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總學不會有理數的減法,該怎麼辦
學不會有理數的減法,是因為沒有熟練掌握運演算法則,要學會用數軸表示法,要學會把減法變為加法,最主要的是要做到細心,要學會變號。總做不對有理數的減法,就是因為不細心,沒有學會轉換法。
有理數減法沒法做,只能通過把有理數減法轉豎差換成加法,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算。要記住那一條,減去一個數,就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在蠢飢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正確添加符號。有理數減法,就是把減法轉換成加法,做起來就會很容易了。
做有理數減法的時候,涉及到轉換一定要細心,千萬不能馬虎。要記住有理數減法的運演算法則,加上一個數的相反數,要記得加括弧。同時也要弄清楚符號是正號,還是負號。還要記住另外一點,變號的時候要兩個符號同時變,如果只變了一個,就會出錯。
B. 為什麼有加法結合律沒有減法結合律數學日記
六年級總復習乘法和加法激衫的五種運算律時在知識延伸拓展這一環節,總有人納悶:為什麼運算律里沒有除法和減法?
舉例:3600-25+4()
=3600x1/25x1/4()
=3600x(1/25x1/4)
=3600x1/漏鉛賀100=
36
65-7-3
=65+(-7)+(-3)()
=65+(-10)
=55
注: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於乘這返派個數的倒數;乘法結合律;減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實質上,「65-7-3」轉化為「65+(-7)+(-3)」就是有理數的加減法
C. 一年級的加法減法怎麼教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能正確地進行抽象思維,採用以下方法,能使習慣以來擺實物來計算或者是掰手指頭來學生也能快速准確的計算出結果,另外多和孩子聊聊,讓孩子能夠清晰地明白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能夠從根部去讓孩子理解透也是非常重要的。
D. 為什麼數學上學的豎式,不能計算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不是不能亂數,而是嘩搏首沒有必要。因為20以內的加減法都是
口算,而且必須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才能熟練進行多位數的加減乘除計算。所以,20以內的加減銀遲法是基礎,就像乘法口訣表一樣。
E. 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
一年級數學 減法怎麼教?小學數學教學中,加減法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基礎性學習的保障。所以教師應該格外重視小學生的加減法教學,不斷改進 教學 方法 ,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
一、增強小學生對數學加減法教學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得小學生從內心萌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如「現在需要對整個羊村的羊進行食物發放。假如懶羊羊有10塊糖,美羊羊有8塊糖,那麼大家想一想誰的糖比較多呢?那麼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現在他們誰的糖更多呢?」通過這樣的例子,學生將會更有興趣進行計算,也可以按照題目要求列出簡單的式子:10-8=2,則可以得出懶羊羊的糖比美羊羊的糖多了2塊,所以懶羊羊的糖數較多。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列式為:10-1=9;8+1=9,9=9。所以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他們兩個的糖數就會一樣多。這樣的探討與思考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同時也更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不斷增強學生學習數學加減法的興趣,使得原本枯燥的數字變得有趣起來。
二、將數學加減法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新課程改革之後,更加註重對學生的素質 教育 與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也絕不例外。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將數學加減法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將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進而拉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為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比如在生活中,學生與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者交水電費,刷公交卡等,都可以成為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學習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有用素材。只要教師善於發現並且對這些內容加以利用,學生必然會在潛意識里樹立起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意識。長此以往,將會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通過不斷探究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之後的數學學習提供幫助。
三、創設合理的情景幫助學生激發熱情
創設適當的情景,也將有利於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計算。因為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所以對於枯燥的數學學習,難以集中注意力。而良好的情景創設則可以使得小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堂創設成文具用品店,然後教師自身作為商家,由學生扮演顧客,來到店鋪中購買一些文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情景:一支鋼筆的價錢為10元,一個 筆記本 的價錢為5元,現在你們的手裡有20元,請問我應該找回你們多少錢。對於一些數學知識掌握較為深入的學生,教師還可以讓其不斷拓展思路:如果剩下的錢再讓你們買其他東西,算數本5角,鉛筆1元,橡皮1元,請問可以買哪些東西?或者有幾種買法?通過這樣的形式不斷讓學生思考。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利用數學加減法進行運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加。
2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
一、巧舉應用,激發興趣
