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發布時間:2023-06-01 10:34:31

Ⅰ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和習慣
數學能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運算能力,一個是思維能力。

運算能力是一種低級能力。強調記憶、熟練度(復雜運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維能力是一種高級能力,強調藉助抽象的數字元號、概念進行思考與推理。
運算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比較重要,這個話題以後再談,今天先談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的基本功是數數。每個數的音、形、義要弄清楚,
不是從1數到9就可以了,還要知道每個數字對應的具體數量。
數數這關過後,就可以進入加法的學習。

對成人來說,我們看到「3+5=8」這個等式,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很容易把這個抽象的等式具體化為:三個XX加上五個XX是八個XX
而進一步具體化則會得到:

三個香蕉加上五個香蕉是八個香蕉
三匹馬加上五匹馬是八匹馬
三隻猴子加上五隻猴子是八隻猴子

如果把數字進行替換,如:5+6=11。便可以生成無數的具體表達。

數學符號的意義就是把無限的具體事物進行高度概括。雖然看起來抽象,來源卻是具體的。
而數學思維,就是把各種具體事物及其關系,用抽象的數字元號表達出來。

鍛煉孩子的思維其實並不難。孩子們平時做的數學應用題本質就是一種數學思維訓練。
家長可根據上述原理,有意識的自編應用題,來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比如:

三隻猴子加上兩只兩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籠里有三隻猴,又來兩只,共幾只?(雖沒提到「加」這個詞,但暗含了這個思維)
我有兩支筆,張阿姨又給了我三隻,我現在有幾只?
蜘蛛有八條腿,蜈蚣有100條腿,一共有多少條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鍾,晚上走了二十分鍾,一共走了多長時間?

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可以讓孩子藉助一些實物來數。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列出3+2這樣的數學表達式來,孩子如果能夠列出3+2這樣的表達式,而不是3-2,說明他會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了。至於3+2等於5還是等於8,這就是運算要解決的了。列算式的過程,類似於工程師畫圖紙,是高級思維活動,而算出3+2的答案,是一種低級思維,近似於一種體力勞動。這就是數學思維與運算的區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這個區別,不要因過於強調運算能力而忽視了思維能力的培養)

如果順利完成這一步,可以反過來讓孩子自己編題目。比如給孩子一個等式:2+3=5,讓孩子自己編類似上面的題目。這個過程就是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人的思維無論怎樣多變,都離不開這個基本過程。

孩子編題目的時候,不僅鍛煉了數學思維,還鍛煉了語言能力,鍛煉了語言的邏輯性,發散性。孩子能夠編的題目越多,說明孩子腦子里的「存貨」越多。如果孩子編不出幾個題目,你也不用著急,可能是你給孩子的「輸入」不夠,你還是要不斷的,大量的給孩子編各種題目,同時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Ⅱ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實踐證明,看的思維效率最低、寫的思維效率較高、說的思維效率最高,有許多思維的飛躍和問題的突破正是在說的過程中實現的。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系著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思維決定著語言的表達,反過來語言又促進思維的發展,使思維更富有條理,兩者相互依存。人們正是藉助語言思考問題,表達思想的。在數學課堂教學 中,語言是師生、生生間情感交流、數學思維的工具。小學 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發展學生的思維,必須相應地發展學生的語言。

二、合理運用教具,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思維水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縮短兩者之間距離所採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觀教學,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教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可將原有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程序,然後又通過這一外部程序「內化」為小學生的智力活動方式。但是只有適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否則,始終依賴教具,思維的水平難以提高。
三、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問題是放飛思維和想像的鑰匙,問題的出現能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產生一種對解決問題的渴求,這是一種學習創新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例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學過的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後展示梯形模型,再提問學生:「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求知慾。他們聽到問題後,就自己動手操作,有的畫一畫,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後大部分同學都能自己推導出計算公式,成績差的同學也在其他同學的操作、演說中學 到了知識。小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數學學習興趣濃了,自主探索的願望有了,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從而能夠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

