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大班數學哪裡變了課後反思

大班數學哪裡變了課後反思

發布時間:2023-05-18 03:37:22

⑴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1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的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加強,隨著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幼兒會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來進行與同伴教師的互動。由於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生活知識,他們喜歡用數字相互留下電話號碼,喜歡用很多常見的字來相互留下地址,加強相互間的交往。這時,對數字概念的理解都還都處於零碎狀態的幼兒,那些知識碎片就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擾和疑問,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們倆不是住在同一個家裡了么?」。

為了解決幼兒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我們以門牌號碼為切入口,將幼兒的知識儲備進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設計了《樓房與號碼》這一數學活動,揭示數字和住址之間的聯系,引導幼兒主動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生活出發,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幼兒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正是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價值取向。

教學目標:

1、在探索操作中嘗試發現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規律。

2、在主動學習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3、能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准備:

材料:紙盒做的樓房材料人手一份,門牌插卡(用不同顏色區別層與間的數字)人手一份,多媒體課件,寫有具體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圖像若干,彩色膠帶卷(用於標示樓房位置)。

環境:多媒體、幼兒操作學習的場地、桌椅、地墊人手一塊。

幼兒:一定的生活經驗,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幼兒對門牌的已有經驗

1、(師幼交流)徐老師第一次來東陽,發現我們東陽真是個美麗的地方,馬路又寬又干凈,不僅大街上都是高樓大廈,而且住宅小區建設得特別漂亮。請你告訴我你家住在什麼地方嗎?(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

2、這是XX住宅小區,我們一起去參觀。(播放多媒體,直觀感受小區一棟一棟的住宅)

3、這棟樓我們來數數有幾層?(鏡頭到一個單元)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一單元。這是一樓,(鏡頭到一個門牌)這是什麼?(101)你知道它的對面一間門牌號是多少嗎?(在幼兒有答案後出現對面的門牌號)它樓上呢?(同法)

4、(鏡頭到小區人來人往的大門口)看來這個小區里住著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還需要很多的樓房才夠呢。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工人叔叔造樓房好嗎?

二、嘗試操作梳理幼兒對門牌知識

1、造樓房

我們造樓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紙板,(幼兒人手一份材料)這里有造3、4、5層樓房的材料,喜歡造4層樓的小朋友可以選擇這些,喜歡3層或者5層的可以選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個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樓房後套在你現在坐的椅子背後,把樓房正面展示給大家。

2、編門牌

樓房都有門牌。請你把造好的樓房按照一定的規律編上門牌。

1)幼兒嘗試自主編號。

2)請你說說是怎麼編號的。

3)討論:門牌號上各個數字代表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最底下的層叫做第一層,把最左邊的間叫做第一間,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編門牌的方法是:從下往上,從左往右,第一個數字表示層,最後一個數字表示間,中間用0隔開,樓房的門牌號就是101、102、201、202等,

4)請小朋友檢查一下自己的門牌編對了嗎?沒有編對的調整過來。

三、探究學習認識住宅地址

(幸福小區)小區落成了,大家為小區的落成放個三響炮表示慶祝吧。「啪!」(集體擊掌三下)

1、探究樓號。XX小區里有幾棟樓房?請小朋友來編號。

2、探究單元號。觀察第一棟樓房和第二棟樓房有什麼不一樣?(第一棟短,第二棟長……)第一棟樓房有三個單元,第二棟樓房有1、2、3,4、5五個單元。讓我們從左往右數一數。教師逐一指各棟樓房,說說各棟樓房都有幾個單元。

3、探究棟、單元、層、間的關系。紅紅要住進這個幸福小區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鑰匙,鑰匙上有她家的地址(出示及鑰匙地址卡片2—3—301),你看得懂嗎?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小區第幾棟樓?第幾單元?哪一間嗎?

4、鞏固認知。如果請你也來這個新小區住,你希望住在那裡,請在新家的陽台上插一枝花,並告訴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幾棟第幾單元幾零幾?(請幼兒指出具體住處並完整表述地址,並說「我的新家在XX小區XX棟XX單元XX室,歡迎大家到我的新家來玩」。)教師根據幼兒的選擇分別板書。

這個小區太漂亮了,徐老師也想把家搬到XX小區來,我喜歡這套房子,你能說說徐老師新家的詳細地址嗎?(XX小區第4棟第二單元501。)

四、鞏固遷移嘗試生活中的運用

搬新家:小區建好了,很多住戶要搬進來了。請你幫助大家一起搬家好嗎?請你根據他給的地址幫助他們搬進新家。

請一幼兒講解他准備把新住戶搬進哪裡?為什麼是那一家?最前面的XX表示第XX棟,中間的XX表示XX單元,後面的XX表示XX房間。(同伴間可相互交流)

五、延伸活動:小朋友互相交換家庭住址。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活動製作樓房的時候非常的感興趣。