數學發展到今天,與社會的關聯越來越緊密,應用越來越強。強調數學教育與生活世界的聯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此,《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由於受教材的篇幅所限,教材的呈現形式往往是一些經過精心組織的、條理清晰的數學結構,他們雖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斷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數學對於學生來說是自己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解讀」,重現與還原「教材」的本來面目,讓教材真正成為學生自主開展數學學習、溝通生活與數學聯系的「有效素材」,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當成為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認真研究的課題。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有用數學」大概就由此得出。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後,在運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巧設疑問,激發興趣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是產生求知慾望和興趣的源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問題設疑來鼓勵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點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時青少年對事物充滿著興趣和好奇心,這也是開創思維的開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不斷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始終處於探索之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與靈感,增加他們的求知慾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用設置疑問來激發求知慾望,可以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深入到學科知識的內核中去,從而成為不斷催發智能的刺激。如果學生形成一個善疑樂學的學習習慣,那就意味著他們獲得了一個創造力的潛能。
三、運用多媒體 網路技術 ,激發興趣
網路的廣泛使用,使現代教學媒體對數學課堂教學產生了全方位的優化作用,特別是,師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創生出內涵豐富的數學內容,使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與書本。實踐證明,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的輔助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極強的交互性,使學生有了參與的機會,學生的 想像力 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趣。
3怎樣讓學生喜歡數學
(一)學生良好的回答習慣
在課堂上,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因此,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都會提出一些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增強能力的問題。由於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都有急於表現的心理,如果教師不加以強調就會出現混亂的場面,學生會站起來,高舉著小手不停地喊:「老師,老師,我來,我來。」對此,筆者會給學生一個標准:坐要端正,舉手要舉左手;回答問題時要起身站直,用響亮的聲音有序地回答問題;沒有提問到的同學要安靜地傾聽同學的回答,如對同學的答案有不同意見,也不能中途打斷,要等同學回答完畢後再舉手發言。在而後的一段時里,筆者不斷強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就培養起了良好的回答問題的習慣,也學會了傾聽,懂得了尊重別人。
(二)獨立思考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批判的有創造能力的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像。」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很多時候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認真思考而完成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提出適當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在教學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後,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記住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了嗎?」這樣的提問是沒有意義的,也不會帶給學生思考,更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題目後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能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下面的題目嗎?請 說說 你的思維過程。」這樣學生就能用剛學的知識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就會有思考的動力。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來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其次,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教師提出問題後不要急於讓學生回答,而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學生有了發現,才會產生和同學交流的願望,產生思考的興趣。
(三)良好的書寫習慣
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書寫格式不重要,只要解題正確就行。其實書寫格式可以看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格式,認真書寫。如在做計算題時,筆者要求學生先對作業本版面做好規劃,書寫時上下左右要對齊,書寫要工整等。筆者常教育學生,不管做什麼,都要用心認真地對待。盡管教師在學生做題時會經常提醒,但學生仍會出現字不工整、書寫格式不規范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耐心地指導和教育,及時讓學生糾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數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容不得一點馬虎,只有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才能培養學生做事一絲不苟的態度。
