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數學教學主張
初中數學是以教科書為基礎的,適當安排「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與應用」等等,加深對相扮散關內容的認識,凱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提供思維發展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幾個方面提高自盯缺清己。
⑵ 中學數學教學主張
任勇,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數學特級教師,原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校長。現任中國學習科學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先後榮獲福建省優秀青年教師、福建省優秀專家、廈門市拔尖人才等稱號。已編寫和參與編寫《任勇與數學學習指導》等82部學術專著。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最近入選「國培計劃」首批專家。
《任勇的中學數學教學主張》一書中提出了二十六個教學主張讓人印象深刻。是我們每一位中學數學教師在踐行數學教育教學的重要參考。
主張1:每課一趣
每節課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數學題,或是數學游戲,或是數學智力題,或是趣味數學故事
主張2:每堂一贊
教師贊美學生,可以賦予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教師要學會用贊美之詞鼓勵學生,不要放過贊美的機會
主張
3:初中引趣
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前提,要注意從學習數學中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主張4:高中引深
引深,是一種探索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學習方法。引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主張5:追求真諦
教育要尊重和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要培養學生對問題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的積極態度
主張6:不唯教材
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活用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穩定性和通冊運用性的教材必須與時效性和個性化相結合,才能產生新的整體效應
主張7:善用媒體
多媒體網路教學不能忽略情感、不能沒有變化、不能拿來就用、不能思維僵化、不能破壞想像、不能費師多時、不能取代實驗、不能遠離實踐、不能忽視文本、不能主體不明
主張8: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中。「聯系生活講數學」,就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主張9:情境教學
數學來自現實生活,再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用現實的方法學習數學,學生通過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逐步發現和得出數學結論
主張
10:「 氣」象萬千
為使數學教學「一路走好」,期盼數學教學「氣」象萬千——「大氣」一些、「才氣」一些、「朝氣」一些、「秀氣」一些、「和氣」一 些、「靈氣」一些、「喜氣」一些
主張11:讓生上課
讓學生當一回教師未嘗不可,可以是整節課由學生來上,老師適當點評;可以由幾個學生一起上課,老師點評;
主張12:科際聯系
中學學科教學,少有「跳出學科看學科」的眼界,少有「學科縱橫聯系」的理論研究和弊禪實踐探索,知識是一個整體,「科際」之間應有機聯系
主張13:文化滲透
數學同樣具有人文色彩,只有把抽象的、邏輯的、嚴謹的數學,轉化為生動的、人文的、思考的數學,數學課堂才是人才陶冶的爐膛
主張14:與美共舞
數學中充滿著美的因素:數學美感,能喚起良好的情感,會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是十分有趣的;不覺得是一種負擔、一種苦役,而覺得是一種需要、一種享受
主張15:高數弱化
介紹高等數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滲透高等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運用高等數學觀點,幫助學生理解教材;遷移高等數學方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主張16:有意差錯
「有意差錯」,其實就是「故意講錯」。課改的今天,對「有意差錯」的要求提高了,「有意差錯」還要進一步走向智慧、走向藝術、走向「無痕」
主張17:借題發揮
引導學生考慮一題多解,引導學生一題多變,引導學生一題多用。這樣,學生就可以多層次、廣視角、全方位地認識數學問題
主張18:全程導學
滲透於學生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復習、獨立作業、學習總結、課外學習等環節的學習指導為全程滲透式學習指導
主張19:「 四化」促學
序化,就是要求學生建立知識大廈;類化,就是引導學生將問題歸類;活化,就是融合知識和技能靈活地解決問題;深化,就是將問題引深
主張20:限時限解
求異思維是一種重要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注意選用某些限制解題方法的題目,用以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張21:每日一題
每天出一道數學征解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征解題可以是課本問題的拔高,可以是身邊的精彩數學問題,可以是切合時宜的數學趣題
主張22:作州卜梁業再生
「數學再生作業」就是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發現錯誤並不直接修改,而是通過多種方法,暗示其錯誤或錯誤的性質,或給出探索方向
主張23:學生命題
傳統的考試方法,都是教師出卷考學生。作為考試改革的一種方法,我在所教的班級中進行讓學生參與編擬數學試題的嘗試
主張24:生考教師
假期里,我讓學生出數學試卷考我。全班學生個個露出神秘的表情,他們從來都是「被考試」,哪有可能出題考老師
主張25:統計到位
每次單元小測或考試,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統計,設計一個表格,橫向為各題題序,縱向為學生姓名。填完表後,橫向一看,每個學生的丟分情況一目瞭然;縱向一看
主張26:綠色奧數
如果說,一名中學生,他有可能選擇是否接受競賽數學的培訓,那麼,一位中學數學教師沒有理由對中學數學中的這一「高檔菜」毫無所知
做一個有主張的老師。我們也許很難做到任勇老師的全部主張,但我們能夠踐行其中的一種或幾種主張,對教師的提高都有著莫大的作用。
本人特別贊賞的主張是每課一趣。每節課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數學題,或是數學游戲,或是數學智力題,或是數學故事。有時在開講時講,有時在課末講,有時滲透在課中講。趣題可以和所學內容有關,也可以與教學內容無關。趣味數學正是把數學問題變得十分有趣,引為好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趣味數學,貴在'趣味」.天才的秘密就在於強烈的興趣和愛好.千百萬人都看見蘋果落地,唯有牛頓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許多人都分離過空氣,唯有瑞利發現了惰性氣體.巴甫洛夫的座右銘是:'觀察,觀察,再觀察.」歌德說:'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
