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寫數學導學案
數學學科導學案編制要求
一、 基本原則
導學案應是提供給學生的可以籍此並依託教材可以做到比較絕和輕松的進行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案。必須做到知識層次化,知識問題化。教師要挖掘教材,緊扣新課標,體現教材整個體系的要求,明確所教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作用、地位,搞清拓展領域和學生成長能力的並穗盯設計,明確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和方法,以及學生情感形成的目標要求,挖掘知識背後承載的能力及實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導學案要凸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大膽的將易懂的知識、典型問題下放,讓學生自主學習並進行小組討論;探究案中的例題要有示範性,注重重難點的突破;當堂檢測中的題型要有層次性,具有對學習目標是否達成的檢測性。
二、 指導思想
(1)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課標、備好課堂流程。學生的學習層次參差不齊,要立足於中下等基礎的學生水平,要有比較明確的引導,要盡量多設台階,階差盡量縮小,要給學生指出學習的方向,要體現知識提升的過程,要在學生的最近知識能力發展區設計問題。備好學生是書寫導學案如何設計問題探究的層次、探究引導的路子、範例點撥的層次和目標檢測選題的基礎和關鍵。即教給誰學、如何去學的引領;備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備好課標,是正確把握對學習的要求,把握教學的深度廣度的需要;備好課堂流程,是對教學的一個初步設計設想。
(2)知識層次化。導學案所涉及的課堂內容,要分層探究,體現知識的逐步生成過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狀上升。探究或學習的內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麼,必須是能動的,必須是一目瞭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無從下手,不能霧里看花。各層之間的銜接要自然和諧,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夠達彼。一般地講,要做到依託學案並閱讀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應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題,基本做好目標檢測。這與教學內容、教學流程、課標要求緊密相關。要下力氣研究。
(3)知識問題化。每一部分探究或學習的主題一旦確定,就要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習內容在教師的學案引領下,學生知道怎樣藉助外力,在何處尋求到幫助,完成每一個小問題,從而達到整體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升。問題要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必須知道怎樣填、填什麼。
三、 導學案編寫程序:
(1)分配導學案編寫章節給各位任課教師。
(2)導學案的編寫前一定要熟讀本節教材,教參和新課標考試大綱中對本節的要求,參閱相關教輔,研究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及學生能力達成的策略和方法。
導學案先由個人編制、修改(一律電子稿);使用前一周,由主備人說課,同頭教師集體討論、修改;後由備課組長定稿。
(3)每個導學案要有編制人、審核人、包科主任簽字、日期、編號,有使用指導和對學生的具體要求。每個導學案經過審核、校對之後印刷、提前一天發給學生。
(4)備課組長要把導學案的最後定稿,上傳至科研族老處網站的教學設計欄目,實現資源共享。
四、 導學案編寫內容:
導學案分為學習案(預習案和探究案)和訓練案(檢測案和鞏固案)兩部分
數學科導學案有兩個模板,一是新授課導學案,二是復習課導學案
一.新授課導學案
1.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2.導學案的使用說明
3.預習案
包括知識鏈接和新知導學。
(1)知識鏈接是推導本節知識所用到的已學的知識,為學生新知的獲得適時鋪墊。
(2)新知導學是將本節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問題的設置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低到高、螺旋狀上升,逐漸接近知識點的過程。
鋪墊恰當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復雜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重要問題標上★號,提醒同學們注意。
4.探究案
探究案要完成一下三件事:
(1)解決預習案中留下的問題和疑惑,就學生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2)針對本節重點、難點,就教師的問題進行交流;
(3)要及時總結,鞏固探究成果。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時,不要忽視教師的作用,(包括在討論過程中適時的鋪墊和幫助,以及在展示過程中及時的糾正和評價)
5.檢測案
(1)要針對課上所講內容設置檢測題目,使學生學而有用;設題不宜難,盡量使大多數學生能夠答得出,答得對,讓他們學而能用。學而有用、學而能用,使學生有成就感,這利於激發其學習興趣。
(2)因為只有15分鍾,設題應當精簡,保證在有效時間內充分解決。
6.鞏固案
(1)建議分為課內練習和課外拓展兩個部分。前者最好是補充課堂內容,後者最好是緊扣重點、難點。比重上,課外最好大一些。
(2)盡量為所設題目分級,使「能者」多勞,大家都能「吃飽」。
(3)根據學生實際,習題要改編,最好是原創。
二.復習課導學案
與新授課大同小異,僅就差異點簡單說明。
1.預習案
不是以獲得新知為目的,而是以回憶知識點為主。以問題的形式回憶相關知識點,強調個知識點間的相互聯系。會畫本章知識導圖或知識樹
2.探究案
(1)檢查預習,以教師點撥、學生互相補充的方式,完善知識體系,完成知識累積。
(2)就不易掌握或容易混淆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3)最好以運用為主,多用實例。
3.檢測案
設題最好是典型的高考樣式,訓練學生答題的規范性。
4.鞏固案
最好只設課外題。
Ⅱ 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的導學案
如何使用好導學案的幾點意見
對學生使用「學案」的神慎要求:
①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前預習。所有同學必須自行解決「學案」中的「學前准備」部分,初步嘗試「探究活動」,學有餘力的同學獨立進行「自我檢測」和「應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三個原則:自覺性原則、主動性原則、獨立性原則。
②課堂上注意做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在學案後的空白處寫後記。
③每隔一段時間,將「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冊。
對教師使用「學案」的要求:
①上課前一天,下發本節課的「導學案」,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小班額最好全批),以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②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讓學生閱讀;重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規律放手讓學生概括;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③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拓展學生思維,主要包括:第一,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顯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第二,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與鼓勵和引導;第三,課堂教學中除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外,教師自己的思維也要得到充分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④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精選材料,精選認知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選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功夫。教師要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表現的舞台,讓課堂充滿魅力。
⑤突出一個「導」字。在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注重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學習興趣靠培養和激發,有趣且能抓住學生注意力的課堂導引,圍繞教學內容開展的有趣有意義的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要指導學法,在課堂中的讀、聽、思、說、議、做等環節中,讓學生去理解掌握學習方法,掌握最佳路徑,促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指導學生的學科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創新能力;要引導思維,「學起於思」。教師要善於提供思維的杠桿,引導思維的方向,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要鼓勵創新,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不唯上、不唯書的質疑品質,提高質疑能力,從而鍛煉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⑥強化一個「研」字。在實施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的模式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和教材的研究。強化集體備課,注重課堂預設,同時充分注重課堂生成,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不重視預設,課堂會雜亂無序,不重視生成,課堂就不會精彩;教師要加強對其他教學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結合學校和數學學科及自身實際,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嫁接、創新,不斷挖掘「以學定教,同頃瞎枝案協作」的巨大潛力,構建具有數學學科特色的「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加強課堂細節的研究。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討論交流,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教研組集中攻關,遵循課前集體備課——課中觀察診斷——課後共同反思的課例研究路子,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是以實際行動踐行有效教學的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把學生的「不等老師教,自己能自學」的自主性學習變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學生根據「導學案」的設計自己歸納、概括、推理、發現規律,提高了自我學習能雀敏力。學生在導學案引導下的學,是一種自我探究、自我發現的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會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出猜測---分析探究---獲得結論的科學認識過程,這使得學生能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時學習過程與方法也得到優化。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進行的對問題的思考、探究以及訓練、檢測大多是獨立進行的,其思維活動是連續的,較為深刻的,這種學習活動有利於形成「問題意識」,有利於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有利於增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預習、自學、自測,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疑難,但學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預制、蓄勢的功能,一旦課堂討論涉及相關問題便能迅速引起共鳴,使問題迎刃而解。「導學案」教學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嚮往追求的「有效學習,甚至是「高效學習!
一、轉變思想、統一認識
導學案主要是指導學生在做中學,藉助導學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導學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有對學習內容的方法指導,有對學習內容的引領,有對學習內容的實踐、點撥及檢測,更有對所學內容的總結與提升、矯正拓展。
導學案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體驗知識的獲得、探究知識的發生、獲取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自學、成就課堂
對導學案的使用,學生要有正確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主動的意識.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是新的學習理念,它使學生完全參與學習的過程,對知識是自我經歷而不是教師給予,對能力是親歷獲取而不是教師傳授,對方法是主動歸納而不是教師總結.因此,學生要滿腔熱忱、信心百倍、認認真真、積極主動地去做好用好導學案.
課下自學的質量,是保證三步一課有效實施的關鍵。全體學生對導學案的態度是熱情而不是敷衍,積極而不是消極,主動而不是被動,渴望而不是無奈或拒絕。必須自主階段認真寫,課上互動認真標注,課後修訂認真改。課下全體學生要依據學案獨立自主全面完成導學案。自學主要是在自習課上結合教材、教輔資料獨立自主去完成導學案(必要時也可教師幫助、同學間合作,這僅為輔助手段),但更多是強調自主學習,學生原則上不能自習課上討論。但學案一定要自己去學去做,千萬不能抄襲,弄虛作假。使用時教師根據學情適當增刪的內容學生要記在學案上,並按要求去自學。沒有高度的自主就難以保證充分的互動。
三、課上互學、高效利用
1.課堂交流離不開導學案
討論開始時教師對討論進行指導:(一)校訂學案,小組長帶領全組首先校訂學案,要逐內容進行;(二)組內個別釋疑解難,小組長或組內其他同學對於某同學的個別問題答疑解惑。小組內要互幫互學,開展交流,提倡合作;(三)落實學習目標,小組長帶領全組對每一個目標檢驗落實情況或對給定問題組織討論;(四)如有集中的困惑問題,小組收集.
