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學生如何學數學
剛開始的時候應該盡快從小學的計算過渡到初中的方法來。初中的課程理論的部分很多,抽象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說函數就是很難的部分,各種各樣的性質很多(最可恨的是好多都不讓直接用)但是你首先要明白它為什麼有那些性質,才能去根據性質解決問題。
再比如說,幾何的全等三角形裡面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找不到全等的條件,假如只是把它放在一個小部分中看的話當然很難解決問題了,但是假如你把它和附近的圖形聯系起來就很好找了。實在不行的時候你甚至可以蒙一下,再看看條件夠不夠。做題熟練了之後就好了。
後來中間的比較鬆散的階段,要抓緊時間把自己第一階段的知識漏洞填補一下。有沒有什麼不熟練的提要多看看,還有就是除了考試以外的時候,有什麼自己一眼看去就不會的題,也多費神想一想,說不定可以在哪裡找到突破口。考試的時候你可以暫時跳過這道題,因為這樣會讓你老是心神不定的,但是考完之後一定要檢查一下有沒有落下的題,否則容易得不償失,最好不要空題(因為一般你如果有一點點蒙對了老師還是會給你一點分的,但是不寫是絕對沒分的)。
到比較忙碌的時候,不光要多找找做題的規律,好好地記住各種性質,定理,還要多歸納和總結。每次考完試之後都應該好好看看自己錯在哪裡,試著再做一遍,看看能不能做對。這樣吸取教訓,就能進步的比較快。
可能我說的還不全面,但是至少這樣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部分會比較平穩地渡過。要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對待學習。不要忘記多和老師溝通溝通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師是絕對不會不高興學生來問題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好好體會數學的特別之處,珍惜每一次的解題機會,好好地享受解決題目之後心裡的滿足,習慣數學,接受數學,喜歡數學。
2. 中學生如何學數學
這是個 很正常的事情 曾經我也出現你這樣的問題 原因1 你上課時可能覺得老師將的你都明白 於是上課總是一知半解 叫做不踏實原因2 做的題太少 一個題目 自己看了下 覺得知道方法 以為自己做的起 於是隨便放過去 其實自己 是沒有底的
只要努力 不自傲的上課 認真的聽 為什麼老師會這么講 還要對方法總結 多做題 一定會有提高的
3. 小學生應該怎樣學數學
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好數學呢?我再三思考,回想了這么多年來自己學習和一些教學經驗。在教學中總是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發現擁有自己學習方法的學生學起來很輕松,並且成績也很好。所以要想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才能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一、要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要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做,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做好。學習的樂趣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為了弄清一個數學概念長時間埋頭閱讀和思考;為了解答一道數學習題而廢寢忘食。這首先是因為他們對數學學習和研究感興趣,很難想像,對數學毫無興趣,見了數學題就頭痛的人能夠學好數學,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被稱為科學的皇後,它是學習科學知識和應用科學知識必的工具。可以說,沒有數學,也就不可能學好其他學科;其次必須有鑽研的精神,有非學好不可的韌勁,在深入鑽研的過程中,就可以領略到數學的奧妙,體會到學習數學獲取成功的喜悅。長久下去,自然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激發出學好數學的高度自覺性和積極性。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要學好數學,還要注意學習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首先,要明確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老師和父母。因此,上課要專心、積極思考並勇於發言。其次,回家後要認真完成作業,及時地把當天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再把明天要學的內容做一下預習,這樣,學起來會輕松,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三、上課前要預習即將學習的新知。
當前,有些學生沒有注意養成預習的習慣,新課上完後,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麼,這樣無准備的學習,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課前預習可以使我們由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學習,幫助你成功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現在大多數學生學習是被動接受式學習,即課前不翻課本,不了解新知點滴,憑課上有限的時間聽老師講解來達到完全理解和掌握新數學知識,其效果不可能十分理想。這樣做不僅其知識內涵難以切入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其知識外延也難以拓展到應有的廣度。所以我們最好都要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新知預習。
預習新知時,可先通讀課堂主題全部,再仔細研究內容例題,爭取達到弄懂例題反映的知識類型、知識類型需要的基礎知識,例題體現的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解題規律;如果搞不懂,就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有條件的話,請教他人把問題解決;或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堂,在積極參與老師教學引導的課堂學習、理解活動中使問題得以解決。而對於在預習中已經明白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 比較一下自己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切入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看誰的切入更巧妙、理解更到位,以便在以後的預習中進行適當的調節。
