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進行數學教材梳理

如何進行數學教材梳理

發布時間:2023-06-29 12:52:33

① 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梳理

(1)符號思想
用符號化的語言(包括字母、數字、圖形和各種特定的符號)來描述數學的內容,這就是符號思想。符號思想是將所有的數據實例集為一體,把復雜的語言文字敘述用簡潔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來,便於記憶,便於運用。把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抽象概括為數學符號和公式,有一個從具體到表象再抽象符號化的過程。用符號來體現的數學語言是世界性語言,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綜合反映。
⑵ 化歸思想
化歸思想是數學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問題的求解,化歸為乙問題的求解,然後通過乙問題的解反向去獲得甲問題的解。一般是指不可逆向的「變換」。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難為易,化生為熟,化繁為簡,化整為零,化曲為直等。如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先把組合圖形割補成學過的簡單圖形,然後計算出各部分面積的和或差,均能使學生體會化歸法的本質。
⑶ 分解思想
分解思想就是先把原問題分解為若干便於解決的子問題,分解出若干便於求解的范圍,分解出若干便於層層推進的解題步驟,然後逐個加以解決並達到最後順利解決原問題的目的的一種思想方法。如在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倒退著想」的解題策略就體現了這種思想。
⑷ 轉換思想
轉換思想是一種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這里的變換是可逆的雙向變換。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轉換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策略。 對問題進行轉換時,既可轉換已知條件,也可轉換問題的結論;轉換可以是等價的,也可以是不等價的,用轉換思想來解決數學問題,轉換僅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對轉換後的問題進行求解,第三步要將轉換後問題的解答反演成問題的解答。如果採用等價關系作轉換,可直接求出解而省略反演這一步。
⑸ 分類思想
分類思想方法不是數學獨有的方法,數學的分類思想方法體現對數學對象的分類及其分類的標准。如自然數的分類,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數和偶數;按因數的個數分素數和合數。又如三角形可以按邊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類標准就會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從而產生新的概念。對數學對象的正確、合理的分類取決於分類標準的正確、合理性,數學知識的分類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建構
⑹ 歸納思想
數學歸納法是一種數學證明方法,典型地用於確定一個表達式在所有自然數范圍內是成立的或者用於確定一個其他的形式在一個無窮序列是成立的。有一種用於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廣義的形式的觀點指出能被求出值的表達式是等價表達式,這就是著名的結構歸納法
⑺ 類比思想
數學上的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它能夠解決一些表面上看似復雜困難的問題。類比思想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記憶變得順水推舟得自然和簡潔,從而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創造力。
⑻ 假設思想
假設思想是一種常用的推測性的數學思考方法利用這種思想可以解一些填空題、判斷題和應用題。有些題目數量關系比較隱蔽,難以建立數量之間的聯系,或數量關系抽象,無從下手。可先對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問題作出某種假設,然後按照題中的已知條件進行推算,根據數量出現的矛盾,最後找到正確答案的一種思想方法。假設思想是一種有意義的想像思維,掌握之後可以使得要解決的問題更形象、具體,從而豐富解題思路。
⑼ 比較思想
人類對一切事物的認識,都是建築在比較的基礎上,或同中辨異,或異中求同。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同樣需要通過對數學材料的比較,理解新知的本質意義,掌握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
在教學分數應用題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比較題中已知和未知數量變化前後的情況,可以幫助學生較快地找到解題的途徑。
⑽ 極限思想
事物是從量變到質變,極限方法的實質正是通過量變的無限過程達到質變。現行小學教材中有許多處注意了極限思想的滲透。
⑾ 演繹思想
演繹也是理智的活動,但是和直觀不同,它們不是理智的單純活動,必須先假定了某些真理(或定義)之後,然後再憑借這些定義推出一些結論。
⑿ 模型思想
是指對於現實世界的某一特定對象,從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發,充分運用觀察、實驗、操作、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所謂過程,得到簡化和假設,它是生活中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模型的一種思想方法。
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認識和處理周圍事物或數學問題乃數學的最高境界,也是學生高數學素養所追求的目標。
⒀ 對應思想
對應指的是一個系統中的某一項在性質、作用、位置上跟另一系統中的某一項相當。對應思想可理解為兩個集合元素之間的聯系的一種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對應思想,有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⒁ 集合思想
把若干確定的有區別的(不論是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合並起來,看作一個整體,就稱為一個集合,其中各事物稱為該集合的元素。通俗地說就是:把一些能夠確定的不同的對象看成一個整體,就說這個整體是由這些對象的全體構成的集合。
⒂ 數形結合思想
就是根據數學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既分析其代數含義又揭示其幾何意義,使問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巧妙、和諧地結合起來,通過數與形的相互轉化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
⒃ 統計思想
在小學數學中增加統計與概率課程的意義在於形成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提高科學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發展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⒄ 系統思想
系統思想是由若干想到關聯、想到作用的要素(或成分)構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思想的方法便是要求人們從系統要素相互關系的觀點,從系統與要素之間、要素與要素之間,以及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中考察對象,以得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② 小學數學如何整體梳理

