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打造精品數學活動

如何打造精品數學活動

發布時間:2023-07-10 12:16:41

A. 在數學活動中,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操作活動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數學操作活動教學的幾點經驗。

一、注重操作活動的游戲化,讓幼兒在主動探索、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在組織游戲活動時,不僅讓幼兒學習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要注意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同時,還得教給幼兒有關的數學方法和經驗。我們還可以通過創設游戲化、情景化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提升經驗。游戲是幼兒期獨特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數學游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B. 怎麼開展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導語:數學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的,難懂的,如何在幼兒園更好的開展數學教育,讓孩子更好更快的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呢?操作活動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材料,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思考,從而獲得初步的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經驗的必經之路。

怎麼開展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篇1

1.在多種形式的操作中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

我們在組織游戲活動時,不僅讓幼兒學習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又要注意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同時,還得教給幼兒有關的數學方法和經驗。在「擊鼓傳花」的游戲中,讓幼兒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編一道符合邏輯的應用題。

在此類游戲活動中既能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10以內的加減計算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在認識長方體時,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測量、觸摸、動手製作等多種方法來感知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結構特徵。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在實際活動中操作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不要認為幼兒動手就算操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兒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注重其實效性。如:學習「7」的組成,課上教師為每個幼兒准備了7粒石子,教學時,要求幼兒先數一數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多少分法?幼兒興致勃勃地開始來操作,還未等幼兒完全分好,教師已請幼兒回答結果,教師雖說讓幼兒操作但不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這樣操作只是走過場而已。

教師可設計成如:准備7種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2)按顏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3)按形狀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師讓幼兒操作時,應進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麼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麼分?這種描述盡管只是對感性認識的描述,但它卻是形成概念和判斷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操作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來規定操作程序和規則,設計操作的步驟及需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問題。幼兒只有通過比較觀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組成,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來操作也是保證操作成功的重要條件。

3.在游戲過程中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將操作活動游戲化,就能夠較好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學習5的組成時,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師講解、示範演示教具,再由幼兒模仿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採用玩「撒圓片」的游戲,我將紅、綠兩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分別貼在一起製成雙色圓片,游戲時,每人得到7個雙色圓片,幼兒把7個雙色圓片往桌子上輕輕一撒,看一看,7個圓片中有幾個紅色圓片,幾個綠色圓片,從而自然得到7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將其結果一一記錄下來。如此經過反復游戲,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再由老師系統地總結幼兒所記錄的答案。這樣把幼兒所獲知的感性經驗真正上升為理性知識,在操作活動中不斷強化其數概念。

4.操作活動的靈活運用,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學習數學活動中最忌諱的就是機械記憶,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應把知識重點放在發展幼兒思維能力上,使幼兒有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念、判斷推理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體會到,掌握各項知識的順序為:讀數、基數辨認圖形、分類、寫數字、組成和加減法,最難的.是組成和加減法運算。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動來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

如:學習7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內容,這是其中的一組請幼兒仔細觀察7瓶果奶的不同,(1)瓶的大小不同:1隻小瓶,6隻大瓶;(2)瓶的形狀不同:2隻細頸瓶,5隻普通瓶子;(3)瓶的顏色不同:3隻紅色瓶,4隻綠色瓶;然後,讓幼兒根據剛才的觀察,用數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並說出理由。幼兒必須運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語言表述等手段來完成這項任務。

5.操作材料的實用性,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師在設計和准備操作材料時,還要注意考慮美觀性、趣味性,更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方式,是幼兒園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法」寓數學教育於游戲活動之中,能使幼兒在自由活動和有趣新奇的游戲體驗中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聯系的有效方法,這是一個引導幼兒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幼兒必須動手動腦。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更好地運用「操作法」,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操作法」發揮最佳效果。

