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的整合——讓數學更貼進生活
北師版的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個數學知識的出現,每一個數學知識的解決都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因為現實生活的需要而學習,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准提出「數學要貼進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並且對此更感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所設置的情景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進生活。
例如,教學行程問題的練習課時我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某校組織秋遊活動,旅遊的目的地可以在下面三個城市裡任選一個:杭州、蘇州、上海。教師藉助網路資源展示了三個城市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對其方位及旅遊名勝有所了解。接著組織學生討論本次旅行應考慮的問題如:去哪個地方,何種方法去,旅遊幾天、需要多少經費等。學生在明確本次活動需要解決的問題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挑選理想的旅遊地以及各種遊玩方法,並對整個活動計劃及結果進行簡要的整理。接著讓小組根據自己的選擇以分工的形式上網查找所需的數據。接著利用數據解決相關問題。如計算出經費?最優路線的選擇等。在交流時,展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到杭州路程短價格相對比較便宜。有人認為到蘇州價格便宜,還可以乘船欣賞到京杭大運河的美景。學生在即定的情景中開展多元化的研究性使教與學具有極大的創造性,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形式的整合——再現知識形成的過程。
利用信息技術顯示的圖像可產生動態美;它能刺激學生的好奇心理,去探究知識的奧秘,能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有效地提高信息反饋的頻率。利用信息技術顯示的圖像變換過程,又是一個揭示數學知識內在規律的真實美和科學美,它有助於學生解除視聽疲勞,保持旺盛精力,促使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教授《圓柱的認識》時,仔細分析教材後,發現這一課的難點是:如何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就是長方形。於是,通過製作(圓柱的認識)的教學課件,利用計算機動畫把圓柱的側面展開過程演示出來。學生在看了動畫以後,很容易在大腦里形成圓柱側面展開的全過程,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就是長方形,並正確地說出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這堂課的難點就迎刃而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實踐表明,還能夠向學生提供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豐富感性材料,有利於強化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豐富學生的思維與聯想;所以,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插上一對有力的翅膀,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在課堂上盡情飛翔。這是學生所夢想的,同樣也是我們教師所追求的。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方法的整合——課堂可以如此精彩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被動底接受知識,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缺少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有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的參與,滿足了不同階段學生學習的需要,不在受老師的限制,也不在因為沒有老師而進行不了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開放,自由。學習過程的交流更加廣泛。
(一).網路環境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標准提出提倡學生「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增加了教學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通過獨立思考、對話交流去獲取知識。培養了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協作品質。網上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學習形式花樣繁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同時也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遇到困難時,學生可以通過電子舉手向老師提問,或者利用網路教室或聊天室,學生之間打破了空間上的限制,開展了「邏輯上」的分組討論,達到課堂練習的最優化。多向交流的網路學習方式,沖破了課本的束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在往復的探索與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點燃了創新的火花。讓學生學到許許多多書本所學不到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網路環境下,培養學生在線學習。
「在線學習」式學習模式在復習課中使用較多,它的優勢在於實現個體化的學習,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它將知識回顧、解題指導、自我檢測融在一課件里,學生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調出課件中記錄和貯存的內容而分配時間學習,這樣更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比如:知識回顧。根據本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歸納和分類,使學生通過個體學習形成知識的再現,對於具體知識掌握上的疑難問題,通過超級鏈接提供有關路徑去訪問學習;練習階段。設計難易層次不同的梯度練習,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運用人機交互,實現個體化學習;討論區。學生如遇到困難可以進入討論區實現生生交流或師生交流,可以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情感品質;自我檢測階段。用以檢查本單元知識掌握的情況,做完題後學生提交答案,不僅可以及時查看成績,而且可以知道哪些題做錯了。測試方式有過關斬將的方式,有星級測試方式,還有游戲方式等,盡量激發學習者挑戰的熱情,鼓勵好奇心和創造欲,讓努力與成功的快樂沖淡學習的枯燥與辛苦。這里,教師不再是一個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與學習的主導者,他將成為學生個別化學習探索活動的輔導者與支持者。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有多種途徑和方法,不拘一格,它大大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它是傳統的教育技術無法比擬的。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無疑也是信息時代的要求,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❷ 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標》要求「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對現代信息技術進入教學課程領域採取了「大力開發」的策略。這就要求,電腦和網路等應成為學生一種重要的數學學習手段。要求教師普遍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一些過去只能通過思維、表象和想像領會的數學內容,可以得到直觀的表示和處理。一些數據處理有關的繁難運算,都能通過計算機運行,數學的現實情境和虛擬情境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融會貫通。現代信息技術強大的認知工具作用,無疑將極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之水,必將載著數學教學之舟一日千里,輕過重山。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讓數學課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滿足了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因此,我們只要深刻理解現代化教育的本質,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中繼承傳統教學的優點,努力探尋網路環境下新的數學教學模式,就能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師製作課件提供了所需的資料信息
製作多媒體課件,需要大量的資料及信息源。在傳統的教學中,這種資料主要是通過書本、圖片、錄音和錄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學生傳輸信息,信息來源有限而且缺乏靈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光碟、網路等途徑獲取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方位信息用於課件製作,或直接取材於網際網路,大大豐富了課件內容和表現形式。
