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課堂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數學課堂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發布時間:2023-06-04 13:08:54

『壹』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現在的教學要求不僅希望教師上課思路清晰,更要求在課堂內能隨機應變,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各項思維能力。為此在平時的課堂設計中,我特別注意以學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
一、讓學生獨立思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經常調動學生動腦筋,想問題,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數學知識結構是嚴密的,在已有的知識上,啟發學生去思考、分析、推理、解決新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海洋中,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關鍵。當學生對思考題有一種畏懼心理,許多學生不願獨立思考,即使在老師指導下把題做出來了,以後再遇到此類題可能還是不會解,每當這種情況,我總是說:「同學們,此題並不難,你們一定能解出來的。」這樣把依賴的路子堵死了。他們不得不動腦子思考解答題。果真大部分的同學都能解出來,這時我再加一點指導,他們就記得更扎實些。每當他們自己解出道思考題.就特別興奮,久而久之,孩子們特別願意做思考題,還爭先恐後地把怎樣解的方法講給我聽。再如:在教「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先讓學生練習幾道同分母加減法題後,出示一道這樣題:1/3+1/2= 2/5。正確嗎?為什麼?兩個分數在怎樣的條件下才能直接相加?根據已學過的知識,看誰能正確地計算?疑問是思考的動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時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3/5=6/10=9/15」後啟發學生:3/5變為6/10,9/15又變為3/5,分子、分母分別是如何變化的?這說明分數具有怎樣的性質?同學們開始獨立思考後,當大部分同學都舉手錶示想回答問題時,我就讓他們先說,有的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數,分數大小不變。」又有的說:「這個結論不確切,若分子、分母都乘以0,分數就無意義了。」 這時我及時點問:怎樣才嚴密呢?更全面呢?最後得出:「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通過討論分辨,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集思廣益,拓展思維。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學生交流思考體會,交流中產生新問題,就再思考、再交流,反復訓練,就會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讓學生親自去觀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傳統教學中都是採取的是「滿堂灌」、「填鴨式」,學生只管聽、只管記就行,而現代教學則要求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所以,我每節課都要留給學生觀察的時間,觀察的目的在於從實踐中獲得感性經驗,要使感性經驗豐富全面,就要動用各種感官全面獲取信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解「長方形的認識」,我就在講解之前留給學生約五分鍾時間,讓學生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從而建立空間關系。比如:「在一隻底面半徑是30厘米的圓柱形儲水桶里,有一段半徑為10厘米的圓柱形鋼材放在水裡,當鋼材從儲水桶里取出時,桶里的水面下降了5厘米,這段鋼材有多長」?出示題目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弄不清楚水面下降後,水桶里空出來的容積與鋼材體積間的聯系這個關鍵。這時,我通過直觀演示,從水桶里取出鋼材,水面下降;把鋼材放進水桶里,水面又上升。反復地演示邊讓學生認真觀察幾次後,並問學生觀察到了什麼?學生把獲得地直觀信息在頭腦中進行聯想。從而悟出了水桶里空出的容積就是這段鋼材的體積。用水桶的底面積乘以下降的高度就是鋼材的體積,再根據「h=V÷S」這個公式就可以求出鋼材的長。這樣,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和思考,終於突破這道題的難關,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數學課程標准指明: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佔主導地位。因此,只有教師首先建立了動手操作意識,才會指引自己自覺去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動手操作活動。數學課程重點就是要指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學習中「成了一個完整的人」。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課,傳統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演示學具,得出圓錐的體積公式。,然後應用公式進行計算。根據「自主探索」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此課時,採用小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讓學生操作學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裝沙子),寫出實驗報告單,然後讓學生分析報告單,發現規律,得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學生通過操作探究、體驗活動中,親自參與知識的生成過程、發展過程,主動地發現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實踐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的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到實際中驗證,到生活中運用。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讓學生自己去綜合歸納做出結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做出結論的題目,盡量讓學生自己綜合歸納,做出結論。對於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教學,沒有必要也不能總是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當重視引導學生去發現結論,推導結論,使學生從中受到一次探索問題,發現規律的思維訓練,更不能急著用結論去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分數乘整數這一部分,教材在講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以後,補充了一例,說明「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比較方便」。教材中的例子不能讓學生明顯的感覺出來,我沒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學生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並進行了一定練習以後,出示下面一道題: 2/9999×7777,激趣說:看哪位同學計算得又對又快。當學生覺得2與7777相乘比較麻煩時,就讓學生觀察:看題中的數字有什麼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呢?許多學生通過思考,恍然大悟,自覺地運用了先將7777與 9999約分,然後,再把7和2相乘的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數和整數相乘,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這樣一個結論,這比告訴學生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們單純地做計算效果好得多。顯然,數學課堂教學,大膽放手,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體現教學民主,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如果真正做到了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那麼他們就能得到全面的健康發展。