其次是不唯教材。教學中,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活用教材。首先,要重視教材對教學的指引功能,其次,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穩定性和通用性的教材必須與時效性和個性化相結合,才能產生新的整體效應;第三,要樹立大教材觀,整合一切教學資源為「我」所用。
第三是借題發揮。引導學生考慮一題多解,引導學生一題多變,引導學生一題多用。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形成相應的知識網路,使學生記憶深刻,同時也是數學建模思想的體現,學生可以多層次、廣視角、全方位地認識數學問題。如果發揮得當,可以輕松突破課標限制,讓學生掌握更高全面高深的數學知識,而且興趣盎然。
⑶ 《生長數學》教學主張之二,核心素養,生長數學應然旨歸
每位教師都是數學課程的開發者,設計者,實施者和評價者,生長數學倡導讓學生學習帶得走的數學。通過數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像通過數學學會思維改變。數學素養的培育過程是一個教化的過程,數學知識的教學僅僅停留在類似物化的教的層面,素養的培育和提升,更多的是表現在認同和超然的話的狀態,素養和雙擊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一個良好數學素養的人也會充滿著數學味地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如果把數學如果把數學素養的積累過程比作農耕,那麼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用合適的方法,數學方法種下去的種子,通過精心的栽培及數學活動,在經過必要的營養及數學文化的滋潤,於是發芽破土形成數學能力,並不斷開發結果形成數學素養。但把學科教學上升到一種文化的傳播是學科教育就更美其美,美人之美,上升為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落實雙基是課程目標1.0版,3三維目標是2.0版核心素養是3.0版。數學教學放到數學教育的價值高度去認識才符合數學素養的要義。數學的素養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的內容抽象推理模型。通過數學抽象活動,增強學生數學意識,提升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得出數學概念的過程是典型的數學抽象的過程,因此扎實有效地開展概念教學是實踐生長數學,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著力抓手。數學推理活動發展學生數學內核,提升學生用數學的思維肆游思考世界。中國比較重演繹推理,美國比較注重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講道理,演繹推理是重推理。良好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既講推理也講道理,既講推理和結論,也講道理和緣由。通過數學建模,鍛煉學生數學表達,提升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世界的素養。治摩新的方法很多用燕子家條件表示,一個數學模型是常用的基本方裂棚銷法。解數學習題,是一個以記,練,考為特徵的教學模式。退出方法論文化,構建模型模式化文化。模型具有文化的深刻性,數學就是對於模式的研究。積淀性文化,比如減法體現負負得正的內涵。提練哲理性文化。我姐數學題思考的時間,越長解決的方法就越妙。數學答題的內容就越少,只有經過深度的思維,才能獲得簡潔的解法與人生先苦後甜哲理性文化很相似。丟掉小數點.數字會變化不拘小節會犯大錯。負數比零小,沒有靈魂比無知更可糟糕。相反數相加等於0天賦再好不勤奮一事無成。任何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光說不做只能在原地踏步。傳承史學性文化。互聯網為我們開辟了相互交流的平和仔台如勾股定理證明。數學欣賞的教學設計。給閱讀的教學設計,要編寫閱讀材料,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類比的思想方法,是研究分式全章內容的基礎。向學生提出閱讀的要求,比如新知識是怎樣引進的,與舊知識是什麼聯系?新知識解決了什麼問題,概念從何而來?實際背景是什麼?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定理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推導的總體思路是什麼?是否還有其他的推導方法?條件是否可以削弱?結論是否可以推廣?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思想是什麼?從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和體會?從中又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在提出的問題中又能解決哪些問題?二,創設問題情境這個教學環節前置,每節課結束前提出下節課的研究課題,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展開後續課的學習後續課主要內容從成果展示,評價推廣等方面展開。初一年級主要進行培養學生課本和同步訓練的習慣,初二年級主要進行培養學生閱讀有關數學參考書的習慣,初三年級則進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閱讀能力的習慣。
⑷ 什麼是小學數學的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生活化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以學生從體驗的和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並注意與學生已經了解和學生過的教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通過自主活動理解教學知識,建構數學知識結構。
2、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就是「再創造」。必須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此次課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
《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真誠地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
5、評價的根本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評價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伍唯耐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教學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4)什麼是數學教學主張擴展閱讀:
教學理念是對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學理念有理論層面、操作層面和學科層面之分。明確表達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
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2.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關注可測性和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山鄭便檢測教師的工作效益。但是並不能簡單地說量化就是好的、科學的。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因此,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於量化。
