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
1、目標預設化
新課程呼喚生成性課堂,決不意味著預設已不再重要,而是對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當為「生成」去尋求靈活合理的「預設」讓「預設」去促進有效的「生成」,才能在教學中使學生點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維的空間,彰顯生命的力量。
2、內容生活化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
3、探究合作性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作交流、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至感到豁然開朗,這是數學學習的一個新境界。」
4、思維個性化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外向型的學生開朗、活潑,喜歡請問老師,願意和同學交談,發表意見坦率,適合集體學習,便於解決疑難問題。內向型的學生情緒穩定,喜歡獨立思考,注意力較集中,一般不喜歡集體學習。
(1)小學數學內容體系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思想素養、寬厚基礎知識、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綜合素質,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其綜合素質概括為一個核心、兩種水平、六種能力、十二項基本功。
以師德為核心開展教育,努力使學生達到本科層次學術水平和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備教育能力、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活動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和講、寫、算、創、教、用、作、彈、唱、跳、畫、練十二項基本功
⑵ 現代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構成有哪些主要特徵
一、 課要樹立新的課程理念 所以,在備課時同樣體現在「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無不以教育觀念的變革為先導,教育每前進一步,無不依賴教育觀念的突破,備課的改革也是一樣。首先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必須有突破和創新,可以說,沒有教師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轉變,就不會有整個備課內容方法上的突破,真正樹立。我們不僅要對學生今天的數學學習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教師若真正確立了這樣的理念,就會在備課上關注學生,只有將以上這些理念爛熟於心,教師們在備課中才能給自己的課堂教學重新定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二、 課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 「課標」在具體課程目標中提出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四個方面的數學課程目標。通過知識與技能、態度的結合,知識與情感的結合,來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在基礎教育中,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是課程標准向我們提出的新目標要求。大家知道,數學枯燥無味。因此,在制定課時教學目標的把握上,除了「雙基」目標外,還要注重:(1)每一節課都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習慣、方法的培養目標,落實這一主要目標比教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更為重要。它體現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情感,最後才是一種結果。例如:在教《「10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時,讓孩子們認識了「10以內數」之後,迅速地將孩子們引進了一個精彩的世界----- 同學們,你們能用身邊的事物說說你心目中的數字嗎?老師用期待的目光掃視著全班同學,小手一個個地舉起來了。 「我們教室里有『1』塊黑板。」 「 我有一雙勤勞的手,一共是10個手指頭。」 「我的衣服上有5顆紐扣。」------- 老師巧妙的一問,讓學生自然地把數學與身邊的事物聯系起來,科學的價值與意義就在生活之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一深奧的道理。在這種和諧的交流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得到了融洽與升華。。 三、 課要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為了適應新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開放性」。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有學習空間,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蘊涵在數學知識中的數學思想。我們知道小學教材體系有兩條線索:第一條是數學知識,這是寫在教材上的明線;第二條是數學思想方法,這是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不很明確地寫在教材中,是一條暗線。前者容易理解,後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寫什麼,後者是明確為什麼要這樣寫。例如: 「進位加法」的進位問題。從教材的表層不僅是出現幾種不同的演算法,在鼓勵演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要提倡學慣用「湊十法」進行計算,而深層次挖掘,我認為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引導學生掌握以「十」為單位的計算的思想。這也更是後續學習的需要。 因為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人類的認識經過兩次飛躍。從逐一計數到按群計數是第一次飛躍。從按群計數到以「十」為單位計數是第二次飛躍。 三、 備課要找准教學的切入點。 《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能想到以下幾個問題:1、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2、學生自己已經解決了什麼?3、學生還想知道什麼?4、想知道這些問題,學生是否能通過合作來解決?5、哪些問題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5、哪些疑難問題還需要拓展與延伸等。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也就明確本節課中教學的切入點和主要完成的目標了。 以上所談的幾個方面,落到實處那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的思路就是我們教學的線索,我們只是引導學生前進。過去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現在我們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己任
⑶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有什麼特點
數與代數
數與代數現行大綱這部分內容主要側重有關數、代數式、方程、函數的運算,《標准》對此作了較大地改革:
1.重視數與符號意義以及對數的感受,體會數字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過探索豐富的問題情景發展運算的含義,在保持基本筆算訓練的前提下,強調能夠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和運算方法,加強估算,引進計算器,鼓勵演算法多樣化.
