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課如何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踐行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必須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推動基於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構建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
一、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品格與能力」,可以通過引領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此外,通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引領,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貫徹於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宗旨服務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數學教學和數學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初中階段的內涵、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有著獨特的特點,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數學的知識、技能,更應看到隱藏在數學知識里的思想、精神、觀念、價值觀……讓數學素養插上文化的翅膀,在數學課堂上騰飛,讓數學教育過程成為學習者文化素養的養成過程,提升數學教育的價值。以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是培養學生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1.以數學史為抓手再現數學創造過程,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素養。研究數學史可以反映出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起源和發展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系。數學史展示了數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成為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集中體現。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再經歷數學內容的起源、發展與演變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出有關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其心中那份難得的成就感與自豪感。
2.以重要概念為導線講述數學家故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課堂上介紹數學家的趣聞逸事,不但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隱藏在定理背後的人類的智慧和意志;體會到數學家的高貴品格和無私奉獻精神;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有效提升學生科學精神素養;如從「勾股定理」等知識發現的史實更能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素養。
3.以挖掘數學思想方法為突破口引導創新意識,培養學桐談啟生的勇於探究、實踐創新素養。數學的抽象性使數學問題的解決經常伴隨著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中結合數學文化進行教學,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某些數學史料和有關數學家的生平與創造性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科學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學家刻苦鑽研、不懈努力的結果,必須有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4.以數學美為指導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素養。數學中蘊含侍肢著豐富的美,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讓數學之美在課堂流淌,可以通過挖掘數學美,揭示數學美,來幫助學生欣賞數學美。也展示數學美的價值,展示數學美在科學創造中的威力。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素養。
5.以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手段激發學生求知動力,培養學生社會學習素養。在教學中傳授數學文化,必然要求具有更多、更靈活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穿插進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有所創新,通過多種有效的展現方式使學生接觸到具體數學內容背後局如的故事,不斷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使其在學習具體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體味到數學文化的深邃。
② 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思維品質是每個學生學習數學時表現出的智力特點或個性特徵。在義務教育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作為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內容之一貫穿於各年級的教學中。那如何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培養其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立性呢?下面結合本人平時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以疑激思,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能從數學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數形的本質尺鬧特徵,確定它們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應該使學生對數學結論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分析思考問題時,不迷戀事物的表面現象,外在特徵,要能夠自覺地注意到事物的本質,要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問題的實質。要能夠從本質看問題,善於區分主要的、次要的,表面的、本質的。比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後,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在一個棱長是8厘米的正方體上挖去一個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後,表面積怎麼變化?學生思考後立即回答,表面積不變。我要求學生不忙下結論,先畫一畫圖或找一找模型,思考後再回答,學生通過畫圖思考並與同學討論後發現,挖去的正方體的位置不同,表面積的變化情況也不相同。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學貴有疑。」要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可以以疑激思,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高學生的洞察力。
二、以趣引說,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和思考,善於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變化而轉換思考的角度、思路與方法。將以前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學習新的知識時,能將舊的知識遷移到新知識中,從而自己掌握新知識。比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我讓自己自學比的基本性質,然後回憶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和它相似。學生很快就想到了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並將它們拓展到比的基本性質,不用教師花費時間和精力,學生很快就把這幾個性質融匯到了一起,並很好的掌握了這一知識點。興趣是思維活動的內驅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潑、最持久、最強烈的心裡成份,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的特點,敗困差在教學中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給學生創造一個引起觀察、探求知識的學習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的語言發展和思維發展相互促進。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地進行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維過程。
三、以標導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速度,它表察皮現在思考數學問題時的靈敏程度,接觸事物的實質快,思維效率高。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能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速度訓練,並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形式的訓練,這一些,主要來自高效的課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於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時,教師應及時揭示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任務,使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積極探索,點燃思維的火花,引導他們大膽提問。課堂上不會發問,不敢發問的學生,不是思維敏捷的學生。
四、以動助做,發展思維的獨立性