2、在剛開始編排門牌號時少數的小朋友會把樓數和號數弄混。

3、在最後找地址的時候大多數幼兒都能真確的找到地址。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2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麼,幼兒園數學活動區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里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內容,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比如,本周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麼,小班教師在當周設置計算活動區時,就應圍繞著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學活動區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於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准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學《排一排》活動為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麼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並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准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通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為止。然後,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上述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於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老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進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有利於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並且,養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慾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並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准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繪本課件,五台電腦,幼兒人手一根藏有數字標記的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以繪本《真正的魔法師》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加魔法師考試的挑戰。

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師》的書,今天魔法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法術櫃考試開始了,你們想不想去挑戰一下他們的法術櫃考試?如果挑戰成功了,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小魔法師,還能得到魔法學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導幼兒排隊接受挑戰。

教師:我們來看看,法術櫃考試一共要闖幾關呢?

教師:每一組上剛好有四個小朋友,正好每個小朋友可以闖一關,那麼你們商量一下,誰來闖第一關,誰來闖第二關,把小凳子上的數字貼到胸口。

二、輪流闖關,准確辨別數序。

(一)第一關:小魔法師排隊。

1.出示第一關題目,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排隊要求: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給10個小魔法師排隊。 2、個別幼兒嘗試示範,小結排隊要點:小魔法師的腳要站在同一線上。 3、幼兒操作:給十個小魔法師排隊,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櫃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明信片在法術櫃子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中。 2、幼兒操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正確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關:找出法術櫃子的鑰匙。學習7以內的序數。

1.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鑰匙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 2、幼兒操作:找出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關: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學習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櫃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在上往下數第3層的衣櫃中,從左邊數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兒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遷移經驗,有序排隊。

1、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按從1-10的數序排隊。

教師:你們想去魔法學校嗎?那怎麼去呢?引導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排隊。 2、幼兒隨音樂出發去魔法學校。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數學區中投放相應操作材料。

2、家園配合:在生活中請幼兒按類似的提示幫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師

——中班數學活動《真正的魔法師》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夥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設情境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於認識9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計了給小魔法師排隊,找明信片,找鑰匙,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四道關,第一關,接觸序數,將9個魔法師從矮到高地排隊。第二關,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從方向和數量這兩個緯度來學習6以內的序數。第三關,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中找出鑰匙,即從大小、方向和序號這三個緯度來學習7以內的序數。第四關,則設置了兩個不同方向、兩個代表不同意義的數來考驗幼兒,完成10以內序數的學習。以及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逐層遞進。

本活動充分利用游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製作的課件操作性強,注重動靜結合;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活動過程中,電腦與課件可以說是我唯一的教學具,課件的特點是突出了操作性與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讓幼兒為小魔術師排隊,尋找明信片這一關,可以在大家驗證是否正確以後,以形象的關上抽屜重新尋找的方式進行改正,非常的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課件還幫助我設下了牢牢抓住幼兒注意力的玄機,「根據提示到底會找到什麼」,讓幼兒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鬥志。幼兒始終沉浸在過關游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數學課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5的實際意義。

2、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習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本文擴展閱讀: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准備

環境布置:

設計一個溫馨的數字5的家,家中有客廳、書房、飯廳、玩具室。

活動材料:

1、1~5數字點卡、數字卡若干。同類,但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5以內物品的圖片若干,如4條小魚、5隻松鼠、3隻青蛙、2隻小兔、1朵花等。

2、同類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飯廳中的5個小碗、4把勺子、6個盤子、5個蘋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繩等:布置在書房中的5把剪刀、5枝鉛筆等。

3、同類,但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廳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顏色不同的花、鏡框中數字5一家的合影、魚缸中有5條不同種類的魚;玩具室里有4隻不同的皮球、6個不同的娃娃、5輛不同的汽車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到數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1)老師扮演快樂的數字5,請小朋友到家裡做客。

(2)介紹到數字5家裡的要求:經過5座小橋、穿過5片森林,最後來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據房子上的數字標記找到5的家。(復習5以內的數,會手口一致的點數)

(3)數字5的家門前有若干張圖片,幼兒正確點數圖片上的物品,並找出相對應的數字點卡或數字卡後,方可進入數字5的家。(復習計數和說出總數)

2、尋找數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兒分成4組,分別進入數字5家的客廳、書房、飯廳、玩具室。

(2)尋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個小碗、5條魚、5個蘋果、5個人的合影等。(啟發幼兒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形狀的影響,將同品種物體歸類)

(3)將家中是5的物品用數字卡或點卡作出標記。

3、尋找數字5家不是5的物品,並想辦法使其變成5。

(1)找數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隻皮球、4把勺子、4本書、6個娃娃、6根跳繩等。

(2)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其變成5。重點引導幼兒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將調整好的物品用數字卡或點子卡作出標記。

