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課時教材分析怎麼寫

小學數學課時教材分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5-14 04:05:30

『壹』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修訂後的六年制第十一冊教科書的主要內容有: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三個單元。

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氏純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能力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的數學化的過程,理解並學會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基本殲掘咐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統計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體會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材的特點:

這一冊實驗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

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

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

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

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

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散虛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能力目標:

1、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理解整數乘除法運算定律對於分

數乘除法同樣適用,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

力。

2、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

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力。

3、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

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

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想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

能力。

情感目標:

1、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

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2、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樹立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

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

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

單實際問題。

3、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

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4、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解

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

2、分析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靈活地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

問題。

3、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

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教學中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

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

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課時安排: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位置(2課時)

二、分數乘法(12課時)

1、分數乘法5課時左右

2、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3、倒數的認識1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三、分數除法(13課時)

1、分數除法5課時左右

2、解決問題3課時左右

3、比和比的應用3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

四、圓(8課時)

1、圓的認識3課時左右

2、圓的周長2課時左右

3、圓的面積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確定起跑線1課時

五、百分數(15課時)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2課時左右

2、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

3、用百分數解決問題9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

六、統計(2課時)

合理存款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復習(4課時)

『貳』 數學教材分析的具體內容包括哪些

數學教材分析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六種: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2、教材的重點與難點;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式方法;

4、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

5、應注意的問題;

6、需要探討的問題。頌游

掌握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體系和內在聯系後,再著手對所教的一冊教材、一單元教材或一課時教材作深入具體的分析研究,認真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叄』 2021-06-09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 第七章小學數學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

第七章小學數學教材分析

第一節小學數學教材概述

一、小學數學教材及其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材的含義

(二)小學數學教材的作用

第一,教材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資源。

第二,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第三,教材是檢查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的依據。

第四,教材是促進學生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特色

(一)教材內容的素材貼近學生現實

(二)教程內容的呈現體現出過程性

1.體現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2.反映數學知識的應過程

(三)教材的內容設計具有一定的彈性

(四)教材具有較強凱臘笑的可讀性

第二節小學數學教材分析理論

一、教材分析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的內局改容和要求

(一)分析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盯含和關鍵

(三)分析教材中能力培養因素和滲透的思想方法

(四)挖掘教材的德育、美育等非智力因素

(五)研究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

(六)確定教學目標

第三節小學數學教材分析實踐

一、全冊教材的分析

二、單元教材的分析

三、課時教材的分析

補記:

這次講課有很多學生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因此有很多同學沒有上課。再加上導航的原因居然校區不對,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為了下一次的無生模擬考核,這一次課堂上做了不少提醒與鋪墊。事實證明用心的學生收獲不少。

