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一年級下冊新領程14頁怎麼寫

數學一年級下冊新領程14頁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7-16 00:19:52

A.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借螞羨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式。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興趣的產生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小朋友到兒童樂園。(學生閉上眼後再睜開雙眼的同時,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對於第一節數學課,以兒童樂園遊玩作引子,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上課開始便能全心投入,進入一個學習狀態]。

二、自主探索興趣的維持

1、初步感知

(1)提問:在兒童樂園,你看見了什納物亮么?

分小組交流後集體交流

(2)描述:燦爛的陽光下,綠樹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的歌唱,蝴蝶快樂的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在騎木馬,有的在盪鞦韆,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聲情並茂的語言渲染,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深切體驗教師的可親,課堂的可愛]。

2、數數交流

(1)提問:兒童樂園里有好多東西,你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選幾名學生做向導,帶領其餘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3、總結方法

(1)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分小組討論後集體交流

(2)小結並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等)

4、搶答練習

(1)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鞦韆……(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2)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木馬……

5、點子圖表示數

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想用什麼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現1個點子)怎樣表示鞦韆的個數?為什麼?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個數?你還有什麼想法?(讓洞寬學生充分地說)

探索:什麼物體的個數用7個點子表示?8個點子表示的是什麼?怎樣表示氣球的個數?10個點子表示什麼?

三、寓教於樂 興趣的體驗

過渡:小朋友,美麗的校園就是我們的樂園,讓我們一起到兒童樂園中去玩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找找數娃娃美麗的校園藏著許多數娃娃,你願意找到它們嗎?找到後與好朋友(包括老師)交流。

練練點子表示數(課前創設好特定場景)

1位白雪公主、2條手帕、3個蘑茹、4朵花、5隻籃子、6個蘋果、7個小矮人、8隻茶杯、9隻梨、10隻小碗。

[童話般的美麗場景,學生喜愛的童話人物,學得生動,練得有味]。

四、總結提升 興趣的延伸

談話: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每一個數學王國的成員都正眨著智慧的眼睛看著我們,你們想與它們交朋友嗎?你打算今後怎樣做?學生自由談論。

[第一節數學課,學習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學生愛學數學,願學數學,想學數學。達到延伸學生學習的數學的興趣的目的。]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2

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

教學重點:

第四課時:七巧板

(3)拼指定圖形。

板書:十幾減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第四課時:十幾減8

第五課時 :十幾減7、6

預習要求:

看一看課本第14頁圖中的內容,與小朋友說一說看懂了什麼,試練習做一做的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7、6。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後)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後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並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

四、布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3

數學一年級:100以內數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藉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信息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裡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裡?(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願不願意多了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么?(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只)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么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只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匯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一隻一隻地數,二隻二隻地數,五隻五隻地數,十隻十隻地數,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隻十隻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裡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隻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隻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隻。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麼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裡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么?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么?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後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准不準,最後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後再進行連線,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麼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為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里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么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游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範。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游戲,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並正確使用。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麼?嘴巴上面有什麼?」「小明前面是誰?後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後。(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後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後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麼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現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麼?輪船上面有什麼?大貨車前面是什麼?小汽車後面有什麼?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並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並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口令,其餘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雲、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後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雲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並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布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5

教學計劃

周光道

一、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兩個班,總的來說,基礎是差不多的,(2)班的尖子生稍比(1)班多。

兩個班的學習習慣是(2)班的教好,所以,(1)班這個學習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上。

二、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匯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清凈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2、關於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建議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評價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

六、教學進度安排:

B. 一年級數學課本最後一頁怎麼分類的

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通用16篇)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通用16篇)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燃搭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 篇1一、教學內容分類與整理。(教材第27~28頁例1、例2)二、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分類,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三、重點難點重點:1、掌握分類的方法,能根據給定的標准或選擇某個標准對物體進行分類。2、會簡單的整理數據的方法。難點: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並能提出簡單的問題。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師:從圖中你們觀察到了什麼?各個圖形分別有幾個?(學生仔細觀察圖,引導學生說說分別有什麼圖形,並說一說分別有幾個)1、學生匯報:師:比少多少個?比多多少個?(同桌相互交流,點名學生回答)2、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長方體有()個,正方體有()個,圓柱有()個,球有()個。板書課題:分類與整理二、學習新課1、教學教材第27頁例1。(1)學習按單一標准分類、整理,感知分類、整理。(課件出示教材第27頁例1情境圖,同學們仔細觀察)師:你們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說出:有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氣球。師:有這么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自由分類整理,再小組匯報。學生匯報:①可以按形狀分類。②可以按顏色分類。師:同學們很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來分類。師:我們先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數一數每種氣球各有幾個。(給幾分鍾讓學生自由解答,教師巡視,並給予指導,再點名學生回答)學生匯報:①我們按形狀把氣球分成了圓形、心形和糖葫蘆形三類。數一數知道圓形有5個,心形有4個,糖葫蘆形有3個。
②我們按形狀把氣球也是分成了圓形、心形和長條形三類。數一數皮胡拿知道圓形有5個,心形有4個,長條形有3個。師:說得很好!那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引導學生說出圓形氣球最多,長條形(糖葫蘆形)氣球最少。師:想一想如果按顏色分類,可以怎麼分呢?每種氣球又各有多少個呢?請小組內分一分,數一數。學生分組活動,再匯報、交流。按顏色分類分成了紅氣球、黃氣球和綠氣球三類,數一數知道紅氣球有3個,黃氣球有6個,綠氣球有3個。(2)學習按不同標准分類。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氣球還可以怎樣分類。老師組織匯報交流。學生每次分完,都要說說是按什麼分的,為什麼不同的同學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就應該肯定。(如有的同學按顏色分;有的按個數分等)教師提示:分的時候必須按同一標准把所有氣球都分完,分完之後才能發現很多問題。2、教學教材第28頁例2。(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2情境圖,同學們仔細觀察)師:分兩組做游戲,他們可以怎樣分組呢?引導學生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按男、女分,男有6人,女有6人。板書:師:還可以怎樣分?(學生自由討論,教師組織匯報交流)三、鞏固反饋1、完成教材第28頁「做一做」。(1)讓學生說一說分組的方法。(2)分一分,填一填。答案:填表略,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出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分。2、完成教材第30頁「練習七」第3~4題。指導學生先說一說分類的方法,再說一說可以怎樣分類?各分幾類?並數一數每類各有多少?第3題:6433分一分、塗一塗略。第4題:(1)分一分、塗一塗略。有4個,有3個,有3個,有5個,有3個,有4個,有6個。(3)提問不唯一,如:平面圖形比立體圖形多幾個?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了嗎?板書設計分類與整理1、分類的方法。2、分類的依據。教學反思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發現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商店裡的物品要分類擺放,便於顧客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學生也要學會對學習做帶用品和生活用品分類整理,學習和生活才會有規律。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找出分類的標准,掌握分類的方法。
2、注重對知識技能的鞏固。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按形狀給氣球分類,初步學會分類方法,並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分類計數結果,再趁熱打鐵,鼓勵學生按顏色重新給氣球分類,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分類結果,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而且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氣球的分類與整理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 篇2【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第27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標准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2、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進行分類,感受圖表的簡潔。3、體會分類的標准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4、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教學重點】掌握分類方法,感知分類意義。【教學難點】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進行分類,感受圖表的簡潔。【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激趣導入課題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過超市購物,是嗎?生:是。師:現在請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點課件)看完視頻,是不是覺得超市裡的東西,分類擺放得很整齊?生:是。師:這樣分類整理的好處是方便我們購物快捷。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三單元的分類與整理的按給指定的標准分類。(師板書:分類與整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27頁看一下主題圖。(設計意圖:從去超市看入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順利導入今天學習的內容。)二、探究新知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准。(1)出示主題圖氣球圖片。(課件)師:我們來看一下,這節課給出的信息圖。小朋友們拿著這么多的氣球,你能說一說圖中有哪幾種氣球嗎?生:有三種,有愛心形的氣球、冰糖葫蘆形的氣球、球形的氣球。師:對。這么多氣球,怎麼分類呢?可以怎樣分類呀?這里出現了一個詞「分類」,誰來說說你認為的或理解的分類是什麼意思呢?
生1:哪個東西相同的是一類;生2:每個東西都是一樣的。師:哦,你們是這么理解的,那把氣球分成幾類呢?我們就先按氣球的不同形狀進行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師板書:形狀)大家來數數看:冰糖葫蘆形的氣球有3個、愛心形的氣球有4個、球形的氣球有5個。我們分堆整理好,擺放在這個圖中,這個圖表小朋友們以前都沒有見過,現在來認識一下,橫線下是表示圖形的形狀,橫線上每列是表示圖形的個數,把圖形一一對應,擺放整齊,像這種把同類事物排成一列畫的圖,叫象形統計圖。問題: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呢?你是怎麼知道的?通過象形統計圖,我們能快速的看出來,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呢?生:球形的氣球最多,冰糖葫蘆形的氣球最少。師:對,那你是怎麼知道的呢?生1:我是通過數數知道的;生2:我認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師:對,通過象形統計圖,我們能快速直觀的看出來,誰是最多,誰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2)、交流展示:你還能按照什麼來分類呢?剛才我們是按氣球形狀來分,也許有同學想說:還可以按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師:對,按顏色分。(師板書:顏色)現在我們來按顏色分一下看,有藍色、紅色、黃色的氣球,將所有藍色、紅色、黃色氣球放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建立象形統計圖,通過象形統計圖,我們也可以快速直觀的看出來,黃色氣球最多。所以,學習了象形統計圖,我們不但能直觀的看出圖的信息,也可以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在同一種分類裡面,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們來看下這幾個同學的不同記錄方法(3)、導思點拔(課件略圖)師: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們進行分類,可以畫一畫、寫一寫,也可以擺一擺。那你更喜歡哪位小朋友的記錄方法?生:象形統計圖。(設計意圖:將圖的演示逐步過渡到表,學生便不覺得突兀,對以後統計知識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2、對比體會分類的標准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氣球,為什麼分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為兩次分的標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狀分,第二次是按顏色分的。師:而它們的總數又是怎麼樣的呢?好,讓我們來算一下。(板書)形狀顏色3+4+5=12(個)3+3+6=12(個)師:那有什麼是相同的呢?生:總數不變。小結:按不同標准分類,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活中分類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情景要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還要讓學生發現,無論怎麼分,最後的總數都不變。)三、課堂練習1、把每組不同的物品圈起來。(課件)2、按形狀分一分。(課件)(設計意圖:緊跟練習,對新知加以鞏固。)四、課堂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與整理,你有什麼收獲嗎?最後,我們回顧一下這節課的知識要點:按給定標准分類1、事物可以根據形狀、顏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進行分類。2、根據同一標准分類,雖然分類結果的呈現形式可能不同,但分類的結果一定相同。附教學板書:分類與整理形狀分顏色分3+4+5=12(個)3+3+6=12(個)按不同標准分類,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比如:本課通過解決簡單而又熟悉的實際問題「有這么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來引入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分類計數的結果,從而使學生經歷完整的分類和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為後面的統計教學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一年級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 篇3一、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在同一標准下,分類的呈現方式不同,分類結果相同。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數據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按規定的標准對事物進行分類,完成簡單的統計活動。難點:體會在同一標准下,分類的呈現方式不同,分類結果相同。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教材將本部分教學內容由原來的一年級上冊調整到下冊學習,並且在原來只單純教學分類進行簡單數據統計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數據的整理和用簡單統計表表示結果的內容。這時候的學生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之後,對周圍的一些實際現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觀察和思考的意識,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樂於觀察、思維活躍的特性有利於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學內容。四、教材分析: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分類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基礎,又是發展兒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歷來的教科書分類都是安排在准備課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xx版)》將「分類」放在「統計與概率」領域,突出了分類與統計的密切關系。本單元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先讓學生學會按一定標准分類,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標准分類,並對分類結果作出簡單的整理與分析。例1將分類的教學與計數(統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解決簡單而又熟悉的實際問題「有這么多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引入,在給出了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後再分析計數的結果,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體現了分類與統計的密切聯系,既讓學生體會到了分類的含義、方法及目的,又使學生完整地體驗到了統計的全過程。五、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談話導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禮物,誰能一眼看出有幾件禮物?」(課件出示禮物盒圖)師:「你是怎麼知道的」?生:「藍色三個粉色五個」「大的三個小的五個」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分類」。(二)新授「還有兩位小朋友也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我們來數數共有多少個氣球」。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准。出示主題圖片問: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麼分?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學生操作過程中播放優雅的音樂,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操作要求:「老師給每個同學都准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

