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如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課題

小學如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課題

發布時間:2023-06-01 13:30:45

㈠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代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創建核心素養體系,提升學校和廣大教師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是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教學的訴求。因此,初中各門學科都需要聚焦於本學科的核心素養,並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與學科水平,對於初中數學教學而言亦是如此。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加註重如何發展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如何讓學生通過中學數學課堂的學習而具備良好的應用意識、運算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因此,結合以往的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通過初中數學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和探究,為中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發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養;核心素養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核心素養作為中學生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必備的素養,對於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著極大的作用。核心素養的培養在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也尤為重要,它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僅局限於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更要重視在這些知識和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學核心素養、所需要的素養以及可以培養的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發揮初中數學在教育中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下面就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離具備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為本的課堂,備好學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了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2.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准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3.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布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准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通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幾個教學實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22頁第4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類型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為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游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通過游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說,通過游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4.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通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范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盡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注釋。注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

㈢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標准》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注意:首先,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所以在教學中,我藉助孩子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創設情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用積極的態度投啟隱入學習,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識,並體驗成功的愉悅,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另外,課堂上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之中。如:在設計教學《10的加減法》時,力求給學生新奇感,如通過數學游戲、智力競賽、動手操作等活動,讓他們大膽想像,渴望探求新知。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願望。
二、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新教材不僅重視對數學知識結果的掌握,而且更關注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的經歷與體驗,重視學生學習活動的探索發現過程。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多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動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獲取知識;多思,通過自學、操作、嘗試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獲得能力的提高。多說,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我在教學中經常開展「說一說」、「議一議」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主動地去創造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探索過程中還將動手操作與觀察、思維等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體驗、發現、猜想、驗證去認識、歸納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數學活動,孩子們有了不同的獲取信息的經歷,有了不同的學習收獲,同時更有了不同的學習體驗,他們個個都對數學表現出了無限的熱愛,對學好數學充滿了信心。
三、學會數學思考,培鬧旁養數學意識。
我們的小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時,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怎樣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數學現象並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數學意識很重要,數學意識其實是指能主動地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考慮問題或進行思維的習慣,也就是通常說的「數學頭腦」。它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統計觀念、推理的意識等。對於小學生來說,從入學開始就須初步培養,剛開始要求能夠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簡單有用的信息並進行簡單歸類,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慢慢到學會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收集處理信息並做出猜想,解釋結論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較強的數學意識。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以下意識:遇到問題能夠自覺地的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面對一些事物時,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質並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能利用已知的知識推斷出與其有因果關系的新的知識的思維習慣,它是數學的嚴密邏輯性的反映。如課後習題:探索一個兩位數乘11的規律,學生已能夠通過計算悄彎廳比較得出積的特點,再舉例驗證、推廣,不知不覺運用了歸納類推思想。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數學教育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縝密嚴謹的態度和刻苦鑽研的探索精神。
事實求是,培養學生縝密嚴謹的思維品質。我們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這樣的事:有的學生把加號寫成減號,把除數和被除數弄顛倒了,把已經計算正確的結果寫錯……,許多教師把這些都歸結為「馬虎」造成的,其實不盡然。我覺得關鍵在於學生還沒有形成縝密嚴謹的思維品質。作為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質,在教學具體內容時能夠准確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進行培養、糾正,形成穩固的思維定勢。
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現在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只重視智力開發,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造成了許多兒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不協調,缺乏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大難題。我在教學中經常向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使他們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活動,並讓他們在從事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我在教學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例2時,思維難度明顯增加,既要考慮如何租車全年級能夠坐,又要思考怎樣租車才較便宜、合算。學生通過猜想、驗證、比較等方法來設計方案,也許得到並非最佳方案,教師也要給予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總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造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探索活動,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㈣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數學中學生的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特別是解決應用題的時候。要加強思考能力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運算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一定要夯實基礎。

