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有哪些
想知道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優化教學活動的策略,把握好活動過程中的操作環節,就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一
1.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教師的教學活動要靈活掌握,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教材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數學思維的主要形式,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比如,邏輯性的數學定義和公理等採用自學輔導法較為適宜;對於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採用問題探索法較好;對於教材中理論性較強的難點,一般採用講解法較好。還有 總結 性學習,即學生通過若干個例子提出一般規律;推理性學習,即只給出研究問題的對象或某些條件,由此可推知的問題或結論由學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讓學生觀察y=sinx的圖象,說出它的主要性質,並逐一加以說明。不同學習內容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才能創新課堂教法。
2.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
教師的教學活動教給學生知識 文化 ,同時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學習能力。人的成長和學習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潛在影響和指導著智力活動的取向,屬於情商的范疇。美國心理學家戈爾曼認為:「情商是個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在教學活動中,作為教學互動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是 教育 的非智力因素。傳統的師生關系已經不能滿足中學數學教育的發展,中學數學教學急需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素質教育突出教學內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友好、民主的融洽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師生順暢交流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張揚每個學生的鮮活個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就可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3.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培養。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參觀工廠、機房,介紹數學在各行業中的應用,尤其是數學應用在各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能夠促使學生擴大視野、豐富知識,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課堂學習是教學的主 渠道 ,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鞏固。它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用創新的眼光學習數學,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
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二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和轉換。為了達到傳授知識,提高能力的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並抓住教材加工的兩個環節:選擇和轉換。所謂選擇,一是要選擇教材中的關鍵內容,便於以點帶面,以線成串;二是要選擇能啟迪學生思維的良機。所謂轉換,就是把現成的教材轉換成既有教學內容又有活動步驟的「超文本」。
(二)活動情景的創設 。從靜止的平面教案到立體的課堂活動,首先應該把握好活動情景的超內創設這個控制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勝、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教學目標創設優良的活動環境,是一門教學藝術。在教學實踐中,遵循針對性、趣味性、創造性的創設原則,作了如下嘗試第一設置懸念,構建迫切學習的活動情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以"疑"為紐帶的動態統一體系。以問題作為出發點,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心理,從而造成積極活動的課堂氣氛。採用電教手段,構建多媒體的活動情景。第二現代科技的發展,為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優化組合多種媒體,不但能夠展示活動內容的某些細節和動態變化過程,激發學生多種感官協調活動,而且可以節省活動的時間和拓寬活動的空間。在進行練習、總結等反饋活動時,可組織學生把答案寫在膠片上,用投影的形式來交流。
(三)活動過程的組織和調控。落千丈為了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保持著積極思維的心理狀態,教師必須把握好活動過程中的兩個要素: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的調控手段。
活動的組織形式可分為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班級活動,其選擇必須根據問題的特點和活動的要求。為了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個體活動必須貫徹在活動的始終,而通過小組活動和交流,能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並在與他人思維的比較中得到補充和完善 。班級活動是活動開展的起點和歸宿,通過教師的調控、點撥和全班學生的集思廣益,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達到更深層次的掌握和理解。
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三
一、注重情感動力的培養,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必須具備有意義的學習狀態,表現為積極主動地把新舊知識加以聯系,這種聯系的過程就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沒有這種動力,新舊知識的相互轉化、相互作用就不能積極、主動的發生。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我認為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列舉典型,說明意義,明確目的,使學生感到學習和探求的需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在教學比例尺時,教師可讓學生在操場上試著畫學校校園平面圖( 簡筆畫 ),根據學生的作品問:「我們的校園只有一張紙大嗎?」(不是),「哪你們是怎樣想的昵?」。然後闡述比例尺在設計圖紙和繪畫等活動中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通過設置疑問、製造懸念、創設情景,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慾。如教學通分時,先讓學生比較1/3和2/3的大小,然後有意讓學生比較1/3和1/4的大小時「卡殼」,製造懸念,創設情景,使學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慾狀態下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二、注重學生的認識結構,搞好復習,作好鋪墊
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角度看,任何新的知識都是在原有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生長起來的,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認知停靠點。在學習新知識時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作好鋪墊,架起「認知橋梁」,做到溫故而知新是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前提。比如在教學小數除以小數時,在黑板上寫出8.4÷0.7=?,讓學生試著計算。