C. 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第14頁趣味數學怎麼做

擺成一個三角形,三個頂點是三個白球,六個黑球中每兩個分別放在三條邊的兩個頂點之間。

D.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填寫百數表,使學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觀察,分析百數表,探究100以內數的規律,並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發現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的一般規律。

2、初步構建數之間的關系,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由小精靈帶來一張藏寶圖引出「百數表」

二、解構百數表,探索數的規律。

1、觀察百數表,找規律。

出示41頁百數表第一、二行所給的數,觀察:這些數有什麼特點呢?按照這個順序,你能填出它們之間的數嗎?

依次出示兩支特殊的數隊伍(兩個斜行),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數你能填出來嗎?(學生按一定順序把百數表填完整)。

2、塗色,找規律。

(1)完成41頁例4(1)的塗色活動。並交流塗色中發現的規律。

(2)你還發現哪些新的規律了嗎?

自己觀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後桌小朋友說一說。

全班交流。

3、課堂小結。

三、依據規律,拓展提升。

1、給數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頁「做一做」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於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位數,100是()位數,82是()位數。

(2)、28的8在()位上,表示()個();2在()位上,表示()個()。

(3)、36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李汪隱);99里有()個十和()個一,它後面是()。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37 69、70、()、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的是()。

生回答後,問:「你怎麼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哪廳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陵緩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麼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3~104頁8、7、6加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的慾望

(錄像出示8個小朋友去公園買門票,然後,又來了5個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師創設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氣非常好,小文、小麗、小明等8個小朋友到公園去玩。他們來到公園門口,正要買門票,又來了他們的5個同學。這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應該買多少張門票?他們想請同學們幫忙算一下。同學們想幫這個忙嗎?先在小組里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2、小組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