㈤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概述
數學核心素養是現代人們適應社會、迎接挑戰的必備素養。它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數學能力,不能簡單地描述。我們可以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內涵進行解讀。在國際上,從2011年美國21世紀核心素養聯盟發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們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關於數學的具體化的素養指標體系裡,數學核心素養被具體地表示為創新能力、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等11個方面。這些指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指導性和綜合性。我們應該認識到,國際社會通過倡導核心素養來引導教育更加關注「復雜、真實的現實世界」,更加關注培養未來公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與數學的學科特色相結合,但不能夠僅僅只關注這一門學科,而應該運用跨學科的思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進行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縱觀國內目前的研究,在數學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界定上,國內學者尚未給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有學者將數學核心素養分解為以數學知識為核心培養出的數學核心能力、數學思維、數學態度等幾個方面,但教育學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讀,例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中就認為,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所感悟和鍛煉出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養成,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經驗。它並不是某一特定的、單獨的素養,而具有綜合性、階段性與持久性的特點。同時,還有一些學者則堅持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才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真正內涵。這些定義都從不同角度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數學核心素養內涵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仍然需要研究者們進行不斷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確把握。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1 培養數學意識,增強學生數感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就要從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著手。數學意識是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數字意識能夠幫助鍛煉學生以數學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其數學思維;數感則與科學的直覺有著密切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數感對於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實踐證明,擁有優秀的數學意識者往往在面對數字及運算時顯現出非常高的敏銳度,擁有極強的數感,能夠將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能夠發現和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數據特徵、數量關系、數學問題等等。對於小學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識說教無疑是毫無作用的,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需要教師巧妙地把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培養數學意識與能力。
同理我們可以發現,由於小學階段的特殊性,相較於其他年級和階段的教材而言,小學數學教材明顯體現出趣味性、現實性的特點,課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與現實生活情境相關的圖片和文字,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由此,教師也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注意運用多種貼近現實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學會把數學和現實生活情境進行聯想,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分類」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玩具、書籍、作業本、糖果等這些日常用品,把他們隨便地進行擺放並問學生「這樣擺放出來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齊嗎?哪些東西應該擺放在一起才比較好看呢?」然後再讓一名學生重新整理,其餘學生觀察整理過程,再引導學生明白分類的標准。在了解分類的定義後,再利用圖片創設商店貨架情境,並提出問題:圖中貨架有幾個,有哪些物品,說一說如何將這些物品擺放整齊通過小組討論,最終找出答案。
2.2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通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往往是一切思考的開端。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於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各種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強、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運用多種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學習和探索,挖掘學生的認知潛能。例如在「毫升」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動物酒量大賽」的情境,讓動物們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後問學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嗎?」「大象喝的一杯酒等於老虎的幾杯呢?」等問題,以引導學生去認識不同的計量單位,並探究和學習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學生愛上數學並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2.3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應當融入於教育之中,從小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實踐與

㈥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當前中國教育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余文森說:「任何學科都不是僅僅為了獲得學科的若干知識、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時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生成與提升。學科教學要有文化意義、思維意義、價值意義,即人的意義!」那麼,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六大指標,十八個基本點如何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哪些是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其實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全體體現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十個核心詞,即:創新意識、模型思想、數據分析意識、應用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當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課程標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一線的教師才有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抓手。
接下來,我們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 注重課程開發,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及校本課程的開發都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其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教師的聯系最為密切。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本著滲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就能開發出保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好課程。我以南京拉薩路小學的校本有課程為例,南京拉薩路小學的數學校本課程為《理財Let』s go!》一至六年級都有對應的內容,從貨幣的認識到金融投資都有設計。這里不僅僅滲透數學學科的素養培養,比如:數感、運算能力、數據分析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而且還滲透到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指標。拉薩路小學的《理財Let』s go!》校本課程很好地體現了核心素養的綜合性,因為它是核心素養在綜合實踐中的支撐點。
二、 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抓好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
任何教育理念最終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踐。抓好課堂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研讀《課程標准》深刻理解《數學課程標准》中十個核心詞的內涵。二是分析教材,了解到各冊教材內容有哪些,甚至每冊教材中的哪個知識點中滲透了什麼數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方向指導。三是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探尋一種適應自己、適應學生,有助於提升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有思維含量的,有生長點的,是可持續發展的。
三、 多元評價,促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從某種角度講,評價是行為的指揮棒。評價的指向直接會影響行為的改變。目前,我國高考制度發生了變化,隨之我們的義務教育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評價方式就不可忽視。首先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教育形式。那麼,我們在教學評價時,不能只關注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和對教材的把握、處理,而是要更多地對學生學習過程以及效果進行客觀、科學、激勵性的評價。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只指向結果,還應該重視其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注重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參加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等。評價的方式必須是多元的,其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家長評、自己評、小組評、老師評,多方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才能更利於學生的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又需要基層一線教師的教學落實。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需要我們的傾心、熱心、盡心和責任心!

