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數學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第一,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在我們幼兒園的數學活動中,雖然有計劃、有系統、有操作,但是仍存在「三多」,即教材的運用是「拿來主義」的多,教學的過程是「傳授的多」,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告訴的多,孩子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越來越淡。可年齡越小的幼兒愈需要依靠直接的興趣來激發學習的動機,《綱要》中也提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自然而然投入更多,更專注,並表現出驚人的毅力。在幼兒的心目中,老師就是一個魔術師,隨時都會變出許多美麗有趣的東西:可愛的小動物、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的大樹、大大小小的幾何圖形、常常短短的彩棒等等。因此,在數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扮演著神奇的魔術師這一角色。在活動開始時,我總以神秘地口吻問幼兒:「你想知道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你們看,誰來了?」「閉上眼睛,猜一猜這是什麼?」在提出要求的時候,我抓住孩子們爭強好勝的心理,常常用比賽的方式說:「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聽得仔細,坐得神氣,答得正確」等等。處處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為前提。讓孩子們專心地聽清要求、仔細地回答問題。同時,也達到了集中注意力參加數學活動的目的。
第二,讓數學活動充滿生活的氣息
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對數理邏輯知識的掌握不是來自於被操縱的對象本身,而是來自於兒童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的協調。他們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系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要求「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關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綱要》的字里行間無不向我們透露著「整個世界就是孩子的課程」;應讓數學教學生活化、趣味化,讓孩子生活數學化等等信息,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充滿了時代的氣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孩子無時無刻不在與數學打著交道,數學教學對孩子的生活有著獨特的影響。在孩子一日活動中,我們注意引導孩子去發現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孩子來園後,我們引導孩子畫畫、搭積木,在活動中讓他們認識顏色,將積木按顏色分類,數數積木的數量;在吃點心的時候,我們會引導孩子們數數自己吃幾塊餅干,每張桌子上分幾個小碗;孩子在整理玩具的時候,我們會引導他們按顏色、類別進行分類;孩子進餐時,我們引導他們去發現眾多的一一對應關系;孩子在散步時,我們引導他們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等等,孩子在輕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獲得了數、形、量的知識和經驗,既增強了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數概念。
2. 小班數學有趣的名稱有哪些
1. 感受數字的奇妙,體驗觀察、思考的樂趣。
2. 培養幼兒對數字的探索意識。 過程: 一、小朋友們,讓我們來做個數字手指操好嗎? 「一個指頭按門鈴,
3. 小班數學:數數有幾個
活動目標:
1、能將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
2、初步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准備:玩具若干套,水果玩具若干套,蔬菜玩具若干套。
活動過程:
(一)數數玩具有多少。
1、玩具分一分。
教師出示一簍混在一起的玩具。教師:小玩具來和我們玩游戲了,可它們都跑到一起去了!怎麼辦呢?請一名幼兒將玩具按種類分開擺放。
2、玩具有多少。
教師:每種玩具有多少呢?怎樣才能讓大家不用數一下子就知道它們的數目呢?鼓勵幼兒提出用點卡表示玩具數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紹活動——這兒有許多水果、蔬菜寶寶都還沒有分,我們來幫幫它們吧!
2、幼兒操作——幼兒將每一簍里的小玩具、小水果、蔬菜分開,並數一數每一種有多少,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教師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X個玩具用X個點子表示。
(三)送玩具們回家。
1、教師:現在我們送玩具、水果和蔬菜回家吧!
2、幼兒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應的地方。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時讓小朋友玩各種物品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並用點卡表示數量,鞏固練習對數的多少及分類的能力。
4. 幼兒園小班數學內容包括哪些
珠心算,加減法
5. 幼兒園小班的數學認識有哪些方面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一般處於3-4歲,應國家發布的《3—6歲兒童發展指南》要求,幼兒對數學的認知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
1、學習數學的興趣
當幼兒感知和發現到周圍物體的多樣性時,便能體驗和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數學,對數學學習開始感興趣。
2、主動探索操作,尋求答案
基於幼兒對數學感興趣,便會主動探索,通過不同方法尋求答案,過程中智力得到開發,多項數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3、感知實物,學會比較
幼兒在這個階段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後、里外等方位詞。
4、理解數和數量
結合具體事物讓幼兒通過多次比較,逐漸理解數字和數量的意義。
6. 按規律排序小班數學教案有哪些
如下: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為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掌握排序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按一定規律排序。
2、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幼兒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編寫內容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7. 小班數學分類教案有哪些
目標定位:
1、讓幼兒能找出相同的物品,並知道擺放在一起。
2、練習將物品分類,並養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3、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相互合作、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編寫依據: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