思維的獨立性是指學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思維「潛力」,獨立地探索新的知識或解決某個問題。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到發展,如果切斷了活動與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不能發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多動腦思考。比如:在教學圓面積公式推導時,依據常理,學生在獨立操作後,都能將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然後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出圓的面積公式。一般情況下,到此為此,圓面積公式就算推到出來了。而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除了讓學生利用上述方法推導,還問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學生經過自主操作探究後,一個學生提出:我把圓轉化成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一結論的提出,同學們的思維一下子松開了,紛紛尋求其他的方法。很快又有許多學生推出了將圓轉化成三角形的方法。還有的同學將圓剪開,拼成了一個近似的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出了圓的面積公式。新教材增加了許多拼一拼、剪一剪、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條件,讓學生充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在動手操作和實踐中,發展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五、以議明理,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在數學思維的過程中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確地檢查思維過程,隨時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對自己能自我監控,對別人能正確評判。英國大文學家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我們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甚至多於兩個思想。」集體討論可以使學生集思廣益,開拓思路,教學中,建立良好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通過一定的討論、爭議,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有道是:燈不挑不亮,理不辯不明,當學生逐步學會據理力爭,批判自己和他人時,他的思維品質又有了新的飛躍。
總之,只有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與整個教學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生。只有具有良好思維品質的學生,我們的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③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新課標的修訂,對數學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如今的啟發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從課堂主人來說,教師不在是課堂的主人了,新課改的提出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展並提高,並將學科更加貼近生活,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注意:首先,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實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內心深入來說我覺得數學其實是一門比較有有意思的學科,數學在小學階段幾門學科中也是比較貼近並走進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學習的位置問題,我可以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誰,其次請說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這樣就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一章升與毫升,這章是及其貼近生活的,我讓學生自己去記錄學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飲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對升和毫升有基礎的認識,以及比較表象的比較。所以在教學中,我藉助孩子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二、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原來在教學中,教師更加註重結果,而新課標的改變,卻將過程與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動手以及動腦能力,這就是一個本質的改變。這就是為何老師卻成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而不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學生主體地位的改變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感興趣,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
三、學會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意識。
我們的小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時,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怎樣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數學現象並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數學意識很重要,數學意識其實是指能主動地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考慮問題或進行思維的習慣,也就是通常說的「數學頭腦」。
四、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鑽研的探索精神
④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對於教學其關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重中之重。不僅關繫到孩子的成長,而且對孩子的發展及以後的工作尤為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們的核心素養便是我們應該共同考慮的問題。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的算術能力,數學水平,能夠將數學的良好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同樣也從側面更好的表現出數學的良好價值。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從很多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創設生活情境,培養數學興趣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放在首位,把學習作為主動及快樂中完成。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有趣生活情境,優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產生數學興趣。當學生產生了濃厚學習興趣,往往可以敏感對數字進行感知,甚至可以捕捉大量蘊含數學知識的現象,來豐富數學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以此循序漸進地提升其數學興趣。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立足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日聚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就各自的生日進行提問,或者詢問在某年某月某日所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這樣的生活體驗中,學生可自主地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運用,使其在生活與數學關系的驅使下,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興趣。
二、 掌握運算方法,培養良好數感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首先就要提高數學教師的素質,學生核心素養是需要教師開展一系列的、系統的教學所形成的。對此,教師要身臨其中樹立正確的素養教學理念,一是要在教學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觀念,二是要在數學教學中體現出「終身學習」的觀念。必須要秉著「以學生為本」的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制定教學計劃。其次,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不斷地改進優化現有的教學措施,及時地更新自己的數學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從實際的角度來思考數學問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這就是學習數學的意義所在。因此教師要從情景教學來開展數學生活化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虛擬場景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激發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試題:「超市裡熱水瓶27元,燒水壺比熱水瓶貴39元,燒水壺要多少元?」在課堂上,通過列舉相關的試題來考驗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由題目得知,燒水壺的價格應該是熱水瓶的價格加上39元,所以燒水壺的價格是:27+39=66元。通過列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試題來提高當前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其次,在開展探究式教學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數學知識點,從學生的興趣著手來激發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研究熱情。針對於探究式教學,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通過相互合作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於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克、千克、噸」的練習試題中:水果店出售水果情況如下: 由題目條件,通過單位換算,可以得知蘋果一共賣了14千克,桃下午賣了2000克,草莓下午賣了3600克。從這些條件中,學生可以探究:水果店一天一共賣出了多少千克水果?賣出最多的水果種類是什麼?通過探究式的學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加減演算法,還能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單位換算,提高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三、 開展實踐活動,培養探究能力