㈦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裡,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要培養一個人成材,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於思維,在於科學的思維。
(三)、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
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語言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俄羅斯著名教育家A·A·斯托利亞說:「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新課標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包括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的形成與語言是緊密聯系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數學語言能更准確、清晰地反映一個人的思維過程,展示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
(四)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㈧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時代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小學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希望對你有幫助!

1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

1.小學數學教師應牢記育人為本,樹立大數學觀

很多數學教師認為,講好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十分注重講,而學生則習慣於被動傾聽、勤學苦練。但未來社會需要的數學人才不僅要具備較強的計算能力,還要具備數學思想及實際應用能力。因此,為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要牢記育人為本,樹立大數學觀,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努力提高數學教學的自主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其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2)注重挖掘課程資源。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與生活中的數學零距離接觸,培養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提倡合作學習。合作交流是一種行之有效的 學習 方法 ,教師通過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成長;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吸收和借鑒別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進一步發展自身的智力與非智力品質。

2.小學數學教師應做到以本為本,合理利用教材資源

現行數學教材的 教育 資源十分豐富,小學教師應在把握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教材資源,盡可能地發揮教材功能,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同時提升其數學素養。例如,在學習《圓錐體積》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比圓柱和圓錐,體驗「底相等高不相等」「高相等底不相等」和「底相等高不相等」等區別,經過猜想―驗證等探索過程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圓錐相關知識的理解,還有助於學生養成縝密思考的習慣,發展其數學思想。此外,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數學史料,向學生介紹數學的起源及其發展歷程、古代數學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數學思想,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還可根據教材中安排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例如,教師可巧借「我們去植樹」「貨幣兌換」「了解自己」等與現代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培養其自主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3.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需定法,靈活使用多種 教學方法

教學中本無定法,以得法為貴。小學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具體教材內容選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情境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與學習工具培養學生的 理性思維 。在學習長方體時,教師可使用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數一數面的數量,看一看它的形狀,想一想其相對面的關系。還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長方體實物來 總結 其特徵,培養學生的思維條理性。在教學過程中應善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 創新思維 ,引入該技術可直觀、形象地將數學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另外,還可應用導學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其學習能力。導學案以學生自學為基礎,注重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以發現並自主解決問題為主線。實踐證明,這種方案是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不僅有助於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有助於開發學生的學習能力。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鞏固探究成果

學生經過了艱苦的探索過程,獲得了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和較豐富的主觀感受,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意向,不吐不快。交流給每個同學提供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僅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全面,而且豐富了學習的 想像力 。對於有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爭一爭、辯一辯,學生能夠豁然開朗。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一定意義的建構者。學生在探究中經過親身經歷、親身體驗,對提出的假設進行了論證,一定會形成一定的探究成果,這種成果自然對錯交織。教師不可盲目評價,不可對的表揚、錯的批評,要注意保持學生的探究心理,保持學生的探究熱情,鼓勵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後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認識。