怎麼開展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篇2

開展數學活動

(一)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利用玩具和游戲作為載體,寓教於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於參與的一種學習方式。根據幼兒認知的特點和數學教學內容的特點,我設計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愛上數學,將數學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合在各種游戲中,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如:在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活動中,我設計了「看誰摸得快」的游戲,要求幼兒眼睛不看,只能用手摸,摸到後說出名稱並「送圓形娃娃回家」,讓幼兒通過作用於事物的外部活動,獲得對圖形的體驗和感知。

(二)美工課用橡皮泥製作「七星瓢蟲」,主要滲透了數字「7」以及理解7的實際意義的要求。「馬蓮花」的游戲是訓練幼兒聽數的能力,幼兒在游戲中聽口令,和幾個小朋友迅速抱成一團,孩子對這個游戲十分的感興趣,它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輕松愉快的掌握數學知識,並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

(三)認識「上下、前後」,我設計了「送小動物回家」的游戲,讓幼兒把小動物送回家,按照要求,例如小熊貓的家在第一層的右邊,小猴子的家在小熊貓的上邊等等。幼兒在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矮個子站在前面,高個子站在後面,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方位詞。班級創設了角色區「農家院」「小超市」,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不但能加深對數的理解,增強記憶,還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只要教師從實際出發,掌握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數學游戲,就能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玩得開心,玩有所得,使抽象的數學具體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游戲化教學

一、在游戲中學數學

「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因為游戲深受幼兒喜愛,所以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很好。

二、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設計數學游戲

日常生活活動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除了希望老師關注幼兒的生活護理外,更關注的是幼兒的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乾的時候,小朋友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我就啟發幼兒動腦筋讓餅干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有時,我還啟發幼兒想像自己所吃剩下的部分餅干像什麼,孩子們有的說像游戲卡、像月亮,像小鳥等。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生活環節中,小朋友們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這樣不僅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動腦筋的習慣,也避免了浪費餅乾的現象。

三、要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游戲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來說,注意力更是難以集中。有一次,剛上中班的小外甥在我家裡看動畫片,他媽媽來接他回家,這時,小外甥正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西遊記》呢,我一連喊了他幾聲,他都沒有覺察。這說明,年齡小的幼兒不是不能相對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受這一生活特例的啟發,在幫助幼兒進行數學知識復習時,我就將認識顏色和鞏固圖形結合起來進行復習,利用充足的教具,使幼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復習效果特別好。

幼兒數學操作策略

提供有目的性的數學操作材料

活動區游戲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如何有計劃、有目的的將教育目標隱性地體現在區域材料投放之中,一直是我們探討的重點。教師要對本班幼兒當前的教育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從而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階段發展的實際需要。

在認識橢圓形、梯形時,我們設計了「神奇的大口袋」游戲,讓幼兒邊玩邊通過觸摸感知、掌握圖形的特點。在認識數字1~10的活動中,我們增設了電話超市,首先要提供多部電話機,電話機上的數字按鈕就是幼兒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較好活動材料;其次投放寫有各種號碼的電話簿,幼兒可根據自己活動中情景的需要,給特定的對象打電話,可以打給小兔、小猴,或是遇到危險打火警電話等;最後請幼兒自己根據情況編寫電話號碼,幼兒看著號碼撥打電話時就是對數字的運用和鞏固。這樣的學習紮根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正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在這些過程中,幼兒的想像能力、語言能力得到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生活中運用數字、學習數字的能力。

數學操作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首先,數學區域材料的投放要有層次性。「教師應了解兒童,教育教學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視兒童的特點,要適合兒童發展的水平。」游戲材料的層次性,要考慮參與游戲的幼兒主體的差異,在游戲材料設置上體現層次性,不同能力的幼兒選擇不同難度的游戲材料,同時,根據幼兒游戲的具體情況逐漸增加游戲難度。注意由易到難,增加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其次,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操作材料。具有層次性的材料選擇投放後,關鍵還在於如何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材料去操作。為了便於幼兒了解每種操作材料的難易,我們利用空間方位、場地安排的暗示性和操作材料、用具投放的標記性來表示。如投放操作材料的籃子顏色,操作材料上標上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同時規定每天新授內容和上次活動所授內容是每個幼兒必做的。

