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能力
在初中,很多學生對自我認知都不是很全面,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啟發到位,那麼學生就很自然地朝這方面發展。
為了能夠達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是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培養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因此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出一些趣味題,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
其次,狠抓學生對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技能的訓練。因為學生數學要學得好,基本功必須扎實才行,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對學生要求要高,對基本的數學知識要人人都會做,並且書寫要規范,有錯及時訂正,不拖延,爭取把當天學的知識都弄明白。
第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心理建設的培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當學生對學數學有畏難情緒或抵觸情緒時要及時地去疏導,去關心他,愛護他,去幫助他,引導他正確的解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他們對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第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常給予學生正面的贊賞!這是學生學好數學,願意思考數學問題的加油劑,有對個別優秀學生的贊揚,也有對學習比較吃力的贊揚,還有對小組學生的贊揚,使整個班級都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之中!
第五,要做好這些工作,關鍵是教師!數學教師不單單是有扎實的數學基本功,而且自身對世界,對國家,對整個社會的人文情懷都有一個正確認識,特別是對自己的認識要深刻。因為,在中國,很多初中教師面對的學生都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他們性格比較沖動,不成熟,所以教師在解決問題時往往還會碰到與家長溝通,甚至與警察溝通,自己必須是個多面手才能較好地解決問題。所以,教師的工作很多人會做,但要做好,真心不容易!教師自己就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承受!所以教師要學會自我調節,才能每天精神飽滿的做好學生工作,才能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Ⅱ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內容 中巧妙滲透六大核心素養。立足學生文化基礎,培養學生的自 主學習意識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核 心素養為教學目標,努力將學生培育成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型 人才,這是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數學抽象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集邏輯性、抽象性為一體的學科。抽象性是數 學教學中一個主要的特性,對於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他們 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太豐富,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也 是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一個重要環節。數學內容抽象,如空 間形式抽象,例題數量關系抽象,學生一時無法理解思路受阻, 這顯然不利於學生的數學發展。倘若教師將話語權獨占,過多 的提點只會讓學生養成思維惰性,造成思維障礙。例如,在幫 助學生理解正數和負數的定義時,倘若將正數定義為「前面帶 正號的便是正數」給負數的定義是「前面帶負號的就是負數」。 這兩個定義能說明是正數?是負數嗎?顯然並不能,如果給正 數定義為「大於零的便是正數」,負數定義為「小於零的便是負 數」這種定義方式便不會造成上述的其一,也能幫助學生理清 概念,將正數與負數以「0」為基準點,分為左右兩部分,學生 很自然就能到處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這顯然比死記硬背 更有效。
二、正確認識教與學的關系
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教學形式,老師的教和學生 的學是這個教學過程中的基本形式,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 生熟練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對於老師的教來說,其最終的目 的也是為了學生的學,傳統教學中老師只顧及到了個人講課的 感受,沒考慮到學生是否感興趣學,導致教學的效果和學習的 效果不理想。素質教育形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老師應正確認 識和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擺正教的位置,認清教師的角色定 位,切實處理好數學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積極地培養學生參 與課堂教學的興趣,重視和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 素養。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想培養和提高學生發現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就需 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 養,需要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設計,從而為學生敢於提 出問題打下基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還表現在,學習中學生 能發現疑問,能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疑問,並且能多角 度、多方面地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三、在解決問題中突出拓展思維培養
數學最美妙的就是它巨大的邏輯體系,整體數學的邏輯體 系幾乎可以涵蓋了所有可見的物質計算。對初中而而言,數學 科目也許只是以課時為單位的知識灌輸,他們意識不到這些課 時內容能夠聯合形成一個整體。如果教師能夠在數學課堂中培 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就能夠讓學生在攻克課時知識的過程中體 會到翻越山嶺的滿足感,從而不再認為數學是過了一山又一山 的疲憊來源。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後編制好的拓展問題輔助學 生進行邏輯拓展思維能力的鍛煉。這里以九年級上冊課本第二 十二章第三課時的課後拓展問題為例,具體問題為:分別用一 段長為 L 的線段圍成矩形與圓形,哪個面積更大?教師列出二 次函數,矩形一條邊長為 A,則矩形面積 S1=A×(L-2A) /2=AL/2-A2,而圓形半徑 r=L÷2π,圓形面 S2=π×(L÷2π)2=L2/4π,不難看出周長確定圓形的面積是固定的,再結合圖 像,找到矩形面積最大時的值(當 A=L/4 時矩形面積最大),進 行比較,即可解決問題。
四、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在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定要創新教學理念 和教學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的教 師不重視數學課程的設計,採取的教學模式多數都是教師講授, 學生聆聽,然後依據筆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其實,在一線 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情出發, 優化教學設計,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學生未來在學習和工作 中都會遇到數學問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必 要的理論知識,同時參與生活實踐,把理論的數學學知識轉化 為生活常識,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在初 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一味的讓學生死記硬背和機械式的掌 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生只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但是他們的數 學核心素養是很難提高的。新形勢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 採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課堂等方式,調動 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 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 養。教師可以通過「課程設計,關注知識取向與文化取向;課 堂教學,兼顧知識引導與思維啟發;教學評價,考查數學思維 與核心素養」的方式,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深入貫徹到初 中學生數學學習的每一個階段中,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數 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Ⅲ 基於核心素養理論下如何開展初中數學教學