(二) 現代信息技術能全面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通過精心准備,教學中可以藉助電腦、投影儀等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增大課堂語言流量及容量,從而可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旨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主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計算機教學可展示優美的圖象、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展現過程,深化認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計算機的動畫、漸變、疊加等效果和計算機的聲像功能將知識難點和某些過程直觀化,以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深化認識程度,並通過揭示內在的規律和現象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可以變靜為動,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強化算理教學;可以變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難點;可以變靜為動,培養學生求異思維。
3、讓數學走進小學生生活
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夠貼近生活。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
(三)現代信息技術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授課中,可以把准備好的圖文聲像資料做成網頁,帶學生到電腦室上機操作,讓學生運用計算機手段自主學習,豐富了知識的內涵和外延。使學生由單純學習課本有限的知識擴展到由課本知識點向無限的知識空間發散,由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探究與獲取,激起學生強大的求知慾。
二、怎樣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存儲功能,根據需要把一些圖形、題目、題目的分析或解答過程等預先存儲在電腦當中,課堂上適時地在學生面前再現出來;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高速處理信息的特點,在課堂上快速、准確地進行作圖。通過計算機軟體,教師可以對教學目標信息實現實時控制,可以在任何時刻讓某個式子、某個公式、某個圖形出現;也可以在任何時刻讓展示對象客觀存在或隱去;可以隨機作出圖像;可以對屏幕上出現的運動對象隨時干預,象電影定格一樣使之靜止在某一畫面上,以對某些需要強調的運動結果進行特寫;可以對圖形(或圖像)進行局部放大等等。這樣大大豐富了教學手段,拓展了師生交流的渠道,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在創設情景時運用多媒體,激發參與興趣
《新課程》倡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設情景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幅美麗的圖片或一段flash動畫來展示要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練習課的教學,我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去數學宮。在此故事中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在去數學宮的路上:坐著飛機出發了,途中三顆星星擋住去路。看到這生動的畫面,孩子們不禁激動的叫起來。為順利到達數學宮,要解決三個問題,孩子們毫不猶豫的充滿了迎接挑戰的激情。其中一個問題是「森林醫生」,為樹治病,給算式找錯,並修改,小組交流再匯報。孩子們是樂於助人的,他們以「森林醫生」的角色義不容辭的「為樹治病」,每人爭先恐後地出謀劃策。第二個環節是進入數學宮的育苗門,電腦播放可愛的兔媽媽、兔哥哥和兔妹妹采蘑菇的對話。根據聽到的對話中的問題列式計算。接著電腦又出示小熊的商店裡有很多的體育用品,請小朋友們想,要買哪兩樣,一共花多少錢?跟你的好朋友說說。本環節利用一個生動活潑的童話故事,使學生不禁走入故事中,積極展示他們的智慧,解決故事中的問題。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精選貼近學生的故事作情境,合理地組織教學。教學實踐證明,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其形象、逼真、生動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創設多樣化的情境,發掘數學自身的魅力,將抽象的單位知識轉化為可見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索、理解和掌握的慾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巧妙成功的開頭,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並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學的藝術不在與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採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給學生提供實物圖象、運動過程,利用放大、重復、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路刺激,而創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主動活潑的教學氛圍,這樣就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我在講「認識左右」時,一開始就展示一段動畫:孫悟空與豬八戒分別在樓梯上下兩端面對面站立,並且在激烈爭論「靠右走」應走哪一邊才對,孫悟空說這邊,豬八戒說是另一邊。我問學生: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同學們能用什麼知識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呢?就這樣,立刻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不僅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有意注意。在授課過程中我繼續用多段動畫作引導,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引導著,教學緊湊,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在講解重難點時運用多媒體,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特點,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明,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插圖、推理、證明等等都是靜態的材料,單靠抽象的語言描述,學生不易理解,難以激發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把抽象的知識情境化,有利於創造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學會用運動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教師運用課件可以把復雜運動的過程展現出來,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從而突破難點,把平時非常難以講授的內容輕而易舉地讓學生接受,顯示出巨大生命力。
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很強,但理解能力欠佳。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滿足於讓學生「記」一些知識點,而不關注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內涵,學生們就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對那些比較抽象的學習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在原有的認知結構基礎上,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我們在使用常規教學手段教學的同時,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動態圖像演示技術,利用媒體信息傳播的豐富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加以直觀地顯示,以其較強的刺激作用,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屬性,促使我們的學生了解掌握相對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後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比較容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四)在練習反饋時運用多媒體,增加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我們的課堂變得省時、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課堂密度、擴大信息量。一些耗時,費力的板書,一些敘述不清的情境,都可拜託我們的多媒體來迅速輕松完成,是本來學生的等待時間都變成了我們的有效學習時間,不斷揭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一直處於一種高效的課堂探索氛圍中。多媒體信息容量大,信息搜索、提取、顯示、轉換方便高效的特點,大大地增加教學的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同時能及時提供正確答案,及時判定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如果答對了,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真棒!」、「你很聰明!」等激勵性的言語,使學生興趣盎然,激發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慾望;即使學生答錯了,計算機也會很友善地建議他「多想想」、「你能行」,有的還伴以美妙的樂聲。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很好地復習鞏固知識。