C. 如何組織數學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生動導入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每堂課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恰當的導入情境,他是上好新課的關鍵。創設導入情境目的是把學生的動機、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來,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探索的慾望。教學中若平鋪直敘地講解,只能是教師講得口乾舌燥,而學生卻對此毫無興趣,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地設置懸念,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疑問和要求質疑的心態,才能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激發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生活中的不等式時,首先給出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等關系,如公路限速牌,蹺蹺板,隧道限高牌,袋裝牛奶營養成分表,天氣預報中溫度范圍,電梯載重量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的不等關系;再如教從三個方向看時,依次給出茶壺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讓學生猜圖片中的物體,或給出樓房的俯視圖、左視圖和主視圖等讓學生猜圖片刻畫什麼場所等等,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以這樣和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問題開始新課的教學,使學生一開始就產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學生的探究慾望油然而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處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學生帶著探究慾望走進課堂。
二、巧妙設置問題,激發興趣。
常言道: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設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是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師生之間的互動必不可少,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感受數學思想,從而到達教學目的,設問在其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無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從而使學生達到解疑而心悅的境界。數學講究嚴密性和邏輯性,因此學數學常被視為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然而,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就如同投在學生心田中的一顆石子,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波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入門教師,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於設疑,巧於設疑,通過設疑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學生就能隨著設置的疑點,不斷地探索下去,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來。
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設問打破學生頭腦中的平靜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學生的思維進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停滯了,要重啟;受阻了,要疏導;判斷和指向錯了,要糾正;正確了,要肯定。課堂幾有效的』設問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同時也是信息輸出和反饋的橋梁,但要注意滿堂灌左一個是不是又一個是不是形式熱鬧而設問膚淺。轉貼中
三、創造教學氛圍,激發興趣。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活躍課堂心裡氛圍,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和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礎。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壞境,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妙趣橫生地教,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在教學中堅持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從而達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落實。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發揮的目的。同時教師要注意以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這樣學生才能喜歡教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
同時,我們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運用精湛多變,形式多樣的教學技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盡量挖掘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討論法、演講法、辯論法、表演法等,並不斷變換教學形式,以此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要學會掌握並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多媒體教學技術等,不斷豐富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處使學生想學,樂學。
四、精心組織數學活動,激發興趣。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多是以一種權威的姿態,向學生講述數學,而學生只有遵從、模仿、記憶的權利,沒有從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探索、發現、推理、論證。《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四十分鍾的課堂上安排有趣的數學活動能有效地調動學生手、口、腦等多種感觀積極參與,把知識蘊藏在活動中,讓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的趣味性,從而理解相關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教具和學具的直觀作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擺一擺、畫一畫的活動,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使動手與思維緊密聯系起來。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設計了如下教學活動:
(1)我先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在折好的一側沿摺痕畫圖,用剪刀把圖形剪下,再打開;
(2)學生動手操作,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3)引導觀察:把你們剪的圖形再沿摺痕對折,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通過折一折、剪一剪、看一看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很快的發現兩側的圖形完全重合,直觀地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表象特徵。讓每個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為後面的認識軸對稱圖形,深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如我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畫出在自己上看到的各個方向上的物體,指出同伴相對他所在的方位等,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方向有了直觀的感覺,這是傳統純粹課堂授課所達不到的。
成功教育認為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與潛能,這就意味著追求活動、積極參與活動本來就是每一個學生的自然傾向,而人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潛能;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才能使課堂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得到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注意到學生主體的存在,給他們以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和交流中享受到樂趣。激發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D. 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有效的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猜想,再經過自己的驗證,不斷產生探究的慾望,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應注重的三個目標
1、注重體現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願景,也是根本.新課標更加註重了學生學習能力、興趣等方面,數學課堂教學要體現有效性,我們教學的重點必須是認真研究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工夫,努力做到目標合理定位、內容取捨相宜、方式適切有效、形式力戒浮華.更細化的話,還應包括課堂提問設計、課堂練習設計、板書設計等.以課堂提問為例,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准確的、恰當的、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進入競技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注重發展生成課堂
新課程下的教學觀,強調教學的開放性和生成性.這是因為,師生不是外在於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從而使課程實施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同時,教學也是一個發展的、增值的、生成的過程.從這一點上來說,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非常重要,這里需要強調幾點:(1)課堂需要預設,但僅有預設是不夠的;(2)生成的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但課堂也不能完全是師生的即興創造;(3)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4)預設與生成兩相互補,相得益彰;(5)無論是預設還是生成,都要服從於有效的教學和學生的發展.預設就是一種生成;有了精彩的預設一定有精彩的生成;有了精彩的預設,會出現未曾預約的精彩.具體到課堂教學操作層面,我們認為,教師應該嘗試做到:學習目標的動態生成問題讓學生提;認知結構的動態生成方法讓學生悟;學習方法的動態生成思路讓學生講;學習內容的動態生成錯誤讓學生析.
3、注重追求教學優化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歸根結底就是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教學最優化其主旨是:教師有目的地選擇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和教育任務的解決達到最好的效果,隨之建立了一個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方法體系,為規定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內容、優選教學方法和手段、選擇教學速度和分析教學結果這教學過程的六階段分別提出教和學的最優化方法.為了達到最優化的目標,教師所採取的方法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努力為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服務.
一、進行充分的課前准備,確保學習內容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具有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這是課堂中催生和捕捉有價值的生成的前提.同時教師要對教材和教學參考用書作深入細致的研讀,要自覺地廣泛涉獵有關的知識,增加一些可以稱為背景的東西,並把這些東西進行內化,變成對教學有用的東西.
第三,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所以教學內容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獲取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課前准備中要認真對學生生活及興趣進行了解,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使新知識呈現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活情境
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探索新知訓的積極性,從而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氣氛,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爭辯和合作,教師要耐心地聆聽學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指導學生的能力提高上.教學活動中面對的學生數學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努力創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注重積極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有效的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教學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評價語言要做到真誠而富有藝術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一定要發自內心,讓學生從心底里感覺到老師是真心欣賞.同時教師的評價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因活動而異,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獲得成功的滿足與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提升自主學習的信心,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有效教學沒有最,只有更;只有切實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才能真正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解脫出來,才有更多地時間去全面發展,才能具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數學能力.