4.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5.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並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現代社會是一個日益多樣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結構的高度分化,社會生活的日益復雜和多變,以及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現出腔春多樣化發展的態勢。
這首先表現在教育需求多樣化,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人才的規格、標准必然要求多樣化;其次表現在辦學主體多樣化,教育目標多樣化,管理體制多樣化;再次還表現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質量的標准多樣化等等。
這些都為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它要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管理體制的教育機構與部門進行柔性設計與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學實踐的彈性教學與彈性管理模式,主張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寬松的社會政策法規體系與輿論氛圍,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⑸ 數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數學教學模式的分類
目前,教學模式可謂千姿百態。喬伊斯等著的〈教學模式〉共列出22種教學模式,分為四類。①社會互動模式;②信息加工教學模式;③個人教學模式;④行為系統型教學模式。人們還將數學教學模式分為:講解-傳授、自學-輔導、引導-發現、活動-參與等幾種常見模式。[27]
此外還出現了20世紀80年代初顧泠沅先生提出的:「誘導-嘗試-歸納-回授-調節」模式;邱學華先生提出的「嘗試」教學模式主張數學教學中「先試後導,先練後講」;質疑教學模式(類似於布魯納為代表的發現學習的教學模式);整體與範例教學模式「淡化形式,注重實質,重視應用,減輕學生負擔」為特徵的「GX」教學模式;以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方法論教學為特徵的「MM」教學模式等等。事實上,很多教學模式的名稱不同,但實質上是一種教學模式多樣化的表現。一般來說可根據幾種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分類研究:①從心理學出發;②從現代教學理論出發;③從教學活動特徵出發;④著眼於教學活動的基本模式。針對以上分類的方向,許多數學教育工作者對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分類研究,雖基本觀點一致,但也各有所側重。
張奠宙把數學教學模式分為:教師講授、師生談話、學生討論、學生活動、學生獨立等5個基本模式,這些基本的教學模式可以復合形成教固定步驟的教學策略成為數學教學的復合模式。[28]
郭立昌把中學數學教學模式分為:講授模式、發現模式、自學模式、掌握模式。
當前教學改革中涌現出的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多數是由上述基本教學模式交叉或變形組合而成。抓住對基本教學模式的學習,就可以更加深刻和主動地理解和學習其它教學模式。
⑹ 數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⑺ 你所知道的教學主張有哪些
1.教學主張是名師成長和成功的關鍵因嫌虧陵素。
一個有深度的老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主張。張興華的成功可能就是他的教學主張:心理機制與學習動力。從小學數學心理的角度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研究方向。多才多藝,風情萬種(朗誦、唱歌等都很精通)。但他的成功不完全空埋在他的技巧上,而是在教學主張上。教學主張是名師的「一道坎」。也可以說是一個門檻,有沒有一隻腳跨進這個門檻很重要。
2.教學主張是名師成長的基本動力。
南通的五朵金花,有的金花在不斷散發著花香,但有的名氣就漸漸的淡化。有沒有鮮明的教育主張,是這種分化的重要因素。教學主張標志著自己生命的永恆,不斷在墊起自己生命的高度。要是自己的名師之路永遠走下去,來一點教學主張吧。好的教學主張也可能是一口水井。開掘不完。王笑梅:我的教學主張,生命語文。語文的生命不和兒童的生命結合起來,語文也就沒有生命了。生命語文不只是在生命上,而且像一個泉眼。
再看李庾南「自學—議論—引導」,推動者她不斷前行。
3.教學主張是名師的一張名片。
代表著教師在教學派別上的一個追求。實際上是一種見解,是一個身份。是這一個那一個,而不是這一群那一群。錢夢龍老師提出「三主」的主張——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盡管有很多缺陷,但就這「三芹戚主」讓他走到了教育家的行列。
4.教學主張是名師教學風格的內核。
教學風格應該有它自己的品格。「風格是思想的血液」(福樓拜)「風格是思想的浮雕」(格林斯基)都告訴我們,教學風格不能沒有思想,不能沒有自己的教學主張。沒有思想的教學風格,只能是一個空殼。
⑻ 談談「我的數學教育觀」
數學教育評價作為一種過程,能夠按照某種標准,以一定的方法,對數學教育的過程、結果等進行描述和價值判斷。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期望數學教育評價能夠著眼於發展,也就是,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發展性評價新體系。
一、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功能
在高中階段,數學教育評價對於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具體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功能:
1.診斷功能
評價是對教學結果及共成因的分析過程,藉此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問題。全面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如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學生個人來說,主要是由於智力因素,還是學習動機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教學評價如同體格檢查,是對教學現狀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診斷,以便為教學的決策或改進指明方向。
2.激勵功能
評價對教學過程有監督和控製作用,對教師和學生則是一種促進和強化。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這是因為,較高的評價能給教師、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發他們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即使評價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師生奮進的情緒,起到推動和督促作用。
3.調控功能
