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核心本質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核心本質

發布時間:2023-05-30 21:58:49

㈠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括腔罩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質。

如何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1.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小學數學需要將不同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聯系在一起來解決問題。這種聯系需要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能夠獨立思考問題,還能理清思路,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推理。邏輯思維能力是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基礎。

2.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學習小學數學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對於學生坦圓耐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能夠幫助他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能夠逐步形成理解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復雜問題時能夠迅速找到解決方法。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還要講究一定的學習方式方法,我是讓我家孩子在途途課堂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的,現在孩子不僅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他的科目也是如此。

3.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思維是指學生可以用數學語言描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且能夠找到問題的本質。通過數學思維的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更深入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培養理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小學讓春數學教育中,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一起完成作業,這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需要通過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和分享思路,最終解決問題。這將有助於學生在未來的團隊工作中更好地合作。

總之,小學數學教育不僅有助於學生提高數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夠幫助他們培養各種重要的核心素養。教育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些素養的重要性,並在教學中注重培養。

㈡ 小學數學的本質是什麼

小學數學學科的本質是什麼?

——摘自《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在共同的教學實踐診斷、交流、研討中,一線小學數學教師也真正意識到自身最欠缺的正是對數學書課本質的把握。那麼,數學學科本質是什麼呢?落實到小學階段有哪些呢?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僅需要研究者能從高角度上對數學有所把握,還需要研究者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定位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徵等都有所了解。對這一問題我們有一個初步的思考(主要限於小學階段),還很不成熟,提出來與同行共同商榷。


數學學科本質1:對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

小學階段所涉及的數學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簡單的往往越是本質的」,因此對小學階段的基本數學概念內涵的理解是如何學習數學、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形成恰當的數學觀、真正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得以實施的載體。基本概念教學非常重要,學生經歷不同的「學習過程」將導致學生對概念教學非常重要,學生經歷不同的「學習過程」將導致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達到不同水平,對此請見《小學教學(數學版)》2007年第2期上《讓學生獲得什麼樣的基礎知識》一問。

所謂「對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為什麼要學習這一概念,這一概念的現實原型是什麼,這一概念特有的數學內涵、數學符號是什麼以這一概念為核心是否能構建一「概念網路圖」。

小學數學的基本數學概念主要有:十進位值制、單位(份)、用字母表示數、四則運算;位置、變換、平面圖形;統計觀念。


數學學科本質2: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把握

基本數學概念背後往往蘊涵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的思想方法極為豐富,小學階段主要設計哪些數學的思想方法呢?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呢?我們的基本觀點是:在學習數學概念和解決問題中落實。

小學階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類思想、轉化思想(叫「化歸思想」可能更合適)、數形結合思想、一一對應思想、函數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號化思想、類比法、不完全歸納法等。

數學學科本質。


3:對數學特有思維方式的感悟

每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認識世界的角度,數學也不例外,尤其數學又享有「鍛煉思維的體操、啟迪智慧的鑰匙」的美譽。

小學階段的主要思維方式有:比較、類比、抽象、概括、猜想、驗證,其中「概括」是數學思維方式的核心。


數學學科本質4:對數學美的鑒賞

能否領悟和欣賞數學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基本成分,能夠領悟和欣賞數學美也是進行數學研究和數學學習的重要動力和方法。能夠把握數學美的本質有助於培養學生對待數學以及數學學習的態度,進而影響數學學習的進程和學習成績。

