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大班數學公開課怎麼講

大班數學公開課怎麼講

發布時間:2023-06-03 13:18:35

『壹』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准備

1.投影儀、數字卡片、5根小棒、5個小方塊。

2.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復習數數。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誰能數組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字卡片1-5,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進行新課

1.創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a.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想不想做?准備5根小棒,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採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後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①剛才大家想了那麼多辦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師巡視發現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現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散的基礎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現。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

通過分小棒我們得到了5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現規律。

你發現了什麼?誰願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那麼我們看到5能想到什麼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師還准備了5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OK?

①(右手拿3個小方塊藏在背後,左手出示2個)右手有幾個?

②右手藏1個

③右手藏2個剛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麼猜得這樣准?有什麼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4、3、和2的組成

a.剛才我們通過分小棒編出了5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5的組成,突破了難點。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採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5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幼兒營造出輕松、娛悅的學習情境。根據幼兒年齡特徵,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知識的慾望,努力體現教學的開放性,這節課教師就為幼兒創設了「分小棒」的游戲,讓幼兒在不斷的動手操作與合作討論中自己掌握知識,並初步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在這種氛圍下,幼兒的思維積極、主動,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分層練習,逐步提高要求。

在練習的設計上,教師也努力體現層次性。先讓幼兒看實物猜組成,再讓幼兒看圖填組成,還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擺組成,最後才要求幼兒根據組成將數字卡片連起來。通過這一系列層次分明的練習讓幼兒進一步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是一次由操作實物過渡到抽象出數的過程。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發展了抽象思維能力。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6以內數的分合形式。

2、練習5以內的加減運算,能看算式報出答案。

3、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回答問題。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學過6的組成和5的加減。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

——教師:我們學過了6以內的組成,還記得6分成不同的兩份有幾種分法嗎?是哪幾種分發呢?

——鼓勵幼兒前一已有經驗大方地在集體面前回答。

——師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戲。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請幼兒看數字卡片,要求幼兒口報的數字和老師報的數字合起來是「5」。

2、游戲2—3遍後,可更換出示數字「6」。「4」,提醒幼兒口報的數字要和老師報的數字合起來與卡片上的數字一樣多。

(二)游戲:開快樂火車

——師友共同玩游戲,鼓勵幼兒快速地報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數,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對: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幾點開?教師出示算式:你們猜?幼兒:()點開。

(三)幼兒操作活動。

——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導幼兒觀察圓點和數字分合式。啟發幼兒在空格中填寫相應數量的圓點或數字,並說一說分合式。

——看算式進行5以內加減運算。

——看圖列算式

——算式與答案連線。

(四)活動評價。

——鼓勵個別幼兒大方地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活動與記錄,其他幼兒對照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畫面整潔、正確的幼兒。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我們重視挖掘生活中蘊含的數學學習的機會,為幼兒營造一種生動活潑,與數學游戲活動相適應具有探索性和時效性的數學環境,嘗試通過在日常生活,適時利用和創設數學問題情境,促使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感覺到學習數學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使幼兒在既輕松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引發對數學的興趣。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懂得數字1、2、3、4、5之間的大小關系。

2.懂得1、2、3、4、5之間相差多少。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准備

1.教學PPT 13頁

2.幼兒用書

3.蠟筆34支

教學過程

1.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文具盒,你的文具盒裡都有什麼?各有多少?

2.今天這節課就是關於我們文具寶寶數量多少的

3.帶讀:文具寶寶多

4.上課之前,先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我們第一節的時候玩的「看數拍手」游戲

5.出示PPT幼兒看數拍手

6.加大難度,出示PPT,幼兒任意拍手,並說出自己拍的數字和圖片上數字之間大小的關系

7.出示1我比幾小?(2、3、4、5)

出示3我比幾小?(4、5)我比幾大?(1、2)

出示4我比幾小?(5)我比幾大?(1、2、3)

出示5我比幾大?(1、2、3、4)

8.看黑板,跟老師一起給小花填空缺

9.幼兒自己畫書上「填空缺」一題

10.小豬、小狗、小老鼠各有幾只?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動物塗上顏色

11.觀察螃蟹、小魚、烏龜、大蝦各有幾只?給數量最多的一種小動物塗上顏色

12.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觀看時鍾的整點與半點,並嘗試探索出其規律。

2、培養幼兒學會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

學會認識整點與半點,並掌握其規律。

難點:

能夠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學會珍惜時間。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ppt;幼兒一日生活照片;自製時鍾卡片。

2、經驗准備:幼兒對時針、分針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音樂導入:《時間像小馬車》請幼兒入場。

2、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這個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是誰呢?

