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正方體的方法和技巧
數正方體的方法和技巧有:數數法、標注法。
一、方法技巧介紹
1、數數法:一層一層地數,先數能看得見的方塊個數,再數隱藏的方塊個數,要一個不漏地數出來,然後將所有個數加起來。
2、標注法:從下往上,第一層能看到的表層面上標注「1」,第二層能看到的表層面上標注「2」,第三層能看到的表層面上標注「3」,以此類推,最後把所有標注的數字加起來。
在教學時,第一,從簡單到復雜。從簡單的地方入手,孩子從上往下數,最上面是最容易的,再到第二層,再到最下面一層。第二罩滾兆,在題旁做批註,人在專注一件事的時候會忽略其他事,而記錄是好物租的方法。第三,杜絕差慢費,最後一層已經知道有3就不用從1再開始數,從4就可以了。
⑵ 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案設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圖形》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學情分析:
本課面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一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參與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學習技能: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嘗試,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等。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其特點,正確辨別這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
通過各種操作活動,體會「面由體來」。
教學准備 :
立體圖形,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
一、 談話導入課題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由我給大家上一節課。為了給大家上一節豐富有趣的課,我做了許多准備,同時也讓同學們准備了一些東西。我來看一看大家准備得怎麼樣,把你們准備好的圖形和白紙放在桌子上。看來大家很認真的對待這節課。那,有信心把這節課的知識學好嗎,能做到認真傾聽老師的話嗎,能做到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嗎,能做到積極舉手發言嗎。好,那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圖形,板書課題。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說一說
a、師:大家看老師准備的這些圖形(展示立體圖形模型),你能從中找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嗎?找什麼?板書立體圖形。
學生觀察,發現、回答講台上的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師依次板書。
師:再來看看,這種陌生圖形又叫做什麼呢?
(這是一個新的圖形,這種圖形我們叫它——三稜柱)
師提問: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些圖形是由什麼組成的?
來看老師變個魔術,師展示長方體拆開6個面。看清楚了嗎,我現在變得是什麼圖形,(長方體)再看一遍。這個長方體由什麼組成的呢?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後面6個面組成。
師:我們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
師:那請拿起桌面上的長方體,用你們的小手去找一找這6個面。
學生摸模型。
說一說,這個面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滑滑的平平的。
2、做一做
提問怎麼將平面圖形展示在紙上
師:你們都已經把長方體的面找出來了,現在有一個新的問題,如果不拆開這個長方體,那我們怎麼把這樣平平的面搬到紙上呢?
學生思考,舉手回答,說一說能怎麼做。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印、方法),對於印可以教師演示。
當學生提出描,讓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著提問有沒有其他方法,學生說不出,則老師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自主將平面圖形畫在紙上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
生:想。 師:那好,動手之前有幾個要求。
1、 數一數你從一個立體圖形上得到了幾個面
2、 想一想你畫的面是通過哪些圖形得到的。
能做到要求嗎,現在,開始動手。有需要幫助可以讓同桌幫忙。
生動手操作。(師巡視,巡視時注意觀察學生的作品。)
3、匯報交流(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師:我想請幾個同學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生1請你說說你是從哪個物體的哪個地方搬下這個圖形的?
生1:我是從長方體的這個面搬下這個圖形的。
師:你說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圖形跟老師的一樣嗎?(一樣,師在黑板上出示長方形),我們再請一個同學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請你說說你是從哪個物體的哪個地方搬下這個圖形的?
生2:??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師小結一下從各個立體圖形上得到的面。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將物體的一個面表示在了紙上。我知道聰明的同學們都知道這些圖形的名字了,誰能准確,大聲的告訴我。
註:回答時注意糾正學生錯誤,例如圓形,在數學上,准確的它叫圓。
提問:各個立體圖形上有幾個平面圖形?
師:是不是在長方體的身上只找得到一個面?