『肆』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內容主要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對於這些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數與代數方面
1、本冊實驗教材有兩個單元的計算教學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根據《標准》規定這些內容是第一學段學生要學習的最為復雜的計算知識,所用時間也比較多,大約占本冊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一(19課時),因此仍然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如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16個減少為9個);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
(4)加強估算教學,使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體會估算的作用,
(5)這一冊教材更突出地體現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計算的意義,形成靈活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發展起良好的數感;而且也能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算教學的每一例題都有現實的問題情境,大都展示了多種計算方法;
2、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例題、習題的編排上學生接受起來吃力。如,例3和例2跨度太大,學生較難適應。
(1)教材為什麼改變了原來的編排,減少了例題?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數與代數」內容標准中規定,「能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在《《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演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可見《數學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降低了筆算的復雜性與熟練程度。*
我們在整套教材「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上注意體現《數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在本冊教材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個單元里,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從原通用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16個減少為9個,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加強估算。
(2)例3和例2跨度較大,如何進行教學?
例3從整理照片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後呈現了兩個學生估算和筆算的過程,一方面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另一方面體現估算、筆算各自不同的特點。這個例題裡面難點比較集中,估算與筆算同時出現,要進行比較;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除不盡,有餘數。在教學例3時,可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如果大多數學生都有困難,教師可增加「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能整除)」的題目,在學生突破了「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這個筆算難點之後,再呈現例3。
3、計算教學中處理好兩個問題
(1)算理直觀與演算法抽象
(2)解決問題與技能的形成
4、有關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問題。
(1)與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太重復,教材為什麼安排「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數與代數」內容標准中規定,「能認、讀、寫小數」及「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所以我們本冊安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
教材在編排這一部分內容時,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並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為學習小數認識和計算的形象支撐,到以後系統學習小數時,再作抽象。
(2)在教學中如何把握要求?
教師在教學本單元時,在把握教學要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本單元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二是小數的認、讀、寫,限於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三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原則上限於一位小數,並且是結合元、角進行計算。
(3)例1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如何進行教學?
例1是教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及寫法。雖然教材設計了米、分米、厘米這一學生熟悉的素材,但由於學生只是通過比較直觀的方式初步認識了分數,如果僅從長度單位間的進率讓學生來思考小數的含義,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藉助一些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來理解。例如,有的教師創設卡通動物(身高1分米)和積木塊(厚1厘米)比高矮的場景,並用米尺進行測量。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形象的支撐,避免了僅從抽象的關系去思考。而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反過來思考「0.1米等於多少分米」「0.01米等於多少厘米」,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數含義的理解。
5、有關第四單元「年月日」的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
由於年、月、日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讓學生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藉助一定的想像力。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教材選用了許多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如一些有意義的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北京申奧成功等日子,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年歷、月歷。練習十二中讓學生製作月歷,小組猜生日活動等等。教學時,教師就要充分運用這些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驗,逐步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
2.為學生創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放手讓學生探究。
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但是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教材內容的設計注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台,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如觀察年歷時,讓學生思考「一年有幾個月」等問題,通過觀察鍾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等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和24時計時法。
3.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鍾表模型等教具、學具的作用。
由於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加強對鍾面的觀察,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一日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鍾面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學習24時計時法。在教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讓學生通過觀察鍾面和直觀演示,從出發時刻開始,轉動分針到到達時刻
空間與圖形方面
傳統的小學幾何教學側重於常見幾何圖形的認識和長度、面積、體積的計算,而這些內容的教學對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無論在學習素材方面還是在實踐操作方面都顯不夠。本冊實驗教材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安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兩個單元。
「位置與方向」的編排,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創設了豐富的便於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學生到操場上學習辨認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在觀察、描述和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方位的知識。又如,教學簡單的路線圖時,教材呈現了在某一街區「學生問路」的情境,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從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三個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線。在這些現實的實踐活動中,學生一方面獲得了豐富的有關空間方位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面積」的編排,與傳統教學比較,突出的變化是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面積單位的教學,教材首先讓學生理解引進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設計了一系列「矛盾沖突」:兩個長方形靠觀察很難看出哪個大──由於它們的形狀不同,用重疊的方法也很難比較出大小。從而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促使學生嘗試用間接比較方法,即用其他圖形作標准來比較。通過親身體驗與討論交流,學生發現「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量」。接著教材進一步啟發學生探索「用什麼樣的圖形表示面積單位比較合適」,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發現「選用正方形測量比較方便。」進而自然地引出面積單位的教學。
1、有關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教學問題。
[1]教材中為什麼要安排這一內容?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的「空間與圖形」內容標准中規定,「在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准》的規定在本冊教材中安排了「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編排上有以下幾點考慮。
⑴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前、後、左、右的方位知識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內容。
⑵ 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創設了許多既符合這一階段兒童認知特點又便於操作的活動情境,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位置與方向」比較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好上,如何更好地進行教學?
這些方位概念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確實比較抽象。而且由於地域的因素,有些學生在生活中也沒有相應的經驗支撐。因此,在教學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
例如,在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時,就可以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確定東方,再與前、後、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相聯系:明確後面是西,左手指向北,右手指向南,認識四個方向。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活動,就讓所有的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基本空間方位知識(前、後、左、右)為基礎,與新知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立了聯系,獲得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2、第六單元「面積」題中,出現平方千米、公頃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勁,希望後移。
(1)教材為什麼在六冊安排「平方千米、公頃」這一內容?教材是如何處理的?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的「空間與圖形」內容標准中規定「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頃)」。在原通用教材中,這一內容是安排在六年制第七冊。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准》的規定將此內容提前到第一學段的最後一個學期,也就是本冊教材中進行安排。教材在編排中,以學生對體育場的廣闊面積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這兩個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並且考慮到學生尚未學習100×100、1000×1000等計算,所以平方千米、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進率不要求學生推算,只是介紹1公頃、1平方千米的具體規定。
(2)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
「公頃」和「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比較大,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形成表象確實有些因難。在教學中,可以先帶領學生到操場進行實地測量,量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讓學生看一看1公頃的土地有多大,以便使學生對1公頃有多大形成明確的表象。再結合學生熟悉的場地,如教室的面積一般是50平方米,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通過學生的想像,加深學生對「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的認識。在使學生明確了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之後,教師可以在學生對1公頃形成了表象之後,讓學生想像一下100塊1公頃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統計知識方面
加強了對統計作用的進一步認識及對平均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1、有關第三單元「統計」的問題
(1)為什麼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幾乎每一冊書中都安排統計的內容?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內容標准中規定「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而要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因此,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准》的精神,從一年級開始安排統計知識的教學,以後的各年級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安排了統計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例子,讓學生在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加深對有關概念、以及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2)本冊「統計」中認識橫式統計圖,與認識豎式統計圖在其他要求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感到這樣的內容安排過長,可以在二年級統計知識的教學中,使學生對豎式統計圖與橫式統計圖比較觀察,更容易理解。
在本冊的「統計」這一單元里,我們安排的「簡單的數據分析」這一小節,除了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素材作載體,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再一次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更好的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解決問題方面
本冊實驗教材作為第一學段的最後一部分教學內容,仍然注意將解決問題的教學融合於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同時在「解決問題」和「數學廣角」單元以及數學實踐活動中,加強了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教學,使學生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第八單元「解決問題」,練習形式過於活,學生對於兩步計算不是很熟悉,形式過多更難以把握。
(1)為什麼安排這一單元?教材是如何處理的?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對「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是:「能在教師引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對第一學段的學生而言,首先是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數學現象,其次是能夠運用基本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我們根據《數學課程標准》的精神,將解決問題的教學融合於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本冊書中專門將「解決問題」安排一個獨立的單元,教材安排了需要應用乘除法知識解決的實際問題,並呈現了不同的演算法。在相應的練習中,教材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素材,如體育鍛煉、貨物裝車、公園購票、集體租船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經驗,了解數學的廣泛應用,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的思維習慣,並且為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提供了有效而豐富的資源。
(2)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簡單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提供的需要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選材范圍擴大了,提供的信息數據范圍擴大了。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創設的豐富的解決問題的資源空間,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並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立足於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廣角
1、在本冊實驗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中,安排了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的教學。這些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今後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
2、教學建議
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集合和等量代換的理論都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初步體會這兩種思想方法,為後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教學時老師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數、交集、並集、等量代換等數學化的語言進行描述。
實踐活動方面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歷」和「設計校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伍』 小學數學單元教材分析應從那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3、重點和難點。 4、准備採用什麼方法來貫徹教學目標突破難點。