四、加強思維方法指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的創造性是智力活動的創造水平。教學中要提倡求異思維,鼓勵小學生探究求新,激發他們在頭腦中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再加工」,以「調整、改組和充實」,創造性地尋找獨特簡捷的解法,從而提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方法,這些都能促進學生思維創造性的形成。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教給學生邏輯思維的方法,既要指導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常規思維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又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等,激發學生尋求新方法的積極情緒,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並進一步培養學生靈活辨證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構穩固且易於遷移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個體發展上看,人的思維從低到高大致可分為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3個階段。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教師可通過多種形式的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是人類高級的思維活動,是指人們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並產生創見的思維,它是一種突破常規而又合乎邏輯的全新的思維形式,是創造能力的核心。集中體現在善於獨立的思考、思維不囿於常規、勇於創新,具有主動、求異、發散、獨創等特點。

Ⅲ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活動,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也是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就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幾個重點環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要重視思維過程的組織
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把學生組織到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對照、抽象和概括、判斷和推理等思維的過程中來。具體而言,教學中加強思維過程的組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組織從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啟動,是小學生邏輯思維的顯著特徵。隨著學生對具體材料感知數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強,邏輯思維也漸次開始。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並組織好他們對感性材料從感知到抽象的活動過程,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可先演示把「10個蘋果放在2個盤子里」,然後順序演示把「9個、8個、7個蘋果放在2個盤子里」。在這一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盤子里和盤子外蘋果的數量,並比較盤子外的蘋果個數與盤子個數的大小。學生後發現商是盤子里的蘋果的個數,余數是盤子外的蘋果個數,還會發現盤子外的蘋果個數比盤子的個數要少。這樣他們就會知道,余數要小於除數。這種抽象概括過程的展開,完全依賴於「觀察----思考」過程的精密組織。
其次,要指導積極遷移,推進舊知向新知轉化的過程。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前人間接知識的過程,而指導學生知識的積極遷移、推進舊知向新知轉化的過程,也是學生繼承前人經驗的一條捷徑。小學數學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都潛含著共同因素,因而使它們之間有機地聯系著。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挖掘這種因素,溝通其聯系,指導學生將已知遷移到未知、將新知同化到舊知,讓學生用已獲得的判斷進行推理,再獲得新的判斷,從而擴展他們的認知結構。為此,一方面在教學新知時,要注意喚起已學過的有關舊知。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要喚起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圖形的旋轉平移」等有關舊知的重現;另一方面要為類比新知及早鋪墊。如幫助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要在教學整數時就幫助學生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再次,要強化練習指導,促進學生實現從一般到個別的運用。學生學習數學時、了解概念,認識原理,掌握方法,不僅要經歷從個別到一般的發展過程,而且要從一般回到個別,即把一般的規律運用於解決個別的問題,這就是伴隨思維過程而發生的知識具體化的過程。因此,練習設計要力求巧妙:一是要加強基本練習,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是要加強變式練習,使學生在不同的數學意境中實現知識的具體化,進而獲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是要針對易混易錯的知識設計對比練習,使學生獲得更為具體更為精確的認識;四要加強實踐操作練習和體驗學習,幫助學生把人的情感投入到學習中去,具體途經有:有目的的觀察、測量、作圖、試驗與操作等;五要根據學生思維特點設計變式練習。
第四,要指導學生進行分類和整理,促進思維的系統化。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按照一定的標准或特點進行梳理、分類、整合,使學生的認識組成某種序列,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促進思維的系統化。
二、要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是要注意思維訓練要從起步時做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就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是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數學概念,特別是加、減、乘、除法的意義,分數、小數的意義及一些與之有關的基本性質;三是要在游戲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設計靈活多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要加強語言訓練,要讓學生用不同的敘述方法來敘述,例如要讓學生准確地掌握增加、減少、降低、提高、節約等數學用語;五是要巧妙設計練習,既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三、要重視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訓練
首先,要指導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問題。我們都知道,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順向性。這種思維方式是以問題的某一條件與某一答案的聯系為基礎進行的,即在思維時直接利用已有的條件,通過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其方向只集中於某一個方面,對問題只尋求一種正確答案。
二是逆向性。與順向性思維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維是從問題出發,尋求與問題相關聯的條件,將只從一個方面起作用的單向聯想,變為從兩個方面起作用的雙向聯想的思維方法。
三是橫向性。這種思維方式是以所給的知識為中心,從局部或側面進行探索,把問題變換成另一種情況,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開闊思路。
四是散向性,即發散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是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和側面進行思考,進而產生多種、新穎的設想和答案。
其次,要指導學生掌握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使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性,更要指導學生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科學方法。為使學生善於尋求正確的思維方向,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精心設計思維感性材料。思維的感性材料,就是指以實物直觀或具體表象進行思維的材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既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又要求教師對大量的感性材料進行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從而使學生順利實現由感知向抽象的轉化。例如教學質數、合數概念時,可以先讓學生寫出幾個大於1的自然數,在尋求其約數個數時,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後,可以「發現」約數的個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只有1和本身,另一種是除1和本身外,還有其他約數,從而便引出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二是要依據基礎知識進行思維活動。小學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公式、定義、法則等。學生依據上述知識思考問題,便可以尋求到正確的思維方向。例如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高,這時應當怎樣尋求正確的思維方向呢?很簡單,就是先弄准什麼是三角形的高,「高的概念」明確了,作起來也就不難了。
三是要聯系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由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也是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途徑。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
四是反復訓練,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不是靠一兩次的練習、訓練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復訓練,多次實踐才能完成。由於學生思維方向常是單一的,存在某種思維定勢,所以不僅需要反復訓練,而且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四、要重視對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如何會對思維能力的強弱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必須重視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在這方面,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要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思維靈活是思維的靈魂,教學中要充分重視教材中例題和練習中「也可這樣算」、「我這樣算」「看誰算得快」、「怎樣算簡單就怎樣算」、「我發現」我還發現「等提示,指導學生通過聯想和類比,拓寬思路,選擇最佳思路,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二是要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注意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就可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例如,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可以啟發學生聯想倍數應用題,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啟發學生聯想起分數應用題。通過這種訓練,可以調整和完善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從幾倍的「幾」到幾分之幾的「幾」,再到百分之幾的「幾」,使之連成一個整體。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而且可以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三是要注意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藉助形象思維的參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例如,教材的例題中前面的多是為學習新知起指導、鋪墊作用的,後面的則是為已獲得的知識起鞏固、加深作用的。因此,對前面例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對原理理解清楚,對後面例題教學則應側重於實踐,即適當放手或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操做,以便培養他們思維的獨立性。教學中還要重視從直觀形象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獲取多方面感性認識,並藉助於形象思維的參與,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Ⅳ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面來看看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1

