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引導學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新課標認為,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應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等。要使學生成為積極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須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抓好小學生數學學習中「讀、聽、講、寫、用」的學習。
一、學會「讀」
傳統教學中,我們往往只強調語文中的讀,而認為數學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讀出來的,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要求人們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會學」的基礎當是會「讀。」
1.讀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材料,它是數學課程教材編制專家在充分考慮學生生理心理特徵、教育教學質量、數學學科特點等眾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
這里所講的閱讀數學課本,主要是指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深入理解課本內容。學生們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易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數學書呢?平時應做到:
一是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
二是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系,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
三是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讀書,先求讀懂,再求讀透,使得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
1.讀標題。要求學生細細體會標題,能提綱挈領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內容;2.讀例題。在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讀例題,並初步領會解題方法;3.讀插圖。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上的插圖,使學生更具體、更形象、更准確地理解文字的內容;4.讀算式。應要求學生准確地讀出算式,弄清算式的意義;5.讀結語。要求學生對教材的結語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確地把握。
讀教材包括課前、課堂、課後三個環節。課前讀教材屬於了解教材內容,發現疑難問題;課堂讀教材則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分析相關的問題,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後讀教材是對前面兩個環節的深化和拓展,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
2.讀除讀教材外的書刊,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即如讀報也不僅能使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也能使學生關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體會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的動態。
3.讀生活,有人說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書,數學來源於生活,所以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數學的原型,新課標非常強調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讀數學,找數學,在生活中讀到的數學知識有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對他們自身來說往往是印象最深的,而且是最感興趣的。
二、學會「聽」
數學學習中的「聽」,主要指聽課,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因為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而嚴密的學科,所以,數學中的聽相當重要。可能只有一字之差,然而意思卻截然相反。數學中的聽課不僅指聽老師上課,而且包括聽同學的發言。
1.聽老師上課,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即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時的每一句話,更要抓住重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自己讀教材時發現或產生的疑難問題。
2.聽同學發言,傾聽和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學間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鳴。因此,我們的新課程標准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特別提倡小組交流,博採眾長,在組內活動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學學習數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加之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評價,有利於自己開闊思路、激發思考、澄清思維、引起反思。學會傾聽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於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養成與人交流的習慣,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群體凝聚力。
三、學會「講」
新課標提出了綜合課程的概念,培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不僅是語文學習的任務,也是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是數學學習的任務之一。數學學習中的「講」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講體會、講思路等。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自己想法的機會,可以讓學生根據某一問題,獨自小聲說,同桌之間練習說,四人小組互相說,等等。通過說,訓練思維方法;其次,引導學生用簡明、准確、規范的數學用語,完整地回答問題,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後,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出定義、法則或公式,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1.講體會,學生通過讀教材、讀書刊,聽上課、聽發言後,通過自己的反思,再將自己「讀、聽」的體會講出來,可以加深「讀、聽」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講教材內容,講報刊雜志中的數學,講課外讀物上的內容概要,講對老師上課、同學發言的看法,甚至講自己存在的疑問等。在講同學發言看法的同時,拓寬了評價的渠道和方式,也對知識進行了再學習和思考。
2.講思路,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但不能為解題而解題,應在解題過程中重視解題思路的講解,哪怕是錯誤的思路從中也能吸取經驗教訓,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以學生的作業作為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唯一通道往往掩蓋了學生思維的完整過程,是不全面的。通過學生大膽地講,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思想,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以利於教師掌握准確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四、學會「寫」
數學學習中的「寫」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它是對「讀」、「聽」的檢驗,對「講」的深化。要指導學生將數學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數學符號是數學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不僅簡潔美觀,而且便於記憶和使用;熟練掌握數學中常用的書寫格式;會作圖,作圖包括根據條件作圖,解題時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直觀圖形。
除通常要完成的書面寫(做)作業外,還應包括寫數學日記等。
寫數學日記通過閱讀教材,以及報刊雜志、課外讀物和生活中的的有關數學內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內容概要寫下來,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積月累,培養興趣,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五、學會「用」
