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操作活動觀察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操作活動觀察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15 11:44:55

Ⅰ 小學數學課堂中常用的數學活動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堂中常用的數學活動有觀察、實驗、練習。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不給知識的包袱,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小學生的思維,在四年級之前,是以認識「具體實例」、「直觀特徵」為標志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四年級之後,則向掌握「主要屬性」、「種屬關系」、「實際功用」為標志的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過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經驗技巧

1、講授法: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2、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Ⅱ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作為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方可讓多數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2、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

人的思維過程始於視角器官。課本上的主題圖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與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創設主題圖,激發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熱情,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讓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

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因此,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從而達到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Ⅲ 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七種,分別是: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演示法、動手操作法、啟發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5、課堂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6、動手操作法
動手操作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7、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Ⅳ 小學數學中如何進行動手實踐課的教學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到實際中驗證,到生活中運用。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質也回得到和諧發展。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創設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形成學生動手操作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氛圍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會使學生在毫無壓抑感的氣氛中學習,敢於設疑,敢於動手操作論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習成為其內在的心理需求。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單一的操作演示、學生簡單的模仿操作轉化為探索性、創造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去發現事物的奧秘,逐步形成實踐求知的意識。
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的步驟,使教具、學具直觀手段發揮應有的作用。動手操作前,先讓學生明白動手操作的目標,即研究什麼事物,觀察什麼現象,或分析一種什麼關系。然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清楚的語言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動手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學以致用。
構建合理的培養模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具體操作。在對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並非無目的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而應該構建合理的培養模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和結論。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時候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指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拌以思維和語言的表達,把重點放在基礎比較薄弱,動手操作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對那些成績比較好、思維敏捷的學生,多鼓勵他們創新,能否採用多種方法去動手操作;
其次,在學生發現和感受到一種知識或一種方法後,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分析,形成共同認識。
最後,指導學生進行總結,形成正確、清晰的數學概念。動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仔細觀察、分析,而且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真正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和飛躍。特別是低年級,老師如不適時加以指導和總結,小學生就會玩教具和學具。老師只有適時加以指導和總結,才能把學生從玩中引到學習上來,完成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和飛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見多動手操作,能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創新的目的。在教學中,讓學生多動手,親身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同時也能開發學生智力,讓他們積極地動手、動腦。大膽地去思索、探討、創新,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積極的參與者,是認識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讓學生先觀察幾幅圖,想想這些圖形是什麼,是怎麼組成的?用在什麼地方?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製作一幅圖畫,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自由自在地表達想法。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但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而且也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而學生也爭先恐後的想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動,也讓我深深地發現學生的想像空間是無限的,他們的創造力是我們所無法預見的。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充分地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Ⅳ 小學數學課中怎樣的動手操作才有效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也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的,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幫助學生學生豐富活動經驗,深入理解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數學課如何讓學生把手動起來,在動手實踐中達到深化理解、有效教學的目的?結合《簡單的分數加法》一課的教學,談談我在引領學生動手操作的做法和體會。
一、在動手中領悟知識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對於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更容易讓他們獲得形象的感性認識,形成自我體驗,達成對數學知識要點的理解及內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小學生上數學課時思維單一,想像力匱乏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時,雖然課本上已經給出了直觀圖,我也板演示意圖,但由於學生還難以理解算理,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操作:每人准備同樣大的一個圓,同桌分別表示出和的扇形圖,再合作,得出個圓和個圓正好拼成一個整圓。再分別讓學生說一說「==1」的思維過程。經過多次訓練,反復操作,學生在動手中感知,在動手中領悟,抽象的道理在學生一雙雙小手的翻轉中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知識,課堂教學收到了「千言萬語」難以達到的效果。

重視操作,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記憶才會牢固,對數理的感知更為直接,體驗更為深切。

二、在動手中掌握方法

「授人之魚,只供一飯;授之以漁,受用終身。」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優化方案,並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簡單的分數加法》例一中:「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做小旗用去,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我出示長方形紙條(貼在黑板上),並標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後讓學生在圖中指一指用去的一共是幾分之幾?所以說為什麼列式為+ ?學生根據題意動手操作:先拿出准備好的長方形紙條,通過折一折,平均分成5份,先取下做紙花的,想一想有幾個;再把做小旗用去的取下來,2個加上1個是3個,就是。因此+=,分母不變,分子是由兩個加數的分子相加所得的和。因為有了動手活動的過程,學生在課中積極參與,人人動手、動腦,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在輕松愉快的操作中很快明白了+=的算理,並以此引伸,舉一反三,掌握了同分母分數相加的基本方法。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方法往往在學生的動手操作中積累形成。這個教例中,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擺、弄弄,豐富他們的體驗,使之在探索中對思考、尋找規律,並用得出的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因此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三、在動手中發展創新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成為思維的工具和鏡子。」數學課上的動手操作,可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促進概念形成和知識內化,又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其潛在的創新意識。

上完例1、例2,我就讓學生做練習二十三頁第4題:「課桌寬米,長比寬多米。課桌長多少米?」為了進一步理解、鞏固分數的特徵和同分母分數加法法則,我還是以直觀教學為主,以一張長方形紙代表課桌,要求學生把它平均分成10份,用分數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學生自主操作,在演示中以「不同的」方法「求」出課桌的長度是米。有的把長方形紙平均分成10份,標出其中的6份,再標出其中的3份,並把合起來的9份畫上斜線或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分別把其中的3份、6份剪下來,重新組合在一起,答案一目瞭然。不同的做法,相同的結果極大地鼓舞著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創造熱情,在接下來的課堂實踐中,學生紛紛以身邊的物品為素材編做同類型的數學題,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充分體驗生活問題的生動性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促進了他們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認識建構過程,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並用,確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是的,凡是學生能自己幹得來的事,就要鼓勵他們自己去干,教師決不替代。數學課上,充分利用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及媒體優勢,使學生自由地參與活動,進行討論,操作,交流。一個個新知必然會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動手操作的親身體驗探索中得以突破。

在《簡單的分數加法》教學中,我適時創造機會,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演練,學生在這自由,自主的空間里,情緒始終是「積極興奮的」,思維始終是活躍的。讓學生在數學課上動起來,必將引領著學生愛上數學課,上好數學課,確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實現「有趣數學」與有效教學和諧交融,相生共進。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操作活動觀察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