4數學課堂氣氛的營造
一、充分估計學生
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大了,意味著傳統的預設內容要相應地減少。而「開放」往往帶來「無序」,這就要求教師在備教案的同時,更要注重備學生,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進程中的可變性。也就是說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多考慮一些。這樣能使我們在應對課堂非預期信息時思路相對寬一些,心態相對穩定一些。例如,筆者曾聽一位教師執教的《圓的認識》,就是一節典型的動態生成的課。一節課中的三個主要環節,都是先由學生操作,再自行 總結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課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在練習紙上試畫兩個圓,要求一個比「我的臉」稍小一些,一個比「我的臉」稍大一些,教師給了學生擁有充分的活動和體驗時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教師請幾個學生用語言描述怎樣才能滿足這一條件。學生的語言明顯存在個性差異,教師非常善於捕捉學生的想法,及時地作出針對性引導,雙方產生積極的互動,最後得出結論「圓規兩腳尖之間的長度決定圓的大小」。學生在這個生動活潑的體驗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顯示出聽課者事先無法預料到的動態生成能力。
二、善於傾聽學生
學生是一個個不斷發展充滿活力的個體,有時學生的思維可能超越教師,因此,對於課堂上學生突然出現的新穎而奇特的想法,教師要善於傾聽。首先教師要有傾聽的意識,要時時想到自己是組織者、引導者,捨得放權,捨得讓學生說;其次要有傾聽的耐心,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教師輕易否定或隨意打斷學生的回答,就會壓抑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此外要注意傾聽的方法,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必要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善於傾聽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通過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反饋信息,而且可以預測師生互動的大致走向,從而更好地調控課堂教學。如筆者在教授兩位數加兩位數(28+13)時,在學完一般方法後,便提問「還可以怎麼算?」鼓勵孩子提出其他計算方法。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筆者發現有個孩子的見解與眾不同,但詞不達意,小臉漲得通紅,意思是「不一定非得從個位算起,也可以從十位算起」。見此情景,筆者及時進行引導「先估算3+8是否滿十,夠十,就在十位上加十,十位上變為2+1+1=4,個位上見8想3-2=1寫1。這樣想就不會忘記進位了。」在筆者的幫助下,孩子終於把自己獨特的見解表達清楚了。孩子笑了,其他孩子也紛紛伸出大拇指誇獎,大家為該同學釋放的潛能而喝彩。
三、發揮教學機智
教師對課堂非預期信息的出現,往往沒有思想准備,也沒有作進一步思考與分析的時間,既不能立即下結論,也不能不理不睬。這時,教師就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採取「暫緩評價」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再闡明自己的想法,或者讓其他同學先發表意見,為自己的教學處理贏得時間。
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相關 文章 :
1. 一年級數學學習七大方法
2. 怎麼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
3. 一年級數學算術怎麼教
4.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5. 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6.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7. 一年級數學題怎麼教
8. 一年級數學《數數》教學方法
9. 一年級怎麼學數學
F. 古代的人如何運算數學的加減乘除 因為他們那時沒有+-*/
算籌
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發現,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一般長為13--14cm,徑粗0.2~0.3cm,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系在腰部隨身攜帶.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擺弄.別看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國數學史上它們卻是立有大功的.而它們的發明,也同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在算籌計數法中,以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單位數目的,其中1-5均分別以縱橫方式排列相應數目的算籌來表示,6-9則以上面的算籌再加下面相應的算籌來表示.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以此類推,遇零則置空.這種計肢毀告數法遵循十進位制.
算籌的出現年代已經不可考,但據史料推測,算籌最晚出現在春秋晚期戰國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一直到算盤發明推廣之前都是中國最重要的計算工具.
算籌的發明就是在以上這些記數方法的歷史發展中逐漸產生的.它最早出現在何時,現在已經不可查考了,但至遲到春秋戰國;算籌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了.前面說過,算籌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那麼怎樣用這些小棍子來表示各種各樣的數目呢?
那麼為什麼又要有縱式和橫式兩種不同的擺法呢?這就是因為十進位制的需要了.所謂十進位制,又稱十進位值制,包含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十進制",即每滿十數進一個單位,十個一進為十,十個十進為百,十個百進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個數碼所表示的數值,不僅取決於這個數碼本身,而且取決於它在記數中所處的位置.如同樣是一個數碼"2",放在個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在我國商代的文字記數系統中,就余返已經有了十進位值制的蔭芽,到了算籌記數和運算時,就更是標準的十進位值制了.
