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應該怎麼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
結合日常生活規劃日常生活占據了兒童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他們普遍希望教師能更有效地學習和玩耍,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孩子在玩耍和運動中學習,這不僅能滿足孩子玩耍和運動的需要,根據這一理論,除了組織小班之外。
根據這一理論,我在組織小班數學活動時,會從開展活動、跳躍等動作技能入手,將適當的小班數學游戲滲透到游戲活動中,這對於小班兒童的數學組織和教學尤為重要。如果活動組織得不好,很容易導致厭倦,從而使兒童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作為具有兒童特點的數學教育內容,要鞏固和發展兒童的匹配、計數和比較能力。。。。
⑵ 應當如何引導小班寶寶在游戲中學數學
應當如何引導小班寶寶在游戲中學數學?
三、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因為小班孩子的心理發展還處於一個相對不平衡不穩定的階段。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新鮮,但他們害怕困難,缺乏信心。他們在「玩游戲」之前往往會有很多心理顧慮。「我說得對嗎?」「孩子們會嘲笑我嗎?」等等。因此,教師應該為幼兒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活動,了解他們的想法,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產生愉悅的情緒,進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以上就是關於應當如何引導小班寶寶在游戲中學數學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⑶ 應當如何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
要利用生活當中的資源引導幼兒學數學,可以在買菜的時候讓孩子數一數有多少捆菜,還可以讓孩子玩兒大小排列的游戲,這都能學習到數學。
⑷ 怎樣教幼兒園小班數學
小班的孩子一般是3歲,3歲的孩子開始對數字變得敏感,這個時候的孩子雖然還沒有經過專門的數學訓練,卻已經有了數數的渴望。比如,當他手中拿著幾個玩具時,會喃喃自語地正確或錯誤地數著:「1個、8個、3個……」如此凌亂的數字,顯示出孩子認識數字的急切心情。
要想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的這一能力,我們有很多種方法。比如,當母親告訴孩子,「你的衣服上掉了兩顆扣子」,「我們還需要三個盤子」等等的時候,她就是在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數字的概念。
剛開始時使用的方法是數錢。換零錢是一種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數數方法。給孩子們1角、5角的硬幣,用這種方法能讓孩子們學會數到10。
⑸ 小班幼兒學習數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活動目標】
1.幼兒對點數、匹配活動感興趣。
2.幼兒學習點數方法,感知5以內的數量。
3.能按照指令做事。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有初步的點數的經驗。
物質准備:
1.糖若干、糖罐一個。
2.盤子三個。
3.小袋、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你們猜盒子里是什麼?(先晃動盒子發出聲音讓幼兒隨意猜,然後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什麼?)。
師:這個東西呀,甜甜的,寶寶們最愛吃了。(糖果)
(2)師:那我們就請他出來吧,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將糖果倒出放在盤子里)盤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許多糖果)
(3)盤子里有各種各樣的糖果,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樣的糖果?幼兒自由述說,每說到一樣就從盤子里挑出來展示給大家看。
小結:糖果有許多種,有軟糖、硬糖,有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糖。
二.分糖游戲
(1)師:我們來玩分糖游戲,一組的男孩子挑選三塊軟糖放到盤子里,女孩子挑選兩塊硬硬的糖放到盤子里。
二組的男孩挑選一塊紅色的糖放到盤子里,二組的女孩挑選四塊圓形的糖放到盤子里。
三組的男孩子挑選兩塊橢圓形的糖,放人盤子里,女孩選擇四塊綠色的糖放人盤子里。
(2)教師提醒幼兒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引導幼兒正確點數的方法,拿一個數一個。
小結:小朋友真棒,能夠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
三、按照圓點數量裝糖
1.裝糖:盤子里有這么多的糖果,拿起來多不方便呀。那有什麼好辦法讓我們拿起來方便點呢?(袋子裝)
2.老師准備了一些小袋子,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師示範:先數數袋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後請大夾子幫忙往口袋裡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
3.現在請我們寶寶也拿著袋子去裝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幾個點點,再去裝糖哦。記住要請你的大夾子幫忙。
4.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請了幾顆糖果寶寶。(我袋子上有三個點點,所以我請了三顆糖果……)
四、加深難度,對應數字送糖
1.送糖:糖果袋子要放人糖果盒中,這里有5個糖果盒,看看糖果盒子上面有什麼啊?(數字l一5),你手裡糖果袋子的點點有幾個,你就把它送到數字幾的房子里。
如:糖果袋子的點點有5個,你就放人數字是5個糖果盒中。
請幼兒根據數量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匹配。
五、品糖游戲:
師:孩子們和糖果游戲和開心,現在,請我們寶寶每人拿一顆糖果,嘗嘗看它是什麼味道的?吃過糖後要及時漱口或刷牙。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玩裝糖、放糖果的游戲。
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課以後,我深深地體會到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不夠生動,沒有完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講課時間還需要控制,時間長孩子會沒有耐心
3、在以後的教學中對孩子的常規培養要加強
小網路:點數指數數量。如裝卸貨物時點數,看貨物多少。
