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課例研討授課什麼意思

數學課例研討授課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6-06 18:02:06

❶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參考資料: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一

1
源自:人民教育
2010

21

編者按:當前,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新的困惑、新的挑戰,而要真正
解決這些問題,一味靠原有的經驗已經不能奏效了,需要藉助於研究找到新的途徑與方法。

課例研究是一種教師所擅長的、基於實踐情境的反思性研究。在課例研究中,教師用自己的研究方式
將方法與實踐聯盟,對教學活動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實現教學的改進和精神的成長。

作為一種合作共享的研究方式,過去
10
年是課例研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獲得廣泛推廣的
10
年。實踐
表明,課例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教學變革邁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我國以教研組為主體的學校教研
體制自上世紀
50
年代初設置以來,雖已存續半個多世紀,但其行政性、事務性、隨意性的運行狀況距離
專業化、規范化和常規化的開展目標仍有距離,因此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使學校教研組織發展為一種專業
研究組織,實現「教學與研究的一體化」就成為學校變革的重要使命之一。

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陸續推出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安桂清及其課題組成員的系列研究成果,希望能為
學校課例研究的開展提供指導和借鑒,實現課堂教學的持續改進。

安桂清
:
課例研究主題的確立

傳統的教研活動多是「就課論課」,研討的主題往往並不明確,甚至極為泛化。與之不
同,課例研究作為一種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過研究化解教學難題,改進教學行為,提高
教學質量

在課例研究中

教師通常要經過疑問—規劃—行動—觀察—反思的循環過程

「疑
問」呈現的是大家在教學活動中共同面對的困惑或難題。因此,明確研究的主題就成為課例
研究的起點

實踐表明

圍繞某個主題所開展的課例研究不僅有利於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品質,
而且共同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意願更有利於課例研究小組結成研究共同體。

一、研究主題的特徵。

1.
源於現實。
課例研究是教師對真實的教學問題所開展的合作性研究,它專注於教學實
際問題的解決,因此其研究的主題不是來自某種現成的理論,而是來源於教師的教學實踐。
也就是說

課例研究致力於以科學的研究手段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由此,

諸如「個體建構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的關系如何」、「腦科學對課堂教學的影響」等從理論
出發的問題是不適合作為課例研究的主題的。而教師日常教學中的言行舉止、具體教學場景
中的切身體會、教師與同伴對教學疑難問題的真誠討論等就成為課例研究中問題的主要來
源。如師生、生生的互動問題、教師的提問藝術、如何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或探究學習,
等等。實際上,面對現實的課堂教學,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教師去思考,進而通過研究來提升
自身的專業判斷和實踐智慧。

2.
始於反思。
教師雖身處現實的教學情境,但能否確定切實可行的研究主題還取決於其
是否具備深刻的反思能力,是否善於捕捉和提煉真實的課堂教學問題。課例研究的問題可以
是共性的也可以是個性的,但無論如何都是教師基於教學反思所發現的自己的問題。因此,
課例研究主題必須能喚起教師的反思精神和問題意識。沒有困惑就沒有成長,當教師處於懷
疑、猶豫、困惑、心靈困頓的狀態時不必感到焦慮,這證明自己正處於反思狀態,這種狀態
恰恰是教學研究所需要的。

比如在一堂語文課上,授課教師按照慣常的方式問學生:「讀了文章標題,你有什麼疑
問?」

學生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但這些問題顯然通過閱讀課文就可以回答。正在此時,一個
學生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他認為同學們是明知故問,因為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在早自習預習課
文時都已經知道了。這個問題對教師觸動很大,他對這種常用的教學方法產生了懷疑:是否
不應該再用了呢?

經過反思,他認識到方法沒有問題,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
題。於是他以「如何在語文課上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作為研究主題,開始了極富意義
的課例研究。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一

2
3.
具體可行。
在課例研究的初期,教師的選題往往過於寬泛,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
性」、「建設對話的課堂」、「開發語文教學資源」等。因無法聚焦問題,這些泛化的研究
主題必然導致教師對研究內容的解讀浮於表面,而且這些問題無法引導教師深入探究,對教
師教學行為的改進收效甚微。更有甚者,研究的問題范圍很大,但研究的時間卻很短,結果
只能是浮光掠影,不了了之。

因此,課例研究主題的選取必須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從小處、細處、實處捕捉問
題,

選取具有較強可操作性並具備研究條件的主題加以「小題大做」。待教師全面、徹底解
決這些問題後,再研究其他問題。例如一位英語教師有感於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試圖以
「課堂教學言語分析」作為研究的主題,但經過與研究小組的討論,他意識到這一主題涉及
的范圍太大,通過觀看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錄像,他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過於單
調乏味,經常使用的就是「
good

verygood

excellent


等。為改善這一狀況,他把自己的
研究聚焦於「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的多樣化」。可以想像,因為問題的聚焦,研究的可
行性以及這一研究所能達到的深度和取得的實際價值將會大大增加。