生:不是,有6個面 依次提問各立體圖形上有幾個平面圖形。
師:我們一起來摸一摸平面圖形,看看是什麼感覺。
請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圖形。
4、小結
我們今天認識了這幾個新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它們都是立體圖形上的一個面,(板書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書平,因此我們把它們叫做平面圖形。板書。
看仔細了,它們都是什麼樣子啊?生:平平的。
誰能說說他們都有哪些特點嗎?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老師有問題要讓同學們幫忙解決。
如有學生連錯,將正方形長方形混淆。師:有沒有同學想對他說些什麼。糾正錯誤。誰來幫她改改。
2、塗一塗 老師能用這些些簡單的圖形組成一些有趣的圖案,信不信。
師在黑板上繪畫,請學生上來塗色。
3、 說一說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我們今天學的這幾個平面圖形。哪位細心的小朋友能在我們周圍找到今天學的平面圖形。
四、課堂小結
實際,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這些平面圖形。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用我們善於發現智慧的眼睛去尋找今天所學的幾個平面圖形。做到,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把數學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板書設計 :
認識圖形
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頁例2及相應的課堂活動與練習。
教學目標
1苯岷仙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2痹諶鮮鍛夾蔚墓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備惺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
學生准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圓柱的學具和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我們在前面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圖形中辨認出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嗎?
出示。
學生辨認後,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辨認的。
教師:你在上節課是怎樣認識這些圖形的呢?
學生自由地說,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作以下的板書。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圖形分類—物體與圖形的聯系—說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這節課就小朋友們掌握的這些方法來認識新的圖形—三角形和圓。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2
教師:根據我們前一節課的學習方法,我們還是從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開始。
出示例2。
教師: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能說一說它們的名字嗎?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物品分別是硬幣、紅領巾、鍾面、錦旗。
教師:知道這些物品的形狀是什麼圖形嗎?如果學生能憑借生活經驗說出硬幣和鍾面的形狀是圓,紅領巾和錦旗的形狀是三角形,教師則追問「你怎麼知道它是圓或三角形的?」促使學生說己判斷的依據;如果學生不知道是什麼形狀,教師則引導學生這樣思考。
教師:能把這些物品分成兩類嗎?學生可能有多種分法,教師抓住學生按形狀分這種分法進行追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分?」
讓學生說出硬幣、鍾面都是圓圓的,所以把它們分到一起;紅領巾、錦旗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所以把它們分到一起。
教師:像這樣圓圓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圓;這種有三個角和三條邊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教師在圖形的下面板書圓、三角形。
教師:看看這些學具,你能在這些學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圓嗎?
引導學生在學具中找出三角形和圓。
教師:把這些學具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什麼?
讓學生說一說三角形和圓都有平平的面。
教師: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引導學生說三角形有直直的邊,而圓的邊是彎彎的。
教師:這是圓和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最大的不同,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直直的邊,而圓卻是彎彎的邊。下面我們應該從物體與圖形的聯系中來認識圓和三角形了。想一想,圓和我們學過的哪種圖形有聯系?與三角形有聯系的物體我們學過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讓學生意識到圓和一年級上期學習的圓柱的聯系,圓柱的上面和下面就是圓;沒有學過與三角形有聯系的物體。
教師:拿出你們的圓柱看一看,它的上面和圓嗎?你能夠圓柱來畫圓嗎?
指導學生圓柱「印」在紙上畫圓,學生畫曲線可能有困難,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畫完後,抽幾個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示,全班集體。
出示下圖。
教師:你能判斷左邊的物體能畫出右邊哪個圖形嗎?
學生判斷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教師:小朋友們會圓柱畫圓了,你會在釘子板上圍三角形嗎?想一想,在釘子板上圍三角形和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有哪些不一樣?
引導學生說出圍長方形和正方形時要圍四條邊,而圍三角形只圍三條邊。
教師:圍一圍試試,看你們圍出來的三角形是一樣的嗎?
學生圍三角形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然後抽出不同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等展示出來。
教師:看看你們圍的三角形,它們的大小、樣子都完全一樣嗎?
讓學生意識到這些圖形的大小和樣子是有區別的。
教師:但是它們為什麼都叫三角形呢?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形都是由三條直直的邊圍成的圖形,都有三個角。
教師:對了,雖然這些圖形的樣子有些不同,但它們都是由三條直直的邊圍成的圖形呀,所以它們都叫三角形。
教師:我們已經討論了物體與圖形的聯系,按上節課我們的學習方法,下一步我們應該做什麼?