4、請幼兒吃數字餅干,感謝他們到數字5家做客,並對活動作評價、小結。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5,如5層樓、5點鍾、5月、5歲、5元錢等等,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本文擴展閱讀:數字: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中國古代是用木、竹或骨頭製成的小棍來記數,稱為算籌。這些記數方法和記數符號慢慢轉變成了最早的數字元號(數碼)。如今,世界各國都使用阿拉伯數字為標准數字。

⑵ 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五篇】

【 #親子教育# 導語】幼兒園數學教育培養了幼兒的觀察、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初步能力,給孩子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納耐實的基礎。以下是 為您整理分享的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五篇】,歡迎您的參閱。

1.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 篇一


數的分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分燈籠》源於「黑夜密語」主題中的數學活動,整個活動以「分燈籠」為游戲情節線索,以幼兒思維發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在聽了陳老師的數學活動後,讓我感覺,內容雖傳統,但是形式新穎。通過活動能讓孩子更快地梳理、感知數的概念,幫助孩子更快地學習數學。我們都知道: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等特徵,再加上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還不夠好,所以,在本次設仿茄乎計活動過程中,老師很注重幼兒的操作環節,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環境,以促進幼兒對數的概念的建構。同時,老師為孩子製作的操作材料簡單而有趣,如:以往我們最常規的幼兒探索數的組成,可以用撒圓片(一面紅色,一面綠色)的方法,孩子撒下去5片圓片,分成了幾片綠色,幾片紅色。而在本次活動中,老師為孩子製作了一個有10個鏤空燈籠的底板,一張前半部分是紅色的,後半部分是綠色的紙條,讓孩子用底板在紙條上拉動,這樣就出現了紅燈籠和綠燈,隨著紙條的拉動,紅燈籠和綠燈籠的數量也在變化,由此得到了10的各組成。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道具卻深深吸引了孩子的學習渴望,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由此也讓我感覺到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操作材料,但體現了教師的聰明才智,和為此所下的苦功。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為了孩子,教師平時要多思考,多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 篇二


大班幼兒在數學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常常會覺得有的錯誤是根本就不應該發生的。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更讓我感慨良多。歸結起來有兩點:

一、畫面觀察能力較差。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方法進行5個以上物體的排序。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給踩高蹺的貼絨娃娃排隊。幼兒人人都能將娃娃按高矮排好隊伍。接下來是讓幼兒將手邊長短不一的吸管按長短排序,幼兒也都能將吸管排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紅旗的排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這些紅旗的旗桿長度有的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操作之前我已經引導他們要比較旗桿的節數,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都排錯了,不是順序搞錯就是序號記錯。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急促。

二、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我認同感。

進入大班以後,我發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非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做作業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作業紙就現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以至於有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讓人看了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的答案都是反寫的。明顯全是照抄別人的。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教師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備悉自己產生認同感,不是嗎?

3.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 篇三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孩子對序數已有了初步的經驗,怎麼樣讓他們運用已有經驗為自己的生活服務,並在生活化的游戲情境中提升數的運用能力,帶著這個問題我選擇了"對號入座"這個大班數學活動。

在活動分為四個環節,主要採用層層遞進的關系,第一環節中首先是引導幼兒觀察教室椅子排法,激發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是讓孩子認識排和座。在和老師的引導下認識排和座。第三環節是交換座位,學習看票找位置。通過游戲,和好朋友交換座位票,先讓孩子讀一讀好朋友的座位票,再進行對號入座。為了讓每個幼兒都進行交換,我讓孩子們走到前面來,等到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了朋友再進行交換。第四個環節:以送禮物的形式增強鞏固孩子學習的效率和密度。

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以下幾點:

1、教師示範的範例較小,不利於幼兒觀察。

2、幼兒集體驗證時,可以小組形式驗證,避免遺漏個別錯誤的小朋友。

3、教師應引導幼兒養成學說完整一句話。

4.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 篇四


本次數學學科研討活動在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幼兒園開展,每次學習,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先是兩位小組老師的現場展示,再由小組成員進行集體研討,本次研討內容圍繞大班有趣的測量展開,兩位老師都作了精心的准備,下面就結合兩位老師的活動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兩位老師的教態非常親切,組織語干練到位,都能以「幼兒操作在前,教師引導在後」的教學理念為前提,層層遞進,思路正確,要求提出明確清晰,現場秩序一點不亂,總結語四字一組,郎朗上口,歸納到位,而且是從孩子中來,不是老師給的。另外,從整個活動過程看,芮老師的臨場應變能力真是精彩,課堂駕馭能力強,組織形式開放,自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學習的榜樣,她把更多的探索時間和更多的交流空間都留給了孩子,特別是操作前商量的一個小細節,也是注重習慣培養的一個亮點,培養幼兒做事要先計劃,再實施,讓孩子真正在活動中發展。

兩個活動下來,也帶給大家幾點的啟發和思考:

1.對於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應該更多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的積累,難度的挖掘,如芮老師的測量活動中,可能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所以孩子的興趣不是一直保持的那麼濃厚,測量的方法孩子是掌握了,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吃力,前面可以設計一個過渡環節,稍微減點難度,那樣會更完美。

2.孩子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發展,材料的提供與活動設計與生活的關系,也就是數學活動的有用和有趣性,如果太抽象的概念,孩子是無法理解的,數學知識必須來自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嘗試解決一些日常問題,徐芳老師這次選擇了用積木量手錶,在有用性來講,可能不大,生活中的手錶是用不著測量的,所以數學活動的操作材料的選材還是很重要的,既要考慮有用,又要考慮有趣。如何提供生活中的材料給幼兒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

3,關於活動中的整合問題,每一門學科不是一個單獨的,比如數學活動,不是一個單獨的數學活動,活動與活動之間是有聯系的,數學活動可以滲透更多的其他的內容。

5.幼兒大班數學反思怎麼寫 篇五


《王子的生日派對》是大班的數學活動。重點是能正確找出禮物的位置。突破重點的方法是通過白板互動課件創設城堡里過生日的游戲情境,繼而引導幼兒觀察、尋找禮物的位置,掌握並理解方位,從而解決重點。活動的難點在於幼兒能夠准確理解橫排、豎行的二維空間。突破難點的方法是通過白板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感知空間關系,利用白板的淡出、拖動等功能,讓幼兒自主操作,鞏固認識。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往往在組織教學時,會感到孩子們的興趣不高,主動學習的渴望不強。《綱要》中明確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為了創設一個讓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我們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游戲的情境,將教育目的融於游戲活動中,使數學活動游戲化,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在問題情境中,產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需要,獲得相應的數知識和數經驗。

活動中幼兒對生日派對整個情景非常地感興趣,積極性較高,本次活動除了在引導幼兒尋找禮物的過程中觀察、理解事物的二維空間外,還有意識地利用白板課件教學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在玩中學,學中樂,在互動中獲得發展,使幼兒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得到提升,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形式來看,它以「過生日」游戲為基礎,把教學目標寓於游戲之中。游戲中,老師的要求由低到高,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整個活動過程較理想地實現了教學游戲化。

⑶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堅持師生間、生生間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讓學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如運動服上的數並不表示運動員的人數,而是表示運動員順序的序號或代號。

通過這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他們都非常踴躍地搶著回答。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2

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培養、發展學生能力,實現教育面向未來的需要。大班數學活動中的游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把它適當安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

數學游戲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

游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富於思考啟發性的「猜謎"、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種樹"、「小老鼠拉磚頭」「采蘑菇」等許多小游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直觀形象的數學游戲可以在學生形象的表演、好玩的游戲中藉助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鵝,圓圓小腦瓜,斜著長脖子,直著小尾巴。

"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姐妹"游戲,學生拿著數字卡片「5"說:「我今年5歲,姐姐比我大一歲,姐姐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比你大一歲的姐姐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為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3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麼,幼兒園數學活動區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里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內容,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比如,本周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麼,小班教師在當周設置計算活動區時,就應圍繞著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學活動區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於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准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

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學《排一排》活動為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麼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並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准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通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為止。然後,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上述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於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老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進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有利於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並且,養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慾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4

《有趣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活動前我們對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單,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現,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像、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後,對導入環節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直接導入,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然後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狀的區別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另一種是手指游戲變魔術導入,教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後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在執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只是游戲的方法具有神秘感,並與下面環節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兩次活動,幼兒參與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仔細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後發現,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節還是過於簡單,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後環節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狀時,對於正方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教研組老師們聽課後向我們執教老師也反映了這個問題,爭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根據活動目標,教師除了運用游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必須在認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徵,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徵的`認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溜溜;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教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徵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尋找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徵。這樣在最後環節時或許就不會出現圖形區別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教,從活動後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啟發,及時地反思,總結會讓你收獲更多。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5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精確性和廣泛應用性這三個特點,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活動過程。教學內容是「找相同物體的匹配」,屬傳統的教學內容,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來體現出課標的精神,還是值得探索的。於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反復推敲每個環節,改變了一些教學結構,以師生互動的流程圖為主,適度地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活躍,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操作內容。

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製作方面,用了小雞、青蛙、老鼠一些孩子喜歡的動物,在講述中也用了動物的語言來吸引孩子。開始以春天談話導入,一些小動物秋遊了,引出教學第一目標:手口一致的數出各種動物的數量。用「幾只老鼠和我們做游戲」「三隻小雞叫幾聲呢?一起學學看」「哪個小朋友想用好方法上來告訴青蛙一家有多」。