生1:我們是數的,數了數這些小朋友一共有13個人。

生2:我們小組是這樣想的,第一次來了8個人,然後接著往下數,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們是把後來來的5個小朋友中的2個人先和8個人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生4:我們是把8個小朋友分成5個小朋友和3個小朋友兩組,然後把這5個小朋友和後來來的5個小朋友湊成10個人,10個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這4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二、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5。

師:8+5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小棒擺一擺。

小組匯報交流,由於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很容易想到用湊十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們小組先擺了8根小棒,又擺了5根小棒,然後從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湊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於13根小棒。

教師再請幾個小組說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根據幾個小組匯報操作的情況,邊板書邊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都想到了從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湊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於13根小棒,這種方法真不錯。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由於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其他方法,如數數法、接數法便不再出現或很少出現。

2、師: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計算出了8+5=13,現在我們不擺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計算出8+4、7+6、6+5的結果嗎?

學生匯報,因為計算8加5時,學生用擺小棒的辦法研究過了,所以用湊十法計算這三個算式應該沒什麼問題,教師這時應多讓幾個學生說想法。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小結湊十的方法:同學們剛才都是把8、7、6分別湊成10,然後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數,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內容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師板書課題)

鞏固內化,發散思維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幾的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跟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方法有什麼關系?(一樣)那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目8+9,看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匯報:

生1:從9中拿出2,與8湊成10,10加7等於17。

生2:從8中拿出1,與9湊成10,10加7等於17。

生3:我想因為9+8=17,所以8加9也等於17。

教師對這3種方法都予以肯定,並特別表揚第3種方法。教師滲透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教師用課件演示9+8=17想的過程和8+9=17想的過程,以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的遷移。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課件出示)1路公交車上原來有6個人,又上來了7個人,這時車上有多少人?

3、(課件出示)小兔找家:每個小兔身上有一個算式,每個小屋上有一個得數,學生做對後,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課件出示)寫算式。根據圖中情景,寫出算式,看哪個同學寫得又多又好。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4

一。獨立填寫。

數學游戲

課題閱覽室第二課時備課人

教學

二、數字游戲:

1、課題跳繩

教學

2、出示圖片:

小松鼠撿了一大籃子松果,它吃了25個,籃子里還剩17個,誰知道小松鼠原來有幾個松果?25+17=42(個)

3、告別了小松鼠,來到湖邊,湖裡的荷花粉紅粉紅的,一隻只蜻蜓在空中飛舞,它們在找自己最喜歡的花朵,咱們幫它們找一找。獨立連線P64看圖連線。

4、快來看那邊,大象媽媽正在考小象呢?

小象:我今年3歲。象媽媽:你出生時我29歲。

你們知道象媽媽今年多少歲嗎?29+3=32(歲)

5、看那隻淘氣的小猴在干什麼?給小鹿量身高。

小花:92厘米小點:73厘米小黃:比小花矮,比小點高

小黃可能多高?請選擇:(56厘米73厘米80厘米95厘米)

6、幾只笨熊想玩蹺蹺板,快來算一算,算好後幫它們把蹺蹺板畫好。

7、數學活動:

淘氣哥哥拿著20元錢去買玩具,他可以買什麼?

出示圖片:玩具槍:11元玩具汽車:21元洋娃娃:18元

玩具熊:13元拼圖:7元積木:9元球:5元

小組討論:有幾種買法,每種買法花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8、數學游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我比38大17。 38+17=55

(2)我減13就是60。 60+13=73

(3)我加上20就是52。52-20=32

三、把得數排隊:

68+17 94-48 62-18

82-35 38+25 49+27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P23及練習五1——3題。

教學目標:

1、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和用數學進行一番回顧與,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中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個性,概括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歸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過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和復習。

板書:和復習

二、自主學習,合作研討:

1、口算:

我們先進行口算練習,開火車回答。哪列火車來開呢?(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問:這道題(15-9)你是怎麼口算的?誰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規律:

⑴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口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現在老師把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兩行貼在黑板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可以按什麼規律來給這些算式排排隊呢?(先獨立思考,後小組組織討論)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減數都一樣,可以按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第二行算式的減數都一樣,可以按被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下面,老師要讓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給15個算式排排隊。請小組長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裡面裝的就是這15個算式。各個小組的同學要聽從組長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貼,分工合作,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對又快。

⑶學生動手操作。

⑷小組展示,並說說是按什麼規律來排的。

⑸:同學們真厲害,經過你們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得出了這么多種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還有21道算式,為了排列起來比較直觀,我們先按照這種排法(③)來排

學生排法中:

①排成兩行的;

②差相等的;

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們能按照這種方法很快地排列出來嗎?好,看看哪個小組又對又快又整齊。是這種排法的小組,就討論一下,接下去怎麼排?

3、運用規律,完成表格:

⑴誰能說一說剛才我們排的這一行一列有什麼規律呢?