E. 幼兒園如何開展數學活動教學

開展數學活動

(一)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利用玩具和游戲作為載體,寓教於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於參與的一種學習方式。根據幼兒認知的特點和數學教學內容的特點,我設計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愛上數學,將數學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合在各種游戲中,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如:在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活動中,我設計了「看誰摸得快」的游戲,要求幼兒眼睛不看,只能用手摸,摸到後說出名稱並「送圓形娃娃回家」,讓幼兒通過作用於事物的外部活動,獲得對圖形的體驗和感知。

(二)美工課用橡皮泥製作「七星瓢蟲」,主要滲透了數字「7」以及理解7的實際意義的要求。「馬蓮花」的游戲是訓練幼兒聽數的能力,幼兒在游戲中聽口令,和幾個小朋友迅速抱成一團,孩子對這個游戲十分的感興趣,它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輕松愉快的掌握數學知識,並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

(三)認識「上下、前後」,我設計了「送小動物回家」的游戲,讓幼兒把小動物送回家,按照要求,例如小熊貓的家在第一層的右邊,小猴子的家在小熊貓的上邊等等。幼兒在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矮個子站在前面,高個子站在後面,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方位詞。班級創設了角色區「農家院」「小超市」,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不但能加深對數的理解,增強記憶,還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只要教師從實際出發,掌握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數學游戲,就能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玩得開心,玩有所得,使抽象的數學具體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游戲化教學

一、在游戲中學數學

「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因為游戲深受幼兒喜愛,所以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很好。