「小朋友真能幹,還有一些小動物也來了,他們都是誰呀?都多少呢?大家幫他們數數,可以在心裡數,也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小聲的說說,數完後,請舉手告訴大家。」等不同形式的游戲玩法,積極的啟發幼兒主動的去學習,掌握目測兩只、數出三隻,點數出四——6隻的物體數量。游戲結束了小動物也累了,它們要我們會動腦子有愛心的小朋友送它們去休息,請把我們數量一樣多的動物放在一起休息,小朋友很輕松的完成了第二教學目標:相同數量的實物圖片進行歸類。在小朋友的操作中,「樓上的小動物和樓下的小動物的數量有沒有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找出來,用連線的好辦法告訴大家。」做對了,請獎勵一個紅蘋果。整個活動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參與。

反思: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誇張的小動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並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本活動以小動物找春天和小朋友游戲——休息——回家的故事情節串聯起了三個學習目標。

⑷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 經驗 ,因而幼兒園數學 教育 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下面是我精心為大家准備的大班數學課教學 反思 ,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1

一、本節課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

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學前 兒童 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要激發幼兒

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幼兒

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兔媽媽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為動力,引導幼兒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

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

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孩子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孩子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通過自主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兒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讓兒童自己發揮。對於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2

星期五上午的數學活動學習《等分》,我讓孩子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 方法 ,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開始,我先請幼兒將一根繩子二等分,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大家都躍躍欲試。我請小朋友來分,同時請他向大家驗證分出的兩根繩子是否一樣長,老師點評。通過這個方法,小朋友了解了什麼是二等分,如何來驗證。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我還為幼兒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個圓形紙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們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圓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來,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提升,探索、我結合幼兒用書操作各種長方形二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概念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的結束部分,我又為孩子提供了許多可操作實物:如飲料,蘋果等,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學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幼兒通過切食物、分飲料等實踐,拓展二等分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等分的興趣,在操作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3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因此,我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優化結合。

一、以競賽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貫以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能使幼兒對活動保持持久的興趣,同時將游戲與學數相結合,也符合多途徑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原則。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思維特點入手,設計喜洋洋和灰太狼的闖關游戲。讓幼兒在具體的,形象的情境創設中,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讓教學成為幼兒自己的需要,成為他們情感所驅動的主動發展的過程。並根據幼兒思維和情感的特點,把幼兒數學教育目標、內容溶於各種情境之中,讓幼兒從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其實質就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

活動中,我十分重視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學習,重視幼兒的動手操作。讓智慧之花開在孩子們的手上。我們都知道,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因此,活動中我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有趣和實用。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 故事 情境,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探索,學習並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 總結 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整個活動,形式新穎,簡單有趣,生動形象,幾個環節的安排恰到好處,始終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復習了9以內的數量,發展了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整個活動將幼兒的思路清晰化、系統化,使幼兒感到,原來學數學是那麼的有趣,動靜交替中,潛移默化培養了他們「樂學」的情感。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

★ 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 大班課教學反思

★ 2017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大班教學反思3篇

★ 數學課堂進行教學反思方法

★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隨筆

⑸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教師的教學活動和 反思 活動是密不可分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大班數學,教師的反思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為大家准備的大班數學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篇1

昨天我班孩子學習了5的組成,我談談在教學5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是剛接本班,聽說本班孩子對數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進行了復習及了解孩子們的情況,發現個別孩子就連數字3、4、5等數字還不認識,更談不上那個數數。我就與家長及時聯系,進行了溝通,希望家長那個配合我們的工作。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 經驗 ,因而幼兒園數學 教育 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雪花片,幼兒在分「雪花片」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我覺得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五個雪花片,然後將 小雪 花片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 說說 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 方法 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篇2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因此,我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優化結合。

一、以競賽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貫以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能使幼兒對活動保持持久的興趣,同時將游戲與學數相結合,也符合多途徑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原則。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思維特點入手,設計喜洋洋和灰太狼的闖關游戲。讓幼兒在具體的,形象的情境創設中,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讓教學成為幼兒自己的需要,成為他們情感所驅動的主動發展的過程。並根據幼兒思維和情感的特點,把幼兒數學教育目標、內容溶於各種情境之中,讓幼兒從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其實質就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

活動中,我十分重視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學習,重視幼兒的動手操作。讓智慧之花開在孩子們的手上。我們都知道,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因此,活動中我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有趣和實用。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 故事 情境,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探索,學習並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 總結 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整個活動,形式新穎,簡單有趣,生動形象,幾個環節的安排恰到好處,始終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復習了9以內的數量,發展了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整個活動將幼兒的思路清晰化、系統化,使幼兒感到,原來學數學是那麼的有趣,動靜交替中,潛移默化培養了他們「樂學」的情感。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篇3

