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文:淺談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時的幾種方法
兒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
演示法是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最直觀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直接演示實物或教具,進行示範性操作演示,把數或形等數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使幼兒通過直觀的手法而獲得抽象的數學知識。演示法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演示法師和各年齡段的幼兒。平時我們在使用演示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說明,同時還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幼兒的思考、探索,從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觀察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等等。
例如:在大班數學活動「有趣的二等分」中,我們引導幼兒理解二等分的含義時,我們可以拿一張正方形的紙進行演示,先把紙對邊折,等分成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我們可以邊等分邊引導幼兒觀察我們是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相等的長方形。另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分成的兩個長方形是不是完全相等。然後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向幼兒演示長方形、圓形以及其他線圖形等分的過程,最後使幼兒在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及思考,知道二等分的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相等的兩個部分,就是二等分。
B. 論文:淺談如何輕松開展幼兒園數學活動
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C. 淺談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談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教育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新的教育理念已逐步在幼兒教育課程中滲透。幼兒中大班的數學教學,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有效的實施好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是我們教師的首要任務。
數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時期重要的學習內容。幼兒的思維是一個整體結構,在數學教育中,幼兒的數學發展只是表面現象,最主要的是通過學習能夠促進幼兒思維結構的發展。數學知識是變化的,而數學思維是千變萬化的。如果在幼兒時期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對他們深入的數學學習有著很大的意義。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班開展10以內數的組成教育,引導幼兒探索、體驗、感受其中所蘊含的一些簡單的數量關系,如總數與部分數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互換關系、互補關系、分合的有序性,應該說是賦予幼兒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智力上的潛在能力,幫助幼兒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對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幼兒的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特別是幼兒對於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如果簡單地「復制」到幼兒的頭腦中,那麼,就會失去數學知識對幼兒大腦、思維等各方面的開發過程,不能使幼兒得到有效的培養。為此,在幼兒中大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將計算作為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而應將發展幼兒的思維和對數學的興趣作為數學教育的目標,積極的通過各種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模式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其求知慾,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實現變「苦學」為「樂學」,變 「低效學習」為「高效吸收」。只有這樣,通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去引導孩子積極學習,在使孩子學習好知識的同時,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
二、數學學習應積極發揮趣味游戲的作用
數學知識普遍比較抽象,容易造成幼兒學習上的困難。如果教學方法不當,更會使幼兒對數學感到枯燥與乏味。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可以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例如,在教學中班數學——守恆教育的內容時,筆者用自製的撲克牌,通過玩「抽牌配對」或「抽牌比大小」的游戲幫助學生學習守恆的相關內容。對於水平較低的幼兒,提供給他們的是同一花色的撲克牌,形狀和顏色相同,且排列的形式也比較規則和單一。讓幼兒彼此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牌大或誰的牌小,對於水平較高的幼兒,則使用不同花色的撲克牌。由於這些撲克牌中花色、形狀、顏色及排列的形式都不同,他們就必須充分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多向的思維,排除多種因素的干擾,去正確地分析、比較和判斷牌中花色圖案的數量,使每個幼兒在不同起點上都得到發展。再如,筆者設計游戲《鋪路》的主要意圖就在於,使幼兒在鋪路的過程中,掌握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在游戲《逛超市》中,幼兒通過認識超市物品——擺超市——購物的途徑,輕松掌握了分類、對應、感知物體數量的數學知識。玩水、玩沙游戲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游戲,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用各種形狀的容器盛裝沙和水來感知容量守恆。此外,沙子和水泥合成後還可壘成多種立體模型,使幼兒感受不同的.空間形式。搶椅子游戲,使幼兒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大小,學習數的組成、加減和序數等知識。在游戲中,幼兒能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
三、聯系生活,實踐運用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動手操作、親自實踐過程是知識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幼兒年齡小,記憶力都不是很強,在數學的學習中,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學習而沒有實踐,孩子則不會記憶太久,會很快忘記。數學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特別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更為明顯。為此,在幼兒中大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玩中學的同時,教師還應極其的重視讓學生的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引導孩子實踐,鞏固、強化所學習的知識,培養能力,讓孩子明白學有學有所用。例如,在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加減後,教師可模擬生活中的購物情境,給學生十塊錢,讓學生當顧客,教師當商家,出示一些布娃娃、玩具等之類的商品,標上價格,讓學生用手中的錢來買東西,看看手中的錢能買到些什麼,錢不夠了該如何?超過了又該找回多少?等等。這樣,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孩子進行實踐體驗,在強化孩子學習成果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實踐能力。
當然在學習數的組成過程中,僅僅依靠正式的集體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在正式教學之前,可以利用廢舊材料,設計製作簡單、耐玩,又具有數組成功能的學具,放在幼兒容易取放的地方,便於幼兒選擇、調換、整理、取放。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充分接觸,積累相關的具體操作經驗,使這些非正式活動的操作經驗為幼兒正式學習組成奠定初步認知的基礎。