按照中國古代的籌算規則,算籌記數的表示方法為: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再用縱式,千位再用橫式,萬位再用縱式……這樣從右到左,縱橫相間,以此類推,就可以用算籌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數了.由於它位與位之間的縱橫變換,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擺法,所以既不會混淆,也不會錯位.毫無疑問,這樣一種算籌記數法和現代通行的十進位制記數法是完全一致的.
中國古代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法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把它與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記數法作一比較,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古羅馬的數字系統沒有位值制,只有七個基本符號,如要記稍大一點的數目就相當繁難.古美洲瑪雅人雖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進位;古巴比倫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進位.20進位至少需要19個數碼,60進位則需要59個數碼,這就使記數和運算變得十分繁復,遠不如只用9個數碼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數的十進位制來得簡捷方便.中國古代數學之所以在計算方面取得許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歷明上應該歸功於這一符合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法.馬克思在他的《數學手稿》一書中稱十進位記數法為"最妙的發明之一",確實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二進制思想的開創國
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1646-1716)發明了對現代計算機系統有著重要意義的二進制,不過他認為在此之前,中國的《易經》中已經提到了有關二進制的初步思想.當代的許多科學家認為易經中並不含有復雜的二進制思想,可是這本中國古籍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二進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元始的《靈寶經》裡面把陰陽定義為陽是自冬至到夏至的上升的氣,陰為從夏至到冬至下降的氣,這是對地球周期運動的最簡練認識.陰陽是一種物質認識,後來轉化為思想方式,反者道之動等等,都是這種思想的表現.從而開創了對立統一的思想方式,實際上計算機的電子脈沖的思想是與之一致的,采樣定律也是與之一致的.
《易經》是我國伏羲、周文王等當政者積累觀天測算經驗而成的關於天象氣象和人變易的經典,從八卦到六十四卦,就是二進制三位到六位表達,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四位計算機,可以說,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在表達能力上已經高於四位計算機.
十進制的使用
《卜辭》中記載說,商代的人們已經學會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13個單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數字,但是現在能夠證實的當時最大的數字是三萬.甲骨卜辭中還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
十進位位值制記數法包括十進位和位值制兩條原則,"十進"即滿十進一;"位值"則是同一個數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數"111",右邊的"1"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中間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個十,左邊的"1"在百位上則表示1個百.這樣,就使極為困難的整數表示和演算變得如此簡便易行,以至於人們往往忽略它對數學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
我們有個成語叫"屈指可數",說明古代人數數確實是離不開手指的,而一般人的手指恰好有十個.因此十進制的使用似乎應該是極其自然的事.但實際情況並不盡然.在文明古國巴比倫使用的是60進位制(這一進位制到現在仍留有痕跡,如一分=60秒等)另外還有採用二十進位制的.古代埃及倒是很早就用10進位制,但他們卻不知道位值制.所謂位值制就是一個數碼表示什麼數,要看它所在的位置而定.位值制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零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精要所在.但它的出現卻並非易事.我國是最早使用十進制記數法,且認識到進位制的國家.我們的口語或文字表達的數字也遵守這一原則,比如一百二十七.同時我們對0的認識最早.
十進制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傑出創造,在世界數學史上有重要意義.著名的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教授曾對中國商代記數法予以很高的評價,"如果沒有這種十進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李約瑟說"總的說來,商代的數字系統比同一時代的古巴比倫和古埃及更為先進更為科學."
分數和小數的最早運用
分數的應用
最初分數的出現,並非由除法而來.分數被看作一個整體的一部分."分"在漢語中有"分開""分割"之意.後來運算過程中也出現了分數,它表示兩整數比.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我們小學就已完全掌握了.很簡單,是不是?不過在七、八百年以前的歐洲,如果你有這種水平那麼就可以說相當了不起了.那時精通自然數的四則運算就已達到了學者水平.至於分數,對當時人來說簡直難於上青天.德國有句諺語形容一個人陷入絕境,就說:"掉到分數里去了".為什麼會如此呢?這都是笨拙的記數法導致的.在我國古代,《九章算術》中就有了系統的分數運算方法,這比歐洲大約早1400年.
