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集體備課記錄表寫哪些內容
時間
地點
內容
中心發言人
參與成員
過程
討論
總結。
小學集體備課的方法很多。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各學校具體情況的不同變化,各校應採取適合本校情況的方法。宗網傳方案和我的經驗,我以為好多的「集體備課」實為有其言而無其行。一線教師每天都有自己的課程和作業要批。集體備課除非學校集體統一安排時間是很難實施的。
我以為合適的方法應該是: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最為適宜。將教材由學科組集體商議將備課任務分配給每一位教師,這位教師要提前將電子教案利用校園內網傳送給同學科組教師(同學科、同年級)。這樣得到教案的教師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閱讀和修改,並卜悄將修改後的教案上傳。每位教師都可以這樣做,不僅原創雹磨者可以得到反饋也有利於說有同學科組教師共同分享和交流。省去了形式,注重了實效。課後的「反思」更要及時錄入上傳,更有利於交流,極大的提高「集體備課」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不要依賴網路,特別是交流階段。那樣做就失去了備課的意義,出現的問題和優缺點就無從體現。再有,這種方法也存在著不足:教師隊伍大齡化,能夠利用媒體進行交型肆渣流的人不足20-30%,學校也不能對教師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一堆電教設施利用率不高。基於以上各種原因,現如今能夠真正堅持「集體備課」的學校有多少?采訪一下教師,聽聽他們的態度,這才是研究如何進行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第一手材料。
B.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
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實踐課,內容選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寄信活動為素材,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一方面鞏固所學的集合、組合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熟悉、了解、鞏固所學的郵票組合知識,並通過探究,知道如何確定郵資,會寄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培養學生調查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本節課的重難點:
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
二、說教法學法
1)以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先給學生呈現一些不同的郵票,讓學生了解郵票的相關知識,認識郵票的作用,為後面探索郵票中的數學問題作好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郵票上的圖案了解我國的大好河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凸現教學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出示國家郵局關於新含郵資的規定,使學生了解信函郵資的一些常識,並說明確定信函資費的兩大要素:第一,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還是外埠。第二,信函質量。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填寫1克——100克的資費表格,確定100克以內的信函所支付的費用,再確定哪些資費可以僅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支付,那些不能。然後再小組合作,設計出一張符合要求的郵票面值。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中提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培養創新意識。
練習相似類型的習題,如最多用4張郵票支付不超過400克的信函,,除了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外,還需要增加什麼面值的郵票?在練習活動中,先小組合作再獨立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觀察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2.說一說。
(1)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你知道它們各有什麼作用嗎?交流後,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於各種郵政業務。
3.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出示郵票相關的費用。(課本118頁)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
(1)不到20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計算出所需郵資。
(2)說一說你是怎麼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計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4、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隻能貼3張郵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1)不超過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郵資?
學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引導列表描述。(課本119頁)
(2)只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1.2元
兩張: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3)你認為可以讀者設計一張多少面值的郵票?學生自行設計各種面值的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三)布置作業:
如果想最多隻用4種面值的郵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過硬,400g的信函的資費,除了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你認為還需要增加什麼面值的郵票?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節小學六年級的數學課。
學生分析
學生整體上思維敏捷,在新授課上總是表現出較濃的興趣,課堂反應與接受較快。
本節課將要教學的「成數與折扣」,大多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交往、購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觸、了解。但學生的這種認識還只是憑借生活經驗產生的感性認識。如打折,學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價少了,但問其所以然,能解釋清楚的並不多。所以對成數、折扣知識概念學生並未真正理解。另外,學生很少會將這種生活中的商業折扣、農業成數與數學、與課本上的百分數數學知識相聯系,欠缺知識間溝通互化的意識。所以,需要教師規范、指導形成系統的概念,聯系生活實踐來展開教學。
教學目標
1.明確成數、折扣的含義。
2.能熟練地把成數、折扣寫成分數、百分數。
3.正確解答有關成數、折扣應用題。
4.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准備
電腦課件一份,學生准備計算器。
教學流程
一、聯系主活,導入新課。
師:我們剛剛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結束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過去了,就在春節過後,各商家又會搞些什麼樣的促銷活動呢?學生匯報調查情況。
二、在生活情境中,講授新知。
1.教學折扣的含義,會把折扣改寫成百分數。
(1)談話,探學情。
師:剛才大家調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麼你所調查到的打折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打「七折」,你怎麼理解?學生回答。
師:你們舉的例子都很好,老師也搜集到某商場打七折的售價標簽。
(電腦顯示)
①大衣,原價:1000元,現價:700元。
②圍巾,原價:100元,現價:70元。
③鉛筆盒,原價:10元,現價:xx
④橡皮,原價:1元,現價:xx
師:動腦筋想一想。如果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打七折,猜一猜現價會是多少?如果原價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現價又是多少?