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生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發展,也可以充分讓學生感受探究學習的價值,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悅。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通過艱苦的探索,得到的結果雖有些雜亂無章、有對有錯,卻凝結著學生探究的辛苦。教師要因勢利導,對於正確的、合乎邏輯的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對於錯誤的甚至是不著邊際的結果要巧妙地進行處理,注意保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決不能武斷地予以全面否決。教師最終要將規律性的結論准確地告訴學生,使學生們對照自己的探究過程,從中體味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對探究的信心與決心,同時深化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探究。

改善指導探究方式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於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提出假設是學生自我探究的開始。「假設」可以是學生對結論的初步估計,方案是否可行,對結論的估計是否正確,都有待於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去驗證。教師要組織學生間的交流活動,讓他們通過交流、討論篩選出有一定價值的假設或者猜想,再進行探究。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手、眼、腦多種感官協同活動的過程,這樣做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思考的問題往往由教材或教師呈現出來,這不可取,要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當然,不管怎樣提出的問題,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同時,要藉助多媒體課件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樂意探究、能夠探究。

著名心理教育學家奧蘇泊爾說過:只有學生親身經歷、親身感受得到的東西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對於每個數學問題,讓學生親身經歷、親身體驗、親身探究,教師只要在關鍵處給予點撥,充當學生知識形成過程中的協作者、促進者,學生就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在這種進程中,學生還可能對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新的發現,從數學活動的實踐中,他們能夠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也學到數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

3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還原於生活。生活是一切創造的源泉和動力,人類的一切都不可能脫離生活,只有植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我們的學習才會有發展和創造的潛力。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要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喚起學生的生活 經驗 ,進而更好的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初中生喜歡用平常接觸到的事物去理解記憶所學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心理上越來越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又喜歡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和解決實際中的數學問題,是引起興趣的重要方法。如在學習「黃金分割」時,可以從生活入手列舉古希臘的帕提儂廟的高:寬=0.618,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完美建築;畫家設計出人體身材最優美的腿長:身高=0.618:1;音樂家發現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的比是0.618:1時,奏出的音調最和諧最悅耳;自然科學家還發現:當外界環境溫度為人體溫度的0.618倍時,人會感到最舒服。諸如此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努力架設起一座通向數學宮殿的興趣之橋,使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去發現興趣的源泉,並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所取得的成就,體驗到戰勝困難後的歡樂。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運用直觀教學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 抽象思維 過渡的階段。在數學上,他們比較喜歡認識具體和形象的事物。重計算,輕概念,重記憶,輕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數」,由於字母在表示數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確定性,具有「代」和「變」的抽象性,他們原有的對數的認識就感到不太適應,所以教師根據這一思維特徵對數學概念的引入法則的說明,特別注意加強直觀形象和具體的教學,把教學內容處理成符合學生原有認識上的東西,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數軸」概念的教學,教師是拿著實物溫度計上課,溫度計上有刻度,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測量不同的溫度;與溫度計類似,我們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刻度,標出讀數和方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那麼這樣的直線叫什麼?於是引出了數軸的定義,這樣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看有實物,想有形象,記有特徵不但使他們學得有感、記得牢固,而且使他們理解得也較為准確和深刻。這樣處理教材的例子是相當多的,數學老師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注意到直觀形象教學的局限性,不能監用,要特別注意類比的事物與新的概念法則間的內在聯系,慎重考慮他們之間比較的科學性。

良好的課前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知識教學之初,創設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好的開端,能夠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和積極情感,能夠啟發和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這樣做,不僅能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而且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慾望,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使其自動地獲取知識。比如在講「三角形的內切圓」時,教師採用了這樣的開場:「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學校剛收到一封某個數學基金會的來信,誰能在這塊三角形的下腳料上畫出一個面積最大的圓,可免費三日神州游。要想一舉成功,請看課本。這樣一來就將學生成功地吸引住了,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慾。一堂課就這樣開始了,處於這種狀態的學生,注意力就特別集中,學習興趣非常高漲。教師適時點撥、啟發、誘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的提高了。