2.對於應用問題:選材強調現實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題材呈現形式多樣化(表格、圖形、漫畫、對話、文字等);強調對信息材料的選擇與判斷(信息多餘、信息不足……);解決的策略多樣化;問題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為編制的應用題類型及其解題分析.
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可以發現、描述、分析客觀世界中多種多樣的模式,把握事物的變化和事物間的關系;初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學會用符號表達現實問題中的一些基本關系,會初步進行符號運算.
4.體會方程和函數是刻劃現實世界,有效地表示、處理、交流和傳遞信息的強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發展規律,預測事物發展的重要手段,重視對簡單現實頭問題的建模過程,學會選擇有效的符號運算程序和方法解決問題,重視近似解法特別是圖象解法.
第一學段
1.增加「能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兩步).
2.適當加強基礎.
3.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
第二學段
1.增加「結合現實情景感受大數的意義,並進行估算;發展學生的數感;加強與現實的聯系.」
2.增加了「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3.刪除「會口算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教師討論)
4.將「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改為「能理解簡單的方程.」
圖形與幾何
(原稱空間與圖形:變「空間與圖形」為「圖形與幾何」;重提幾何直觀、推理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用詞更加規范,體現了課標的嚴肅)
現行大綱這部分內容,小學主要側重長度、面積、體積的計算,初中主要是運用邏輯證明和擴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現有關平面圖形的性質,這使得學生不能將所學的幾何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沒有體現現代幾何的發展,還往往造成不少學生因此對幾何、至整個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為此,《標准》在重新審視幾何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提出幾何學習最重要的目標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間觀念.並對傳統的幾何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
1.設置了「空間與圖形」領域,將幾何學習的視野拓寬到學生生活的空間,強調空間和圖形知識的現實背景,從第一學段開始使學生接觸豐富的幾何世界.
2.通過觀察、描述、製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製作模型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和圖形設計與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觀察、操作、變換、坐標、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現實空間和處理幾何問題,體會更多的刻劃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標准》中還指出,邏輯證明的要求並不局限於幾何內容,而應該體現在數學學習各個領域,包括代數和統計與概率等;對於幾何證明的教學來說,它的目的不應當是追求證明的技巧、證明的速度和題目的難度,而應服從於使學生養成「說明有據」的態度、尊重客觀事實的精神和質疑的習慣,形成證明的意識,理解證明的必要性和意義,體會證明的思想,掌握證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標准》中在強調探索圖形性質的基礎之上,要求證明基本圖形(三角形、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降低了對論證過程形式化和證明技巧的要求,刪節去了繁難的幾何證明題,旨在通過這些讓學生體驗邏輯證明的意義、過程,掌握基本的證明方法,同時,向學生介紹歐幾里得和《幾何原本》,使學生體會它們對於人類歷史和思想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標准》大大地加強和改善了目前的幾何教學.
<標准>的」圖形與幾何」第一學段仍分為四部分,具體表示有所變動,(1)圖形的認識,(2)測量,(3)圖形的運動,(4)圖形與位置,
在探索、發現、確認、證明圖形性質過程中,體現兩種推理(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輔相成的關系.
體現增強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
「圖形的運動」強調了圖形的運動是研究圖形性質的一種有效方法.
運動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
第一學段
(1)將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放在第二學段.
(2)將」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放在第二學段.」
第二學段
(1)刪除「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確定一個點」
(2)增加「通過操作,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
統計與概率
現行大綱中只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三代數中設立一章介紹有關統計初步的內容,幾乎沒有涉及概率內容,同時仍然採取「定義——公式——例題——習題」的體系呈現弦計初步知識,使得學生很難得體會這部分內容與現實的聯系,統計與概率對決策的作用.因此,《標准》中大大增加了「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在三個學段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分別設置了相應的內容,結合實際問題,體現了統計與概率的基本思想:1、反映數據統計的全過程:收集和整理數據、表示數據、分析數據、作出決策、進行交流.2、體全隨機觀念和用樣本估計總體的初步思想,將概率統計方法作為制定決策的有力手段.3、根據數據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論證,並初步學會用概率統計語言進行交流.
統計
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整理數據的結果.
⑴(第一學段)不要求學生學習「正規」的統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以及平均數(放在第二學段).
這種變化有三個原因:
① 更加突出了學生對數據分析的體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數據.
② 早期經驗的多樣化可以為以後學習:「正規」的統計圖表和統計量奠定比較牢固的基礎.
