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級數學上冊3.2要上多少個課時
應該是兩個課時到三個課時就行了,在第2章跡耐埋里邊就有講過姿螞合並同類項,此處的重點應該是移項以及變號的問題,加上練習糾錯,三個課時足夠了。這是一個整體內容畝孫,寫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設計到一起。
⑵ 初一的教師一周上幾節課
根據有關規定,初中教師工作量標准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每基滑周10-12節,思想與品德、歷史、地理、每周12-14節,其它學科每周14-16節。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隱做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灶鋒衡息技術等每周14節。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⑶ 初一數學第二學期有多少個課時
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 。
_踔薪錐紊柚梅摯朴胱酆舷嘟岷系目緯?
_饕ㄋ枷肫返隆⒂鏤摹⑹А⑼庥鎩⒖蒲Вɑ蛭錮懟⒒А⑸錚_⒗酚肷緇幔ɑ蚶貳⒌乩恚_⑻逵虢】怠⒁帳醯ɑ蛞衾幀⒚朗醯┮約白酆鮮導疃?
_幾韉匱≡褡酆峽緯獺Q_SεΥ叢焯跫柩⌒蘅緯獺T諞邐窠逃錐蔚撓鏤摹⒁帳酢⒚朗蹩沃幸憂啃醋紙萄А?
_乩懟⑸鍶謂?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⑷ 初一數學一周學習書上的幾節內容一節課可以學完一節嗎
基本上一節課一節,簡單的內容也可能一節課2節
⑸ 初中學科每周的上課時間分別有多少節
語文每周6節;數學每周5節;體育每周3節宴茄悄;音樂每周1節;美術每周1節;外語每周4節;物理每周2-3節;生物每周3-2;歷史每周2-3-2;化學每周3節;地理每周3-2 課時;勞動技術每周2-2-2 課時;思想政治2-2-2課晌渣時。
周學科課時:初一32課時;初二33課時;初三27課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初中階段的目標:
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具有為人
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奮、自立、納兆合作、樂觀、進取等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遵紀守法,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
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方法。
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方法,養成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體魄。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愛好。學會生活自理和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初步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擇業的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⑹ 七年級上冊一共有幾科
七年級上冊主要課程有七科,其他副課因校而異。
七年級的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還有美術、音樂、體育、勞技、信息技術等課程為副課。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大渣語文、數學、外語襪消、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滾好悄字教學。
⑺ 初一的數學有哪些課程呢
這是人教版的:
第一章 整式的運算
整式
整式的加減12
同底數冪的乘法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12
同底數冪的除法
整式的乘法123
平方差公式12
完全平方差公式12
整式的除法12
第二章 平行線與相交線
餘角與補角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12
平行線的特徵
用尺規作線段和角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數據
認識百萬分之一
近似數和有效數字12
世界新生兒圖
另有學好初一數學的方法:
一、 看書習慣
這是自學能力的基本功。根據美國和前蘇聯對幾十所名牌大學的調查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有20%~25%的知識是來自學校,而75%~80%的知識是靠他們離校後通過工作、自學和科研來獲得的。根據心理規律,初中學生已經具備閱讀能力,但由於在小學受直觀模仿習慣的影響,使眾多學生誤把數學課本當作習題集。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重視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習慣,樹立數學課本同樣需要閱讀的正確思想,並注意總結如何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
1. 每一節課前都務必養成預習的習慣,努力在預習中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以便能帶著問題聽講。課堂上注意老師如何閱讀課文,從中培養自己掌握如何分析定義、定理中的關鍵字、詞、句以及與舊知識的聯系。
2. 經常歸納總結學過的知識,培養復習習慣。剛開始時,可跟著老師總結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內容,一個階段後可根據老師提出的復習提綱,自己帶著問題去鑽研課文,最後過渡到由自己歸納,促使自己反復閱讀課文,及時復習,溫故知新。
二、 筆記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中學數學內容豐富,課堂容量一般比較大,為系統學好數學,從初中時期就必須重視培養做課堂筆記的習慣,課上做筆記還可約束精力分散,提高聽課效率。一般,課堂筆記除記下講課綱目外,主要是記老師講課中交代的關鍵、思路、方法及內容概括。特別注意隨時記下聽課中的點滴體會及疑問。在「聽」與「記」兩個方面,聽是基礎,切莫只顧「記」而影響「聽」。
為了使課堂筆記逐步提高質量,同學間應進行適當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三、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習慣