⑵接下來該排哪個算式呢?(師指11-8下面那一格)。請小組長拿出第二個袋子,裡面裝的是其餘的21道算式卡片,小組合作,按照規律繼續排下去。看看哪個小組排得又快又整齊。

⑶學生動手操作。

4、,引導學生說出「20以內減法表」的規律。

⑴豎著看,算式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你怎麼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⑵橫著看,又有什麼規律?你是怎麼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⑶除了這些,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怎麼知道斜著看,差都一樣?

⑷掌握了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在計算的時候做到又對又快。

三、應用規律,完成練習。

1、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學生自由選擇,想寫差是幾的算式就寫差是幾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課件出示游戲:摘蘋果

開放性計算練習:13-()=613-()=11-214-()=()-()13-()〈616-()〈7

四、布置作業:練習五1——3題。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6

本單元教學簡單的方位知識,使學生能夠分辨自己的前後、上下、左右,並會應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相對位置。由於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為中心的前後、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題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認左右作為教學重點,對於上下、前後,教材只是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使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過程中自主獲得認識。教材設計的學習活動有看圖說話、游戲、操作等。

1、例題的教學內容分三個層次編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接著以「練習本在數學書的左面」「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為例,教學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後讓學生看圖說說其他物體間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語言描述。

在教學練習本和數學書的位置關系時要注意三點:

一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這兩個物體哪個在左面、哪個在右面;

二是指導學生用「×在×的哪面」進行表達;

三是兩句話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達了練習本與數學書的位置關系,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而且從其中的一句話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話。要體會這兩句話之間的必然聯系,但不要求學生同時說兩句話,不要刻意進行這樣的練習。

看圖說一說以左、右關系為主。圖中的小明、小紅、小剛、小芳四人的朝向與學生是一致的,學生按自己對左、右的感受確定小明在小紅的左邊、小芳在小剛的右邊等位置關系不會有困難,也不會有歧義。如果說出前後或上下關系也是可以的。

2、聯系自己的身體作出判斷。

一年級學生辨別左右的時候,大多數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斷,這是學生年齡、心理發展特徵的表現。「想想做做」第1題遵循這個規律設計游戲活動,先是握拳頭,記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再拍手,體會左手那邊是左邊,右手那邊是右邊;最後是摸耳,從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對的。這些游戲要反復進行,讓學生學會辨別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題涉及左右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先想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分清左面與右面,然後回答問題和操作活動。即使發生錯誤,也要聯系左手和右手認識錯誤,從而改正。

3、在開放的情境中練習。

「想想做做」第3題通過「蘋果上面是雞蛋」引導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觀察和表達。教學物體之間的上、下位置關系要注意三點。

一是讓學生充分地說。圖中的五種物體放在冰箱的四層里,每兩層物體的位置都有上、下關系。因此,可說的內容很多。讓學生充分地說,既能調動積極性,又給他們大量的練習機會。

二是語言結構不要過分單調、機械。可以像教材示範的那樣說「什麼的上(下)面是什麼」,也可以說「什麼在什麼的上(下)面」。在注意語言准確、完整的同時,鼓勵說法多樣,通過語言的靈活促進思維的靈活,但不要進行說法多樣的訓練。

三是收集一些相關的語言,如蘋果的上面是雞蛋,雞蛋的下面是蘋果;麵包的上面是蘋果,麵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蘋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讓學生從中體會位置關系是相對的。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及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准備 】若干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請聽他說了些什麼?你們能幫上貝貝這個忙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喜愛結交好友為開頭引入本課,喚起學生的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了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設計意圖】學生對各組物品進行分類整理,使學生經歷認識各類物品特點的過程。)

(3)出示課件,揭示概念。課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圖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並隨機板書名稱。

(4)齊讀圖形名稱。

(5)板題:認識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從實物到圖形名稱到立體圖形的認知,是本節課的重點,利用多媒體形象化教學的功能,展示出抽象過程,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生成,解決本課重點。)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別出示實物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讓學生辯認。

2、學生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3、親身體驗,感知特點。

(1)學生選一個喜歡的物體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球:是圓圓的。(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4、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5、課件展示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初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又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四、游戲「看誰摸得准」。

1、老師與一生做游戲(示範)。

2、小組游戲。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准。

【設計意圖】游戲是大家都喜歡的活動,易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通過多種感官加深對各種形狀形狀物體的體驗。

五、鞏固練習(第37頁1、2題)。

【設計意圖】給每個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在數數的過程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六、分組活動,體驗特徵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參與運球游戲。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軲轆」,球能任意滾動。

2、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分小組進行合作完成,既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逐步體驗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徵,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七、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好朋友?他們的樣子你都記下了嗎?

E.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歡迎大家來閱讀。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1

教學內容:

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關系。

2、培養學生運用「前後、左右、上下」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關於「前後、上下、左右」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前後、左右、上下,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請學生說一說你身邊前後左右的同學是誰?

二、看一看,說一說你的教室

1、看看我們自己的教室前後、左右、上下有什麼?先自己說一說。

2、同桌說一說。

3、全班同學交流。

三、想一想,說一說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麼擺放的?