四、上課時要主動、靈活的思考問題。
1、培養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數學。在課堂學習、課後輔導及完成作業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的習慣,對於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在課堂上,如果學生「人在曹營心在漢」,不可能學習好,課堂教學任務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上課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學習的習慣;課外學習時,也要幫助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邊學習邊吃東西等不良習慣。
2、培養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掌握概念的過程一般以認識具體實物為起點,先形成表象,然後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針對學生這一思維的特點,在學習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遇事問個為什麼,更要把得到的結論記錄下來動手演練,進行驗證,在實踐中體驗獲取知識的規律和樂趣,這樣長持以久,「勤思勤動」的習慣就會在「樂趣」中逐步形成。
3、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疑難是正常現象,有的學生善於質疑問難,能請教老師或他人,有的學生則遇到疑難不吱聲,怕別人笑話,這是不良習慣。解決疑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許多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的。學習中,要多創設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習慣。
主動思考不僅可以加深知識的透徹理解,而且能夠溝通新知與舊知的聯系,也能為繼續深入的學習創立良好的基礎。主動思考就是在明確條件問題的前提下不僅思考主要問題,也思考與之相關聯的相鄰問題。靈活思考就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時,不是只想到一種方法;而是積極地尋求另外的方法,甚至把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所有方法都想到,然後從中選取最為簡捷的方法解決問題。經過長期這樣的鍛煉,你就形成了敏捷的思考速度和較強的思維組織應變能力,你也就具備了「舉一反三」的能力。
平時堅持主動、靈活地思考問題,不僅節省了做題時間,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主動思考是靈活思考的基礎,靈活思考是主動思考的發展結果。同學們平時要養成樂於思考的習慣,靈活的思考能力不是一侃而僦的,是要經過長期鍛煉才能形成的。
五、要善於發現規律。
規律性措施,是指在對某一知識理解,熟知之後,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利用這些規律性的東西,不用深思維就能快捷識別和掌握做此類題的方法即所謂熟能生巧的那些巧方法。例如:學習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時,需要確定單位「1」,而「是」「占」相當於「比」等字後面的事物通常都是單位「1」,那麼利用「是」「占」「比」等字尋找單位「1」就比較快捷。此類應用題還有一個規律,即單位「1」是已知的就是乘法題,單位「1」是未知的就是除法題,利用尋找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來確定乘除法也比較簡便快捷。
六、課後要反思總結。要學會概括和積累。及時總結解題規律,特別是積累一些經典和特殊的題目。這樣既可以學得輕松,又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課後反思總結實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復習。通過課後反思總結,不僅回顧了前面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夠將學過的知識「縱成串、橫成線,織成網路連一片」。
怎樣反思總結呢?一個章節的新知學過之後,我們可以合上課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學過的內容在腦子里按順序細細地「過濾」一遍:本章有幾節?每節是什麼內容?每個內容分哪幾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識重點有幾個?概念有哪些?規律要點是什麼?哪個地方易出錯、什麼地方出過錯?出錯原因是啥?答題時需要注意什麼?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出來,並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學過的數學知識按照:章節主題(樹干)、內容重點(枝條)、概念要點、方法規律(樹葉)、容易出錯需要注意的問題(花、果)的層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識樹」,貼到你經常可以看到的牆上。一有時間就從樹根復習到樹葉。如果做到了這樣的反思總結,並且學完一個章節也能及時地再復習前面整理復習過的每一個章節,可以說你已經系統的掌握了學過的數學知識。既然你已經系統的掌握了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又挖掘了知識的內涵、拓展了知識的外延,還養成了主動、靈活思考問題的能力,你也就能夠有把握地預測你未來的理想數學成績啦。
4. 中學生如何學好數學
多總結規律,做一些樣題。首要任務是背熟定理定律只有背熟定理定律才有根據解題。然後是融匯貫通,知道各個定理是如何推出來的,能夠解決一些什麼樣的問題。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定理解決。給你舉一個例子。證明(1/2)平方+(1/3)平方+(1/4)平方一直加到(1/n)平方小於1.你要做到看到這道題就知道用縮放法證明,怎樣用呢,你注意到左面是平方的形式,也就是自己乘以自己,那麼,可以和自己乘以前面一個數聯系起來,就是1*1/2,1/2*1/3等等等,為什麼要這么聯想呢,因為題目的和不好求,而後面的這個式子和好求。為什麼好求呢,你可以把後面的拆分,變成1-1/2+1/2-1/3等等的形式,你會驚奇的發現後面的式子和1聯系起來了!