多層次、開放性、實踐性的練習是學生形成良好數學技能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使學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題意,並順利靈活地解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根據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培養其創造力。而讓學生動手操作是培養其創造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提供操作的內容,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到知識,鍛煉能力。
(五)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運用多媒體,調整學生情緒,促進學生主動、樂於參與
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如我在復習整理「幾何知識」時,學生到課中時感覺較疲倦,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我運用多媒體(電腦課件)出示了一道「阿凡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一天,地主給阿凡提一條16米的籬笆,要把佔地面積18平方米的羊群圈住,阿凡提算出了籬笆圍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都不夠18平方米。同學們一看,興趣來了,根據阿凡提的思路互相討論,思考其他情況。這樣就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情況下集中地解決了該題。
(六)在自主學習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探索學習,合作交流
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小學數學的合作探究教學,有助於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探索,多渠道地進行交流,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教學低年級數學實踐活動課「拼出美麗的圖畫」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合作探究小組,讓每個組里的同學大膽地進行創造性地拼擺活動,然後由代表到視頻展示儀上交流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體思維空前活躍,互相啟發,創新意識得以增強,竟然有30多種拼法,有的像機器人、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汽車、有的像路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現代信息技術不但是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有力武器,而且也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掌握,成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索問題時的有效工具,學生在學習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均可向網路索取。
《新課標》下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而計算機網路的強大的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為新理念賦予了現實的意義,也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可能。現在,我們的校本課程、數學研究性學習課的開設,X+1的模式正是建於此思想狀態下的,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三、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技術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從而不再局限於教師所講,不再拘泥於課堂。但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傳統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各有利弊,要合理取捨,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認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於數學課堂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要保留傳統,傳承「做」的直觀教學
有了現代教育技術,不能丟棄傳統教學手段。小學生數學學習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經驗性學習,經驗的獲得大都靠親自實踐操作實現,沒有大量的直接經驗的積累,感知成為蜻蜓點水,表象無法在大腦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認識》教學就需要學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體的重量,要讓學生通過實物的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種操作活動來學習。又如《圓的周長》的教學,沒有學生親手對大小不同的圓的直徑和周長的測量與計算、圓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問題,這都需要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增強他們的體驗,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要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也是與黑板一樣是一種教學工具,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只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用來炫耀的新事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維的東西,使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刺激,但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或不能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會使學生產生思維的懶惰心理,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華而不實的課件不但不能優化課堂教學,還會令學生分散注意力,如有教師在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課件上設置了很多口算題,每題都有精美的圖案背景,點擊它還會出現聲音及以動畫形式展示答案,這樣的訓練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視覺干擾,引發視覺疲勞,達不到訓練目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持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的,主要用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解決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教學的唯一方式,漂亮課件不是好的課件,而要看這個課件是否有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有助於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問題。
總之,恰當地選准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重負,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樂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有效地培養創造性人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但它終究是數學教學的一種工具,是否能對數學教學起到大的作用,還要看使用它的數學教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❸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這無疑是把學生拒之門外的鐵門栓。但隨州好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步入校園、挺進課堂後,數學的抽象與嚴謹瞬時就變得直觀生動,成為學生樂意學習的重要學科。由於其能營造良好信息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深愛教師熱愛與青睞。但近年來個別教師患上了多媒體依賴症,動不動就使用多媒體上課,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輔助定位。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用好多媒體?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理念和方法的問題。下面我談談在多媒體環境下應堅持怎樣的理念進行數學教學設計。
一、堅持師生平等理念