2.課堂展示離不開導學案
各小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點內容(對本小組領取的重點學習任務,認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夠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組員要高質量解決相關問題;也可以嘗試不分配特定內容)板書展示,展示人要寫上名字。
3.課堂生成離不開導學案
課上集中的困惑問題記在學案上、個人的疑難批在學案上、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得寫在學案上、思維的碰撞更要注在學案上。
4.學後反思離不開導學案
對課堂知識方法的概括是對學的結果的一個方面的表現,展示反思可以藉助學案,修改反思更需要學案。
5.復習備考離不開導學案
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整合以及階段復習都需要用到導學案,可以通過自主評價等環節自查學習薄弱環節,有重點、有主次的復習。
6.課堂點撥離不開導學案
教師課堂學生會的不講,學生會寫的教師不寫,教師是對各知識點強調、指導、點撥,或對各目標所涉及的問題敲定、點撥。學生要結合教師點撥,進一步討論展示內容,並對學案再次修訂。
7.教師引導離不開新學案
課堂後十分鍾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生應適度瀏覽新學案,結合教師的引領初步了解新學案。
四、學案檢查、及時到位
1.課堂學習使用過的學案,下課不能立即收交,為了進一步落實學習效果,課余時間學生必須依據教師點撥,課堂互動成果紅筆修訂導學案,晚自習上課前課代表帶領小組長逐一檢查學案修訂情況,第一節晚自習前交給教師。沒有高度的自主就難以保證充分的互動。
2.新學案的自主學習也需要督促,在晚自習最後一節下課前十分鍾小組長檢查本小組新學案學習情況。
五、想學能學、會學學好
藉助導學案,有效實施「三步一課循環教學」根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課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熱切希望全體同學積極參與,不僅要想學習更要會學習,只有能學習才能學好習。濃厚的課堂學習氣氛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必使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知識,全面廣泛的課堂參與必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限的學習時間、真實的學習過程、實實在在的學習體驗必定使學習效率真正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得到最有效的開發、學習效果得到有效保證。
一份好的導學案能體現四個特點:
(一)問題探究是導學案的關鍵。能起到「以問拓思,因問造勢」的功效,並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從理論闡述中掌握問題的關鍵。
(二)知識整理是導學案的重點。初步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地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整理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三)閱讀思考是導學案的特色。
(四)鞏固練習是導學案的著力點。在探索整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練習。
導學案設計做者:高效講堂馳兆科的導學案備課模式(一)
現正在,我縣正正在進行講堂教學更始,暑假後准備更始傳統的備課模式,統一利用縣教研室印製的導學案。為規范導學案的利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利用「導學案」備課的根基模式
「提前備課,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1、提前備課:體會學生,疏通教材,從擒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
2、集體研討: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召集全體組員就教學內容進行說課,滅沉環繞如何確定教學方針,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
3、課前備課: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填補完美。
4、課後備課: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講堂教學,課後教師正在「導學案」的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二、具體要求
導學案不合於教師的備課,它只是教師備課中的一個構成部門。教師不能純摯地把導學案當成備課,而當對導學案進行個性化刪改,融進本人的創意。教師可正在導學案長進行創意備課,只是備課的形式靈多樣。導學案要有教師圈點勾勒和填補填寫的蹤跡,並且具有實效性、實用性。如導學案不合適本人的教學要求,可正在後面另加附頁,寫進本人需求的教案和學案,並粘貼正在後面。
三、對學生的要求
1、按照「導學案」內容當真進行講義預習。所有學生必需自行處置「導學案」中根本題部門,學出缺力的同窗可以做拓展題,生疏或難以處置的問題當做好標識表記標幟,第二天與同窗交流或正在講堂上向教員量信。
2、講堂上注意做勤學習方法和紀律的筆記,以便此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正在「導學案」的空白處寫上「學後記」(學後心得)。
3、每隔一周將各科「導學案」進行歸類拾掇,裝訂成復習材料。
四、對教師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別的書面課外做業,當真指點學生利用「導學案」,正在上課前必需抽批部門「導學案」,以便體會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2、講堂教學時要充實闡揚講義的典型示範做用,勤懇做到以學生為從體:新知識罷休讓學生自動思慮;沉點、難點讓學生談論;問題讓學生思慮解答;紀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除了注意斥地學生的思維外,教師還要提拔本人,做到教學相長。
3、上課過程一般可分為:
(1)預習交流(小組內進行互幫互幫);
(2)預習信問反饋、課文沉點講解(可學生解答或教師解答);
(3)師分題(如沉點片語或句型操練),分組合做(小構成員板演,小組長率領本組學生把本人分的題全數講會,讓全數組員節制);
(4)展現提拔(各組派代表講清本組的題目問題,其它小組同窗提出信問及不腳);
(5)達標測評,拓展耽誤。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
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五、其他利用要求
1、教師必需正在實施講堂教學的前一天將「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預習後交給教員,教師按照需要抽批或全批「導學案」,體會學情,二次備課,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嚴禁組織學生取代教師的批閱。
2、要求學生利用「導學案」時堅持自動性和獨立性。不管課前還是課上都要自動按照「導學案」進行自學探究,逐漸培養自從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教育學生課前預習時切忌抄襲他人,故弄玄虛。
3、講堂上要求教師以學定教、靈利用。講堂上要隨時把握學情,靈進行調控,勤懇做到學生本人能處置的問題判斷不講,教師只講學生的信點,引導學生總結紀律、提煉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多缺的講解和不必要的指點,確保學生有腳夠的學習和訓練時間。課後,教師要填寫「教後記」,針對講堂教學情況構成「錯題集」。
4、按期的鞏固復習:有針對地實施「周周清」「單元清」等鞏固操練。
Ⅲ 我是高中數學教師,我想問教學設計與學案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教學設計簡稱備課,學案即使教案,現在你應該清楚兩者間的聯系和區別了
Ⅳ 小學數學導學案如何設計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設計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明確學生有效學習有賴於教師有效設計。「導學案」的設計,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其核心是:根據學生的有效學習的需要,以及班級授課的特點,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基本教學策略是:「問題式導學,過程式學習」。在操作過程中強調「學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學中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潛移化」,使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二、「導學案」設計的特點。
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景,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對教材首先有一個初步了解,發現問題,完成第一次學習,然後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完成第二次學習。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具有目標明、方法優、易操作、效果好、適用廣的特點。
三、「導學案」設計的常規要求。
「導學案」不是簡單的照搬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學習要求和教材內容,而是以學生有效學習為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設計的常規要求是:
①明確學習目標。
②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
③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
④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⑤注意「教學合一」和學生有效學習。
達到上述常規要求,「導學案」的設計要過好兩關。一是學生關: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從而確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二是教材觀: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學生全面發展,解決全面育人問題;吃透教材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解決「差異教育」問題;吃透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與應用全過程的脈絡與布局,把握知識的停靠點,能力的生長點和思維的激發點,解決學生思考、參與、探索的問題。
四、「導學案」的基本環節及設計意圖。
「導學案」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設計,體現在關注課堂學習的內外聯系,關注不同學科的課堂學習,關注所有學習過程等方面。「導學案」的教學設計,始終圍繞學生學習的自然規律進行全程設計,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系,常見的環節有:學前准備---探究活動---學習體會---自我檢測----應用拓展的基本設計內容。