『陸』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3篇

【篇一】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分類與整理》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較少的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根據事物的特徵把事物進行分類。

二、說學情

一年級小朋友他們的年齡小,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教材中的情境圖很適合孩子們的心理,所以我創設情境導入,並在這個情境主線的貫穿之下,開展由淺入深的分類操作活動,由觀察、討論方法,到能夠按照單一標准分類,最後發現物品能夠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活動中力求遵循知識的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主動性,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學會分類,掌握分類方法,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概括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1、會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會說出分類的方法。

2、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分類的結果。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於孩子們能按給定的標准或自己選定的標准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在分類的過程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

五、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經驗少,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因此本節課在教、學法上突出了以下特點:

1、聯系實際,從生活中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本節課我注重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為實施創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參與合作,在交流中學

交流與合作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本節課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操作與討論交流來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教學程序:情境導入——探索新知—歷歲租—實踐應用

(一)情境導入,初步感知分類。

我出示了兩個書架,讓孩子觀察兩個書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接著我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願意從哪個書架上找?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這個環節可以在孩子們心裡為分類和整理做下鋪墊,整理過的書架是更容易找到我們需要的書籍的。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類方法

教材首先呈現的是游樂場門口的小朋友,手裡拿著很多氣球,通過觀察,你能把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麼分?讓學生拿出學具進行小組合作把氣球分一分,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請同學們按形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得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展示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按顏色分你是怎麼分的?動手操作並記錄結果。

