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怎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在以往傳統課堂上,教師就像演員,教學中不停地講解、分析,生怕學生沒聽懂、學不會。學生就像觀眾,他們作為接受者很難主動參與到知識的研究中去。被動接受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只掌握皮毛,不能深入理解,更不用說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傳統模式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卻強調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角色的轉化。在轉變過程中,教師由原來的包辦代替轉變成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研究數學邏輯、探索數字奧秘、思考數學難題、交流數學應用。這樣的課堂是「活」的,學生要想適應這樣的課堂,就必須具備自己的「經驗」。這里所說的經驗包括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總之,只要是通過自身努力,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就可以統稱為「經驗」。
課堂教學是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主要陣地,如何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重視數學實踐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活動是經驗的源泉,不親歷實踐活動就根本談不上經驗。課堂實踐活動是學生運用學具按照學習內容和教師要求進行的實際活動,它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心理學家指出,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鍛煉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就可以使學生直接獲取感性認識,掌握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對於孩子們來講,動手做始終是他們最歡迎的學習形式,只有學生動手操作、體驗積累的數學經驗,才能最終沉澱到他們的內心深處,成為一種素質,一種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因此,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以學生活動為主線,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思考和探索,通過各種動手活動,靈活、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在活動中學習和感悟數學,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如在認識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徵時我就設計了下列的動手活動:1.拿出你的長方形,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發現了長方形的哪些特徵?2.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們怎樣能確定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呢?左右兩條邊呢?學生通過量一量、折一折……很快發現長方形的對邊長度是相等的。
「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數學活動經驗是學生在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離開了活動過程,這個實踐過程是不會形成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經驗的。
二、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
數學源於生活、根植於生活。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點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看起來很抽象,但在實際生活中數學知識應用的例子卻比比皆是。要想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首先就應將生活當作他們認識發展的活水,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們去感受、理解和體驗。
1.創設與現實生活情境貼近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創設與現實生活情境貼近的教學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前,我認為人民幣的認識離不開現實的換錢、購物活動,就象計算機的學習離不開上機操作一樣。於是這節課上我多處創設了換錢、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換錢、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如「小紅要買一個1元錢的卷筆刀,可她手裡都是角幣,有幾個1角的、幾個2角的、還有幾個5角的,她該怎樣付錢呢?誰能幫幫她?」,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的說付2 個5 角, 還有的付10 個一角, 也有說付5 個2角等等。又如根據購物要求「只購兩種商品,使結果是整元數,應購哪兩種?有幾種購法?」,在開放的生動的現實情境運用中, 學生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並發展了思維。
2. 創造一些具有「實況性」的學習機會
研究表明,如果教學情境與日後運用知識的情境相類似,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更容易遷移,更容易轉化為數學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盡量多獲得一些「實況性」具有挑戰性的學習機會,實現「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統計」有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小記者采訪活動,采訪你本組中的同學生日在幾月,是什麼季節的。2)發現並提出問題:學生交流、收集結果,每組人的記錄結果會各不相同。教師引導:這么多組的數據,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清楚地知道全班同學的生日情況呢?3)合作收集整理製成統計圖表,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記錄、收集他組數據、整理數據。4)展示自己的統計表。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采訪交流信息、動手收集和呈現數據是一個生活化並且充滿挑戰和 樂趣的過程。學生不僅體驗了活動過程,學會了與同伴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統計的方法,學會了從數學角度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在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中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
3.重視學以致用,將
Ⅱ 簡述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途徑
1.利用閱讀活動,積累解題經驗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到較多的閱讀題目,學生若想將這些題目解出,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但是小學生數學思維還處於萌芽階段,主要局限在抽象思維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常處於被動狀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解題經驗。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兩、三位的加法與減法」教學時,當學生學會三位數加減法後,就可以為學生准備一道題目:小紅去超市買糖果時,發現有三種裝糖果的袋子,一種能夠裝50顆,一種能夠裝100顆,還有一種能夠裝150顆,如果小紅想要買200顆糖,那麼可以購買方式具體有哪些?這道題目看著比較簡單,學生至少能夠想出一種購買方法,但是此題購買方式較多,學生必須要仔細閱讀題目,才有可能將所有的購買方式算出來。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發現解題重點是「三種裝糖果的袋子」,小紅要買200顆糖果需要對袋子進行分配,而且各種袋子都是能夠重復使用的,學生只有明確這個思路,才能找出更多的購買方法。
2.創設情景活動,積累操作經驗
