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開啟數學潛能、學好數學呢
學習函數要重點解決好四個問題:准確深刻地理解函數的有關概念;揭示並認識函數與其他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把握數形結合的特徵和方法;認識函數思想的實質,強化應用意識.
(一)把握數形結合的特徵和方法櫻液
函數圖象的幾何特徵與函數性質的數量特徵緊密結合,有效地揭示了各類函脊此物數和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
、周期性等基本屬性,體現了數形結合的特徵與方法,為此,既要從定形、定性、定理、定位各方面精確地觀察
圖形、繪制圖形,又要熟練地掌握函數圖象的平移變換、對稱變換.
(二)認識函數思想的實質,強化應用意識
函數思想的實質就是用聯系與扒啟變化的觀點提出數學對象,抽象數量特徵,建立函數關系,求得問題的解決.縱觀近
幾年高考題,考查函數思想方法尤其是應用題力度加大,因此一定要認識函數思想實質,強化應用意識.
(三)准確、深刻理解函數的有關概念
概念是數學的基礎,而函數是數學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函數概念貫穿在中學代數的始終.數、式、方程、函數、
排列組合、數列極限等是以函數為中心的代數.近十年來,高考試題中始終貫穿著函數及其性質這條主線.
四)揭示並認識函數與其他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函數是研究變數及相互聯系的數學概念,是變數數學的基礎,利
用函數觀點可以從較高的角度處理式、方程、不等式、數列、曲線與方程等內容.在利用函數和方程的思想進行思
維中,動與靜、變數與常量如此生動的辯證統一,函數思維實際上是辯證思維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所謂函數觀點,實質是將問題放到動態背景上去加以考慮.高考試題涉及5個方面:(1)原始意義上的函數問題;
(2)方程、不等式作為函數性質解決;(3)數列作為特殊的函數成為高考熱點;(4)輔助函數法;(5)集合與映射,
作為基本語言和工具出現在試題中.
這些可能對大家有幫助,好好看看吧,好好應用。
B. 淺談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潛能
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目的是用數學這樣一種載體來培養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為此,作為數學教師就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圍繞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為教學手段,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進行大膽突破,建立開放性教學模式。基於在這全新的教學模式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就顯得至關重要。下面筆者在平時數學教學實踐中就如何激發學生潛能方面談談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以開發潛能的理論為基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要經常告訴學生:「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只有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培養創新力,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科學研究發現,若一個人能發揮一半的大腦功能,就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本網路全書,拿12個博士學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佔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說,人類還有96%的能力尚未發揮出來。我們只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為此人的潛能是巨大的。讓學生理解並相信:「人的潛能是可以開發利用的。」研究發現,那些被世人稱為天才者,只不過是開發了他們的潛能而已。例如,20世紀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在他死後,科學家對他的大腦進行了研究時發現他的大腦與常人無異。這說明,愛因斯坦事業的成功,並不在於他的大腦與眾不同,而是在於他開發了自己還不到全部的10%的潛能。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無限潛能的大腦,有其取之不盡的寶藏,而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就靠社會、靠自己去挖掘、去開發。
在我的課堂上,我把「自我潛能」開發的教育貫穿數學課堂之中,讓我的學生充滿自信地說——「我行,我能行」。美國著名的神經語言學家安東尼奧·羅賓先生的名言:「個人自身的潛能猶如火山,一旦被叫醒,便會產生所向披靡的駭人力量。」對每一個學生個體來說,不管是成績好是差,和所的傑出人物一樣,有著巨大的潛能,只是你的極大潛能沒有被開發。只要能夠再開發出自己的巨大的潛能,讓大腦中那些沉睡的細胞再蘇醒一些,你就能變得更聰明,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毫不疑問,教師在教學中就應創造一個起促進作用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暢所欲言地傾吐和交流自己看法和想法,增強其自信心,在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驅動下的主動學習,就能實現激發潛能與創新力的完美統一。
二、以培養數學興趣為杠桿,激發潛能的原動力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動力,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也認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學習是一個不斷形成和激發內部潛力的過程。學生學習的成效受學生學習策略、動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約。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使他不知不覺地心向神往,表現出注意的傾向。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慾,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推動他們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為激發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證。
數學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統一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極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削弱乃至喪失學習興趣,而大多數學生是帶個「為什麼學數學」的困惑在學數學。為此,在我的課堂上經常用生活的實例構建數學模型來告訴我的學生:「數學在生活的實用是無孔不入的,也是無所不在的,只是不容易讓人感覺到,正所謂『潤物細無聲』吧!」讓他們感覺數學在生活中有多麼大的用途,也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生活中的數學來發現數學的魅力。這樣會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緩解學生厭學數學的情緒。