數學的基本原則:求真、求簡、求美。

數學美的核心是:簡潔、對稱、奇異,其中「對稱」是數學美的核心。

數學學科本質。


5:對數學精神(理性精神與探究精神)的追求

可以說,數學的理性精神(對「公理化思想」的信奉)與數學的探究精神(好奇心為基礎,對理性的不懈追求)是支持著數學家研究數學進而研究世界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研究世界的最原始、最永恆、最有效的動力。例如,自從古希臘時期,人們對歐式幾何的鍾愛,使得古希臘人只關注數學的嚴禁結構及其理性之美,而不關注現實的應用。正是在這種理性精神的支撐下,古希臘人能夠探究人眼所不能看見的世界,研究遙遠的太空;也是在這一精神的支撐下,在文藝復興時期提出了「驚世駭俗」的轉變;從「地心說」轉變為「日心說」;還是在這一精神的支撐下,在19世紀上半葉提出了「非歐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簡稱「羅氏幾何」)以及後續的黎曼幾何(簡稱「黎式幾何」)。

㈢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對於數學素養的解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嚴格的、統一的定義。有人認為「數學素養」是人在先天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等影響,所獲得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觀念和數學思維品質等融於身心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用南開大學顧沛教授的話說:「數學素養」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出或忘掉後剩下的東西。 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數學應用意識五種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理解、數學交流、解決問題四種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價值觀的發展。 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談談我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膚淺認識:一、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二、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三、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首先看第一個方面: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數學意識的培養。 什麼是「數學意識」呢?舉一個例子,假如學生會計算「48÷4」,說明學生具有除法的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解「有48個蘋果,平均每人分4個蘋果,可以分給多少人?」,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敬巧的能力,但都不能說明學生具有數學意識。而在體育課上,48位學生在跳長繩,教師共准備了4根長繩,由此學生能想到「48÷4」這個算式,這就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意識了。 (一) 理解數的意義與數的聯系,培養數感。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有一塊展板:「1983年初在東北地區進行的航行調查表明,在7000平方米的山林中僅發現兩只老虎,因此東北虎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對外經貿大學的小楊認為:一個標準的操場都比7000平方米大。如果在7000平方米的范圍里就有兩只老虎,那麼老虎的數量應該很多,怎麼還會因此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呢?那為什麼那麼多的參觀者對此說明都熟視無睹,而小楊卻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呢?一方面我認為小楊善於觀察、思考,另一方面說明小楊有很好的數感。 「數感」,就是對數的本質的理解和感覺。數的本質是「多與少」或者「大與小」,從而過渡到數的順序。有關「數感」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動物的感知,比如說—條狗,它可能敢與一匹狼爭斗,但如果有兩匹狼它就會害怕,如果面對一群狼它就會逃跑。這說明動物也知道「多與少」。在《數:科學的語言》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隻烏鴉在一家莊園的望樓頂上建了個鳥巢,庄園主對此很生氣,決心殺死這只烏鴉。可是,每當庄園主走進望樓,烏鴉就離巢而去,直到庄園主走出望樓才回巢。庄園主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找來—個朋友,兩人一起進去,然後走出一人,希望留下一個人去殺烏鴉,但是烏鴉並沒亮燃鍵有上當回巢。後來又三人進去兩人出來,四人進去三人出來,依然如故。直到五人進去四人出來,烏鴉才分辨不清,回巢了。這說明烏鴉關於數的悟性至少可以分辨到4或5。如果人不會數數的話,能辨別到幾呢?實驗表明,人也只能辨別到4或5。由此可以推斷,在數學方面,發明了計數之後,人類才與動物產生了本質的差異。有了「多少」這一概念,人類才能理解「有序」、「後繼數」等概念。從l開始,藉助「後繼數」,便形成了自然數系;通過自然數的四則運算,形成了有理數系;通過有理數的代數運算,最終形成了實數系。所以,「多少」的概念,以及由其自然產生而不是通過運算產生的自然數,才是數學最本質的概念,也是小學數學的根基。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低學段教學的重點。 其實學生入學前就已經知道了不少數,但那隻是他們憑生活經驗認識的數,對數他們只是有一種非常「膚淺」的表層認識,我們的任務就是讓這些成人看起來非常抽象的數,在孩子的腦子中逐漸豐富起來,富有「數的內涵」。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初步認識和數位「個位」、「十位」 和 計數單位「一」、「十」;理解同一數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值。一上課我通過猜數游戲引出「11」這個數,然後要求學生把11根小棒擺在桌面上,讓別人段培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當學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兩部分後,接著讓他們把10根捆在一起。這時告訴大家,和同學們一樣,數也有自己的位置,並出示數位筒,認識個位和十位。1根小棒表示1個一應放在個位筒里,1捆小棒表示1個十應放在十位筒里。另外,學生通過1個十和10個一的相互轉化過程,體會 「數位」「計數單位」概念的實際意義,建立「數位」和「計數單位」的概念。同時,「數位筒」的教學又在不知不覺中對後面「份」的概念的教學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從份的概念來分析,把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學完後我問學生當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麼?劉鈺傑說:「我穿20號的鞋子。」劉翔宇說;「20十位上是2,個位上是0。」杜雨萌說:「我有20支新鉛筆。」丁中嵐說:「20比11大多了。」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說的自由,大概就沒機會知道孩子心中的數有如此豐富的內涵了。 (二)經歷符號化過程,培養符號意識。 英國著名數學家羅素說過:「什麼是數學?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 學生在生活中能接觸到很多像停車標志、奧運五環標志等用符號表示的情境,所以有一定的符號經驗。上學期學習「統計我們的鞋碼」時,我就利用學生已有的符號經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有的學生寫數,有的畫「√」,還有的用「○、△」等圖形表示。記得王老師在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時,先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教室里的座位這一具體場景,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通過交流,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來表示位置的需求。然後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圓圈圖、網路圖這種平面圖,並讓經歷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過程。這樣學生就經歷了「具體事物——個性化地符號表示——學會數學化表示」的學習過程,體會到引入符號的必要性以及數學符號的簡潔與實用,培養了學生的符號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當然數學符號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如,阿拉伯數字的誕生和使用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結合數的認識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數字誕生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數字元號的發展史,感受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