在數學教學中為幼兒創造寬松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去探索發現,並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學數學、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的知識,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不僅擴大了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學習興趣,並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樂意與同伴合作。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我們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自己的教學,幼兒的發展進行反思,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真正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的同時收獲知識,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不在感覺到數學是枯燥無味,怕學數學的心理,同時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知識探索的興趣,喜歡學科學。
D. 數學論文怎麼寫
選擇題目,收集材料。
首先我們找到需要研究或者選擇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其次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書籍等資料查找自己需要用到的材料。有了這兩部我們要寫的數學論文就有了大概的方向和內容了。
寫完的論文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軟體進行查重,來確保我們的論文質量高低。
E. 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論文
從幼兒的學習心理看,如果數學教育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必將激發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應該立足於幼兒的生活,將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讓數學活動真正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淺談如何讓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
【摘 要】 興趣是兒童學習的內在動力,從幼兒的學習心理看,如果數學教育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必將激發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應該立足於幼兒的生活,將數學教育活動生活化,讓數學活動真正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
【關鍵詞】 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9-0-01
幼兒階段是人成長過程中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間內建立和形成數的概念,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可以萌發幼兒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傳統的數學教育主要是單純傳授知識,側重讓幼兒重復地去理解、掌握抽象的符號體系,內容乏味,遠離幼兒生活,導致幼兒學習沒有積極性,很容易產生厭學數學的心理。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盡力把數學教育生活化裂慎。
一、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
兒童是在各種各樣的活動過程中了解周圍世界的,他們很早就開始按大小、顏色、形狀、空間位置和其他特徵來區分物體,認識周圍世界的基本結構與秩序。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例如:孩子們發現車胎是圓的,很多房子的屋頂是斜的。幼兒園的玩具形狀、顏色、大小不同,動物園里的各種動物有多有少。上下樓梯時數一數階梯,進餐時將碗和勺一一對應。整理玩具時可按形狀、顏色分類,散步時可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戶外活動時可說說自己所在的位置,等等。幼兒在輕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獲得了數學知識和經驗,增強了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二、在區角活動中建構數學知識
兒童出生後,就開始了解探索世界。他們在了解探索的過程中,會感受到蘊涵其中的數學問題。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建構著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反映事物間抽象的關系,有著抽象性的特點。由於幼兒還是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教師應該多向幼兒提供操作材料,多給幼兒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幼兒通過操作實踐,在活動中發現數學關系,得到數學經驗。還要為他們創設適當的情境,把數學教育的意圖,融合到他們的生活中。
幼兒園的區角環境是幼兒自主活動的重要場所,這些地方要重點布置,為幼兒發現、探索創造條件,進一步鞏固和學習數學知識。在環境布置上肆兆敬,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材料的擺放上,要有利於幼兒探索和操作。比如,操作區可以投放串珠、拼圖、數字卡片、撲克牌、圖片、七巧板等供幼兒操作。材料的投放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及時進行增減與調整。幼兒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在區角活動的操作實踐中,學到新知識。
三、教學形式生活化
《綱要》中指出兒童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這不僅體現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也體現在課程的組織上: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的實際.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絡,使幼兒園教育生活化,課程的組織上則更多是指「寓教育於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化」。比如:活動「比高矮」中,匯入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製作一扇門的道具,在門上掛有鈴鐺,個子高的幼兒從門中走過碰到鈴鐺就會響,比較矮的幼兒碰不到鈴就不會發出聲音,這樣就讓孩子思考為什猜汪么有的小朋友會讓鈴鐺發出聲音,而有的小朋友就碰不到掛著的鈴呢?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匯入,激發了幼兒對比較高矮這兩種現象產生了探索研究的興趣,為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又如活動「5的組成」,教師一改常規形式,利用了一次旅行來展開,教師是從上海來蘇州借班上課的,所以就利用了「蘇州一日游」開展,先是玩拍手游戲,拉近孩子們的距離,然後引出要買票去獅子林,事先給每位孩子准備了1元、2元、3元不同數量的錢,問孩子門票是5元,你還要領幾元正好是五元,接著孩子就去自動取款機上領錢,再去買票,在票上,老師標著點數,讓孩子看看票的兩個角上有幾個點,就坐幾號車,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都身臨其境,有的孩子高興的說:「我坐5號車,可以出發咯。」位子找好了,老師又說:「看看車上有幾個乘客,記好是哪幾個人哦,他們什麼樣的,誰來說說看你是怎麼記住的。」一位孩子說:「我們車上有一個帶眼鏡的,四個不帶眼鏡的。」老師會說:「所以你的算題是?」「1+4=5」,有的孩子說:「我們車上有三個扎辮子的,兩個不扎辮子,算題是3+2=5」,最後,老師給孩子提供了要去的地方的地圖拼圖,教師讓孩子把5的加法選出來,拼一拼看我們出發要去哪裡,整個過程孩子們都樂在其中,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利用了生活中的一日游的情境教學,來層層深入,數學教育中我們可以根據數學的不同內容、年齡特點和相關的生活經驗,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創設一個個形象而真實的、身臨其境的、科學而有效的生活的教育情境。讓孩子在情境中與人、事物相互作用,建立起連線數學概念與生活的橋梁。
四、引導幼兒用數學解決問題,使數學教育與生活融合
幼兒生活的環境充滿時空、形體、數量等方面知識,生活的每個環節都有數學教育的內容。可以讓幼兒每天統計出勤人數。他們通過比較、數數等方法,了解入園的小朋友是多少,沒有來的是多少,遲到的是多少。孩子過生日分蛋糕或平時分點心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討論如何合理分配。聯絡生活,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元素進行數學教育,引導幼兒用數學解決問題,使幼兒愉快地獲得數學知識,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產生學習的興趣。
幼兒階段數學教育主要是發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引導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幼兒確立了學數學的信心和興趣,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只要教師關注幼兒的生活,把幼兒數學教育融合到生活中,就能確保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使幼兒在生活情境中高效、快樂地學習數學。
總之,數學教育要與幼兒生活相結合,讓幼兒在自然、熟悉的生活氛圍中體驗、感知數學,獲得經驗。「數學教育聯絡孩子生活」,使幼兒喜歡學習數學並體驗數學對其生活的重要意義。要讓幼兒真正地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表達,做生活的主人,快樂的成長。所以可見生活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決定教育。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