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來源於生活,又要回歸於生活。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類經驗的總結,是構成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與數學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如「學以致用」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不是一件簡單、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事情,應該讓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提煉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樣有助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有助於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決其他學科問題和生活、生產實際問題。真正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六、掌握科學的方法才是學習數學之道
小學數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實現高效的教學。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要想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除了教師教學得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自身具備一些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的學習數學課程。下面為同學們總結了一些具體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1、學會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2、掌握思考方法。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_厘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3、總結解題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學生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發展。
4、善於質疑問難。
學啟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學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慾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5、歸納總結思想。
在研究一般性性問題之前,先研究幾個簡單的、個別的、特殊的情況,從而歸納出一般的規律和性質,這種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稱為歸納思想。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就是歸納思想的應用過程。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運用歸納思想,既可認由此發現給定問題的解題規律,又能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新的客觀規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題。因此,歸納是探索問題、發現數學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維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6、掌握記憶方法。
要想學好數學,對老師所講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重要結論、解題規律都必須記住。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記憶的方法。1.理解記憶法。很多數學知識,光靠死記硬背不容易記住。如果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就不容易忘記了;2.分類記憶法。許多數學知識之間往往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如果我們對它們進行恰當的分類,就可以形成一個知識網,記住了一個就記住了一類;3.比較記憶法。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比較弄清它們的聯系與區別,把兩個概念組成一對進行記憶,也不容易忘記。
另外,數學中所涉及到的數學學習方法還應是對大多數學生適用的「通法」,而不能是適用於少數個別學生的特殊方法。
總之,學法指導應由「學會」向「會學」發展,從根本上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
『貳』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辦法和措施
一、平時教學始終貫徹「實、活、准、精」的原則。
「實」即實事求是,從本校、本班、本學科的實際出發,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即因材施教,分類推進。①注重對尖子的培養,以B組題為他們的作業,在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的完整、完美。在這方面,與中考成績優良率高,不無關系。對於接受能力好的同學,課外開展興趣小組,培養解題技巧,提高靈活度,使其冒「尖」。
②注重後進生的轉化。首先如何調動後進生的積極性呢?採取低起點,出課本的例題、習題,使之考得興趣,樹立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業,組織補考,直到考好為止。③注重中檔學生成績的大幅度提高。這部分學生對知識掌握不太牢固,解題時常丟三拉四。因此,力求解題嚴密、細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規失分甚多。「活」即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就是要盡量採用啟發式教學法、點撥法、討論式、圖表法,比較法等多種教學和手段。如平時對應用題,一般可採用圖表法來分析題意,列出方程而求解。其次還要教給學生解題數學思想方法,重視能力培養,加強「聯想、想像、轉化」思維訓練。如今年中考最後「壓卷題」學生做得較好,這都與平時注重數形思想的強化分不開的。
「准」即以大綱和教材為准。以課本為主線,嚴格按照大綱要求,狠抓雙基、重視訓練,同時,還強調學生解題的規范化和准確率,把這個「准」字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和練習中去。
「精」即要做到精選、精講、精練、精評。不搞題海戰術,但不練習、不強化也不行,這就要認真備教材、教法、學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這就要從「精」字作文章。
二、把握方向,立足實際,穩步扎實地分階段地進行復習。
緊扣《大綱》與《考綱》,明確復習目標,合理安排「三輪」總復習。
①第一輪復習雙基進行歸納復習,全面鞏固知識點,適當系統歸納,對縣編調研卷中的基本題採取「講、練、評」,適當強化「雙基」訓練。力爭後進生「脫貧」。
②第二輪復習時,系統梳理各單元知識、綜合訓練,做到重點問題重點練,難點問題分層練,易混問題對比練,克服定勢靈活練。注意一題多解培養發散思維,多題一解培養化歸思維。
③第三輪緊扣「重點」,力求突破。如何解好最後二道題,是本科成績好壞之關鍵。因此,需掌握解題方法、解題規律的解剖,聯想、數形轉化的思想方法的訓練。
『叄』 怎樣教好數學
怎樣教好數學? 20分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邏輯思維也剛剛開始,所以教小學數學是比較有挑戰性的,我的體會是:
1. 盡量用直觀的,講故事的方法來教學。小學生喜歡聽故事。一年級開始學數字,可以講一些數字的故事,舉例講為什麼要有數字等。
2. 盡量講多一些數學背後的意義。如為什麼要有小數,為什麼要有分數,這些數字有什麼用處。
3.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思維能力,可以舉比較誇張地例子。如講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可以舉狗追食物的例子。可以比較誇張地說讓狗跑彎路等。
4盡量貼近小學生的生活舉例。
參考:怎樣學好數學的是十三種好習慣
方法
1、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註、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准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後作業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並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5、善於「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於「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幹,最終統一對真知的認同。
7、力求「斷」的習慣。
民族的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因此新大綱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時不受常規思路局限,樂於和善於發現新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詮釋數學命題,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問題,能創造性地操作或製作學具與模型。
8、提早「學」的習慣。
從小學生認識規律看,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必須牢牢抓住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四個基本環節。其中,課前預習教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隨著年級的升高、預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復「查」的習慣。
培養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新大綱明確了的教學要求。練習後,學生一般應從「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合理、靈活、正確,應用題、幾何題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學」等幾個方面反復檢查驗算。
10、客觀「評」的習慣。
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本身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只......