4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運用情景教學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思維最好的方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對老師的教學任務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上課變得輕松簡單,學到的知識能牢記於心,更有興趣去自主學習,這無論對數學成績還是數學思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充分備課,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貼近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有形象的理解;組織數學競賽,利用小學生對比賽感興趣的特點,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提高;設置情景 故事 ,讓學生在故事中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這些情景結合的教學方法,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拓也是很有幫助的。

二、注重作業的新穎性,實現創新型思維

現在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每一門課都需要課後作業來鞏固課堂知識,而學生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我們知道,題海戰術和素質教育的觀念是相悖的,且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那麼如何在給學生充足時間的前提下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呢?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後作業上下功夫。如何讓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少的練習,卻收獲最牢固的知識,是素質教育下小學數學老師的一項新任務。數學學習講究的是方法,因此在布置作業時,要盡量覆蓋更多的知識面,而不是用很多道沒有差別的題目讓學生有了慣性思維,剝奪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作業中,可以鼓勵學生用不同種方法來解一道題,這樣學生的思維開放了,不止拘泥於一種方法,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創新是巨大的提升。 。

三、創新教學傳授方式

針對小學教學方式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深刻理解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教學的內涵和深意。創新自我教學方式,改變一味教授的教學方式。可以採取探索式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教學做到點到為止,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自我思考空間。當然,這並不是減少對學生教材知識的教授,教師可以在學生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及時地根據自身扎實的數學教學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中抽象的公式等知識的把握和運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獲得好成績。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相關 文章 :

1. 怎樣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2.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4.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5.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淺見