1、想一想,你小房間里的東西是怎麼擺放?

2、說一說,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紹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說一說,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後、左右6個面。

五、介紹火車站路線。

1、出示火車站的掛圖。

2、學生用箭頭畫一畫去火車站的路線。

3、學生碰山鍵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到火車站唯枝的路線,用上前後、左右、上下。

六、鞏固練習

1、書上63頁第3題,看圖回答問題

2、完成隨堂練習。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2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學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後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准?(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後,請學生匯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准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說說你是怎麼量的?

5、活動後集體匯報。

(對於測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准確。)

三、尋找並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麼?(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2)先估計,再測量。可以自己測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說說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麼?(腳尖到腳尖或腳後跟到腳後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可以小組合作。

(3)誰估計的最准,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笑巧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並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①知道什麼是腰圍、頭圍嗎?

②請估計一下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③現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准確長度,要怎麼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裡,自己做一個記號。

②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③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麼?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系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後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3

一、關注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

教育要回歸生活,要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的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這是課程標准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生活化,即以學生為中心,基於他們的生活基礎,展示給學生真實的社會生活場面和圖景,為他們提供客觀而鮮活的品德培養和價值追求的源泉。我們教師應力求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教師立足教材,靈活處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換。

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如《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就可以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對我國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約轟炸南聯盟引起世界各國的公憤等材料。這比材料中的朝鮮戰場上羅盛教的事跡和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的故事內容更貼近學生。選取學生聽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學生不會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有利於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由於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如《神州巨變》可以用家鄉農村生活的改善、鄉鎮企業的騰飛、學校面貌變化,讓學習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體會神州巨變,這毫無疑問的比課文中數據要更有說服力。

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里的各種社會現象,如腐敗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如《做一個誠實的人》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老實人吃虧」「說謊佔便宜」思想。我就抓住學生考試作弊的事件展開討論,暴露真實的思想,在辯駁分析中提高道德認識。

二、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課堂上不僅有知識技能方面的交流,還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小學生創新精神生長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的課堂教學環境,只有當學生把你當成他的朋友,他才敢說敢議,才敢於把自己的見解感受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首先,教師的思想應開放,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學生,用心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開放式師生關系。在課堂上,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朋友談心一樣,真誠地學生進行交流。在平時的交談中,我常常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爭辯,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在這樣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同困惑同歡樂,這樣學生的心理沒有壓抑感,從而無所顧慮地充分發表自己的創見,讓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其次,在「解放」學生上動腦筋,把課桌排成「U」字型進行表演、練習;或者排成「T」字型進行正反辯論;還可以排成小組型便於小組討論交流。

除允許學生不舉手就發言,發言時站著,坐著均可外,還允許學生自主組合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與老師進行「角色轉換」,培養他們敢於與同學甚至老師辯論的學習習慣。我們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笑聲和爭議,學生樂於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探究性學習是未來社會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最為有效的載體,同時它還是人本教育最為本質的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思品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任務。教師要改變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1、注重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學生民主和明智的選擇,是提高主體學習效率、增強學習密度、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思品教學中合作活動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不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表演、討論、實踐。

如教學《節儉光榮》課上,學生互相交流,課前各自調查自己家庭一個月的主要消費情況,與父母討論各種消費的合理性,再分組調查同學零用錢的使用情況。最終得出結論: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必需的消費是合理消費。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在合作探究中深化了道德認識。

教學十一冊《做個小小發明家》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問題討論,從個人→小組→自由組合(幾個人)→再回到小組,討論出生活、學習、交通、通訊等諸方面的種種方法,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學習的慾望格外高漲,深刻領悟到「愛科學」的內涵。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明家」協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現」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這樣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使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得到充分的發揮,迸射出創造性的火花。

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於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鼓勵質疑問難

思源於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創造。教師要在面向全體,重視每一個學生道德素質發展的同時,給學生以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思維自由,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問題,大膽思考,提問不同的見解。

如教完第八冊《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一課後,我讓學生針對本課學習質疑問難。有的同學提出:「我們不知道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怎麼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學生都為他出謀劃策了:「可以先查查資料,了解一下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可以請一個導游,讓他告訴你」;「不知者,不足為怪也!」……學生眾說紛紜,滔滔不絕,既深化了對本課的認識,又開啟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基礎,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應盡量多的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探索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包辦代替。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還應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與適當的點撥。

四、著眼激勵發展性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兒童發展。「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課標》)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對每一位學生都應傾注愛心,既要容納學生對的,又要包容學生錯的,這樣可誘發學生的積極性。根據思品課的學習評價,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具體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在考核時,要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考核與思想品德學習考核結合起來。把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考核與行為能力的考核相結合;重在平時性考核,形式可採用教師評、自評、小組互評與家長、社會參與評價等方式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整體素質為目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元角分的換算》講的是人民幣的單位,分與角、角與元之間的進率,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時。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慣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能使學生清楚的知道「應該找回多少錢」。因此,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材56頁的例題重點教學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對照著人民幣的實物圖,引導學生一分一分地數,一角一角地數,結合生活經驗,認識「1角=10分」、「1元=10角」。因此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領悟這種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相同.教學難點是說出幾元化成 幾角(幾角化成幾分),或幾角聚為幾元(幾分聚為幾角)的想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最初,我想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獨立使用人民幣購物的機會應該很少,對人民幣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應該是比較陌生的,所以我做了一個前測,只出了3個小題。