西漢時期,張蒼、耿壽昌等學者整理、刪補自秦代以來的數學知識,編成了《九章算術》.在這本數學經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數運演算法則.
從後來劉徽所作的《九章算術注》可以知道,在《九章算術》中,講到約分、合分(分數加法)、減分(分數減法)、乘分(分數乘法)、除分(分數除法)的法則,與我們現在的分數運演算法則完全相同.另外,還記載了課分(比較分數大小)、平分(求分數的平均值)等關於分數的知識,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統敘述分數的著作.
分數運算,大約在15世紀才在歐洲流行.歐洲人普遍認為,這種演算法起源於印度.實際上,印度在七世紀婆羅門笈多的著作中才開始有分數運演算法則,這些法則都與《九章算術》中介紹的法則相同.而劉徽的《九章算術注》成書於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與劉徽的時代相比,我們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
小數的最早使用
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介紹,開方不盡時用十進分數(徽數,即小數)去逼近,首先提出了關於十進小數的概念.到公元 1300年前後,元代劉瑾所著《律呂成書》中,已將106368.6312寫成
把小數部分降低一行寫在整數部分的後邊.而西方的斯台汶直到1585年才有十進小數的概念,且他的表示方法遠不如中國先進,如上述的小數,他記成或106368.
九九表的使用
作為啟蒙教材,我們都背過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而古代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因此稱"九九表".九九表的使用,對於完成乘法是大有幫助的.齊恆公納賢的故事說明,到公元前7世紀時,九九歌訣已不希罕.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成績不值一提.但在古代埃及作乘法卻要用倍乘的方式呢.舉個例子.如算23×13,就需要從23開始,加倍得到23×2,23×4,23×8,然後注意到13=1+4+8,於是23+23×4+23×8加起來的結果就是23×13.從比較中不難看出使用九九表的優越性了.
根據考古專家在湖南張家界古人堤漢代遺址出土的簡牘上發現的漢代"九九乘法表",竟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枚記載有"九九乘法表"的簡牘是木質的,大約有22厘米長,殘損比較嚴重.此前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一枚秦簡上也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的乘法口訣表,並被考證為中國現今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
除了里耶秦簡外,與張家界古人堤遺址發現的這枚簡牘樣式基本一致的"九九乘法表"還曾在樓蘭文書中見到過,那是寫在兩張殘紙上的九九乘法表,為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上個世紀初期發掘.
乘法表在古代並非中國一家獨有,古巴比倫的泥版書上也有乘法表.但漢字(包括數目字)單音節發聲的特點,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發展起來的珠算口訣也承繼了這一特點,對於運算速度的提高和演算法的改進起到一定作用.
負數的使用
人們在解方程或其它數的運算過程中,往往要碰到從較小數減去較大數的情形,另外,還遇到了增加與減小,盈餘與虧損等互為相反意義的量,這樣,人們自然地引進了負數.
負數的引進,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的一個巨大貢獻.在我國古代秦、漢時期的算經《九章算術》的第八章"方程"中,就自由地引入了負數,如負數出現在方程的系數和常數項中,把"賣(收入錢)"作為正,則"買(付出錢)"作為負,把"余錢"作為正,則"不足錢"作為負.在關於糧谷計算的問題中,是以益實(增加糧谷)為正,損實(減少糧谷)為負等,並且該書還指出:"兩算得失相反,要以正負以名之".當時是用算籌來進行計算的,所以在算籌中,相應地規定以紅籌為正,黑籌為負;或將算籌直列作正,斜置作負.這樣,遇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就能用正負數明確地區別了.