一、堅持以人為本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思維有著多樣化的特點,且小學數學也是小學階段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說教學活動就是針對教師與學生來進行的。首先,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性格與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且數學知識又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從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實現有效學習。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其次,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指導者,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過度向學生講授數學知識,並不關心學生是否能夠接受,且對於學生來說,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創新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維,通過自主學習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效果,保證數學課堂的親和性,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的過程中,教師就要給學生展示出色彩比較鮮艷的圖片,同時還要包含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等,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中去。

同時教師還要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並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情境的影響,可以讓學生產生質疑。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還要及時到學生身邊,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創設出真實的教學情境

只有藉助真實的教學情境,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堅持從教學內容出發,給學生創設出適宜的'教學情境,同時還要保證教學是從學生生活出發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教學內容上進行設計,融入生活情境,給學生營造出適宜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幫助學生主動進入學習,保證課堂教學的活力。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關注好細節問題,突出教學的真實性,藉助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於教師來說,就要及時關注教學活動,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正確地引導學生,培養好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找規律」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你們知道什麼是排列嗎?藉助問題教師就可以從學生體育活動的排隊上入手,選擇幾名學生到講台上,按照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排隊,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

在這種教學情境的影響下,可以促使學生進入思考中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學生討論結束後,教師就要選擇學生來說出討論的結果。藉助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入新課知識,這樣也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正確面對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避免差異對待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造出相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展現自我,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多元化的發展,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入手,制定出不同的教學計劃,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學時期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2

一、鼓勵一題多解,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下簡稱「課程標准」)指出:「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努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經過教學實踐證明,一題多解是促進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值得在小學數學課堂進行嘗試。

二、開展類比教學,發展比較思維能力

課程標准指出:「(學生)能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能明確地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探索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他對象的區別和聯系。」

比較思維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品質,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教師應該通過類比教學訓練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這對於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教學中,教材先安排了公因數概念的講解,然後安排了公倍數概念的講解,在公倍數概念的教學中,我類比舊知識公因數概念進行導入:首先要求學生分別找出6和8這兩個數的因數,然後要求學生找出這兩個數的共同因數是什麼?學生將6和8的因數一一列出,很快就得出結論:6和8的共同因數是1、2。