『貳』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一、靈活駕馭教材,科學設計教學過程,是實現主體性教育的前提。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學生的主體性教育。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就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真鑽研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准確把握教材,制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設計教案,組織練習等。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教學方法,以數學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學生,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能開啟思維的閘門,能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例如:義務教材第七冊的「筆算乘法」中的例6:「一個糧店三月份售出麵粉674袋,每袋重25千克,一共售出麵粉多少千克?」教材在講過「25×674=16850(千克)」以後,接著又給出,「也可以這樣列算式,674×25= (千克)。」這是以往小學數學教材中從未出現過的解法。甚至有的學生這樣做了,教者一概視為錯誤。對此,同行們也有一些異議,認為如此列式,違反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其實不然,因為事物並非一成不變的,所列算式:「674×25」我是這樣理解的:從674袋麵粉中,每次每袋取1千克並放成一堆,則一堆重674千克,而重復剛才的工作,總共可得25堆,要求總重量,故列算式674×25= (千克),完全符合情理,而且在學生已經理解整數乘法意義的前提下,教材靈活地給出這一解法,正是對傳統解題方法的一種突破,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對學生就乘法應用題在計算上提供了新的天地,也可以說是一種「松綁」,同時,教材這樣處理,也為第八冊乘法交換律的教學作鋪墊,為以後代數知識學習作孕伏。所以說,一旦領會了教材的編寫意圖,不僅有利於把握教材,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取得了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口、抓關鍵,突出重點,把學生始終擺在主體地位上,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二、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實現主體性教育的保證。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實現主體性教育的重要條件,因為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實現主體性教育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早就在《創造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如果大量開發創造力,大量開發人才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課堂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1、 把微笑帶進課堂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抱有的期望,通過態度、表情、行為等方式,用微笑的形式將期望傳遞給學生,學生就會受到鼓勵,從而更加相信教師,給予教師以積極主動反饋。這樣,能使學生以最佳的主體精神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特別是學困生能消除畏懼心態,輕松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
2 、把競爭帶進課堂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並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標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老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
3、 把鼓勵帶進課堂
學習成功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我們積極推行運用鼓勵評語,激勵學生進步 的教育思想。課堂上對學生任何學習行為都給予及時而積極的評價:「好」、「對」、「不要著急」、「慢慢說」、「有進步」、「真了不起」……作業批改寫激勵性評語,課余時間完成書上帶*的習題或思考題,課堂上全班通告表揚鼓勵。
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是實現主體性教育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現代教學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首先應體現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
1、尊重主體,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現代教學論基本觀點之一就是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展,調動所有學生積極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課前我讓每個學生自己准備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各一對,課上讓學生先用多對三角形擺一擺,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擺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通過分組討論,同學們拼成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後,我問學生這三種圖形有什麼關系?學生回答: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後,再讓學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系?通過觀察,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最後通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三角形面積的關系推匯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數學中的符號、概念、判斷、推理,如果通過藝術化的講課,融抽象知識於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以數學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學生,那麼學生就容易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可以首先通過放有關小紅過生日的錄音故事,讓學生回答下面問題:(1)故事裡講了一件什麼事?(2)小紅幾歲了?正過第幾個生日?你是怎樣知道的?(從點燃10支蠟燭得知她10歲了,正過第10個生日)。(3)小紅的爺爺為什麼才過了15個生日呢?(4)故事裡涉及到哪個時間單位?(年、月、日)教師由此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對於爺爺只過了15個生日的原因在此留下個「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最終自已解決疑問,原來爺爺是2月29日出生的,4年才能過一個生日。在教學到平年、閏年的判斷這一問題時,可採用學生考老師的方法,吸引學生探尋規律,教師可有意識地激發學生,你們只要告訴我哪一年,我不用看年歷卡就能馬上說出這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二月多少天,全年多少天,不信咱們試試看?當教師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時,學生一定感到十分奇怪,自然很想知道其中的奧妙,這時再恰到好處地講述其中的竅門規律,即,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時,這年一般是閏年,否則就是平年。這樣教學,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藝術性。
3、 重視操作,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皮亞傑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聯絡主客觀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那種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較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創設學生活動的空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去發現、認識、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自已的認知結構。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學具、教具讓學生分一分、擺一擺、拼一拼、數一數、說一說,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例如:我在教學測量「圓的周長」時,從學生以前所接觸的平面圖形都是能用直尺准確地測出周長,而對測量閉合曲線是件新鮮事,我根據學生愛動的特點,從學生動手操作來安排教學活動。我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用直尺和細繩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同學們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學生人人動手參與,你搞這個實驗,他搞那個實驗,氣氛十分活躍。爾後,學生紛紛發表自已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動的辦法測出這幾個圓的周長的」,有的說:「我認為用滾動的辦法有它的局限性,假如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比較好。」我先肯定分們的思維方法,然後用滾動、繩測的方法模仿演示,並在黑板上做上記號。當學生找出幾種測量方法之後,我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實驗:用細繩的一端系著鈕扣,手拿著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鈕扣在空中畫一個圓。這就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明白:用滾動和繩測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然後我問:「同學們,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有效的辦法呢?」這樣,通過啟發、引導就把教學過程引向了深入,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接著,我用投影顯示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周後留下的痕跡。問「同學們,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麼關系?」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最後得出了: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識,並促進了知識內化。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在於發現人的價值,挖掘人的潛能,發揮人的個性。而每一個學生既是活生生的主體,又是素質教育的承擔者和體現者。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釋放學生的潛能和才華,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准確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明確教學目標,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一點一滴做起,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培養出「會學習、會生存、會創造、會開拓、高素質」的跨世紀人才。