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法,刻意求新,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國古代學者王陽明曾經說過:「今教童子,必使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就是告訴我們,調動學生情感,讓學生發生興趣,從而有利於學生潛能的發揮。教師在教學中要用情感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他每完成一道數學難關時,他的潛能也就無意識中得到激發了。
三、以優化數學能力為手段,提高學生的創新力
優化數學能力既是開發潛能的結果,又是開發潛能的條件。只有一開始就重視數學能力的優化,才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而只有開發好潛能,才能使學生數學能力得以優化。
數學能力主要包括數字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字運算能力是各種計算所必備的能力,也是數學最基本的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是幾何乃至更抽象的符號關系所必需的能力,是大腦運用表象來聯想和想像的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一次拓展。邏輯推理能力是一種更抽象、更具有普遍意義的能力,更是數學能力的精華。「學生的數學能力是而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為此,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構建一些典型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集中總結。在解決具體數學問題上讓學生三種數學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和培養。在學生積極用腦的同時激發學生內在的數學潛能,也讓學生的這三種數學能力在破解數學難題過程中相互促進和影響,從而使數學能力得到進一步升華,有助於學生創新力的提高。
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可提高學生的創新力。陶行知先生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著重在教學生如何學方面下功夫,指導學生學會自學,養成習慣,從而形成學生內在的能力素養。這就為學生提供一條學習的「捷徑」,教師不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自己克服困難和各種障礙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思考力,找出解決問題的簡單方法,來排除學生現有的知識障礙、能力障礙和情感障礙,也就優化了學生的數學能力結構,從潛意識里激活其創新力。
四、以強訓學生的思維為導向,強化學生的洞察力
洞察力是人的心靈對事物本質的穿透力、感受力、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人們對事物認知、情感、行為反應的動機與相互關系的透徹分析。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洞察力是人變無意識為有意識的一種能力」,也是創新思維能力一種內在體現。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是學好數學,及至才為創新式人才所必備的能力。為此,只有按照一定的思維能力梯度,由淺入深 「高強度」 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強訓,激發了學生的內在潛力,以思維多元化為導向,強化學生的洞察力。
數學教學實質就是思維的教學,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剌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教師要讓數學課堂充滿了誘惑,啟迪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了靈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充滿個性氣息,實現思維的飛躍。為此,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收集了大量的適合自己學生使用的教學素材,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編制適合於不同學生數學潛能開發及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教材,大劑量地強訓學生,如舉行「課間一題」、「一日一賽」、「分組對抗」等形式,同時難度逐漸遞加,強度也逐漸加大。在強訓學生思維能力,注重訓練學生思維的多元化方向上重點訓練學生數學思維速度,展開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讓學生是提出的新見解,激發學生思維的創新能力;訓練學生數學嚴密性,讓其邏輯推理,環環相扣,無懈可擊,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對已有知識大膽質疑問難、並敢於向權威挑戰的能力,這是學生取得數學學習與探究的突出成績的決定因素。能過如此強化訓練是對學生智力與個性潛能的極大挑戰,也是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最佳信途徑。
五、以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前提,樹立學生的高品質
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人。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其頑強的意志,樹立其獨立的優秀品格,是當今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在我的教學實踐中重點關注的。「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較大地激發潛能,讓潛意識為學習服務,也有利於「定型」學生優優秀的學習品質。
首先要學生養成專心致學的學習習慣。它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一心想著學習,每時每刻都牽掛著學習。具有一心想著學習的人,最能調動潛意識的作用。通過這種日積月累,時間轉化成了知識,知識轉化成了智慧,逐漸形成了優勢。第二層含義就是要專心致志地學習,學習時能排除外界干擾。周恩來總理在南開上學的時候,曾經去菜市場人聲嘈雜地方學習,以提高抗干擾的能力,養成專心致學的習慣。其次要學生養成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這說明積少成多的重要性。目標容易確定,計劃也容易制定,難的是定時定量地完成。養成定時定量地完成學習計劃,實現目標尤為重要。一要每天必須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並形成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馬上就去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必須日積月累,才能武裝出聰明的頭腦,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然事倍功半。如果持之以恆,就能事半功倍。二要每天必須完成必要的學習任務,深刻領悟,並與以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如此在一個接著一個的目標攻克中,彰顯戰無不勝的能力。第三要學生養成勤於思考的學習習慣。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潛能,更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造力。這是學生較為高級的修養和品質。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可以批判地吸收書本知識。如此可以防止「讀死書」和「死讀書」現象。