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三年級數學平移和旋轉如何導入

三年級數學平移和旋轉如何導入

發布時間:2023-05-18 03:27:10

Ⅰ . 平移和旋轉 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重難點有什麼不同

平移和旋轉是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的要求,在小學數學里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平移和旋轉是物體或圖形在空間變化位置的方式,認識平移和旋轉對發展空間觀念有重要的作用。本套教材兩次教學平移和旋轉,第滾答一次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喊氏次安排在第二學段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
三年級中教學重點:能夠聯系表象對物體的運動作出判斷、會看懂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根據結論體會過程與方法,運用方法尋找結論。教學難點:會看懂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根據結論體會過程與方法,運用方法尋找結論。四年級中教學重點:畫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將簡單圖形旋轉90°。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大滲慧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將簡單圖形旋轉90°。

初中數學平移和旋轉的定義與其它知識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平移和旋轉》。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前後、上下和左右,以及簡單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為今 後進一步學習平移和旋轉,以及相關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平移和旋轉》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及其普遍存在性,並通過「移一移、說一說」「填一填」「畫一畫」3個數學活動,來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不能真正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由於本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他們觀察圖形的平移常常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大部分學生會把兩幅圖之間的距離看作是平移的距離。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合作等學習活動,使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教學難點:理解平移的距離。

(五)、教具、學具准備:多媒體課件、移動的小船、方格圖紙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為了讓學生經歷從現實背景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從現實生活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我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數學情景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平移和旋轉」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從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逐步實現對數學概念和方法意義的建構。

2、多媒體演示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把平移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觀高好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操作發現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可見,學生的思維是離不開實踐活動的。在本節課中,理解平移的距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為此,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觀察一個圖形的平移過程,只需碼念數要觀察該圖形上任意一點的平移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課中,針對教學難點,教師兩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同時在傾聽中把自己的想法同其他人的方法做比較,在理解和採納不同意見和方法的同時也發現規律。遲首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1、上課開始,教師談話引入。

「孩子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游樂園里有好多好玩的游樂項目.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課件出示:游樂園中的一些動態畫面。)

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些游樂項目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2、待學生觀察完後,教師接著提問:這些物體的運動都相同嗎?請你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給它們分類,並說明理由。

對於最後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然後再全班匯報交流。

3、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進行小結。

像上面游樂園中的纜車、滑滑梯、小火車(邊說邊貼畫)那樣,都是沿著直線移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像旋轉小屋、大風車(邊說邊貼畫)那樣,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設計目的:讓學生在情景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正如《新課標》所倡導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聯系實際進一步認識平移和旋轉。

在第一個環節的學習中,學生對於平移和旋轉只是一種感性認識,為了幫助學生准確地建構平移和旋轉的概念,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

下列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o」。(課件出示)

設計目的:讓學生判斷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經歷觀察、對比的思維過程,使其更深刻地認識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活動二: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設計目的: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本質特徵,感受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

活動三:

試著做一個表示平移或旋轉的動作。

對於這個活動,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再推選出代表向全班表演。

設計目的:我這樣設計實際上是要求學生用獨創的形體語言來表示平移和旋轉的特徵。加深對平移和旋轉運動特徵的理解。

(三)、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

這個環節,我分三個步驟進行: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出示:小兔過河圖。)

(2)、教師提問:小船的運動方式是什麼?它是往哪邊平移的?平移了幾格?對於第三個問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再全班匯報交流。

交流中,學生可能會說小船向左平移了3格;也可能會說小船向左平移了7格……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當學生對平移的格數出現不同看法時,我並不及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通過兩個操作活動來引導學生理解平移的距離。

操作活動一:

(1)、分小組活動。

學生在小組內拿一個活動的小船在方格圖紙上再現小船平移的過程。

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2)、通過學生操作、觀察、比較後,學生可能會發現:

① 小船移動,船上的小兔也跟著移動;

② 紅兔和黃兔都移動了7格;

③ 船移動了7格等等。

對於學生的每一種發現,我都給予恰當地鼓勵性評價,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學生得出結論後,教師用課件再次演示小船平移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發現。(課件出示小船移動的過程)

引導學生得出:船上小兔平移的距離,就是小船平移的距離。

通過活動一,學生已經初步理解物體平移的距離。而此時,學生對物體平移的距離,只是停留在實物上的。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移的幾何特徵,我將實物替換成平面圖形,設計了第二個操作活動。

(1)操作活動二: 「移一移,說一說」(課件出示)

問:三角形向下平移了幾格?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可能會根據三角形上某一點或某一條線段向下平移的距離來得出:三角形向下平移了1格。

問:你認為用哪一種方法能又快又好地判斷出三角形平移的格數呢?

