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
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路挑戰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國際賽等,地區賽有華中賽、華東賽、東北賽、蘇杯賽等。最近的比賽是2013年第六屆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路挑戰賽
㈡ 數學建模競賽類別有些什麼哪些重要呢
數學建模競賽等級有地區級(高於省級)、國家級、美賽
地區級的有蘇杯賽、認證杯、電工杯這些
國家級的只有高教杯
高教杯肯定是最重要的,難度也比較大
美賽的話要出國參加一下拿個獎還是很有用的
地區級的話電工杯含金量比較高
㈢ 數學建模主要賽事
1、美國數學建模競賽(MCM/ICM)每年2月份左右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體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2、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CUMCM)每年9月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該競賽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個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時)舉行,競賽面向全國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分專業(但競賽分本科、專科兩組,本科組競賽所有大學生均可參加,專科組競賽只有專科生(包括高職、高專生)可以參加)。同學可以向該校教務部門咨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與全國競賽組委會或各省(市、自治區)賽區組委會聯系。
3、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研究生) 每年9月份
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National Post-Gra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是「全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活動」的主題賽事之一,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辦。搭建有效平台,培養研究生創新意識,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實施,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4、APMCM亞太賽(小美賽)每年11月份
2019年第九屆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下簡稱「競賽」)是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數學家(原校苑數模)承辦的亞太地區大學生學科類競賽,競賽由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負責組織,歡迎各高等院校按照競賽章程及有關規定組織同學報名參賽。
5、泰迪杯(比較難)
「泰迪杯「是由中國高校大數據教育創新聯盟和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組織委員會主辦, 廣州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承辦,廣東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華南師范大學 協辦的面向全國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泰迪杯題目主要來源於企業、管理機構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經過適當簡化加工的實際問題,要求參賽者具備初步的統計與數據挖掘的知識,並掌握相關工具軟體的使用。題目有較大的靈活性供參賽者發揮其創造能力。參賽者應根據題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問題背景的理解、數據預處理、模型構建、模型評價與模型應用效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報告(即論文)。
6、Mathorcup杯(高校數學建模競賽)
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以下簡稱「競賽」)是由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主辦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的學科競賽活動。競賽堅持學會創始人華羅庚教授數學與行業應用實際緊密結合的思想,通過面向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競賽活動,拓寬社會挖掘與培養優秀人才的渠道,搭建展示高校學生基礎學術訓練的平台,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擴大學生科研視野同時,培養其創造精神及合作意識。
7、深圳杯(重視模型實際效果,進入國賽比較困難)
「深圳杯」數學建模挑戰賽(原名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夏令營)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活動的延伸,由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組織。
8、電工杯 每年5月份中下旬。
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以下簡稱競賽)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工數學專委會主辦的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科技活動,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激發學 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將推動高校的教學改革與教育創新的進程。
還有其他比賽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參加,但是切記在精不在多,要真正能做到每次參加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更多建模資訊與資料關注VX萌系學霸。
㈣ 有哪些比較權威的數學建模比賽
