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年級數學畫圖還剩多少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3.2《還剩下多少》
點右邊關注我 大講堂教輔 2020-07-04 17:42
圖片
同步教材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圖片
圖片
圖片
微課堂
1
,時長09:35
知識點
2
把兩個數合並在一起用加法。加數+加數=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數,和是16。
從一逗孫爛個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如:19-6=13中,19是被減數,6是減數,差是13。
(一)熟記表內加法和減法的得數
(二)知道以下規律
1、加法
(1)兩個數相加,保持得數不變:如果相加的這兩個數有一個增大了,山漏則另一個數就要減小,且一個數增大了多少,另一個數就要減少多少。
(2)兩個數相加,其中的一個數不變,如果另一個數變化則得數也會發生變化,且加數變化了多少,結果就變化多少。
(3)兩個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得數不變。
2、減法
(1)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保持減數不變:如果被減數增大,結果也增大且被減數增大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則結果也減小,且被減數減小多少,結果也減小多少。
(2)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被減數不變:如果減數增大,結果就減小,且減數增大了多少,結果就減小多少;如果減數減小,則結果增大,且減數減小了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
(3)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的數不變:被減數增大多少,減數就要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多少,減數也要減小多少。
(三)整 理 與 復 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設計
3
還剩下多少(減法的認識)。(教材第27~29頁)
1.學生通過身邊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動,體會減法的意義。
2. 認識「-」,會讀減法算式,會計算5以內的減法。
3. 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通過情境教學,體會減法的含義,能正確口算5以內的減法。
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件,紙牌,花片。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裡拿著幾張紙牌,我閉上眼睛,你隨便拿走幾張,我都能猜出來,你們信嗎?誰想試一試?
找一兩名學生抽紙牌。
師:你們知道老師為凱念什麼猜得這么准嗎?
如果學生說不知道,教師鼓勵。
師:其實很簡單,上完這節課,你們就都和老師一樣聰明了。
如果學生說知道,教師就說:「你說一說老師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手裡有幾張紙牌自己知道,同學抽走後,老師一看手裡剩下幾張紙牌,就能算出來了。
師:說得很對。老師就是這樣算出來的。下面大家一起來幫果園里的兩個小朋友解決一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的問題,你就知道計算的方法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探討的問題。(板書課題:還剩下多少)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對「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興趣的特點,用猜紙牌張數做游戲的形式開始新課的學習,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的願望。
1. 認識減法。
(1)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美麗的果園里,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掉下來2個,這時候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麼?
生:樹上還剩下多少個蘋果呢?
師:對,老師也特別想知道還剩下多少。請你用花片擺一擺,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擺法。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知道樹上還剩下多少個蘋果的?你是怎麼擺花片的?
學生可能會說:
•我從圖中的樹上數了數,1、2、3,還剩下3個蘋果。
•我是先擺出了5個花片,拿走2個,還剩下3個花片。
•我是先把5個花片放在一起,然後拿走2個,還有3個。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知道嗎?除了這種擺花片的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如用畫圖的方法。
一邊講解,一邊板演。
師:先畫5個圓表示原有的5個蘋果,掉了2個,就把2個圓畫上斜線表示去掉了2個。
從5個裡面拿走2個,還有3個,可以列算式:
5-2=3
︙
減號
師:認識「-」嗎?它叫作減號,表示去掉的意思。這個算式讀作:5減2等於3。
要求學生練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引出減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
(2)出示課件。(教材第27頁「還剩幾塊乳酪」情境圖)
師:同學們,圖中的小老鼠為什麼這么高興呢?它在干什麼?你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小老鼠發現了5塊乳酪,它非常想吃,所以很高興。小老鼠馬上搬走了2塊。
師:這時你最想知道什麼問題呢?
生:還剩下幾塊乳酪?
師:是啊,老師也很想知道,還剩下幾塊乳酪呢?畫圖試試看,能寫出減法算式嗎?
關注學生畫圖計算的過程,適時指導。
2. 畫一畫,算一算。
(1)師:同學們打開教材,看第27頁最下面的習題,先畫一畫,再算一算。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指兩名學生到前面板演,然後訂正。
(2)指導學生看懂教材第28頁「試一試」的圖意,然後說一說。同時,讓學生自己寫出減法算式,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藉助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及動手操作活動,促使學生深入體會減法的含義就是去掉、拿走的意思。
(3)師:你覺得「4-1=3」這個減法算式可以表示什麼呢?出示課件。(教材第28頁「說一說」插圖)
學生可能會說:
•原來有4個桃子,被小猴子吃掉1個,還剩下3個桃子。
•原來停車場停著4輛汽車,後來開走了1輛,還剩下3輛汽車。
•大樹上原來有4隻小鳥在休息,飛走了1隻,還剩下3隻小鳥。
•畫了4個三角形,用斜線畫去了1個,還剩下3個三角形。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節課技能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查,讓學生再次感受從一個較大的數中去掉一部分是用減法計算,更深入地理解減法的含義。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知道了解決「還剩下多少」這樣的問題,就是從原來的大數中拿走一部分,要用減法算式計算。今後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減法的應用很廣泛,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同步練習
4
參考答案
5
特別聲明:
本公眾號分享的資源版權屬於原出版機構,本資源為電子載體,傳播分享僅限於家庭使用與交流心得、參考和輔助購買決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業行為中使用。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處理!
