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5篇
光陰如水,新的機遇和挑戰向我們走來,寫好教學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來閱讀。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數學生上課大膽發言,學習效率較高;一小部分學生貪玩,上課經常不能注意聽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首先要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二要對少數差生注意個別指導。
二中雀、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含以下單元:
1、兩位數乘兩位數
2、千米和噸
3、解決問題的策略
4、混合運算
5、年月日
6、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7、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8、小數的初步認識
9、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與復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會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判斷平年、閏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簡單換算。
(2)空間與圖形
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三視圖,能根據比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
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覺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統計與概率
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善。會用平均數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2、數學思考方面。
發展數感,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能力,發展抽象思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發展統計觀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里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半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吵鋒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本學期除了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單親孩子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
1、數與計算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的數與計算方面的內容主要有「除數是一位升培晌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三個單元。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步子,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認識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的空間與圖形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位置與方向」、「面積」兩個單元。
3、量的計量方面:
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了計量的知識范圍,除了面積(地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
4、統計知識方面:
在這一冊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介紹平均數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
5、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單元。一個是「解決問題」單元,專門教學解決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連乘和連除計算的問題;另一個是「數學廣角」單元,這一單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6、實踐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年歷製作」和「設計校園」兩個數學實踐活動。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使學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使學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使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位置與方向、面積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
教學難點:年月日、面積及解決問題。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本學期除了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單親孩子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噸的認識,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等。
這學期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系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
三、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學難點
時分秒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正確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4、會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
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理解「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7、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體會集合思維,逐步形成空間的觀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採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盡量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另外,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4
學生情況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展了故意留意,但還是輕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本身的年齡特點。
2、學生一般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輕易感愛好。假如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肯定會聚精會神。
3、學生固然已上了三年級,但有的學生還未養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有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講課情勢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於聽課。
5、有的差生平時遭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教學總目標要求
一、數與代數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
2、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3、經歷與他人交換各自演算法的進程。
4、能靈活應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題目,並能對結果的公道性進行判定。
5、熟悉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結合實例熟悉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丈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熟悉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探索並把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結合實例,感知理解對稱現象。
4、通過觀察、操縱、熟悉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1、對數據的搜集、整理、描寫和分析進程有所體驗。
2、通過實例,熟悉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題目,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丈量、實驗等)搜集數據,並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4、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均勻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均勻數(結果為整數)。
5、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題目,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1、經歷觀察、操縱、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換的進程中,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取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題目。
3、感受數學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達成教學目標的措施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奇有趣,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
2、在教學中,要重視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題目、解決題目。強化學生的題目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換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盡可能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勢,激起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愛好,進步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利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進程,正確的掌控數目關系,逐漸進步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縱,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並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落後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起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落後生樂於接受
8、努力進步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重點
1、第一單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
2、第三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難點
1、第四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第五單元年、月、日
教學進度及時間安排
第1~3周一、采訪果蔬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2)
第4周二、熱烈的民俗節對稱
第5~8周三、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
第9~10周四、我家買新屋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第10周實踐活動點擊雙休日
第11~12周五、走進天文館年、月、日
第13~15周六、家居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熟悉
第16周七、小教練統計
第17周實踐活動飲水情況統計
第18周八、回顧整理總溫習
關於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5
一、 班級分析
本學年共有72人,其中男生 38 人,女生34 人,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口算、筆算、驗算、及脫試計算較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強化培養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升成績。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表、位置與方向、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材的編寫特點
1、數與計算方面的
本冊安排的數學與計算方面的內容主要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三個單元。
2、空間與圖形方面的
本冊教材安排的空間與圖形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位置與方向」 「面積」兩個單元
3、量的計量方面的
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了計量的知識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
4、統計知識方面的
在這一冊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明白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
5、實踐方面的
安排了年歷製作教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是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會讀寫小數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5、認識面積的含義
6、認識時間年、月、日,明白它們之間的關系。
7、明白不同形式的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明白平均數的含義。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位置與方向、年、月、日、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位置的確認、計算的演算法、時間的計算。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產生、形式的,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2、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預言,互相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認真及時的紀錄教學後的感受和感悟,
六、課時安排
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4課時
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1課時
三單元:統計圖 2課時
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9課時
五單元:面積 8課時
六單元:年、月、日 3課時
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八單元:數學廣角 4課時
⑵ 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突破重難點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包羅萬象,每堂課都有它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它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化解難點、解除疑惑,是教學過程順暢有效的重要保證.因此,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教學難點本身也屬於教學重點.教學重點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質、法則、計算等等.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理解難點,使感性知識理性化,實現知識的長久記憶和靈活運用,教師在突破重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師的教學只有結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下面談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幾點做法:
一、抓住強化感知參與,運用直觀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直觀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鑒於小學生的思維一般地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他們要接觸並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卻是抽象的,這就需要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設一座橋梁.直觀正是解決從具體到抽象這個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拼一拼、分一分等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新知、獲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關概念的本質特徵.如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動手畫、量、折疊、剪拼幾何圖形,做一些立方體模型,使學生感知幾何形體的形成過程、特徵和數量關系.如學生在用圓規畫圓時,通過固定一點、確定不變距離、旋轉一周等操作,對圓心、圓的半徑、圓的特徵和怎樣畫圓就會有較深刻的感性認識.