在《九章算術》中,除了引進正負數的概念外,還完整地記載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實際上是正負數加減法的運演算法則,也就是書中解方程時用到的"正負術"即"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前四句說的是正負數減法法則,後四句說的是正負數加法法則.它的意思是:同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減;異號兩數相減,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減正數得負數,零減負數得正數.異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減;同號兩數相加,等於其絕對值相加;零加正數得正數,零加負數得負數,當然,從現代數學觀點看,古書中的文字敘述還不夠嚴謹,但直到公元17世紀以前,這還是正負數加減運算最完整的敘述.
在國外,負數出現得很晚,直至公元1150年(比《九章算術》成書晚l千多年),印度人巴土卡洛首先提到了負數,而且在公元17世紀以前,許多數學家一直採取不承認的態度.如法國大數學家韋達,盡管在代數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在解方程時卻極力迴避負數,並把負根統統捨去.有許多數學家由於把零看作"沒有",他們不能理解比"沒有"還要"少"的現象,因而認為負數是"荒謬的".直到17世紀,笛卡兒創立了坐標系,負數獲得了幾何解釋和實際意義,才逐漸得到了公認.
從上面可以看出,負數的引進,是我國古代數學家貢獻給世界數學的一份寶貴財富.負數概念引進後,整數集和有理數集就完整地形成了.
圓周率的計算
圓周率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對它的計算,可以作為顯示出一個國家古代數學發展的水平的尺度之一.而我國古代數學在這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我國古代最初把圓周率取作3,這雖應用起來簡便,但太不準確.在求准確圓周率值的征途中,首先邁出關鍵一步的是劉徽.他創立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無限逼近圓而求取圓周率值.用這種方法他求得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也有人認為他得到了更好的結果:3.1416.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繼者祖沖之利用割圓術得出了正確的小數點後七位.而且他還給出了約率與密率.密率的發現是數學史上卓越的成就,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紀錄,是一項空前傑作.
G. 為什麼小超人二年級數學下冊沒有
下架了。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粗帆教育部已責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銀滾所以沒有了。二年級數學主要學習表內乘法和除法,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不進位、退位)含有加、減、乘、除的兩步計算題和括弧的認識鋒凳余,也就是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
H. 怎麼教小孩數學加減法
怎麼教小孩數學加減法
你知道怎麼教小孩數學加減法嗎?在小朋友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加減乘除法的運算。首先就是學習加減法的運算。但是如何教會小朋友加減法運算就成為了一個難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分享給大家關於怎麼教小孩數學加減法的方法。
一、給孩子營造一個數學環境
很多時候,家長會認為,教育孩子就是把知識灌輸給孩子,讓孩子記住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教育孩子不僅僅要教會孩子知識概念,還得教會孩子使用這些知識。
加減法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數學知識,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營造一個數學環境,讓孩子明白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存在在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
比如:早上給孩子准備早餐時,可以給孩子6塊餅干,讓孩子把餅干都畫在本子上,每吃掉一個,就擦掉一個,然後給孩子講解「6-1=5」的概念,這樣就能夠讓孩子從自己的行為舉動中明白,減法就是去掉。
同理,加法也是這樣。在這種不斷地培養下,孩子就能建立一個對於加減法的基本認識,這樣對孩子學習接下來更多數字的'加減法運算打好了基礎。
二、通過游戲讓孩子學會運用
當孩子對加減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後,還要進一步提升孩子對於數學運算的感覺,讓孩子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加減法的運算。
面對枯燥的數學教材,有趣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對數學更感興趣,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數學。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加減法時,要靈活運用小游戲,既能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又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比如利用撲克牌與孩子進行游戲。先給孩子10顆糖,然後在草稿紙上寫上「+」、「-」、「=」等運算符號,家長先出一張牌在等式右邊,即結果;再讓孩子擺放合適的牌面數字在等式左邊,完成後家長給出評價,正確就獎勵加一顆糖,錯誤就懲罰減一顆糖。
