問“是什麼”的問題,如:“你能說出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是什麼嗎?”對中等生應多問“為什麼”之類的問題,如:“你能告訴老師為什麼這道題要先求這個中間問題嗎?”對優等生應多問“有什麼不同意見”的問題,如:“你能勇敢地告訴大家對這道題的解法有什麼不同意見嗎?”這種形式多樣的提問,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使老師顯得親切隨和,好像是在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勤於動腦、敏捷思維、積極配合,對知識更易於理解和吸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內容要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所以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如:我在教學小數除法的時候,把枯燥的除法題編成了一道學生們最熟悉的`購物的問題。今年由於物價上漲,老師花了17元才買回2斤豆角,同學們知道多少元一斤嗎?這是一道小數除法題,很多學生馬上就能猜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麼算的呢?一下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注意身邊的數學,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一來學生感興趣了也就愛學數學了,課堂效率就提高了。

四、作業批改,引入評語

通常,數學作業的批改,人們習慣於用單純的 “√”和“×”來評價學習思維、學習成績,影響了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我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的學生經常由於粗心而出錯,我總是首先肯定其長處,增強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點。如:“搬開你前進的絆腳石——粗心,奮勇前進!”“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看你的字真是一種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確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老師相信你能把字寫工整,加油吧!”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當其作業有進步時,我就會在作業的評語中這樣寫道:“你進步了,孩子。”“繼續努力吧,孩子。”並在旁邊畫上一個笑臉。或寫道:“看到你在進步,我萬分高興,希望你更上一層樓。”如果他再進步了,我就會寫道:“好樣的,孩子,我為你感到高興!”這種帶感情色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充滿了希望,從而會使學生逐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採取多種方法來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理解知識、發展個性,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性,使知識在活動中升華,讓智慧在活動中閃爍。

『陸』 如何教好小學數學

一、增強主體意識,要時時處處把學生真正當作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始至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全過程。

1、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共同提高。

2、教給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合作精神的培養。

三、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的學習環境。

『柒』 小學數學如何教學

「瓜傻式」教學法----將數學那種嚴密的邏輯演繹過程還原為生動活潑的知識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的產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創作欲。使枯燥干澀的數學概念演繹變得生動起來。

方法/步驟
自主探索式學習----重點在於學生親自體驗學習過程 , 其價值與其說是學生發現 結論 , 不如說更看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索式學習重視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 驗 , 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 「 再創造 」 有關數學問題口在這個過程中 , 學生不僅獲得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 還對數學 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 , 特別是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和數學的價值。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效益高的較少 , 有的只是流於形式。有的研究者認為 , 小組學習有獨立型、競爭型、依賴型、依存 型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後相互交流 , 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還太少。「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知識。……無論是「優選」還是「創新」,一般都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教學方法的選用或創新必須符合教學規律和原則;二是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特點,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三是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變化模伏特徵和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四是必須符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所規定的教學時間。另外,在指導思想上,教師應注意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各種教學方法。正所謂「教無租鎮定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整個教學領域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一方面對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完善與改造,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國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競相涌現。一、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介紹(一)發現法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於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2、發現法的主要優點及其局限性發現法有如下幾個主要優點。(1)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2)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旦型攜力。由於發現法經常練習怎樣解決問題,所以能使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於創造發明的態度。(3)運用發現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4)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鞏固。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就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內部改組,這種改組,可以使已有的知識結構與要學習的新知識更好的聯系起來,這種系統化和結構化的知識,就更加有助於學生的理解、鞏固和應用。發現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現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因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再發現的過程,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去獲得,或者重新發現,而不是由教師簡單地告訴學生,因此,教學過程必然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摸索過程。(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發現法比較適用於具有嚴格邏輯的數、理、化等學科,對於人文學科是不太適用的。就適用的學科而言,也是只適用於概念和前後有聯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於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發現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經驗為發現的前提條件,因此,年級越高的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也就會越強。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有必要和可能採用發現法教學。3、發現法教學舉例(一位數除兩位數的教學)給出一道題如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後,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1)每3個分成一堆,然後數出分得的堆數。(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餘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9+9+9+3+3+3+3=39(塊)↓↓↓↓↓↓↓3+3+3+1+1+1+1=13(人)(3)與(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9+9+9+9+3=39(塊)↓↓↓↓↓3+3+3+3+1=13(人)(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30+3+3+3=39(塊)↓ ↓↓↓10+1+1+1=13(人)(5)與(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30+9=39(塊)↓ ↓10+3=13(人)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後,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演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二)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邱學華老師最早設計和提出的,經過在一些地區和全國逐步推廣,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什麼是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後練」的方式,以「先練後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嘗試教學法產生的背景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學改革已經走上了正軌,國內有許多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教學改革的經驗大量地介紹進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根據我國的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和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既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的教學方法。邱學華老師多年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在「文革」前後進行了多項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方面的調查與實驗,深感研究一種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法的必要性。因此,他在分析和對比國內外教學改革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嘗試教學法的設想。他借鑒了中國古代的「啟發式教學」原理、發現法和自學輔導法教學的思路,綜合地分析和研究這些教學法的長處與不足,試圖形成一種獨特的,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法。