(一)、前測試題:

1、在○里填上「>」「<」「=」

1元○1角 1角○1分 1元○1分

2、老師要把1角錢換成幾分幾分的硬幣,

你應該給我( )分才和我的錢同樣多。

3、1個生字本5角錢,你有1元錢,售貨

員阿姨應該找給你多少錢?

(二)、測試結果:

第三題的正確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錢。第二題正確率是43.75%(

32人受測,14人正確),18個出錯的學生給我幾分的都有。第一題是65.63%(

32人受測,21人正確),11個出錯的學生都填的「=」。

(三)、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測試我了解到學生很清楚1元=10角,證明平時有這個購物積累。有一些孩子不清楚1角=10分,我想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分」已經使用得越來越少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購物經驗。對於學生不知道1元大於1角,1角大於1分,而填等於號原因有兩個,一是不知道人民幣三個單位的大小,還有就是受到了「數字1」的干擾,沒有考慮後面單位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知識與技能 :

1、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理解單位的大小。

2、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1角=10分。

3、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實物引導學生在換錢的游戲中體會出元、角、分的進率。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思考,從多角度、採取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活動設計

(一)、在換錢的游戲中,體會元、角、分的進率。

⑴ 認識1角=10分

①師:(舉起1角紙幣 )這是…,我想把它換成以分為單位的零錢,你能換給我嗎?

②生思考換錢,老師找典型的收上來幾份,追問學生為什麼給老師這么多?

③當孩子已經知道1角=10分之後,再把沒有反饋的換法也一一說出來,鞏固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⑵認識1元=10角

因為在前測中學生對1元=10角已經很清楚了,所以我直接藉助課件一角一角地數,數到10角是1元,然後創設了一個讓學生用1元錢買一瓶8角錢的酸奶,問要找回多少錢的情境。從而引到換錢的游戲中,問學生把1元換成以角為單位的零錢有多少種換法。

⑶1元=100分

探究1元=100分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領悟人民幣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是相同的。因為把1元換成100分太麻煩,所以我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了元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2、進行簡單的換算

第一層次的練習我設置的比較簡單,只是單名數之間的轉換,(如:7角=( )分等)我注意引導學生說出 「你是怎樣想的?」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 「可以這樣想」的填空 ,(可以這樣想:1角=( )分 7角就是( )個10分 就是( )分)最開始扶著學生理解,慢慢過渡到獨立思考。

3、學數學用數學

第二層次的練習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用1元錢買學具,你打算怎麼花掉這1元錢。在這個活動中,即鞏固了1元=10角的進率,又讓孩子體會出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我還適機地對學生進行了不亂花錢的教育。

我自己認為本課的設計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做到了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體會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防止了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氣氛是輕松的、和諧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知道「一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兩兩配對(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對「比較」的結果能夠說理,並能夠說出多、少、一樣多,多了幾個,少了幾個。

[能力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對應與比較的方法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用兩兩配對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

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對應方法。

教學過程:

一、看圖編故事,提出並解決問題。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們來陪我們一起學習,大家高興嗎?小羊們得到一個消息,小朋友們去游樂場了,我們也去看看,他們正在玩什麼呢?

(出示主題圖:玩碰碰車)

2、你能看圖說一說嗎?(看圖描述)

3、仔細觀察,車夠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一輛車乘一人,有一個小朋友沒有乘到車)

(師貼碰碰車和小朋友,一輛對一人)(連線對應)

4、現在請大家把車和人比一比,(出示課題《比一比》)然後說說你比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1)根據結果進行語言訓練:( )比( )少,少(輛)。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並將相應圖片貼入)

(2)我們可以這樣說比的結果,還可以怎麼說呢?

( )比( )多,多(人)。(師板,貼入圖片)

5、用一輛車對一個小朋友的方法進行比一比,而且還會口述比的結果。可是,有個小朋友不高興了,為什麼呢?(沒車乘)

那怎麼辦?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幫他想個解決的辦法嗎?(再來一輛)(師貼)

現在請小朋友再來把車和人比一比,結果怎樣?

(師板)車和人一樣多。(同樣多)

6、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辦法來比,而且還會根據比的結果說三句話(學生口頭重溫)。

二、手指操

小羊們告訴我們小胖要過生日了,我們趕快活動下手指,也去幫忙。(音樂,學生做手指操)

三、鞏固操作,加深理解

1、小巧分蛋糕

是誰和誰比呀?

