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有效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如何有效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01 02:35:17

1.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教
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
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
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一
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
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
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
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另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
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
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
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
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
「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
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通
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
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
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
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
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
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一) 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加
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
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別是概念學習的
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
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
學生必須掌握「剪」「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
提。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設
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
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埃
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
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而很少考慮學生是
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
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
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
約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
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
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
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二)組織教學內容組
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
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比一
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
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男女生冠軍組的人
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
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之
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
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讓
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
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
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
思維沖突,從而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
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三)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
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
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
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
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製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
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
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到了數
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教
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
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請
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
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問題二:給統計圖命名。下面是一個畫好的統計圖,請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幅統計圖可能用來表示什麼?(2)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幅統計圖起名。(3)請寫出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所能想到的事情。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教
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
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
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2. 如何有效的進行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開展「高效課堂」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高效課堂體現了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的主人.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追求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和反思中,我個人認為高效課堂就是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興趣高漲的學到更多的知識.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以有效的課前准備為前提
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向四十分鍾要效率,充分的課前准備非常重要.首先我們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新《標准》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准》,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准》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論文檢測.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高效是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之上,高效課堂就從有效的備課開始,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師已經教了很多年,他們認為不用備課,甚至是書都不用看就那麼點東西,自己已經了如指掌.上課的時候隨心所欲,想到哪講到哪,根本沒有目標.這樣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其實我們每年遇到的是不同的學生,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因此備課對於誰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備課我們就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而且要多准備幾套不同的教材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備課時,要制定出單元課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以及使用什麼教具、做什麼實驗等,避免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教學的指向性更明確、更具體;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指導學生通過預習找出與新課有關的已學知識,復習鞏固好.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
2.需要有效方法來實施
高效課堂需要「途徑和方法」!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無論是洋思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還是脫胎於「應試」的東廬講學稿,以及以杜郎口為標志的高效課堂的出現,都是在尋找與探索高效課堂的途徑和方法.他們的探索與實踐,讓我們恍然大悟教育原本最樸素的一些道理,教育原本不復雜,關鍵是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重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過程」.導學案的做法是:.論文檢測.先由一位教師執筆,所有教師共同參與,各抒己見,充分醞釀討論後,達成共識,論文參考 從協調原,由主備課人最終定稿.然後由各任課教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案補充,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導學案是在課前發放到學生手中,學生在學習的目標和學習內容上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就為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課堂中實施目標教學提供了問題指引,為實施小組教學提供了現實工具,也為學生在自主課堂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准備了問題素材.練習題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精心設計.只有靈活、正確地運用習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要優化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創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教師要有陽光心態.每天帶著微笑走進課堂,上課期間有幽默感,學生喜歡你,你的課堂教學已成功一半.只有把課堂交給學生,關注學生的活動,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及競爭意識,用課堂肢體語言給學生帶來激情,學生才會感到上課是一種享受.
3.創建有效的課堂評價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不斷提高的有效評價體系,加強教師自我反思、改進課堂教學行為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再一個著手點.教師應首先對學生敢於大膽發問,敢於表達不同意見給予充分的信心和肯定,以培養學生敢於探索、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教師對待異議要虛懷若谷,要善於挖掘閃光點,捕捉瞬時評價時機,使用准確、規范的語言,恰如其分的動作表情來實施課堂評價.在重視對學生評價的同時,教師應在課後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積極的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營造合作研究的氛圍,同時把評價的標准交給學生,聽取學生對學科教學的感受和意見.既能了

