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課怎麼弘揚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課怎麼弘揚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08 13:55:37

A. 小學數學怎樣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教學有機結合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學全部教育教學活動的共同任務,各學科教學內容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為此,教師們要找到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的結合點,將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挖掘出來,引導學生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持之以恆,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657617.htm
一、挖掘數學的數形之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創建數形的「傳統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充分揭示數學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努力還原、再現這一過程,重建被割裂的數學知識與現實背景之間的聯系,帶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追尋知識發展的足跡,感受數學和社會的變化。如在教學中《乘法口訣》時,筆者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去網上收集、篩選資料,形成交流的材料,到班級交流。筆者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製作成課件,在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中,將《乘法口訣》的發展、演變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又如,在教學《數學方廣角――對策》時,引用「田忌賽馬」的故事,播放這個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顧賽馬過程,利用課件演示對陣圖,在歸納、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清楚地經歷了每一個回合的過程,體會了最優化的思想。創建這樣濃濃的「傳統文化味」,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添了學生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2.挖掘數學圖案的數學思想 體會傳統文化之美。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在教學《圖形與變換》時,先展示給學生一些戰國時期的銅鏡、唐代花鳥紋錦、瓷器、剪紙、年畫、臉譜等等吉祥圖案,然後讓學生搜集有關圖案的資料,了解每幅圖案的出處、年代以及代表的含義或者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生們經過調查、上網、查閱書籍等方法,知道了圖案的來歷和發展;了解了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二、滲透名人成長歷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反映我國歷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作出巨大貢獻的實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這些古代數學家們為追求真理而堅持不懈,面對挫折仍執著追求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正確看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家的優秀品質。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介紹祖沖之發現圓周率過程的「小知識」:若設想他按劉徽「割圓術」的方法去求,就會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付出的勞動,以此讓學生體會祖沖之的聰敏才智和頑強毅力;介紹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果和付出的辛苦卓絕的勞動;介紹古代和現代數學家成長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三、開展數學研究活動,體驗傳統文化的價值
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不能只局限於課堂上,還應與課外探究有機結合。為此,筆者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數學研究性學習和數學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如教學《計算工具的認識》時,教材只是簡單地介紹了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認讀,而「算盤」作為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計數和計算工具,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對世界計數和計算工具史的發展也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很有必要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於是,筆者讓學生在課外通過上網、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其進行研究。類似的實踐活動在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中也積極開展,如教學《對稱》時,讓學生收集圖案,並利用電腦設計「對稱」圖形;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設計主題網站,了解我國古代的歷法,認識平年、閏年以及日歷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學習《簡易方程》,組織學生研究方程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讓學生去研究《九章算術》;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讓學生研究分數在中國的發展,等等。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精髓,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努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染,產生共鳴,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B.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小結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以德育人的獨特而強大的功能,引導學生在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培養數學文化素養、數學學習心理品質素養、開發智能,同時產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之情,找到民族文化與時代脈搏的契合點,促進其主動地傳承、保護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為此我在課堂上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
首先《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要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數學史是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以數學教材的體系為主線,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適時的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並將這些內容與數學課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不但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還能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時教師適時引出圓周率,然後向學生介紹,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到底是多少。然後向學生出示「你知道嗎?」:約2000前,中國的古代數學著作里《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人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他的這項偉大成就比國外數學家得出這樣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要早一千年!通過這段話的學習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是我們引以自豪和驕傲的.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感悟傳統文化是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弘揚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內在文化底蘊和諧豐實,讓學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

C.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傳承民族文化資源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經典文化更是燦若星河,成為民族文化的瑰寶。傳統節日文化便是中華璀璨奪目的古文化中一顆明珠。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濃縮了華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薰陶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心靈。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繼承,就是本民族、本國文化的傳承,這可以保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特色。可惜在當今時尚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民族文化的氛圍日趨淡漠,加之西方節日文化的沖擊,很多人,尤其是農村小學生對民族文化知之甚微,然而對「愚人節」、「情人節」、「光棍節」、「聖誕節「之類的洋節日倍加寵愛,甚至痴迷,真可謂數典忘祖呀!所以加強民族文化教育,顯得是那麼迫在眉睫。
今天,在建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強調要有「中國特色」,這特別要表現在文化上。我們完全有理由利用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陶冶人們的情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新世紀煥發新的活力。因此,加強對小學生民族文化教育大有裨益。 1、民族文化蘊含著寶貴的德育教育資源
《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中指出:「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的確,節日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中華民族的傳統民族節日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其中雖有一些用時代進步和