怎樣教好數學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認為關鍵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那種一味的灌輸,不是解決的辦法,而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學生去理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融入整個課堂學習氛圍中,達到「教」孜孜不倦,「學」樂而不疲,同時,學生的熱情也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使教師越講越生動,越講越精彩,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
一、認真搞好教學各個環節的工作。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備教材、備學生、備大綱,盡可能深入淺出的進行講授,作業要強調精練,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上課方法、課程進度等。
二、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觀念。
每個人均有獨特的天賦,都有培養價值,關鍵在於要按照他們早期所表現出來的天賦,適應其特點進行教育。數學教學的困難是暫時的,核心是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教師應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意識,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學生獲取進步,這是做好數學教學工作的前提。
三、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學生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哪怕是對他們的微微一笑,一句口頭表揚,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都可能為其提供熱愛學習,進而刻苦鑽研數學的契機,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力量。
四、讓學生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較差學生數學學習跟不上是由於在學習上基礎薄弱,他們缺乏學習自信心。教師就應充分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不斷成功,提高學生自尊自信的水平,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的機制。
五、科學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教學講成「報告課」,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乏味的感覺。學習沒勁頭,但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根據這種心理,應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使用教學模型、電腦等教學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 *** 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
通過對較差學生的輔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對差生要更有耐心,講話語速一定要慢、清晰,教學講解需要更清楚、更詳細。甚至對所講的問題要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如有些幾何語言、數學語言,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反復記憶,達到熟練運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作到不厭其煩,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差生時要特別注重組織教學的技巧,問題分析要透徹,解題思路一定要簡潔清晰,要善於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才能更好的實施教學,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知識。
怎樣才能教好數學?
學好數學首先要喜歡數學,不討厭還要感興趣,你可以先建立一種做出題來的成就自豪感,在成功體驗中讓自己愛上數學。提升自己數學的話最好多鍛煉盯己的做題思維,每做一題先自己獨立思考,一定弄明白為什麼這樣,積累多了數學知識一定會更加融會貫通。
怎麼教好數學課?
怎樣學好數學的是十三種好習慣
方法
1、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註、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准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後作業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並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5、善於「問」的習慣。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於「辯」的習慣。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幹,最終統一對真知的認同。
7、力求「斷」的習慣。
民族的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因此新大綱強調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思考問題時不受常規思路局限,樂於和善於發現新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詮釋數學命題,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問題,能創造性地操作或製作學具與模型。
8、提早「學」的習慣。
從小學生認識規律看,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必須牢牢抓住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四個基本環節。其中,課前預習教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隨著年級的升高、預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復「查」的習慣。
培養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這也是新大綱明確了的教學要求。練習後,學生一般應從「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合理、靈活、正確,應用題、幾何題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學」等幾個方面反復檢查驗算。
10、客觀「評」的習慣。
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本身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11、經常「動」的習慣。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帶有明顯的具體性,所以新大綱強調應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學習理解數學,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應強調學生手腦並用,以動促思,對難以理解的概念通過舉實例加以解決,對較復雜的應用題通過畫圖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對模糊的幾何知識通過剪剪拼拼或實驗達到投石問路的目的。
12、有心「集」的習慣。
......