本次活動是讓我班幼兒通過觀察、分析各種馬甲的特徵,將馬甲按其特徵分類。在活動過程中,我將馬甲用實物圖的形式擴大張貼在黑板上,讓幼兒更直觀的觀察馬甲的特徵。我發現,我班幼兒能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馬甲的顏色、大小、衣服圖案、衣服口袋等特徵的區別,我班的尹想小朋友還能通過自己觀察發現馬甲衣領的不同,並自己使用標記填寫數量。但在幼兒操作環節,由於我沒有事先把操作單的操作環節介紹清楚,導致了很多幼兒不能按操作單要求去標記圖案和填寫數量。所以,我在發現這一情況後又再一次講解操作要求,雖然浪費了一些時間,但幼兒最後很是能較好的更改操作單,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本次教學活動可取的方面有許多,例如:

1、為了方便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的觀察馬甲,我將馬甲做成了實物圖,讓幼兒在取放馬甲時更易於操作。

2、為了照顧到我班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在活動過程總會適當的把很簡單的問題拍給他並給予鼓勵,激發幼兒上課的興趣。

3、在幼兒分組操作時,我有意讓能力強的幼兒與能力弱的幼兒一組,以便他們能互幫互助。

4、在活動結束後,我組織幼兒一起驗證答案,並鼓勵幼兒自行修正。

不足之處:

在幼兒操作環節,我沒有將具體的操作方法講清楚,導致很多幼兒沒有弄清題意。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大班教學反思3篇

★ 大班的教學反思隨筆

★ 百數表教學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總結

★ 幼兒園的中班教學反思

★ 幼兒園中班的教學反思工作總結

★ 2021年教師職業生涯個人發展規劃5篇

⑹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1

星期五上午的數學活動學習《等分》,我讓孩子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開始,我先請幼兒將一根繩子二等分,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大家都躍躍欲試。我請小朋友來分,同時請他向大家驗證分出的兩根繩子是否一樣長,老師點評。通過這個方法,小朋友了解了什麼是二等分,如何來驗證。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我還為幼兒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個圓形紙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們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圓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來,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提升,探索、我結合幼兒用書操作各種長方形二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概念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的結束部分,我又為孩子提供了許多可操作實物:如飲料,蘋果等,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學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幼兒通過切食物、分飲料等實踐,拓展二等分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等分的興趣,在操作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2

昨天我班孩子學習了5的組成,我談談在教學5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是剛接本班,聽說本班孩子對數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進行了復習及了解孩子們的情況,發現個別孩子就連數字3、4、5等數字還不認識,更談不上那個數數。我就與家長及時聯系,進行了溝通,希望家長那個配合我們的工作。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雪花片,幼兒在分「雪花片」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我覺得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五個雪花片,然後將小雪花片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3

數學游戲對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通過在游戲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還可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同步協調發展。

在設計數學游戲、安排課堂活動時 要注重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游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如我在教大班學習?6?的分合與加減時,我在導入時出示小猴小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然後用兒歌;小猴爬上蘋果樹,一個蘋果、兩個蘋果三個蘋果一直數到八個蘋果,吞下肚,呃!呃|!蘋果布丁蘋果派,什麼水果我都愛。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興趣·正濃我又在新授環節設置情景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輕聲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讓每個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著老師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操作物品「蘋果」,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學習6的加減法。就這樣每個小朋友學的都很認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復習鞏固時我用平時沒做過的游戲-----「摘取愛心」的游戲:出示一顆愛心樹,樹上結滿愛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內加減法試題,幼兒隨音樂摘愛心後算對的愛心卡片就送給他。。這樣大大的增強了小朋友的興趣。接著是出拳游戲:如復習6的分合時教師與幼兒共同玩出拳游戲,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來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游戲。

真正讓小朋友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每個小朋友都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游戲可以在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合"、「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游戲都是藉助幼兒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著長脖子,直著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這些游戲都為以後學習有關應用題做了鋪墊。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要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幼兒只有通過動手操作,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活躍思維。教師要提供適當的教具來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如教具要新穎、直觀,能使幼兒產生濃厚的好奇心,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如教師應給幼兒提供可操作性教具,讓幼兒去擺弄、去思考、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幼兒才會有興趣,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更新教具,給每個孩子提供充分感受數學,參與學習的機會。

總之,在幼兒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應盡可能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創設思考操作的問題情景,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生理特徵,用自身的教育熱情和情緒去感染帶動孩子學習數學的慾望,產生對數學的

情趣。令幼兒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遊玩,讓數學變成一種好玩、有趣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4

每每與孩子閑聊時,總會時不時地聽到孩子們說:「老師,你看,這棵樹多高呀。」 「老師,我長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老師,小學的操場比我們幼兒園的大。」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問問:有什麼辦法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們的答案是多樣的。有用尺子,繩子、木棍等量,還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來量。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孩子對測量有一定的興趣和認識。因此大班數學活動《測量遠近》,正好符合了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徵,幫助幼兒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因為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 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麼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含糊的地方。就因為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確,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一定要盡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歡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略了口頭的能力。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情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單,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狀況」的時候,也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靈活」。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備。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5