所謂實踐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教學指導下,走出教室,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參與某種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經驗,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形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了解千米》該綜合實踐活動為例,在教學活動中,將本次活動劃分為了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走走看看」,引導學生在新知學習之後,以小組的形式,親自走到操場、走到社區、走到公園等場所看一看,感受一下1千米是多少。第二部分是「查查填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後,設計了富有實踐性的家庭作業:學生以小組為主要形式,到學校操場上,對跑道的長度進行測量。利用皮尺測量出50米、100米、200米……等距離,並親自走一走,看看會花費多少時間,體驗其中的距離差。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不僅可以親身感受到千米,還可以在知識鞏固的過程中獲得整理、分析數據等探究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下,教師要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及多渠道的途徑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加以培養:積極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培養數學興趣;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運算方法,培養良好數感;有效引導學生發散式的提問,培養多項思維;切實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探究能力……以此使其在自主參與中獲得數學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
⑤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著重學科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價值,輕學生個體生命多方面發展的價值的弊端,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新制定的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充分汲取國內外成功的經驗,明確了教育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成為今後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課題名稱 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研究 二、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數學素養」一詞最早出現在國家教委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教學大綱(試用)》中,一度成為全國數學教師的熱門話題之一。人們普遍認為數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數學教育及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的形成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漸進的自主生成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省、反證的自我體驗過程。它一旦形成必將超過數學學科知識范疇,並發揮長期、實在的功效。 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即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最終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課堂,才能承載新課程的企盼,也才能將新課程真真切切地體現在學校生活中,落實到教育教學中。但縱觀目前課堂教學,由於陳舊的教學觀念和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仍以課本為主,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節,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課堂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被動,死記硬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潛力難以得到發揮,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教師過於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注重書本知識的獲得,而相對忽視了數學知識的運用,到至於只會計算不會運用。使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一句空話。 為此,我們必須探求新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使課堂教學成為培育學生數學素養的溫床。為此我區根據目前教育現狀和本地實際提出「培養小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價值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取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而在我們身邊更多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關注學生的解題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素養是指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所達到一定心理發展內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素養,包括知識、能力、技能,觀念、態度、行為習慣、價值觀等。所以我們課題組成員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展開研究以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其主要目標有以下幾點: 1.提升教師教學理念,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將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目標進一步升華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數學素養。從而使教師意識到培養數學素養比培養成績更重要,自然會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在數學能力上都能有一個跨越性的提高。通過本課題研究使教師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認識和理解,探索、形成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策略。 2.改善教師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數學過程是一種體驗和領悟的過程,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充分展示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並形成開放性和自主性的數學教學方式。通過本課題研究誘發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作,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從而促進他們學習方式的改革。培養學生專心聽講、勤於動腦獨立思考、認真細致獨立完成作業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本課題研究使學生在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方面能進一步提高。 4.完善數學教育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傳統數學教學的評價觀是「以教師評價為中心,以結果評價為中心。」這種評價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制約著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指出評價的功能就是: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因此,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數學評價體系,這是一項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工作。通過本課題研究我們將迎難而上進一步完善學生數學素養的評價方式,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學習的評價體系。 本課題研究將立足於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針對我區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育環境,以新課程理論為指導,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加於實踐研究,總結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則。