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通過思考可以不斷解開疑團,激發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頑強的意志力和獨立的優秀品質在我們日益獨生子女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中顯得越來越重要,那麼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和獨立性人格的培養便成為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之一。「強者不是寵出來的,也不是慣出來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長,在歷練中成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我覺得有時給學生來點狼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個意志薄弱、缺少責任感的人,永遠無法適應生活,承受未來。老師應該打破在封閉的虛擬狀態中進行教育的老模式,經常向學生提一些只有克服某些困難才能完成的任務,促使他們的意志品質得到進一步磨煉。要讓他們到火熱的生活中去,體驗飢餓感、失敗感、孤獨感,了解生活的艱辛和對未來社會承擔的責任,培養艱苦樸素的品德,增強抗挫折的能力。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這種磨難教育的思想,對我們在現在與將來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總之,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是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是開發未知領域的處女地。教師必須以創新的教育方式指導和鼓勵學生伸展智慧的觸角去觀察和探索,去想像和創新,開發更多的潛能,做開拓創新的優秀數學人才。
C. 數學方面的能力該怎麼培養
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科學學科,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一些人可能會感到困惑,如何培養自己的數學能力,從而在學習和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呢?下面就從幾個方面探討一下。
1. 掌握基礎知識
要想在數學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要掌握基礎知識。這包括初中和高中數學的基本內容,如代數,幾何,三角函數等。熟練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高級的數學內容。
2. 不斷練習
數學是需要不斷練習和探索的學科。只有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拍沒數學方法和公式,然後將它們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就必須多做題,多思考,多總結,不斷發現新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法。
3. 結合實際問題
數學並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很多數學方讓如法和公式都是在實際問題中應運而生的。因此,要想深入理解數學,就需要通過實際問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場景進行結合,從而更坦賀啟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4. 尋求幫助
學習數學時,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幫助。可以向老師、同學或專業人士咨詢,也可以通過網路資源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法。只要不停地追問,我們的數學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總之,數學是一門必修的基礎學科,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要想在數學方面有所成就,我們需要堅定信心,勤於學習,努力實踐,不斷探索,相信總會有所突破。
D. 如何激發孩子的數學潛能,讓他愛上數學
激發數學潛能,首先你得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可以先在扣扣應用玩9A數學王國,裡面都是各種趣味學習模塊,能幫助孩子輕松學數學哦,而且每天十分鍾就能夠完成了所有的測試,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通過「課課通」「單元小測試」、「天天金題」等學習板塊,讓孩子告別枯燥的題海戰,進行豐富有趣的數學題目練習,提高孩子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模式,孩子一定沒問題!
E. 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一、針對智力型差生
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從內心深處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沒有歧視、看輕他們,同時做好班幹部和其他同學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感到班級集體的溫曖,另一方面在布置作業時適當降低要求,抓住學習進步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使他們感到學習進步的樂趣。最後在講解時要注重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提高學生記憶水平的持久性,優化學習過程。課堂上,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接受水平,放慢語速,重復重點,讓學生多說多練,作業要以基礎題為主,主張精講多練,切切實實做到學生做一道題懂一類題,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逐步提高潛能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針對非智力型潛能生
1.調動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樂學。潛能生並非都智力差,有一部分潛能生並不亞於優等生,只是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影響聰明才智的發揮;而有的優等生的智力低於潛能生的一般水平,他們的學習成績之所以突出,是因為他們有明確的目的,濃厚的興趣,堅強的信念,彌補了自己智力上的不足。而部分潛能生思想素質差,缺乏自強自立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沒有長遠的理想目標,不能形成正確的動機,對學習不負責任,對作業馬虎了事,有時雖然認識上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怕苦怕累怕麻煩,缺乏興趣、不愛學、不願學。因此我認為首先對潛能生要闡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習動機,形成學習數學動力。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好數學達到學習目的的內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於數學學習有莫大的作用。