③ 使得統計內容在第一、二學段的要求層次更加明確.
⑵ 加強分析圖表的能力里的培養.
提升「讀圖能力」的培養.
⑶ 加強調查等活動的體驗.(主要是小調查)
在收集數據方法方面,考慮到學生年齡特徵,要求學生了解測量、調查等的簡單方法,不要求學生從報刊、雜志、電視等去收集資料.
⑷ 第二學段與《標准》相比,在統計方面,只要求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不要求學生學習中位數、眾數(這些內容放在第三學段)平均數易受極端數的影響(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影響).
⑸ 另外,刪去「體會數據可能產生的誤導」這一要求.
概率(可能性,重視「隨機現象」)
在第一學段,去掉了<標准>對此內容的要求:第二學段只要求學生體會隨機現象,並能對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
綜合與實踐
「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針對問題的情景,學生綜合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或與他人合作經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加深對所教數學內容的理解.
《標准》增設「聯系與綜合」部分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各個知識領域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體會數學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現實社會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以及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過程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知識內在的聯系.同時,採用過「綜合實踐活動」這種新的學習形式,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他們獲得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逐步發展對數學的整體認識.
新的數學課程新技術對數學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術包括數學課程的目的、數學學習的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標准》提出在第二學段引入計算器,並鼓勵把計算器和計算機作為研究、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這樣可以免除學生做大量繁雜、重復的運算,從而在探索性、創造性的數學活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決更為廣泛的現實問題.
同時,在課程實施建議中強調,有條件的地區應盡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加數學課程的技術含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內容、有效處理復雜的數學運算等方面的優勢,去改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最終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對綜合與實踐的理解-------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
「綜合與實踐」應當保證每個學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課外或課內外相結合完成.
「綜合與實踐」的核心是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不同學段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學段:內容安排強調時實踐性和趣味性.
第二學段:
通過應用、探索和反思,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探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思考的習慣,通過交流,發展理解他人、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啟示:
啟示一:堅持數學課程的三維整體目標
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在新的教學課程標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識與技能、思維與能力、情感與態度 三個基本方面的目標.
啟示二: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課程與教學的重點之一
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初步學會大知識的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判和調控.
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
初步學會對已有知識經驗質疑和對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能進行發散性思維,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演算法多樣化、思考問題的策略化).
初步掌握觀察、操作、比較、分析、類比、歸納多種數學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圖表整理數據,獲取信息的方法.
具有抓住現實生活的本質,進行數學抽象與概括的經歷與經驗.
懂得從特殊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以及轉化的思維策略.
啟示三:把解決問題置於數學課程的核心地位
在標準的修改稿中,不僅體現了解決問題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實施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經歷探索、實踐的過程).
啟示四:要把促進創新和落實基礎知識統一起來
數學學習中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在上述活動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佔有重要作用.
⑷ 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的呈現具有什麼的特徵
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的呈現具有直觀性的特徵。
【原題】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的呈現具有()的特徵。
A、系統性。
B、直觀性。
C、精確性。
D、完整性。
【正確答案】B。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特徵:
1、體現價值的主體性,為使數學課程內容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首先要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
2、體現知識的現實性,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組織應當從兒童現實生活出發。
3、體現學習的探究性,內容的不同呈現方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不同的學習方式,課程內容應為學生的主動探索與發展提供空間與機會。
4、體現經歷的體驗性,應注重兒童的數學體驗,不斷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願望。
5、體現過程的開放性,內容的呈現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成性的空間外,還應注意留有多多樣性和創造性空間。
6、體現呈現多樣性,不同的內容對應不同的教學方式,教材的不同應呈現給學生不同的任務與情境。
⑸ 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有哪些
1、小學數學是一種符號化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經驗相結合的學習過程。
2、小學數學是一種不斷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小學數學是獲取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和能力的一種思維活動。通過數學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培養創新意識是不言而喻的。
4、小學數學是有指導的「再創造」的過程,著名的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構造知識就是再創造。
⑹ 義務教育階段新的數學課程內容具有哪些特點
數學具有三個顯著特點:「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它的精確性,或者更好地說是邏輯的嚴格性以及它的結論的確定性,最後是它的應用的極端廣泛性.」數學以高度抽象的形式出現.數本身就是一個抽象概念,幾何上的直線概念也是一個抽象概念,全部數學的概念都有這一特性.整數的概念,點線面等幾何圖形的概念屬於最原始的數學概念.在原始概念的基礎上又形成有理數、無理數、復數、函數、微分、積分、n維空間以至無窮維空間這樣一些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抽象不是數學獨有的特點,任何一門科學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數學的抽象性特點是:(一)、數學僅從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方面來反映客觀現實,它摒棄了與此無關的其他一切;(二)、數學的抽象是逐級提高的,它們所達到的抽象程度大大超過了其他學科中的一般抽象;(三)、數學本身幾乎完全周旋於抽象概念和它們的相互關系的圈子之中.如果自然科學家為了證明自己的論斷常常求助於實驗,數學家證明定理則只需要推理和計算,現在的計算工具更加先進,還可以藉助於大型的計算系統.數學的方法是抽象和思辨的.從具體事物抽象出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抽象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數學科學的高度抽象性,決定數學教育應該把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規定為其目標.人的本質在於思維,而抽象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能力發展到什麼程度的重要標志,在現代社會,任何人缺乏抽象思維能力,他無論是在科學技術研究的道路上,還是在一般生產工作的崗位上都將是缺乏競爭力的.