師生平等在一切教學環境下都是應該堅持的新理念,但在多媒體環境下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多媒體不僅是教的工具,即教具,也是學生學的工具,即學具。同一種設備同時成為教具和學具,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互動使用。而這種互動就需要師生平等,以朋友般的身份進行協商對話。這與傳統師道尊嚴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相比,顯然在理念上有了很大進步。因為我們知道,傳統教學由於缺乏技術手段,沒有形象直觀的教具,很多數學概念、性質、規律、定義定理、公式等都需要教師反復講解,甚至做很多形象比喻,結果花了大量時間,學生掌握還是不夠理想,效果也不明顯。現在,多媒體入駐課堂,成為師生活動的工具,我們既要讓它在教中充分發揮作用,把內容直觀、形象、生動呈現給學生,又要讓它在學中發揮作用,成為學生獲得數感、算理、空間觀念冊嫌鉛、推理思維的良好輔助工具。短短40分鍾時間,只有在平等基礎上互動使用,才能彰顯它在教與學中的重要作用,才能體現信息技術環境下數學教學設計的新課程理念。
二、堅持有效運用理念
多媒體的有效運用既是教師設計的初衷,也是教師教學追求的目標。為此,新課標明確要求:「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使多媒體與數學學科有效整合,甚至深度融合,把多媒體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這需要把握一個度,不要把「人教」課堂變為「機灌」課堂,讓多媒體越過「輔助」界,成了「主流線」。這在實踐中,很多教師易患下這樣的毛病,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殊不知,這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雖然,運用多媒體能夠使課堂容量增大,加快教學進程,但學生注意者遲力有限、接受能力有限,應接不暇的呈現,只能讓學生疲於應付。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想像、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來不及仔細看和獨立思考,沒有認知的深化,沒有思維的碰撞,更談不上師生情感的交流、心靈的震憾。因此,合理使用是前提,我們不能多用、濫用,更不能隨意使用,一切要從有利於學生理解、探究、思維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力爭教學效果最優化。另外,還須一提的是,也是有效利用的之大忌,多媒體成了「黑板」,僅僅是一種呈現載體。如果是這樣,我們倒不如用傳統黑板,那更有利於保護學生視力。
三、堅持寓教於樂理念
傳統教學也講究寓教於樂,但方法有限得很,除了教師口頭激趣外就是一些簡單游戲。而在多媒體環境下,寓教於樂就是「小菜一碟」,因為它不僅能把書面文本視頻化、靜態知識動作化、無聲符號語音化,還能將宏觀變微觀、微觀變宏觀、火速變靜止,讓學生看到平時肉眼根本無法看到的「神奇與古怪」。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很有效果的,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甚至能激發探索科學世界的強烈願望。除了這種利用多媒體自身呈現功能給視覺「沖擊」形成「樂子」外,在以下幾個地方也是見長的,也能把枯燥的數學「趣化」,把乏味的學習「樂化」。
1、實施生活化教學。數學來源於生活,返璞歸真的教學理念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發揮應用價值,教育學生更要有反哺生活的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由於呈現手段缺乏,知識總脫離具體生活背景,無法開展新課標強調的「數學建模」學習活動,無法「設立數學應用的專題課程」,致使學生只能學到純粹的抽象的數學,而在多媒體環境下,生活與數學沒有「牆隔」,可以「提供一些基本內容的實際背景」,讓數學知識披上「生活的外衣」變得真實可觸,具有生命。這樣不僅能激趣,也能培養學生建模思想,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2、動態展示數學空間。我們知道,多媒體不僅能把靜態的知識通過文本、圖形、聲音、動畫等方式呈現出來,還能模擬出「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和投影」,能展現「坐標描述圖形的位置和運動」,使學生在更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操練,增強學生的體驗認知。在立體幾何里, 多媒體通過幾何直觀建模,能輕松地幫助學生理解以往難以理解的內容,如圓錐曲線、理解導數的概念、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的關系等,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感,揚起學習信心。
3、鏈接數學文化。數學在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了不少數學文化。新課標明確要求:「數學課程應適當反映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以及數學科學的思想體系,數學的美學價值,數學家的創新精神。」這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只能「望洋興嘆」,根本無法實現。但在多媒體入駐教室後,這一切,只有教師「想到」就可實現。我們知道,在課堂教學中,鏈接數學文化,開展「數學史選講」等專題,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文化價值,還能用科學家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生勤於學習、立志為國的奉獻品質。
四、堅持因材施教理念
因材施教理念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可以輕松實現分層教學,達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化教學效果。在預設時。我們可以利用flash動畫中的超級鏈接,設置A、B、C、D四類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自身學力進行互動式學習,或者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靈活安排學習進度。當然,作業選擇更易安排和實現,不過需要通過直觀形象的視覺刺激手段傳遞信息以滿足視覺型學習群體的信息偏愛,通過交互性的課堂活動激發外向型學習群體的學習興趣,利用機輔手段發揮觸覺型或操作型學習者在「做中學」的優勢。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達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學生變苦、厭學為樂學、喜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能力,使教師及時全面地了解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迅速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症下葯,從而給予及時的輔導。
五、堅持基於學情理念
基於學情設計是「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也是教學取得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設計時,我們要把學生已有背景知識和認知水平,甚至學習習慣進行科學分析,並把之作為憑借進行預設。而在多媒體環境下進行數學預設,不僅要分析學生的內在知識結構和知識理解程度,還要對學生的交往性格、偏好、方式及可能的信息交流手段進行分析,特別是學生多媒體的操作能力,電子白板、智能電視使用方法等,都是我們預設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另外,還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殊要求,綜合分析評價交互模式對於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影響,形成有針對性的互動式教學策略,並實施有效的交互行為監控。只有這樣的合乎學情的設計才能算是科學設計,才能有助於課堂教學,才能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理想。 正如新課標所言:「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方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時要「克弊揚長」,盡量發揮它的作用,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使其在教與學中成為師生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成為高效課堂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❹ 如何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技能,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要善於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教學,要善於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教和學都能高效進行。