數學建模比賽權威的當然是國賽(全國數學建模比賽)和美賽(美國數學建模比賽),個人認為美賽要拿到二等獎以上(不包括二等獎)才算有真正實力(當然2019年官方宣布獲獎率下降一半,拿到二等其實也不錯了),國賽要拿到國獎,即國家一等獎、國家二等獎(有人號稱拿了國三。。。其實沒有國三,國二下面就是省級一等獎。。。很好拿的,本人就是省一)。除此以外的建模比賽,我認為mathorcup含金量也不錯(這個比賽很早就出現了,不過近幾年由於主辦方由國家二級協會變成一級協會,獲得一/二等獎有企業實習機會,且提供考研夏令營,含金量才提高上來)。其他想什麼電工杯,小美賽,亞太建模之類的,結合自己時間參加就行。當然最差最差也要參加省級建模比賽(拿一個省獎是基礎)。
另外在這秀一下個人建模上的收獲(不是大佬,真大佬請無視):國二,美一,省一。。。其他的次要的就算了,感覺對找工作作用不算太大,因為現在企業招演算法工程師或者數據挖掘的都要求最次研究生,考研的話(本人大三。。。)復試有用,前提是拿到含金量高的獎。。。
㈤ 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
國內就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5年,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區)及新加坡和美國的1326所院校、28665個隊(其中本科組25646隊、專科組3019隊)、近86000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Ⅰ、概念
簡單地說:數模競賽就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表述。具體一點說:數學模型是關於部分現實世界為某種目的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數學結構。更確切地說:數學模型就是對於一個特定的對象為了一個特定目標,根據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的一個數學結構。數學結構可以是數學公式,演算法、表格、圖示等。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見數學建模過程流程圖)。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
Ⅱ、由來
1985年在美國出現了一種叫做MCM的一年一度大學生數學模型(1987年全稱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1988年改全稱為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其所寫均為MCM)。這並不是偶然的。在1985年以前美國只有一種大學生數學競賽(The William Lowell Putnam mathematical Competition,簡稱Putman(普特南)數學競賽),這是由美國數學協會(MAA--即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縮寫)主持,於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分兩試進行,每年一次。在國際上產生很大影響,現已成為國際性的大學生的一項著名賽事。該競賽每年2月或3月進行。
中國自1989年首次參加這一競賽,歷屆均取得優異成績。經過數年參加美國賽表明,中國大學生在數學建模方面是有競爭力和創新聯想能力的。為使這一賽事更廣泛地展開,1990年先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後與國家教委聯合主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簡稱CMCM),該項賽事每年9月進行。數學模型競賽與通常的數學競賽不同,它來自實際問題或有明確的實際背景。它的宗旨是培養大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整個賽事是完成一篇包括問題的闡述分析,模型的假設和建立,計算結果及討論的論文。通過訓練和比賽,同學們不僅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在團結合作發揮集體力量攻關,以及撰寫科技論文等方面將都會得到十分有益的鍛煉。[6]
Ⅲ、方法引
一、機理分析法 從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統的結構數據來推導出模型。
1. 比例分析法--建立變數之間函數關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 代數方法--求解離散問題(離散的數據、符號、圖形)的主要方法。
3. 邏輯方法--是數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方法,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實際問題,在決策,對策等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
4. 常微分方程--解決兩個變數之間的變化規律,關鍵是建立"瞬時變化率"的表達式。
5. 偏微分方程--解決因變數與兩個以上自變數之間的變化規律。
二、數據分析法 從大量的觀測數據利用統計方法建立數學模型。
1. 回歸分析法--用於對函數f(x)的一組觀測值(xi,fi)i=1,2… n,確定函數的表達式,由於處理的是靜態的獨立數據,故稱為數理統計方法。
2. 時序分析法--處理的是動態的相關數據,又稱為過程統計方法。
三、模擬和其他方法
1. 計算機模擬(模擬)--實質上是統計估計方法,等效於抽樣試驗。
① 離散系統模擬--有一組狀態變數。
② 連續系統模擬--有解析表達式或系統結構圖。
2. 因子試驗法--在系統上作局部試驗,再根據試驗結果進行不斷分析修改,求得所需的模型結構。
3. 人工現實法--基於對系統過去行為的了解和對未來希望達到的目標,並考慮到系統有關因素的可能變化,人為地組成一個系統。
(參見:齊歡《數學模型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Ⅳ、題型
賽題題型結構形式有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一、實際問題背景
1. 涉及面寬--有社會,經濟,管理,生活,環境,自然現象,工程技術,現代科學中出現的新問題等。
2. 一般都有一個比較確切的現實問題。
二、若干假設條件 有如下幾種情況:
1. 只有過程、規則等定性假設,無具體定量數據;
2. 給出若干實測或統計數據;
3. 給出若干參數或圖形;
4. 蘊涵著某些機動、可發揮的補充假設條件,或參賽者可以根據自己收集或模擬產生數據。
三、要求回答的問題 往往有幾個問題(一般不是唯一答案):
1. 比較確定性的答案(基本答案);
2. 更細致或更高層次的討論結果(往往是討論最優方案的提法和結果)。
Ⅴ、研究生數模競賽
提交一篇論文,基本內容和格式大致分三大部分:
一、標題、摘要部分:
1.題目--寫出較確切的題目(不能只寫A題、B題)。
2.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點、建模方法和主要結果。
3.內容較多時最好有個目錄。
二、中心部分:
1.問題提出,問題分析。
2.模型建立:①補充假設條件,明確概念,引進參數;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個形式的模型); ③模型求解; ④模型性質;
3.計算方法設計和計算機實現。
4.結果分析與檢驗。
5.討論--模型的優缺點,改進方向,推廣新思想。
6.參考文獻--注意格式。
三、附錄部分:
1.計算程序,框圖。
2.各種求解演算過程,計算中間結果。
3.各種圖形、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