㈣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夠猛野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數學價值觀、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探究精神以及數學創新意識等素質。
以下是一些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建議:

1、啟發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法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遲知鍵教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2、實踐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實際問題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可以讓學生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3、創新思維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造一些創新思維教學方法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索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4、興趣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興趣教學法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也可以讓他們通過自己對數學題出興趣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碼巧之,培養小學生推理、計算、空間觀念以及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㈤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為人的數學素養。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加劇,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企業家的「經濟頭腦」、科學家的「數字地球」,現代人生活工作的「現代化」,種種跡象表明,一個數學化的時代已經展現在眼前,那種遠離數學、遠離數學生活,固守過去傳統的人不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且連基本的生存也潛藏危機。要喚醒國人對數學的關注,在數學教育和培養和提高數學素養上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一、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
什麼是數學素養呢?數學素養——指人用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數學是一門知識結構有序、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是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必須遵循數學學科特性,通過不斷地分析、綜合、運算、判斷推理來完成。因此,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然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我們提高數學素養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一個具有較高數學素養的人,數學思維特質的外顯和內在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數學使人精細」是數學素養特質的外在表現。高數學素養的人往往受過系統的數學教育,數學知識豐富,在生活和上作上常表現出對數的敏感和適應,能夠從紛繁復雜的事例中分離出數學因素,建立模型,通過數學進行觀察分析,善於用數學的觀點說明問題。其個性品質往往給人以精明、精細、富有邏輯的感覺。
其二,數學鍛煉人的思維是數學素養特質的內在特徵。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思維本身就具有客觀性、直觀性、深刻性和靈活性等特徵。
數學思維的客觀性。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追求的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再現。數學思維相對於其它思維,其精度更高、信度更強、效度更可靠,原因就在於數學思維是客觀現實的反映。用數學思維的觀點、方法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更能體現真實再現的特點。
數學思維的直觀性。思維本是抽象的東西,如果憑借數學模型,以數據、圖形作為載體進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強其直觀性。
數學思維的深刻性。用數學方法進行思維,不僅可以了解事物的表面,而且可以通過對問題進行根本地了解和透徹地分析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如果沒有數學方法的參與,有時我們很難對某些問題進行定性認識,甚至會使問題的解決半途而廢。而一旦通過數學方法對事物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則不難找到事物的本質聯系或根本症結,作出合乎現實的正確決斷。
數學思維的靈活性。數學思維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以及數學運算簡捷便通性,給我們運用數學知識,通過數學的觀點、方法判斷、分析解決問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既可以宏觀、全局、整體把握事物特徵,又可以從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觀、局部地認識事物,達到窺「一斑」以見「個豹」的認知效果;既可以反思、總結過去,又可以設計和展望現在和未來;既可以通過數字元號反映事物間聯系,又可以運用圖形刻畫事物的狀態。隨著數學手段的發展和數學器具的便捷,社會對數學運用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諸多便利因素的出現為我們在現實之中用數學解決問題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二、數學素養形成的對策研究
小學數學對人的數學素養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也為培養人的數學素養提供了可能。小學數學知識結構單一,呈現方式靈活, 許多數學思想、數學法則和數學規律往往依附於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許多數學問題都能夠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數學問題實質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現象的翻版,直接顯示出生活意義。小學數學也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可以促進人的思維的發展,並體現出時代的整體特徵。這些因素正是形成數學素養的先決條件。新一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的建立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並且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這無疑為小學階段發展人的數學素養指明了方向。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人的數學素養,應該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則有利於形成科學的直覺。