社會發展顯示出歷史局限性或滯後性,甚至落後性,必須予以揚棄,但其主要部分和文化內核是優秀的,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傳統美德,如孝親尊師、尊老愛幼、團結友愛、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慎獨修身、吃苦耐勞、先優後樂、公而忘私、自強不息、誠實守信、謙虛禮讓、懲惡揚善、勤儉節約、愛國愛家、仁愛和平、知恥自勵、忠義勇毅等等,有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是我們民族文化之根,凝聚著炎黃子孫。
民族文化是我們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寶貴資源。每一個民族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經典詩文、獨特情趣。它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歡樂的盛會。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傳統節日的系列宣傳,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來歷與習俗,開展尋根活動,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傳統節日文化。 2、利用中華民族民族節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節日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精華,它區隔出一個生活周期中的各個階段,集中地展現了各個階段的含義,並在節日活動中,保留了該民族文化中最精緻、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國歷史悠久,所蘊育的節日活動多姿多彩,無一不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個別的節日活動雖然風格迥異,但都保留

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經驗成果。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
學校應該把開展民族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作為對小學生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民族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每個節日都有它的由來和有趣的傳說,還有許多古代名人在節日里留下的有趣故事,當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些傳說和故事時,傳統節日所承載的傳統文化便在悄悄地影響著他們。古人還留下了許多關於各個傳統節日的詩詞文章,讀背這些詩詞文章正是讓孩子們從文字中去感受傳統節日,感受傳統文化的好機會。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也是形式多樣且趣味性強的,開展這些慶祝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去感受傳統文化;而且要告訴他們,千百年前的古人也是這樣慶祝節日的,使他們切實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正在他們身上延續著,更加激起了孩子們熱愛民族,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和傳承民族文化的決心。
通過具體的傳統民族節日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可以給學生布置搜集傳統節日的信息資料,可以有目的給學生布置主題鮮明的作文,可以在節日來臨之前開一次座談會,可以在節日當天與學生一起過節日,把學生的思想引領到傳統節日的文化和心理共識上來。例如端午節,准備

好材料,利用課外活動課,教學生包粽子。透過碧綠的粽葉,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鼓勵學生去挖掘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了解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另外,端午節還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義舉的日子。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等民俗,有著民眾追成幸福、躲避和儀對邪惡,以及團圓、喜慶等意。總之,民族節日文化教育有利培養學生的親情感和民族認同感。 3、弘揚和創新民族節日文化
傳統民族節日給傳統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機會。我們的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變化也是在傳統節日中實現的,它不斷增添新內容。但傳統節日無論怎樣變化、創新,最終目的都是要服務於人民,以人為本。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傳統節日裡面都有體現。
相比洋節日來說,一些民族節日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民族節日之所以被國人看淡,是由於這些節日大多來源於農業文明,與祭祖驅鬼、借節日填飽肚子等聯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這種文化淵源和傳統形式也使得中國傳統節日歡快的氣氛中缺少些浪漫的色彩,這與富裕起來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悅的中國人顯得有些不協調。隨著經濟的發展,節日本身也應該隨著發展。無論是元宵節也好,重陽節也罷,它們都與最初的起源不同,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應該跟著我們的經濟、文化、社會的發