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運用加減法,既能讓孩子學會理解加減法的知識概念,也能讓孩子對加減法的運用更加熟練。
三、培養孩子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加減法
當孩子學會加減法以後,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應用知識的機會,這樣能夠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讓孩子保持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去挑戰更復雜的加減法。
比如,在與孩子逛超市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嘗試結賬:買一件東西5元,再買一件東西6元,一共給孩子20元,最後超市收銀員找回孩子9元。這樣就能讓孩子在實踐中明白「5+6=11」、「20-11=9」的含義,從而更好地將知識記在腦海中。
如何教兒童學數學
1、在家裡給孩子輔導數學,問題要靈活多樣,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長給孩子輔導數學就是呆板的幾道算題,這樣孩子容易厭煩,會覺得數學沒有興趣。如3+7等於多少?7+3呢?8+2呢?這時你如果反過來編題:那兩個數相加得10?這樣的算式共有幾個?如何判定你已經寫完了?有規律嗎?讓孩子找到:0+10,1+9,2+8,3+7,……,10+0這一規律後,又提出那兩個數的和等於11?這樣的式子共有幾個?然後提出兩個數的和等於100,這樣的算式能編出幾道。這些問題可培養孩子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有時,你做家務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題給他做,你可以在紙上畫一個幾何圖形,叫孩子說說這個像什麼?比如畫一個圓,讓孩子去想像。有的孩子說像大餅;像圓圓的月亮;像媽媽漂亮外衣的紐扣等等。只要是圓的,不管說什麼都對,說得越多越好。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及觀察力。
2、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編的題, 能讓孩子體會生活,豐富生活知識
養金魚是小孩子挺喜歡的事。為讓孩子做減法,可編制「金魚缸中有5條金魚,死了一條,還剩下幾條?」有過養金魚經驗的孩子不一定就簡單的回答4條,他要提出這條死了的金魚撈出來了沒有?這樣他就有兩個答案:4條或5條。多思考這樣的問題可培養孩子全面考慮問題的習慣,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豐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為兩類。按什麼方法分,由孩子自己決定。特別是孩子多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動、植物分,或按海產類或非海水類分,也可按炒菜、湯菜分;冷盤、熱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適當的提示,讓孩子學一點分類思想,還豐富了生活知識。
3、能動手操作的題,父母不要給出答案,讓孩子去操作、體驗、領悟
為考孩子的智力,家長會給孩子提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有四個角,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孩子會脫口而出,3個。這時家長不要告訴孩子答案,要孩子親手去剪一剪。一剪才發現有5個角。繼續剪,看能不能剪出3個?孩子都看過能伸縮的活動推拉門或防盜窗,這些門或窗的結構是四邊形的。問他們為什麼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邊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圍一個四邊形和三角形,然後壓一壓,看那個會變形。讓孩子領悟到「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能領悟出某些結論,為創造發明打下基礎。
I. 數學基本加減法誰發明的
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如中國至少在商代(約三千年前),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但同其他幾個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和印度一樣,都沒有加法符號,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帶分數寫法中仍可以看到這種遺櫻清跡。到公元三世紀,希臘出現了減號「↑」,但仍沒有加法符號。公元六世紀,印度出現了用單詞的縮寫作運算符號。其中減法是在減數上畫一點表示。
後來歐洲人承襲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個檔棗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個字母,意思是相減)表示減。
「+」、「-」出現於中世紀。據說,當時酒商在售出酒後,曾用橫線標出酒桶里的存酒行頌拆,而當桶里的酒又增加時,便用豎線條把原來畫的橫線劃掉。於是就出現用以表示減少的「-」和用來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餘和不足,1514年荷蘭數學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數運算符號。後來又經過法國數學家韋達(Vieta,1540—1603)的宣傳和提倡,才開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認。
轉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啊
J. 數學解比例中有沒有加減法
沒有加、減法。(只有乘、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