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_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精選
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喜歡看一些數學趣味 故事 ,這些趣味故事可以更大開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面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篇(一)
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個叫扎克的長工,答應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到了年底,古依木對扎克說,你的工錢存在我這兒,將來可以辦大事。老實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過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辭退。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來,說:“你在我家做了19年,現在我給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聽急了,說:“老爺,你講的每年給‘一頭牛’的工錢,怎麼變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兩眼一瞪,咆哮說:“那是你聽錯了,老爺還會賴你嗎?”不容分說就把他趕出了門。
扎克提了19斤油獃獃的坐在路旁。這時正好看見阿凡提騎著小毛驢過來了。扎克連忙把這事告訴阿凡提,請他幫忙算回工錢。阿凡提想了片刻說,好,我和你一起上古依木家裡去評理。”
古依木在家裡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進來,古依木心裡有點慌,裝著笑臉道:“阿凡提先生駕到,不知有何貴干?”阿凡提說:“扎克想做個小生意,特來借三兩銀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爺肯不肯。”古依木一聽,心寬了,連說:“有阿凡提先生作保,當然可以。扎克是老實人,年息對本對利就行了。”於是,三對六面寫好了借據。古依木正要去拿銀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說:“辦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錢是對本對利,那麼,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這里,也應該對本對利。”古依木眼珠一轉,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錢能有多少,大不了幾百斤油吧!就說:“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於是,阿凡提拿過算盤說:頭一年,工錢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錢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結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嚇得目瞪口呆。最後連連央求:“阿凡提先生,請你向扎克 說說 好話,我情願還他19頭牛的工錢!”
扎克拿到了19頭牛的工錢,三兩銀子當然不借了。
請問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對本對利的演算法,19年的本息賬,到底是多少?告訴你,結果是524287斤油。你如不信,不妨自己算算看。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篇(二)
在距離現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國是處於魏、蜀、吳三強鼎立的三國時代。
有一天,吳國的孫權送給魏國領袖曹操一隻大象,長久居住在中原的曹操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龐然大物,好奇地想知道這個大怪物的體重到底有多重?於是,他對著臣子們說:「誰有辦法把這只大象稱一稱?」在場的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有人回家搬出特製的秤,但大象實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有人提議把大象一塊一塊地切下分開秤,再算算看加起來有多重,可是在場的人覺得太殘忍了,而且曹操喜歡大象可愛模樣,不希望為了秤重失去它。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正想要放棄的時候,曹操七歲的兒子─曹沖,突然開口說:「我知道怎麼秤了!」他請大家把大象趕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個記號。然後又請大家把大象趕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頭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剛剛畫的那一條線上為止。接著,他請大家把在船上的石頭逐一稱過,全部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小朋友,曹沖是不是很聰明?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時代,曹沖的 方法 的確很聰明,可是,現代的工具非常發達,我們發明出許多的工具來稱重的東西,不須要再大費周章地一筐筐地搬石頭。
小朋友,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一隻小狗、一袋砂石、一顆蘋果、一卡車的木頭、一台貨櫃車,分別要用什麼工具來稱重最適當?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篇(三)
現在人買狗,有些是為了看家防盜,有些是為了上山打獵,有些是為了偵查破案,有些是為了觀賞消遣。古代人也會為了各種目的買狗。下面是中國古代數學書《九章算術》里一道關於買狗的應用題:
今有共買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適足。問人數、犬價各幾何?
題目的大意是說,現在有幾個人合買一條狗,每人出5文,還差90文;每人出50文,剛好夠了。問有多少人,狗的價錢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錢數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剛好補足了原來短缺的錢數90文,所以人數是90÷45=2,
狗的價錢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兩個人,買一隻狗要100文。
《九章算術》里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幾個人合買一件東西,拿出來的錢有時候多了(盈),有時候不夠(不足),有時候剛好(適足)。這種算術題型很常見,至今還叫做“盈虧問題”或“盈不足問題”,保留了《九章算術》的傳統。
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篇(四)
阿凡提運用他的聰明才智為人民行俠仗義,無情地嘲弄那些殘暴而又愚昧無知的封建統治者,那些老爺們對阿凡提恨之入骨。
一天,國王召阿凡提進宮,煞有介事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先生,聽說你經常在外面講我的壞話,這樣吧,人們都說你很聰明,我這里有一個問題,你如果能解答出來,我就釋你無罪,如果答不出來,那就加重處罰。”原來,國王想用這個辦法作借口來報復阿凡提。國王讓人拿來了三個盒子,對阿凡提說:“這三個盒子中只有一個盒子里放著我的一粒珍珠。每個盒子上各寫著一句話,但只有一句真話,其餘都是假話。你給我找出珍珠在哪個盒子里。”阿凡提一看,第一個盒子是紅色的,上面寫著:“珍珠在這里”;第二個盒子是藍色的,上面寫著:“珍珠不在紅盒子里”;第三個盒子是黃色的,上面寫著:“珍珠不在這里”。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個盒子里。國王和手下大臣一聽,一個個都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國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聰明的小讀者,你能找出珍珠在哪個盒子里嗎?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個規律,要麼是這,要麼是那,不可能兩者都是,這一規律叫排中律。如果珍珠在紅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黃盒子中,那麼紅盒子上的話和黃盒子上的話都是真話,這與“只有一句是真話”相矛盾,所以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珍珠在藍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紅盒子和黃盒子中,那麼藍盒子和黃盒子上的話也都是真話。因此,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珍珠在三個盒子中的一個盒子里,既然不在紅盒子和藍盒子里,那麼一定在黃盒子里。