二、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設計數學游戲

日常生活活動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除了希望老師關注幼兒的生活護理外,更關注的是幼兒的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乾的時候,小朋友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我就啟發幼兒動腦筋讓餅干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有時,我還啟發幼兒想像自己所吃剩下的部分餅干像什麼,孩子們有的說像游戲卡、像月亮,像小鳥等。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生活環節中,小朋友們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這樣不僅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動腦筋的習慣,也避免了浪費餅乾的現象。

三、要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游戲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來說,注意力更是難以集中。有一次,剛上中班的小外甥在我家裡看動畫片,他媽媽來接他回家,這時,小外甥正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西遊記》呢,我一連喊了他幾聲,他都沒有覺察。這說明,年齡小的幼兒不是不能相對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受這一生活特例的啟發,在幫助幼兒進行數學知識復習時,我就將認識顏色和鞏固圖形結合起來進行復習,利用充足的'教具,使幼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復習效果特別好。

幼兒數學操作策略

提供有目的性的數學操作材料

活動區游戲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如何有計劃、有目的的將教育目標隱性地體現在區域材料投放之中,一直是我們探討的重點。教師要對本班幼兒當前的教育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從而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階段發展的實際需要。

在認識橢圓形、梯形時,我們設計了「神奇的大口袋」游戲,讓幼兒邊玩邊通過觸摸感知、掌握圖形的特點。在認識數字1~10的活動中,我們增設了電話超市,首先要提供多部電話機,電話機上的數字按鈕就是幼兒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較好活動材料;其次投放寫有各種號碼的電話簿,幼兒可根據自己活動中情景的需要,給特定的對象打電話,可以打給小兔、小猴,或是遇到危險打火警電話等;最後請幼兒自己根據情況編寫電話號碼,幼兒看著號碼撥打電話時就是對數字的運用和鞏固。這樣的學習紮根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正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在這些過程中,幼兒的想像能力、語言能力得到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生活中運用數字、學習數字的能力。

數學操作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首先,數學區域材料的投放要有層次性。「教師應了解兒童,教育教學工作不能成人化,要重視兒童的特點,要適合兒童發展的水平。」游戲材料的層次性,要考慮參與游戲的幼兒主體的差異,在游戲材料設置上體現層次性,不同能力的幼兒選擇不同難度的游戲材料,同時,根據幼兒游戲的具體情況逐漸增加游戲難度。注意由易到難,增加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其次,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操作材料。具有層次性的材料選擇投放後,關鍵還在於如何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材料去操作。為了便於幼兒了解每種操作材料的難易,我們利用空間方位、場地安排的暗示性和操作材料、用具投放的標記性來表示。如投放操作材料的籃子顏色,操作材料上標上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同時規定每天新授內容和上次活動所授內容是每個幼兒必做的。