4.
答案開放。
課例研究是通過深入反思課堂現象與總結教學經驗來實現教學改進的。由
於實踐問題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紛繁復雜,研究問題的解決往往沒有已知的、明確的、唯一
的答案,很可能存在多種解決方案,而且只能從歸納中生發。因此,我們可以從答案是否開
放來判斷課例研究的主題是否恰當。比如,一位數學教師試圖以「數學探究學習的要素」作
為課例研究的主題,然而有關探究學習的要素或環節的探討已有共識,如何在實踐中加以組
織才應當是研究的重點。之後,該教師確定研究的主題為「數學探究情境的創設」,探討把
學科內容轉化為探究情境的方式和方法。因為探究情境是與具體的學科內容聯系在一起的,
其創設方式必然具有多樣化和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值得作為課例研究的主題深入開掘。

二、研究主題的類型。

課例研究是教師與教學情境的持續互動過程。在一輪輪的研究循環中,教師有可能遇到
各種各樣的實踐性問題,從歸納這些問題入手,我們可以概括出課例研究主題的大致類型。
實際上,課例研究既是教師解決實踐性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積累實踐性知識的過程,透過
對課例研究主題的類型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發現課例研究主題的選取重點。

1.
與學科內容有關的研究主題。
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與靈活的理解是教師的基本功。學科
內容涉及對學科本質的理解以及關於學生學習哪些重要內容等,它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取捨、
教材及教學策略的選取、學生評價的內容與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實踐。因此,理解
並抓住學科的本質就成為課例研究的重點之一,

這類研究對學科教學而言具有統領性的意
義。比如,在一次初中的心理健康課上,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青春的美麗」這一話題,通
過講解和組織學生游戲、討論等活動,教師不斷強化學生接受「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這
一觀念。在課後研討時,聽課教師大都感到課的方向有問題,似乎把一堂心理健康課上成了
思想品德課

顯然

教師對這一學科內容的理解存在偏頗

於是大家開始思考「

青春的美麗」
這一具體的學科內容對於學生的價值是什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這一價值。大家圍繞「『青
春的美麗』教學主題的意圖及設計」進行課例研究

重新確定將「讓學生悅納自己」

作為教
學目標,從而彰顯出該學科內容對於學生的真正價值。

2.
與學習者及其特點有關的研究主題。
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指向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的,

課例研究應重視對學習者的研究,不了解學習者及其特點,便不會有好的教學。學生是
如何學習的,對某一課題他們有著怎樣的理解和誤解,不同個性或水平的學生存在怎樣的相
互影響,等等,這些都是課例研究所應關注的主題。

事實上,對學習者及其特點的研究有時是確定教學起點的重要基礎。比如,一個課例研
究小組圍繞「學生在學習水的三態——固態

液態

氣態轉化時的前概念及其對教學的影響」
這一主題進行研究,從而發現了學生很多有趣的想法。許多學生在學習「水變成水蒸氣」時
認為,氣體是被包在水中的,當它受熱,就會被一點點擠出來。而在學習「水的凝結」時,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一

3
他們認為夏天從冰箱里拿出的罐裝汽水,其表面的水是從罐內滲出的或從冰箱帶出來的,而
不是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的。基於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把糾正和轉化學生
的這些前理解設為教學的關鍵環節,從而使學生獲得了科學的概念。此外,學習者的具體表
現有時也可以作為教師檢討教學成效的依據之一。

3.
與課程知識有關的研究主題。
傳統意義上,課程知識主要是關於教材和其他可用於特
定教學的各種教學媒體和材料的知識,以及學科內特定課題如何在橫向和縱向上組織和結構
的知識。今天,課程知識所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教師不再是課程方案的簡單執行者,作為
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承擔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重任。基於此,有關課程知
識的實踐課題,從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落實到教材內容的調整、充實、改造和創生,再到教
學中技術知識和其他教學資源的合理使用等,都可以成為課例研究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
一所學校的數學教研組所開展的課例研究給人以深刻印象。這個教研組為在數學教學中體現
民族特色,先後開發了對聯中的數學、成語中的數學、詩歌中的數學、笑話中的數學、小說
中的數學等主題,並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的實際效果對上述主題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合
理取捨,精心編排,最後形成了一系列頗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數學探究內容。在課程改革的過
程中,諸如此類有關課程知識的課例研究必然有著很大的探索空間。