2.培養興趣,提高「潛能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無數事實證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後,下了功夫,數學成績就會明顯提高。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求知慾,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增進其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體驗成功的愉悅,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對「潛能生」的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講概念時,教師可以講一個有趣的典故,或者採用直觀教具及其他教學手段,以便增強直觀性、趣味性,降低難度;對於某些難點,可以深入淺出,層層推進;對於某些重點問題,可以啟發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法多用,展示並鍛煉思維的靈活與邏輯的嚴謹;講某些知識時,可以講它的實用價值和社會意義。這些做法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主觀上產生學習的願望,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賞識「潛能生」,多鼓勵,給「潛能生」以動力。由於「潛能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多,挫折也多,因而常常對學好數學感到灰心喪氣。教師更應該多與潛能生談心,讓他們從自己的優點、興趣、愛好中獲得自信,從而鼓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同時我還多次進行家訪,要求家長多鼓勵少指責,多看到子女的進步,使「潛能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家庭的溫暖和愛護,使他深信自己能夠學好,從而將這種信心轉化為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愛與信任將鼓起學生自信、智力、情感、個性順利發展的風帆,而自信與自尊,則是學習最為強大的力量。
4.加強指導,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要牢固樹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對於學習方法不當而造成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指導他們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內容包括:展開學習指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預習、復習、自學,如何培養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使學生不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能力和方法。要做到這些,教師在平時備課和教研中,不僅要認真地「備教材」、「研教法」,還要認真地「備學生」、「研學法」。
5.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情感。教師首先要尊重和理解潛能生,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在心理上的鴻溝。潛能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父母的訓斥、怒罵,同學的諷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師的「另眼相看」,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進而自暴自棄。一個熱情負責的數學教師,常常是一個班學生熱愛數學學科的主要動因。為此教師除應具備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外,還應具有對學生負責的思想。教師應用自己的愛去感化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和他們心理換位,不歧視、放棄每一個學生,以自己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讓他們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心態,在愉快的氣氛中樂於學習數學。當學生對教師充滿了敬佩和熱愛之情時,他也會在學習上隨之投入更大精力和努力,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將是指日可待的。另外潛能生逆反心理較強。因為深感別人對自己的輕視,潛能生的言行也異於其他同學,如果老師不能正確理解和對待潛能生,久而久之,鴻溝會越來越大,潛能生會越來越遠離集體。相反,如果老師能正確理解並尊重潛能生,使他們感到溫暖,真正建立起感情的聯系,那麼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鴻溝就會逐漸填平,從而為老師進一步做好工作創造了條件。
6.建立「糾錯本」,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新課標》中建議教師可以讓學生建立屬於自己的有關數學學習的成長記錄,在這個背景下,我在「潛能生」中間開展「糾錯本」制度,要求「潛能生」收集平時學習數學中遇到的問題和錯題,並寫上錯誤的原因。這種糾錯本的建立他從解決數學問題這一方面比較全面得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在感受中不斷思考最終獲得成長與進步,增強學習的熱情與自信心。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狀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對待「潛能生」我們既不能歧視、放棄,也不能聽之任之,不加管理,每個教師都應有效地改進數學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發揮數學教育的獨特作用。
F. 關於數學潛能如何開發的問題
首先,告訴孩子要抱著一種「玩數學」的心態去學數學。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次,要不怕困難。數學題里有很多拐彎抹角的地方,往往需要有創新思維,開拓出新的思路才可以想通一道題,否則用普通方法很難(或者說是很復雜)。這時你要有早猜不怕難的精神。
再次,要有毅力。雖說你是在「玩數學」,可也不能「三天曬網、兩天打漁」。數學能力是需要人長期積累的。
最後,還要有鑽研的勇氣。比如孩子用一種方法做出了一道題,那廳睜旁么就告訴他去想想: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怎麼把「它」分類?還有沒有更簡便、快捷的方法?只有多鑽研,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才會有提高。
補充一點:數學講究三個詞:「自然」、「邏輯」以及「准確」扮橡。每次思考時都要緊緊「抓住」這幾點。
關於教材,在寶寶小的時候可以不要,因為學數學最好的教材就在生活中。家長不必刻意灌輸各種數學概念,而是要在生活中教寶寶理解概念。
G.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於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學來的。而又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也是數學老師在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興趣是指一個人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並且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人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物總是使他不知不覺地心向神往,表現出注意的傾向,興趣可以孕育願望,可以滋生動力。興趣是事業成功的前導,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當我們仔細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時,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往往也是他們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科。這是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導致學習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之者」是學習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學生達到了樂學的境界,就能以學為樂,勤奮好學,苦中求樂。本文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問題。