F. 如何打造實效的數學課堂清

「減負」即減輕負擔,多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輕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負擔,但不是不要教學質量。通過減輕過重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但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減負的同時要增效,教師要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學生要改變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
很多老師課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個別輔導學生,可謂廢寢忘食,還是擔心學生學不好,只好再布置大量的課下作業。仔細想想,這樣做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課堂上本該完成的任務為什麼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課下彌補?得不償失。試想,課堂上學生學的輕松,學的愉快,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還會有課下這太重的負擔嗎?究其原因,由於長期的課堂效率低,導致班內出現了太多的「差生」
,不得不課下彌補。所以,要想真正減輕學生負擔,還是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挖掘學生潛能,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需要有一種內部動力來達到學習目的。這種目的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願望。只有當學生有了這種學習慾望時,才能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中,有趣的學習材料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完「列方程解應用題」後,我設計了一個「救救小羊」的情境練習,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時候,山大王老虎來了,老虎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規定:「小羊如果做錯了一題,狼可以前進一步,如果做對了,狼就後退一步,遠離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話情境中,學生本能的一種「正義感」馬上被激發出來,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做題異常認真。隨著學生一次一次正確的練習,狼被迫步步後退,當狼退至「河邊」,逼進河裡時,學生心底「懲惡揚善」的願望終於得到了滿足,全班禁不住高聲歡呼起來,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的極致,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2、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對枯燥無味,與學生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和生動活潑的特點構成矛盾。為了體現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強化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思維與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激發興趣,使他們躍躍欲試。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進行操作,主動探索、觀察、討論、發現、交流、大膽推導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通過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問:大家認真觀察,割補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聯系?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通過操作後,已經明確了兩個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建立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空間形式,這樣他們要說的話就很多,就有參與的興趣,完全有可能進行加工、整理、進而推導出公式,課堂教學也更加有效。
二、作業布置宜少而精
(一)、因級而異,更新觀點,適當布置家庭作業「作業多,質量就高」
。這是一些教師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身心承受里,結果必定會使大部分不堪負重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布置家庭作業應從科學的角度,根據不同年級的年齡特徵適當布置。一年級一般不留書面作業,二、三年級一般不超過二十分鍾,四、五年級一般不超過四十分鍾。作業難度要適中,目的要明確,要有利與學生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寓學於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作業要富有趣味性,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如學習分數的四則計算後,可留下《塗顏色》的課外作業,要求通過計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在空白處圖上顏色,塗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麼,回家後顧不上吃飯就認真地計算起來。當學生全部算好圖好後,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而不是計算後的辛苦。布置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三)、變換形式,適應孩子的年齡特徵
教師要賦予家庭作業新內容,新形式,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之後,我布置了這樣的家庭作業:1、
做一做:用蘿卜或泥巴做一個長方體。2、
塗一塗:在它的外表塗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塗形成了面、棱、頂點以及表面的深刻認識。
(四)、設計探索性的作業,抓住大多數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學生成為問題的調查者
學生完成數學作業也是一種數學學習活動,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和
數學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1、觀察作業。觀察是思維的窗戶,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發現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布置這樣的作業:請你在家觀察一些蝴蝶、天安門等平面圖形的形狀,有什麼發現?對具有這種特徵的圖形你有什麼感覺?2、調查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數感。如: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教學後,可讓學生調查家裡或學校每月的用水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寫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議書。3、實驗作業。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發展能力。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後,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家中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葯水給廚房用品消毒。
(五)、設計生活性作業,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場所,也是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為此,在作業設計時,創設生活性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價值,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並逐步成為一個知識的實踐者。
教師應從優化作業布置入手,在「精」、「新」、「巧」上下功夫(精:內容精;新:形式新;巧:設計巧),真正使家庭作業發揮它應有的效能,使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堆中解放出來。
總之,「減負」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並非一人之事。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必須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的書包變輕、作業變少、興趣變高,真正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G. 如何打造數學課堂亮點

如何創設數學課堂教學亮點?沒有高潮的故事是平淡的,沒有高潮的課堂也是平淡的。「課堂高潮」作為諸多教學環節中最精彩誘人、最動人心魄的教學環節,既生動活潑,又神思飛揚。 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介紹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高潮亮點的創設

1.互動,精彩生成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堂給教「活」了。這里的「活」,就是教師創設互動的情境,再利用生成的教學資源和時機去有效地組織教學。 例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師:數學王國舉行了「乘法口訣」擂台比賽,你想參加嗎?第一關,用口訣填空。三四( ),( )六十二,二五( ),五( )三十……生口答完成填空。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乘法口訣王國里的一部分朋友,今天,我們繼續來結交一些新朋友:8的乘法口訣。生:老師,我來背給你聽……(會的學生也跟著背)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有的同學已經會背8 的乘法口訣,還有一部分學不會或者還不熟練,怎麼辦呢?生:我會,我來教他們。師:好,同學之間就應該互幫互助!但我們教乘法口訣不能只把口訣告訴他們,還得讓他們明白這些口訣是怎麼來的?教師要善於利用有效的課堂資源,並把它轉化成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拓展學科知識的有效因子,從而讓課堂呈現學生生命的靈動,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