6. 數學課堂中怎樣提高學生積極性

7.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8. 教師怎樣把數學成績提高

9.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㈨ 如何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數學意識的培養。
什麼是「數學意識」呢?舉一個例子,假如學生會計算「48÷4」,說明學生具有除法的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解「有48個蘋果,平均每人分4個蘋果,可以分給多少人?」,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都不能說明學生具有數學意識。而在體育課上,48位學生在跳長繩,教師共准備了4根長繩,由此學生能想到「48÷4」這個算式,這就說明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意識了。
(一)理解數的意義與數的聯系,培養數感。
「數感」,就是對數的本質的理解和感覺。數的本質是「多與少」或者「大與小」,從而過渡到數的順序。如果人不會數數的話,能辨別到幾呢?實驗表明,人也只能辨別到4或5。由此可以推斷,在數學方面,發明了計數之後,人類才與動物產生了本質的差異。有了「多少」這一概念,人類才能理解「有序」、「數」等概念。從l開始,便形成了自然數系;通過自然數的四則運算,形成了有理數系;通過有理數的代數運算,最終形成了實數系。所以,「多少」的概念,以及由其自然產生而不是通過運算產生的自然數,才是數學最本質的概念,也是小學數學的根基。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是低學段教學的重點。
(二)經歷符號化過程,培養符號意識。
英國著名數學家羅素說過:「什麼是數學?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
當然數學符號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如,阿拉伯數字的誕生和使用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結合數的認識的教學向學生介紹數字誕生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數字元號的發展史,感受數學文化的無窮魅力。
(三)實踐操作與數學思考相結合,培養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像出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臵關系;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依據語言描述畫出圖形等。
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找准發展空間觀念的支點。如在學習「方向與位置」時,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利用學生已有的「太陽從東方升起」的生活經驗,先確定東方,再來認識其他三個方向。這樣就把教學視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間,利用生活原型來有效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空間觀念的發展不僅需要豐富的現實情境、而且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動。在教學「體積和容積」時,我就利用從粉筆盒抽出粉筆和放回粉筆的動態過程,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讓「物體佔有空間的大小」變得可觀察、可感受。在這里,教學過程把學生的觀察、操作、想像、思考、交流等活動結合起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像力,有效促進了活動的內化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二、用數學的方式思考問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數形結合,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數是形的抽象,形是數的表現。「數形結合」能幫助學生生成正確的數學表象,促進學生的數學理解。如「千克與克」的認識屬於概念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在學習千克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找1千克的環節。我讓學生一隻手掂著1千克重的洗衣粉,另一隻手掂一掂袋子里的東西,估一估哪袋東西也重1千克。人對物體質量的直觀感知,除了掂一掂然後估一估之外,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是根據具體實物的數量來進行簡單推斷。因此,在評價學生「克與千克」知識掌握程度時,經常要考查學生「5個蘋果約重()千克」、「1箱蘋果重10()」。我們大人根據一般的生活經驗,都能做出簡單的估計。但剛上三年級的小學生,生活經驗比較少,或者平時經歷了但沒有留心,臨到做題時只能瞎猜。而且同樣質量的物體,每個物體的大小不同,物體的數量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踐活動,喚醒學生的經驗,提醒他們注意積累對質量的體驗。比如,學生掂、稱出1千克蘋果、麵粉等後,讓學生數一數、看一看,就能發現4~6個蘋果約重1千克,2瓶礦泉水約重1千克,1千克黃豆(約4000粒)有幾捧。讓學生將抽象的1千克數學概念與具體事物的數量、體積聯系起來,能幫助學生有效建立1千克的質量概念,化抽象的概念為可以看得見的數學事實。
(二)精心組織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得出新判斷的思維過程。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生的推理能力應以合情推理為主。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認為:「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數學猜想是合情推理發展的基礎。「猜想——驗證」是一種重要的推理策略。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要求學生把圓柱形的胡蘿卜削成等高的圓錐,並猜測圓錐的體積與圓柱體積的關系。有的認為是圓柱的1/2,有人認為是1/3,也有人認為介於1/2和1/3之間。在上述案例中,學生藉助觀察與實驗進行了大膽猜想;我們也可以運用類比提出猜想,如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可以類比推斷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由於合情推理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我們要採用實例法和演繹法對結論進行論證,並以實例驗證為主。實例驗證,主要是通過舉例的方法進行,可以舉反例,推翻原來的結論或猜想。也可以舉出正例,運用不完全歸納法驗證猜想使原來的結論更加可靠。小學生的推理能力往往不是靠「傳授」得來的,而是在自主參與的推理活動中「領悟」出來的。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並不僅局限於課堂,一些有效的課外活動及游戲方式同樣是培養推理能力的良好途徑。
(三)把握整體,突破常規,培養直覺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真正可貴的思維是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人腦對事物、問題、現象的某種直接的領悟和洞察的一種思維形式。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能力。如小明今年8歲,他媽媽今年36歲,再過6年,媽媽比小明大幾歲?按一般的思維方式,此題列式是「(36+6)-(8+6)」,但具有良好的直覺思維的學生就會簡化信息與問題間的距離,直接列式為「36-8」.其次,要選擇合適的問題和形式,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如問題:下面時間中,與你的年齡最接近的是()。a.600時b 600日c 600周d 600月本題是一道選擇題,只要求從四個選項中挑選一個合理的答案,省略了解題過程,允許學生運用合理的猜想,有利於直覺思維的發展。
三、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記得匈牙利著名數學家羅莎曾做過一個比喻:假如在一群專家面前有煤氣灶、水龍頭、水壺和火柴,要想燒開水,應當怎麼做?大家都認為應先灌水,再點燃煤氣灶,然後放到火上燒,這是共同的認識。但如果壺中已經灌好水了,其它條件都不變,又該怎樣做?這時,多數專家會直接點燃煤氣灶,然後放在火上燒,而唯有數學家會把水倒掉,因為數學家這時會用數學思維——化歸思想來思考問題,把後一情形化歸為前面已經熟悉的情形。比喻雖有點誇張,但它的確能說明:與其他應用科學家相比,數學家更善於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能否用數學的思想、方法、策略等去解決數學問題或日常問題是學生數學素養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閱讀全文

與小學如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