二、抓住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聯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中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所以,我們數學應從小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素材並多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找」數學、「想」數學,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我們都知道「利息」知識源於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我在教學「利息」時,讓學生通過5000元存入銀行,計算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五年期,體會到期後會取得多少利息等.這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做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理解了有關利息、利率、本金的含義,體會了數學的真實.只有讓數學走進生活,學生才會願學、樂學,從而激發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
三、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運用游戲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對游戲有很大的興趣.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注意只能保持15分鍾左右.在教學中,如果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使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課堂氣氛妙趣橫生,師生情感融為一體.如:學習「倍」的概念時,和學生一起做拍手游戲.教師首先拍2下,然後拍4個2下,讓學生回答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幾倍.接著,按要求師生對拍,進而同桌同學互拍.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始終精神集中、情緒高漲.這種簡單易行的游戲,深受學生喜愛,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四、抓住知識間的異同,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學數學中有許多內容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知識的混淆,提高辨別能力,從而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或板演,有些教師總是想方設法使之不出一點差錯,即使是一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教者也有「高招」使學生按教師設計的正確方法去解決,造成上課一聽就懂、課後一做就錯的不良後果.這樣其實是教師對教學難點沒吃透、教學中教學難點沒突破的反映.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一兩個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解,師生共同分析出錯誤的原因,比較正、誤兩種解法,從正反兩個方面吸取經驗教訓,使學生真正理解重難點,靈活運用新知.
五、抓住知識間的聯系,採用轉化的策略突破重點和難點
轉化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復雜的轉化為簡單的,將未知的轉化為已知的,將看來不能解答的轉化成能解答的,簡單地說就是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化曲為直等.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做到「化新為舊」,抓住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逐步教給學生一些轉化的思考方法,讓學生掌握多種轉化途徑,就能掌握解題策略,提高解題能力.以六
⑶ 小學數學課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首先是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准備、准確定位,就為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
2.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條件。
小學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人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復雜問題的聯系,不斷完善認知結構。因此,新知識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識生長點,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可依據以下3點找准知識生長點:(1)有的新知識與某些舊知識屬同類或相似,要突出「共同點」,進而突破重、難點;(2)有的新知識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知識組合而成,要突出「連接點」,進而突破重、難點;(3)有的新知識由某舊知識發展而來的,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雖然每個策略都有其適用的題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過程中要綜合應用已有的策略,如學習替換與假設策略時要用到畫圖、列表等策略,且綜合法與分析法貫穿始終。所以這一單元的教學,是數學認知結構改造的過程,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
3.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認真閱讀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學生實際,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獨立思考——嘗試解題——合作交流——比較歸納——反思小結——形成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感悟解題策略,形成解題策略,體會策略價值,自覺應用策略解決問題,真正做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4.積累基本的數學經驗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
基本數學經驗是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數學經驗源於日常生活經驗,高於日常經驗。小學數學活動可分為4類: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間接來源干生活的數學活動;為數學學習設計的純粹數學活動;意境連接性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屬於間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層次的數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解題過程,進行體驗和反思,把解決問題中的體驗加以整理,對獲得的數學經驗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再認知,從而掌握解題策略,感受策略價值,積累數學經驗,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以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為例,教學例1要讓學生經歷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有條理地列舉;教學例2要引導學生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要不重復、不遺漏地進行思考,感受用列表、打「?」法列舉的簡潔、有序;教學例3要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進一步感受列舉策略的特點。 教學每道例題,都要引導學生回顧和反思,積累數學經驗,樹立主動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
5.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保障: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化動為靜,化隱為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並通過與傳統技術的聯合與互補,有效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如:教學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假設」時,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畫圖直觀演示用替換和假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會用這兩種策略分析數量關系,保證了重難點的順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