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可能也會有難度,而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可能更難。但它既然出現在了幼兒園中班的教材里,就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還是能夠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決定選擇《我的鄰居朋友》這一課,為了上好這一課讓幼兒能夠學會這一知識,我做了精心的設計和准備,活動一結束就發現許多的問題。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特對此次活動作以反思:

一、藉助故事,激發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故事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輕松地在故事情節中自然將問題解決,為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

二、調整教學順序,分解知識難點

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教材中對學習相鄰數的安排是先認識比本數多1的數,再認識比"本數"少1的數,最後總結出比本數多1或少1的數是它的相鄰數。我覺得這種教學不利於幼兒掌握相鄰數這一知識,本課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後再認識相鄰屬於本數的關系,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戲化的教學過程,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掌握

雖然因個體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脫口而出某一數字的相鄰數,但一定會用一節課中的學習方法,然後慢慢找出答案一堂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於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6

活動前,在全體數學教研成員的指導下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神奇的魔法機器》,並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發現並對比事物的大小、數量、形狀的變化。目標確立後,做好一系列的活動准備,我們利用孩子身邊喜歡的動畫角色「叮當貓」送的魔法機器導入活動。

在活動中,集體觀察和討論,在有趣的魔法咒語「叮當法術變變變,按我的指令變」,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們很順利地都能比變化前後的不同,請了好幾個孩子都能回答正確。孩子們能夠很快判斷出魔法機器所具備的魔法,即能夠變出大小、形狀、數量不同的東西。如:小變大(大小變化),圓變方(形狀變化)、少變多(數量變化)。以至於活動很順利地達成目標,但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雖然活動具有趣味性,但還是需要具備一些挑戰性。

所以最後一個操作環節時,我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紙,請孩子根據難易不同自主選擇任務並獨立操作,孩子們居然都能夠完成,還能一一說出指令和結果。

由此看來,孩子們的挑戰難度有待提高,如:在講解過程中不必將大小、形狀、數量三個特徵全部講解清楚,應該留給孩子想像思考的空間;提供的操作紙應該分小組發放,讓孩子可以走動式的選擇;一顆星為簡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狀為一種指令,兩顆星以大小、形狀、數量並存為一種指令,三顆星即以兩台魔法機器結合,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維思考操作。這樣就給與了孩子想像和挑戰的機會。活動也不會顯得毫無挑戰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7

《認識鍾表》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鍾,能區分時針、分針,了解鍾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鍾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鍾,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鍾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鍾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鍾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裡,分針在哪裡。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鍾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

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鍾,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鍾總是指向6,時鍾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鍾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准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8

在幼兒的生活中,買一杯牛奶、一塊蛋糕、一件玩具,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在《自助銀行》中,我通過對教案的添加修改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一些貨幣的面額,並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在活動開始我以「買早點」的談話導入,「小朋友吃過這些點心嗎?想不想學著自己去買早點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些錢。」給幼兒以很真實、很生活化的感受。

在讓幼兒認識貨幣的面額時。我出示各類貨幣:「這些都是什麼?你們知道它們各自代表多少錢嗎?」「這些都是中國的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

在幼兒觀察人民幣的面額時,我引導幼兒在投影儀下仔細觀察貨幣上的數字和漢字,讓幼兒通過觀察說出各種貨幣的面額。

在「超市」游戲中,「今天超市裡有許多東西,我們來看一看,它們買多少錢?」,「現在我們來玩超市的游戲,老師來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你來買東西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但要說清楚這個商品要多少錢,可以用哪幾種面額的人民幣購買,如果要找錢你還要算清楚應該找多少錢。」幼兒對超市游戲很熟悉,因為在角色游戲中經常玩,但今天我們讓幼兒使用真實的錢幣進行購物,這本身就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游戲慾望,同時,在購物中幼兒通過對商品價格的計算,既實地操作了貨幣的兌換,又復習了10 以內數的加減,同時學會了用簡單的數學方法來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某些簡單的問題,充分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讓幼兒討論自己買了哪些商品?用了多少錢,是怎樣用的?通過模擬情境再現生活,讓幼兒通過游戲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感到無比的輕松和自然,使他們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幼兒對生活中的各類事物和想像感興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事物喜歡問為什麼?並且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幼兒也許積累了一些有關人民幣的知識,或使用過一定面額的人民幣進行購物。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嘗試、大膽探索,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發現和建構數學關系,懂得學習數學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經驗,而不是教師的經驗。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9