個人的數學意識和數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數學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數學素養水平。具備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的人應該具有對數和數運算的敏銳感受力和適應性,能夠有意識地用數學知識去觀察、解釋和表現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數據特徵和空間形式,並善於捕捉生活中諸多問題所包含的潛在的數學特徵。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在青島版教材中,最大的優點就是圖文並茂、靈活的呈現所學內容,教材中所選的都是切近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情景圖,緊密聯系生活,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例如二年級下冊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利用了「野營」這一情景串,從野餐到野營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餘數的除法。再例如「萬以內數的認識」,將農村與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現了農村學生進城後的所見所聞、城市學生來到農村後的所見所聞及生活體驗、城鄉學生分別時的美好回憶。在這些生活素材中學生能用萬以內的數描述具體的事物,能進行較大數的大小比較及幾千幾百加減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其餘每個單元亦是如此。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從生活中提取素材,進行數學分析,尋求數學解決。只有這樣的數學才有無限的生命力,並逐漸形成學生的數學意識。
2、加強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形成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探究能力是數學素養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質的特徵,數學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過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來完成的。
例如青島版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所以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自主探究「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計算方法,在探究數學方法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
3、培養估算能力,形成科學的直覺。估算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估算能力有著廣泛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積極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這將有助於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有助於數學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有助於學生對日常數量關系的靈活處理,形成各種解題策路,進而形成科學的數學視覺。
例如青島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信息窗4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估算資源:農村新建的學校、菜地、苗圃參觀,讓學生用數充分表達和交流,估計物品的數量,交流估計的策略,並逐步形成科學的直覺。教材不但在數量上設計了估算,在計算中也設計了估算。再如第四單元的信息窗2,利用「勤勞的小蜜蜂整裝待發」的情景設計「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估算,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方法:把每個加數看做與它們接近的整百數,再口算它們的和,並感知在不需要精確計算的時候,可以用估算確定結果,也可以通過估算檢驗計算的結果是否合理。
因此,我們只要積極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注重對周圍、身邊的事例進行觀察、比較,鼓勵學生大膽估計、反復實踐,幫助學生總結歸納,使學生分析問題有根有據,而不是盲目地猜測,學生的估算能力一定會進一步提高,從而形成科學的直覺。
4、注重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實際的本領,必須帶領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長知識、長才幹,學會識別、學會適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青島版二年級下冊中,教材設計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奇妙的動物世界和戶外活動。「奇妙的動物世界」是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和長度單位後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活動內容是想了解一些動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時間和壽命……,在活動中讓學生先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然後調查,記錄並整理調查的結果,最後小組進行交流。「戶外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和統計知識之後安排的,活動內容是調查、統計學生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一定時間的長短,同時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數據的能力。
5、培養數學的情感體驗
數學,其獨特的科學價值與文化價值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感態度具有潛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體驗兩個方面。具體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
(1)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愛國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2)學生對數學、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和動機。包括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對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等。
(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學習數學的態度和習慣。包括:探索創新、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與實事求是態度及習慣。
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關系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素質的一件大事。對這項工作的落實,我們應該從小學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們的日常工作做起。