看了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的人還看:
1. 小學數學教學有趣故事
2. 小學數學課堂小故事
3. 數學趣味小故事
4. 趣味數學小故事集錦
5. 幼兒趣味數學小故事大全精選
6. 小學數學教學故事
『貳』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一】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篇二】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內容及「做一做」,練習一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准備: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小豬頭、磚頭、木頭圖片。
學具准備:鉛筆。橡皮。梨片。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提問題
故事:三隻小豬長大了,要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生活了。他們各自蓋了一間小房子。大哥蓋了一間草房子,二哥蓋了一間木頭房子,小弟蓋了一間磚頭房子。房子蓋好了,他們高高興興搬進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來了一隻又餓又渴的大灰狼,他先來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勁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給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裡。可大灰狼又使勁一吹,結果二哥的木頭房子也給吹垮了。沒辦法,哥倆趕緊逃到小弟家裡。這次不管大灰狼怎麼吹,磚頭房子一動也不動。後來,三隻小豬一起動腦筋趕走了那隻壞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豎起大拇指說:「還是磚頭房子最堅固。」這一天,天氣可好了,河裡的小魚高興地在水裡游來游去,咦!為什麼那邊的草地上那麼熱鬧!小魚「嘩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來三隻熱心的小豬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幹得可歡呢!小房子很快就蓋好啦!那邊的石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一)教學「同樣多」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個豬兄弟》。教師放錄音《三個豬兄弟》,請學生聽後回答(一邊看書一邊回答):
1、三個豬兄弟為什麼要幫小兔蓋房子?
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好客。
2、圖上有幾只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3、一隻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餘的磚頭?有沒有多餘的小兔?
一隻小兔對著一塊磚,沒有多餘的小兔,也沒有多餘的磚頭。我們就說:小兔和磚頭同樣多。
(板書:和同樣多。)
學生模仿說一遍。不要求學生和老師說得一模一樣,只要能完整說明意思即可。
4、圖上還有哪些物體同樣多呢?(隨意比較)
(二)操作(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六塊橡皮後,要求學生把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
指1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課桌上擺。最後學生看自己擺的和投影儀上擺的是否一樣。
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
在梨片(5個)下面擺蘋果片,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擺好後回答:梨片有幾個?一個蘋果片對著一個梨片……,有沒有多餘的?梨片和蘋果片怎樣呢?
(三)教學「多些、少些」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豬頭圖片、木頭圖片。)
2、一個小豬頭對著一根木頭比,最後有沒有多餘的小豬頭?有沒有多餘的木頭?是小豬頭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後請小組長代表回答。教師板書:多、少。
教師說明:木頭多、小豬頭少,我們還可以說木頭比小豬頭多,小豬頭比木頭少。學生模仿說出誰多誰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圖上還可以比什麼?(隨意比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題)全班同學動手操作,1名同學到投影儀上操作。
1、第1行擺5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第2行擺幾個○?
2、第1行擺4朵紅花,擺的黃花比紅花少1朵,第2行擺幾朵黃花?
二、運用新知
1、第1題:左圖是猴子多,右圖是骨頭多。(避免學生產生思維定勢)
2、第2題:學生觀察,看到公雞和鴨子雖然擺的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的密的鴨子的只數多些,而公雞只數少些。
3、第3題:學生在觀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樣多的基礎上,只需比較兩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第4題;此題是在同一排中比較多少,當第5次循環出現珠子時,只出現了一個黃色珠子,所以黃珠多而紅珠少。介紹你的方法。
三、小結:
【篇三】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學反思
《比多少》這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數一數」,對數的含義有了初步的感知,並且在入學前已經積累了一些相關的感性經驗之後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對「同樣多」「多」「少」並不是很陌生,但對比較的方法卻不是很清楚,並不一定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本節課就是要求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理解「多」「少」的含義。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的老師」。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時,才會集中注意力地去把數學學好。因此我把課本中小豬、小兔蓋房子的主題圖做成動畫片來播放,這樣極富兒童情趣的故事情節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能直觀的看到:一隻小兔搬一塊磚,兔子和磚都沒有剩餘,那麼就說小兔和磚同樣多。一隻小豬扛一根木頭,還剩下一根木頭,那就說明木頭多,小豬少。學生在滿懷興致地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對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這一知識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理解和掌握了。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應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獲得經驗。在教學中,我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共同
合作擺學具卡片,並讓學生說出,什麼和什麼同樣多?什麼比什麼多?什麼比什麼少?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中進一步理解「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在本節課中,學生學到了知識,獲得了積極地情感體驗,真正是在學中玩,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