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如何找准條件
我認為,數學中給出的題目條件要劃分清楚,這是解題的關鍵,如果連題目都沒有理解清楚,對於解題思路的形成將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摸不著頭緒。
數學題目條件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
【一】正條件。即題目中直截了當的給出的數據、關系;
【二】隱含條件。即題目中沒有明確給出的條件,包括相關知識點的特點、關系;
【三】負條件。即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對結論沒有關系,只是起一個擾亂視聽的作用,關鍵在於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判別。對於此條件,學生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將其剔除。
② 做完數學題如何分析
1、要知道自己之前的解題思路錯在哪裡
2、對照參考答案的接替思差埋路再想一遍
3、虛凳螞對題目進行深化,先是改變題目中的數值,然後是條件和問題進行轉變,想想如果是原題中的問題變成條件,原題的條件變成問題怎麼做,這樣就變成多道題目了
4、有時候一些粗遲同一個類型的題目歸納在一起就好了
③ 高三,我不會分析數學題目
1.分析綜合是:從已知→(結合定理、定義、性質、概念、公式等數彎沒推導出結論的過程)→結鬧羨果。
2.要熟記:定理、定義、性質、概念、公式及其推導方法、應用等
3.要記熟已知條件薯納(包括隱性條件)結合定理、定義、性質、概念、公式等推導、分析綜合
4.做題前、後都要反思、總結,反復進行就OK。
④ 數學題目中滿足什麼條件,能夠說明什麼,自己填的條件是被,求的,還是已知條件
這個要具體題目具體分析
比如說:
1、未知數X滿足3•X=6,求X。那麼就是要求的
2、已知a和b滿足以下條件:0<a<5,0<b<5,1<a+b<4,求ab的取值范圍。這種就是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
⑤ 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教給學生准確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應用題的占的比率很大。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利用所學到的應用題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費用的支出和收入、盈虧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等等。因此,可以說應用題是生活的需要,無所不有,無處不在。其實應用題的學習是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數學素質。因此,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引導學生怎樣解應用題
1、認真閱讀題目。很多學生一直認為只有語文才需要一遍遍地讀。數學是一門很省力的科目,不需要怎麼花時間讀題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科目,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要求相當高。同時讀題也是解決應用題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自己感知信息數據的過程。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數學應用題的讀不是泛泛而讀,要求的是讀通、讀透。很多學生之所以做錯,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讀題時走馬觀花,完全沒有看懂題目問了什麼,很隨意的就開始動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做錯了題目,甚至有的題目錯的非常的離譜,讓老師無法理解你是如何做出來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應用題也不例外。甚至可以這么說:「與其讓學生抄題目,不如讓學生認真讀題目。」這當中的道理,就像讓學生抄不認識的字一樣,不論抄多少遍,學生還是同樣不認識、不理解。認真的讀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也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捕捉信息數據的能力,為學生理解題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2、圈重點。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重點的詞圈下來。這里所謂的重點詞並不是指同一個詞語,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他們眼中重點的詞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多有少,但不管怎麼,圈出的詞一定要為你做題服務。例如:在教《分數加減法》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題目,一塊地共多少公頃,其中多少種大豆,多少種棉花,其餘種玉米,玉米的種植面積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這道題主要是讓你區別給你的分數是分率還是一個數。這個時候我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有單位名稱的數字圈出來,這樣可以提醒自己,數和分率是不同的,不可以進行加減法。同時劃出「幾分之幾」明白的告訴學生求的是一個分率,和公頃無關。劃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可以提醒學生在今後的思考中注意一些細小的地方,以免出現不該有的錯誤。
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必須採用「聯想法」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可讓學生找出題中關鍵詞來引發聯想,由題中的一個詞語或數量想到與之有關的另一個詞語或數量,以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如:五年級同學要澆300棵樹,已經澆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題中出現「要澆、已澆、剩下、3次、平均每次」等字眼,教學時可提示,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展開一個由「要澆」、「已澆」想到「剩下」,由「剩下」、「分3次」想到「平均每次」的合理想像過程。又如:一塊長方形的蘿卜地,長15米,寬6米。在這塊地里一共收蘿卜13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蘿卜多少千克? 解題時只要學生能從「長、寬」想到「周長」或「面積」,或由「平方米」想到「面積」(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積單位),就能確定必須先求面積了。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三、讓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至關重要。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謂分析法,就是從應用題中欲求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首先考慮,為了解題需要哪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條件都能在題目中找到為止。例如:甲車一次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運50千克,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