(三)鞏固練習

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教材上練習的第二題。

【篇二】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平面圖形的拼組》,它肢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拼組中的第一課時《平面圖形的拼組》。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知識。

一、教材分析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上一學期學習了《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辨認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了,本次學習是要通過擺、拼、剪等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徵,並感知平面圖形間的一些關系。

二、學情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在上學期已有涉及,並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隨處可見。學生有比較好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儲備,但在做拼組時,學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思維局限性,不能大膽的用多個材料多種方法進行拼組,教師要適當引導和示範,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根據《課標》中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總目標,及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具體目標,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需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合作探雀扮究與創新的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拼組,使學生獲得美的感受,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由於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再加上一年級兒童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所以,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設想

在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這一課中,我結合《課標》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學劃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通過觀察、操作,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徵。二是通過」擺一擺「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間的關系,發現圖形中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三是「做風車」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既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徵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學慣用變化的觀點看待事物,感受圖形美。

六、教學流程

【篇三】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40頁的內容。《比多少》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將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數的比較打下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及生活中的廣泛用鋪路。

二、教法學法。

數學應該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本課設計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作活動,激勵學生在*作中體驗生活的數學,從*作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基於以上的知識,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感知100以內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標:使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4、情感目標:激活學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觀需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以上目標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並能用它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三、教學過程。

分四層次:導入、新課、練習、總結。

1、導入部分:

猜班級人數:我班級的人數比40多、比45少,誰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過猜數,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2、新課部分:

現在科學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的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針對這樣的認識以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本環節我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實踐等方法探索新知,具體設計如下:

課件出示魚缸圖(花金魚15條、黑金魚10條)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個詞來描述二者之間的數量的多少關系。

再出示紅金魚48條的魚缸圖,學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嘗試著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三者間數量的多少關系,在描述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概括力。

3、練習部分:

基於一年級學生課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易疲勞的特點,我特將此環節設計為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新知,同時也使學生能力主動參與,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4、總結部分:

總結課上所學內容,並將課上所學知識用於生活,也要在生活尋找數學知識,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創新意思,鍛煉動手*作,應用知識的能力。

『柒』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教材分析)

上新,2021年秋季人教版:

2021最新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表)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關於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特製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三(1)班共有學生41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0人。總體來說,大部分孩子的學習態度端正,對數學比較感興趣,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能積極思考、提出並解決一些問題。但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學習較為困難。

針對以上情況,在新的學期里,一方面,要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能力。本學期我將採用分層激勵機制,讓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要求。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及時監督學生作業的完成質量及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比較明顯的進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材根據三年級孩子的特點,在前面兩年數學學習的基礎上,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量與計量」「綜合與實踐」方面進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測量,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集合等。

(二)主要內容分析

1.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方面安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和「分數的初步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筆算乘、除法的基礎。例如,兩位數的乘法中要把兩個部分積加起來,實際是計算三、四位數的加法,兩位數除法中試商後通常要做三位數減法。同樣,多位數乘一位數也是學習兩位數和三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不論因數是幾位數,在計算過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幾個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數的概念教學的一次擴展,本冊出現的內容是最初步的,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具體實例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分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並為學習小數和進一步學習分數做好鋪墊。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教材在「圖形與幾何」方面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孩子們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了解周長的含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等。同時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是教材的另一個重點內容。

3.量與計量方面

本冊教材在「量與計量」方面安排了時間單位時、分、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以及質量單位噸,這部分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質量觀點和時間觀點,並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也契合了教材開篇中所說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綜合與實踐方面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水平。

教材中「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水平。

……

更多詳細內容word列印版,請見網路文庫:2021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表)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採納。

『捌』 小學數學單元教材分析應從那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識字:內容及方法。2、朗讀:方法及需要達到的目標。3、閱讀:方法及要求。4、練筆:寫字的方法及措施。5、說話訓練:方法及教材上的基本要求。然後是教材內容:幾個單元,各單元的重點中心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

『玖』 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教學案例分析

教學案例分析可以幫助 一年級數學 老師們更好地掌控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我為一年級數學老師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級數學教學案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教學案例分析(上)

一、教學內容:義務 教育 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感知分類,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 方法 。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材分析:

《分類》這節數學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對同種物品按照不同標准進行分類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分同一類物品,理解對於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准來分,分得的結果是不同的,從而進一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逛超市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超市購物吧!生:(非常開心地)耶!