學生開始很有信心,通過討論還是無法解決,這時教師別開話題,引導學生復習除數、被除數都是整十的整數除法(90÷30)的算理,(同時縮小10倍後商不變),從而發現小數除以小數時也可用商不變的性質來解決。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新知識。
課堂教學活動的操作策略四
一、增加直觀演示,減少空洞說教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性為主,抽象空洞的說教難以喚起學生的思維共鳴,直觀形象的事物更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圖片、實物、投影、演示乃至計算機多媒體的運用。巧設情境、縮短時空跨度,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例如:我在教相遇問題應用題「小軍和小紅同時從家裡相對走向學校,小軍每分鍾走50米,小紅每分鍾走60米。經過5分鍾兩人在校門口相遇。
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時,我讓每位學生拿出預先做好的學具,兩只手分別握著「小軍」和「小紅」,老師提出要求:「聽口令後同時按要求走,走時每位同學口中喊口令,5分鍾後停止,並且不要動。」學生按要求演示,演示完,老師問:「他們兩家相距的米數正好是什麼?」學生回答:「是兩人5分鍾所走路程的和。」然後讓學生自己嘗試練習,討論解法。通過老師和學生直觀形象的演示,生動有趣地呈現教材中的內容,使學生在有趣的演示中感悟並掌握了兩家相距的路程就是兩人所走路程之和的知識點。
二、增加實踐操作,減少理論灌注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如果老師一味追求理論化,直接把書上的概念、規則等灌注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當,我認為數學是「做」出來的,這里的「做」就是教師要把抽象化的事物具體化,把抽象的知識寓生動活潑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手使腦得到發展,使他變得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他變成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鏡子。
例如:為了證明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先讓學生先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用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讓學生沿對角線把這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三角形,並把兩個三角形比一比,問:「這兩個三角形有什麼特點?」學生可以得出這兩個三角形完全一樣。我接著說:「你能把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你試試看。」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拼出了不同的平行四邊形。我逐一把學生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追問:「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從你剛才所做的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討論,學生得出「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一結論。這只是一節練習課中的小高潮,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發現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結論,這樣的發現是積極主動而有效的發現,是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的開始。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相關 文章 :
1. 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2.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3.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4. 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5. 小學數學最新教學方法有哪些?
2. 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哪些游戲可以玩
1、倍數游戲:按座位順序,第一個同學念1,接下來第二個同學念2,第三個同學要拍手(輪到3的倍數拍手)沒拍手或念錯的要罰那個人表演;
2、搭火柴:限的的火柴看誰搭的火柴圖形多;
3、擊鼓傳花:老師拿著黑板擦敲桌子,速度慢的時候是正常傳遞,速度快的時候說明快要停下來了,讓同學掌握節奏感;
4、可以下五子棋。
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有哪些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
觀察、實驗、練習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不給知識的包袱,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小學生的思維,在四年級之前,是以認識「具體實例」、「直觀特徵」為標志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四年級之後,則向掌握「主要屬性」、「種屬關系」、「實際功用」為標志的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過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1、啟發、游戲、繪畫、討論、出題
2、小組討論、小組比賽、小組挑戰、奪紅旗、做游戲
4. 數學活動有哪些啊
數學活動有:群眾性的數學普及講座,紀念數學家,數學游藝會,數學園地刊物,數學競賽,數學小組,以及學生個人的課外閱讀,翻譯、撰寫數學小論文等等。
數學活動是什麼:
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參加的與數學學習有關的各種活動。正確組織和吸引學生參加這種活動,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發展數學才能。
學校和教師要注意選擇和組織富有教育意義、適合學生年齡特徵、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自願參加, 並有組織、有目的、有成效地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活動的方式:
可以是製作教具,指導閱讀數學書刊,辦數學牆報,編數學論文集,進行專題報告(如中外數學史、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某些現代數學理論的通俗介紹等),辦數學故事會,進行數學競賽,舉辦數學游戲,實地測量等。
5. 有哪些初中數學課活躍氣氛的游戲
1、明7暗7游戲
班內同學報數,當遇到7、17、27等有明顯「7」的,要說「過」;當遇到7的倍數時,14、21、28等要說這個數的下一個數,當你輪到14時,你要說「15」。這個最容易出錯的為27的下一位同學,因為27的說完「過」,說「28」的要說29。
2、24點
任意抽取4張牌(稱為牌組),用加、減、乘、除(可加括弧,高級玩家也可用乘方開方與階乘運算)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且只能用一次。
以自己獨具的數學魅力和豐富的內涵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這種游戲方式簡單易學,能健腦益智,是一項極為有益的活動。
3、「找零錢」 游戲
男生代表1元錢,女生代表5毛錢。由老師說出具體價格數目,由男女生自由組合,最快組合完畢的即為獲勝者,落單或者組合錯誤的則視為失敗。 游戲意義:讓大家都了解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游戲
7或8個人一組(通過分發撲克牌隨機組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出自己的組長,然後順時針依次介紹自己(包括姓名、家鄉、性格、愛好),最後由組長來總結發言並介紹自己小組所有成員的基本情況。
5、搭火柴棒
它主要是考查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聯想歸納能力和積極探索能力。用火柴棒搭成由6個等邊三角形組成。請你移置其中的4根火柴棒,使之成為3個等邊三角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