一、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怕學,其原因之一是由於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受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的基礎。處於學齡初期的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被學習興趣所左右。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無論在人的發展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都有巨大的作用。它引導著人們進入五彩繽紛的世界,種種事物的特點觸發了人們的好奇心並對此引起關注,促使人們去探索、去認識,從而增長知識,開發智力,熱愛生活。就數學教學而言,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和作業產生興趣,教學效果才會更好。.因此,在課堂的導入環節精心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努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獲取知識。多媒體這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正好適應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它能使形、聲、色、動、靜發生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不僅有數式的變換,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變換。利用多媒體技術,flash軟體,展示幾何模型,進行圖象的平移、翻轉、伸縮變換,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同時把數學中的對稱美、和諧美和曲線美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學習中的無限風光,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情趣。例如教學新世紀小學數學五年級「平移與旋轉」內容時,我先組織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的圖案,然後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平移、對稱和旋轉的,它們的特點又是什麼?在此基礎上,我又安排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圖案設計。這是學生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好機會!如果讓學生在方格紙上設計,有些圖形做起來不容易,而且會影響圖案的美觀。但是若把它放到計算機上進行設計,就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圖形出發,將圖形進行若干次的對稱、平移和旋轉,得到一系列新的圖形,形成一個圖案。開放的題目,給學生極大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它們可以任意馳騁在自由、輕松的世界裡。最後通過學生機聯網,集體欣賞學生的作品,從中感受圖案的美、體會幾何形體的變幻無窮,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二)、信息技術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中應體現知識的來龍去脈,適當介紹數學內容與其他學科日常生活的聯系,通過數學實習、實驗、研究性學習等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利用數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創造中建立問題的模型,通過研究模型而解決相關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人們解決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簡捷、廉價的手段,息技術網路資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發展餘地。善加利用,一定會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質的飛躍。例如學習了圓周長後,上網搜索祖沖之及圓周率有關知識,同學們興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之絢麗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時,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奮發學習,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網路化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網站上儲存的大量的學習信息、習題講解、疑難解答等內容,每一位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有目的的選擇學習。這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數學學習活動需要藉助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展開。每一種新技術的運用,都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規律的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正是由於這個轉變,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的受益者,變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在學生的探索和交流中,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展示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在個別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使所有學生能共享學習成果,進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抽象化為具體、將枯燥變為生動,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和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利用視頻向所有學生展示自己和學習小組的探索過程和學習結果。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體現了學習個體的價值,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並把別人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學習的一部分。在獨立思考、自我展示與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轉變觀念,轉變方式,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也為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
(四)、藉助信息技術發展學生思維,使思維「可視」。
數學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通過講解來使學生理解知識,一來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二來學生也很難理解,就是記住了,也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知識。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為學生搭橋鋪路,讓學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觀察、比較,逐步把握知識的實質,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數學概念、規律和法則。恰當地運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把抽象變形象,不僅學生愛看,而且容易理解,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由此藉助多媒體,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感性知識,同時,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規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達到啟迪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運用中的實踐思考
計算機技術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從而不再局限於教師所講,不再拘泥於課堂。但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傳統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各有利弊,要合理取捨,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認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於數學課堂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要保留傳統,傳承「做」的直觀教學
有了現代教育技術,不能丟棄傳統教學手段。小學生數學學習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經驗性學習,經驗的獲得大都靠親自實踐操作實現,沒有大量的直接經驗的積累,感知成為蜻蜓點水,表象無法在大腦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認識》教學就需要學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體的重量,要讓學生通過實物的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種操作活動來學習。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要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也是與黑板一樣是一種教學工具,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只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用來炫耀的新事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維的東西,使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刺激,但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或不能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會使學生產生思維的懶惰心理,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華而不實的課件不但不能優化課堂教學,還會令學生分散注意力,如有教師在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課件上設置了很多口算題,每題都有精美的圖案背景,點擊它還會出現聲音及以動畫形式展示答案,這樣的訓練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視覺干擾,引發視覺疲勞,達不到訓練目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持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的,主要用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解決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教學的唯一方式,漂亮課件不是好的課件,而要看這個課件是否有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有助於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問題。(三)、運用信息技術應注重實用性