評價的結果必然是一種反饋信息,這種信息可以使教師及時知道自己的教學情況,也可以使學生得到學習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從而為師生調整教與學的行為提供客觀依據。教師據此修訂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指導;學生據此變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教學評價有利於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隨時得到反饋調節的可控系統,使教學效果越來越接近預期的目標。
4.教學功能
評價本身也是一種數學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甚至產生飛躍。如測驗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經驗,它要求學生事先對教材進行復習,鞏固和整合已學到的知識技能,事後對試題進行分析,又可以確認、澄清和糾正-些觀念。另外,教師可以在估計學生水平的前提下,將有關學習內容用測試題形式呈現,使題目包含某些有意義的啟示,讓學生自己探索、領悟,獲得額的學習經驗或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
正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為《綱要》)所指出的,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是,「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選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事實上,新課程評價的功能是促進學生發展。新課程評價的功能重在強調「發展」,即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轉到「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新課程評價應該為所有學生都獲得良好的發展而創造平等、公正的機會與條件。可見,從"選拔"走向"發展",意味著教育評價要立足差異性,從思想上、情感上、行動上接納智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個性心理品質不同的學生;意味著不再將評價視為篩選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種積極而及時的診斷問題,總結成績,改進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評價從"選拔"走向"發展",也就意味著由"證明"走向"改進",即由原來的了解現狀,探明價值,轉變為不僅要進行事後評價,評價教育結果是否達到目標,更注重於發揮教育評價在教育活動之前、之中的導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動改進,使教育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達成,使受教育者獲得發展。
總之,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功能不僅包括,全面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和進步,改善學生對數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供反饋信息,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包括收集有關資料,改善教師的教學,同時,也包括為修改課程計劃、教學計劃等項目方案提供有效信息,進而促進教學和課程不斷更新。這也正像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秘書長M.Niss的所說的那樣①,數學教育評價不僅能夠給教師、學生和家長、學校等提供有效信息,而且,成為建立決策或行動的基礎,調節、控制教育體系以及學校、教師及其教學,特別是各種課程的修改或改革,對學生而言,評價具有控制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起到抑制或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同時,能夠促進社會現實的形成,亦即,數學教育評價對學生、教師、學校的社會現實會產生強烈的影響,這就說,對學生而言,評價及其結果將直接影學生對數學學習精力與時間投入的優先次序、對數學學習的習慣與態度、對競爭與社會(尤其是學校生活)的態度等等。
二、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內容
中小學教育評價的內容一般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價,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在高中階段,建立發展性的中學數學教育評價,核心內容在於做好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業評價和數學教師評價。發展性評價是一種以促進評價對象的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學評價。發展性評價強調以人為本,以促進評價對象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因而,在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各項內容中,關注發展性目標的落實,就變得特別重要。
⒈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是對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對構成課堂教學過程各要素(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等)之間相互作用的分析與評價。隨著數學教育的重心轉移到關注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日漸上升為重要的教育目標,構建發展性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成為必然趨勢。對此,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具體落實:
(1)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宜突出體現診斷性、形成性和建設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評價只是說明了這種發展的豐富多樣的可能性和各種線索,因此,對一堂課的評價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課堂教學的核心,審視其成功與不足,追尋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切實可行的辦法或建議,為課堂教學的增值建言獻策。
(2)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任何課堂教學的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得以實現,課堂教學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有最深切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們提倡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便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應從關注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學生的討論、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學」的價值,即「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