點這里即可關注
閱讀原文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想做一隻能吃冰淇淋的豬
種西瓜的少女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確定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我被同學嘲笑
四季絮語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確定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一秋【習題一二答案】L11
玩轉JR英語課堂
不喜歡
不看的原因
確定
內容質量低不看此公眾號
B. 一年級數學;用直線畫出條件, 用曲線畫出問題。列算式
12-5=7(只譽伏梁慶運廳做)
C. 一年級數學題兩個兩個的畫最後一個是單還畫嗎
這個問題涉及到數學中的加法和數學語言的表達。題薯旁目中要求將兩個數分別畫出來,然後再將它們放在一起畫出來。這里的「畫」指的是將數字用圖畫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將數字1畫成一條豎線,將數字2畫成兩個豎線相連的形狀等等。
當我們將兩個數分別畫出來並放在一起時,它們就相當於在數學中進行了加法運算。例如,如果我們將數字1和數字2畫出來,然後將它們放在一起,那麼它們的和就是3。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將數字3畫出來。
因此,如果題目要求畫兩個兩納舉個的數,最後一個是單數還是雙數,我們需要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來確定。如果題目要求將這些數字相加,那麼最後一個數字應該是單數,因為兩個雙數相加的結果一定是偶數。如果題目要求將洞手碧這些數字排列成一排,那麼最後一個數字可以是單數或雙數,因為它們的排列方式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總之,理解題目要求,正確理解數學語言和概念,才能准確回答數學問題。
D. 一年級數學錯題四格漫畫怎麼做
畫數學錯題四格漫畫需要畫紙和畫筆。
具體步驟:
1、首先我們畫一個長方形,在里邊畫上一個兔子,然後畫一個說話的氣泡圖。
2、接著在右邊畫長方形,在里邊畫兩個正在討論錯題的內容。
3、然後下邊繼續畫一個長方形,里邊畫上回答問題的小貓咪。
4、最後在右下角畫上一個答錯題的小兔子,難過的哭了,這樣錯題四格漫畫就完成了。
E.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看圖畫畫
黑珠白珠的排列規律是:
1黑1白2黑2白3黑3白4黑4白……
所以3個黑的後面要畫3個白的,下面是4個黑的,因為只要求畫5個,已經畫了3個白的了再畫2個黑的就可以了:○○○●●
F. 一年級數學題2個櫻桃畫在一起為一組,畫了4組,問有幾個
2x4=8個
2個櫻桃畫在一起為一組,畫了4組,有8個
望採納,謝謝
G. 一年級數學題,畫一畫,畫□,□比△多
意思是說,叫你在兩條橫線上分別畫□和△,□要比△多畫幾個。你把原題圖發來看看?
H. 畫圖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藉助畫圖解題,是孩子打開解決問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幾何問題、路程問題,如果光靠想是很難想出答案的,畫圖就一目瞭然,下面整理小學數學6類畫圖解答題,快為孩子收虧吵藏吧。
平面圖
對於題目中條件比較抽象、不易直接根據所學知識寫出答案的問題,可以藉助畫平面圖幫助思考解題。
例1:
有兩個自然數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變,積就增加72;如果A不變,B增加12,積就增加120,求原來兩數的積。
根據題目的條件比較抽象的特點,不妨借用長方形圖,把條件轉化為因數與積的關系。先畫一個長方形,長表示A,寬表示B,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原來兩數的積。如圖(1)所示。
根據條件把A增加12,則長延長12,B不變即寬不變,如圖(2);同樣A不變即長不變,B增加12,則寬延長12,如圖(3)。從圖中不難找出:
原長方形的長(A)是120÷12=10
原長方形的寬(B)是72÷12=6
則兩數的積為10×6=60
藉助長方形圖,弄清了題中的條件,找到了解題的關鍵。
例2:
一個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長4厘米後,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面正鄭積為6O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求原來梯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根據題意畫平面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上、下底的差是4厘米,而這4厘米對應的正好是1.5-1=O.5倍。所以上底是4÷(1.5-1)=8(厘米),下底是8×1.5=12(厘米),高是60÷12=5(厘米),則原梯形的面積是(8+12)×5÷2=5O(平方厘米)。
立體圖
一些求積題,結合題目的內容畫出立體圖,這樣做,使題目的內容直觀銷清侍、形象,有利於思考解題。
例1:
把一個正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表面積就增加了8平方米。原來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只憑想像,做起來比較困難。按照題意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按題意畫立體圖:
從圖中不難看出,表面積增加了8平方米,實際上是增加 2個正方形的面,每個面的面積是8÷2=4(平方米)。原正方體是6個面,即表面積為4×6=24(平方米)。
例2:
用3個長3厘米、寬2厘米、高1厘米的長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這個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按題意畫立體圖來表示,三個長方體拼成的大長方體有以下三種
(1)拼成長方體的長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