把「數學素養」教育貫徹於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本文擬就初中教學中實施數學素養教育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數學圖形是物質世界和人類文化相結合的一種完善形式。數學語言是全人類共同使用並可以傳授給機器人的一種交流手段。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數學的靈魂,在運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著人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需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慾望。最大限寬州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重視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共同參與,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去領悟,去解決問題,有助於知識的透徹理解。把競賽式教學方法引入數學課堂,也能產生非同凡響的效果,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師傳生受的教學舊框架,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畢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和學習興趣。
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要求初中數學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導,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能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很難做到,因為現在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優秀的學生獨立完成或相互討論是能夠完成課堂的探索,但基礎較差的後進生很難獨立完成課堂的探究過程,甚至在分組合作時也是一言不發,基本不參與課堂的討論,有的後進生學習習慣較差,在課堂討論時不但不參與討論,反而借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沒注意時,在下面搞小動作或是與其他同學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
二、突出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教師不能再用傳統的老模式,採用「滿堂灌」「滿堂問」「磨時間」等一些舊的思想觀念。新時代的教師應該追求一些新的教學意識,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走向勤奮學習,逐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現在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應該教會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能夠不在教師教授的情況下就能做到自主學習。
教師課前都要備課,以前備知識,自己備自己的,很少去交流。所以思想就比較閉塞,教授方法也比較單調。但是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的話,備課就比較全面,所涉及的問題考慮也會周全,這有助於設計方案的科學化,使課堂能夠更加有效,提高課堂質量。
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於學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才能得到體現。我們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縮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音樂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想像力。能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積極、愉快、輕松的環境中運用和鞏固所學的知識,最終完成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三、抓住培養思維能力這一數學教學的核心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要想學生學有所得,教師就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認為學習數學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則和解題規律記熟,然後反反復復地做題。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通過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身邊的數學事例總結數學中知識的發展與形成過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教材列舉與生活相關的題材和圖表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們還要使學生先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數學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動起來,課堂才會有氣氛,學生才會逐漸喜歡數學,從而才能對數學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總之,教學過程是教學方法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學生在課堂中主體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創慎數蔽造條件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會學」,只有這樣,學生的自身素質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讓學生獲取主動的發展。
Ⅳ 核心素養初中數學 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其中有計劃地學習和能力培養是各國都普遍關注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將為學校帶來諸多變化。歸納起來有5大方面: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
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
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
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應加強師德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中學階段的學生對老師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他們的品行往往是通過對老師的模仿來進行的。在天真的孩子激答眼裡,老師一般具有某種,甚至認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作為教師,總是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影響、塑造學生的心靈。所以,教師行為本身就履行著教育職能,教師本身的道德品質乃至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此意義上講,教師的道德修養對學生道德修養的形成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無數事實說明,加強學生品德修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師德教育,做老師的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
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首先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專業院校,長達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整個學校期間的學習就尤為重要。在學校,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了,學生素養的提高和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要提高學生素養,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我們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