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區小學數學教師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提升學校數學教育教學質量、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完成課題研究的條件(含研究能力、圖書資料及實驗設備、領導態度、經費保障等) 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成員共有9人,其中課題負責人帥瓊為全國優秀教研員和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省、市學科帶頭人,江西省小學數學中心組成員,中級職稱。在一線教學工作15餘年,曾擔任過學校教務處主任、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及組織課題研究的能力。在國家、省、市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教研論文數篇,她從事數學教育工作以來,有30餘篇論文分別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佳獎。自從2004年開始擔任數學教研員職務以來,從事教研科研工作已8餘年,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參與到課題研究工作當中。承擔該課題研究的其餘八位教師都是新區數學中心組成員和各校數學學科教研組長。他們年輕好學,教學功底扎實,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是我區數學教學一線的中尖力量,為該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夯實了基礎。區研發中心將對現有的圖書、資料等資源進行整理,統一調配,妥善安排實驗學校,充分發揮基層教學實驗田的作用。課題負責人、研究人員積極參加多途徑、多形式的教科研培訓,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如參加省市業務部門組織的課題知識培訓、閱讀專業理論書籍、網上學習等。教體辦從新區的教育長遠發展考量,制定了以課題研究帶動全區教育發展,從制度上保證對課題研究的財力支持,區管委會及財政部門將大力支持課題研究經費。 三、指導思想 本課題的研究將嚴格貫徹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密切關注國內外的教育科研動態,加強專著和核心期刊的學習,加大現代教育理念轉化成具體教學行為的力度。重點研究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過程,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創設最佳的環境。 四、課題的總體目標 以課程標准為指針、以國標本教材為依託,使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學會運用數學的意識,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本課題的研究,以新課標的總體目標(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這四個維度為總體目標,以學段目標為具體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其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生成數學意識、產生數學情感等。
⑥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當前中國教育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余文森說:「任何學科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那麼,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六大指標,十八個基本點如何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哪些是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其實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全體體現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十個核心詞,即:創新意識、模型思想、數據分析意識、應用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當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課程標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一線的教師才有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抓手。
接下來,我們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 注重課程開發,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及校本課程的開發都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其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教師的聯系最為密切。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本著滲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就能開發出保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好課程。我以南京拉薩路小學的校本有課程為例,南京拉薩路小學的數學校本課程為《理財Let』s go!》一至六年級都有對應的內容,從貨幣的認識到金融投資都有設計。這里不僅僅滲透數學學科的素養培養,比如:數感、運算能力、數據分析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而且還滲透到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指標。拉薩路小學的《理財Let』s go!》校本課程很好地體現了核心素養的綜合性,因為它是核心素養在綜合實踐中的支撐點。
二、 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抓好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
任何教育理念最終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踐。抓好課堂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研讀《課程標准》深刻理解《數學課程標准》中十個核心詞的內涵。二是分析教材,了解到各冊教材內容有哪些,甚至每冊教材中的哪個知識點中滲透了什麼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方向指導。三是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探尋一種適應自己、適應學生,有助於提升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有思維含量的,有生長點的,是可持續發展的。
三、 多元評價,促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從某種角度講,評價是行為的指揮棒。評價的指向直接會影響行為的改變。目前,我國高考制度發生了變化,隨之我們的義務教育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評價方式就不可忽視。首先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教育形式。那麼,我們在教學評價時,不能只關注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和對教材的把握、處理,而是要更多地對學生學習過程以及效果進行客觀、科學、激勵性的評價。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只指向結果,還應該重視其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注重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參加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等。評價的方式必須是多元的,其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家長評、自己評、小組評、老師評,多方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才能更利於學生的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又需要基層一線教師的教學落實。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需要我們的傾心、熱心、盡心和責任心!
⑦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時下談論較多的一個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一個具有一定造詣的教師,已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其課堂教學具有自然的「藝術性」,能讓聽過其課的師生無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所震撼與熏染。細加剖析,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從「核心素養」的角度考慮,是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得到位。具體而言,其含義有二:一是幫助學生把陳述性知識變成程序性知識,即讓學生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可以遷移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在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開拓進取、知難而進的意志品質。
其實,關鍵是「如何教」的問題。這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也是討論太多的問題,似乎沒有定型的答案,沒有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供遵循。還是魏書生先生說的好,若你善於講,就發揮講的優勢,若你善於啟發學生自學,就引導學生自學的方法,總之,尋求你所擅長的高效做法。這篇文章里,我從常規的生態課堂教學入手,主要從分層設計、課堂操作、過程評價三個方面作一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一、分層設計
《禮記•學記》提出「學不躐等」,其含義有二:一是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有差異,二是處於同一層次(水平)的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和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所處的層次,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設計。