探究主體性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畢業論文評語

探究主體性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
可以的啊,我給你就行。

如何培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一、轉變思維,
明確學生發展的主體性
教師首先要透徹地理解學生主體性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發揮學生主體性應從何入手、怎麼發揮,才能更好地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那麼,學生的主體性究竟是什麼呢?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在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的功能特性。其含義包含三個方面: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是指學生要有「主人翁」思想和獨立的意識及見解;主動,是指學生要有積極的心態和主動精神;創造,是指學生要有創新意識、創新品格和創新能力。教師明確了學生主體性的含義以後,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才可以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張揚和發揮。學生主體思想已被大多數教師所接受,但在具體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於教師習慣於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轉,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自覺性和創造性,只是一種被動接受,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是很難適應的。因此就需要廣大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樹立起學生主體的思想,並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相信學生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二、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更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只有師生之間平等了,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發揮,或者說學生才敢發揮自己的主體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可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化被動為主動,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有興趣的學習常常是事半功倍。反之,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認為,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情況下,才會對學習有興趣。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學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們,激起學生對教師的愛,對數學的興趣。
2、讓學生動手操作
新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包括了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構建數學概念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動手、動腦、動口等一切操作活動,這種活動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並使學習過程中有具體的形象,且作為抽象思維的支柱,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其教學目標中注重的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生學習的願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要充分營造學生的思維空間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維,自主創新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協作能力。知識經濟呼喚人的相容於合作。合作是時代的需要,在合作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在交流時前面同學匯報,下面同學有不同意見的加以補充提高。
4、質疑問難
問題是科學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問題。現代教學論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層和形式上。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目的的課堂教學,就應該:
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著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中的主線;
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師要根據教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現象,從而在學生心理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問題意識是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集中,積極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嘗試,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課堂交由學生,教師作總結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1.轉變教育觀念,確立主體意識和主體思維方式
首先,必須轉變教育只為升學服務的目標觀,樹立教育為提高國民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目標觀。其次,轉變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准評價學生的質量觀,樹立綜合素質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揮的教育質量觀。再次,轉變只重視少數尖子學生,而輕視大多數學生,重知識灌輸而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樹立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知識學習和潛能發展相統一的教學觀,並落實到教育實踐中去。用主體性發展去衡量學生的發展,用主體性思想來設計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覺、自信、自強,做學習的主人。只有轉變教育觀念,才能為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提供可能。
2.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情感關系是實現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
要給學生更多的平等和情感。教師要改變「高高在上」的傳統觀念,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思想。在工作中要真摯地關心和幫助每一個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的過程中,做到既是他們的老師同時也是他們的朋友。教師要充分發揮「期待效應」,對學生採用激勵式教育,對其點滴進步或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千方百計地去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並以各種形式(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等)給予表揚。
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平等的師生情感關系還體現在教師要敢於把講台讓給學生,把結論置後,讓其思維並充分展示才華。如讓學生板演、讓學生矯正、讓學生實驗、讓學生歸納總結等。
3.改革優化課程體系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從優化課程體系做起。要改革過去教學內容單一的學科課程,形成以必修課、活動課、選修課和研究課三大板塊的課程體系。
4.改革教學模式,實施綜合模式教學
教學過程本身的復雜多變性及學生主體發展的豐富多樣性也決定了教學模式不可能是單一的,普遍適用的。如啟發式、探究式、自學輔導式、復習課的研究性復習模式、講評課的雙研式模式、各種課型的教學模式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不僅會使教學結構豐富多樣,課堂生動活潑,而且可以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完善學生的主體人格。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無論運用哪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都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教學內容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結構與教材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相一致,以利於學生接受、內化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並通過知識的運用,外化為能力;都應特別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情景的設計、學生多感官乃至全身心的參與,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的 「動」起來、「活」起來,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5.實施分層教學,促進主動發展
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性,區別對待地設計和進行教學,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優化的發展。或理解為,分層次教學就是在班級教學中,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優、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規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學習人人有興趣,個個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得到充分的發展,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6.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提高課堂效率,優化心理環境,優化思維過程,優化資訊反饋,優化教學效果和節奏。使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地傳輸給學生。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具體,變重結論為知過程,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將教學內容內化為意識材料,促進思維活動,不斷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7.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評價應做到:①有彈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應肯定。②不僅評價活動結果,而且更要評價活動過程。尤其是對活動中學生的積極參與、發揮的主觀能動性及表現出的良好個性品質給予評價、鼓勵。這樣,更能發揮評價的教育與激勵作用。③變學生評價的客體為評價的主體。對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情況及結果不僅僅是教師去評,還可以讓學生自評或互評。