家庭是影響一個學生的最重要的場所,原生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孩子素養的提高和父母密不可分,良好的父母形象,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有利於孩子的素養提高。父母就是孩子的表率,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是為人父母必須做的。
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孩子在學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並得到正確的輔導,有助於孩子質的飛躍,比如經常帶孩子參加有益的社會團體,培養孩子的愛心,帶孩子參加一些藝術方面的社會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眼界和藝術修養。
閱讀是的老師,所以從小就開始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素養的提高非常重要,我們差轎的孩子可以從好書中汲取豐富的養分,這些可能是父母和老師做不到的。
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帶孩子去旅遊,去認識大自然,去認識這個世界。自然界是的老師,他們會教會孩子們很多東西。
環境會影響一個人,作為孩子更容易被影響,所以在孩子整個成長過虛鉛肆程中,需要時刻注意周圍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外部的鄰居、孩子同學等各方面。不要等孩子發生不好的變化才發現問題,可能已經晚了。
學生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的一個熱詞,其含義究竟是什麼呢?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要素,具體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1]。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旨在回歸教育常識,回歸教育本真,為學生健康成長、更好的生活服務。
第一,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長的地方,是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重要場所,落實核心素養的基本載體是課程,主渠道是課堂,最根本的是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發揮引導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應用、說明和解釋,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者為中心,參照每個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滿足他們獨特的需要,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並確保學生有真實的機會去運用和證明他們對「21世紀」素養的掌握。在課堂教學中,要擯棄填鴨式、講讀式,要倡導或採取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學會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第二,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應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教師自身水平不高,或者說自身素養不高,他不可能擔負起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任務。而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是需要學校進行持續不斷地培訓、實踐,這是外在的。更多的是來自教師的自我覺察,自我驚醒,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因此,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本體和實體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
第三、豐富課程內容,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需求。
讓學生在課程中提高學生,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成功生活與融入社會。為此學校應建立有效的課程體系,開發多元的校本課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要,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體驗。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第一,堅持科學性。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研究過程嚴謹規范。
第二,注重時代性。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全面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確保研究成果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
第三,強化民族性。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社會責任和國家認同,充分體現民族特點,確保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1.身體健康
「身心健康」源於原清華附小校董馬約翰先生身體力行,清華大學老校長蔣南翔倡導的「每天鍛煉一小時,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體育精神,這里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清華附小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努力達到身體發育良好,視力達標,體態勻稱,體質強健。每個學生至少要有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有較強的身體活動及協調能力、疾病抵抗能力,面對危險逃生自救的能力。
要熱愛生活,自信向上,悅納自己;
學會微笑、感謝與贊美,尊敬師長,友善樂群,樂於助人;
要學會情緒管理,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擁有朝氣蓬勃的「精氣神」。
2.成志於學
「成志於學」源於清華附小前身「成志學校」的校名,取義於清華附小「立人為本、成志於學」的校訓。這里指學生永遠葆有積極的學習狀態。志存高遠,通過學習成長、成人,努力成才,成就未來事業。
清華附小學生應當學而不厭,擁有扎實的基礎、廣泛的興趣進而形成志趣。要增強學習內驅力,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既能自主學習,又能與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思考,敢於質疑,勇於探究,並能夠把學習所得運用於社會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3.天下情懷
「天下情懷」源於清華大學「厚德載物」「中西合璧」的辦學思想及清華附小百年來一直堅持的公益情懷。這里指我們的教育要使學生扎中華根,鑄民族魂,做具有國際視野、天下情懷的現代中國人。
清華附小學生應自尊自重,自立自強,擁有愛家人、愛家鄉、愛集體、愛人民、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要有為社會服務和奉獻的公益精神;
要有振興中華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要有較開闊的國際視野,能夠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平等交流,友善相處和交往。
4.審美雅趣
「審美雅趣」源於清華大學四大國學導師「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學境界。這里指學生應該具備符合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審美意識和創造美的能力。
清華附小學生應嚮往與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學會感知美,善於發現美、體驗美、理解美,在對生活、自然、科學、藝術的欣賞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礎上傳播美、發展美、創造美,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審美品質,進而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
5.學會改變
「學會改變」源於清華大學「人文日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這里指學生主動適應、超越自我、勇於創新。
Ⅳ 數學課如何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踐行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必須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推動基於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構建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