3. 怎樣做好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怎樣做好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要在課堂上將深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為學生所接受,喚起學生熱愛數學的強烈願望,課前進行認真准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和步驟,這就是數學教學課堂設計。
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課堂教學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既定的教師水平、學生基礎和教材內容的條件下,教學設計對課堂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設計,也就是人們通常理解的「備課」。教師要在課前做好一些列准備工作,要熟悉教材,鑽研課程標准,明確任務,確定重點和難點,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的質量。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設計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設計的方案也不一樣,因此不存在統一的設計模式。因此我結合我帶學生的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我應該達到以下的要求。
其一,通過熟悉數學教材,將教材所包含的知識與方法轉化為教師自己的知識與方法。數學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藍本,教師要想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首先應該掌握課本內容。僅僅懂得教材上的內容,會解教材上的習題,還稱不上「轉化為教師自己的知識與方法」。教師應當清楚教材編寫的意圖,弄清教材中的知識結構以及對他們把握的程度。例如對函數概念的講解,在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對於極限的概念,中學歷和大學里的要求又是不一樣的。因此,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才能真正實現將知識與方法從教材轉化為教師自己的。
其二,通過鑽研數學課程標准和教材,掌握教學目的要求與重點,並將其轉化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數學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教師是這一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的目的要求和重點難點。在教學設計是,應當考慮如何落實教學目的,如何突出重點,如何克服困難等問題,並真正轉化為教師教學指導思想。
其三,通過研究數學教學目的、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內在聯系,找到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刺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途徑,從而轉化為教師所掌握的教學方法。數學的教學方法很多。好的教學方法必須考慮到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設計時,首先必須「吃透」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然後才是選擇或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出成功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對上一節成功的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怎樣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一、優化教學設計要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力求把握處理好教材的知識結構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的關系,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做到具體明確,操作性強。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設計的優化。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規律和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預設,盡可能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增強預設的開放性,比如:某些問題的處理在預設時可以採取多個方案,課上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案,事先預設學生的多種狀況,特別是要考慮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的有差異的教學方案,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二、教學設計要關注一堂課的整體結構和不同課型的特點。
一節數學課,一定要把握住數學的本質,數學課要散發出濃濃的數學味,在彩旗紛飛時一定要有屬於數學的那一面或那幾面,那樣才會有更具魅力的數學課。

作為一節好的數學課,應該要結構清晰。其實只要是圍繞教學目標層層展開的,就會讓人感覺結構清晰。例如:
概念課的教學講究有理有據

在小學數學的新課程中,有很多課是概念課。概念課要關注概念的內涵准確,外延豐富。我在教學概念課之前,自己要先思考數學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把握住概念的本質。在概念課上,孩子出錯的時候,也要思考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學生沒有領悟概念。當孩子出錯之時,教師是否已經引導學生找到錯誤的原因,並總結不出錯的方法?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給他的判斷依據是不是充分?對這些問題,我在課堂或課後一能及時反思,及時找到原因,及時彌補,形成一種扎扎實實地教學。

技能課的教學要注重實效

數學課中有很多技能課,如運算技能,測量技能,收集數據的技能等。在培養運算技能時要注重口算,筆算、估算有機結合,真正發揮不同演算法的各自優勢。例如:在教學測量時,也要恰到好處的設計教學,發揮出不同測量方法、不同測量工具的不同優勢,我很重視學生數學活動的設計這一環節,我認為很多事情只有通過親手做一做,才能印象深刻,技能是需要訓練的,就像在教室里教不會游泳一樣,很多技能都需要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才能得以訓練。

練習課的教學要練出新意

練習課的作用不僅是鞏固,而且要深入,練習課更重視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我覺得練習課不是炒冷飯,而是在做好吃的揚州炒飯。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練出新意,其實精彩的練習課有時比新授課更精彩。練習課上蘊含著思想方法,好比讓學生在炒飯中吃出新的營養一樣。所以我在設計練習是體現層次性,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在設計練習時我還考慮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而且練習要多樣化,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我還充分利用口答、筆算、搶答、板演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練習效率。
三、優化教學設計要優化新知探求:新知探求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徑。為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我在設計時做到如下幾點:(1)要創設數學思維的情景,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我在啟發引導學生時,經常在知識的生長點上設疑,特別是當學生不能憑原有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新的問題、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時,這兒既是新舊知識發生矛盾的焦點,又是教師進行啟發引導的最佳情境,更是學生思維發展的良好契機。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一要注意暴露學生學習過程的困難、障礙、錯誤和疑問,並且引導學生自己嘗試、發現、解決;二要注意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贊揚,鼓勵學生提出創造性見解,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與此同時,應特別關注學困生,要多給其一些指導和幫助,如: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一些簡單的練習讓他們來板演,使他們體驗成功的愉快。(2)整個新知的探求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學生是探求新知識的主體。凡是學生能回答的由學生說,說不完整的讓學生間互相補充;凡是學生可以做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動手去做;凡是學生自己能歸納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凡是可由學生評價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可學生間相互評價。在探求新知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路子、出點子、想法子,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實踐、積極探索。