小學生對各種新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越重,注意力也會越集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景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可能性》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創設「摸鑽石」的情境:班級中選出一位學生充當富商,富商共有十塊石頭,其中有一塊充當鑽石,將這些石頭放在一個紙盒中。然後數學教師再挑選出6位學生來充當冒險者,這些冒險者想要從富商手中將那塊鑽石摸出來。而富商的主要任務就是想辦法不讓冒險者將自己的鑽石摸走,富商擁有一次不放鑽石的機會,每位冒險者只能摸一次,摸到的那塊石頭就是獎勵。這個活動主要考驗的是學生對「可能性」基本知識的理解程度,充當富商的學生若不像鑽石被拿走,那麼不僅需要藉助運氣,還必須懂得概率的相關知識:盒子中的球越多,鑽石被摸走的概率就越小。所以富商應該在盒子中只剩5個球的時候將鑽石球拿走,這樣獲得勝利的機會最大。當活動結束後,不論結果如何,數學教師都應該讓扮演富商的學生向全班講解操作思路,如果該學生能夠將活動的精髓講出來,那麼數學教師就對其進行總結;如果該學生沒有明白,那麼數學教師可以邀請其他學生來實施該游戲,直至學生明確原理後停止。學生通過這種活動,不但提高自己數學邏輯思維,而且還能積累操作經驗。
3.藉助實踐活動,積累應用經驗
小學階段主要是學生藉助具體事物掌握數學知識的一個環節,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習慣,藉助實踐活動,讓數學知識實現具體化的目的。其中,實踐活動就是將數學知識具體化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不但能夠鍛煉眼、口,而且還能進一步培養數學思維。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三角形內角和」教學時,可以設計以下活動,讓學生體悟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首先,數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紙上畫出一個大三角形,讓學生用剪刀將自己畫的三角形裁剪下來,然後將三角形三個角減下來,讓學生將這些角拼接成一個平角。其次,數學教師讓學生用量角器較三角形每個角的度數量出來,並將量出來的度數進行相加處理,觀察所得結果。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相加剛好等於180°,即剛好能夠構成一個平角。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還積累了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總結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活動經驗是重要的內容。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活動經驗的積累。通過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大量的解題經驗;藉助情景活動,能夠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讓學生積累操作經驗;利用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積累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應用各種數學活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活動經驗,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Ⅲ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積累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
一、讓學生在游戲中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曾說「數學好玩」。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教師應盡量把適當的內容設計成學生的游戲學習活動,把數學知識教活,使課堂變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活動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
例如,教學一年級「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動物園里小動物排隊買票的情景來區分幾和第幾。這樣就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變枯燥的圖解為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易於感知接受,易於理解內化。同時,學生現場表演的靈活性,既加深了學生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又培養了學生處理現實問題的靈活性與可變性。這樣的表演生動、真實,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情趣與算理交融中,學生積累了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課堂煥發了生命的活力。
二、讓學生在操作中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兒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學生在動手操作體驗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促進思維的發展,而思維的發展又會指導兒童的雙手更靈巧地活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靈手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實驗、計算、推理、想像。
例如,教學三年級「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准備的長方形、正方形,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用三角板擺一擺等,去發現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在初步感悟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之後,設計畫一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用兩副同樣的三角板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在這樣開放的探索空間中,教學過程呈現出雙向的交流、動態的建構,學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動中不僅掌握了新知,同時還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讓學生聯系生活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圍繞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我們要幫助學生積累生活中數學活動經驗,應該依據學生生活經驗、利用學生生活經驗、提升學生生活經驗。
(一)依據學生生活經驗
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但這個聯系必須是自然貼切、合乎學生的情趣。由此可見,在先進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不僅僅是為了設計與生活相關的資源,更注重的是學生的生活情趣、生活體驗、生活經驗、生活實際。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認為:「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打閃」;「可能會刮風」;「可能會一直陰著天,不再發生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著邊說邊演示:「同學們剛才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運用這一情境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的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因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的,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則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學生生活經驗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需要豐富有經驗背景,如果脫離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是難度很大,也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應以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為載體,環環緊扣,教師為學生創設了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充分體現。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其指導作用體現在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從自己喜愛的活動中、提出自己真正關心的、真正想知道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始終要把學生置於學習的主體,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