指導學生口述,要求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甲車運的和乙車運的)?題中列出的條件哪個是已知的(甲車運的),哪個是未知的(乙車運的),應先求什麼(乙車運的300+50=350)?然後再求什麼(兩車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綜合法是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通過分析推導出題中要求的問題。如上例,引導學生這樣想:知道甲車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車運煤重量(300+50=350),有了這個條件就能求出兩車一共運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過上面題的兩種解法可以看出,不論是用分析法還是用綜合法,都要把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所求問題是思考方向,已知條件是解題的依據。
四、培養學生多練習的習慣
多練即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解應用題的訓練。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照顧全體,輔差培優,這樣既可穩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練習可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設計練習題時應恰當運用口答、板演、書面練習和動手操作等多種練習相結合的形式,注意「質」與「量」的有機統一,發揮每種練習的獨特作用,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智力,使練習收到實效。比如:既要設計一些選擇、改編、補充條件或問題等基本形式的練習,又要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如答案不唯一,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餘條件、條件不夠等。讓他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輕松與快樂。
五、引導學生學會「假設」
假設是指將題中的某一條件先假設為與其相近的另一條件,從而使問題的解答趨於簡單、明朗。如練習題:「一批煤,原計劃每天燒16噸,實際每天燒12噸,結果多燒5天。原計劃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假設實際燒煤的時間與原計劃燒煤的時間相同,則實際燒煤的總噸數要比原計劃燒煤的總噸數少12×5=60(噸)。總噸數差60噸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實際比原計劃每天少燒16-12=4(噸),60噸里包含幾個4噸,就是原計劃燒煤的時間。根據實際少燒的噸數和實際少燒的時間,就能求出總噸數。
12×5÷(16-12)=15(天)
六、讓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我們應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孩子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可以編一道這樣的文字應用題:過春節了,爸爸買了一籃子又紅又大的蘋果共10個,給姥姥送去4個,還剩幾個?這樣似乎累贅,但很明顯學生感覺到四個蘋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拿出來即「去掉」,「去掉」就用減法,從10個里去掉4個,則用10減去4得6個。這比讓學生說籃子外面和裡面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4個,求籃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學生列式計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學「小明要寫9個字,已經寫了6個,還要寫幾個?」這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就畫9個田字格,在6個格子中寫6個字,指著剩下的空田字格問學生「還要寫幾個」。寫一個字就相當於去掉了(手勢)一個格(因為這個格子寫過了就不能再寫了),寫6個字去掉了幾個格?去掉用什麼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還要寫幾個用減法,用總數減去已經寫的個數。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至於怎樣表述更有利於不同的學生理解,就在於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導方式了。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教導學生,學生的思路越清析,解題方法也就越豐富靈活。因此,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得出正確的結果,而要進行必要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做到活學活用,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在數學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⑥ 如何分析數學題型
我以高中的經驗說說吧,不知道有沒有用。
如你們老師所說,題目萬變不離其宗,總是圍繞固定的方法解題,不同的是題目的數據。
解題首先有一條定律:高次將次,多元消元,常數分離,變元集中。圍繞這句話能夠拓展出許多方法:比如解不等式恆成立題中的「常數分離法」、「換元法」。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解題其實就是轉化,將所求與題設條件靠攏的過程,根據求證找到題設條件與之的關系,進而尋找證明方法。
其次便是題型與方法。方法分為數學思想與常用解題技巧,這個可以去書店裡找找相關的書,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題型則是分為解析幾何、立體幾何、三角函數等等,這些多做試卷就能掌握相關規律,每道題重要的是看它背後的方法,例如函數求和題,可以裂項相消,也可以倒序求和,題目是用來鞏固已學的數學知識,當某種方法已經掌握透了之後,就能去找別的類型的題練習,直到掌握所有方法。
再過10天高考,共勉吧。
⑦ 請問該怎麼解數學題我一般都是看到題目就將所有條件和與之有關的式子寫出,然後相互轉化得出結果。
你這種方法類似綜合法
有一種分析法,就是從所求的結論出發,假設結論成立,結合已知條件,看一看還差什麼條件能夠使結論成立,再分析差的這個祥桐罩條件需要如何得到,這樣一步一步直到和輪唯已知條件或定理法則相符合。
還可以把綜合法和分析法相結合謹鬧來分析問題
解數學題沒有固定的模式方法,要自己去摸索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