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此,教師應樹立現代化教學理念,在教學課堂中科學引入各種新型且有益於學生成績提高的全新教學方式。如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是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協作與合作,讓學生學會交流學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最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另外,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課堂內社會心理的氣氛,還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非常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
一、合理分組,注重問題設計的科學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在於如何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教師應充分評估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如興趣愛好、心理素質、知識基礎以及學習的能力等,並在分組時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里都應該有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使組內結構變得合理。另外,由於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並不強,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雜的原則,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開動腦經、交流想法並進行組�忍致郟�從而迅速的找到問題的突破口,攻破知識難點,進而共同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合理分組後,提問「第一組的人數是多少,第二組又是多少?」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當學生回答正確後,教師應對學生的答案給予肯定。教師再問「那麼第一個小組和第二個小組的人數加起來一共是多少?」此問題稍微增加了一點難度,學生一般會選擇數人數來找到答案,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加法算出人數,如「第一組人數是4個人,第二組也是4個人,那麼兩組的總人數就是4加4的和」,然後教師再在黑板上進行演算,在學生明白4+4=8的時候,教師再鼓勵學生數一數,驗算答案是否正確。這樣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練習,並在學生理解能力的范圍內,相應的增加難度。
二、分組辯論,共同探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都是教師提問,部分學生回答,然後直接公布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只會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對於學習知識較慢,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慢慢的他們就會跟不上教師的學習進度。另外,若是碰上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法的時候,學生的想法不一樣,就會產生激烈的爭執,擾亂課堂的紀律,更不利於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有不同的爭議固然很好,說明他們在積極的思考,但要學會用正確的態度與實際證明來證實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爭吵。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人民幣元、角、分的的理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小紅去商店買10支鉛筆,每支鉛筆的價格為3角錢,那麼小紅應該付多少錢?應該怎麼付錢?」然後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若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勇敢提出來。如有些學生認為「應該付3塊錢,可以付3張1塊錢」有些學生則認為,「在付3塊錢的時候可以給2張1塊錢和2張5角錢」;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兩組,然後進行辯論並在辯論的過程中適當給予點撥,並找出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法,而且,兩組的解法都是正確的,進而產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然後教師再鼓勵學生共同尋找其他的解決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一來,學生通過思考並產生強烈的探索欲,然後積極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辯論、聽取不同想法等,從而培養了學生較強的合作意識。
三、適當給予獎勵與表揚,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由於低年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差,很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但也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再加上教師的數學教學模式吸引力不足,學生提不起興趣,進而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搞小動作、打瞌睡等現象,不利於低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為此,教師應主動尋找問題的根源,採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喜歡上數學。
如獎勵與表揚。小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好勝心理,教師可以以這一點作為切入點,讓學生進行分組競賽,然後對於贏了的小組進行表揚,並給予小紅花等,同時也要鼓勵其他的小組再接再厲等;然後在期末時評出冠軍小組,再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作業本、鉛筆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保持這份熱情。在競賽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讓學生明白不能只有自己一個人優秀,而是與組內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才能有更大的收獲。同時,當有些學生對知識點不很理解時,教師則應鼓勵已經學會的同學給予其幫助,從而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鬥志,還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求知探索欲,還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合作意識,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鬥志,對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的成績有積極的影響。
『貳』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廣漢福州路小學:張成勛
關鍵詞:合作交流學習,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合作氛圍,有效的教
學,有效的學習,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
一。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
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
式,
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綻放,
他是新教學理論下的
一道亮麗的教學風景。它不但包含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
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培養學習的合作精神,
更重要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利於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下面就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
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營造和諧的合作氛圍。
數學是為所有人的數學,而不是為少數人的數學。因此,面向全體學生,積
極為全體學生服務,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是每個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的目標。
眾所周知,在課堂上學生是主人,教師是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圍繞
「以
學生的發展為
本」
這個中心,
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的言討氛圍,
一個和諧、
開放的課堂氛圍,
這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條
件。