⑹ 淺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教育不是為了僅僅讓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的意義和樂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數學思維,對未來孩子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這才是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⑺ 如何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
如何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
如何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呢?其實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取數學知識。而且也可以用一些生活的例子來做模擬場景,讓幼兒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本文內容是如何引導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數學。
1、結合日常來設計
日常生活占據了孩子幼兒教育中的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從爸爸媽媽的角度來考慮的話,他們一般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顧好他們。因此,把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活動中其實是目前老師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2、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的老師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來認識周圍的一切的。因為孩子還小,孩子總是喜歡動來動去,喜歡運動,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老師們不妨把數學練習和運動即體育游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在運動的時候能夠學習到數學知識。
3、對已有的活動進行改編
現在,大部分的體育鍛煉都是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非常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妨把現成的體育游戲進行改編,把數學和體育結合在一起。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有專家提出可以「在操作中學數學」向「在社會情景中學數學」變革的理論,其實,把體育運動和數學結合在一起,也算是學習這一理論的一點實踐經驗和體會吧。
1、動手操作
「玩數學」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提供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裡面的相關經驗,幼兒在操作中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取知識,達到動手動腦的協調能力。例如:數學在給《動物寶寶排隊》這一活動中,我們將目標定位在根據標記給「動物排隊」,初步感知大、小的相對性,在出示從頭到大排序的標記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標記的意思,而是先讓幼兒觀察標記的特徵,猜測標記的含義,通過觀察,幼兒發現標記兩頭不一樣大,而且越來越大,幼兒理解了操作要求和活動目標。通過自己親自感知,獲得了更多的數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發展了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使幼兒在玩中學,做中思。
2、精心設計
「學數學」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教育最基本的形式。為了改變數學的枯燥、乏味,在教學活動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取知識。例如數學活動《小貓愛媽媽》,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數學知識特點,我採用游戲的教學方法。首先:請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麼(魚),有多少條魚?(許多條魚),這些魚是什麼顏色的?(紅黃綠),小貓最喜歡吃魚了,貓媽媽每天都捉許多魚給小貓吃,小貓一天天長大,能自己捉魚吃了里,可是貓媽媽卻累病了?貓媽媽躺在窩里不能動,怎麼辦呢?通過游戲《小貓愛媽媽》引導幼兒學習按照顏色標記分類。放磁帶「小貓愛媽媽」創設游戲情景,設計三次難度層次不同的游戲。第一次是顏色不同,一樣大的魚,第二次是顏色不同,大小不同的魚,第三次是顏色、大小、形狀都不同的魚,帶領幼兒開展游戲。幼兒通過游戲能感知數學活動的樂趣,還能在不斷的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幼兒興致勃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數學的知識領域。享受獲得數學知識的愉悅。在游戲中幼兒臉上始終是興奮的`表情,只有幼兒在數學游戲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才能主動探索數學游戲的奧妙,幼兒才能主動學數學,才能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3、走進生活
「用數學」為了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我運用多種方式,尋找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創設情景,讓幼兒運用數學方法去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例如:在室內外走廊開設「《有趣的數字》」,「《圖形寶寶變變變》,」「《給小動物餵食》」等。在盥洗室里有排隊等候的小腳印標記,我是第幾組,我排第幾隊等,我還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玩具、門窗、桌椅的形狀、個子的高矮等。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主動地觀察,找出正確的答案,享受成功的樂趣。運用一日活動各個環節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輕松回答,讓幼兒感到數學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
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一體的數學游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輕松愉快地學數學。
⑻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知道如何比較3以內物體的高矮,能區分最高和最矮。
操作積木,與同伴對比最高和最矮,並能用詞彙表達。
活動准備
課件准備:高矮不同的樹和長頸鹿各3個。
活動過程
出示身高不同的兩只長頸鹿,觀察長頸鹿,初步感知高矮的不同。
——我們班來了動物朋友,來看看它們是誰?