(二)圖文共讀

1、鼓勵幼兒觀察時鍾鍾面,大膽說出時鍾鍾面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發現時鍾的鍾面上都有什麼呢?」

(引導幼兒發現時鍾上一共有12個數字;時針、分針、秒針以及其特點。)

2、幫助幼兒回憶時針、分針的不同點。

師:「小朋友們都發現了時鍾上有分針和時針,那哪個是分針哪個是時針呢?它們有什麼不同點?」

(引導幼兒說出長短、粗細的不同特徵)

(三)認識整點

1、通過展示部分幼兒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時間的重要性。激發幼兒探索的願望。

2、認識整點

(1)教師通過ppt引導幼兒學會認識整點。

(2)教師通過各種時鍾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出整點時間的規律。

規律: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3、請你試一試

(1)教師利用實物鍾表出示各種整點,請幼兒積極參與,說出時間。

(2)請幼兒當小老師隨意撥出整點,小組比賽看誰先說出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半點的時鍾與整點時鍾的不同,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出半點時間的規律。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整點,小朋友們仔細看這個時鍾的分針和剛才有什麼不同呢?」(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6)

2、幫助幼兒梳理清楚:半點的時候,時針指向兩數字中間時,算數字小的時間。

規律: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半。

3、請你試一試

(1)教師利用實物鍾表出示各種半點,請幼兒積極參與,說出時間。

(2)請幼兒當小老師隨意撥出半點,小組比賽看誰先說出時間。

(五)回顧梳理

小組合作游戲:請你來幫忙

師:「這些時間,小朋友都在做什麼事情呢?王老師有點兒糊塗了。請你趕快幫幫我吧!」

1、教師分別出示時間,小組進行討論。(時間5分鍾)

2、小組分享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鼓勵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教師總結,並幫助幼兒體會時鍾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學會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優質公開課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背景: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不能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被動地接受知識。而《螳螂太太的新家》這本繪本是將數學元素融入故事情節,以形狀為線索講述故事,使幼兒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各種圖形及圖形的變化,從而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相對於傳統的數學活動而言,從形式來說比較新穎、從內容來說比較有趣,能夠激發起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在嘗試一刀剪的過程中感受圖形變化的神奇和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要介紹一位動物朋友給你們認識,它是螳螂青青。」

二、閱讀繪本,認識兩種圖形組合及變化。

1、「青青它有一雙能乾的手,會用圖形寶寶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重點提問:你們看它都做了些什麼?這些東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小結:原來圖形寶寶待在一起能變成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2、同時出示圖片:房子和電視機。

重點提問:再看看這兩個是用什麼圖形變出來的?(三角形和長方形)咦,它們都用了三角形和長方形,怎麼變出來的東西不一樣的?

小結:原來圖形寶寶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位置不一樣,變出來的東西也不一樣。

三、閱讀繪本,認識兩種圖形的多個組合。

1、青青不但會做這么多東西,而且它還想到了要給好朋友們做東西。它給瓢蟲做了一張椅子,誰能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圖形躲在這張椅子上?

(1)幼兒討論。

(2)哦!它是用了1個圓形和5個長方形做了這張椅子。

2、青青還給小蟈蟈兒做了一輛滑板車,這輛滑板車是用哪些圖形變出來的?用完整的話來告訴大家。

(1)幼兒討論。

(2)哦?青青用3個長方形和4個圓形做了這輛滑板車?哪3個長方形啊?這個也是長方形嗎?它長的這么瘦也是長方形啊?為什麼?哦,胖胖的長方形和瘦瘦的長方形它們都是長方形。