十一學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測的結果指導分層,印發《選課指導手冊》,提出選課建議,實施「小班化」教學;第二,在起始年級配備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發現那棵樹,即關注個體、張揚其個性。導師的三個基本功能是:學業指導、心理疏導、人生引導。
二、課堂操作
每一節課都要給學生自學方法的示範;各學科都要設計能讓師生有共同收獲、共同成長的活動。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數學對象的基本套路,即通過設計系列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事實——概念——性質(關系)——結構(聯系)——應用」的完整過程(以此為教學內容的明線),使學生完成「事實——方法——方法論——數學學科本質觀」的超越(以此為暗線)。從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角度看,若要從事實到概念皆融「數學抽象」於其中,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從理解概念到明了性質,這一過程應使學生得到「數學推理」的基本訓練,包括通過歸納推理發現性質,通過(邏輯)演繹推理證明性質;從明了性質到形成結構主要也是「數學推理」,因為這是建立相關知識的聯系、形成結構功能良好、遷移能力強大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從理解概念、明了性質、形成結構到實踐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重指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之外的問題,使學生得到「數學建模」的有效訓練。
在上述幾個步驟的關鍵處,應注意適時引導,加強「一般觀念」的指導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發現」「從什麼角度觀察」;觀察結構特徵可從「數」「形」兩個角度(靜態)入手,若從動態角度入手,可改變目前問題的形式,進行等價轉化後再讓學生觀察,進行必要的模式識別,學生往往會有新的發現,這時學生又可得到「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的訓練。
我以課題《空間角的計算》的同課異構課型為例來具體說明。
【教師甲】
直接給出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角、二面角的定義,稍加解釋後引入空間向量方法,然後教師用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例題講解、題組練習,重點訓練學生對於用向量方法求解三種空間角的能力。學生不感到難,接受情況好,聽課老師也普遍反應課堂效果好。
【教師乙】
1.創設情境(事實)
首先投影,給出四個畫面讓學生觀察: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兩條電線短路放電的瞬間(異面直線的距離)、比薩斜塔傾斜度的測量(線面角)、蝴蝶展翅(飛翔)來回扇動翅膀的過程(二面角的大小)。
2.引入概念(數學抽象)
演示從平面到空間的變化過程,從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如異面直線可看成兩條相交直線(就地取材,權且用兩根粉筆取代),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在空間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動而成;還可看成兩條平行直線,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繞其上一點在空間轉動而成。這種演示,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發現表徵異面直線的兩個要素: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與距離,同時也為學生能進一步抽象出異面直線的定義提供直觀的形象載體。
3.求法研究(即性質、結構的探究)
圖形均為空間圖形,難以直接測量,其求法應當考慮轉化與化歸到平面上,用平面角來表示,即尋找一個典型的截面。如上述演示,回歸即可引出作表徵異面直線所成角用平面角的想法。這既分析了空間線面關系,又給出了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基本方法,即在具體圖形中過某定點(最好選在這兩條線上某個固定的點)作其中一條的平行線,將題設相關條件有效轉化到一個三角形中,解此三角形即可。
同理,線面角轉化為斜線與其在平面上射影的夾角,二面角則用垂直於棱的平面所截的兩條射線夾角來表示,但在具體解題中不實用,可引導:仿照線面角的尋找來找二面角,即:先過其中一個半平面上一點P(不在棱上)向另一個半平面引垂線,過垂足H向棱引垂線,垂足為A,連結PA(易得AP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過點P分別向棱和另一半平面引垂線,垂足分別為A、H,連結AH(易得AH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解三角形PAH即可。
再啟發:還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求這些角嗎?引入空間向量,介紹向量方法。引導學生:對於直角結構明顯的空間圖形,可建立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而直角結構不太明顯者,可酌情考慮選一組基底,用向量幾何法解決,或化斜為直,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
⑧ 怎樣在數學課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關注數學內容、數學教學理論、數學教學實踐與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直面問題,不斷探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教育。
⑨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素質教育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那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來實現數學素養教育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何是數學素養才能更進一步知道如何去在教學中實施數學素養。其次數學核心素養對如今課堂教學有的改變以及影響。最後,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造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探索活動,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我們既然了解並知道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實現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為人的數學素養。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加劇,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種遠離數學、遠離數學生活,固守過去傳統的人不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且連基本的生存也潛藏危機。要喚醒國人對數學的關注,在數學教育和培養和提高數學素養上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什麼是數學素養呢?數學素養是指我們用數學的觀點、思維方式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和品質等等。數學是一門知識結構有序、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是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必須遵循數學學科特性,通過不斷地分析、綜合、運算、判斷推理來完成。因此,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然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我們提高數學素養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數學素養聽起來好像很深奧、很生疏,其實它時時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場打折信息、家庭投資理財問題等。如何在課堂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呢?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新課標的修訂,對數學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如今的啟發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從課堂主人來說,教師不在是課堂的主人了,新課改的提出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展並提高,並將學科更加貼近生活,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注意:首先,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實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內心深入來說我覺得數學其實是一門比較有有意思的學科,數學在小學階段幾門學科中也是比較貼近並走進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學習的位置問題,我可以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誰,其次請說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這樣就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一章升與毫升,這章是及其貼近生活的,我讓學生自己去記錄學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飲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對升和毫升有基礎的認識,以及比較表象的比較。所以在教學中,我藉助孩子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創設情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用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識,並體驗成功的愉悅,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另外,課堂上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之中。二、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原來在教學中,教師更加註重結果,而新課標的改變,卻將過程與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動手以及動腦能力,這就是一個本質的改變。