——這兩只長頸鹿誰高?誰矮?要怎麼比?
小結:比較時要把兩只長頸鹿的腳對齊,再看看上面。
比較3隻長頸鹿的高矮,感知最高和最矮,教師引導幼兒用兩兩比較的辦法找出最高和最矮。
——又來了一隻長頸鹿,現在是誰最高?誰最矮?3隻長頸鹿比高矮。
長頸鹿吃樹葉。
——大樹比高矮:出示3顆高矮不同的樹圖片,說出最高和最矮。
——長頸鹿找食物:按高矮順序分別給長頸鹿和大樹排隊,引導幼枝核兒根據高矮給長頸鹿分配食物,並嘗試說「最高的長頸鹿吃最高的樹上的樹葉」等。
發放積木,請幼兒疊高,將幼兒分成3名一組,請幼猛拍掘兒比一比,並說一說誰的最高,誰的最矮。
教學目標:
(1)認識物品,並能發現特徵。
(2)兩個相同的物體比大小。
(3)能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學習按大小進行分類。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准備:
(1)小熊、紙箱子、橡皮泥、汽車、籃球、雨(樣子一樣,大小不一)各兩個。
(2)紙盒子(魔盒)一個。
(3)小班幼兒用書10月分冊第19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照物體的大小分類。
難點:能准確說出物品的名稱,並發現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當魔術師。
教師:"今天,李老師想當一位魔術師,帶著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兒:"想!"
創設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變魔術。
教師:"那好,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
幼兒:"盒子"
教師:"它呀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盒子,它能變出好多好東西吶!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變出什麼東西來呢?"
幼兒:"想!"
教師:"好,現在請小朋友來跟老師一起變變看吧!"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認一認,並發現特徵。
教師:"魔盒、魔盒。"
師生:"變、變、變。"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師:"看,咱們變出了什麼呀?"
幼兒:"小熊、紙箱子、橡皮泥......"
教師:"那麼小朋友來看看它有幾個(只)呀?"
幼兒:"兩個。"
教師:"噢!兩個,那它們兩個長得一樣嗎?"(同一物品作比較)
幼兒:"一樣。"(伴隨說出一些明顯特徵,比如:顏色等)
教師:"那小朋友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幼兒:"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啊!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還能告訴老師它們兩個到底是哪個大哪個小嗎?"
幼兒:"能"
教師:"好,現在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給老師指一指,好不好?"(幼兒舉手,請一位幼兒上前)
教師:"好,謝謝xxx小朋友,請回坐。"
教師:"剛剛xxx告訴老師了,是它(大)它(小)。"(教師先舉起大的一個物品,隨後舉起小的一個物品)
教師引導幼兒,讓幼兒自主發現特徵。
三、物品按大小分類
教師:"剛剛小朋友都認識了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們哪個大哪個小是不是?
幼兒:"是"
教師:"可是老師把它們都放在了這個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這樣放著整齊不整齊呀?"
幼兒:"不整齊。"
教師:"那麼小朋友想一想咱們把它們怎賀掘么放就變整齊了呀?"
開動幼兒的腦筋,讓幼兒思考。
幼兒:"分開放。"
教師:"唉!對了,小朋友真聰明。"
教師:"現在小朋友看看老師拿的這是什麼呀?"
幼兒:"紙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紙箱子)
教師:"它們......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咦!我看見它裡面有一個東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呀?"
幼兒自由猜想,再次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教師:"噢!原來是一個字寶寶呀!"
教師:"小朋友看看這個字寶寶在大的紙箱子里放著還是在小的紙箱子里放著?"
幼兒:"在大紙箱子里。"
教師:"所以這個字寶寶和這個紙箱子一樣。"
教師:"來,跟老師念:大、大、大。"
幼兒:"大、大、大。"
教師:"這個字念什麼?"
幼兒:"大。"
教師:"老師在這個小的紙箱子里也看見了一個字寶寶,小朋友猜猜在這個紙箱子里找到的字寶寶念什麼呀?"
教師:"小、小、小。"
幼兒:"小、小、小。"
教師:"小朋友記住了沒有?"
幼兒:"記住了。"
教師:"那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類。大的物品放進大的紙箱子,小的物品放進小的紙箱子,好不好?"
幼兒:"好。"
請幼兒上前自主操作,激發幼兒的動手能力。
四、小結
教師:"看看,現在這個桌子上面變整齊了沒有?"
幼兒:"整齊了。"
教師:"為什麼它變整齊了呀?"