展而發展。
我們既要利用傳統民族節日的寶貴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又不能把民族節日與外來節日對立起來。引導學生科學認識傳統節日習俗,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星火相傳。同時又要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外來的文化精華,洋為中用,培養學生全球化視野和尊重、理解多元化文化的胸懷。總之,既加強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掘,又創新發展節日文化內涵。 民族節日文化具有「中國特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級化、生存數字化、文化多之化浪潮洶涌的當今世界,小學生教育必須讓學生從情感上喜歡我們的傳統節日,享受我們的文化遺產,吸收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營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如此,方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方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D. 簡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一、教師要將教材中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文化因素。正是這些數學文化,使得小學課本內容更具有趣味性與生活性,使得小學生願意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讀與學習。一般來講,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經常是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是為了引出數學知識而存在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一起,為小學生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也正是數學文化使得學生認清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立體地對待與觀察數學學科,產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利用適當的時機對數學文化進行介紹。比如在學習小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數的進制方面對十進制及十進制的由來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對我國引出十進制的數學家劉徽進行介紹,提出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十進制計數法。這樣,學生在學習小數知識的同時,也可對我國的數學發展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數學文化的了解與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數學課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數學文化服務於數學知識的講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數學的文化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挖掘數學文化中的豐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首先是如何正確對待數學史料的問題。歷史往往沉澱下許多值得流傳的史實與價值觀念。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對史實的介紹上,而應引導學生透過史實,觸摸到史實背後的價值和觀念,使其構成一種更有教育意義的積極影響。如祖沖之是中國古代研究圓周率的驕傲,但僅到此為止,並進行膚淺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夠的。他在研究過程中如何「藉助正多邊形周長研究圓周長」的數學思想和智慧;他不滿足於既有結論,不斷超越、執著奮進的探索精神等,更應該透過課堂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我在教學時,將這一段數學歷史有機融入到具體的周長公式的探索過程中來,學生的感受更豐富了,認識也更全面了。此外,我還適時地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的領先與現代數學的落後,並給學生分析造成這一後果的內在原因,深刻的民族尊嚴感和為中華數學之崛起而奮斗的決心在學生心中升騰。
三、教師要在教學中凸顯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
一些小學生認為數學與語文這類文化類的科目是相互對立的,數學與文化沒有任何關系。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之時,突出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存在。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於一些數學定義與規則都要進行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是密切相關的。
四、教師要立足課堂推進數學文化發展
課堂是一切教學研究的試驗基地。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途徑最終要落實在課堂上,只有當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交流互動中自覺有意識地關注、領悟數學文化的價值,才能不斷推進數學文化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針對數學文化的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有效實施並逐步形成一系列優秀教學案例。
比如在進行《圓》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另外,教師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圓形進行分析,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圓,是因為圓無棱無角,象徵著圓滿與安全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學生會擺脫對於數學的刻板枯燥的印象,認識與學習數學文化。
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豐富數學活動形式
數學活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文化。游戲與競賽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類型,老師可以利用競賽小游戲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進行學習。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就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當有學生回答出時,教師給予獎勵。並告訴學生,在下節課,教師還要就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請同學們做好准備。在第二節課,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數學文化問題進行回答,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獲得小紅花一枚。在這樣的活動之下,學生的數學文化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六、教師要善於利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生興趣
不同時空數學思想的對比,有利於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認識能力和思想境界,還能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數學觀。現行的小學數學實驗教材較多地介紹了數學發展的趣事軼聞、輝煌成就、數學家傳記、一些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資料等數學文化資源。在教學中,適時地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希臘數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發明的尋找質數的方法、哥德巴赫猜想、分數產生的歷史、「雞兔同籠」等內容。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一點數學史,適時進行數學發展中的趣聞軼事、數學典故、數學家傳記的教育。教學時結合具體內容,適時地穿插這些數學文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E. 如何在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首先要不斷積累和儲備傳統文化的知識,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圍非常廣博。只有老師自身有了足夠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才能在你的教學中靈活地應用傳統文化,才能不失時機地把傳統文化傳播給學生。

F. 小學生如何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小學生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法如下:

  1. 第一,進行漢字書寫默寫比賽乎唯。 學習好漢字,記住他們的意義,寫對寫正確,是最基礎的傳統文化,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會方塊字,何談傳統文化。