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師生之間、
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才會成為一種可能,
成為
一種需求;
在這種氛圍中才會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讓學生來表現自我,
同時在無
形中也產生了一種力量促使學生願意大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認真組織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方式。
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全體
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習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而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
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方
式不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而且對每位學習小組合作成員都有一定的督促作
用,
因此,
學生願意接受,
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但是,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
好動,
自製能力較差,
再加上我們學校農民工子女較多,
他們父母的文化水平較低,
又
成天忙於做生意,無心也無力管孩子的學習,所以他們的孩子的學習習慣較差,
組織不好,課堂就會出現混亂,盲目隨從,對小組內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
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與反對,
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觀點,
這
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
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
自主
學習的機會,有悖於合作學習的真諦。因此,做好「組織」工作是有效開展小組
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
我的做法是,
先把班內的學生按性別、
性格和學習情況以
及課堂上的表現按每
4
—
6
個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
流當,
每周一換,
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意識。
小組長對小組成員
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發言時要有順序,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
一人發言時,要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經
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能夠順利進行了。
三、明確要求
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
教師要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
完成任務的
方法等,
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要求任務之後,
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
組織組員有
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這樣做避免了學生亂說話和小組合
作學習的盲目性,
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也使那些膽小怯弱,
被動
的學困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充分體驗自身的價值。
比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
五年級上冊
「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時,
(課前要求每位學生准備好形狀大小相同
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在操作之前我提出:
「請同學
們拿出准備好
3
組三角形圖形,
動手拼拼,
能否用每一組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
已學過的圖形,
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說一說,
每組圖形中的三角形與拼成的圖形
之間有什麼關系?又如:教學人教義務版四年級上冊《認識幾分之一》時,我采
用了課件——大猴和小猴分月餅的情境。教學過程:師:同學們,看大猴和小猴
『叄』 小學數學中的小組合作該如何操作
1、營造一個自由、安全的氛圍。
「每一個學校,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自由、寬松、安全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往往先讓學生說說學習的困難,談談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現象,從中找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大家討論。在討論中允許每個同學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受任何的限制。當學生提出了古怪的問題,有了別出心裁的觀點,教師不僅要及時肯定,而且要讓他們知道,他的觀點很有價值。
對於學生這種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行為,教師一定要愛護和保護。同時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培養探索精神與合作精神。記得有一次,在教學圓柱體的特徵時,學生通過小組實驗,推導出「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也有可能是一個正方形」。這時有一個小組舉起了手,他們認為「也有可能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是否正確呢?我一面思考,一面說:「你們的想法很有創造性,但老師還不能證明是否正確,哪個小組能證明這一點呢?」各個小組的同學都進入了緊張的思考之中,不久就拿出了好幾種方案。又如,在教學中常常會發生學生爭執不下、難以判決的情況,這時就可以請學生充分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只作旁聽,或偶爾「插幾下嘴」進行旁敲側擊,讓學生在辨析中明理。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1)全體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抓好學生的個體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按自己的水平進行自我學習。比如在進行數學總復習時,採用「同質同組」的形式,自己選擇復習內容,設計練習,然後拿到小組中,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練練,不理解時合作解決。
(2)主動參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一堂課上,教師談得眉飛色舞,喋喋不休;學生靜坐於座位之上,或凝思,或念念有詞,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學生連提問的興趣都沒有了,談何主動性?故而,教師首先要視學生為學習合作過程中的唯一主體,讓學生由配角變成主角,主動參與。如我在教學《圓的面積》時,並非是直接講授,而是先讓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引導學生,「你還能拼成哪些圖形?」四人小組通過討論,實驗操作,將圓分割後拼成我們所熟知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並且計算出了各自的面積。接著將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然後集體歸納,推導出面積的計算公式。在整個過程中,小組成員齊心協力,一起實踐,一起計算,共同得出結論,在品嘗喜悅的同時,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是要精心設計合作的內容,讓學生自己提問,自己分析,自己解惑。並在合作中有所爭論,有所發現,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前,教師設疑,「汽車上的測示器記載行駛的千米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從而引入新課提出問題「車的輪子為什麼是圓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試驗論證,把測示器、車輪與圓的周長聯系起來,明確找出圓周長就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3)差異參與。根據學生實際,允許部分學生暫時先達到低標準的要求,可採用「同質同組」的形式。水平高的小組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討論,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中等層次的小組,可根據學生示範,先自己提問,再討論回答。低層次的小組,由於在小組里平等相處,沒有心理壓力,與小組同學一起提出問題,自由爭論,始終保持熱烈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人人參與,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而「異質同組」本身就有其差異性。