師生:"因為小朋友把它們都分了類,所以它變整齊了。"
教師:"謝謝小朋友。"
幼兒:"不用謝。"
教師:"今天,咱們上的這一課的題目叫做《大小分類》,因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開了並放進了大小不一樣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類》。來,跟老師一起說--《大小分類》。"
幼兒:"《大小分類》"
教學延伸:
教師:"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給書上的這些物品也分分類,好不好?"
幼兒:"好"
教學反思:
根據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大小對於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節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反復認識大小,並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活動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位「上、下」。
2、培養簡單的觀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位「上、下」。
難點:培養簡單的觀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圖片、音樂cd、貼畫、彩筆、活動教材
2、經驗准備:身體的各部分所處的位置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鋪墊新知
師:1、你知道鼻子在哪?(幼兒回答)請摸一摸。
2、你知道嘴巴在哪?(幼兒回答)請摸一摸。
3、摸一摸鼻子和嘴巴,哪個在上面哪個在下面?(幼兒回答可能不標准)教師邊摸邊示範表達:鼻子在嘴巴的下面,嘴巴在鼻子的上面。
4、說說你的頭和你的.腳,什麼在上面什麼在下面。
5、這就是我們今天活動的目的:上上下下(板書)
2、游戲活動:先跟著老師感受一下上上下下的方位。
老師一邊念兒歌《上上下下》一邊做動作: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往上爬,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往下滑,太陽公公起床了,花兒對我微微笑,上上下下上。
3、應用幼兒熟悉的環境、圖片、掛圖,應到幼兒觀察、理解上下方位。
4、出示活動教材圖片,引導幼兒分析上下關系和語言表達。
教師手指圖片1說:
1、這幅畫里,什麼在上面什麼在下面?
2、我這有一架飛機,它應該在哪?上面還是下面?為什麼?(讓小朋友學一學飛機飛)。教師說: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飛機是在天上飛的,請小朋友把你們的飛機貼在正確的位置。
教師手指圖片2說:
1、這棟房子里住著小豬和小狗,小狗已經住一樓啦,小豬住哪了?請小朋友貼一貼。
2、小朋友們說一說小豬和小狗他們倆誰在上面誰在下面?
師:請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訴我,小螞蟻在哪兒爬?(幼兒向下指)小鳥在哪兒飛?(幼兒向上指)
教師手指圖片3:動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請小朋友兩人一組演示一下玩蹺蹺板。小老鼠也想玩,請你貼上去,說一說,誰上去了,誰下來了。強調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教師手指圖片4:小猴子喜歡在那玩耍,貼一貼,說一說,它們的上下關系。
5、生活快車雙層巴士開來了,小動物們去旅行,深入感知。
(1)巴士上,下層都有誰?上層都有誰?
(2)請用紅筆把上面的小動物和他的頭像連起來,請用綠筆把下層的小動物和它的頭像連起來。老師個別輔導。
6、請小朋友們收拾好活動材料,整理好課桌,依照上下順序放好彩筆和教材。
【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課後隨音樂跳一跳《上上下下》。
小網路:上下,常用詞語,願意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現多用於職位、輩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能根據要求分辯顏色和形狀。
2、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紙片
2、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紙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餅干,認識顏色和形狀
小朋友,你們吃過餅干嗎?你吃過的餅干是什麼樣的
瞧,老師這兒有各種各樣的餅干,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2、游戲,看誰找得快
根據老師的口令,快速找到相應的紙片。(紅色的餅干、三角形餅乾等)
3、出示小動物紙盒,示範如何喂餅干
看小兔子的嘴是什麼形狀呀,它要吃什麼樣的餅干呢?請幼兒示範。
幼兒操作,請幼兒相互檢查。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願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准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1、褲子比一比。
a、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教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麼?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並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b、比褲子。
教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2、褲子排一排。
a、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教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麼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並講述自己的想法。
b、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後說一說自己用什麼方法排的。
c、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方法。
沿著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3、給物體排排隊。
a、討論活動規則。
教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後說一說。