課件一:(動畫)超市裡,商品琳琅滿目,各種商品整齊的放在櫃台上,同學們愉快的在超市裡購物。

師:看到這兒,你們有什麼話要說啊?

生1:超市的商品真多呀。

生2:超市的商品擺放的很整齊。

師:超市的商品是怎麼樣擺放的呢?

生3:把相同的東西擺在一起。

師:你們說得真好。

師:同學們,像你們說的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呀,我們叫做分類,板書:分類。

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教學案例分析(中)

二、小組活動,單一分類

師:同學們,你們會分類嗎?

生:(大聲地)能!

師:把學具袋的東西倒出來,把這些分分類。比一比,看誰找得准。(學生活動)師:現在我們有幾個小組了,可每個小組缺個組長,請每個組趕緊選出一個最愛發言、聲音響亮的同學當組長。(學生活動)

師:哪個小組長說一說,你們小組都有些什麼?

師:你們小組的名字想好了嗎?

生:我們組的東西有各種圖形,就叫圖形類吧。

師:開動腦筋想一想,你們小組的這些東西還能再分類嗎?(動手操作)師:我們來參觀一下各小組分類的情況。請各小組的小組長給大家介紹你們組是怎麼分的,其他小朋友可以 說說 你們的看法。

第二組:我們組分的是數字卡片。

第三組:我們把單根的、成捆小棒放在一起,分的是小棒。

生:老師,我們第一組還可以把這些圖形按是否是立體圖形分成正方體是一類、三角形、圓形是一類。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三、活動,鞏固分類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把這些按立體圖形分成正方體、按平面圖形分成三角形形圓形都是把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分得比較細,現在看你們每個桌上都有一把鉛筆,看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鉛筆再分一分。

a.請同桌合作,先觀察,然後一邊分一邊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b.同桌合作分鉛筆。

(教師巡視,指導。)

C.匯報。

問:哪組同學願意向大家介紹,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1:我們是把花色放在一起,紅色放在一起……(即按顏色分)

生2:我們是把有橡皮頭放在一起,沒橡皮頭放在一起。(按有沒有橡皮頭分)生3:我們是把用過的放在一起,沒用過放在一起。(按有沒有使用過分)生4:我們是把筆桿是圓柱形放在一起,六邊形的放在一起。(按筆桿的形狀分)……

四、舉例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通過動手操作,我們將同一種物品——鉛筆進行了分類。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分類的情況?

生1:有,媽媽把我衣櫃的衣服按不同季節分類存放,方便我找衣服。

生2:我把書、本子分類整理,我想拿語文書時就不用翻來翻去,一下子就能找到它。

生3:水果店的老闆把水果分類便於做生意。

生4:……

師:看來,分類擺放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它。

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教學案例分析(下)

五、課堂作業設計

師:你能用這節課學的知識完成練習6中的1~6題嗎?

生:能。(略)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六、實踐作業

1、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2、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類。

反思 :

一、創設問題情景,初步感受知識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 經驗 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景。所以,我非常重視起始課上環節的設計與處理。因為這一環節設計得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便很容易進入了學習狀態。

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拾』 小學數學五年級如何進行教材分析心得

1、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為學生的認知活動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持。
本冊教材有關圖形與空間的內容安排得特別多,尤其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塊內容難度比較大,加之這個年齡的學生的空間想像力有限,學習這些內容時需要一定的表象支持。記得老師說過:「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做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樣,他們才能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為下面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打基礎。實際上,到那一天我已經准備教學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了。我一直用課件給學生以直觀的展示。但還是覺得金老師的建議很有道理。為此,我第二天便讓學生回家做。很有效果。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表象支持。
2.配合教學內容安排數學文化,拓展學生的視野。
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對數學的思考,拓展學生的視野,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本冊書中的「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等欄目」先後介紹完全數、互質數的概念,奇數和偶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歌德巴赫猜想……等拓展學生視野的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尊重學生個性,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課程標准要求教學「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遵循這一教育理念,教材編寫中採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問題。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時教材分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