5. 怎樣進行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課,根據教學任務和重點的不同,有不同的課堂教學類型(簡稱課型)。比較常用的課型有:准備課、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檢查課、講評課、綜合課(完成幾個教學任務的課)等。如果說教學計劃是對教學的宏觀設計,那麼對教學的微觀設計就是對課堂教學的設計了。本文以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設計為切入點,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從確定教學目標、處理教材、安排教學過程、設計相關練習四個方面

6. 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一、准備的策略 1、分析教材 新教材具有聯系生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學習方式等特點。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挖掘新教材內涵,利用新教材課程新的優勢,用好、用活教材。上課前的課時分析時應考慮的諸多因素,如: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教材內容與課時教學目標的實現是否是必須的?;需要補充什麼或是刪減哪些?;需要調整什麼或是融合哪些內容?;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如何滲透?;教學如何導入又如何結尾? 2、分析學生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能否實現有效教學,關鍵在於能否備好自己的學生。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學生: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點撥和引導? 3、處理教材 把握教材中豐富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使用價值,有效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還可以改變教材的呈現形式或調整、補充教材資源,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也可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或當地特色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為教學所用,大膽、合理地進行補充、開發新的信息資源,並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好地體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4、設計預案 教學之前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影響學生課堂情感的因素、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原有的情感反應狀況、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從而策劃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預案。在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包括縱向的教學順序和橫向的師生交往形式,教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多種教學藝術,優化教學結構,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所進行的一種有準備的、有意識地預設。 二、實施的策略 1、轉變教師角色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觀點已逐步被廣大教師接受,但話語層面上的認同並不能自然生成相應的教學行為。怎樣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恰當引導學生探究、交流?怎樣以學習共同體一員的姿態,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夥伴?這些問題讓我思考著、探索著,並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地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 2、引導自主探索 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教師要進行開放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自主選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力求做到:問題讓學生提,疑難讓學生解,方法讓學生悟,思路讓學生講,錯誤讓學生析。 3、關注體驗感悟 學生的體驗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與單純的模枋,更多的是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體驗、感悟。一位老師這樣設計「10的認識」:先從生活中找「10」:10個手指頭、一(10)班……小朋友興趣盎然,紛紛舉例。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影密切相關的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4、強化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新教材提倡課堂學習活動化,因此可以把學生分成各種各樣的合作小組,進行角色表演、游戲、做分工、完成項目以及陳述、討論、辯論等。但要注意兩點:一是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合作任務,每一位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有問題可想;二是要創設合作的氛圍,並採用多樣化的合作方式。 三、反思的策略 教師自我有效反思可貫穿教學全過程。課前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課中反思: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拘泥於原有的教學設計,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狀況及時作出調整,隨時思考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否妥當等,及時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二度設計」;課後反思: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如果達到的話,有哪些標志?事先的設計與實際的進程之間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麼處理的?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哪些是關鍵性的問題?你打算在後繼的教學中如何解決這關鍵性的問題?在教學中有無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話,記錄下來。通過反思進行總結,通過反思加以調整,通過反思實現發展。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效益,我們教師要在數學理念上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小學數學教育的新天地,在教學實踐上,堅持「扎實有效」的原則,努力把新的教學觀念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之中,使我們的數學教學走向求真、求美、求簡的境界。