4、小結:圓形有大大的圓、小小的圓,長方形有胖胖的長方形和瘦瘦的長方形、高高的長方形和矮矮的長方形,這些不同的圓形和長方形拼在一起可以變成許多許多的東西。

四、幼兒操作探索,拓展經驗。

青青媽媽的生日快到了,青青決定送給媽媽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請你們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圖形給螳螂太太做一樣禮物嗎?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以繪本來引出課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在聽聽講講中,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在嘗試一刀剪的過程中感受圖形變化時,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沒有更好的遞進,要求不是很明確,老師對幼兒一剪刀剪直的方法應加以引導,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圖形的變化,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很主動。

『貳』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並運用事物排列規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律,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律的意識,發現規律

活動准備

1、布置活動室,在室內掛有各種規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現有什麼?」

(幼兒找出①按顏色排列的規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②按圖形排列的規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律)

二、採用變魔術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律

1、師:「我這里有三個魔術盒,看看他們有什麼規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打開其中一個魔術盒,看看裡面會變成什麼?」從第一個魔術盒裡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2、打開第二個魔術盒。裡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里裝著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盤子里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里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里游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多兩條。

3、打開第三個魔術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律。排列好以後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麼樣的規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復習對規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准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一定的規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裡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律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願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1、我們的小手真能幹,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什麼(出示5元錢)?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錢(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們用錢來干什麼?你去超市買過東西嗎?是自己去還是跟爸媽去?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一下,為什麼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師:剛剛小朋友在找的時候,有的小組漏掉了,有的小組重復了,為什麼他們這一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們是用什麼方法找到的嗎?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後接著找。

總結: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願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升,這是本節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裡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後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設便於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並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3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掛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像能力。

三、活動准備:

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歷、台歷和掛歷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xx年日歷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五、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台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歷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並體驗遠近的含義,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精神。

2.學慣用工具測量遠近,並能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次數也不同以及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按照正確的步驟用工具測量

2.難點:

(1)理解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

(2)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活動准備:

鉛筆,表格、路線圖每人一份、水彩筆蓋、短水彩筆、沒削過得鉛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今天,動物學校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運動會,小兔、小熊、小貓都報名參加了比賽。你們看,小動物們馬上就要從自己家裡出發到學校去了,究竟是哪個小動物會最先到達體育館呢?

二、學慣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遠近。

1.(引導幼兒觀察路線圖)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近?哪個小動物去體育館的路最遠?你是怎麼知道的?這種方法准確嗎?

2.師: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測法,但是目測法比一定準確,我們還能用什麼方法來判斷路線的遠近呢?(請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繩子、積木等)老師今天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測量工具,你們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工具?(水彩筆蓋)

3.師:你們覺得這樣工具能測量小動物家到學校的距離么?(能)那咱們就先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要幾個水彩筆蓋,你會量嗎?(會)請你來試一試。

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授測量方法,邊演示邊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測量的正確步驟(找起點,沿著線,接著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小貓家到學校量了5個水彩筆蓋)

4。師:請你們也量一量小貓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並將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請你再量量其他兩個小動物家到學校用了幾個水彩筆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5、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的結果,教師小結不同的距離,用同一種工具測量,測量的次數越多越遠,測量的次數越少越近

6、師:鄭老師還給你們准備了兩種測量工具呢,我們就用這兩種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小椅子好不好。

請幼兒示範測量方法,及時糾正不對的測量步驟。

7、請幼兒坐好,檢驗幼兒測量結果,教師小結同樣的距離,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次數也不同,越長的工具所用的測量次數越少。

三、教師小結

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能被當做測量工具呢,我們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會請你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來量一量咱們的桌子、黑板,還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幼兒數學大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數字或點、線等符號標記記錄活動,能較清楚地表示活動結果。

2、能較積極地參與討論,分析多種記錄方法的優缺點。

3、有一定的記錄與表達的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准備經驗准備:

幼兒學寫過1-10的數字,並會製作點、線等標記。

物質准備:

1、《幼兒用書》P21、22頁,雙色魚操作材料。

2、《幼兒用書》P10頁,雙色魚記錄表,小簍子、黑、紅、黃三色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班級飼養的魚,請幼兒介紹魚的名稱,並引導幼兒說說家裡養的魚。