一、走進學生關心學生,激勵潛能。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學過程需要教師真摯情感的灌注,
心理學告訴我們滿足人們對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發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教師對學生「暗含期待」。學生在感情上就會受到鼓舞,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賴」,增強自尊、自信、有效地激發學生情緒和學習動機。因此,作為數學老師要始終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只要下功夫,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責怪學生,教師首先要自己找原因。能以友好、寬容、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自信心,極力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到:這里沒有老師威嚴的面孔,沒有答錯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更不會有被同學恥笑的苦惱,可以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自然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可以消除學生緊張的情緒、畏懼的心理,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問,激起主動學習的熱情,充分表現出學生內在的潛能。用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 學生喜歡你的人,自然喜歡你的課。即我們常說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更新教法,多樣化教學
1、提一些有興趣的問題;在我們教學的過程中最好列舉一些有興趣的例題,那麼學生對有意思的問題學起來自然感興趣。例如:我們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就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從前有個寺廟,廟里住著大小和尚100人。每天他們吃100個饅頭,其中大和尚每個人每天吃3個,小和尚是每天3個人吃一個,請問大、小和尚個多少人?當然我們還可以舉和生活相關的例子,貼近生活,發生在身邊的問題,同學們同樣感興趣。
2、作一些形象的比喻:適當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數學原理形象化、直觀化,較易為人接受。「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把黃河、大漠的雄偉描繪得淋漓盡致,卻也形象地刻畫了直線(長河)和圓(圓)的相離關系,平面(大漠)與直線(孤煙)的垂直關系。「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抒發了生活在空曠的時空里人類的萬千感慨,卻也一定程度上描繪了時間和三維歐幾里的空間。又如函數是如此定義的:「設f是建立在集合A到B的一個對應法則,使得A當中的每一個元素在B當中都有唯一的元素與之相對應,則我們稱對應法則f是定義在A上的函數」。這個法則不正像男女戀愛的法則嗎?兩個人可以同時愛上一個人,但是同一個人不可以同時喜歡兩個人。
3、插一些數學史料;數學史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搖籃,它孕育著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了這兩者我們的課堂就不再會枯燥乏味了,因此教師應結合教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史。例如在講解尺規作圖的時候,講一下古希臘三大著名的幾何問題:(1)化圓為方,即作一個與給定的圓面積相等的正方形; (2)倍立方,即求作一立方體,使其體積等於已知立方體的兩倍:(3)三等分角,即分任意角為三等分。講一下三大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又是怎樣經過四千年的時間,多少數學家為之奮斗最後證明不可以作出來的故事。在講解極限的時候,講一下劉徽的割圓術:在講解二項式系數的時候講一下楊輝三角形;在講解數列求和的時候,講一下高斯小時候的故事,等等。
4、穿插數學美的教育:美的事物,總是為人們樂意醉心追求的。利用數學中的美,教學中的美(簡潔美、對稱美、圖形美、形象美…)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宣充分利用數學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給生活帶來的美。那麼自然也就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數學定義,規律敘述語言的高度濃縮性、公式,法則的高度概括性、符號語言的廣泛適用性都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整一分,奇一偶,和一差。曲一直,方一圓,分解一組合,平行一交叉,正比例一反比例……體現了數學概念的對稱美;圓與圓相交的圖形、軸對稱圖形、正八面體等又都體現了數學的圖形美;總之數學是美不勝收。使學生產生了創造美的慾望,從而也就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開展活動,多一些學生的參與。
教學的過程不要一味的灌輸,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講一下自己的看法,說一下自己的觀點,享受成功的喜悅。學生對開展活動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進行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人人准備,個個參加,寓教於評,以比促學,造成你追我趕,比學趕超局勢,促使學生「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再者要讓學生自己多動手實踐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講解圓錐曲線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親手畫一下橢圓和和雙曲線的圖像,使他們相信書上說得確實是那麼回事,感受萬物的奇妙。
四、參與實踐,應用練學。
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社會實踐中去,作調查,長見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激活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我們所學數學中,有很多適合到生活中去感知,去應用的內容,如:克、千克、噸、米、千米的認識,利息的計算,比和比例,幾何物體,百分數、分數應用題等等都可以走出課堂,實地考察和應用。通過這些活動,可使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為人們服務的優秀品質。通過這「四學」法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從苦學、厭學,變成想學,樂學。「樂中學」,「學中樂」,「玩中學」讓學生對數學再也陌生了,生活中處處他們都能感覺到數學的存在。總之,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外,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與激發,還有賴於數學教師的精心培養和細心呵護,只要我們每堂數學課都能精心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挖掘出一些數學趣味因素,從而使數學課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我們能從根本上改善數學學科的繁難,枯燥乏味的負面特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其樂融融,從而達到「有趣的數學」,「快樂的學」的最佳境界。