你要問我,我怎麼知道怎麼用這些,答案是,做題做多了,總結多了,定理定律熟悉了。自然數學就不是難事了。
5.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如何學數學
學會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_厘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從圖形變化關系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棱長)→正方體的體積,經老師啟發,學生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得:X=6(即正方體的棱長),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怎樣學好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及時總結解題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7)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採用嗎?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學生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發展。
拓寬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會經常給學生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多想,這時學生要積極思考,拓寬思路,以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如:修一條長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需幾天修完?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的關系,學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師啟發學生,提問:「修完它的20%用5天,還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學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從「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啟發學生,能否用比例知識解答?學生又會想出:(6)20%∶(1-20%)=5∶X(設剩下的用X天修完)。這樣啟發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系,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怎樣學好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善於質疑問難 學啟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如學習「角的度量」,認識量角器時,認真觀察量角器,問自己:「我發現了什麼?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你可能會說說:「為什麼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外兩個刻度有什麼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麼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不同的學生會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狀如「V」時,你可能會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條邊與量角器零刻度線重合的辦法。學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慾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6. 小學生如何學數學
小學都是一些很簡單的題目,關鍵是要把哪些基礎知識記住,要多做一些題目,多做各種類型的題目,也是一個孰能生巧的事情~
7. 小學生如何學好數學
1、轉變為完成任務而做題的思想,把精力用於自主研究上,可以多看例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順藤摸瓜,挖掘出問題的根源。一遍不行兩邊兩邊不行三遍。
2、能動手的就操作一下,因為人類知識的形成直觀經驗最重要,別人說的不如自己試試印象深刻。然後做一個明了的總結。
3、對於幾何問題,重要的是關注性質定理是怎麼得來的,像上面說的該動手的最好試試,對一些關鍵詞弄懂意思。將有異同點的問題摘記在一起做好比較,找出它們的差別。
4、對代數問題,除了上面3說的外,採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目的還是為了直觀好理解。特別是函數問題,不等式,方程。
5、對於應用題還是要知道生活中存在什麼數量關系,比如什麼是工作效率,你一頓飯吃了5個包子,那麼你的每頓吃飯效率就是5個,如果你5頓吃了一個包子,那麼你的吃飯效率就是1除以5等於每頓0.2個。
6、如果方便上網,可以下載一些學習課件(教師用的)看看課件每一步的引導也能學會。
難題都是在簡單的基礎上疊加起來的,就上航天火箭身上有無數個細小的零件組成是一樣的。
8. 中學生怎麼學好數學
1.確認數學在學習中的地位
1.1在學科中的地位 從小學到大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每個學習階段它都是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從數學學習提升鍛煉思維能力;一方面在應試中也是分值比重大的一門學科。曾給學生做過這樣的比喻,「數學是學習所有學科的潤劑」。強調基礎性的作用,要求思想認識要到位,做好我要學習的准備。
1.2在學生心中的地位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這樣一種心理准備-學好數學是向更高學段進發的必經之路。缺少數學成績的支撐,在升學中是困難重重的,更多的是失之交臂。強調學生對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2.學習中主要遇到的問題
2.1數學學習時先入為主的怕難思想問題 學習就像火車應在軌道上一樣才能高速行駛,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學生第一影響數學很難。心裡上不接受,甚至是不願接受這門學科。問題就在沒有入「軌道」,沒有解決思想問題。所謂戰略藐視,戰術重視。
2.2良好養成習慣培養缺失的問題 當下城市、農村均面臨家庭養成教育監督教育的盲區,老師對作業結果的落實比重大,而家庭中主要承擔的是過程監督落實,恰恰這一部分忙碌的社會讓我們忽略了許多。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重要的,學校,家庭,社會多方聯動才能做好。
2.3數學學習中實際訓練少的問題 數學學習關鍵在於不斷的訓練,自主探索,在適量的訓練中感知知識,融會知識,在初中學習中課程量增多,時間分配不均容易出現照顧不周的情況,不刻意分配給學習數學的時間,缺少訓練,做好數學很難。
3.解決問題的幾個辦法
3.1提高思想認識,做好心理准備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遠的規劃和持之以恆的心。每天一個小目標,落實好一個個小目標實現大目標。作為學生,要有自我約束的能力,會控制自己的人是可怕的,告訴自己該做什麼,想做什麼,先做好該做的,再去做想做的。
3.2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勤奮努力,堅持每天消化完當天所學知識,做飯學習上不欠賬。首先,學習時交流運用的過程,一定不要吝嗇與他人交流學習經驗,學習心得;其次,勤運用,善運用,樂運用,會運用。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才能掌握正本領。
3.3適量訓練是數學學習不可或缺 第一,相信課本每一道例題、練習題、作業題都是最經典的原型題,當你通過大量的做題,你就會發現所有的題型都是從課本衍生出的,堅持經典才能舉一反三,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種意思。第二,堅持天天有訓練,練必認真,練必勤奮,練必以恆。
最後,學習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你想做到就是快樂的事,不想做那就是一件痛苦的事。願正在學習的你們珍惜時間,不負青春,持之以恆,勇往直前,只要你達到了我要學的境界,一切學習的困難都是虛妄。
9. 中學生應該如何學數學
對於每一門課程來說,首先你要做到我為什麼去學.不要盲目的去學,那樣是不行的.不但,不會讓你學到知識,反而會讓你自己對這門課程反感.
再次,你要對所學的課程要感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興趣你才能更好地去學好.
最後,你要記住,要相信自己,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樣才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