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在利用信息
技術時,應從教學內容出發,根據內容確定形式,首先考慮教學的實用性,在實用的基礎上再考慮切近生活的實際性和課件的美觀性,而不宜把課件做得太花哨,否則會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與小學生之間言語的及時交流,組織探討問題的活躍氛圍等傳統教學的優勢,是任何現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重點內容時,正是學生審題、思考的時間,而且重點內容還可以始終保留。一味地利用信息技術,不給學生留足思考時間,表面上看整堂課學生活躍、師生配合協調,做到了以學生為主,其實,課後,學生腦海里多是課堂中熱鬧的場景,完不成接收知識的要求。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無疑是給傳統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恰當地選准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重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有效地培養創造性人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無疑是給傳統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因滑鼠而輕松,生活因網路而精彩。信息技術給數學教學注入旺盛的活力,隨著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改變,必將推動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
❺ 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
抓住「關鍵人群」,實行分類指導,適應技術發展,提出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通過示範項目帶動各地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三提升」。
圍繞整校推進,包括開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圍繞學校信息化教學創新推動教師研訓等2項措施,幫助學校管理團隊制訂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和相應的教師培訓計劃,支持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訓,學科聯動,整校開展,實現「所學為所用」。
(5)小學數學如何信息化教學擴展閱讀:
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相關要求規定:
1、強組織領導。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省份能力提升工程2.0規劃方案,統籌教師培訓、資源建設及監測評價等相關工作,明確省、市、縣、校職責分工,並落實工程實施經費保障。
2、做好項目引領。國家示範先行,開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示範培訓,實施創新培訓平台「三區三州」對口幫扶項目。
3、推動監測、督導。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構建,通過常態化監測促進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應用水平。
❻ 怎樣運用信息技術上好小學數學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就此問題,淺談一下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對事物有了美感,也就變「苦學」為「樂學」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探索的主題,改變教學態度、改變教學方法等等。現在信息技術在教學的出現,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第一、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通過屏 幕出現的那一副副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那高質量的音響效果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勁頭,那變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的單調和枯燥乏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起到強烈地吸引著學生,激發了學生求知慾,形成了一股學習的動力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時,我使用了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先在屏幕上用動畫顯示了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和合並不斷出現的畫面作為主題畫面,通過一隻小兔騎著摩托車在長方體的棱上繞圈,並加上美妙的音樂,一下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使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同學們對於老師要上的數學課充滿了渴望,學習熱情高漲。
第二、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實踐 證明:當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產生了興趣以後,他們就會有很高的學習熱情。這時,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教師)就應該為他們創設各種條件,使他們主動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時,我先讓用動畫引出現豬八戒和孫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裡由於孫悟空沒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師兄弟產生意見,為了搞好團結,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現在需要同學們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了起來,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內容。他們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及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教學目的。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不僅可使一些使本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概念、法則、公式在學習上教學簡單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數學教師更好地突破知識的重點、難點,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化抽象為簡單。在學生學習的角度看並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優化和練習,並且不斷鞏固新知識。
(1)在概念、法則、公式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學面積的含義時,我把它分為兩部分教學,先教學物體表面的面積,然後教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最後讓學生得出面積的含義。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引導學生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桌面的面積、操場的面積,從而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由什麼是正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得出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有助於教師解決重點、難點。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我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並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除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以外,我還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練習」的設計方面更富有彈性,體現練習的階梯發展趨勢,有易到難,體現差異教育:學生開始從模仿型的基本練習——變為提高辨析能力而設置的判斷練習——再變為糅合知識而設置的綜合練習等等。另外,老師在練習課上從基本問題出發,循序漸進地設計練習內容和增加難度,設計一定的嘗試練習題和發展性練習題,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及規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不依常規去尋求變異,使學生既長知識,長智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這方面同樣有很大的優越性,不僅數學題型變化多樣,而且一題多變,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的能力。