「實踐出真知」。動手實踐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能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和理解。在動手實踐中,能把書上的知識與實際事物聯系起來,能形成正確深刻的概念。在動手實踐中,能手腦並用,用實際活動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能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在動手實踐中養成「做前猜想-----動手實驗-----操作結果-----歸納總結」的習慣。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同學間相互交流學習結果,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能達到動腦、動口、動手、激發思維、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的作用。
四、 作業習慣
數學作業是鞏固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訓練數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有些同學視作業為負擔,課後只憑著課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單一;有的還字跡潦草、馬虎粗心、格式不規范、甚至抄襲。這就錯失了訓練良機,嚴重地響了學習效果。應該正確認識做作業的目的性,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應包括:
1. 要養成作業前看書的習慣。做作業前要認真閱讀復習課文、觀察例題的解題格式、步驟和方法。這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2. 要養成審題的習慣。讀題後,先弄清題目是什麼題型、它有什麼條件、有哪些特點等。
3. 要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若有特殊情況,不能如期完成,可向老師說明情況:如遇到難題不會做時,可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弄懂以後獨立完成。切不可為了應付任務而去抄襲。
4. 要養成對已做作業進行再思考的習慣。不少同學不重視對已做作業進行再看、再思考,從而導致錯誤做法在頭腦中形成定勢。有的題目做錯,老師訂正過了,你還錯,就是這個原因。常此下去,在新知識和做新作業中會出現更大的錯誤,為了鞏固作業的成果,同學們在每次做新的作業之前,務必對前一天的作業進行反饋。反饋內容包括:(1)題目類型;(2)解題思路與方法;(3)出錯問題的原因;(4)訂正出錯問題;(5)收集出錯問題(就是將自己出錯的問題專門收集在一個地方,標注出以上四項內容,以便將來復習時糾錯)。
五、 思維習慣
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思維習慣是開發智力、發展能力的鑰匙。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一階段是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時候一定要重視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培養。根據初中數學內容的特點,良好的思維習慣包括邏輯性、周密性、發散性、收斂性、逆向性。
1. 邏輯性。這是要求學生「答必有據」切忌想當然。在推理演算過程中,能夠懂得其中每一步的依據,不懂之處就不寫,設法弄懂之後再繼續推理演算。
2. 周密性。這是要求學生全面的考慮問題。如:已知點C在直線AB上,線段AB=8cm,線段BC=3cm,求線段AC的長。全面考慮問題就要分點C在線段AB上和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兩類進行討論: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AB-BC=8-3=5cm;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AC=AB+BC=8+3=11cm。培養這種習慣,應特別注意老師在課堂上指出的「易出錯或想不全」的情形與原因。
3. 發散性。這是要求學生運用多種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培養這個習慣,要特別注意老師在講一題多解時的思考方法、問題推廣延拓時的分析,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努力養成尋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習慣。
4. 收斂性。這是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以達到多題一解、舉一反三。發散與收斂兩種思維綜合運用可相得益彰。
5. 逆向性。這是要求學生把某些公式、法則、定理的順序顛倒過來考慮。如計算:
(-0.38)×4.58-0.62×4.58,可以逆向運用乘法分配律,就得到簡便計算的方法。
六、 質疑習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一貫主張學習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是對事物不但要問「是什麼」,更要問「為什麼」。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們在接受一個新的問題時,普遍有一種弄個究竟的慾望。初中學生生處在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時候,應該有刨根問底的心理要求。但由於受到陳舊的社會心理所束縛,不敢大膽的對所遇到的問題「亂想」、「亂說」,課堂上是這樣,課外也是這樣,使他們的個性受到嚴重扼殺,不利於健康的成長。要扭轉這種局面,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發言、積極討論、動手實踐,課後勤思多問,努力創造培養出喜歡質疑的良好習慣,同學們要知道老師其實最喜歡勤思多問的學生,要養成對知識刨根究底的習慣,養成隨時對疑問進行質疑的習慣。
培養學習習慣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同學們有決心、恆心、耐心。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久而久之的方法便成為自然的習慣,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掌握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它所釋放出的能量將是無可比擬的。
⑻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分別學的是什麼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
分別學的是什麼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⑼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分別學的是什麼
七上共有《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幾何圖形初步》,
共四章內容: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猜想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
4.1 幾何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