讓學生看著板書說出下一步是說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生活中有這樣的三角形和圓嗎?我們看這兩個小朋友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圓?
出示第50頁最下面的'「議一議」。
教師:除了有的交通標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圓桌的面是圓形外,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說幾個例子來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地說。
教師:你們在說的時候都到一個「面」字,能說一說這個「面」字是什麼意思嗎?不要這個「面」字對不對呢?
讓學生理解圓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個圖形,而整個圓桌不是一個平面圖形,而是一個物體了。
教師:這樣一來,小朋友對三角形和圓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第52頁第3題、第4題、第6題,其中第4題和第6題只要求學生完成三角形和圓的作業內容,完成後集體訂正。
(2)指導學生完成第51頁第4題「拼一拼」的活動,拼好後學生相互參觀,相互。
(3)指導學生思考第53頁思考題中的第2小題,完成後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看的。要求學生這樣看,單獨的三角形有3個,兩個三角形合成一個三角形的有2個,三個三角形合成一個三角形的有1個,一共是「3+2+1=6個」三角形。
四、課堂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有什麼收獲?
五、課外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第53頁第7題。
教學內容
1、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重點、難點
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2、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3、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
教學要求
1、讓學生通過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地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像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加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第一課時: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畫面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2、使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加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准備
積木釘子板、水彩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過一些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將繼續來認識一些圖形。(板書:認圖形)
二、新授
1、搭積木
(1)每一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積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搭一搭。分小組活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拼搭的情況。
(2)提問,觀察拼搭的積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積木中哪些是已經認識的,哪些還不認識?
(3)分類:
教師從中取出1個長方體,讓學生說出名稱並要求學生把拼搭中的所長方體都拿出來放在一起。
學生用類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積木進行分類。學生分組活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分類的情況。
匯報分類結果,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4)認識平面
①首先觀察長方體,觀察各塊長方體積木正向著我們的那個面,然後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樣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形。
板書:
長方形
觀察長方體的每一個面與黑板上畫的長方形一樣嗎?
②觀察正方體,觀察各塊正方體積木正向著我們的那個面。然後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正方形。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樣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書:正方形
觀察正方體的每個面與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樣嗎?
③觀察圓柱。觀察圓柱一個正向著我們的那個底面,然後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說明:這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面。這們的一個面我們把它叫做圓。
板書:圓
觀察圓柱的兩個底面與黑板上面的圓一樣嗎?
3、說出下面圖形的名稱。
先指名說出圖形的名稱,同桌同學再互相認一認。
3、小結。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題圖,看一看圖中的小男孩是怎樣用長方體、正方體或圓柱畫圖形的?
(2)學生照樣子畫一畫,每畫出一個圖形,說一說圖形的名稱?學生畫圖,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想一想:畫長方形可以利用哪種幾何形體?畫正方形和圓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題圖,仔細觀察,說說圖中哪些物體的畫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2)在我們的教室里找一找,說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畫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題圖,邊看圖邊想:釘子板上圍成的是什麼圖形?怎樣圍的?你也會圍嗎?
(2)學生自己動手在釘子板上圍一圍,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在釘子板上能圍出圓嗎?讓學生去試一試,想一想、說一說。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讓學生在方格約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2)通過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徵?
四、作業布置。
五、教學後記:以游戲形式.比較直觀的教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第二課時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教學內容: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 圖形、拼圖形的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世課我們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以及圓,今天我們將繼續來認識一些理面圖形。
二、新授
1、認識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張紙是什麼開頭你能把一張正方形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折紙的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麼圖形?
板書: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43頁第二組圖,教師介紹:下面是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還見過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體。)
出示教材40頁積木拼搭,認出有三角形面的積木,指一指哪個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邊形
(1)拼一拼。
你能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嗎?
板書:平行四邊形
(2)出示教材44頁例題說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見到的平行四邊形,你能從這引起物體上找到平行四邊形嗎?並把圖中的平行四邊形塗上顏色。
想一想,你還見過哪些有平行四邊形面的物體?