教師:這兒還有一些奇怪的魚。教師出示雙色魚,引導幼兒觀察,知道引門叫雙色魚,有兩種顏色,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黃色,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條魚,想一想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好玩的雙色魚。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來玩撤小魚的游戲。把5條小魚抓在手裡,輕輕地撤在小簍子里,看看幾條是紅色的?幾條是黃色的?請個別幼兒示範,大家來說一說。教師出示三色筆:這兒有一些筆,怎樣才能把撒小魚的結果記錄清楚呢?引導幼兒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意見。

二、小組操作活動:好玩的雙色魚。

1、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簍子里的小魚,先記錄總數。

2、引導幼兒撒小魚,每撒一次記錄一次,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將結果記錄清楚。

3、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如:用數字或點、線等標記進行記錄。展示、交流操作結果。

4、展示幼兒的記錄單,請幼兒看看自己和同伴的操作結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師幼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記錄方法的優缺點,引導幼兒把多種優點結合起來,概括出一種比較好的記錄方法。

『叄』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出九方格圖案。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能在記錄單上記錄並拼出多種組合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三)九方格圖案1張,各種顏色,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圖板若干,圖板上有不同的數字。

2、幼兒用書的操作材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九方格圖案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各種方塊拼圖板。

1、教師出示各種方塊拼圖板,引導幼兒觀察每塊拼圖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師出示九方格圖底板。

3、請個別幼兒運用圖形重疊的方法,證明就放個圖上的每個正方形與拼圖板上的每個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導幼兒討論:你能用這些方塊拼圖板拼出九方格圖案嗎?

二、幼兒操作活動,嘗試拼出九方格圖案。

1、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請一名幼兒運用方塊拼圖板,在大家面前嘗試拼出九方格圖案。

2、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

3、請全體幼兒在小組操作活動中嘗試不同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三、嘗試運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每種拼法。

1、教師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記錄自己用那幾塊圖板拼成九方格圖案的。

2、請幼兒操作後在記錄單上記錄自己想出的每種拼法。

四、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圖方法。

1、展示個別幼兒的拼圖及記錄單,集體進行驗證。

2、請幼兒將自己的所有拼法和相應的記錄單展示在桌子上,引導同伴間相互欣賞學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初步認識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並且初步學習正確測量的方法。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准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並與同伴對比,有什麼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系。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准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准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麼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麼?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麼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游戲:跳遠。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准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准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範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於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範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採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並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松。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麼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為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後,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為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麼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肆』 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1

設計意圖

孩子們進入大班下學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並要求我們的活動內容能來自於孩子的生活,並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們更要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積累,在生活中得到發展,將我們學習的生活內容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天,31天,總共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是用來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歷查看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想像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製房子卡的月歷(大月,小月,二月的區分)小字卡,數字卡(283031365)人手一份

2,各種掛歷,台歷,月歷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字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就來先認一認,讀一讀這些數字你們發現了什麼嗎?(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學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幼兒仔細觀察,問幼兒發現了什麼,房子裡面有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你們真能幹發現了它們的秘密,請問你們想知道嗎,那老師就告訴你們吧。

2,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回答問題。

三,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1,現在老師指日期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號

2,老師說日期小朋友上來把它找出來。今天是幾月幾號請小朋友找出來。

3,前幾天小朋友帶來了掛歷,請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訴老師與同伴,再來找一找節日,如五一節,六一兒童節,國慶節,等等。

活動反思

數學《有趣的數學》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日歷,掛歷,台歷等讓幼兒來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體現了綱要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生活化,游戲化。我們作為老師應該為幼兒創造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孩子懂得生活就是學習的數學課堂,這次教學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環節,每一環節環環相套,層層遞進活動開始我神秘說要與數學朋友做游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說說數學,充分發揮了孩子的擴展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做游戲,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了年月日的關系。掌握了一年有12個月,有30天一個月的,有31天一個月的,二月才28天,一年一共是365天。然後活動的延伸更使小朋友樂透了。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節課創設情境的教學激發了小朋友去探究去發現。加深了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2

設計意圖:

數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枯燥的'活動。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幼兒已漸漸不滿足於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滿足於教具與學具的操作、不滿足於學習10以內的數、不滿足於有章有節地學習數學、不滿足於在活動室內學習數學等等,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老調動不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與游戲中輕輕鬆鬆地學習數學;如何變「傳授為主」為「以幼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於是,我嘗試設計並實施了以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准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並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註:此環節的目的在於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麼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麼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後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並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後操場——樹有幾棵?前、後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於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台?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准」)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准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台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台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台階就多)

2、要求:

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麼?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麼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後實踐:

請幼兒回家後,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並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後,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台,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黃老師:「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麼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怎麼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短頭發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後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短頭發要以什麼標准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麼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並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傢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准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雲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麼?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慾望,並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麼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此活動選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地發揮,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案例點評:

此活動選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到充分地發揮,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2、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學習感知二等分。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准備 各種圖形若干、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夾子若干、拱形兩個、記錄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商店導入,引起興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導入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參觀商店,好嗎?」

2、幼兒自由參觀。

3、:「你看見了什麼?」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喜歡的折成相同大小的兩份。

6、: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兒操作探索,進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範演示。

2、操作要求:

(1)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圖形分成相等的兩份,並完成記錄卡。

(2)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與。

四、游戲:「找朋友」,鞏固二等分的學習。

大班數學公開課有趣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敢於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重點 :了解簡單的統計方法,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准備 :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並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並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計1.出示課件,水果統計表。

2.教師講解統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計,其餘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並統計。

『伍』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集合》,歡迎閱讀與收藏。

目標

1、通過觀察粘貼活動,尋找兩個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據特徵進行嘗試擺放;發展幼兒多緯度的思維能力。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准備

《水果找家》、《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個1張(NO.86—87),幼兒每人相同內容練習紙2張(見練習冊NO.4—5),如圖(1)和圖(2)。

過程

(一)觀察

1、出示《水果》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麼?各有幾個?

(2)左圈內的水果么特徵?(有葉子)

(3)右圈內的水果么特徵?(有梗子)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徵?(有葉子且有梗子)

2、出示《圖形組合物》幻燈片,引導幼兒思考:

(1)兩個圈內分別有什麼特徵?各有一個?

(2)左圈內的東西有什麼特徵?(紅色)

(3)右圈內的東西有什麼特徵?(個數是5個)

(4)兩圈相交部分中的東西有什麼特徵?(紅色且個數是5個)

(二)區分

讓幼兒思考:依據特徵,如把右邊的`水果或左邊的娃娃臉擺放到圈內,該分別放在哪裡?

個別幼兒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圖(1)中的桃子該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為桃子有葉無梗;圖(2)中的圓臉娃娃該放在兩圈相交部分,因為她是紅色且組成的圓形個數是5個。

(三)粘貼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左(右)邊的各圖示物一一撕下,分別粘貼在兩個圈中的相對位置。

(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正確粘貼)

建議

(一)本活動設計內容亦可分兩次進行。

(二)亦可用實物材料在集合擺放圈中進行分類擺放,見《兒童數形寶盒》說明圖29。觀察記錄與評估。

『陸』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關於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精選

公開課是一種面向非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開的課程講授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歡迎參考!

【1】《我和朋友比高矮》公開課教案

一、活動的設計意圖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來,我發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小朋友之間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識也比較差。正巧最近我們正好進如“我們都是好朋友”的主題教學活動,為了增加幼兒間的互相關注,我將主題中的這節《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動重新進行了設計,希望通過這節活動讓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進行兩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動中創設比較多的機會讓小朋友與同伴進行交往,合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技能,體驗團結,合作的的快樂。

二、活動的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正確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兩個物體和三個物體比高矮的方法。

3、通過與朋友之間比高矮,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4、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的准備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四、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通過游戲尋找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

五、活動的過程

1、幼兒通過游戲,用自己的身體感知高矮的區別。(音樂游戲“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著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2、(教學課件)通過讓幼兒比較課件上兩個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學課件一,設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現在有兩個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們願不願意幫他們比比看?”“他們兩個誰高,誰矮?”“為什麼?”

(2)(設置語言情境)“哦,原來男孩站在椅子上,他當然高了,但是女孩現在不服氣了,她說呀,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嗎,我也會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學課件二)“你們說,象他們兩個這樣比來比去能比出高矮嗎,為什麼?”