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課題的教案設計,根據上課班級學生的實際差異宜有所區別,原定教案。
在上課進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課後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要的自我分析,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 小班數學1~5的點數有哪些
有1、2、3、4、5。這是小班的一個認數教案,具體內容如下:
活動目標:
1、會辯認數字1、2、3、4、5,了解1、2、3、4、5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能根據數字1、2、3、4、5取相應的實物。
3、增強對數字的敏感性。
4、樂於參與集體游戲,分組游戲。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一個數字轉盤;
2、學具准備:"數字卡片"1--5;工作台;物卡與幼兒人數相等;印章若干12個;左邊寫好數字,右邊畫了格子的作業紙;"數、物拼板"12份"數字卡片"中空心數字1--5;水彩筆12份。
3、活動室准備:在每個桌子擺放1、2、3、4、5的數字。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兒互相問候。走線,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和老師一起走線,教師變換兩臂動作;叉腰--側平舉--摸肩,幼兒模仿。另一教師在另一處等待,給每一位經過的幼兒發一張數字卡片。(1-5的數字卡片)
線上游戲:辯認數字1--5。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手中的數字卡去尋找數寶寶的家,找到了就坐下來。
請手上拿著數字1的小朋友把"1"字舉起來,請你們坐到1號桌上。依次請其他的孩子坐到座位上去。
2、集體活動。
a.教師出示數字轉盤,請一名幼兒轉一轉,其他幼兒觀察,教師提問:"數字轉盤上有什麼?"(指針和數字)
b.教師轉動轉盤,待轉盤停止時指針指向數字幾,就請幼兒集體大聲的讀出這個數字。
c. 5以內的按數取物。
現在請小朋友《取學具兒歌》師:擺好工作台,學具拿出來。
生:--工作台,--拿出來。輕輕拿,輕輕放,我的學具我愛護。
a.每個幼兒一套1--5的物卡,請幼兒根據轉盤上的數字舉相應數量的物卡。請3-5名幼兒轉動數字轉盤,其他幼兒在讀出數字的同時要從工作台上取出相應數量的物品。
b.操作"數物拼板"
出示物卡,請一個小朋友到前面來,取出相對應的數字放在拼板上。
這個活動能讓孩子快速記憶1、2、3、4、5個數字,並懂得它們衡量大小的作用。比起單單告訴寶寶什麼是1、什麼是2、實物的呈現會讓寶寶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如:
串項鏈
材料:有開口的串鏈(白色的一個,紅色的若干個)。
操作方法:把串鏈一個一個串起來,再一個一個取下來。
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一個一個串起來,一個變成許多個」「一個一個拿下來,許多變成一個一個」,觀察項鏈由一個白色的串鏈和許多個紅色的串鏈連接而成。
2、可以將串鏈換成雪花片、回形針等材料進行類似練習。
3、本材料適合小班上學期使用。
9. 小班數學都有什麼題型數的能力
一、綜合題的特點及分類;數學綜合題是初中數學中覆蓋面最廣、綜合性最強的題型.近幾年的中考壓軸題多以數學綜合題的形式出現.1、綜合題涉及的知識點多,題目條件隱蔽,結構復雜。2、解數學綜合題一般可分為認真審題、理解題意,探求解題思路,正確解答三個步驟.解數學綜合題必須要有科學的分析問題的方法.解數學綜合題必須要有科學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數學思想是解數學綜合題的靈魂,要善於總結解數學綜合題中所隱含的重要的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要結合實際問題加以領會與掌握,這是學習解綜合題的關鍵4.解幾何綜合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數形結合,多角度、全方位觀察圖形,挖掘隱含條件,尋找數量關系和相等關系.(2)注意推理和計算相結合,力求解題過程的規范化.(3)注意掌握常規的證題思路,常規的輔助線添法.(4)注意靈活地運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解決幾何型綜合題的關鍵是把代數知識與幾何圖形的性質以及計算與證明有機融合起來,進行分析、推理,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10. 小班教案數學課上什麼好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別。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大的給大熊,小的給小熊」。
3.能愉快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大熊和小熊圖片各一張,草地兩塊。
圖片:帽子、衣服、包包、皮球、蘋果等大小各一張
幼兒操作卡片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兩位好朋友(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你們猜猜誰是大熊誰是小熊?你怎麼知道的呢?(大熊大,小熊小)
二.分辨圖片中的大和小。
師:今天大熊和小熊還帶來了許多好東西,我們來看看吧。(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可是大熊和小熊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些是大熊的,哪些是小熊的,你們來幫它們找找好嗎?找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大熊用的是大東西,小熊用的是小東西,要不然它們會不高興的。
教師讓幼兒一一認識圖片中的大和小並示範將圖片分類
教師示範將大東西放到大熊那裡,小東西放到小熊那裡。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操作。要求:送的時候要說,如:大帽子個大熊小帽子給小熊。
教師小結:我們小(2)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把東西都送對了,你們看大熊和小熊都笑了,來我們表揚一下自己。
三.游戲:找朋友
1.找找比比
師: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么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他們還邀請一些小動物和他們一起玩,(提示幼兒拿出椅子底下的圖片)請每個小朋友說說你拿到的是什麼?有幾個?有什麼不一樣?
2.送小動物
大的動物和大熊玩,小的動物和小熊玩。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送玩具)
3.評價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寶們送的對不對?集體檢查
四.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找還有沒有大熊和小熊的玩具(帶幼兒出場)
活動反思: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向下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不應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這是我准備工作不夠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 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