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突破數學課堂教學重難點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又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提法使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上是多麼的重要。
一、豐富生活素材,突破教學內容,抽象形成的重難點
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生接觸代數初步知識,用字母表示數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比較抽象,因為四年級學生大多數同學年齡是9—10歲,處於直觀形象思維向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學生能得到好的引導,學生充分理解了字母表示數的含義,那麼他們將對方程的認識和以後初中的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和信心。教學中,我使用多媒體課件製作了生活中許多與字母有關的信息,引導學生觀察,增強感性認識,積累經驗,又出示老師本人及孩子年齡數量關系的圖片,激發孩子的興趣,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更加深刻。
二、展示動態效果,突破靜態思維,形成教學重難點
比如,小學四年級數學中的《小數點搬家》,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一直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設計了ppt課件,動態演示小數點的移動變化情況,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從課後學生的作業和老師的反映來看,都比較有成效。
老師普遍反映這節課課件應用較好,很好地突破了難點,課件製作生動形象,易於理解,在小數點移動中理解了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三、突顯關鍵所在,突破復雜、抽象的關系形成的重難點
不少老師會有這樣的經歷:正當你講得非常興奮的時候,卻發現不少學生已經茫然地望著你,不知什麼時候他們已經迷失了方向,你的全力講解可能還不如多媒體資源里一張小小的幻燈片,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學生對於「1小時=60分」的概念很模糊,於是我用CAI課件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小格,分針剛好走一圈的動畫,使抽象的時間概念清晰起來,學生清楚地看清時針、分針的變化,輕松地理解「1時=60分」的概念,縮短了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迅速掌握知識架起了橋梁。對抽象的概念教學起到了超語言的引導作用,使數學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多元化,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創設生動情境,突破內容枯燥形成的重難點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枯燥的數學內容為形象直觀,是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關注的問題。教學中,不少學生因為數學內容枯燥而產生了不少難點,甚至對數學產生畏懼和厭學心理,對自己學好數學失去信心。我們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多種教學信息通過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手段直觀再現或模擬出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汲取速度和攝取知識的效率。例如在教學這節課時,傳統教學多以講授的方式為主,學生會感覺較為枯燥且不易理解,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教師的語言表達顯得蒼白無力,難以取得理想教學效果,我們可以製作FLASH動畫,再現情境,不僅增強了本節課的趣味性,也有利於學生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法則,很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綜上所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以文字為基礎,配合圖像、聲音、動畫等手段,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數學教學化枯燥為生動,變繁難為簡易,有力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合理優化了數學課堂。
⑵ 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有效的小學數學問題情境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設障立疑,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而信息技術正好是創設問題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盡可能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 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對情境內容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學生不斷地完成「同化」和「順應」,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率」時,一位教師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問題去激發思維的火花。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無意發現了一棵大樹上掛著一個奇特的仙桃,令他們垂涎三尺,搶著上樹摘。正好猴王走過來,看見他們,就一聲令下:「不準摘!誰想摘,必須先過我這關!」猴王便出了兩道計算題26×25+25×14=? 25×(26+14)=?考他們。結果,有個聰明的小猴子搶先答出兩道題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聽後,很高興,親自摘下桃子給猴子。其他猴子都很奇怪:「這兩題的算式不同,結果怎會一樣呢?」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欲言而不能,教師趁勢而入,因勢利導、展示課題。這樣就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將學生帶入了情境之中。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在這生動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學生們都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
這種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不僅能使學生產生心理效應,而且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發展的空間。
二、創設「親歷」情境,化解知識難點
新課標強調:要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而網路技術以其資源的豐富性、交互性等優勢給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種使兒童彷彿「身臨其境」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掌握知識的要點,化解知識難點,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網路進入課堂,能將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帶入課堂,創設虛擬的真實情境,體現生活數學的教學理念。如,一位教師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節約用水」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測量、繪制等知識,還從網上了解到了有關我國水資源的概況等,真正體會到一滴水的價值,受到了良好的養成習慣教育和國情教育,可謂受益匪淺。
又如:在教學《直角的初步認識》時,當學生認識了直角,學會了畫直角後,我們設計了一個拓展題:經過個屏幕上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射線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轉),要求學生用滑鼠拖動、旋轉兩條射線,利用電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畫出多少個直角(無數個)?學生可以在電腦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過網路控制平台與教師直接交流,教師也可以在網上監看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老師的輔導,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實處,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有了網路,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課題進行探索。自己上網查資料,上網求解、討論等,從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問題,增強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實踐的意識和能力,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三、創設激勵情境,促進學生敏捷思考
實踐證明:學生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他們個個躍躍欲試,挖空心思去爭取勝利。在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具有運載信息量大、反應速度快、綜合表現力強和容易控制的特點,恰到好處的創設一些激勵情境,有利於學生敏捷性思維的發展。
例如:學生學習20以內口算加減法時,傳統的方法是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看算式回答。這樣,教師很難以照顧到每一學生,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教師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應。而教師利用多媒體網路教室中的一個交互游戲型課件,讓學生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當學生提前或在規定的時間里正確的完成任務,才能進入下一關的練習,否則仍然返回這一關,而且每一關都有不同的難度,越到最後,難度就越高,要求學生的反應速度更快。學生在這種人機挑戰、激烈競爭的氛圍中漸漸養成不服輸,敢於向困難挑戰的好習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生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體現了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的地位,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整齊劃一的缺陷,照顧到了不同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體驗。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學習毅力。
四、創設「對比」情境,培養學生辯異能力
形近而實異的數學知識,常常困繞著小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那些看似相同,實際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抓住學生理解上的迷茫處,通過有針對性的觀察、對比辨析,能使學生的思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如:在教學「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時,我利用課件創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故事情境:王伯伯家在自家門前開墾了一塊長20米,寬6米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