H. 培養智力從激發數學潛能開始,如何正確的做
引言:數學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數學這門學科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裡面有很多數學的語言符號以及思維邏輯的展示。如果孩子能夠從數學潛能激發的話,那麼智力培養就能夠有很大的提高,那麼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實現數學潛能的激發呢?
I. 開發幼兒數學潛能的秘訣幼兒教案
引言
人的數學能力可以說能決定其一生的生活和職業選擇。如何從小就開發孩子雀叢的數學潛能,是每個父母都應該重視的。美國的《全國數學教師委員會》(NCTM)是全球最大的致力於提高數學教育的機構,該組織目前已研究開發出一系列在數學學習和教育中至關重要的標准。這些標准全面地涵蓋了諸如數感、解決問題、數學交流、推理、聯系、估計、幾何和空間想像力、度量、統計與概率、小數等數學的各個方面。下面簡要解釋這些標准,並提供極具操作性的具體方法,以指導父母為孩子創造合適的學習數學的環境,較早、最大限度地發掘孩子的數學潛能。其中設計的活動及建議並不完全集中在開發小孩的數學能力上,而是對孩子的整體素質的培養和開發。另外,設計的活動完全可融進孩子的日常生活,無需專門的器具或周密詳細的計劃。
一.數感與計數(即數數)
培養數感並不僅僅是會數數。數感指的是能很輕松地用數字思想和工作,並理解數的各種用途和數字間的關系,它涉及到數數、數字的加減等方面。計數有助於孩子理解數學的各個方面,應從嬰幼兒期就開始注意培養。
父母的做法:
☆讓孩子數一切可以數的東西!數實物能幫助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更好地理解數字。因此,你和孩子間做數學游戲的最佳選擇就是讓孩子去數生活中的實物。
如數街上的電線桿或路燈,不僅練習了數數,還培養孩子的節奏感以及感受時間和空間的關系。
☆為了使孩子學會正確、有效地計數,可以這樣:
1、告訴孩子待數的對象共有多少個;
2、大人在講出某一數字時,同時用手指著相應的實物對象;
3、利用手指當工具;
4、有意識地幫孩子連續數數,不要跳過某個數;重復多數幾遍;簡單的幾個數倒著數,增強孩子對數的固定順序的理解。
☆鼓勵孩子挑選出顏色、形狀或大小相同的東西,即找相似性;或找不同處,如挑出最大的盒子,讓孩子理解數字是用來描述量及關系的。
☆找生活環境中的數字,如門牌號、樓號、汽車牌號、信箱號,等等,並與孩子一塊討論數字的用途,例如比賽中的計分,可以用數字給東西命名,根據數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給食品標出價格等等;還可以玩「牌照」游戲;大聲朗讀各類牌照上的數字;找一個上面有「2」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寶寶年齡的牌照,這樣來訓練孩子對數字的識別力。
☆對1到10間的數字進行適當的思考。可以給孩子提供線索,如大一點的,小一點的,然後讓他們猜數。除了有趣之外,還有助於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一種「數字序列」來理解不同的數及數間的關系。
☆和孩子一起聽天氣預報,或讀出家中溫度計的溫度值,也可比較室內和室外的溫度。同時還可以問孩子這樣的天氣應穿什麼樣的衣服等,這樣讓孩子理解溫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二.度量
時間用小時、分鍾和秒來度量,長度、高度及重量等各有相應的度量單位。
通過度量方面的練習,孩子能明白事物的具體尺寸並學會如何用度量單位表示。
父母的做法:
☆米、毫米等是度量用的單位,可鼓勵孩子創造自己的度量單位,如「寶寶現在是5個盒子高了」。
☆日常和搏的家務中喚歲祥處處有度量:做飯,購物(尤其食品),縫衣服,園藝等。
父母做家務時,可向孩子解釋你正在做什麼,或請他做幫手。
☆較小的孩子不明白時間的概念,不妨這樣試試:
1、先讓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費的時間要比其他的長。如比較兩件事情,看看哪一個需要更長的時間,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訓練,例如:「誰單腳站立的時間長?」
2、設置時間期限。「你再玩5分鍾,然後我們就要去趕公共汽車了。」早上起床也是練習的好時機,用表或數數,先設定一段時間,看孩子在設定時間內能否把衣服穿好。一開始孩子並不明白分鍾等時間量度是什麼意思,逐漸地,小傢伙就會理解時間的持續。
3、把時間單位同計數聯系起來。父母可用手錶來計時,按秒計的走動說:「l秒,2秒,3秒」,這種計數的方法,有助於孩子感知時間的流逝。
4、孩子的時間感訓練,應從與他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固定的事件相聯系開始,如「午飯後」「晚飯後」「睡覺前」。只有孩子長大些後,他們才能理解像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類更抽象的概念。
三.幾何與空間感
幾何描述了人們生活的世界,並把其分類。指導孩子通過觀察周圍的世界知道形狀、大小、方向等。
父母的做法:
☆通過讓孩子識別不同的形狀、立體圖形幫助孩子理解幾何的概念。可以讓他們描述不同的形狀,用手指在空中比劃出來或在紙上畫出來。一兩歲的小傢伙能知道不同形狀的名字,街上的交通標志就是學習的好道具。如高速公路標記為長方形,停車標志是八邊形等。可以這樣問孩子:「這個標記和剛才那條街上你看到的一樣嗎?」同孩子討論標記有幾條邊或幾個角。大點的孩子能對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述,但對幼兒,大人要多和孩子講,如「這個標記是黃色的,它的形狀象三角形。」多讓孩子在空中比劃出形狀。
☆孩子學幾何的最佳途徑就是手工製作。只要孩子能拿住的積木、盒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具,把孩子常吃的三明治、餅等切成各種形狀,再讓他們重新組合或排列,這些都十分有利於孩子對幾何的理解。
☆幾何與空間感可培養孩子的方向感及認路的能力。讓孩子在盒中爬進爬出,在各種傢具中出、進、繞行、上、下等等,都是在體驗空間感。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後,讓他們盡情舒展自己的身體,在房間中跳、爬,即便是小貪睡鬼也會覺得伸展肌肉有意思,這些活動能讓他體會到自己在空間中的感覺。
四.分數
分數代表整體中的部分。年齡較小的幼兒看著大人把東西切成三份,他會認為東西比切前的多。這一現象很典型,做父母的不要為此擔心,這僅是孩子與成人思維方式不同而已。
父母的做法:
大家共同參與的活動有助於孩子對分數的理解,如分食品、做家務等。把餅切開或幾個人分吃一塊巧克力都是幫助孩子學習分數的很好的辦法。
五.估計
估計是對事物的量或大小進行有根據的推測。能做到精確的估計,必須明白數與大小的含義。較小的孩子由於正在理解這些概念的時期,一般做不到精確估計。他們首先必須理解多、少、大、小的含義。當孩子會用估計的時候,他們也學會了如「大約」,「多於」「少於」等詞彙。
父母的做法:
☆經常使用諸如此類的詞彙:大約,旁邊,近似,在…之間,在…周圍,大(多)於,少於等。
☆利用吃飯或購物等日常活動來培養孩子的估計能力。吃飯時可以讓孩子估計自己用多少勺就能吃完一碗飯,每吃一勺,數一下,一兩歲的幼兒會覺得相當有趣。若一直重復這項游戲,當孩子稍大點時,他就能很習慣地自己去估計。若有精確答案,可以同一開始的估計作比較,這將幫助孩子學會合理的推測。
☆估計聽起來很復雜,實際上並非如