4.
與教學法知識有關的研究主題。
教學法知識是特定主題教學策略和表徵的知識。有效
的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深入的理解,而且需要教師在面對特定的學科主題
時能夠以學生容易理解的最佳方式表達出來,即以適合學生的思維與學習特點的方式重新表
達學科知識。盡管我們可以通過理論書籍或教參上的教學建議熟知不同的教學方法,但在面
對具體內容的教學時,真正的學科教學法知識則是教師個人獨一無二的教學經驗,是否具有
在不同教學方法之間轉換的能力才是問題的關鍵,而這一點可以通過教學研究在實踐中獲得
積累。因此,有關教學法方面的主題就成為課例研究的重要內容。舉例來說,一所學校的英
語教研組一直強調在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但是在實施中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頭
疼的現象,那就是個別優秀學生經常掌握話語權,以致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只是被動接受。於
是他們開展了以「分散話語權,促進組內平等」為主題的課例研究,

最終找到了有效的解決
策略。

三、主題的確定過程。

實際上

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只是課例研究主題確定的第一步

在發現問題之初,
教師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模糊的,有待進一步釐清。因此,從問題發現到
主題確立還有一個不斷精緻化的過程。

1.
搜集和分析相關的文獻資料。
在課例研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理論學習融入主題確
立的過程。雖然課例研究側重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但沒有理論作為教師思考與行動的「框
架」

在其內部發揮作用,課例研究只能限於經驗總結層面,無法提高到實踐性理論的生成高
度。通過搜集和分析相關的文獻資料,教師可以對教學實踐問題作進一步的梳理。以上海市
北郊學校幾位外語教師開展的「小學中高年級英語
survey
(調查)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為
例,

這幾位教師試圖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和方法引入英語課堂,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素材。在開始教學前,他們認真研究了有關研究性學習的部
分權威著作和文章,對英語學科中運用這一方式進行教學的難點進行分析,而後在充分考慮
可行性的基礎上,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重點與難點——如何把教材的相關主題轉化為學生
進行研究的課題,而後再通過搜集和分享這方面的資料展開教學。可見,對文獻資料的搜集
有助於我們明晰已有的研究成果,從而在此基礎上明確核心概念的內涵,確定研究的重點與
難點,

為後續研究作好充分的理論准備。

2.
對問題的核心概念進行界定。
在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所研究問題的相
關概念進行界定,最好是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操作性的描述,以便教師所研究的問題及其展
開過程更加清晰。以上述北郊學校的研究為例,通過討論,研究小組對「
survey
教學」進行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之一

4
了操作性的描述:「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一個特定的語言情境,從而把教材的相關
主題轉化為學生可以進行研究的課題,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後經由實地調查搜集
各方面的資料,並通過合作學習進行小組分享和觀念重組,最後在組間進行交流,讓學生表
達各自的觀點。」顯然,通過這樣的陳述,教師們對「
survey
教學」這一核心概念的特徵就
有了清晰的把握。「
survey
」的主題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關。同時,調
查的結果用於小組分享,以此實現語言交流的目的。課例研究透過對核心概念的界定大致確
立了研究的范圍,使教師有明確的研究方向,也比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有助於研究
落到實處和取得成效。因此,對核心概念進行界定可以避免在研究中四面出擊,虛張聲勢。

3.
提出明確的基於問題的假設。
在問題界定清晰後,教師還應通過研討提出解決問題的
初步設想。沒有假設的課例研究,目標含糊不清,過程無所依循,所得到的研究結論也會是
不完整的或不關鍵的。因此提出明確的基於問題的假設是課例研究主題確立的不可或缺的環


比如

在上述「
survey
教學模式」的研究過程中

研究小組為學生設計了「情境進入——
提問質疑——實地調查——小組討論——表達交流」的學習過程,並根據實際的效果對這一
過程不斷修正,最後形成一個完善的教學模式。可以說,課例研究中一連串的指導假設為教
師提供了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成為導引後續研究的方向。比如,用什麼樣的視角去分析
教學,如何分析和說明課例的相關資料,並從這些資料中引申出相應的對策等。研究小組在
著手研究之前,就要對此有所准備,並對所做的假設加以探討。好的假設會為問題解決提供
清晰的思路,不好的假設則可能混淆或偏離問題解決的方向。假設越是清晰,研究的成效就
會越好。反之,忽略研究前的假設,即使分析階段的步驟很詳細,也往往不會獲得理想的效
果。

四、研究主題的系列化。

作為微觀層面的教學研究方式,課例研究所解決的是教學中的某一具體問題,但這並不
意味著課例研究放棄主題系列化的追求。一方面,將課例研究較為微觀的研究主題納入宏觀
的研究框架中,經過整理和概括更有利於生成教學的實踐性理論,從而擴大教學研究的指導
范圍,