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從新教材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課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課時安排卻沒有增多,特別是一、二年級的數學,一個星期只有3節課,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使用過去的手段,增加每一節課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難度。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課堂教學採用信息技術手段後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與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例如在講授「第十冊《統計圖》的教學」一節時,我利用電腦的Excel功能,設計了簡單折線統計圖和復合折線統計圖,教會學生如何運用Excel功能。本來兩節課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我一節課就完成了。學生通過在電腦室上課,動手操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於重點、難點知識部分進行特殊區分顯示,比較歸納,得出結論。以往需要兩節課時完成的任務,在運用了信息技術教學之後,壓縮成了一節課時來完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密度,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整個課堂得到了優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還能減輕學生盲目地死記硬背的負擔。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於課件設計的形象生動,使學生右腦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由於問題的設計和啟發易於多樣化和綜合化,易於知識之間的滲透和條理化,把左腦的抽象邏輯性與右腦的具體形象性相結合。通過這樣,教師就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思維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創新教育的實施和創新型人材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本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並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例如,我教學五年級 「數學活動課」一節時,錄像播放師游「廣州東方樂園」的情景。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有980人,教師38人。門票價格為成人票每張10元,學生票每張5元,30人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團體票每張6元。問:請你設計一種最為省錢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創設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例如,我在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總之,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發揮其主導作用,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❼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就此問題,淺談一下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對事物有了美感,也就變「苦學」為「樂學」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探索的主題,改變教學態度、改變教學方法等等。現在信息技術在教學的有效運用,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
1、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通過屏幕出現的那一副副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那高質量的音響效果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勁頭,那變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的單調和枯燥乏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起到強烈地吸引著學生,激發了學生求知慾,形成了一股學習的動力的效果。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時,先在屏幕上用動畫顯示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和合並不斷出現的畫面作為主題畫面,通過一隻小兔騎著摩托車在長方體的棱上繞圈,並加上美妙的音樂,一下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使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同學們對於老師要上的數學課充滿了渴望,學習熱情高漲。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實踐證明:當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產生了興趣以後,他們就會有很高的學習熱情。這時,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教師)就應該為他們創設各種條件,使他們主動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時,先讓用動畫引出現豬八戒和孫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裡由於孫悟空沒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師兄弟產生意見,為了搞好團結,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現在需要同學們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了起來,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內容。他們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及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教學目的。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不僅可使一些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概念、法則、公式在教學中簡單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教師更好地突破知識的重點、難點,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化抽象復雜為形象簡單。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優化和鞏固。
1、在概念、法則、公式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學面積的含義時,把它分為兩部分教學,先教學物體表面的面積,然後教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最後讓學生得出面積的含義。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引導學生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桌面的面積、操場的面積,從而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由什麼是正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得出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有助於教師解決重點、難點。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並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同時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練習」的設計方面更富有彈性,體現練習的階梯發展趨勢,由易到難,體現差異教育:學生開始從模仿型的基本練習——變為提高辨析能力而設置的判斷練習——再變為糅合知識而設置的綜合練習等等。另外,老師在練習課上從基本問題出發,循序漸進地設計練習內容和增加難度,設計一定的嘗試練習題和發展性練習題,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及規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不依常規去尋求變異,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這方面同樣有很大的優越性,不僅數學題型變化多樣,而且一題多變,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的能力。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課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課時安排卻沒有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使用過去的手段,增加每一節課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難度。