㈥ 舉例說明如何把握數學本質

如何把握數學本質進行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

一、概念的教學要基於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要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建構新知識。而數學概念的抽象性更要求基於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原有的認識中逐步抽象概括出數學的形式化定義。如教學「倍的認識」一課,揭示「倍」概念的方式很多,但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越接近,學生就會越容易理解。因此,這節課教師可以採用同化的方式引導學生獲取「倍」的概念,即利用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中對「幾個幾」的理解來同化「幾的幾倍」。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思考去解讀「倍」的相關量的共性,使他們真正領悟每份數、份數與「幾的幾倍」的關系,這樣學生對「倍」的概念會建立得更好,理解會更深刻。

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過程中,還可以藉助豐富的數學史資料,展示概念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體驗數學家們對數學知識、數學原理不畏艱難的探索過程。例如,自然數概念形成的漫長過程、不同民族對自然數和表示方法的創造、祖沖之對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等。

如何把握數學本質進行教學

二、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質

所謂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為什麼要學習這一概念,這一概念的現實原型是什麼,這一概念特有的數學內涵、數學符號是什麼,這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理解。如對一年級學生教學自然數的概念時要通過「數數」活動,而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在幼兒園已有「數數」的經驗了,忽視對「數數」的教學。其實,學前兒童的「數數」還大多停留在念歌謠的層面上,對數缺乏深刻的認識。沒有「數」的過程,學生對數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因此,教師要先設計「數數」這一數學活動,充分挖掘「數數」的教育價值,讓學生多形式地數數。如通過一個一個地數,讓學生知道某個集合的數量;通過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通過數列的變化規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數的特徵,發現自然數列的內在規律。

數學學科最基本的概念具有本質性、概括性,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導航器,而循序漸進的引導是開啟學生思維活動的金鑰匙。如吳正憲老師執教「10的認識」一課的教學片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二

(1)突出現實背景,為自主建構運算定律提供支點。

學生對計算方法的選定,更多的是依賴於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真實想法與最自然化的理解。如:「天氣變冷了,李阿姨到批發市場去批發衣服。看中一件上衣56元,一條褲子44元,如果她想批8套這樣的衣服,一共要多少元?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解答?」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出現56×8+44×8和(56+44)×8兩種解決方法,然後教師組織學生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學生除了得出兩種演算法有相同的結果外,更重要的是還驚喜地發現當上衣、褲子的單價正好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時,把它們先合起來再乘會更簡便,從而得到了一種優化的解題方案。因此,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一些情境來幫助學生真正從模仿走向理解。

(2)注重意義感悟,為自主建構運算定律打下基礎。 如上述案例中,在學生得出56×8+44×8=(56+44)×8後,教師可趁熱打鐵地追問學生:「如果不計算,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釋這兩種解法為什麼相等嗎?」接著以數形結合的思想,引導學生根據乘法意義來理解兩種解法相等的算理。如:「學校擴建草坪(如右圖),求擴建後的草坪面積。」在數形圖的幫助下,學生明白8個56加8個44等於8個100(即56+44)的道理。在後繼的練習中,教師有必要反復多樣地呈現這樣的情境,然後引導學生看著算式去思考,不斷思考算式的本意。