b、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們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知道不同的家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一開始是誰的「全家福」由於活動需要小朋友帶一家全家福的照片,目的是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能收口一致的進行數數。但是考慮到地處鄉村幼兒園需要帶一家全家的照片有點困難,那怎麼辦?既要完成活動又要不影響活動的目的,於是我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進行了直觀簡單的圖片教學,把它設計成了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一家,3隻猴子,4隻小貓、5隻小雞,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的完成了手口一致的數數,並能很好的感知了數量,孩子們求知慾非常的強烈,在歡樂的氣氛中非常自然地進入第二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時我把從小動物的家庭延伸到了自己的家庭,我問:「小朋友,你們家裡有幾個人啊,他們分別是誰啊?你能數的清楚嗎?」孩子們的回答都很好,很令我滿意,有的幼兒說:「我家有5個人,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有的說:「我家有7個,有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孩子們說到家裡人都非常的興奮,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我發現平時不太愛舉手的李欣嵐小朋友也高高的舉起了小手,為了鼓勵她的積極性,我連忙請她來回答,只聽見她說:「我不知道有幾個?」「沒關系,你數來我們聽一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接著問:「還有誰呢」「沒有了」「怎麼會沒有了呢」因為我知道她家裡媽媽剛生了個小妹妹呢?可是沒想到她卻說:「就這么多,沒有了」「那妹妹呢?」「我沒有妹妹:」怎麼會沒有呢?「就是沒有嗎,不見了,被人家報走了,我就是沒有妹妹,我就是不認識、爸爸在黃姑,媽媽也在黃姑」邊說邊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怎麼回事呢?我知道她爸爸媽媽是兩邊做家庭的,剛生了一個妹妹,那欣嵐是怎麼回事呢?於是我就問:「是不是妹妹在外婆家啊」「是的,妹妹不是我們家的」說著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我也被她弄的心裡怪難受的,小孩子的想法非常的簡單,不在自己家裡的就不是自己的親人,真的很可憐啊,自己的親妹妹也不認識,我想這樣的想法對於她來說是不好的,於是我蹲來對她說:「欣嵐。媽媽生的就是你的妹妹,也是你的家人,我們是親親的一家人啊,只不過她暫時在外婆在住,以後會回來的啊,記住我們是家人知道嗎?」「恩,知道了」活動還是在繼續進行著,可是氣氛卻冷場了好多,最後,在孩子們的無語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可是,這種壓抑的氣氛一直延續打上午吃飯的時候,只見她也沒有好好吃飯,看來今天的事情對她來說,還是有影響的啊。
一堂課卻引發了一個故事讓人深思。我在想現在這樣的家庭是越來越多了,明明是兩姐妹卻要分開,成了陌路人,親情淡漠了,感情疏遠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了不良影響,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環境,使這些嫩芽們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快樂!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一、情況分析:
數和形是幼兒身邊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根據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在玩玩樂樂,拼拼擺擺中習得)以形象生動,深受幼兒喜歡的「黑貓警長帶領貓警士捉老鼠」為游戲情節,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運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一一對應地比較出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及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事物。
二、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在兩組物體中運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一一對應比較出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2、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數3以內實物,學會從左到右排列實物和用右手指點數。
三、活動准備:
圖片兩張,(一張上有兩只貓和兩只鼠,另一張上有三隻貓和兩只鼠)老鼠3隻,圖形娃娃3個,黑貓警長頭飾一個,每個幼兒魚三條。幼兒操作圖片若干張(上有貓警士一個或兩個或三個)。磁帶錄音。紅花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放歌曲「黑貓警長」,出示黑貓警長頭飾:「誰來了?」「干什麼的?」
(二)、出示圖片兩只貓和兩只鼠,領幼兒數數,有幾只貓,捉到了幾只老鼠,貓和老鼠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用重疊或並放的方法比多少)
(三)、出示圖片三隻貓和兩只鼠,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幾只貓,幾只老鼠,貓和老鼠誰多,誰少,並引導幼兒想辦法使貓和老鼠變成一樣多。
(四)、按物取數
小貓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餓了,請幼兒拿魚給它吃,每隻貓只吃一條魚,來了幾只貓,就拿幾條魚給它吃。
教師分別出示三隻貓、一隻貓、二隻貓,請幼兒拿出相應的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並檢查對錯。
(五)、游戲「貓警士捉老鼠」
(1)學本領:老師當貓警長,幼兒當貓警士,警長拍一下手,幼兒拍一下,警長拍兩下、三下,貓警士也拍相應的下數。
(2)消滅老鼠
先看圖形娃娃的家中來了多少只老鼠,來一隻就打一槍,來兩只就打兩槍,三隻就打三槍。
(3)「黑貓警長」用紅花獎勵勇敢的貓警士。
貓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們獎力它紅花,一隻貓獎一朵放在它的下邊,有幾只就獎幾朵。(要求幼兒從左到右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