此。僅是對事情作個猜測(如孩子的小朋友中,誰長得最高),然後驗證一下精確性而已。在訓練大一點孩子的估計能力時,可以記下孩子推測的值和次數,若反復做同樣的或類似的訓練,孩子最終會越來越接近真實值。例如,讓孩子自己估計步行和乘車到幼兒園或學校所需多多長時間,你可用手錶記一下實際所需的時間,再與孩子的估計作比較。讓孩子自己估計再作驗證。注意,是否獲得精確的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推測值在逐步接近正確,這種訓練技巧有助於提高孩子的估計技能。
六.圖表
人們用曲線和圖表來組織、解釋信息及其關系。圖表,比如日歷,可用來安排一個人一周的生活日程。有的上小學的孩子還不會用日歷,父母若和孩子一塊兒使用日歷,日歷將是孩子學習和理解組織安排信息的相當好的工具。
父母的做法:
☆事實上,任何東西都可以圖表化。舉個例子,你可以把粘在香蕉、蘋果或梨上的不幹膠標簽重新貼在一張紙上(排成一列式一行),周末時讓孩子數數看每種水果吃了多少。孩子用這種方式理解要比紙上的數字更形象。
☆用各種顏色塊或不幹膠貼記錄下任何有規律的日常活動。如每次電話鈴響,就在電話機旁加一小色塊,或貼在大門處,記錄每天某人進來的次數。
七.聯系
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與自然科學、藝術、音樂等有聯系。最重要的是,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聯系能幫助孩子較容易地理解數學,因為孩子可以把一個普遍性定理應用到許多不同的事物中。
父母的做法:
☆讓孩子了解到可用符號交流。街頭的交通標志仍是學習的好辦法。做父母的可以給孩子講明各種標記具體含義是什麼,如黃三角代表讓其他車先行,紅八角形即停車等。符號標記與其代表的意義,孩子可能一時不明白,要堅持多講,切記不要過於心急,孩子到一定時候就會理解其中的關系。
☆要求孩子思索解決生活中發生的事。例如,讓孩子幫你把食品分別放好,於是他們將學習如何把穀物類同罐頭類物品分開,並且親身體驗了大小和形狀的概念:如大的盒子比小的盒子裝的東西要多。
☆在日常生活中多找一些數學問題,但沒有必要考慮其精確的數學含義是什麼。一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如把水倒入不同大小的杯子,再想想哪個杯子能容納的水最多,這涉及到估計、度量和空間感覺等幾方面的綜合能力。
八.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學好數學的最關鍵的一步。通過它,孩子會明白,事情可用許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的答案可能不只一個。這將培養孩子探索問題、找出結果的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語言和社交能力。
父母的做法:
☆孩子天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鼓勵孩子找出日常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可以採用問題討論的方式:向孩子徵求答案,然後再問他們答案是如何想到的。
☆鼓勵孩子多提新問題而且要多問。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並且知道許多問題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九.推理
推理是通過對問題的思考,然後找到有用的答案,它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父母的做法:
☆要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父母應在向孩子提出問題後,給他們足夠的思索答案的時間。通過問並聽孩子的答案,將有助於孩子學會推理。
☆要求孩子自己推理出問題的答案,然後再檢驗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要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而不是試圖找出大人所希望聽到的答案。
十.數學交流
數學交流意味著同孩子交談並要傾聽孩子所講的。亦為尋找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思想:可用語言、圖表、圖畫和符號等。當孩子和你或是他們的朋友在一起討論時,將有助於他對正在做的事情的思考,使思路更清晰。當然與孩子多交談,也可提高他們的語匯,對其早期閱讀技巧的培養大有益處。
父母的做法:
☆多與孩子交談,並注意傾聽他們所說的關鍵詞句。
☆給孩子多讀有節奏感的、多重復的或含有數字的兒童讀物,如「一閃,一閃,小星星」「一,二,三,彎彎腰」等,是用數學思想與孩子交流的絕佳方式。這些有趣的方式能幫助孩子練習語言和數學方面的技巧。
☆交流不必僅限於用語言,完全可以用其他非講話類的方式來描述數學。孩子可以通過畫表或繪圖來解決問題或代表數字。他們也可以用有形的物體,如紙,甚至用手指來表示出數字。
一定要記住,無論干什麼,孩子有興趣甚至痴迷,效果才最佳,做父母的要抓住孩子好奇心濃厚的時期。另外,思考而不是單純的做是促進學習的關鍵。你問孩子問題和他們向成人問問題都非常的重要。
J. 從生活中培養數學能力方法有哪些
一、讓孩子在課堂外學會觀察,培養數學思維
1、在購物中形成數字觀念。長期以來,數學學習一直困擾著師生,教者認為難教、學者覺得難學,家長認為難管。其實生活當中就有許多數學的培訓方式:如身上有多少錢,要去超市買東西,如何做計劃,能買什麼,不能買什麼。如買冰棍花了8元,數量有12根,那單價是多少?這些就是身邊的數學。我們要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培養孩子數的概念,學會比較,學會計算等。
2、在觀察事物中培養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意識需要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逐步培養,數學能力的關鍵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盡量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孩子意識到在他們周圍存在著很多有趣的數學,並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逐步形成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的意識傾向,養成觀察、分析的思維習慣。
3、在娛樂中養成數學思維習慣。「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所以要取得比賽的勝利,我們要盡可能走直線。在所有的娛樂方式中,都有數學的影子,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娛樂,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形成數學思維習慣是孩子學好數學的關鍵。
二、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思考,領悟數學方法
1、用游戲的手段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採取能誘發孩子數學興趣,將數學教育的內容游戲化,讓孩子在各類游戲中感受數學,運用數學,將數學融入各類游戲中。讓孩子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時理解數學,積累數學經驗,鞏固數學方法,領悟數學價值,體驗成功的樂趣。如在擺跳棋、量量小手和小腳、認識形狀、比高矮等游戲中,讓孩子學習分類、點數、比較、運算等基本的數學能力等。
2、興趣是孩子學好數學的第一老師。自然界中有很多數學問題,家長經常為孩子提供展開數學想像的奇趣空間,就會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例如:讓孩子說出小三角形面積是大三角形面積的幾分之幾?這個題目告訴孩子變形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過分數以後,給孩子出一個經典的數學趣題:有位農夫共有11匹馬,他臨死的時候留下一份遺囑:將財產的二分之一分給小兒子,將財產的四分之一分給小女兒,將財產的六分之一分給大女兒。農夫死後兒女們為分割財產傷透了腦筋,怎麼辦呢?最後還是一位鄰居牽來自家的一匹馬幫忙解決了這個難題,你知道是怎樣解決的嗎?對於孩子來說,11不能夠被6、4、2整除,這個問題難就難在這里。不過可以鼓勵孩子開動腦筋,算一算如果加上鄰居的一匹馬,是否很容易就將馬匹分開了?