㈦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概述
數學核心素養是現代人們適應社會、迎接挑戰的必備素養。它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數學能力,不能簡單地描述。我們可以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內涵進行解讀。在國際上,從2011年美國21世紀核心素養聯盟發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們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關於數學的具體化的素養指標體系裡,數學核心素養被具體地表示為創新能力、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等11個方面。這些指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指導性和綜合性。我們應該認識到,國際社會通過倡導核心素養來引導教育更加關注「復雜、真實的現實世界」,更加關注培養未來公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與數學的學科特色相結合,但不能夠僅僅只關注這一門學科,而應該運用跨學科的思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進行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縱觀國內目前的研究,在數學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界定上,國內學者尚未給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有學者將數學核心素養分解為以數學知識為核心培養出的數學核心能力、數學思維、數學態度等幾個方面,但教育學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讀,例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中就認為,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所感悟和鍛煉出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養成,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經驗。它並不是某一特定的、單獨的素養,而具有綜合性、階段性與持久性的特點。同時,還有一些學者則堅持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才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真正內涵。這些定義都從不同角度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數學核心素養內涵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仍然需要研究者們進行不斷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確把握。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1 培養數學意識,增強學生數感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就要從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著手。數學意識是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數字意識能夠幫助鍛煉學生以數學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其數學思維;數感則與科學的直覺有著密切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數感對於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實踐證明,擁有優秀的數學意識者往往在面對數字及運算時顯現出非常高的敏銳度,擁有極強的數感,能夠將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能夠發現和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數據特徵、數量關系、數學問題等等。對於小學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識說教無疑是毫無作用的,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需要教師巧妙地把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培養數學意識與能力。
同理我們可以發現,由於小學階段的特殊性,相較於其他年級和階段的教材而言,小學數學教材明顯體現出趣味性、現實性的特點,課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與現實生活情境相關的圖片和文字,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由此,教師也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注意運用多種貼近現實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學會把數學和現實生活情境進行聯想,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分類」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玩具、書籍、作業本、糖果等這些日常用品,把他們隨便地進行擺放並問學生「這樣擺放出來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齊嗎?哪些東西應該擺放在一起才比較好看呢?」然後再讓一名學生重新整理,其餘學生觀察整理過程,再引導學生明白分類的標准。在了解分類的定義後,再利用圖片創設商店貨架情境,並提出問題:圖中貨架有幾個,有哪些物品,說一說如何將這些物品擺放整齊通過小組討論,最終找出答案。
2.2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通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往往是一切思考的開端。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於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各種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強、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運用多種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學習和探索,挖掘學生的認知潛能。例如在「毫升」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動物酒量大賽」的情境,讓動物們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後問學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嗎?」「大象喝的一杯酒等於老虎的幾杯呢?」等問題,以引導學生去認識不同的計量單位,並探究和學習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學生愛上數學並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2.3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應當融入於教育之中,從小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實踐與

㈧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

一、了解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學習數學應當達成的有特定意義的綜合性能力,核心素養不是指具體的知識與技能,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數學能力。核心素養基於數學知識技能,又高於具體的數學知識技能。核心素養反映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數學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學習建立起來的認識、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具備的品質,通常是在人們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過去,我們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總是習慣讓他們熟記概念、公式,做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術,以為「見多識廣」,題型練習得越多,考試的時候就越熟悉,越輕松,當然成績也就越好。可事實是,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尤其是我們的小學數學,更是為學生以後的學習與工作打基礎,如果我們現在只讓他們學了應付考試,他們就會覺得很無趣,這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些能力就可以陪伴他們一生。比如說數學運算,無論是我們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是永遠離不開的;還有數據分析,我們也常常用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去超市裡購物,我們想到買到價格便宜洗滌劑,也要將自己先前收集來的各組數據進行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某種品牌的洗滌劑最便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想要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培養與提高,我們的老 師必須要轉變觀念,由過去的那種看重考試成績的思想轉變重視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為主的思想。
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因為大家認為學習數學,不僅獲得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學必須以思維培養為基礎,這樣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高。比如,教學《簡便運算》這部分內容時,對於第一題目圖中的李叔叔「第一天看到66頁,第二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234頁,還有多少頁沒有看?」然後教材中展示了三位小朋友的演算法,問學生哪種更簡便。課堂上我沒有這樣直接問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讀清題目,因為教材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看懂題目意思。題中的「看到」與「看了」是不是同一個意思,需要學生認真讀,這其實就是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一個步驟。這個題目並不難,觀察一下題目,看看這些數字之間有什麼關系,想想我們可以怎樣算得更快,還要讓他們想想這是根據什麼定律來思考的。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自然也就會從直觀的思維到抽象的思維過渡,懂得歸納。