學生回答。
師:仔細觀察,商品在打七折時,原價與現價有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帶著這樣的問題,拿出你手中調查到的打七折的標簽,可以利用計算器,也可以藉助課本,四人小組一起試著找到答案。
(2)討論,找規律。
學生動手操作、計算,並在計算或討論中發現規律。
師:說說你們組尋找的方法。
學生的方法有:利用計算器,原價乘以70%恰好是標簽的售價;或現價除以原價大約都是70%;或查書等。
(3)歸納,得定義。
師:通過小組討論,誰能說說打七折是什麼意思?打八折是什麼意思?打九折呢?打八五折呢?
學生回答。
師:概括地講,打折是什麼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數,該怎樣表示?
師小結:「幾折」是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4)練習。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2.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1:商店出售錄音機,每台原價430元,現價打九折出售,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1)出示提綱。
①打九折怎麼理解?
②是以誰為單位「1」?
③可以改寫成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④要求便宜多少元?也就是要求什麼?
(2)學生試做,講評。
(3)練習,做一做。
3.教學成數的含義,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1)新聞,探學情。
師:看了這則新聞,你想到什麼?是肯定不能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認為八成表示有多大的把握?
學生回答。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如果把肯定來晉看作100%的話,八成就相當於80%。這種說法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工農業生產中也經常用到。
(2)自學,得意義。
打開書自學課本相關內容。
學生匯報情況,概括成數的`含義。
(3)練習。
師:就要單元測試了,能不能用含有成數的句子表達你對這次測試有多大的信心?
①四成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②二成五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③七成五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④八成七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4.運用成數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2: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學生試做、匯報、講評。
三、鞏固練習、應用所學。
1.判斷。
(1)成數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2)五成八改寫成百分數是5、8%。()
(3)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價格為單位「1」,即標准量。()
(4)某縣今年蔬菜比去年增產四成,這里的四成是把去年看作單位「1」。()
(5)一件上衣現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說比原價降低10%。()
2.做課本中的相關練習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又知道了什麼知識?
板書:
折扣成數:
例1:430×(1-90%)例2:41、6×(1+25%)
=430×0、1=41、6×1、25
=43(元)=52(噸)
答:比原價便宜43元。答:去年收白菜52噸。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認識比」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五單元的起始課,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之一。教材密切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置了多種情境圖。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兩個數相比的知識得以升華,同時也能夠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比的性質、比的應用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認識比」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經驗。針對知識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較、總結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有效學習。
二、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特點及學情分析,結合數學教學「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時目標確定如下: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比,會求比值,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3)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三、教學活動過程與安排
教學伊時,以落實第1個目標,教材中學生非常熟悉的實物圖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後,我引導學生認識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講練結合中,引導學生學習比的讀寫;並通過自學,讓學生認識比的各部分的名稱。「試一試」的教學先讓學生說一說四個「比」的具體意義;通過交流,讓學生說出把每種溶液里洗潔液看作1份時水的份數。引導學生討論每種溶液里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關系的其他表示方法,從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比的意義的認識。
接著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問題為例,引導學生填表後說明還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啟發學生觀察分析已認識的比進而組織學生討論:「兩個數的比又表示什麼?」這一問題,使學生認識上面的例子都是通過比來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比的認識,從而正確描述比的意義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學生把比的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
例2後面「試一試」與「練一練」的第3題整合在一起,學生完成填空後,組織學生討論:比的前項、後項和比值分別相當於除法和分數的什麼?並通過自學「試一試」後面一段話發現兩個數的比也可以寫成不同形式,但仍讀作比,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最後討論「比的後項可以是0嗎」這一問題時穿插數學中的比與體育比賽中引用比寫法的區別。使學生對比的認識更加透徹。在上述過程中,用討論與交流的方式對比與除法和分數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對比,加強了知識間的聯系。
鞏固練習我安排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完成練一練1、2題,練習十三1-4題,目的在於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環節對本課新知進行了相應拓展。首先讓學生從身邊找比,課件呈現人體中有趣的比及一組圖片,國旗、國畫、建築圖。結合「黃金比」使學生認識到按照每種規格做的國旗,長和寬的比都是3:2,這樣看起來是最美麗的,梅花圖、建築圖的呈現,讓學生感受黃金比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中「比」的魅力,同時也使健康、愛國等教育在數學中得到有效滲透。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為: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本單元是扇形統計圖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是在學生學習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讓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與總量的百分中,能從扇形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對比觀察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觀察的能力,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3、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並能從中發現信息。
教學難點: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得有用信息,並做出合理推斷。
二、說學法教法:
新標准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獨立思考,開展同桌及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必要性,並根據扇形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並解答簡單的問題。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線索。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數學教學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在引入新課時,我通過讓學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有的同學已經感冒了。那麼在冬天我們如何增強體質,抵禦嚴寒,預防感冒呢?同學們自然就會想到參加體育鍛煉,教師隨之就問,你們知道我們班參加各項體育項目的人數分別是多少嗎?學生感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統計一下。這樣學生在生活中有了統計的意識,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是知識的「再創造」過程。教師設計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引導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知識整理,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哪些數學信息,感受條形統計圖的作用。
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當學生提出喜歡乒乓球項目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在條形統計圖中不能很容易的看出,而這種百分比在生產生活中又會經常用到,這時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一種新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由此而產生。面對新知學生在相互交流討論中,體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感受到扇形統計圖的優越性。
三、教學流程分析:
(一)激趣引入,創設情境
多媒體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資料,讓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新舊知識對比,探究學習
多媒體展示同學們最喜歡的明星統計圖,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小組交流。在此基礎上,出示教師收集的扇形統計圖資料,引導學生讀圖交流,並歸納概括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三)練習提高
學生在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後,出示教科書第107頁做一做及108頁習題2,使學生會利用扇形統計圖處理解決問題,以同桌互問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作業布置讓學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況,力爭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體會數學帶給我們的人文性。
一、說教材
圓是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
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也進入了一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後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使學生學會用圓規畫圓。
2、技能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圓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並能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當中。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由於教材並沒有給圓下一個准確的定義,主要是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並了解圓的基本特徵,因此「感知並了解圓的基本特徵和用圓規畫圓」就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認識圓的特徵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來理解其中許多的概念,因此「認識圓的特徵,畫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圓」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學情
本班上共有84名同學,其中有少數同學的成績較差,他們上課時不愛聽課,也不知道怎樣學習,平時很少舉手回答問題的了。但班上象徐小紅、徐港新、徐煥這樣的學生還是有幾位的,他們在班上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都能回答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有時,較難的也有個別學生也能答出來。我在教學時,注重鼓勵和表揚學生,有時也給予批評。我盡量做到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結果,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將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發現和掌握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從培養學生主體參與和創新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如下三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調查
1、《圓的認識》課前學習調查。
(1)你已經知道了圓的那些知識?還學會了什麼?
(2)怎樣使用圓規畫圓?有什麼技巧?
(3)圓與其它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
(4)圓有什麼特徵?
(5)生活中哪裡用到了圓?你能解釋為什麼用?
(6)關於圓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二)認識圓的特徵
1、認識曲線圖形:教師閉眼徒手畫一條不封閉的曲線。
這是圓嗎?最不像圓的在哪裡?
2、探索圓的特徵。
(1)整體把握曲線圖形。
我們常採用「對比、比較」的方法探索特徵。你能想起那些平面圖形?
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你會如何分類?為什麼?
(2)出示一組組合圖形:圓裡面內接一個最大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二邊形。
(3)猜想:每個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角頂點的線段長度有什麼特點?
(4)動手驗證猜想:正多邊形的中心點到每個角的頂點距離一樣嗎?分別有幾條相等的線段?
(5)學生逐一匯報,教師引導思考「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你發現了什麼?」正多邊形的變數不斷增加,正多邊形越來越逼近圓形,但是,正多邊形內相等的線段數是有限的,而圓從圓上到圓心相等的線段數是無限。
(6)歸納圓的特徵:
3、認識圓形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4、認識「圓,一中同長也」:
對於圓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了,春秋時期的墨子就在《墨經》記載「圓,一中同長也」,一中指的是?同長呢?什麼叫做直徑?這一認識比其他國家早了1000多年。
5、小結:圓有什麼特點?叫什麼圓?
(三)畫圓
1、圓規是不是可以畫出一個圓?請用圓規試著畫一個圓,並標注出各部分名稱。
介紹圓規:兩腳距離等於圓的什麼?
2、特殊畫圓方法。
(四)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聯系
剛才用對比的方法找出了圓的特點,事物之間往往存在著聯系,用聯系的眼光看,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有聯系嗎?
(五)立體圓形。
認識球體圓和平面圓。
;C. 小學數學說課的基本步驟
一、說教材
1.先說教材地位,如××節是第×冊第×章的第×節,與前後的聯系如何(是基礎/應用/承上啟下……)。
課的學習有什麼幫助或困難。
三、說教法,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
四、說學法,立足學生,要學好這個知識應用什麼方法。
五、說教具,多媒體也算。
六、說教學過程(這是最重要,應占說課環節的一半以上時間)。
1.引入,從什麼角度引入正題,如講故事,看視頻,提問……
2.具體的知識環節,在說的過程中一定要和教學目標與教法相對應。如:我對待這個問題時設計了三個思考問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考,是為了突破教學難點中的哪個目標。
3.總結歸結。
4.反饋練習(這個也很重要,不能多也不能丟)
七、說教學反思,即講完這節課後有什麼地方做得好,什麼地方做得不足,仍需努力(如果是課前說課此環節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