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課堂教學採用信息技術手段後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與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例如在講授「第十冊《統計圖》的教學」一節時,可利用電腦的Excel功能,設計簡單折線統計圖和復合折線統計圖,教會學生如何運用Excel功能。本來兩節課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一節課就完成了。學生通過在電腦室上課,動手操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於重點、難點知識部分進行特殊區分顯示,比較歸納,得出結論。以往需要兩節課時完成的任務,在運用了信息技術教學之後,壓縮成了一節課時來完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密度,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整個課堂得到了優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還能減輕學生盲目地死記硬背的負擔。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於課件設計的形象生動,使學生右腦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由於問題的設計和啟發易於多樣化和綜合化,易於知識之間的滲透和條理化,把左腦的抽象邏輯性與右腦的具體形象性相結合。通過這樣,教師就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思維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創新教育的實施和創新型人材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本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並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例如,教學五年級 「數學活動課」一節時,播放師生游「三星堆博物館」的情景。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有980人,教師38人。門票價格為成人票每張20元,學生票每張8元,30人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團體票每張5元。問:請你設計一種最為省錢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創設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例如,在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總之,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❽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
【內容提要】21世紀是信息技術佔主導地位的世紀。計算機的普及應用給社會和科技帶來了一次空前的發展,也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歷史的飛躍。但是如何能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富有成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踐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網路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時代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轉變的核心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小學數學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座橋梁。在新的形勢下,掌握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並正確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是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富有成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踐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慾
小學生好奇心強,要想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求知慾,只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如果教師能抓住教材中所蘊含的創造性因素,激起學生學習情感,創設富有變化、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過程,使他們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處在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狀態。
例如,在教學「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題時,先通過復習幫助學生理清「組合圖形」間相結與內含的關系,再由觀察計算機網路展示的各種組合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圖,提出:如果要計算這些實物圖形的面積,該怎麼想?學生回答,看該實物圖近似於什麼圖形,就運用圖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在計算機將實物圖變化為規則圖形後再提問:現在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學生發現盡管變化成規則圖形,但因為沒有學習過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故還是無法計算。此時我就追問:你們現在最想知道什麼呢?這一問題引起學生議論紛紛,有些說我們先要把這個圖形分割成幾個以前學過的圖形,並利用相加或相減來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最終師生共同歸納出「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課題的提出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展示出生活中的數學情境後,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慾,再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躍躍欲試地想去努力解決問題,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已達到最高點,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課學習活動中的准備。這種學生的思維,完全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更是培養創新意識所不可少的。
三、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後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變「授魚」為「授漁」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在教學中,我們老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現成的理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懂得這些理論是如何獲得的。應該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論。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們教師「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教師要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例如,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分組進行剪拼、操作等活動,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長方形;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平形四邊形;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三角形;還有的把圓剪拼成梯形。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別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嘗到了獨立思考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學生沉盡在勝利的喜悅之中。一般推導圓面積公式教學到此結束,可教師並沒有就此罷休,而就此設問:"把圓剪拼成哪種圖形的方法最為簡單最易操作、推導?"教師這一提問把學生的思維興趣推向高潮,這時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逐一展示推導圓面積公式的各種方法,學生很快歸納出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並說明為什麼。這樣使學生達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學生的思維提高到一個新台階。
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運用多媒體,可以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人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總之,恰當地選准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