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動手(描述比的方法,並說一說比的結果)

2、小丁丁分吸管

學生說是誰和誰比,在腦子里想結果,和同桌說一說比的結果。

3、獨立完成(褲子和衣服,小朋友和球)

自己連一連,說一說比的結果,最後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反饋。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徵,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特殊的長方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積木圖」】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物體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幾種圖形。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墨水盒、字典,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並板書:長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長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面。比一比、看一看每個面的大小、形狀有什麼特點?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交流,最後在全班進行匯報。(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有兩個面是正方體形的,相對的兩個面形狀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長方體有什麼特點。

2、認識正方體。

(1)直觀感知。

分別出示:魔方、葯盒等,學生說出它的形狀。(貼圖並板書:正方體)

讓學生從學具中找出一個正方體指給旁邊的同學看。

(2)建立表象。

學生觀察手中的正方體,看一看它有什麼特點?小組交流後在全班進行匯報(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學生互相說一說正方體的特徵。

3、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書上做一做【圖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長方體和正方體。【出示圖片「生活中的圖形」】

師:你能在這張圖里找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嗎?

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3、擺圖形。

(1)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

(2)用8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4、用橡皮泥捏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捏好以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詳細過程參考探究活動「捏圖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麼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立體圖形,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呢?(帶學生說一說)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篇7

《認識圖形(二)》這一單元新課有3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變形這幾個平面圖形,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就是拼組圖形,第三課時是七巧板的拼組。

反思本課的教學實施,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課導入,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探究。

例如在導課的時候,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認識物體一課中認識了四種圖形,它們都住在圖形王國里(課件演示:出現宏偉的圖形宮以及滿天飛舞的各種各樣的圖形),現在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學生回答後,教師進一步引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有平面圖形家族,(課件演示——出示圖形)誰認識它們?請介紹一下。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

二、引導操作探索,培養創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創造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動腦和動手相結合,手是腦的老師,智慧出在手尖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操作探索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教學新課部分,我改變了「教師演示,學生當觀眾,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法,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去嘗試、去思考想像……

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今天要認識的圖形都住在立體圖形上,你能想辦法讓他們的家從立體圖形上搬出來,單獨住到紙上嗎?」

孩子們經過思考、討論後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的孩子說:「可以把這些盒子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盒子周圍畫一圈。」有的孩子說:「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紙上。」有的孩子說:「可以把紙包在盒子的周圍,用手使勁折,就有一個圖形的痕跡了。」還有的孩子說:「還可以把盒子放在紙張下面,用鉛筆描……」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印或畫一畫?孩子們情趣高漲,紛紛回答「要」。於是教師提出自己動手畫一畫,通過動手,學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以後將要改進的地方有:在放手讓學生們畫圖形時,收放不能自如,還有學習圖形拼組時,學生自己拼自己的,搞得到處都是紙,到處都是掉的七巧板,今後還要改進課堂,不能「放」的太過了。

F.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完下冊數學課本時要掌握哪些知識點呢?我為一年級師生歸納整理了 一年級數學 下冊知識點,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位置

1、上、下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上、下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准確地確定物體上下的方位,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前、後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前、後、最×的含義,以及前後的相對性。

(2)能比較准確地確定物體前後的方位,會用前、後、最前、最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左、右

(1)在具體場景中理解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

(2)能比較准確地確定物體左右的方位,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位置

(1)明確“橫為行、豎為列”,並知道“第幾行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2個數據(2個維度)描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3)在具體情境中,能依據2個維度的數據找到人或物體的具體位置。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知識點: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主題圖(10頁、11頁)

(1)能從圖中搜集數學信息,並利用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理解減法的兩個基本含義,並能利用此含義列出減法算式。

2、12頁例1

(1)能依據減法的含義看圖列式(已知總數和去掉的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運算)。

(2)經歷自主探究演算法、交流優化演算法的過程。

(3)能恰當選擇演算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算式。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應用意識。

3、15頁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運算)。

(2)經歷進一步優化演算法的過程,並進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的算理。

(3)能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19頁例3

(1)能准確的搜集情境中的數學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能依據加法和減法的含義,正確列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選擇恰當的 方法 ,熟練完成20以內的退位減法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整理與復習

(1)引導學生自主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

(2)正確掌握“一圖四式”的內容。

(3)涉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4)優生能求“5根手指的中間一共有多少個縫隙”類型的數學思考題。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圖形的拼組

1、通過 折紙 活動,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特徵。

2、通過“拼、組、剪”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通過動手的“搭、組、卷”等活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徵,並初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4、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說明:練習六3題:能正確數出拼組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4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各個面的形狀,能連線。

5題:能正確數出缺少的牆磚和地磚的塊數。

6題:能給打亂的平面圖案重新拼組。

7題: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對面的含義,並能判斷最簡單的正方體平面展開圖中的每一組對面。

↓↓↓ 下頁更多"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

閱讀全文

與數學一年級下冊新領程14頁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