㈨ 如何突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思維

一.培養學生數學抽象能力
學生之所以感覺數學難學,歸根結底就是學生缺乏數學抽象能力。傳統教學中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抽象出的結論是什麼,而沒有讓學生參與抽象的過程,導致死記硬頃嘩背。因此教師要發揮主導悶攜地位,引導學生通過現象觀察出本質,理解「抽象」 ,學會歸納總結。讓學生自己形成數學命題,數學思想,老師加以指正和完善,長期以來,學生會有獨立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思考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創新與發現,都離不開歸納,類比。在課堂教學中,大量使用類比,介紹人類的重大發明與數學中邏輯推理的關系,充分情景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就要求學生大膽的發現和提出命題,他們的有些想法在不久的將來就是新的發明創造,就是定理公理;同時數學推理的精華在於演繹推理,著名的三段論構成了數學的知識體系,公理,定理,推論的證明方式大部分是三段論,演繹推理是現代文明的奠基石,在告知學生三段論的推理方式下,放手讓學生去推理,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規則,正確書寫推理的步驟,因果明確,書寫具有邏輯順序, 探索和表述論證的過程; 構建命題體系,同時學以致用,用邏輯推理解決數學和生活中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發現和提出問題, 利用已知知識建立模型; 求解模型; 檢驗結果和完善模型。 通過數學建模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並將應用於生活,數學建模是新課標必須的要求,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重要體現,使得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在平常教學中,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搜集模型和資料,注重歸類,長期為數學建模准備素材,有備無患。
四.培養學生直觀想像能力
學生直觀想像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動手來完成。如我們在立體幾何,平面幾何教學中,鼓勵學生先自己做出模型,這樣我們再展現幾何圖形時,學生便不再陌生,也能找到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成功避開了生硬講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求學生在生活中注重觀察,百聞不如一見,在腦海中形成一些數學直觀模型,感受數學之對稱美,曲線美。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能有機的結合數與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用想像的觀點看待問題,富餘想像,大膽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放的開,不在以傳統的模式約束學生,培養新時代富有想像力的人才。
五.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中的代數部分,總的來講就是在集合上定義加減乘除及相關運算,形成代數體系和相關結論,這就要求學生理解運算,掌握運演算法則,探索運算思路,設計運算程序進行運算。運算是演繹推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傳承的工具,是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培養手段。讓學生充分感知運算的創造性,當今很多程序的實現都是大數據的處理都是在進行運算,取值,自己具有較高的運算能力,才能識別這些程序。這是時代的呼喚,順應歷史發展要求。
六.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當今世界雲計算,大數據處理等等日新月異的成果都與數據是離不開的。如今的競爭也就變成時間的競爭,容量的競爭,優勝劣汰,這就要求學生具有數據獲取,螞乎伏數據分析,知識構建的能力。目前我們所在的時代為多元化信息時代,這就要求人類必須有處理信息和數據的能力,才能使得計算機技術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平時讓學生注重數據的搜集,整理,歸類,可以培養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從點滴做起,終將鑄成大的成就。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把握小學數學核心本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