提升教學研究的指導水平;另一方面,教學知識的創生是在教師個體與教師群體之間
以及不同教師群體之間教學知識的共享和轉化中實現的,研究主題的系列化有助於擴大教師
教學知識的共享范圍,加深教學知識轉化的程度,從而促進教師合作共同體的構建與形成。

比如,一所學校為促進學生在雙語課上對教學內容的深度理解,各個教研組圍繞雙語教
師的教學語言展開研究,確定了不同的課例研究主題:信息技術組負責「雙語課堂中概念講
述活動化的研究」,藝術組負責「雙語課堂中中英文使用比例研究」,數學組負責「雙語課
堂中英語課堂用語的多樣性研究」,科學組負責「雙語課堂中學科用語的准確性研究」。一
段時間後,

學校對各個課例研究小組的成果進行總結和整理,並概括為一個大的研究主題:
「促進學生理解的雙語教學語言研究」。上述案例反映了學校范圍內的課例研究所實現的主
題系列化。這不僅有利於校本教學知識的積累,而且對其他學校的雙語教學也有很好的借鑒
作用。實際上,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課例研究小組都應有此追求。

❷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活動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研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1

隨著校本研究逐漸深入,針對我校的實際,結合上學期末質量監控所反饋的情況,部分學校和教師反映新教材教學內容和練習題型的呈現方式上存在著困惑,本學期我們把以解決課堂教學中產生的問題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為研究取向,確立「演算法多樣化」、「解決問題的策略」兩個專題的研究。提高對多媒體設備運用的意識,以提高我校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基本情況

全校共六個班。全校只有24個老師,多媒體設備接觸比較少的情況下,制定以下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要求,結合學科實際,努力適應新形勢,開拓新思路,求得新發展。以課程改革作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工作。緊密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著眼於教師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術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師隊伍。

三、工作目標:

1、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更新教師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適應當代教育的形式。

2、通過計劃、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動,培養教師的教育教學機智和教育教學的應變能力。

3、通過探討解決「演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兩大教學問題。

4、認識和提高對多媒體在當代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5、提高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反思能力。

四、成立數學科校本研訓領導機構

組長:校長

組員:全體教師

五、實施方案

1、集體備課和研究課。以校為單位繼續開展二次備課(按照進度完成兩周),備課組研究課包括上課、聽課、說課和評課。以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位,在校本教研活動中讓數學老師上一堂展示課,並且同樣以此作為課例,進行多階段的反思。每一節課都經過至少兩輪反思三輪試教以參與互動式活動進行評課、討論、研究並完善教學設計。

2、教學反思。提倡、鼓勵教師及時進行教育教學反思、堅持撰寫教學後記與教育隨筆,倡導教師養成反思教學的職業習慣。通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困惑,來發現問題;從現代教育觀念、思想與自己教學實踐對照中發現問題;通過自己的做法與別人經驗比較來發現問題。

3、由年輕教師骨幹教師的引領下,帶動其他的教師學習課件,共同認識PPT在教學中的教學地位。

六、具體安排如下:

1、我們將按照校本教研日程安排的教研活動,學期前半段選擇專題進行集備課、教學反思等展示活動。

2、在第5—8周周二進行教學觀摩並研討;在第13—17周周二進行教學觀摩並研討。在第19周進行全面的總結。

3、寫好個人的教研反思材料,由學校統一收集、整理。

七、保障措施

1、學校的校長是校本研訓的第一責任人,依照校本研訓制度,統籌安排落實研訓要求,保證校訓活動的順利進行。

2、提供經費保障。

學校每年撥出一定的經費投入校本研訓活動,為校本研訓順利實施創設寬松、良好的氛圍。

3、建立獎懲制度

學校把研訓活動中教師的參與度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2、促進教師改變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程度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二、活動組織形式

針對我校教學教研組的情況,有很多優秀數學骨幹教學的帶動,通過觀摩課,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從優、缺點兩方面評價課堂教學及時給執數教師指出不足,真正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1、教研組長教研組成員認真學習《數學課程》;

2、根據教研活動主題,主講教師要確定研究課的內容,說課時間,上課時間和聽課的時間;

3、上課教師做好充分准備,以吸引學生和聽課教師;

4、教研組成員,先通過聽上課教師說教材,說教學活動課程,大家根據講課教師內容的呈現,從各自的認識和數學經驗出發,給他提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讓他及時的調整數學活動方案,准備教學資料及教學用具。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活動時間:11月14日:15:15—15:55

地點:四(1)班

活動步驟與具體地註:

1、教研組長向組員明確本次教研活動任務;

2、由執教者說課;

3、觀摩研討課:四(1)班:《運算定律》。

各個教師分工做好觀摩記錄:

(1)李汶娟:記錄數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時性。

(2)張文武:記錄教師課堂提問的次數和人數;