問題一:比值寫單位嗎?
在傳統教材里,小學階段比被定義為「兩數相除又叫兩數的比,比的前項除以後項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又叫比率」,它是表示兩種量的倍數關系,所以比值是沒有單位的。比在表示同類量比時比值不帶單位;比在表示不同類量的比時是可以帶單位的,如:跑36千米大約需要2時,路程與時間的比大約是18比1,比值是18,這個比值表示表示每小時跑18千米,後面的單位是千米/時,這時是帶單位的。也就是說,由於比的概念的擴展,當兩個不同類量相比時,會產生一個新的的量,這個新的量就是兩個不同類量的比值,是一個帶單位的量。由於比的概念擴展到不同類量相比,相應地,比的意義則趨向採用比較廣義的解釋,如果教師把比值有無單位當作選學內容,恰當融入相關內容的教學中適當點撥,那麼學生進入中學後對不同類量的比就不會懷疑或抵觸。但無論點撥與否,教師應當明白:同類量的比,比值是一個比率,沒有單位;不同類量的比,比值是一個量,有單位。
問題二:整數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數嗎?
分析: 小學數學五年級練習冊第48頁有一道判斷題:整數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數。先來看一下假分數的定義:和真分數相對,分子大於或者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假分數。也就是假分數都大於1或等於1。再看" 整數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數"這句話中「整數」也包含了0,顯然0作為分子比分母1要小。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此題考查假分數的意義,要明確所有的自然數中只有0不能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數。可以更正為:所有非零自然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數。
問題三:101-102=1,怎麼樣移動1個數字,才能夠使等式成立?
分析:這個問題的解決要依靠良好的數感和較好的計算能力。從這個減法算式的差入手考慮,只有數字1顯然無法移動,被減數移動任何一個數字都比減數小,減數等於被減數減差即100,102可以將2縮小移至右上角,10的平方等於100。通過這個問題看以看出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應關注對於學生數感的培養,數感依賴於敏銳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積極思維參與的比較持久的感知活動,它是思維的門戶。任何一個數學問題都包含一定的數學條件和關系,要想解決它,就必須依據問題的具體特徵,對問題進行深入、細致、透徹的觀察,然後認真分析,透過表面現象考察其本質,才能對問題有靈敏的感覺、感受和感知的能力,並能作出迅速准確的反應。
問題四:小學階段負數的應該怎樣讀?
分析:義務教育階段從第二學段開始學生認識負數,《數學課程標准》對於這部分內容的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往負數的教學安排在中學階段,現在安排在本單元主要是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初步認識負數,能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數概念的認識,有利於中小學數學的銜接,為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負數在生活中的意義、如何規范的讀寫負數在小學階段也十分重要。讀法:在所讀數的前面加上「負」,寫法:在所寫數的前面加上「-」,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講負數的讀法和它所表示的意義混淆,這一點給學生需要特別強調。例如:-3層,讀作負3層,表示地下3層。
問題五:時間的寫法有哪些?
分析:小學階段表示時間的方式可以用時分秒來表示,也可以用它電子表的形式來表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區分所講的時間究竟是「經過的時間」還是「時刻」。時刻表示的是時間的某個特定的時間點,比如:某列火車於下午2:30分到達北京站,這個2:30就是火車到達的時刻;時間則是表示時間的時長,比如,某列火車上午7:30從上海站出發,於15:30到達北京站,那麼,這趟火車從上海到北京所需要的時間是8個小時,即從7:30起算到15:30止,這段時長(時間)是8個小時。時刻有兩種表示方法,時分秒和電子表形式,經過的時間只能用時分秒的形式表示。其實,從中文在字面也很好地表達了這兩個概念的不同:時刻——表示時間的某一刻(被固定的節點),而時間——表示從始至終的一段間隔。
問題六:分數分為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分析:分類要考慮遵循的原則,分類後的對象既不重復,不遺漏。分數的分類的一個標准就是「分數與1的關系」。有小於1,大於等於1兩類。也即是真分數與假分數。這一標准已涵蓋所有可能的分數,顯然帶分數就不能另為一類,它是大於1的,與假分數存在包含關系,如果硬做劃分就會出現對象重復。分數分兩類(真分數和假分數),帶分數只是假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③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材分析 (轉)