學前准備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學生發現學習中的問題為出發點,課前回憶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復習與本節課學習的新知識相關的技能,觀察與本節課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生活現象,要解決掉本節課或者本單元本章學習當中最基礎的知識,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創設有利於建構本節課內容的情境,為學生探究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操作建議:1、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帶著問題對教材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文本,思考重點問題,努力完成學前准備內容和部分探究活動內容。2、教師進行適當輔導,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告訴學生「導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後聯系才能解決等等。3、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記錄下來,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有效性。4、課上對學前准備中復習鋪墊內容通過課前檢查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處理或不做處理。
探究活動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分析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為立足點。課堂上教師不是簡單地按知識點順序進行講解,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學生課前准備情況,著重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藉助問題的變化和深入供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導學生合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學風。
探究活動中,學生已經有了充分准備,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使課堂教學整合成既有學生自學,又有研討交流的平台,保證課堂教學時間真正用於學生的有效學習。
操作建議:1、在探究活動這一環節中,關鍵要讓學生明確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要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帶著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並通過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動,構建對數學的理解,獲得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4、指導學生在小組內圍繞提出的問題,發揮小組每一個同學的智慧,要面向全體,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實注重實效,避免流於形式。5、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做一名參與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從而及時了解學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為接下來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備。在參與的過程中,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6、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過程。在交流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當成為一個鼓勵者和啟發者;當學生取得進展時,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取得成果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回顧與反思。對於課堂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指導、引領、點撥、講解。7、教師要對探究活動和結果進行充分估計,盡可能周密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應對方案,以保證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8、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參與到交流中去,積極「捕捉」學生真實的思維狀況,以便對自己的教學預設作出適當的調整。9、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知道傾聽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在傾聽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質疑。10、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策略。引導學生尊重同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展示交流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安全環境。11、要引導全體學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12、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和評價的甄別、激勵作用,要注意對學生的交流結果進行梳理與提升,給學生以清晰明確的答案。
學習體會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總結、歸納的形式明確新知。設計了一、兩個針對性的交流問題,(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收獲。主要是學到什麼新知識,也包括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應該了解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走進知識的生成過程,加深理解。(2)讓學生通過解決具體的問題檢驗學習效果,梳理知識的體系,內化新知識。
操作建議:1、引導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和活動情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歸納、總結、整理和反思,從而達到系統知識的目的。結合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回(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155226-1-1.html)顧知識的同時,還要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進行回顧總結。2、重點應該放在整理上,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路。3、這個環節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也可以後移。
自我檢測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立足於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和學習要求進行針對性訓練。自我檢測不是簡單的做題,而是根據學生有效學習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供學生課堂上檢測學習效果,突出「學案」的檢測反饋功能。
「自我檢測」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組成:
①基礎知識練習,關注本節課的知識點。
②變式訓練,形成基本的知識與技能。
③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操作建議: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於學生鞏固重點,突破難點。題目要圍繞學習內容設計,著眼於指導思路,有利於方法和技巧的形成。2、要有現實性,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解決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的價值。3、形式要有多樣性,要以新穎多變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4、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給學生獨立完成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發展思維。5、評價要有發展性,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應用效果要及時進行診斷評價,引導矯正,讓學生在評價中發展提高。檢測力求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當堂矯正,堅持做到學習目標的「堂堂清」 ,努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達成度。
應用拓展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立足課內、課外相結合,體現有效學習的過程。課堂學習除關注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外,還要適度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應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①提供一些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思考題,供學生課後拓展研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②在導學案的空白處指導學生進行方法、規律等的記錄。
③在學案的最後寫出學後記,簡要記錄發現、探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點滴收獲。
操作建議:1、應用拓展的內容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3、應用拓展內容不宜多,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完成,切忌佔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4、應用拓展內容不能過難,不能超出《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防止使學生喪失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五、「導學案」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學生使用「學案」的要求:
①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前預習。所有同學必須自行解決「學案」中的「學前准備」部分,初步嘗試「探究活動」,學有餘力的同學獨立進行「自我檢測」和「應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三個原則:自覺性原則、主動性原則、獨立性原則。