數學活動《打扮新年樹》該活動我准備了一棵實物新年樹,和許多禮物掛件,這樣的情景創設著實讓孩子們激動了一回。如此,孩子們在按數取物的環節,無論是操作者還是關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確率也是比較高的。然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細節了。看到孩子們在第一環節中的出色表現,想必孩子們是牢牢掌握了6以內數量的數物對應關系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將人手一份的「新年樹」操作材料投入集體操作活動,難點就是在每棵新年樹的樹幹上寫上了不同的數字,讓孩子們根據新年樹上的數字畫上自己喜歡的禮物數量。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有些孩子畫著畫著,就忘記了先前的任務,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以圖畫為樂趣,禮物畫得細致精美,但是數量卻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數量。我想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時間不長,畫禮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動展開,調整為貼禮物的環節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擾,從而真正為操作實效服務。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篇10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於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於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後,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於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節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准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⑺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通用五篇】

【 #親子教育# 導語】數銷宏蠢學是一門數形結合的學科,形與數都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數抽象、形直觀,數與形的有機結合,將抽象的邏輯信息與形象的圖像信息連接起來,使幼兒雙腦並用,絕搜對發展形象思維有積極作用。下面 為各位整理了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通用五篇】,供各位參考。

1.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篇一


《認識鍾表》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鍾,能區分時針、分針,了解鍾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鍾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鍾,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鍾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鍾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鍾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裡,分針在哪裡。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鍾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鍾,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鍾總是指向6,時鍾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鍾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准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2.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篇二


幼兒在上學期已接觸過5以內的分合學習,所以本節活動內容對於本班幼兒來說並不陌生。貼窗花是在5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6的分合,並且能夠用數字准確的記錄把物體分成兩部分之後的結果。

我首先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來導入活動,請幼兒幫助小猴分窗花,在這個集體學習環節當中,主要以個別幼兒上台操作為主,引導幼兒把這6朵窗花分給小豬和小兔,你會怎麼來分呢?並且每一次分的結果都要不相同,進行一兩輪之後,再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同樣的還是要求每一次分的結果都不相同,討論之後再引導幼兒進行操作。

結合幼兒的學習情況,我注意了以小組操作的形式幫助幼兒鞏固所學內容,以幫助幼兒在練習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第一、二、三組幼兒「分窗花」,第四、五組幼兒「塗氣球」,第六、七組幼兒「連線」。在操作時,大部分幼兒能夠寫出3組以上分合式,部分幼兒能夠全部記錄出來。針對能力強的幼兒,我鼓勵他們完成了虧陪分窗花、塗氣球這兩部分操作,並且做到能夠有序的進行記錄,但是仍然有個別的幼兒不能正確的進行操作。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我進行了課後輔導,幼兒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數學活動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今後的一日常規生活中,我將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鞏固這方面的知識,真正幫助幼兒學以致用,體驗生活中數學的快樂。

3.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篇三


每每與孩子閑聊時,總會時不時地聽到孩子們說:「老師,你看,這棵樹多高呀。」「老師,我長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師,小學的操場比我們幼兒園的大。」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問問:有什麼辦法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們的答案是多樣的。有用尺子,繩子、木棍等量,還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來量。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孩子對測量有一定的興趣和認識。因此大班數學活動《測量遠近》,正好符合了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徵,幫助幼兒嘗試藉助工具測量周圍物體,進一步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因為活動中所要測量的就是我們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貼近生活,所以幼兒在測量的時候特別的開心,積極性也特別的高。在操作的過程中,因為幼兒之間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對有錯,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給幼兒多次交流多次嘗試的機會。發現問題就要給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在活動中盡管之前我已經考慮了很久怎麼樣把語言說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課的時候還是有一些略顯含糊的地方。就因為這一點,幼兒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確,使得第一個活動目標沒有實現,所以在數學活動中,一定要盡量把話說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歡轉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教學步驟,而忽略了口頭的能力。

每個老師都跟我們說過,在互動上遇到緊急情況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們都覺得挺簡單,但是當你真正遇到這種「突發狀況」的時候,也許你就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靈活」。所以無論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備。

4.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篇四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對大班幼兒比較難理解的面積守恆作為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初步理解面積守恆概念,教師能將這一知識點轉化成一節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強的一節教學活動,同時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測量物體面積的大小可以轉化成數單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動棋子的面積與個數的方法。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幼兒能積極參與,對活動充滿興趣。幼兒在解決問題時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創造,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的目標。

5.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反思 篇五


在本次數學活動中,孩子們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平均分配的意義,也能對人事物進行平均分配。首先我不是憑空講課,使幼兒理解更困難。而是以實物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能更明了的學到知識,理解平均分配。最後以操作題的方式,讓幼兒對平均分配進行鞏固練習。

在本次活動中,我也發現了很多不足。由於家長在孩子旁邊,孩子們就會有一定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導致了孩子們上課時的注意力不夠,就直接影響到了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對概念還不是很夠理解,平均分配還不夠著重突出。我會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更進不足,努力把教學工作做到更好。

⑻ 幼兒園大班建構數學哪裡變了教案

<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教案書寫過程的關鍵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溫故而知新,提問復習上節內容
2.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4.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教案實例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

閱讀全文

與大班數學哪裡變了課後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