雖然數學概念與結論都表現為高度的抽象形式,但它們的形成與發現以及對於結論的證明,都要運用一系列邏輯思維的形式和方法.由於數學科學具有嚴格邏輯性的特點,決定著數學教育應該把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目標.數學中嚴謹的推理使得每一個數學結論不可動搖,這種思想方法不僅培養了數學家,也有助於全體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它也是培養學生意志力、毅力、科學態度及自信心的好素材.正像偉大的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所指出的:「至於數學,即使只不過是使人的思維有條理,也應該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說,學習數學是發展學生智慧的重要學科.
從數量關系角度來研究事物,使我們對於事物有數量上的把握,這是數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徵,這就要求我們具有良好的數量觀念和運算能力,數學教育必然要把培養一定的運算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數學研究的內容必然涉及對事物形狀、大小、位置關系的想像,因此,數學教學應該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產勞動以及科學研究中,凡涉及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問題,都會用到數學.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中充滿著辯證關系,包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數與形,正與負,常量與變數,微分與積分,直線與曲線,偶然與必然,有限與無限,精確與近似等,它們在一定條件下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因此,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應是中學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
⑺ 小學數學的特點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⑻ 小學數學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小學數學的主要特徵如下:
知識點的基礎性: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科體系中的一部分,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小學數學主要包含數與運算、代數、幾何、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知識,打下了學生今後接觸高等數學的基礎。
重視實踐應用:小學數學強調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習題、實例、探究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幫助學生養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難度漸進:小學數學課程設計中各個年級之間難度逐漸加深,為了保證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按照難度遞進的順序進行設置。
注重啟發性和多樣性:小學數學教學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發散思維、提高創造性,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及其他學科的興趣。
教學重視體驗性和情感色彩: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們會通過游戲、競賽、情景教學等方式,培養學生對數學孫跡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孩子們創造愉悅的數學學習氣氛。
總之,小學數學的主要特徵是強調數學知識與實踐明鏈的聯系,則槐並知識難度由易到難逐漸遞進,注重啟發性和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注重體驗性和情感色彩的體驗教育。
⑼ 小數數學課程標準的內容結構的特點
從整體上來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特點就是體現三性: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具體來說:
1、發展而學。新課程標准首先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同時獲得作為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1)情感發展。小學數學情感包括三個方面:①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數學的關心與喜歡;②自信心和意志力;③學習數學的態度與習慣。(2)認識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①對自己的認識,特別是自我評估、反思和自我調控。②對數學的認識。即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價值以及生活的聯系,體驗到數學的美和數學學習的有趣味,初步體驗到數學的探索過程充滿著觀察、類比,猜測,初步體驗教學推理是嚴瑾的結論,是明確的。(3)思維的發展。著重是歸納、類比,猜想、推測、論證、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事實進行類比、猜測是必要的。(4)能力的發展
2、努力反映時代特點和義務教育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將致力於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3、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新課程標准,強調學生主動地參與,不能單純地依據於模仿
與記憶,提倡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時要改變評價觀念,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⑽ 小學數學結構體系,知識編排,內容呈現方式等方面有哪些特點
特點是准確性,或者說邏輯的嚴密性,結論的確定性。
還有應用的廣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