②課堂上注意做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在學案後的空白處寫後記。
③每隔一段時間,將「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冊。
對教師使用「學案」的要求:
①上課前一天,下發本節課的「導學案」,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小班額最好全批),以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②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讓學生閱讀;重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規律放手讓學生概括;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③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拓展學生思維,主要包括:第一,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顯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第二,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與鼓勵和引導;第三,課堂教學中除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外,教師自己的思維也要得到充分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④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精選材料,精選認知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選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功夫。教師要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表現的舞台,讓課堂充滿魅力。
⑤突出一個「導」字。在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注重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學習興趣靠培養和激發,有趣且能抓住學生注意力的課堂導引,圍繞教學內容開展的有趣有意義的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要指導學法,在課堂中的讀、聽、思、說、議、做等環節中,讓學生去理解掌握學習方法,掌握最佳路徑,促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指導學生的學科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創新能力;要引導思維,「學起於思」。教師要善於提供思維的杠桿,引導思維的方向,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要鼓勵創新,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不唯上、不唯書的質疑品質,提高質疑能力,從而鍛煉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⑥強化一個「研」字。在實施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的模式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和教材的研究。強化集體備課,注重課堂預設,同時充分注重課堂生成,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不重視預設,課堂會雜亂無序,不重視生成,課堂就不會精彩;教師要加強對其他教學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結合學校和數學學科及自身實際,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嫁接、創新,不斷挖掘「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的巨大潛力,構建具有數學學科特色的「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加強課堂細節的研究。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討論交流,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教研組集中攻關,遵循課前集體備課——課中觀察診斷——課後共同反思的課例研究路子,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是以實際行動踐行有效教學的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把學生的「不等老師教,自己能自學」的自主性學習變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學生根據「導學案」的設計自己歸納、概括、推理、發現規律,提高了自我學習能力。學生在導學案引導下的學,是一種自我探究、自我發現的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會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出猜測---分析探究---獲得結論的科學認識過程,這使得學生能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時學習過程與方法也得到優化。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進行的對問題的思考、探究以及訓練、檢測大多是獨立進行的,其思維活動是連續的,較為深刻的,這種學習活動有利於形成「問題意識」,有利於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有利於增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預習、自學、自測,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疑難,但學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預制、蓄勢的功能,一旦課堂討論涉及相關問題便能迅速引起共鳴,使問題迎刃而解。「導學案」教學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嚮往追求的「有效學習,甚至是「高效學習!
來自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Ⅳ 如何編寫好初中數學導學案
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我區的課改工作正在從層面走向深入,我校的課改工作也從理念走向實踐,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也都在這場變革中摸爬滾打,不斷探索、不斷成長。下面我就以「如何編寫數學導學案」這一主題來談談我的一些想法,供大家指正。
一、什麼是導學案:
導學案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由教師根據課題或課時教學內容,通過教師集體或個人研究設計並由學生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師生互動「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
二、導學案與教案的區別:
教案是為教師設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教師講什麼和如何講;而導學案的著眼點與側重點在於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求得能力。
三、導學案的作用:
教師由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策劃者、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所以導學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六個作用:1、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路線圖,為學生高效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途徑;2、是課堂知識結構體系的呈現表;3、是學生課堂展示的備份材料;4、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隨堂記錄本;5、是自我反思小結的文本材料;6、是以後復習鞏固使用的學習材料。
四、導學案的模式:
最初:太谷學案的基本模式+課堂檢測,具體步驟為:溫故互查--設問導讀--自我檢測--鞏固訓練--拓展探究--課堂檢測六個環節。缺點:環節繁瑣,內容偏多,一節課無法徹底完成。
發展為:四環節 溫故互查--設問導讀--分層練習--課堂檢測,將上面3、4、5環節合並為分層練習,要求在題型設計上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在寫導學案時,強調:導案、學案分開寫,導案重點寫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後要做些什麼,對問題情景如何創設,教學重點、難點如何講解點撥,各環節的操作方式是什麼,每一環節要解決什麼問題,通過什麼方式解決等。學案則只向學生呈現各個學習環節。缺點:增多了教師的教學環節,加大了教師的負擔,使教師每天忙於寫各種書面上的內容,不能或沒時間靜下心來鑽研教材、教學。
我個人贊成導案學案合二為一,即發給學生的是學案,教師手中的是學案+導案。
五、導學案的組成:
一份完整的導學案應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溫故互查,課題引入,自主探究,分層練習,學法指導,作業布置,課堂檢測,
1、學習目標的設計:
在教案中,我們經常用了解、理解、掌握來描述教學行為和目標程度,然而在導學案中,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目標來確定學習任務,並通過學習來檢測目標的達成程度,因而,學習目標的設定應具有概括准確、簡潔易懂、操作性強等特點。實踐中,我們要注意:
(1)學習目標可從三個方面來設定:用什麼具體方式來學,學什麼內容,學到什麼程度 如《不等關系》課的學習目標:知道不等號涵義,說出不等式的意義,會用不等號表示常見的不等關系。其中「知道、說出、會用、表示常見的」等詞語既表示學習方式又指出了達標程度。
(2)學習目標和「自主探究環節」大致對應 。
(3)學習目標和課堂檢測及課後作業要求一致 。 我們要求:目標定什麼,學什麼,練什麼,測什麼。這樣編寫使導學案克服了過去習題超前布置的現象,減小了學習難度,減少了作業容量。所以,目標確定的恰當與否致關重要。可以採用自己鑽研或教研集體探討等方式。
2、重點難點的設定: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預測可能出現的難點;根據課程標准確定學習重點。從而提醒學生重點要掌握的問題,激發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如:《勾股定理》第一課時
學習重點:經歷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
學習難點:會用勾股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溫故互查內容的設計:
復習以往學過的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知識點,為學習本節打下鋪墊。
本環節的作用: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學新知做好准備。
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一課時需復習一下相關內容:
(1)、平行線的性質有哪些?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什麼?