我又分析道:1、2是6和8的共有因數,在數學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如果有它們的共有因數,那麼共有因數就叫做公因數。同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如果有它們的共有倍數,那麼共有因數就叫做公倍數。這樣一經類比之後,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公倍數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比較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引入信息技術,發展想像思維能力

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通過信息技術化靜為動、化繁為簡,有助於學生在抽象的數學模型與形象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有機聯系,進而促進其想像思維能力的良性發展。

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3

一、進行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索問題,從紛繁到復雜的現象中,抓住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小學生的認知結構往往缺損,他們不善於將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因而考慮問題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學中應抓以下三點:

1、培養學生對數的概括能力。

數的分解能力,是數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內的加法,利用直觀教具,讓學生了解某數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和如何組成的,引導他們將20以內的數比較實際意義,認識大小,順序、進行組合與分解練習。

2、讓兒童逐步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

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引導兒童進行類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訣教學中,先通過一環緊扣一環的步驟,讓學生展示「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2—4的乘法口訣的可信性,還了解每句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然後利用低年級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讓他們模仿老師的做法去試一試,推導出5—6的乘法口訣。生模仿獲得成功後,就與他們一起總結幾個步驟:

①擺出實物;提供思維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結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說明它的結果就是加法式子結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數和結果構造口訣。讓他們按步驟來獨立地推導7—8的乘法口訣。

在這過程中,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進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點撥,使獨立思維逐步發展。到推導9的乘法口訣時,有的學生已經幾乎完全能進行推導了,而大多數學生的思維的能力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養掌握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各科教學問題,都有一個結構問題。狠抓結構訓練,使學生掌握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而不受題中具體的情節干擾,是培養思維深刻性的重要一環。由於低年級學生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我在數學教學中採取多種方法。

如:補充條件和問題,不變題意而改變敘述方法,根據問題說所需條件,擴題訓練,拆應用題縮題訓練,審題訓練,自編應用題訓練等等,拓展學生思維活動,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二、進行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具有當機立斷的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在運算過程的正確迅速,觀察問題的避繁就簡,思維過程的簡潔敏捷。因此,我在計算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為目的,要求學生有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辦法有以下兩點:

1、計算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正確的基礎上,始終有速度。

對於低年級的兒童,應注意抓好學生計算的正確率的同時,狠抓速率訓練,每天用一定時間進行一次速算練習。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題,」「一人計算,全班注視」,發現錯誤,立即更正或「對口令」,老師說前半句乘法口訣,全班同學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訣,讓全體學生的思維都處於積極狀態。速算比賽,如: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計算題的數量,比完成規定習題所需時間,使全班學生人人都能正確迅速地思考問題。

2、計算過程中傳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學習掌握「湊十法」的基礎上,借鑒珠算的長處,教給學生「互補法」使學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為補數。如計算9+2時,因為9和1互為補數,就能見9想10,得11。訓練學生敏銳的感知,例如

①10X5X210÷5X210÷(5X2)10÷5÷2

②8÷4+8÷48÷4X8÷48X4÷8X4

③32—8÷432÷8X432+8÷4

通過反復訓練,引導學生合理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是訓練學生思維敏捷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Ⅳ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1、創設游戲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並通過游戲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游戲情境教學法,盡可能在真實的情境下展開學習,所設的情境也應該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接近或者相符合,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情境游戲創設要建立在學生知識結構認知的水平之上。如,採用「尋寶藏」的游戲教學情境。教師在課前將寶物藏在教師內,然後請幾個同學上來尋寶,並限制每人只有一次尋找機會。大部分學生尋找失敗後,會請求教師提供線索幫助,當教師給出提示後,縮小了范圍,有利於學生的尋寶之旅,促進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知識,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2、運用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使得課堂教學信息呈現多樣化,讓學生從中感受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多媒體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採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的知識,有效的幫助學生突破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態度。
3、有效開展小組研討交流,如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組織小組研討交流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出發點,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自主研討的空間。加強教師與學生相互研討交流數學思維能力提高的方案,從而達到互教互學、共同發展,以及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境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情況,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合理分組,如,讓一個優等生負責一個中等生,讓一個中等生幫助一個後進生,以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合理搭配,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要為每個小組指派一個組長,負責維持小組秩序、規范研討環節與提交研討報告,避免個別學生進行與研討不相關的言論。此外,在小組研討交流中,教師不能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是要積極參與到研討交流活動中,對小組研討交流的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並從中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正確的思維能力交流進行討論。通過這樣思維能力研討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實現小組思維能力研討交流的有效開展。
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氣氛融洽的課堂,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Ⅵ 小學數學如何進行思維能力培養