一、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品格與能力」,可以通過引領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此外,通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引領,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貫徹於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宗旨服務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數學教學和數學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初中階段的內涵、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有著獨特的特點,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數學的知識、技能,更應看到隱藏在數學知識里的思想、精神、觀念、價值觀……讓數學素養插上文化的翅膀,在數學課堂上騰飛,讓數學教育過程成為學習者文化素養的養成過程,提升數學教育的價值。以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是培養學生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1.以數學史為抓手再現數學創造過程,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素養。研究數學史可以反映出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起源和發展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系。數學史展示了數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成為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集中體現。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再經歷數學內容的起源、發展與演變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出有關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其心中那份難得的成就感與自豪感。
2.以重要概念為導線講述數學家故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課堂上介紹數學家的趣聞逸事,不但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隱藏在定理背後的人類的智慧和意志;體會到數學家的高貴品格和無私奉獻精神;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有效提升學生科學精神素養;如從「勾股定理」等知識發現的史實更能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素養。
3.以挖掘數學思想方法為突破口引導創新意識,培養學桐談啟生的勇於探究、實踐創新素養。數學的抽象性使數學問題的解決經常伴隨著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中結合數學文化進行教學,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某些數學史料和有關數學家的生平與創造性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科學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學家刻苦鑽研、不懈努力的結果,必須有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4.以數學美為指導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素養。數學中蘊含侍肢著豐富的美,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讓數學之美在課堂流淌,可以通過挖掘數學美,揭示數學美,來幫助學生欣賞數學美。也展示數學美的價值,展示數學美在科學創造中的威力。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素養。
5.以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手段激發學生求知動力,培養學生社會學習素養。在教學中傳授數學文化,必然要求具有更多、更靈活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穿插進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有所創新,通過多種有效的展現方式使學生接觸到具體數學內容背後局如的故事,不斷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使其在學習具體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體味到數學文化的深邃。
Ⅵ 中學數學核心素養體現在哪些內容
教育是「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根據《國家十二五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規定,我國教育改革應加強對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視,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這才是衡量國家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依據。因此將其落實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學習與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形成核心素養,這也是此文的研究重點。
1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與主要內容
數學教育的目標可分為顯性目標與隱性目標兩大內容,而核心素養屬於隱性目標。在執行新課程改革標准時,初中數學教學除了傳授知識包括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想,運用合理的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是核心素養。一個具備了核心素養的人,必然善於以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已成為當代學生進入社會的必備本領。在數學課堂落實核心素養,與新課標提到的「基礎性、整合性與前瞻性」要求相符合,它既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根本要求,也是著眼於數學教學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具備良好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技能,也就逐步形成了核心素養。所以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一方面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挖掘數學知識技能中隱含的核心素養,這才是初中數學教育的本質。只有抓好核心素養,才能落實現代數學教育的「質量觀」。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復雜性的工程,核心素養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主要概括為四大方面:其一,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習慣。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在處理各種現實問題時,可運用數學解題思想,如抽象思維、空間思維、化歸思維、演繹推理等,以此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與質量。其二,合理掌握數學方法。主要指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往往需要使用固定方法,降低解題的難度。其三,在社會發展的國計民生事件中都可能涉及數學知識,包括數學概念、數學公式、數學術語等,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各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數學。其四,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時,應優先考慮以數學思想或數學方法解決,整合數學知識與常規做法。
2 增強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路徑
提高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必須引導其掌握系統的知識與技能。從當前我國推行的「雙基」教育模式來看,只有教師精心安排與合理設計課程結構,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素質。所以想要在初中數學課堂落實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引導作用,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夯實數學基礎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思考能力,具體實施路徑分析如下。
2.1 營造探究學習的情境氛圍