(3)確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參與評價和分析課堂教學的質量理應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前必須認真備課一樣,課後反思也應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這種實踐反思是開啟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的源泉,也是教師責任感與進取心的本質表現。
其實,課堂教學是將文本課程轉化為實踐,轉化為學生發展的現實渠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調整與改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主張立足於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通過多種評價方式,獲得真實的評價信息。評價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適當,是否遵循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並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②教學目標是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③教學內容是否圍繞教學目標選取,並契合學生的承受能力和發展需求。
④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遵循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的要求,並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
⑤學生的參與度與參與面是否足夠深廣。
⑥教學效果是否有效,教學的效率是否理想。等。
當然,目前,關於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正處在發展和變革時期,一些列課題值得深入研究,如,一堂好的數學課的標準是什麼?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在現行教學班條件下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數學課堂上的交流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這些交流如何促進教學相長?等等。
⒉ 學生數學學業成就評價
當前,高中生數學學業評價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剛剛啟動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要求必須有新的評價方式與之相適應,既要考察學生在數學學業方面的現實水平,也要考察學生在數學上的發展潛能。特別是,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評價,既要反映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狀況,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數學思維過程,以及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應了解學生學習數學時的情感與態度,因為有效的數學學習來自於學生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卻與學生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評價的新理念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實現考試觀向發展性評價觀的轉變。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中學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因而,要求評價從過多地側重考試這一評價手段轉向採用多樣性的評價方法,以便更全面地收集和反映學生學習結果和行為變化歷程的信息與資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2)評價內容應體現數學教育目標的整體性。不僅要重視知識與技能掌握狀況的評價,而且要重視高層次的數學創造技能、數學應用、提出假設與論證、組織規劃、預測展望等方面的能力的評價,以及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全面落實數學教育目標,就必須採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進一步改進數學教學,充實評價內容。
(3)評價方式應具有可操作性、層次性和多樣性。雖然說,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評價,筆試仍然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的方式。應更多地採取諸如口試、課堂觀察、課後訪談、調查、撰寫小論文和項目活動報告、建立個人成長記錄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法,全面考察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同時,力求評價指標簡明、方法易行,方便使用。
總體而言,高中生數學學習評價(包括學業成就評價,以及日常的形成性評價等等)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數學知識不僅包括「客觀性知識」,即那些不因地域、學習者而改變的數學事實。如乘法運演算法則、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等,它們被整個數學共同體所認同,反映的是人類對數學的認識;數學知識還包括從屬於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即帶有鮮明個體認知特徵的數學活動經驗。如對「復數」的作用的認識、分解立體圖形的基本思路、解決某種數學問題的習慣性方法等,它們僅僅從屬於特定的學習者自己,反映的是他在某個學習階段對相應數學對象的認識,是可錯的。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數學事實性的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特定的證明,歷史性的資料等。
知識與技能評價中還包括對過程性內容的評價,如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演算法的過程;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做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
(2)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首先是基於上述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等。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數學表達、交流、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能力的評價。
數學能力具有豐富的含義,如,張奠宙先生在從回顧歷史和展望將來的視角對常規思維數學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具體的科學的界定②.常規數學思維能力的10個方面:①數形感覺與判斷能力;②數據收集與分析;③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 ④數學表示與數學建模; ⑤數學運算與數學變換; ⑥歸納猜想與合情推理; ⑦邏輯思考與演繹證明; ⑧數學聯結與數學洞察; ⑨數學計算和演算法設計; ⑩理性思維與構建體系.