(3)李艷:記錄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和人數;

(4)秦敏:記錄學生的各種反映,各種表現的學生;

(5)熊艷:講課教對課堂教學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與採取措施的處理辦法。

4、教師評課並進行摘錄:

組織教研組成員對照《教學課程標准》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動對本堂課進行記錄、分析、評議提出改進建議。第三階段:

根據陳鳳老師提供的研究課例,全校教師就如何把「農村小學教學課堂有效教策略的研究」展開專題性大討論,使老師們在交流溝通中互補經驗,共享資源,在互相學習,相互交流中發現不足,帶動教研活動的發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整體教學質量。

我們相信,只要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我校本教研活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2、通過開展對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促進教師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程度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3、建立「教研、實踐」相結合的探索型、學習型、討論型的教研氛圍。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3日

四、活動地點

固本小學

五、參加對象

全體數學教師

六、活動組織形式

針對我們學校數學教研組的實際情況,通過觀摩課,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動,從優、缺點兩方面評價課堂教學,及時給執教老師指出不足,真正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七、活動過程

數學組老師集體備課—李來翠老師上課—全體教師聽課—李來翠老師說課—全體教師集中評課

八、活動要求

1、執教教師備好課,備課教案交1份到教研組。

2、全體教師參加聽課和評課,填寫好聽課記錄。

3、執教教師寫說課稿1份交教研級。

九、活動經費

1、活動統一安排用餐:

用餐人員:參與活動教師

2、活動費用具實憑票報銷。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

分層測試、關注差異、享受數學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經驗交流活動,幫助我校全體數學實驗教師特別是本學期新任課的三位數學教師,合理地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積極鑽研、認真反思總結,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與主動性,關注學生與人合作的願望、態度和積極性,關注學生在相應的活動中獲得的發展與成功的體驗,並主動提交各種與實驗有關的資料,積累有價值的經驗,穩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2、在實驗教師的模範引領下,使非實驗教師也能合理地選擇、運用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教育教學理念,對課堂學生活動的「組織形式」和「評價方式」兩方面的相關教學理論與實際問題進行交流研討,促進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深入反思。

三、活動內容

1、觀看《優秀課例光碟》。

趙維科副校長組織全體數學教師觀摩課例。

2、議課評課

由趙維科副校長、徐昌老師作重點交流(主要針對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實踐教學和分層測試的理念的運用),其它老師參與評課。

3、專題交流

徐昌老師結合課例匯報關於對「貫穿課堂活用卡、關注差異巧用卡」的認識、實踐與思考。

趙維科副校長結合「提升明德小學教育質量」項目實驗研究工作簡報發言。

徐昌老師展示心得體會——課堂就是天空,讓鳥兒自由地飛翔。

4、工作安排

徐昌老師發放本學期數學分層測試卡上交材料一覽表。

四、活動說明

1、本次數學分層測試卡經驗交流會時間定在20XX年9月15日星期四下午,地點是隆湖四站小學多媒體教室。

2、參加本次數學分層測試卡經驗交流會的對象是:隆湖四站小學全體數學教師。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教導處工作要求,以追求「有效教研」為目標,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升教研組的活動質量。重視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教材分析等基礎性工作,加強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本,努力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團隊,使教研組成為教師成長的培訓基地,教學改革的實驗基地。

二、基本思路

1、深入學習《課程標准》和有關教學理論專著,拓寬教學視野,開放教學心態。

2、敞開教室大門,注重常態,加強課例分析與反思,在團體互助、專業引領中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在課堂教學方面能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努力體現新課改理念。具體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三維目標,做到具體、適切。

(2)重視探索,注意讓學生經歷與體驗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過程。

(3)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4)精心設計練習,注意突出作業的針對性與變式性。

(5)積極探索當前應用題教學的策略研究。

在課堂教學方面需改進的方面:

(1)要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和認知規律來組織和實施教學過程。

(2)要正確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3)要積極探索有效的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策略。

(4)課堂教學必須留有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

3、加強教學常規建設,提高教師備課的針對性,課堂教學主體性、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和評價方法的科學性。繼續圍繞教學目標制訂的適切性、教學內容處理的合理性、教學方法運用的有效性、學習方式培養的科學性、學習訓練設計的針對性等專題展開研究和實踐

4、深入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策略研究」,在教學設計及實施中落實到位。

5、反思總結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積極撰寫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實錄和案例分析等內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研究水平。

6、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指導,有效發揮「師徒結對」的雙贏激勵機制。

三、具體安排:

月份 主要活動內容

九月份

1、制訂數學教學計劃及教研計劃。

2、學習新課程標准。

3、期初工作檢查。(重點:備課)