思維能力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維是後天形成的,水平不斷提高。孩子思維處於直觀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過程中,抽象 邏輯思維 已經開始萌芽,具備了進行 思維訓練 的基礎。下面我為你整理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進行思維能力培養,希望能幫到你。

一、選准知識點,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情境

教學中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小學 數學圓面積計算公式,一般是通過由教具的直觀演示對圓形面積的割補轉化,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對於 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思維過程。

學習圓面積計算 方法 時,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有了利用割補了解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 計算方法的初步 經驗 ,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應體現在幫助學生樹立假設,一步一步地展開推理論證,找到解決問 題的方法。教師可設計四個思考題:

1.能否將圓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

2.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麼關系?

3.如果圓的半徑是r,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4.依據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整理出圓面積計算公式。

通過上述四個問題的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創造性地獲取新知。

二、巧用原例題,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意識

素質 教育 的核心是創新,培養學生思維的個性化、多元化。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 渠道 ,挖掘教材中蘊 含的有利於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的知識點,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意識過程可歸納為:

1.創設情境:教師對現行教材進行認真分析,整理出那些有利於訓練學生創造思維方法和創造思維能力的 知識點,並在教學中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師生密切交往的教學氛圍。

2.建立假設:精心設計教案,適時引出假設,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向。

3.分析、醞釀、綜合:分析材料,醞釀思路,提出新的想法。

4.驗證、求得新知:採用 其它 方法驗證結論是否正確。

例如,學生在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後,利用原例題,變原有條件為「把一個直徑20厘米的圓柱,沿底 面直徑從上到下分成若乾等份,然後拼接成一個和它體積相等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的圓柱表 面積增加7平方厘米,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此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經驗情境。學生通過觀察會發現,圓柱變形後,新形體和原形體等積;新形 體的長恰好是圓柱底面周長的 1/2,新增表面積7平方厘米正好是圓柱體變形後所得長方體左右面面積之和。 如此分析探究之後,學生很快會得出這個長方體(即變形前圓柱體)體積為「長方體左(右)面積×長方體的 長」。此時學生的思維方向很明確,且面對足夠的思維空間,具有進行遷移思維的良好氛圍,適合不同思維水 平的學生思考。因為長方體左(右)面積=圓柱的底面半徑(r)×圓柱的高(h)=hr;長方體的長=1/2圓 周長=πr。 所以, 圓柱體變形後得到的新的長方體的體積為「長方體左(右)面積×1/2圓周長」,即「h r·πr」,整理後得V=πr[2]·h。通過上述思維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圓柱體計算公式推導過程的理解,鍛煉了 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與敏捷性,創造性地應用已有知識解決了新問題。

三、舉一反三,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教師應掌握歸納問題的策略,在眾多問題中,如能篩選提煉出適合學生研究的、有助於學生自己探究、思 考的問題,將對學生的自學產生關鍵作用。由於學生的認知結構、理解能力處於不同的層次,知識的獲得並非 一次到位,可根據教學內容再組織一次實踐,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

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有梯度,難易適度。例如,學生學習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識,完成了一定數量的基本 習題後,教師出示習題一:已知一個長方形周長是18厘米,長與寬的比是5:4,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往往 將周長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數值, 誤認為是長方形長與寬的值。此時教師應啟發學生思考:按5:4 分配長與寬 與長方形的周長有什麼關系?這樣激活學生的思維點,使學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對應的 數量為前提的,從而加深學生對比例分配知識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習題二:一個長方體長、寬、高的比是5:4: 2,它們的棱長和是44厘米,請你計算出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

由於學生的思維點已被激活,他們將會進行較為縝密的思考、推理,最終尋得正確的解題方案。這一學習 過程,無疑是引導學生進行了一次創造性思維的有益嘗試。

上述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採用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假設演繹等學習 手段,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歸納 總結 出較為完善的知識,促使學生全面理解、融會貫通,培養學生 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時代的要求。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思 維因素,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促使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思維訓練相關 文章 :

1. 思維訓練

2. 邏輯思維訓練題目及答案

3. 邏輯思維訓練500題

4. 經典邏輯思維訓練題

5. 自閉症孩子的教育思考:淺談思維訓練

閱讀全文

與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