『捌』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高深而奧妙無窮的學科,良好的 教學 方法 使我們更好的發揮才能。下面是我整理的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實用的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演示法、動手操作法、啟發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 經驗 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5、課堂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6、動手操作法

動手操作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7、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梳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梳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

1.深入了解,准確把握

這里所指的充分了解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對學生的充分了解。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學生。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這些都是准確審題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是對教材的充分了解。一道題目從設計到解答,知識之間的前後承接是要注意的一點。當把一道題目出示在學生面前時,教師首先要了解這道題中到底蘊含了哪些知識點,學生解答該題是否已具備必要的知識點來支撐,這就需要教師對整個學段教材,最起碼對某個年級段教材內容要有了解。

2.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

小學生做題往往沒有檢查的好習慣,這就特別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體會到檢查的好處,並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獎勵,形成一種氛圍。檢查也算是一種對於審題的最後補救吧。

小學生如何提高數學的審題能力

3.多鼓勵多疏導,增強學生意志力

數學教師不管是不是班主任,同樣肩負著 教育 重擔。因此,在平時教學中也要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特別是意志力的培養方面。在數學教學中多搞些有趣但需要耐心的活動,增強學生的意志,克服畏難情緒,以培養他們認真審題的習慣和提高審題的 能力。

提高學生的識字量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剛踏進小學的大門,由於他們年齡小,識字少,無查字典的能力,根據這些情況,教師可在平時的教學中,積累一些經常出現的字(如:長、短、高、矮、多、少等)。在開學初和家長共同努力,製作一些簡單的生字卡片,利用閑暇時間教孩子認識這些字,從而避免學生在經常認不著字的情況下養成審題惰性的不良習慣。

在題目邊做批註

要想讓學生按照您的要求去讀題審題,那就要有一套監控學生的手段。平時我要求學生在讀題時,把題目中的重點詞語圈畫出來,比如,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多一些等一系列詞,這樣有助於學生對題目進行思考和分析。而我們看到他們畫的重點詞和標注,就可以知道他們是怎樣想的,即使題做錯了,也知道他們分析到底錯在了哪裡,是不是認真分析了,這樣老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於學生的情況就會一目瞭然。

培養學生讀題的習慣

上課時,每遇到一個新題型,都不要急於讓學生做題,而是要讓學生把題目反復讀幾遍,讓學生 說說 從讀題中知道了什麼,這道題讓我們求什麼?它屬於什麼樣的類型?做這類題的步驟是什麼?做題時應該注意什麼?時間長了,學生自然就會在做題前想一想,並主動思考了。

要有針對性的觀察

低年級題目大多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審題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還要培養學生學會有針對性的觀察命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教師在學生讀圖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避免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無關的信息上。教師在學生觀察主題圖時可以這樣導入:小朋友,這幅畫美嗎?在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有哪些小動物呢?這就直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數量間的特點和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首先要簡練明確,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尋找有用的數學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里,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資源。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經驗的激活、利用、調整、提升的過程,是自己對生活現象的解讀。數學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學中許多數量關系都能夠在學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對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的問題,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以後,教師還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圖意。