(3)、在小學,你學過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什麼?
(4)、如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以上三部分都應寫在學案中,呈現於學生。
4、課題引入:
一個好的引入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一個自然、流暢、恰當的引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開始。常用的引入有:故事引入、設疑引入、復習引入等。
此環節應寫在導案空間中。
5、自主探究的設計:
這一環節是整個導學案的核心,應體現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
在這一環節中,導學案要為學生劃定學習范圍,提出學習要求,啟發學生思考。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如: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一課時中,我這樣設計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6、分層練習的設計:
根據學生實際,分層設計練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自主選擇,給學生練習的「彈性權」,一般設計2-3組練習,即基礎鞏固、綜合運用和拓展延伸題,題型要由易到難,要體現典型性、代表性,拓展性,第三組練習最好滲透與本節知識相關的中考題。這樣使差生有飯吃,優生吃得飽,實現「人人能練習,人人能成功」,讓學生學有所得,練有所獲。
以上五、六部分都應寫在學案中,呈現於學生。
7、學法指導:
有兩種常見的形式,第一種是數學本學科的研究方法。數學教材的各個章節都有意識、有步驟地滲透了數學的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和訓練,逐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學方法,達到知識學習和培養能力並重的目的。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一課時探究活動達到尾聲時,教師可引導說明,解決四邊形問題時常常採用將四邊形轉化為三角形的方法,因此,四邊形問題常用輔助線是對角線。又如在《勾股定理》第一課時中,用到了「割補法」探究勾股定理,這時教師可順勢點撥,求不規則圖形面積時,「割補法」轉化為規則圖形來求是常用方法。即學法指導就是教師在學案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適時的點撥與提升。這部分可寫在學案的導學空間里。
第二種學生平時普遍的學習方法。如:閱讀的技巧、做筆記的方法、自主學習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技巧等。這部分應是教師在學案教學時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提醒與指導,導學案中不需寫出。
8、作業布置:
課堂作業是課堂教學中的再次反饋活動,布置時要與本節內容緊密結合,要適量,最好分層布置,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供不同層次學生都可吃飽。
9、課堂檢測:
這部分的題目是檢驗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情況,應以基本題為主,可適當摻一道中等學生的能力升級題,題量控制在3--5道。一般在課堂最後5分鍾進行。並與導學案分開紙張,最後才發於學生。
六、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1、課時化原則 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 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這樣,有利於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2、問題化原則 在自主探究環節中,此原則尤其注意。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
怎樣設計問題?