4、開展教師幫扶結對子。

5、第一階段教學檢測。

十月份

1、教學常規檢查。

2、視頻課堂教學學習。

3、各年級教師集體備課。

4、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組織聽課評課活動。

十一月份

1、教學效果檢測。

2、教學開放周。

3、座談開放周課堂教學實例。

4、期中測試、試卷評講、質量分析

5、常規教學檢查。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級數學競賽。

2、視頻課堂教學學習。

3、迎接教學常規考評檢查。

4、教學效果檢測。

5、各年級教師集體備課。

元月份

1、各年級教師集體備課。

2、畢業班數學復習專題研討活動。

3、教學常規實施情況檢查。

4、組織期末復習與考試。

5、學期工作總結。

數學教研活動方案 篇6

一、總體思路:

以進一步推動和落實新課程改革,培養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目標為指導,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根據局教研室集體教研活動的總體思路:優化落實課堂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大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的落實力度;開展「觀課、議課」「有效課堂」等開放式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找准切入點,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和願望,為實效的校本教研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發展的機會。

二、活動目的:

1、發揮學校教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每一位教師的科研素養和適應性,以課程改革精神為指導,研究、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加大研究落實的力度。

2、加強初中數學教師隊伍建設,依託名師、骨幹教師資源,認真落實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加快中青年教師的培養步伐,特別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要求:

1、本學期各學校數學教研組活動以「觀課議課」、「有效課堂」公開課展示為切入點,堅持講座研討、觀摩課研討與培訓交流相結合的教研活動。研究討論中要確定活動的主題、內容、形式及中心發言人。

2、主題教研活動要突出特點和特色,全員參與,策劃好活動方案,做到既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同時做好文本、圖片的收集和總結工作。

3、主講人提前一個星期確定主題並告知大家,主講人對於主講內容要有文稿,要求列印出來。備課組成員也要提前准備,上網找資料學習,討論時每人至少說三點,觀點要明確,語言要精煉,便於記錄。

四、活動對象:

全體初中數學教師。

五、本學期活動安排:

第三周,初一,負責人:鍾永婷,主講人:李秋嬌,記錄人:鍾永婷,實踐人:陳瑞和劉永娟。

第五周,初二,其他由備課組長安排。

第七周,初三,其他由備課組長安排。

❸ 以數學學科為例,都有哪些課型

你好,我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小學數學基本課型可分為6種: 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講評課、測驗課、實踐活動課。 其中新授課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課型。

一、 新授課: 也就是對新的知識點進行探究的課型。一般包括五個部分:1、情境導入,目標導學。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課堂小結,點拔提升。

4、鞏固練習,當堂檢測。

5、課堂總結,反思評價。

二、 練習課 是以學生獨立練習為主的課型。練習課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練習課的教學結構一般分為4步:

1、激發學生興趣,明確練習目標。

2、基礎知識練習,查漏補缺。

3、綜合知識練習,拓展提升。

4、檢測、評價、反思。

三、 復習課 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形成知識系統的一種課型。通過復習課對所學知識的梳理,能夠形成知識網路,感悟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復習課又可分為單元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專項復習和分類復習等。

四、 測驗課 是以檢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技巧等情況的課型。測驗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芹歷節。

五、 講評課 主要是對測驗結果的評價、分析、總結。講評課需要老師對測驗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學生對每個知識點掌握的情況,然後分類進行講評。

六、 實踐活動課 也稱實踐課、活動課,通過實踐活動作業,檢驗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體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一下:以上6種課型構成了一個最佳的教學系統。這六種課型相輔相成,既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系。

數學的課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種:1.新授課,主要是通過例題的講解,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新概念、新策略、新定義、新解法等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2.練習課,主要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以達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3.復習課,主要是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類總結,將知識系統化、程序化。再通過分類練習,小組交流,將所學知識固化,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體系。

4.綜合實踐課,這是一個新課型。主要是學生在教師組織引領下,運用做實驗、玩 游戲 等方法開展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定理的證明、猜想的驗證等寓於其中,既增加了知識獲取的趣味性,又讓學生親身經歷,更易於記憶和掌握。

5.自習課,主要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再通過小組合作或個人自主探究等方法來自主學習、獲取知識。

當然,有時數學課並不是嚴格區分課型的,往往是這幾種課型互相滲透互相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課型。

所謂肆拍課型一般指根據教學任務而劃分出來的課堂教學類型。換一個角度來說,課型就是由一節課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一種課堂教學結構。數學的課型有講授課、練習課、復習課、實驗課、示範課、研討課、匯報課、觀摩課、優質課、錄像課。

數學課大體包括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

這些課還可以進行細分。首先新授課包括

1概念新課,比如角的概念。

2公式定理的新課。比如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此外新課還可以分為某一節的新授課,某一張某一單元的起始課。一節課的新課只需要統領本節就可以去了,而章的起始課要注重照顧全章,要高起點高觀點。