『肆』 如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中學數學教育是義務教育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的問題不僅是讓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也應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數學教育,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具體說來即為怎樣上好數學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概括起來就是要提高課堂教效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幾點看法。
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要實現數學教育的育人目的,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要從一下幾點做起。1、確立學生的主題地位。轉變觀念學生主動參與是學好數學的根本途徑,要實現主動參與,為此,教師須把教學的'著力點確定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上,巧妙地運用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切磋,共同提高,從而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在教學中要大膽讓學生獨立實踐、獨立思考、自我總結,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其素質。因此,轉變角色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條件。2、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課堂上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觀點發出質疑並讓其發言,老師有錯的允許學生指出。讓學生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敢想、敢說、敢問、敢疑,最後養成會想、會說、會問、會疑的學習習慣。3、要創造主動參與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經歷有關的活動方面,以使學生能從中獲取對有關知識的體驗。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其中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則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質疑和進去精神。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經指出:「由平常的思想態度轉變為科學的思想態度,伴隨著停止想當然地接受某些東西,而採取一種批判、探究、測試的態度。」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說:「如果其他人也像我一樣不迷信權威,持久而深入地探索數學真理,那麼也將做出我所做的發現。」無論是數學家還是教育家,盡管看問題的視角不一致,但他們均指出了「質疑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質疑就要對它探究,這時需要的是進取的精神。
教師所教的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是前人已經創造出來的知識,這個創造過程中充滿了質疑、判斷、分析,而教學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是這些過程的再現。讓學生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使他們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並幫助他們將正確的觀念與錯誤的觀念進行比較,促其作出自覺的「選擇」,進而促使他們形成自己的主體思維意識,使他們思維的品質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升華和發展。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能力。
開放性問題對教學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數學開放性問題在國際數學教育界已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開放性問題正以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有較強的刺激因素,能形成強烈的認知沖突等特點,逐漸吸引著每一個教師,它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教學如果能以這些開放性問題為載體,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那麼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一定能得到良好的培養。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教授指出:優秀的學生倒不在於他優秀的成績,而在於他優秀的思維方式。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到這一點,正確並積極設計與使用數學開放題,以充分發揮數學開放題的教育功能。這樣使學生能進行由正及反,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發現創造的思維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進行數學方法與思維的交流,為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平台。
四、數學思想方法與實際生活的數學教育。
抓好數學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在於即使學生把教給他的所有知識都忘記了,但還有能使他獲得受用終生的東西,那種教育才是最高最好的教育。這里「受用終生的東西」在數學中就是指「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可見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價值之所在。我個人認為數學思想方法是用顯現的數學方法形式展示隱性的數學知識本質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相對穩定的特徵,是研究數學理論和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導思想,主要包括:化歸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形式化語言思想方法;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方法;公理化思想方法;概率統計思想方法;構造思想方法;歸納與猜想等。因為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獲得知識的手段,它比知識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因此,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在數學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在中學數學中,數學教材以及數學知識可以變動,但是不管怎樣變動,數學思想方法總能發揮它的作用。可見在教學中僅僅簡單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堆積是不可能培養出數學能力的,只有理解和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下,運用數學思想方法駕馭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才能顯示出數學能力。因此,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育的關鍵所在。
『伍』 初中數學教師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
導語:我們說,學習初中數學不同於學習其它的學科偏重於記憶,如果學習數學偏重於死記硬背,那麼要學習好數學則是很難的。我們要引導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初中學生學習好數學一定要培養學生具有探究性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
一、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反復使用的方法將變成人們的習慣行為。什麼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向學生做了如下具體解釋,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1.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
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2.課前預習或者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
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3.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
“學然後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什麼地方該精雕細刻,什麼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4.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
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5.獨立作業
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6.解決疑難
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於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7.系統小結
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8.課外學習
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求知慾與學習熱情。
二、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由於年齡不大,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麼初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三、創新教育評價方法,鞏固教育效果
課堂教育評價的意圖是全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心,推進學生的全部發展。在自立探求為主的課堂上老師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展開學生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以鼓勵評價為主,既評價學習進程又評價學習成果,有助於推進學生探求學習。選用多種評價方法來表現學生團體才智,發揚學生協作學習、互助學習,培育學生交往能力和競爭意識。
新課程理念強調,在教育活動中,老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著、協作者,有用教育要以學生的前進和發展為主旨。在新課程理念下,施行有用教育要傑出老師的主導地位,緊緊圍繞教育三維目標,激起學生參加課堂教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幹非常好地施行有效教育。
四、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華羅庚先生倡導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是少不了的。
五、加強輔導,化解分化點
如前所述初中數學中易分化的地方多,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難度大、靈活性強等特點。對易分化的地方我們採取多次反復,加強輔導,開辟專題講座,指導閱讀參考書等方法,將出現的錯誤提出來讓學生議一議,充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通過變式練習,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以達到靈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積極學習新課標所倡導的諸多先進理念,並將其靈活運用到日常教學實踐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推動初中數學教育的良性發展,進而為促進初中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做好充分准備。
『陸』 如何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數學教育主要是思維的教育和實踐活動的教育。首先在課堂上,需要教師針對授課內容進行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其次可以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參與到用數學知識思維才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樣的話,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會越來越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