學生不能通過教師的直接教學而獲得核心素養,只有在系統性的訓練中強化核心素養,持之以恆地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探究學習、主動學習的情境氛圍,突破過去單一、枯燥、無趣的課堂教學模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以往數學教學經驗來看,大多數學困生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數學知識離自己的現實生活很遠,數學知識只是一種理論和形式。因此為了轉化學困生的錯誤思想,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情緒狀態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給學生提出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深刻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真實的數學情境促使學生產生了學習動力與探究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2.2 設計多樣化的數學開放題
所謂開放題是指解題思路不同、答案不唯一的題目類型,它的條件、解題方法及最終答案都有開放性的特徵,所以對於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挑戰性。同時,數學開放題的內容也非常廣泛,多與初中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有關,其中蘊含經濟、社會、歷史、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綜合提升學生能力水平。因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教師要注重設計多樣化的數學開放題。
2.3 創新數學習題的內容
在現有的初中數學教材中,所有習題重點考核各個章節的知識點,只能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但是在培養學生數學思想,鍛煉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方面卻只能發揮極小的作用。而習題則是學生鞏固與運用知識的最好方法,所以教師要從改變課後習題著手,圍繞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創新習題內容,以設疑的方式激起學奶驕坑?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學過的知識解答問題;或者以教材中某道習題作為基礎模型,通過挖掘背景實現應用價值。這樣,學生完成數學習題的過程鍛煉了思維、培養了解題能力,為提升核心素養打好基礎。
2.4 組織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想要體現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數學教育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探究交流,充分運用歸納、總結、推理、猜想等各種數學方法,鍛煉數學邏輯思維,了解數學常規方法的應用原則,同時接觸其他學科、其他行業中有關數學知識的信息,以此增強初中生的數學能力與核心素養。
2.5 培養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
在當前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計算機應用能力、現代信息處理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才的必備要素。科學技術不僅對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也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可將原本復雜的計算過程簡單化處理,快速、直觀、清晰地展現數據、圖形或信息,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與質量。所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也要納入核心素養中。初中數學課堂要將數學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關聯,體現現代教育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信息技術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
2.6 綜合性數學評價方法
一直以來,數學教學評價局限於課後作業與考試兩種形式,但是考慮新課程標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技能水平、知識運用能力等綜合性的培養目標,數學教學評價也要逐漸轉為綜合性評價模式,體現教學評價對核心素養的關注。教師在設計教學評價方案時,既要考慮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也要考慮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學生探究學習活動與核心素質培養活動相結合,改革評價內容與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了數學教育的意義與價值,適應了新課程改革與我國提倡的素質教育需要。作為一線教師,應充分了解核心素養的性質、內容及特徵,將數學知識與核心素養相結合,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奠定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Ⅶ 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數學教學
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數學教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 教育 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數學教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注核心素養
1.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核心素養,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與發展 在這里,我想以 八年級 的一節幾何課――《軸對稱》的教學為例。這節課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礎,而概念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個概念的出現往往是因實際問題而產生,同時又為解決問題而服務。所以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從背景材料抽象歸納出概念,再用所歸納出的概念來解決問題。
教師首先給每位同學一組圖形(圓、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等腰三角形、一邊三角形等)請他們動手摺一折,看一看,同時提出第一個問題:"你能發現什麼?"。學生動手操作後,馬上能說出有的圖形折疊後,左右兩邊完全重合,有的圖形不能完全重合。此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如等腰三角形),請一位同學上台演示,並在演示的同時說明他的發現,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軸對稱。然後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以剛才的操作、觀察、發現、演示為基礎,歸納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特別是對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完全重合、一個圖形"要重點強調、歸納。這樣的教學過程注重了對得到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的過程的體驗,與以往的觀察幾個軸對稱圖形,給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並將概念讀兩遍,解釋一下,背出,然後是機械的、反復的操練判斷的教學過程相比,前者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自己歸納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完全重合、一個圖形。因為是通過操作、觀察等一系列的感觀體驗,印象特別深,也能形象的理解"完全重合",從而理解軸對稱圖形這個概念。對這個概念也不需要死記硬背,只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稍加整理,就能完整描述這個概念。正是因為有了對這個概念有了過程的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的結果。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體驗了概念得出的過程,不但掌握了所要學習的概念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
2.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深化與領悟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客觀知識)的基礎上,能主動(或者教師通過引導)發現一些學科知識的缺陷,並試圖彌補,從而主動構建並形成自己的主觀知識體系。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逐步完善,有助於學生形成構建自身知識體系的創造力。