一、教材分析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材是編者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數學學習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編寫而成的。
小學數學教材並不等於教師的講稿。教師在授課之前,還必須深入學習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此基礎上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選用教法,精心編寫教案,實施教學,以圓滿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說,教材分析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
二、教材分析的內容
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備好課的關鍵之一是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深入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
一般地說,分析小學數學教材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分析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十分密切。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數學教材也不例外。小學數學教材是以數與代數為主線,與幾何初步知識、統計與可能性、問題解決等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編排的。分析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各類知識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分布,認清各類知識的來龍去脈與縱橫聯系,以及它們在整個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同一類知識來說,又可以充分認識到所要教的那部分內容。其知識基礎是什麼,為哪些後續知識的學習作鋪墊等等。
掌握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體系和內在聯系後,再著手對所教的一冊教材、一單元教材或一課時教材作深入具體的分析研究,認真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二)分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在認真分析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還要根據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並結合學生實際,分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便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在教學中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帶動全面,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教材的重點。
確定教材的重點,要以教材本身為依據。瞻前顧後,溯源探流,深刻分析研究所教的內容,並將其放到整個知識系統當中去判定其地位和價值。
教材重點與教學重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聯系體現在教材重點是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區別在教學重點和教材重點在表述上略有差異。以「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為例,其教材重點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而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並能應用法則正確計算。
2、教材的難點。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的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有的內容縱橫交錯,比較復雜;有的內容本質屬性比較隱蔽;也有的內容體現了新的觀點和新的方法,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呈現了較大的坡度;還有些內容相互干擾,易混、易錯。這種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難懂難掌握的內容以及學生學習中容易產生混淆和錯誤的內容,通常稱之為教材的難點。
例如,在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中,試商就較為復雜。應用題從題意理解到列出算式,對小學生來說就比較復雜和困難,因此這些內容都是難點。教材的難點,一般也構成教學的難點,同樣只是在陳述上略有不同。教材的難點具有雙重性--消極性和積極性。通常我們對難點消極的一面關注較多,這是完全必要的。但也應當看到教材難點在教學中積極的一面,它對深化認識、發展思維以及培養創新意識和數學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
3、教材的關鍵
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問題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些內容就是教材的關鍵。作為教材的關鍵,它在攻克難點、突出重點過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掌握好教材的關鍵,與其相關內容的教學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掌握「湊十法」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關鍵,而掌握部分積的對位原理和方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關鍵。
教材的關鍵和教學的關鍵同樣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材的關鍵主要是就數學知識方面而言,而教學的關鍵通常是指解決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它除指關鍵知識外,往往還包括解決難點的途徑與方法。例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節,教學的關鍵是通過割與補,將平行四邊形拼接成長方形,從而實現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有時可以相同。
通過全面分析教材,准確地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是保證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的先決條件。
(三)分析研究教材的練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形式多樣,層次不一,角度多變的習題訓練,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練習題作為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材分析中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1、分析挖掘相關教材,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2、分析挖掘相關教材,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有聯系,又有區別。應當說數學思想是數學方法的升華,而數學方法是數學思想的體現。由於小學數學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它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變多渾然一體,因此,作為一個整體提出,通常就說成數學思想方法。