3、數學方法的形成是數學思維習慣形成的核心。數學是一種高度抽象的邏輯數理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精確性等特點。首先要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對公式、定理的條件與結論不能模糊。其次要按一定的數學方法進行思考。每次游戲時要善於總結,善於思考還有哪些解決辦法?養成習慣,結合條件不斷變化結論。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一百分,而是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自己有一顆聰明的大腦。
三、讓孩子在問題中形成創新的數學思維習慣
1、巧設探索性問題,培養孩子創新思維。我們要為孩子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他們思考的慾望。在實踐中,我們如能讓孩子置身於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實踐中提高創新思維,孩子也會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2、培養孩子敢於打破傳統,開啟孩子「智慧之門」。創新思維的培養,要讓孩子在生活中敢於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疑問是思維的開始,疑問是創造的動力,一個好的問題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作為師長要有意識的為孩子創設問題情境,並通過點撥、啟發、引導,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
3、在生活中培養孩子求異思維,大膽創新。引導孩子在問題中積極求異,在學習中變換敘述方式,在計算中採用多種演算法,在應用題解決中採用「一題多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比」、「一題多問」、「一題多改」、「一題多條件」等,不斷激勵孩子創新的思維火花,培養學好數學知識的行為習慣。
四、讓孩子在表達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種語言,一種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高級語言,它能夠簡潔而確切地表達思想和交流思想。數學交流是孩子必備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閱讀並理解數學課本,並把數學研究和問題解決的結果向別人表達,包括讀、寫、說的能力。
1、培養數學「讀」的能力。讓閱讀成為數學學習的一種習慣,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以讀促思、以讀促說、以讀促學,才能正確理解和解決問題。通過閱讀教材,使孩子不僅可以學習知識、探索規律、鍛煉思維,還可以通過數學圖形和數學規律感知無窮的數學美。
2、注重數學「寫」的能力。學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數學表達,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提倡記「數學小日記」,介紹對數學和數學問題的理解、用數學知識的經歷。這種「小日記」自然、真切,寫的是數學活動後孩子們最想說的,因此它最能激發孩子們數學學習情感、引導孩子們深刻反思學習、體會數學學習價值的有效方式。
3、突出數學「說」的能力。數學語言表達方式是世界上最准確的、最簡潔的,讓孩子用數學語言進行大膽的表達,能引導孩子自主探究、發現生活中有數學,感受數學就在身邊,讓熟悉的環境、親近的素材幫助孩子們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燃起主動探索、勇於挑戰數學問題的慾望。
五、讓孩子在實踐中掌握數學技能
一位教育家說過:「學習活動最好的方法是行動。」通過孩子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歸納整理,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這樣使他們的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等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之外的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1、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游戲中學習數學,並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正符合了中國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理念:生活即是教育,在做中教乃是真教,在做中學乃是真學。
2、讓孩子在實踐操作中掌握數學知識。活動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它是求知慾的外在表現。教師在課外實踐中動手操作或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最能喚起孩子的興趣,保持他們穩定的注意力。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孩子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狀態最佳,有了好的思維習慣,數學知識就能運用自如。
3、讓孩子在探索中掌握數學規律。孩子親自操作的過程,是自己去發現規律的重要過程。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猜想、驗證等活動有機地結合,使孩子不僅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啟迪思維、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在數學活動中,孩子是活動的主體,重視孩子的實踐活動,給他們探索的機會,不僅讓他們動眼、動耳,而且還要動手、動腦、動口,通過自己看、自已做、自己想、自已說,進行積極探索,體驗成功。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堂內外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啟迪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習慣;為他們創設寬松、民主、和諧、豐富多彩的氣氛,提供思考、探索和創新的最大空間;引導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學習數學,探究學習方法,形成數學思維能力,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