  2. 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G.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計劃
    初中數學新課標把「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置於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數學文化問題正式進入了數學教學。因為大多數不專門與數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會後,數學知識會漸漸淡忘,但數學文化的影響將長期存在於其頭腦中,並會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驗數學文化、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從而實現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一、開展數學美學教育。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教育有以下4個層次:美觀、美好、美妙、完美。美觀是數學對象以形式上的對稱、和諧、簡潔,給人的感官帶來美麗、漂亮的感受,例如,(a+b)×n=a×n+b×n。但是,外形的美觀,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和正確的。數學上的很多東西,只有認識到它的正確性,才能感覺其「美好」,例如「對數」的美好在於能把繁雜的「乘除」運算變為「加減」運算,理解了它的作用,也就獲得了「美」的滿足。美妙的感覺往往來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例如學生經親手畫圖,發現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三條中線、三條內角平分線交於一點,感覺真是「美妙」。數學總是做到至善至美、完美無缺,這也是數學的最高「品質」與最高的精神「境界」——完美,例如解一個方程,不只是回答是否有解,也不只是找到一個解了事,而要證明它確實存在解,知道有多少個解,最後還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一個都不能少。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可以陶冶情操,進行數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與美學。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數學美主要是指結構美和形式美,具體說來,主要有簡潔美、對稱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等。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充分展示數學美,是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鍛煉性格、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的首要特點在於它的簡潔,這主要表現在數學符號、數學技巧以及邏輯方法上。數學中普遍存在著對稱,如幾何中有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代數中有對稱多項式,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優美的商標圖案,如北大方正、聯想集團、北京電信、中國聯通、工商銀行等,更是對稱美的活教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數學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興趣,啟迪人們的思維,開闊人們的視野,並帶來美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初中數學與文學。數學家華羅庚說:「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性,這看法是不正確的,就像人站在花園外面,說花園里枯燥乏味一樣。」古往今來,數學流傳著許多美妙動聽的故事(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故事和數學應用的故事)和歷史名題。通過這些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前人勤奮好學、勇於實踐、實事求是、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從歷史名題中學習它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思路,指導自己的學習。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結合日常生活實踐和數學建模活動,指導學生寫好「小作文」(如學習計劃、學習經驗交流等)、「小總結」(章節的知識總結)、「小隨筆」(如「正方形」、「圓」、介紹一個企業商標的尺規作圖方法等)、「小論文」(如怎樣畫標準的跑道、分期付款和保險的數學原理等),引導學生讀好課外讀物(如《數理化通俗演義》、《中學數學問題集》等),鼓勵學生從數學文獻中檢索和獲取有關知識(如梅涅勞斯定理、蝴蝶定理等)。這樣,在數學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其數學文化素質。
    數學不應當等同於數學知識(事實性結論)的匯集或數學知識的倉庫,它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在人們探索知識和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數學文化。那一個個優美動聽的數學故事,一句句發人深省的名人名言,一條條精妙絕倫的數學謎語,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數學隨筆,都是數學文化寶庫中的明珠。
    四、進行數學實驗與游戲。數學游戲是一種大眾化的智力活動,體現了一種數學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新教材中已引進了一些游戲素材,這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但游戲的題材還顯得有些單調,教學中還可適當增加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如數獨。
    數獨是一種源自18世紀末的瑞士,後在美國發展,並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的數學智力拚圖游戲,在2005年全面引入我國。拼圖是九宮格(即3格寬×3格高)的正方形狀,每一格又細分為一個九宮格。在每一個小九宮格中,分別填上1至9的數字,讓整個大九宮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數字都不重復。該游戲看起來似乎和傳統的填字游戲類似,但由於其擁有入門簡單、演算方便、有益於鍛煉腦力,並且不受時間、地點、語言的限制等優點而被玩家廣泛接受。有專家認為,該游戲的獨特玩法跨越了文字與文化的疆域。據悉,目前「數獨」游戲在全球已擁有數百萬的玩家。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難得魅力並逐步養成勤於動腦、善於分析的習慣,學會用數學文化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把初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能受到良好的數學文化教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因此,數學文化教育完全適應了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對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意義重大。

    H. 在數學教學中怎樣體現傳統文化

    一 教學情境的引入要具「傳統味」

    數學的教學過程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才能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探索。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分蘋果》時是通過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來進行引入的。因為低年級的同學年齡小,聽故事是小孩子最感興趣的事了。我就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感受故事裡蘊含的謙虛禮讓,尊老愛幼的道理。同時也為引入《分蘋果》這一課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二 數學實踐活動設計要具有「傳統」特色
    實踐活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直接經驗和綜合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而數學活動在增強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還發現,巧妙的設計還會成為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契機。《生活中的大數》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在這一單元《撥一撥》中,學生很系統地了解了計數器。但對於算盤這種計算工具,學生是比較陌生的。教材中也只是簡單地介紹了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的表示數的方法。但我想,算盤作為一種古代發明而今天仍在使用的工具來說,有必要讓學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究。於是,我就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與古代的計算工具算盤有關的知識,主要解決下列問題:1、算盤的產生2、算盤的發展3、算盤的結構4、如何用算盤進行簡單的計算。通過調查,學生不僅了解到算盤是中國古代發明的計算器,它還享有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美譽。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這種起源於古代的計算工具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豐富了學生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充分感受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 利用「傳統」文化鞏固練習
    傳統文化與數學知識的聯系是很密切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包含的數學知識,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一定會得到很有效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在鞏固練習環節,傳統文化的滲透更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年級上冊有「1至10」數的認識這部分教學內容,這段內容因為一年級學生可能早已接觸過,但學得不是很深入,我們還必須按照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在強化練習中,我們可以藉助詩歌《一去二三里》

    I.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怎麼弘揚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