通過交流得出:根據三角形上任意一個頂點平移的格數,就能又快又好地得出三角形平移的格數。這樣,將面落實到點上,從而實現方法的優化。

(2)、讓學生用優化出的方法迅速判斷下面兩幅圖。(課件出示)

「三角形向什麼方向平移了幾格」?

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觀察一個圖形的平移過程,只需要觀察該圖形上任意一點的平移過程。

(3)、學生獨立完成「填一填」。(課件出示)讓學生再次體驗通過觀察圖形上一點,來觀察圖形平移過程的策略。

設計目的:通過 「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活動,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像能力,突破本課教學難點。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反饋練習:

在學生已經正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之後,我及時設計了以下反饋練習。

練習一:填一填。(課件出示)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找上面三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讓學生在「做」中得到知識的深化,進一步理解平移。

練習二:畫一畫(課件出示)

對於這個練習,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出一個能提高效率的合理的畫圖步驟,然後再畫。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畫出平移後的圖形,讓學生運用所學平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數學的運用價值。

(四)、反思明理。

課堂小結我讓學生自己起來總結: 「我學會了什麼」「我是怎樣學會的?」「我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的目:通過讓學生自主反思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使其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五)、鞏固加深,拓展運用。

本節課我設計了趣味練習和開放練習。

1、趣味練習:

讓學生欣賞生活中運用平移和旋轉設計出的美麗圖案。

2、開放練習:

我讓學生課後運用平移和旋轉的方法,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貼一貼,設計出美麗的圖案。

設計目的:以上練習的設計,即有鞏固性,又有趣味性,還有創造性,適合不同特點的學生。特別是開放練習,思維空間大,方法靈活多樣,把課堂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為學有餘力的同學提供了一個施展創造才能的機會,較好的發展個性,同時體現了「人人學好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大眾數學教育思想。

五、說板書

我的板書設計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它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附:板書設計)

平移 和 旋轉

Ⅲ 三年級數學平移和旋轉的定義

1、平移是物體運動時,物體上任意兩點間,從一點到另一點的方向和距離都不變的運動。

3、平移和旋轉是相對而言的,所以運動時物體任意兩點間的距離不變,並且不會變成其鏡像。一個點的運動總是可以看作是平移的。

拓展:1、圖像平移前後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生變化。

2、圖像平移後,對應點連成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3、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即旋轉前後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

4、旋轉中心是唯一不動的點。

Ⅳ 義務教育實驗板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的主要只是及結構

(一)整體分析

數與代數 :

1、能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和簡單的小數;

2、感受比較小數、分數大小的過程;

3、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4、會計算一位小數的簡單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5、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6、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7、能靈活運用不同的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8、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9、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10、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空間與圖形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

2、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

4、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5、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統計與概率

1、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5、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教材編寫意圖:

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擴展了數及其應用的范圍。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把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對象,從運動變化的角度認識空間與圖形,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第三單元「乘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等演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的。第四單元「面積」,第一課要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首先結合四對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體或圖形,直觀說明面積的含義。接著讓學生從附頁中剪下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它們的面積大小。解決這個問題的挑戰性在於單純依靠觀察難以判斷,要鼓勵學生嘗試尋找其他的比較手段和途徑。第五單元「認識分數」是學生關於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在本單元,分數被作為整體的一個部分來認識,這種認識又與平均分的經驗分不開。第六單元「統計與猜測」的重點是讀統計圖表,從統計圖表中獲取信息,做出判斷與決策。

單元知識點的內在聯系:

第一單元第一課「買文具」,結合購物的情境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小數,初步建立小數概念。第二課「貨比三家」,要建立小數大小的初步認識。第三課「買書」與第四課「寄書」的問題情境,是為理解一位小數加減運算的意義及演算法而創設的。前後這兩節課的區別在於,前者學的是一位小數的沒有進位的加法與沒有退位的減法,後者學的是一位小數的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

第二單元第一課「對稱圖形」,讓學生先觀察、欣賞民間剪紙的藝術作品,再經歷「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等操作活動,逐步感知什麼是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進而在直觀辨認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的分類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讓學生在方格紙(釘子板)上畫(圍)出對稱圖形,用幾種基本圖形進行組合,擺出(構成)對稱圖形,從而初步形成對稱圖形的概念。第二課「鏡子中的數學」,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他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第三課「平移和旋轉」,首先結合生活中具體的實例,來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進而通過區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兩類運動,描述見過的平移或旋轉運動等學習活動,以豐富關於平移和旋轉的感性認識;第四課「欣賞與設計」,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體會平移、旋轉與對稱在創作圖案中的應用,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供機會,獲得創作圖案的初步經驗和體驗。

第三單元第一課「找規律」,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現兩數相乘當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10倍時積的變化規律;掌握這一規律,兩個整十數的乘法就能口算得出結果。第二課「整理書」,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沒有進位的乘法。第三課「電影院」,結合電影院有多少座位的問題情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第四單元第一課要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第二課,讓學生再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有多大?第三課「擺一擺」是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四課「鋪地面」,學習面積單位的換算關系(進率)。