問題要能啟發學生思維;
問題不宜太多,太碎;
問題應引導學生閱讀並思考;
問題或者說知識點的浮現要盡量少用一個一個填空的方法,避免學生照課本填空,對號進座,抑制學生的積極思維;
問題的敘述語應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如:「你以為是怎樣的」「你判定的根據」「你的理由」等等。
通過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具體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3、方法化原則 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4、層次化、遞進行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七、導學案設計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導學案應是教師集體與個人共同智慧的結晶 教案是教師個人的藝術,學案設計既是個人的藝術更是集體的智慧。每位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把握差導較大,對用學案實現課堂導學存在一定分歧,所以,我們倡導把編寫的學案以備課組、或教研組進行審核,對每一個教學目標必須達成共識。
2、導學案設計應方便課堂教學
(1)每堂導學案以B4紙一頁設計為最佳,當學生打開一節學案後將不另外翻頁。
(2)按學習活動的順序進行依次編號,教學環節前的順序符號應使用圖標表示,便於教師課堂組織教學時,學生能根據教師要求准確定位學習活動。
(3)應重視行距,便於學生順利閱讀而不至於上下文混淆。
(4)應為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留有空間。
總之,數學「導學案」就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利用學案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導學案」為學生創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自主探究的活動平台,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維時空,通過對「導學案」的實施,真正讓學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樂學」。當然,在使用
「導學案」時,要因材施教、合理運用、靈活對待。
Ⅵ 什麼是導學案
導學案是用於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需要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並且要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的路線圖。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它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潛移化。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導學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設計,將學生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系,主要依據五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當堂檢測評估—課後拓展延伸。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一、「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一)課時化原則 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按課時內容確定導學案的內容編寫。這樣,有利於調控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構建高效課堂。 (二)問題化原則 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准確衡斗,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於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於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三)方法化原則 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陵攔滲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四)層次化、遞進行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二、導學案備課模式(一)使用「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1、提前備課:了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2、集體研討: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召集全體組員就教學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3、課前備課: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4、課後備課: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二)具體要求導學案不同於教師的備課,它只是教師備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不能單純地把導學案當成備課,而應對導學案進行個性化修改,融進自己的創意。教師可在導學案上進行創意備課,只是備課的形式靈活多樣。導學案要有教師圈點勾畫和補充填寫的痕跡,並且具有實效性、實用性。如導學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學要求,可在後面另加附頁,寫進自己需求的教案和學案,並粘貼在後面。(三)對學生的要求1、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本預習。所有學生必須自行解決「導學案」中基礎題部分,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做拓展題,生疏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2、課堂上注意做好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在「導學案」的空白處寫上「學後記」(學後心得)。3、每隔一周將各科「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復習資料。(四)對教師的要求1、一般不布置另外書面課外作業,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以便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2、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本的範例示範作用,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議論;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規律讓學生尋找歸納等。除了注意開尺脊拓學生的思維外,教師還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3、上課過程一般可分為:(1)預習交流(小組內進行互幫互助);(2)預習疑難反饋、課文重點講解(可學生解答或教師解答);(3)師分題(如重點片語或句型練習),分組合作(小組成員板演,小組長領導本組學生把自己分的題全部講會,讓全部組員掌握);(4)展示提升(各組派代表講清本組的題目,其它小組同學提出疑問及不足);(5)達標測評,拓展延伸。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五)其他使用要求1、教師必須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前一天將「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預習後交給老師,教師根據需要抽批或全批「導學案」,了解學情,二次備課,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嚴禁組織學生代替教師的批閱。2、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主動性和獨立性。不管課前還是課上都要主動依據「導學案」進行自學探究,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教育學生課前預習時切忌抄襲他人,弄虛作假。3、課堂上要求教師以學定教、靈活使用。課堂上要隨時把握學情,靈活進行調控,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講,教師只講學生的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多餘的講解和不必要的指導,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和訓練時間。課後,教師要填寫「教後記」,針對課堂教學情況形成「錯題集」。4、定期的鞏固復習:有針對地實施「周周清」「單元清」等鞏固練習。(六)有關保障措施:1、實施「導學案」後,可合理選用與教材配套的練習冊等教輔材料,不得隨意另外印製試卷;傳統意義的備課模式停止;嚴格按課程標准開足課程,並按標准課時安排學科教學時間。2、實施「導學案」後為確保學生學習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強化學生學習品行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切實落實「二先二後」(先預習後上課,先思考後提問)的學習程序,倡導課前真預習、課上樂學習、課後善整理的學習風氣。3、合理安排學生座位。班主任要協同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合理安排學生座位,以便於開展小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發揮「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功能,同時每組確定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學習過程的組織。4、對實施「導學案」學科教師的課堂評價標準是:①看學生的學習氣氛是否濃厚;②看學生的參與面是否廣,參與人次是否多;③看學生各環節佔用的時間多少;④看老師採取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是否好;⑤看學生的學習效果;⑥看教師的課堂效率。
Ⅶ 高中數學老師上課一定要用導學案嗎
我們老師一般是在講課前先發下導學案 我們在家裡先把預習案宏賀做完 之後在敏絕如課上,我們在聽課途中或課後把導學案的課上部分做完 老師有時會在講課途中對於課上部分的一部分例題有講解 之後我們自己完成課後的練習 老師在課程完成後的第二天或者第三橋啟天。
Ⅷ 數學課堂上如何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
導學案是教師為進行課堂教學而編寫的的教學媒體,在實踐課堂教學中,導學案的優勢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被教師所認同: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團隊精神;通過導學案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導學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究。那麼,如何使用導學案,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1、做好導學案完成的指導