數學創新能力的10個方面: ①提出數學問題和質疑能力; ②建立新的數學模型並用於實踐的能力; ③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④推廣現有數學結論的能力; ⑤構作新數學對象(概念、理論、關系)的能力; ⑥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數學聯結的能力;⑦總結已有數學成果達到新認識水平的能力; ⑧巧妙地進行邏輯聯接,做出嚴密論證的能力; ⑨善於運用計算機技術展現信息時代的數學風貌; ⑩知道什麼是「好」的數學,什麼是「不大好」的數學.
(3)數學學習態度、情感與數學價值觀
評價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發展既包括認知的發展,也包括情感的發展和數學價值觀。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評價其記憶、理解、思維能力等認知方面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考察學生是否主動地參與教學、對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感興趣、對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是否充滿好奇心、遇到難題時是否能夠積極地努力去克服和解決等等。
當前,在高中生數學學業成就領域,如下一些問題仍值得深入研究: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只學不用」、「只會學不會用」的現象發生?怎樣評價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和行為表現、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如何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數學思維策略、思維水平和思維品質?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什麼時候進行情感與態度評價最合適?進行情感與態度評價的方法有哪些?比較而言,用什麼方式(比如,用分數,或用等級,或用評語,或用成長記錄袋等)對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進行評價最能反映學生的特點,又方便教師的操作?等等。
特別地,新理念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並且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具體落實:
(1)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③
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對此,可以通過評價學生參與的全面性、學生參與思維活動的深入性、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等途徑,實現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
(2)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
評價一個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要考慮到以下6個方面的因素
①學生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對所在小組中其它同學負責;
②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一起討論交流,學習者群體智慧和思維可以為群體共享。那麼能否取長補短、能否對他人起一定的指導作用便成為評價衡量的一個標准。
③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負有個體責任;
④增進合作交流技巧是學生學會合作的標志,因此具有良好的分工意識也成了衡量的關鍵之一。
⑤學生能夠相互解釋所學東西、能夠相互幫助理解和完成作業;
⑥學生間能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進行有效的溝通。
(3)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情感與態度是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流露,必須善於捕捉學生的點滴進步,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對學生表現出的優點或階段性的成功給予肯定,從正面激勵、評價學生。
(4)對學生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數學思維策略、水平和思維品質。
另外,數學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准確、合理地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無論是口頭的描述、藉助紙筆或是通過演示)自己思維、對數學的認識的能力。這是評價學生數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
⒊ 數學教師專業水平評價
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數學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導力量,教師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解、認同和參與狀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效。如何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專業人士、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能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真正調動起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成為教育評價研究的重要內容。數學教師專業水平評價的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評價應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教師工作是一門專門職業,每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總結與改進,都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可能性,評價應成為促進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2)評價應重視教師的個體差異。正是教師在人格、職業素養、教學風格、師生交往類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才使得教育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評價應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個體差異來確立個體化的評價標准、評價重點及相應的評價方法,明確地有針對性地提出每位教師的改進建議、專業發展目標和進修需求等。
(3)評價應強調教師的民主參與和自我反思。與他評相比,教師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對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優勢和困難。因此,對教師的評價必須充分發揮教師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師在整個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教師進行自我評價。
當然,目前,對於數學教師專業能力評價,尚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如,關於專業知識水平,如,數學教師亟須更新哪些專業知識?關於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如,如何根據評價內容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常用的數學教師評價工具有哪些?教師自評的原則是什麼?自評的內容和標准如何確定?自評的程序和方式有哪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育評價中,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數學學習的評價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更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意志和數學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