7. 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有效的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猜想,再經過自己的驗證,不斷產生探究的慾望,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應注重的三個目標
1、注重體現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願景,也是根本.新課標更加註重了學生學習能力、興趣等方面,數學課堂教學要體現有效性,我們教學的重點必須是認真研究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工夫,努力做到目標合理定位、內容取捨相宜、方式適切有效、形式力戒浮華.更細化的話,還應包括課堂提問設計、課堂練習設計、板書設計等.以課堂提問為例,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准確的、恰當的、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進入競技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注重發展生成課堂
新課程下的教學觀,強調教學的開放性和生成性.這是因為,師生不是外在於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從而使課程實施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同時,教學也是一個發展的、增值的、生成的過程.從這一點上來說,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非常重要,這里需要強調幾點:(1)課堂需要預設,但僅有預設是不夠的;(2)生成的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但課堂也不能完全是師生的即興創造;(3)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4)預設與生成兩相互補,相得益彰;(5)無論是預設還是生成,都要服從於有效的教學和學生的發展.預設就是一種生成;有了精彩的預設一定有精彩的生成;有了精彩的預設,會出現未曾預約的精彩.具體到課堂教學操作層面,我們認為,教師應該嘗試做到:學習目標的動態生成問題讓學生提;認知結構的動態生成方法讓學生悟;學習方法的動態生成思路讓學生講;學習內容的動態生成錯誤讓學生析.
3、注重追求教學優化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歸根結底就是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教學最優化其主旨是:教師有目的地選擇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和教育任務的解決達到最好的效果,隨之建立了一個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方法體系,為規定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內容、優選教學方法和手段、選擇教學速度和分析教學結果這教學過程的六階段分別提出教和學的最優化方法.為了達到最優化的目標,教師所採取的方法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努力為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服務.
一、進行充分的課前准備,確保學習內容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具有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這是課堂中催生和捕捉有價值的生成的前提.同時教師要對教材和教學參考用書作深入細致的研讀,要自覺地廣泛涉獵有關的知識,增加一些可以稱為背景的東西,並把這些東西進行內化,變成對教學有用的東西.
第三,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所以教學內容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獲取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課前准備中要認真對學生生活及興趣進行了解,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使新知識呈現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活情境
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探索新知訓的積極性,從而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氣氛,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爭辯和合作,教師要耐心地聆聽學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指導學生的能力提高上.教學活動中面對的學生數學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努力創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注重積極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有效的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教學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評價語言要做到真誠而富有藝術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一定要發自內心,讓學生從心底里感覺到老師是真心欣賞.同時教師的評價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因活動而異,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獲得成功的滿足與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提升自主學習的信心,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有效教學沒有最,只有更;只有切實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才能真正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解脫出來,才有更多地時間去全面發展,才能具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數學能力.

8. 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如何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個設計,有一個設計就會使我們做的更加主動。單元設計,首先什麼是單元,比如說一章,比如說一個模塊,比如一個模塊里的一塊面,比如說一元二次方程這章,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內容來進行設計。當然,也可以做跨章節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比如說一次函數,我們可以把一次函數這章分為三塊,一塊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知識初步,一塊是一次函數的知識,第三塊是反比例函數的內容。函數知識是初中的一個重點,怎麼樣對這些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有一個整體的思考非常重要。另外,老師應該能夠關注關於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單元教學設計。比如計算,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一個計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級里,怎麼樣進行設計。使得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水平,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計算能力的,在課程中有哪些載體。然後在這些載體中,應該如何幫助學生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所以我想這樣的一些思考,都是單元教學的設計的很重要的內容,與我們傳統單元的教學設計的內容,需要開拓一點,視野開拓一點。在單元教學設計,有一個,或者有兩個核心的主題詞,第一個是整體,第二個是效率。我覺得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會使你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講到什麼程度,我後面還會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的。當然現在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范圍還是更大一些。比如對有一些概念,比如說弧度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他有一個單元的思考。因為絕不是說講弧度的定義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弧度。只能這樣就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麼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思考我們整體的教學。這樣會提高教學效率。二.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單元教學設計:對教材中的章或單元等相對完整、綜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一課時教學設計:對適合在一節課內實施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三.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1)以單元或章為單位,體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2)體現單元學習的完整性 (3)體現單元學習的層次性 (4)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教師主導、學生探究相結合 (5)注重單元內容的綜合運用 (6)提供評價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1)基本結構框架 (2)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本學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4.學生分析:習慣、態度、對學過內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1)教材分了17個學時講授,2個學時復習,寫出具體課時安排(2)可能遇到問題 6.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1)什麼內容以教授為主(2)如何利用學過的知識(3)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符號語言梳理學過內容(4)讓學生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比較不同語言表述同一對象(5)如何提示學生「實數和二次根式」在後面學習中的作用(6)「實數和二次根式」將伴隨學生經歷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在教學設計中關注以下問題:①學生的學習習慣;②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③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7.教學反思、總結(1)收集一些教學案例(2)與自己教學比較(3)完成一個總結(4)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

閱讀全文

與如何有效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