2.意外,點亮課堂

教育家葉瀾曾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課堂上,教師隨時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始料未及「意外」。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動豐富、活潑、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細節,而有的「意外」卻帶給教師意外的煩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對「意外」的巧妙處理是駕馭課堂教學和靈活捕捉臨時資源的關鍵。學生的「意外」看似打破了教師的計劃,但教師機智的化解,卻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讓這些突發生成的意外,巧妙地成為課堂里的另一種亮點。

創設數學課堂教學高潮

一、創設問題情境

例如,在教學「圓」這個概念時,一開始上課可以這樣問學生:「車輪是什麼形狀?」同學們不假思索就回答:「圓形。」教師接著問:「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形呢?難道不能做成別的形狀嗎?比方說,做成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等?」同學們一下子被逗樂了,紛紛回答:「不能!它們無法滾動!」教師再問:「那就做成橢圓的形狀!行嗎?」同學們大笑起來:「肯定不行!這樣一來,車子前進時就會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教師進一步發問:「為什麼做成圓形就不會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呢?」學生議論紛紛,最後終於找到答案:「因為圓形的車輪上的點到軸心的距離是相等的。」教師自然地引出圓的定義。

創設這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的智慧,並最終形成學生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高潮。

二、巧設懸念

懸念在心理學上是指人們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或者說就是興趣不斷地向前延伸和預知後事的迫切要求。精彩而成功的懸念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時,教師可有意避而不談,引而不發,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狀態。

例如,在教學「求代數式的值」這個內容時,教師首先出示一個代數式「4xy+3x2-6xy-3x2+2xy」,然後讓學生說出x、y的值,不管數值有多大,教師就能立即說出代數式的值。當一個個問題都被解決時,剛剛接觸代數式的學生感到十分好奇、驚訝,認為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老師卻那麼輕而易舉地說出答案,簡直太了不起了。而當老師講解了合並同類項而得到0後,學生發出陣陣的感嘆,原來奧秘就在於此。設置這樣的懸念,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探究的慾望,同時也讓他們懂得了合並同類項在代數式化簡中的重要性。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教學高潮。

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

一、創設故事化情境

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裡,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新教材上設計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圖,教師要善於利用.每次上新課,我都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配上漂亮的掛圖,從講故事開頭,陳設一種情境,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在「快樂的動物」的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童話故事情境:在大森林中,一條蜿蜒的小河邊,一群小動物正忙著開慶祝會,它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連河裡的小鴨也被吸引住了。熱情的松鼠,提出了兩籃松果,招待客人.隨著畫面的出示,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教學「分桃子」時,我設計了可愛的動物形象,通過講述兩只小猴子分吃水果的故事,巧妙地與新授內容聯繫上,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興趣,並自覺、自願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創設游戲化情境

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適當運用游戲和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心理特點,也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游戲時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從而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讓孩子們在游戲的學習情境中,發現並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滲透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分糖果」時,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玩「抓豆子」的游戲。學生抓一把豆子,平均分成幾份,最後誰分得多,誰記得分多,誰贏。學生在游戲中體會了平均分,也培養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再如,在教學「8的乘法」時,可以讓學生玩拍球游戲。教師先示範玩法,如8的口訣游戲:師說我拍1,生說我拍8,一八得八,可以邊說邊拍,也可以不說只拍手;可以是老師和全班玩,也可以是同桌兩個玩,或者指一名學生和其他小朋友玩。形式多樣,學生的興趣也很高。游戲的設計比過去的讀,背,要、生動有趣的多。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我們要善於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如學習「東南西北」,可以讓學生觀察學校,說說教學樓在旗台的哪?辦公室在旗台的哪?操場在旗台的哪?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正確的表達出來,再讓學生回憶並繪成平面圖,學生的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了,也明白了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在學習「東南西北」時,我讓三個學生上台表演,左邊站兩個學生,右邊站一個學生,並按要求做:××站在××的東面,××站在××的南面,××站在××的西面。這樣實際操作,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增加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現實性,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培養了學生喜愛數學,愛好數學的情感,也保證全班同學,人人參與數學學習,各個成為學習主體,創造了良好的課堂環境。

閱讀全文

與如何打造精品數學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