④ 如何梳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

一堂數學課上得好不好,關鍵看教師是否正確地講解了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及解決了教材的難點,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能力的表現。
首先,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重點確定好難點。數學教學重點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是由於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學習新內容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從學生認知水平來分析,通過同化掌握事物知識點是教學難點。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認知水平的差異。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通過課堂練習能及時了解當堂教學效果,使教與學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饋,避免「亡羊補牢」。總之,要根據學生實際,在把握重點的基礎上確定好難點。
其次,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破難點、突破重點的前提,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出難點,首先要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准備,正確的定位,就為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重點來自於知識本身,是由於數學知識內在的邏輯結構而客觀存在的,因而對每一個學生均是一致的。而教學難點卻不同,它依賴於學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實踐證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於同一知識點的難點突破速度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由於教學重點與難點二者形成的依據不同,所以有的教學內容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有的內容是教學重點但不一定是教學難點,有的內容是教學難點但不一定是教學重點。但是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由同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所決定的。我感到,要把數學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只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在備課上多動一番腦筋,多花一番心血,認真研究大綱,努力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弄清重點、難點,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學工作中去,就能找到關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錦囊妙計」,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⑤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整理和復習課

一、引導自主復習,注重「理」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與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後引導學生對各自獨創的結果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同時,運用「比較」異同這一思維方式逐步構建相同的結果,在學生體驗、交流、反思、辯論中尋求一種最佳的結果。通過「存異——求同——求佳」的操作策略,學生的認知結構也得到充分的發展,即達到「感悟——理解——升華」,促使學生從「無序」思維到「有序」思維再到「科學」思維方式的發展。雖然學生在「求異」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是正確和簡捷的,也可能是繁瑣錯誤和無序的,但他們這種別出心裁的方法是自己獨創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創新」行為。例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分類」時,課始老師布置學生回憶在小學階段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提示學生可以用圖或表的形式表示它們的內在聯系,有兩個小組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整理、合作討論參與,最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梳理成如下的知識網路。

二、指導復習方法,注重「建」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要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准把有關知識、概念作縱向、橫向聯系歸類、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所復習的知識要點條理清晰,知識結構脈絡分明。教給學生整理與歸類的方法,使學生在獲得比較系統的知識的同時,不斷構建和完善認知結構,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時,在自己課前整理的基礎上,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很多組都能夠整理出下面的網路圖。很好地再現了面積的公式推導中各個平面圖形的關系。

復習課為我們提供了重新組建學生認知結構的時機,我們必須充分運用,而且高度重視在復習課中對學生所學知識、認識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高層次的歸納、概括、提煉,使新、舊知識完美融合為一體,達到構建學生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三、重視生活聯系,注重「用」

學習數學要以一定的經驗為背景,復習課的設計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探索數學的情境。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感知、操作等活動來認識數學,讓學生「做數學」比簡單地教給數學知識更重要。讓學生「做數學」的途徑之一就是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

例如,復習「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可設計這樣一道綜合題:城北新區有一塊正方形空地,面積是3600平方米。(1)如果要在這塊空地上圍出一個最大的圓,並鋪上草坪,這塊草坪的面積有多大?(2)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片花圃,使花圃的面積占正方形面積的25%。請你設計方案。這樣聯系生活實際,把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與百分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設計方案,有利於考查學生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及整體設計思想、優化策略、創新精神和審美意識。

總之,習題的設計在內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時間上要「足」。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演練機會,為學生的評價提供豐富的資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復習課中精心設計開放性、綜合性的習題,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表現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和幫助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把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促進學生智力、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安排如下一道開放題,「李阿姨於2006年6月20日將5000元存入銀行定期5年,可今天(2009年6月20日)李阿姨的丈夫突然病重住院,急需5000元錢交住院費,可銀行規定,定期存款不到期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李阿姨該怎麼辦?」

教有法而無定法。復習課的梳理不一定完全在課上,比如我們現在經常運用的讓學生辦數學小報、寫數學日記進行梳理;然後在課上,孩子們可以對數學小報,數學日記進行展評。從中相互借鑒,相互學習。比如高年級可以讓學生根據單元知識,或者是需要復習的知識,讓學生畫一些樹形圖,把知識進行梳理,並內化自己的已有認知當中。六年級的學生還可以採用小老師授課制,由學生來當老師。當然了這時教師不是閑了而是更忙了。

⑥ 如何讓孩子學會把數學教材中,最難的數學知識梳理出來

數論模塊從分類上分為整除的數論和余數的數論。整除的數論我們在五年級暑假之前學完了整除特徵;暑假學習了質數合數進階、簡單的學習了大數翻倍法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行數學教材梳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