學生的知識體系應處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把一天、一周、一月、一學期乃至一年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 總結 、分析,寫出自己的感悟與新的發現,並反省自己的學習困難與不足,進而尋求突破之道。在教學中,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寫出的感想感悟會有綜合性甚至是創造性的發現,學習一般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會寫出符合自身知識基礎和認知基礎的歸納總結,這也會促進學生的進步。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1.優化數學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為主體
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是指學生對知識從無到有的接受過程,「教」是指教師對知識分析和分享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發揮其主體意識,主動去接受知識。這就需要教師運用適當的 教學 方法 去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積極地思考。比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就藉助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和落下時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去觀察太陽這個「圓」和地平線這條「線」的關系,學生在觀察中主動探索,剛開始有學生說出兩種關系,一種是太陽部分出來,一種是太陽完全跳出來。這時候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用數字比較大小中的「>」「<」「=」的方式舉一反三來讓學生體會臨界狀態這種事物分類的方法,成功引導學生找出剛升起但還沒有「跳」起來的狀態。
這時候適時抽象出數學圖形,各種關系中的情況學生就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數學核心素養都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形成了對線和圓問題的思維方法,臨界狀態的 邏輯思維 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直觀想像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訓練。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轉變思想觀念,避免一味地滿堂灌,把數學的結論性知識告訴學生,學生死記硬背,學得快,忘得快。必須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積極的 學習態度 ,提高數學素養,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和終生發展打好基礎
2.突出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鼓勵創造性
數學中有很多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如,數形結合、類比、函數與方程、分類討論等思想和方法,在平時的課堂上教師要經常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給他們「洗腦」。逐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選擇合適、合理的思想和方法進行處理,對問題進行創造性解決。比如,在「兩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這節課的教學中,因為學生剛接觸解析幾何不久,對於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我在課堂教學中就進行了著重的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時刻有著用數形結合去解決問題的意識。
首先,在平行的判斷中引導用同位角相等來說明形的關系,再結合直線方程的斜率概念在坐標系中進行處理(形和數轉化是解析幾何的重點)。其次,在角度和斜率數值轉化中對於情況不一樣的時候進行了分類討論方法的引導(分類討論思想是邏輯思維素養培養的一個抓手)。再次,通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教師畫出一條直線,寫下直線的方程,利用前面的結論得到一條與之平行的直線方程。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類比思想畫出和學案中直線平行的直線(一個斜率存在,一個斜率不存在),並求出直線的方程。然後,小組合作試著推導與任意直線平行的直線的方程。最後,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匯總結論,形成本節課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明顯感受到學生處理問題時在數學思想的引導下,目的明確,方法選擇准確性強,形成的成果記得牢,不易忘。數學思想方法具有普遍性,掌握好數學思想和方法,比掌握好形式化的數學知識更加重要,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將不斷受益。
課堂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注重類比遷移,培養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發展應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推理能力的培養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任務,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及其學習背景,小學階段主要是運用合情推理,便於學生從已有的 學習 經驗 出發,通過已有知識的遷移類比推理出某些結果。
《百分數》這一單元中「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分數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在一些知識的教學中通過「扶放結合」的方式,利用類比遷移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如「納稅」這一部分在教學之前准備一道復習題:一本書有240頁,已經看了這本書的45,已經看了多少頁?讓學生復習分數乘法在實際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出示例7,學生在理解題意後嘗試自主探究此題的解答方法,學生匯報的時候再讓他們 說說 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就是把這個數乘幾分之幾,那麼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應該也是把這個數乘幾分之幾」,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與復習題對比理解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與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基本一致。學生有了簡單的百分數乘法問題探究經驗的積累和相關知識的存儲,又可以讓學生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探究簡單的百分數除法問題。接下去例9的教學中,在引導學生理解打折意思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認識到題中的單位1是未知的,直接提問學生:根據我們前面學習的經驗,單位1未知的我們可以怎麼解答?學生通過思考用列方程或算術方法得以解答。而後面較復雜的百分數問題也是通過相似的方法進行教學。這一系列的教學都是順學而為,促進了學生推理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注重數形結合,培養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小學生數學模型思想的建立不像一些數學知識的教學那樣立見成效,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滲透,創造條件讓學生不斷感悟。數形結合的方法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模型思想的感悟,並能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
蘇教版《百分數》單元中「較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教學是 六年級數學 的重點知識,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要使學生能更好地學好這部分知識,必須從百分數的意義出發,結合具體的例題,解釋分率的實際意義,通過畫線段圖以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對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模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數學教學相關 文章 :
1.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2.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3.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4.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5.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6. 中考備考數學文化與核心素養
7. 數學老師培訓心得體會精品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