『叄』 數學教學中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明確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確定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那麼,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轉變教學理念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首先必須有正確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實施課堂教學也必須做到「目中有人」,而這個「人」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身學習和創新的能力。誠然,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無法承擔起著個重擔。「滿堂灌、一家言、填鴨式」這種無視學生的需求的課堂教學,正如陶行知先生曾在一篇雜文中所說的,教師成為知識販賣所得伙計。久而久之,學生只是接收器、盲從者,談不上能力的培養。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該把以教師「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中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創設機會,多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多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多讓學生質疑問難等等。當然教師要扮演好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化被動為主動,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有興趣的學習常常是事半功倍。反之,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認為,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情況下,才會對學習有興趣。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學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們,激起學生對教師的愛,對數學的興趣。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先復習面積單位直接量平面圖形面積的方法,然後提出「如果是游泳池的面積或者高樓的牆壁面積,也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合適嗎?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興趣濃厚起來了,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又如:全國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執教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先讓學生計算2+2+2,接著計算2+2+2+2+2+2+2,學生就感到有些麻煩了,隨後劉老師把寫著很多個2相加的長紙條一展,說:「得幾?」學生答不上來了,感到眼前的問題用加法解決有困難了,劉老師就告訴學生這道題要用新的方法來解決。這樣抓住學生認識矛盾設疑,能迅速把學生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對新課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了。
2、讓學生動手操作
新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包括了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構建
數學概念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動手、動腦、動口等一切操作活動,這種活動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並使學習過程中有具體的形象,且作為抽象思維的支柱,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例如:在圖形認識時,要求學生自己准備「圓」、「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可拼出多種多樣的東西。如用以上幾種圖形可以拼成魚、汽車、機器人、拖拉機、扇子等。這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幾種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活動
為主要方式,把數學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每個學生積極參與,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其教學目標中注重的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生學習的願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要充分營造學生的思維空間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維,自主創新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協作能力。知識經濟呼喚人的相容於合作。合作是時代的需要,在合作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在交流時前面同學匯報,下面同學有不同意見的加以補充提高。如教學「租船」,(有餘數除法的應用一),通過創設租船的情境,運用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時我讓學生認真看圖,獨立思考,接著讓學生說一說從情境圖中得到了什麼信息,然後提出課本中的問題。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結合實際想一想,怎樣回答問題,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思考「至少要租幾條船」的含義。這樣通過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再發現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往往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質疑問難
問題是科學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所以說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問題。現代教學論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層和形式上。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目的的課堂教學,就應該: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著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中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教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現象,從而在學生心理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問題意識是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從而注意力集中,積極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如在「商不變的性質」時,教師出示以下一組題: (1) 320÷280 (2) (320×80)÷(280×80 ) (3)(320÷8)÷(280÷8)。讓學生半分鍾內完成,學生未完成則由老師直接寫出得數。學生必然奇怪生疑,然後老師問:「同學們發現了些什麼問題?」這樣就讓學生從「無疑」到「有疑」,「有疑」到「質疑」。讓學生換幾個數,自己試算一下結果,從中總結規律。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嘗試,主動探索,培養學生
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方式是千姿百態的,這里只是筆者的粗淺的認識和嘗試。

『肆』 數學課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然而,長期以來的數學教學,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呆板,再加上數學理論的嚴謹性、思維的抽象性等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偏執和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害怕學習數學。但是,教師需要明確的是,學生以這種思想和態度去學習數學是不能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的。因此,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堂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