復習課也以分為一節後的復習課,一章的復習課以及一學期的復習課。這些課跨度不一樣,所以說講起來的時候詳略也不一樣,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

習題課,分為示範性習題課與訓練性習題課。

示範性習題課主要是教師講授經典習題的分析思考過程,標准解答過程,向同學們展示全部細節,形成規范。

而訓練習題課主要是教師精選大量的習題,讓同學們在課堂上解答,交流,主要是積累解題經驗,使知識融會貫通。

試卷裂首羨講評課就很容易理解了。針對各種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對試卷進行科學的統計,發現問題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引導學生對知識查缺補漏,對方法進行提升總結。

此外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現在數學還有數學建模與應用的課程。

❹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 不一樣的學科課型方法是不一樣的,根據課程的變化課型也是需要改變的,小學數學學科結合數學自身的特點,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下面看看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1

小學數學的13種課型分別是:

1、概念教學;

2、 計算教學;

3、規律性質教學;

4、解決問題教學;

5、圖形與測量教學;

6、 統計教學;

7、「圖形的運動」教學;

8、「圖形與位置」教學;

9、可能性教學;

10、綜合與實踐教學;

11、 練習課;

12、復習課;

13、達標評研課。

一、概念教學基本流程

經過反復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我們構建了概念教學的基本流程。

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藉助素材,總結概念

適當外延,深化概念

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1、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概念教學是較為枯燥、抽象的,而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又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觀、具體的感性材料。我們在教學時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提供豐富的素材,調動起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熱情,為學生理解、總結概念奠定基礎。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概念的獲得是學生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結果。 當學生產生探究慾望和具備了一定的思考基礎之後,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造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讓學生經歷獨立觀察思考、小組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通過對素材的分析,形成對概念的初步理解。

3、藉助素材,總結概念

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經過多層次的比較、分析與綜合,才能真正發展學生的思維結構,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作為具有豐富個性的能動主體,小學生會對新概念產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構,因此,教師要在小組合作探究之後,讓小組選代表藉助素材,介紹自己組的成果。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爭辯,再加上教師的引導,使錯誤的認識得到糾正,正確的理解更加深刻,進而共同揭示出概念。

4、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學習數學概念的重要目的是運用這些概念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設計應用概念的問題時,要注重創設情境,在豐富的素材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概念教學的每個環節,都體現出相對完整及其密切聯系,有利於學生體驗概念學習的科學研究過程。

當然,根據具體的概念,有時在第三個環節總結出概念之後,還要結合概念的外延做進一步探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類事物。如 「三角形」概念的外延,是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在學習了三角形概念的內涵是「由不在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所圍成的封閉圖形」之後,還要適當對三角形概念的外延做介紹,以期深化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這個結構不是機械和僵硬的,要因人、因材、因時等客觀因素而合理、靈活運用,可進行必要的調整、增刪、穿插、滲合。

二、計算教學基本流程

計算教學的基本流程可以表述如下: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演算法交流,分析比較

溝通優化,促進發展

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1、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新課程將計算教學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導入階段,應注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結合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計算的需要,這種需要能激發學生的計算熱情和學習新演算法的積極性,誘發學生探索性的思維活動。

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出各種演算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以不同的觀點去思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演算法多樣化帶來的快樂。給不同層面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同時教師也有了了解學生思維特點的機會,為後續教學打下基礎。

2、演算法交流,分析比較

把多種多樣的演算法呈現出來後,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的多種演算法提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交流、比較、反思和感悟各種演算法,或同意或反駁,在交流中甄別,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教師不應強調演算法全面化,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探索出適合自身需求的解題方法,書上有的未必要全部展示出來,

書上沒有的,學生如能自己發現,並且確有創意和價值,一定要充分肯定,然後通過反饋交流、評價溝通,讓學生體驗、學習別人的思維活動的成果,掌握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演算法。教師如果一直放任學生這樣低層次的演算法,而不幫他抽象出基本演算法,那麼學生的思維將永遠處於較低的水平,對他後續的學習將帶來較大的障礙。在此過程必須把演算法多樣化與演算法優化一並要求。

3、溝通優化,促進發展

在計算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溝通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系,提倡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同時也要著力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演算法,促進其數學思維的深度發展,使學生在面對具體情境和具體數據時能選用比較靈活的計算方法。通過練習、比較,發現錯誤,及時指導,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基本技能的形成。

4、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不同的'練習,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於生活實際,可以使所學知識得到繼續擴展和延伸。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

計算教學還可以如下設計:

新課展開(情境創設)——主題圖(看讀、讀圖、理解圖意)——提出問題——列式計算(解決問題)——明算理、會演算法、懂優化(重點)——總結方法(法則)——練習設計(圍繞算理設計,尊重教材)——解決問題(鞏固提升演算法的應用、不宜過多)

三、規律性質教學基本流程

探索規律教學的基本流程可以用如下圖示來表述:

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研究素材,猜測規律

討論交流,驗證規律

鞏固拓展,應用規律

1、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探索規律教學內容看起來多是研究數、式的變化規律,數、形的排列規律等,比較抽象和符號化,其實許多內容都可以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找到背景。把生活問題,通過學生的理解轉化成數學問題,

這是思維的抽象,也是數學化的過程。在教學時要創設符合教學內容,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提供典範的研究素材,既激發學生研究的慾望,營造研究的氛圍,又使學生探究的問題清晰明了。

2、研究素材,猜測規律

探索規律是一個不斷探究、發展思維的過程。探索活動的價值不僅在於獲得規律,還包括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感悟基本的數學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努力使學生建立並形成研究意識,而研究意識主要包括猜想、舉證、分類研究、確定研究范圍、尋找和梳理研究材料等,其中猜想是探究獲得結論的前提。

3、討論交流,驗證規律

學生通過幾個例子所發現的規律是不嚴密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各自的發現和驗證進行交流討論,對猜想的正確與否進行事實舉證。本環節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代表性的素材,

並引導學生注意0和1等特殊情況。這個過程,是一個從特殊問題出發,歸納和抽象出普遍規律的概括提升過程,要為學生提供表述和實踐的機會,並善於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引導學生嚴密的表述規律,把學生的認識和推理提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4、鞏固拓展,應用規律

規律掌握之後,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能主動運用這些規律去探索和解決更為廣泛的數學問題和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應用規律的練習既要涉及到數學問題,又要回歸到現實生活,特別是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用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導課環節中創設的情境中蘊含的其他數學問題,從中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2

數學課的類型:

一、新授課

數學與代數

概念課、計算課(口算、筆算、脫式計算)、解決問題課等

圖形與幾何

單位概念課、圖形概念課、公式推導課、解決問題課等

統計與可能性

一般就是統計表和統計圖的認識,如《認識條形統計圖》,還有可能性相關知識

數學廣角

類似培優課的專題課,如三年級數學上冊《重疊問題》

綜合與實踐

如: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字編碼》課

二、練習講評課

課本習題課、數學練習冊講評課、試卷講評課

三、復習課

單元復習課、期中復習課、期末復習課

小學數學13種課型及課例3

小學數學課型分為哪幾類

小學數學基本課型可分為六種: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講評課、測驗課、活動實踐課。其中最重要的課型是新授課,每一類課型又可按學習內容不同分為若干種類型,如新授課可分為概念教學新授課、計算教學新授課、應用題教學新授課、幾何形體教學新授課等。我們要把握各種課型的概念作用,如:

新授課是指以傳授新的數學知識,形成新的數學能力為主的課型。這是一種最常見,最重要的課型。

練習課是新授課之後,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一系列基本訓練的教學活動。它以學生獨立練習為主要內容,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它可以使學生新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並逐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復習課是指教師專門引導學生對新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消化、理解、鞏固、綜合運用,溝通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形成知識網路,以達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和目的的授課形式。

❺ 數學授課有哪些教法

有7種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

1.講授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使用口語來描述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則和澄清規則。

2..談話法又稱回答法,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傳播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其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獲取新知識或鞏固和檢查所獲得的知識。

3.討論方法是一種方法,使整個班級或小組圍繞某個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勵,進行頭腦風暴和學習。

4.演示方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現代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圖像進行觀察,或通過示範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它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通常與講座,對話,討論等結合使用。

5.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

6.實驗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某些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通過觀察這些變化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一種常用於自然科學學科的方法。

7.實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使用某些實習場所,參加某些實習,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關的直接知識,或者驗證間接知識並全面應用所學知識。

(5)數學課例研討授課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數學教學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教學方法的一種.教師指導學生學好數學基礎知識,提高數學基本技能,發展數學才能,進行思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數學教學方法對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數學教學目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遠在中國春秋末期和古希臘時期,就有講解、問答、練習、復習等方法的記載.古代主要採用講授法,近代推行了演示、觀察、實驗、參觀等新方法,並改進了解、談話等方法.近些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教育學與心理學新成就的出現,資訊理論、控制論與系統論新學科的建立與發展,為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進與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啟發、講解、談話、練習、討論、演示、實習、觀察、復習等,其中,啟發、講解、談話、練習等用的較多.當前國內外正在實驗的數學教學方法有:發現、研究、自學輔導、程序教學、最優化教學、演算法化教學、「讀讀、議議、講講、練練」等。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例研討授課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