“那怎樣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兒討論得出正確的比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學課件三)“原來呀,要讓他們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樂游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著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願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學課件四)“馬上我們就跟著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後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3)“剛才我們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師發現有的好朋友之間意見不統一,誰有好辦法,正確的比出兩個人之間的高矮?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4、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1)“剛才我們玩游戲高興嗎?(出示教學課件六)猴寶寶們看到我們小朋友玩的這么開心,他們也想來湊熱鬧。它們也想來比比誰高?誰矮?(出示教學課件七)三隻猴比高矮。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3)(出示教學課件八)幼兒用討論出的好方法幫三個玉米寶寶比高矮。

5、音樂游戲:三個朋友比高矮。

(1)“剛才我們學會了三個物體間的比高矮,朱老師發現你們真的非常棒,那我們這一次要請每三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比高矮,你們行不行呀?”。

幼兒游戲找朋友,音樂停每三人組成一組比高矮,並大聲說出“誰最高,誰最矮”

幼兒操作活動:比較高矮(教學課件十二)“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找到了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在游戲中我們還找到了許多新的朋友,你們高不高興呀,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願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六、活動的延伸

區域活動:比較高矮活動的反思“我和朋友比高矮”是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活動,兩個物體間的比較對於中班幼兒較簡單,但三個物體間的比較就比較難。在活動中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有趣而直觀的形象讓幼兒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去發現、總結經驗。最終找出答案。在活動中我注重小朋友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通過找朋友比高矮引導幼兒去關注自己的同伴,並大膽的用語言表達給對方。

活動點評:

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提高了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同時生動的圖象有助於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充分考慮幼兒特點,多媒體的設計形象生動、可愛、富有動感,內容貼切課題。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數學活動說教式教學方法,而採用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反復實踐,從中去發現、結累經驗。教師在活動中除注重師生間的學習更注重幼兒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在活動的組織中,教師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將幼兒間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有機的容入到數學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2】《快樂的水果旅行》公開課教案

教學期望(目標):

1、在編排汽車座位號活動中,鞏固5以內的相鄰數,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通過創設情景為水果設計花衣服,發展幼兒對應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自主游戲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准備:

幼兒每人一套水果寶寶,一輛平面小汽車,貼花紙,音樂等。

教學設計即目標達成過程:

一、 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開著小汽車去旅行吧!

(聽著音樂,幼兒和教師開著小汽車在活動室里看風景。)

2、瞧,停車場到了,讓我們一起停下車休息一會兒。

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我們的汽車上有幾個座位呀,一起來數一數。

(幼兒指著自己的汽車數一數)

二、為編排汽車座位號,添加五以內的相鄰數

1、座位的上面有什麼?數字在這里代表什麼意思呢?(數字寶寶,座位號)

2、剛才我們開著小汽車來的時候,工人叔叔告訴我他們在排座位號的時侯不小心排漏了幾個?怎麼辦?(幼兒自主探索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小結評價幼兒自主探索的結果。

(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小結:小朋友真愛動腦筋,都學會用找鄰居的方法來貼座位號。

三、為水果設計衣服,發展幼兒對應能力。

1、秋天到了,許多水果都成熟了,水果寶寶也想穿上花衣服坐上我們的汽車去旅行。瞧,這是----,數一數水果身上有幾朵花,她應該坐到哪個座位號下去?(出示帶花朵的水果)

2、幼兒自主探索,給穿花衣服的水果寶寶找到正確的座位。)(教師提示幼兒;水果寶寶身上花的朵數要和座位號是一樣。)

3、看一看汽車上還有沒有空座位?我們還可以再邀請一些水果寶寶來坐滿座位。這是幾號座位?應該請穿幾朵花的水果寶寶來座。(幼兒自主探索,為水果寶寶設計花衣服並且找到正確的座位。)

4、小結評價幼兒自主探索的結果。(先幼兒相互交流,再部分幼兒上前發表自己操作結果,集體驗證。)

四、游戲《帶著水果寶寶去旅行》。

1、我們檢查一下,水果寶寶都找到正確的座位了嗎?(幼兒相互交流)

2、聽著音樂,開汽車去旅行。

;
閱讀全文

與大班數學公開課怎麼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