學生對於復述回顧部分有能力自己解決,可以通過二人小組互相檢查舊知識,達到復習目的。對於設問導讀部分,學生有了導學案,並不等於學生就會預習,教師要進行方法的指導,明確完成的要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後聯系才能解決,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學生預習完後及時利用自我檢測,發現學生有疑難和困惑的知識,從而明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學生預習時的困惑都集中在這里,那麼課堂上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讓會的學生給有疑問的學生講解,這樣既鍛煉了講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了他對知識的理解力,還能夠實現學生之間授課的新課改方式。並且教師可以把授課的重心主要放在重難點的解釋上,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
2、小組交流的分工要明確
導學案的完成只是自學的一部分,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有所不同,這時需要有個與人交流、分享、解疑的平台,小組討論此時就彰顯出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而要想使每個組員都能參與其中,小組分工就尤為重要,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務,可以採用輪流擔任的方式,對於學困生可以分配適宜簡單點的任務,讓每個同學都能得到鍛煉,避免出現等靠和小組長主導的現象。這樣明確的分工,學生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些什麼,而且自己的能力能夠完成,也就樂於參與了。
3、小組交流要突出重點
學生有了充分的自學做基礎,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就可以一帶而過,就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學生學會傾聽、糾正和補充,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
4、搭建匯報展示的平台
學生通過導學案的自學與討論後,對知識掌握有了一個新的層次,他們想得到認可,這時就需要一個展示的平台,教師這時一定不能再扮演導學的角色,引領學生學習,而是一名忠實的觀眾,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導學案學習都學會了什麼,如匯報中有什麼不對或不完整的地方,也要其他同學做輔助與補充,教師只是注意適時點評,在學生交流出現困惑時進行簡單的概括升華即可。
導學案是一種教學思想的引領,導學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地還給學生,而不是把導學案當作教師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練習加指導。雖然導學案為骨幹教師們師所精心設計,但還有一些題會與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目標脫節,因此,在使用中,我們要有所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不要被導學案綁住手腳。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們要放開思維,在摸索中學會創新,學會反思,大膽挑戰,不斷創新,踏實肯干,推動教改工作繼續向前發展。
Ⅸ 2018金太陽導學案答案_數學教學中使用導學案的意義和策略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氏歲不斷發展, 導學案 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登上了課堂教學的舞台,並且越來越受到許多優秀教師的青睞。一段時間以來,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導學案,我感覺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增強了,學習能力提高了,班級的學習氣氛也更加濃厚了。導學案就像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深深地吸引了我,傾注了我真摯的感情。
一、導學案取代教案的現實意義
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教育教學工作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也一直倡導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還積極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等等。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一直被我們所認同和推崇。但是,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我卻深深感到,這些教學理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落實得並不好,多數課堂還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生仍處在一種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狀態。教師很賣力地在前面「開路」,學生沿著教師走過的「腳印」不折不扣地跟在後面,跟不上的學生教師就伸手拽一拽,實在拽不上來的就不得不放棄了。學生根本沒有自主選擇的意識,也根本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
有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卻落實不到位,糾其原因就是陳舊落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不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阻礙了先進教學理念的落實。而導學案的應用打破了舊有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中以「教」為主的落後理念轉移到了以「學」為主的先進理念上來,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導學案的設計
導學案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預案。它是以教師的導學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教」與「學」高效對接的橋梁和紐帶。為了使導學案能夠真正發揮引導學習的作用,教師設計導學案時,不應把知識歸納呈現在導學案上,而應把知識化成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己歸納知識內容,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目的。
1.要吃透教材,明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學案的設計要內容清楚、目的明確、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迪思維、增強學習能力的目的。
2.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學案的設計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成績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受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困生也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使每名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導學案中我設計了一組分層鞏固練習題:(C層題目)在△ABC中,∠B=40°,∠C=70°,AD是角平分線,則∠ADC= () 度;(B層題目)在△ABC中,3∠A=3/2∠B=∠C,則∠B= ()度;(A層題目)在△ABC中,角平分線BD與CE相交於點O,且∠A=74°,則∠BOC=( )度。這三個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其中C層題目較容易,A層題目較難。我把全班同學分成8個組,每個組的8個人中C、B、A三個層次的同學數量均衡,讓學生完成不大李同層次的問題,鼓勵學生向更高層次的題目發起挑戰。在組內合作探究的學殲仿睜習過程中,完成的題目越多越好,完成的層次越高越好,還鼓勵組與組之間開展學習競賽。
3.在「知識形成」這一環節中,問題的設計應有層次性和梯度性,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還不行,思考不深不透更不行。這樣導學案才能真正起到「導」的作用,學生才能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4.「導學案」的設計要著力於學法指導,強化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能力。要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提供主動發展的空間,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落實,使學生的數學素質得到提高。
導學案是在新教學理念的驅使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計導學案時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分析學情,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導學案真正起到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發展能力的作用。
三、導學案的使用
學生在課前不能按照導學案的要求去深入地學習教材,是目前使用導學案教學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大多數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再加上學習科目多,學習時間緊張,致使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應付了事的現象普遍存在。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⒈提前一周把導學案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學」。要求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歸納出各個知識點以及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求學生理解知識,不能死記硬背。
2.在上課前認真檢查每個學生對導學案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對沒有預習或預習不到位的學生進行耐心教育,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3.課堂提問要靈活多變,以促進學生的課前學習。如我在講「平行線」時,向學生提問:什麼叫平行線?一個學生答道:「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學生回答得很正確,為了了解他是否深入理解了定義的內涵,我追問了一句:「你認為這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是什麼?」學生思考片刻回答道:「第一個關鍵詞是『同一平面內』,第二個關鍵詞是『不相交』。」我滿意地點了點頭,表揚該生課前對教材的學習很認真。
以上就是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導學案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有什麼偏見之處,敬請同仁們指正。
(責任編輯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