這就是為何老師卻成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而不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學生主體地位的改變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感興趣,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多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動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獲取知識;多思,通過自學、操作、嘗試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獲得能力的提高。多說,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主動地去創造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探索過程中還將動手操作與觀察、思維等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如在五年級數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體驗、發現、猜想、驗證去認識、歸納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數學活動,孩子們有了不同的獲取信息的經歷,有了不同的學習收獲,同時更有了不同的學習體驗,他們個個都對數學表現出了無限的熱愛,對學好數學充滿了信心。 三、學會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意識。 我們的小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時,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怎樣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數學現象並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數學意識很重要,數學意識其實是指能主動地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考慮問題或進行思維的習慣,也就是通常說的「數學頭腦」。對於小學生來說,從入學開始就須初步培養,剛開始要求能夠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簡單有用的信息並進行簡單歸類,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慢慢到學會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收集處理信息並做出猜想,解釋結論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較強的數學意識。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以下意識:遇到問題能夠自覺地的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面對一些事物時,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質並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能利用已知的知識推斷出與其有因果關系的新的知識的思維習慣,它是數學的嚴密邏輯性的反映。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數學教育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鑽研的探索精神 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這樣的事:有的學生答案抄錯的,結果算錯的,題抄錯的,看錯的,加減乘除符號看錯的„„,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或許可能說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可能會犯粗心的小毛病,許多教師把這些都歸結為「馬虎」造成的,其實不盡然。我覺得關鍵在於學生還沒有形成縝密嚴謹的思維品質。作為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質,在教學具體內容時能夠准確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進行培養、糾正,形成穩固的思維定勢。 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現在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只重視智力開發,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造成了許多兒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不協調,缺乏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大難題。我在教學中經常向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使他們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活動,並讓他們在從事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也要給予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總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造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探索活動,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⑩ 舉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在教學中整體把握數學課程
中學數學課程是一個有機整體,要整體理解數學課程的性質與理念(詳見《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2頁),整體掌握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整體認識數學課程內容結構,整體設計與實施教學。整體把握數學課堂可以凸顯數學知識的脈絡,抓住數學本質,弄清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觀察、推理、抽象、分析、模擬、比較等)。
二、嘗試主題(單元)教學
教師應當從一節一節的教學中跳出來,以「主題(單元)」作為教學的基本思考對象。例如,以「章」為教學設計單元,或以數學中的重要主題(如數與式單元、方程單元、函數單元、不等式單元、三角形單元等)為單元,又或以數學中通性通法(線段或角的相等、線段比例式、面積的計算、三角函數的化簡求值等)為單元。
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
在數學課程目標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多設置問題串),在基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中,這也是關注的重點。學生面對接二連三的學習內容,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現象觀察、提出猜想、推理論證、獲取結果等,不僅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數學規律的發現過程和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而且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感悟到數學思想方法,切實體驗了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學精神。
四、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包括現實情境、數學情境、科學情境、歷史情境。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便於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和目標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也有利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世界經合組織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認為:面向未來化解問題的創新能力遠比復制既往的知識更具建設性價值,強調個人在面對不可預測的復雜情境時,靈活「分析、推斷和溝通」的創意能力,特別是基於獨立人格、自由思考而做出自主判斷、自主選擇的發展性探究能力。基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提供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主探究感興趣的現實問題,學生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於他們在數學知識與其應用之間建立即時聯系。如果將教學中的數學知識根植於情境中,將更有利於學生找到知識學習的意義,進而促進其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如方案設計、大數據分析、函數模擬等。
五、增加數學史與數學建模
數學教學應當是以知識為核心的文化教學,是數學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活動。教學數學史與數學建模,對老師的數學素養提出了較大的挑戰,需要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多思考(包括掌握一些智能科技的輔助及運用,如智能閱卷、出卷、統計與推送、圖形計算器等),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缺乏這方面的積累,數學文化與數學建模的教育難以真正有效。
六、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會學數學應包括:閱讀理解、質疑提問、梳理總結、表達交流。以「數學閱讀理解」為例,需要清楚數學語言由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組成,它的特點是准確、清晰、簡潔,數學閱讀就要會讀「數學普通話、符號、圖形(包括表格)」。而數學符號、圖形又是一個系統,彼此聯系,學生不容易互相貫通,需要指導和對比。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數學的靈魂,「會學」要以思維為基礎,能力提升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總之,基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提升核心素養,不能依賴模仿、記憶、刷題,需要理解、感悟、示範,更需要主動、自覺、引領,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與教學實際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