比如,在「認識人民幣」單元里,有很多問題都是通過場景圖呈現各種信息的。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調動學生買賣物品的生活體驗來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如何提高數學審題能力

幫助學生發現題目中隱藏的信息

在低年級的小學生中,很多人對於解決問題產生恐懼的心理,因為小學生在審題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了題目表面的信息,但是卻找不到題目中隱藏著的信息,所以就難以掌握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教師就要善於引導學生主動的發現題目中隱含的重要線索,從而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例如:有一道題目,「我們班男生有20個人,女生有15個人,其中需要10個人去參加比賽,那麼請問還有幾個人沒有參賽?」學生在考慮這樣的問題的時候需要清楚的知道題目中給出的條件中隱藏著什麼意思,比如題目中給出了男生和女生的人數,這就意味著通過這一條件就能夠將全班的總人數計算出來,也就是「男生20人+女生15人=35人」。但是在實際做題的時候很多學生不善於去尋找題目中隱藏著的信息,這樣就會使得解題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理解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找到題目中所涵蓋的信息,在平常的練習題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的意識,極大的提高學生做題的效率以及准確度。

培養學生讀題緊抓關鍵詞。

學生做題時,第一步就是讀題,初步了解題目的意思。教師指導學生仔細,反復的讀題,而且讀題不添字,不漏字,逐漸養成認真,細心的讀題習慣。堅持這樣的良好習慣,就能很順利的識破題目中設置的易錯細節,從而准確的答題。

例如,分數應用題中的知識:(1)一件上衣原價200元,現在增加到220元,增加了百分之幾?(2)一件上衣原價200元,現在增加了220元,增加了百分之幾?這兩道題的區別很大,如果學生不認真讀題,沒理解題意,就非常容易出錯。這道題中的關鍵詞就是。「增加到」和「增加了」。審題時,關鍵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題目就很容易解答了。

小學數學的特點

(一)小學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

小學數學知識是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具體活動產生的;數學教學要向學生提供探索、討論、實踐、調查和解決問題的各種機會,其基本方式不應該是「授予」,而是「引導」,給學生的思考和發展留下充分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數學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而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數學課堂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的殿堂轉變為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的場所;數學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二)小學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

從 兒童 的生活經驗來看,數學學習不再是局限於教室中的活動,而且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學生的生活環境及任何一個活動場所都應該作為數學學習的課堂。校外的買賣活動、房屋的建造備料、面積的估計測量都含有豐富的數學問題和知識。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能力的培養。

(三)小學數學不同於科學數學

(1)目的不同。作為科學的數學以揭示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目的,往往通過邏輯推理形成數學理論,主要著眼點是精確闡明某些數學理論。小學數學不是為了構建一個邏輯體系,而是使學生樂學,活學,以促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為學校數學教育的基本出發點。數學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推動思維的發展,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2)形式不同。數學科學中,需要對相關的定理和法則進行嚴格的推證,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數學中,有關的定理和法則往往不是以嚴格的證明方式呈現,而是藉助觀察,通過一些不完全歸納得出結論。學校數學必須從學生的智力結構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逐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如學生學習三角形知識時,可以讓他們觀察三角形紙片,並撕下三個角拼成180度,使學生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3)起點不同。作為科學的數學,對所有的定理、法則都要嚴格論證。小學數學的認知起點往往不是邏輯公理,而是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實例,如我們講運演算法則時,並不是從定義出發,而是從學生生活中的事例出發,然後 總結 法則和意義。

(四)小學數學是大眾數學而非精英數學

大眾數學的理念首先是:數學教育必須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以促進全體公民數學素養的提高。其次,在數學學習中,人人都能學有價值的數學,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他所需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可以達到不同的數學水平,構築不同的數學世界。數學教育應該為大眾服務,滿足全社會各領域的人對數學的不同水平的需求。

從以上四個角度看小學數學,實質上是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的本質聯系;強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突出了數學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強調各種生活化的活動,啟迪和誘導兒童的多種智能,為今後在不同領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准備。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相關 文章 :

★ 小學數學教學中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 小學數學常用教學方法

★ 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 小學數學教法方法有哪些

★ 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大全

★ 最新小學數學有哪些教學方法

★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如何交小學學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