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是什麼

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31 07:11:40

1.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內容

2011年版的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課程內容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附錄:
附錄1: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
附錄2:課程內容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2. 小學數學新課標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准》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標准》中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而更好地體現了《標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2)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新課標準定義了各個學段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標准。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系的角度更准
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並
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它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
助人們作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

「實踐與綜合應用」將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 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
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3.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a/1498836906cid00001

4.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如下: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3. 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 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5.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是什麼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是如下: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學好數學的信心。

4、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也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

5、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4、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也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

6. 教資面試必看:小學數學1-6年級課程標准

義務教育小學數學1-6年級課程標准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一)數的認識


1. 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 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


3. 理解符號穗塵<,=,>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5. 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能讀、寫小數和分數。


6. 能結合具體情境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能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7. 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能進行交流。


(二)數的運算滾腔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2. 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3. 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一位數乘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4.認識小括弧,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


5. 會進行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以及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


6.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會解釋估算的過程。


7.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


8. 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三)常見的量


1.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 能認識鍾表,了解24時記時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 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4. 在現實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5. 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四)探索規律


二、圖形與幾何


(一)圖形的認識


1. 能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何體。


2. 能根據具體事物、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


3. 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等簡單圖形。


4. 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5. 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6. 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了解直角、銳角和鈍角。


7. 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二)測量


1. 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並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


3. 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


4. 結合實例認識周長,並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5. 結合實例認識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分米2、米2,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6. 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估計給定簡單圖形的面積。


(三)圖形的運動


1. 結合實例,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


2. 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大族衫


3. 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四)圖形與位置


1. 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給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餘三個方向,知道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會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三、統計與概率


1. 能根據給定的標准或者自己選定的標准,對事物或數據進行分類,感受分類與分類標準的關系。


2. 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了解調查、測量等收集數據的簡單方法,並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數據的結果。


3. 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體會運用數據進行表達與交流的作用,感受數據蘊涵信息。


四、綜合與實踐


1.通過實踐活動,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


2.在實踐活動中,了解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3.經歷實踐操作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一)數的認識


1.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萬以上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2. 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3. 會運用數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徵,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10以內自然數的所有倍數,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5. 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一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6. 了解自然數、整數、奇數、偶數、質(素)數和合數。


7.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轉化(不包括將循環小數化為分數)。


8. 能比較小數的大小和分數的大小。


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二)數的運算


1.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2.認識中括弧,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3.探索並了解運算律(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會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4.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5.能分別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6.能解決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7.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8.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9.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10.能藉助計算器進行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簡單的規律。


(三)式與方程


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數。


2.結合簡單的實際情境,了解等量關系,並能用字母表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


4.了解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四)正比例、反比例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義,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2.通過具體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會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圖,並會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關系量的實例,並進行交流。


(五)探索規律


探索給定情境中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


二、圖形與幾何


(一)圖形的認識


1.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


2.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3.知道平角與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4.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關系。


5.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知道扇形,會用圓規畫圓。


6.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7.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8.能辨認從不同方向(前面、側面、上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


9.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展開圖。


(二)測量


1.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能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角。


2.探索並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知道面積單位:千米2、公頃。


4.通過操作,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會用方格紙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6.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


7.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8.體驗某些實物(如土豆等)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圖形的運動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操作等,在方格紙上認識圖形的平移與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將簡單圖形平移,會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參見例36)。


3.能利用方格紙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能從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角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並運用它們在方格紙上設計簡單的圖案。


(四)圖形與位置


1.了解比例尺;在具體情境中,會按給定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2.能根據物體相對於參照點的方向和距離確定其位置。


3.會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4.在具體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限於正整數)表示位置,知道數對與方格紙上點的對應(參見例38)。


三、統計與概率


(一)簡單數據統計過程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可使用計算器)。


2.會根據實際問題設計簡單的調查表,能選擇適當的方法(如調查、試驗、測量)收集數據。


3.認識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參見例39)。


4.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5.能從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並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6.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能進行交流。


(二)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


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簡單的隨機現象;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2.通過試驗、游戲等活動,感受隨機現象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並能進行交流(參見例42)。


四、綜合與實踐


1. 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4. 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以上就是關於教資面試必看:小學數學1-6年級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對各位想要報考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7.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如下: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3.
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
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 《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8. 二年級數學新課標的內容標准

二年級數學新課標的內容有:

一、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1.主要是使學生掌握 100 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在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現象。

2、在掌握 100 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過程中,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差並意識。

3、在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過程中,建立長度觀念,在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的同時,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在探累排列和組合的過程中m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在解決問題這一維度。

9.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第1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4.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第2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一、前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定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針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制定的。根據《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標准》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並對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編寫)提出建議。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二、設計理念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此,制定了《標准》的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三、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經驗、思考與探索。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益友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處理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盡力信心。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以及所具有的優勢,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第3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2015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10.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10)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是什麼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標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