第五單元第一課「分一分(一)」 從學生熟悉的一個簡單的數學事實出發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實是很多的。在這個基礎上才引入「一半可以用1/2來表示」,第二課「分一分(二)」,是對分數意義認識的進一步發展。第三課「比大小」,由於分數具有相對性,所以比較兩個分數大小就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即這兩個分數所表示的必須是同一(或相同)整體的兩個部分。第四課「吃西瓜」,結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學習同分母的簡單分數的加減演算法。

第六單元第一課「獎牌給哪組」,結合讀兩組投籃比賽的統計圖,在討論該哪組獲勝的過程中,體會計算平均數的意義與必要性,進一步獲得怎樣利用統計圖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體驗,發展學生的統計意識和應用意識。第二課「猜一猜」,讓學生體會在可能發生的事情中,發生的可能性還有大小的區別。

本班現狀:

本班現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在籍生5人,借讀生43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主動學習,包括主動預習、主動聽講與思考、主動質疑、主動完成作業,等等;也有一小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成績不理想。約有20人左右成績能達到A等,18人左右成績中等,另外10人成績中下。

(二)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的題目是「元、角、分與小數」,使學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如「買文具」「貨比三家」「買書」「寄書」)學習小數的初步知識。
學生在生活中對小數的感受主要是和元角分相聯系的,突出元角分與小數緊密聯系有助於發展學生對小數的理解,並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
教師完全可以將這個單元設計成為一個「專題活動」。(教學小設計)
1、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會認、讀、寫簡單小數。
用小數表示各個文具的價格,自然地引入小數。
初步理解小數的具體意義,體會小數與它所表示的實際的量的單位之間的聯系,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小數與以前學過的數比較,使他們發現小數都有小數點。
2、經歷探索如何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能結合購物情境比較小數的大小。
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購物經驗,交流比較兩個小數(價格)大小的多種方法。(小討論)
鼓勵學生根據主題情境提出新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從中選擇有挑戰性的問題,鼓勵大家嘗試解決。
3、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與元、角、分密切聯系)
教材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以使學生體會學習計算的必要性,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三課討論的是一位小數的沒有進位的加法與沒有退位的減法,第四課討論的是一位小數的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這兩節課都把探討小數加法的演算法作為重點,讓學生在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法演算法的基礎上,獨立去解決小數減法的演算法問題。
鼓勵學生獨立根據教材創設的主題情境,列出算式。然後估算大約一共花了多少元,再探索計算方法。
在多種演算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演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小數相加時,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小數加減就可以轉化為整數加減運算了。
為學生提供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機會,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
(教學小設計)
4、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通過「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的實踐活動,感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存在(不拓展)。
可以向學生建議,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小數以及從事這個實踐活動的感受。

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和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在具體的購物活動中,學會小數的簡單加減運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理解小數意義,比較、計算

難點:比較小數大小,小數加減法

教學時間:3月1日-3月20日

第二單元 對稱、平移和旋轉
《標准》對這部分內容的定位
學生之所以要學習這部分內容,是因為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大量有關圖形變換的現象,同時,圖形的運動也是人們認識空間與圖形的一個重要手段(圖形的性質、圖形的位置、圖形的運動、圖形的度量),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
認識生活情境中的變換現象,從變換的角度欣賞圖形、設計圖案,體驗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是本部分內容學習的主要目標,這對於學生認識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了解圖形之間的聯系,以及感受與欣賞圖形美都是重要的。
要充分為學生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擺一擺」「畫一畫」和「做一做」等,並鼓勵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和想像。
1、結合實例,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直觀認識——在操作中體會對稱現象的特徵——利用特徵(辨別、作圖、想像)」的過程
要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第二課「鏡子中的數學」,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他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實踐,不能只是「看圖說話」。最好,每人都准備一面小鏡子,按照教材中創設的活動要求進行操作,教師還可以創設其他的實驗活動。(教學小設計)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4、結合圖案的欣賞與設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圖形變換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培養對圖形的直覺能力和審美情趣

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畫軸對稱圖形

難點:畫平移圖形

教學時間:3月21日-34月10日

第三單元教學目標:

第三單元 乘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等演算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的。
《標准》對計算的具體要求: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運算的過程,關注對運算意義的理解。
2、重視估算,能估計運算的結果。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也有利於人們事先把握運算結果的范圍,是發展學生數感的重要方面。
3、鼓勵運算方法的多樣化。
應當鼓勵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並為學生提供交流各自運算方法的機會。通過互相交流,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4、掌握基本的筆算技能,避免繁雜的運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每分1~2題)。
5、利用計算器解決實際問題和探索規律(第二學段)。
6、根據問題情境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
當學生為了求得一個問題的答案而需要進行計算時,他應該意識到需要選擇方法:如果一個近似答案就足夠了,那麼他應該進行估算。如果需要精確答案,那麼必須選擇合適的程序。許多問題通過心算就可以解決;如果有些計算不太復雜,那麼應該利用筆算解決它們;對於比較復雜的計算,應該使用計算器。
7、運用數與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並驗證結果的合理性。
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沒有進位的乘法。鼓勵學生從主題圖中獲取信息,並抽象出算式。
鼓勵學生進行估算,並交換各自的方法。(可能的方法)
需要探索如何進行精確計算,並交流各自運算的方法。(演算法多樣化的討論)
應讓學生理解豎式乘法每一層計算的含義。
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首先需要理解問題情境的意義,並鼓勵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提高了對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學生能解釋自己估算的方法和過程。
對於「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計算,應該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因為本課的演算法與上一課類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注意進位問題。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是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獨立思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估算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並與同伴交流、解釋估算或演算法過程;

3、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

難點: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時間:4月11日-5月4日

第四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

3、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重點:認識面積、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

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

教學時間:5月7日-5月25日

第五單元 分數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對分數有初步的認識。
使學生經歷運用自己的符號進行表示到運用數學符號進行表示的過程(小討論)。
進一步體會1/2的含義,體會不僅可以表示半個蘋果,還可以表示半片樹葉、半件衣服、半張紙等。
教材又設計了大量操作與描述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簡單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對分數意義認識的進一步發展。分數表示的是整體的一個部分,而這個整體的內涵是豐富的。單位1是一個整體,由許多事物組成的集合也是一個整體,從而運用分數可以描述現實世界的許多現象。
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相同的分數,如果對應於不同的「整體」,那麼它們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是不同的。
2、經歷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分母不大於10)。
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方法,主要是藉助圖形的直觀,這符合初次認識分數的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階段,同時體現了形數結合的思想。(教學小設計)
3、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母是10以內的)。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分數加減計算,有助於學生理解分數加減的實際意義,體會學習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數加減演算法時,藉助圖形直觀,算理和演算法就不難被學生理解和掌握;而「數形結合」本身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
這是個具有實踐性和挑戰性的活動。「想一想」中要用到分數的知識。七巧板又變成了研究分數加減法的學具了。
一定要鼓勵學生親手製作七巧板,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更能使他們藉助操作完成「想一想」中的問題。

第五單元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經歷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3、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

4、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並進行交流

重點:理解分數意義,比較分數大小,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難點:比較分數大小,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時間:5月28日-6月15日

第六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5、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重點:認識、求平均數,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難點:認識、求平均數

教學時間:6月18日-6月25日

三年級下冊數學德育主線和主線問題

李雋

第一單元:

買文具:

德育主線:不亂花零錢

主線問題:什麼樣的數是小數,怎樣讀寫小數?

貨比三家:

德育主線:培養節約意識

主線問題: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買書:

德育主線:培養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不進位、不退位小數加減法?

寄書:

德育主線:幫助他人、關心他人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進位、退位小數加減法?

第二單元:

軸對稱圖形:

德育主線:培養愛美情趣

主線問題:什麼是軸對稱圖形?

鏡子中的數學:

德育主線:生活中的儀表美

主線問題:鏡像的特點是什麼?

平移和旋轉:

德育主線:節約用水,愛護物品

主線問題: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

欣賞與設計:

德育主線:發現美、創造美

主線問題:由哪個圖形平移、旋轉得來?

第三單元:

找規律:

德育主線: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住新房:

德育主線: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

電影院:

德育主線:遵守公共秩序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第四單元:

什麼是面積:

德育主線:樂於與同伴合作、互助

主線問題:什麼是面積?

量一量:

德育主線: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主線問題: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擺一擺:

德育主線:愛護花草樹木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鋪地磚:

德育主線:實踐出真知

主線問題:怎樣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第五單元:

分一分(一)

德育主線:領會分享的意義

主線問題:什麼是分數?

分一分(二):

德育主線:和夥伴們友好相處

主線問題:什麼是分數?

比大小:

德育主線:滲透謙讓的美德

主線問題:怎樣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幾種情況?

吃西瓜:

德育主線:滲透尊老愛幼的美德

主線問題: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第六單元:

比一比:

德育主線:遵守比賽規則

主線問題:什麼是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

猜一猜:

德育主線:實事求是地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主線問題:體會生活中的可能性

Ⅳ 三年級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有哪些

三年級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如下:

1、平移:物體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

2、旋轉的特徵:旋轉時物體的形狀、大小都不改變,只是自身的方向和位置發生了變化。

3、軸對稱圖形:兩邊對折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軸對稱圖形。

4、平移後物體的形狀不變、大小不變。

5、鍾擺的運動是旋轉。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數學平移和旋轉如何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