三、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至第五題。(分小組比賽)
四、全課小結
五、作業布置
六、教學後記:以游戲形式。比較直觀的教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第三課時:練習五
教學內容:練習五。
教學目的:
通過折一折、搭一搭、數一數、剪一剪、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
今天啊,我們將繼續研究它們上一節練習課。
二、練習。
1、練習五1
(1) 出示第1題,要求學生沿著圖中的虛線折一折,說一說折出了什麼圖形?
(2) 展開,說一說在折出的圖形,哪些是你認識的?
2、練習五2。
(1)讀題理解題意,什麼叫兩次對折?
(2)學生選擇一種折法在小組中交流,並說說折出的是什麼圖形?
(3)集體交流並參與教科書說說正方形紙對折兩次一般有幾種折法?各折出什麼圖形?
3、練習五3。
(1)出示第3題圖,說說圖中有哪些圖形?指指各種圖形分別在哪裡?
(2)指導學生數圖形的個數,要求學生把圖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從左往右,從上往下有序地數。
(3)完成統計表,集體交流。
4、練習五4。
(1)要求學生用6根同樣長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並說說你是怎樣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麼圖形?試一試,讓學生先搭,然後相互交流。
5、練習五5。
請學生拿出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想一想怎樣才能剪 出兩個三角形,三個三角形、四個三角形。
6、練習五6。
(1)出示第6題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中是怎樣把長方形轉化平行四邊形。
(2)學生動手按照書中的兩幅圖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7、練習五7。
(1)用書附頁中的圖形,照樣子拼出書上的三種圖形。
(2)試一試,你還能拼出別的圖形嗎?學生動手拼圖,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拼的?
三、作業布置。
四、教學後記:以游戲形式.比較直觀的教具,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⑶ 怎麼教小學一年級認識圖形怎麼算有幾個正方體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猛盯圖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徵.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缺凱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伏知喚活的聯系.
5、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⑷ 如何給一年級小孩講正方體和正方形
正方形是一個面,正方體是六個面。
⑸ 一年級數正方形的方法 多個正方形怎麼數最快數完
1、首先用筆在紙上畫叢脊出許多個正方形的大正方形,以用來備用。
2、然後在正方形的一角出作為初始點,分別向兩邊寫上正方形的個晌並數。宴鄭跡
3、標好個數之後再用兩邊相對應的數字進行相乘和相加,例如:1*1+2*2。
4、如題型是個四型的正方形,那麼計算過程就應為「1*1+2*2+3*3+4*4=30。
⑹ 小學一年級數學數圖形方法
在一年級數學中,會要求孩子數出給出的圖形中的特定形狀的數量。在這一類的題中,所有的圖形不再是完全分開的,而是大大小小地圖形合在一起,圖中有圖。比如,我們常見的數三角形的題,如下圖所示:
在點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小磚並沒有缺少,而每一層都少了大磚。根據每層應該有3塊大磚,要求孩子在每一層寫下缺少的磚的數量。
4. 計算:家長指示孩子計算缺少的磚的總數量:2+2+1+2+2+1=10
5. 家長指示孩子把答案寫在題目要求的對應位置
6. 家長誇獎孩子
7. 家長給出下一題(建議每次練習不超過5題)
⑺ 記住一年級的孩子去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
應該者神歷吵可以首爛虧(但是不要他們背只要他們看著長方形,正方體來描述,死背是沒用的,我們老師都是這樣子教學,效果挺好)對不起好象有點兒離題了,一般都可以理解的
⑻ 初中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的,有關正方體的展開圖,問他的對面是什麼,做這種類型的題,有沒有什麼訣竅
這種一般就是考學生的空間思維,一般我做題就是把立方體在腦袋中還原
⑼ 請教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哪種最難推 這是小學一年級的題 怎樣跟孩子解釋呢
體積相同時,就要看長方體是埋脊雀怎麼放著的。長方體橫著放時長方體最難推,長方體豎著放時則正方體最難推。給學生講時可選擇長方體橫著放,可以讓孩子觀察,這時候它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最野液大,
要推動它就要把這么大面積都移動,所以彎早要很大的力氣。相反,球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最小了,所以最容易推動。如果孩子理解力不錯,當然也可以順便告訴他摩擦力這個概念,只略微提一下,不必要他理解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