3、在課堂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
在這里主要是指合作,分工是明確的,而合作是主旨。合作主要有師生合作與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教師要尊重學生,加大與學生的接近度,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及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要多採用「角色對換」來縮短師生距離,增加師生感情。我在組織討論時,通常會與學生一樣,趴在桌上,與學生一起討論,這樣就在感情的交流上毫無障礙。
而生生合作就人員的構成看,可分為異質同組和同質同組。從組織的內容看有語言上的合作、作業上的合作。語言合作,在交流或討論時,小組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其次,發言者不但要善於說,還要善於聽,給每個同伴以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接著,是進入小組的辯論階段,允許各抒己見,但要以理服人,爭取小組意見的統一。在全班交流時,小組派代表進行發言,可根據層次差異、難度的高低,適當派出相應的人選。當小組的成員不能完整敘述時,還要給予適當的點撥。作業合作。通常是指在一些開放題或一個練習量較大,須重復計算的練習中。如果每題都做,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能有效提高效率。在一次活動課上有這樣一題:「一包香煙長9厘米,寬5厘米,高2厘米,這樣的10包可包成一個長方體,稱為一條。如果你是設計師,你能設計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案?哪一種最合理?」我首先讓學生討論有幾種可能性,學生通過研究得出了九種方案。教師進行一一演示,並且要求開展小組競賽,哪一個小組最先完成。這一道題讓一個學生計算,重復性太多,且一節課根本完不成。於是在計算時,各小組明確分工,根據組員的能力,合理安排,能力強的做兩題三題,能力差的只做一題,快速完成了任務。這樣既復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求解方法,又減少了計算中不必要的重復,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我又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在下面的圖形中,是有兩個邊長分別為厘米和3厘米的正方形組成,請從中任意的找出三個點或四個點,用線連接,求出該圖形的面積。」在此題中,方法多樣,光靠一人之力,難以迅速解答,且多有遺漏,這就需要通過多人合作完成。
4、讓學生自我管理,提高自覺意識
小組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規則,就好像脫韁的野馬,想到哪裡是哪裡。還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因而教師首先要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總方向,引導學生的合作達到預期的目標。其二是要重視對小組長的培養。著重提高組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組長的人選剛開始時,可以由老師指定,到一定時間,先小組評議,再進行推薦與自薦,重新認定小組長。其三,引入競爭意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間的競賽。同時,小組內也要進行競賽,與以前比,自己有了那些提高,還有什麼不足;與組員比,誰的方法多,誰的發言多,誰的設計最棒等等。比如在總復習時,通過組長的統籌安排,小組內的四人積極參與其中,認真復習,並相互約束,使自己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5、對學生積極評價,激發學習慾望
心理學告訴我們,不斷的成功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慾望,閃現出各種思維的火花。而《新課標》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因而在學習中,教師一定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對於學生思想中的閃光點,教師要積極鼓勵,並給予高度的正面評價。而觀點中的缺陷,教師要敏銳地感受到,引導學生,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積極進行調整,從而減少合作學習中的盲目性,提高合作活動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時,還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小組有意識的說說學習策略,並進行適當評價。其三,注重評價中的激勵意識,一次無意識的表揚,遠比十次批評更有效果,所以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甚至不批評。正如學生通過小組實驗,推導出「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也有可能是一個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教師隨口贊道,「真是天才」,竟使得這一小組以後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又如,對於在競賽中獲勝的小組,教師一定要大力表揚,使學生加強學習興趣。
『肆』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策略,是與「個體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教學策略和學習組織形式,是一種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務的互助性學習方式。本人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並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索與反思。
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和實施過程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以班級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活動形式。其基
本形式為:設計合作內容和目標→小組活動→反饋評價→歸納點評。
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活動內容
小組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所以老師設計小組活動時,要有明確規定的目標。通過什
么樣的小組活動,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標,老師必須在設計時考慮到,否則學生盲目活動,不能有效地合作學習。另外,對活動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設計,不能設計太難或操縱性不強的活動,最好是根據地學生特點,設計一些容易操作,趣味性強的活動,要照顧到所有學生的水平,才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共同進步。
分組就座,明確分工
本人在課堂上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時,主要以前後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就是以4
至5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男女比例、性格各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針對組內人員各自的特點進行不同分工,例如:組長、發言人、記錄員、聲控員、檢查員等。
小組活動,交流反饋
課堂上,老師首先提出合作任務,在學生進行合作之前,要讓他們明確合作目標。
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引導,然後留給學生一點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各自去構思設計思路,再進行組內交流,在學生充分交流後,各組再選出一至兩種最佳方案,由發言人向全班匯報各組的方案,其他同學適當補充。在學生合作期間,老師積極關注學生的活動,適時點撥。在學生設計方案中,有的學生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也給予肯定和鼓勵。設計的方案多種多樣。有的設計很精美,有的設計特別有創意……,當然有的也很不盡人意,設計很復雜,盡管如此,我們也給予鼓勵,並讓他們在分析和審美觀中,對方案進行取捨。
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
的教學。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評價小組的整體情況,當然也有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小組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指導學生統一認識,得出結論。另一方面,對小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如哪一組最團結協作,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最遵守紀律等。對小組中成員的表現,也要進行階段的評價,主要從是否積極參與,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反思
1、「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遇到障礙,使合作無法進行,此時需要教師及時發
現並及時點撥,使小組合作能繼續進行。因此,教師課前要對活動過程進行充分的預設和安排,讓小組合作活動過程活而不亂、井然有序。這點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教師應變能力的挑戰。
2、「小組合作學習」前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
合作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合作需要基礎上的,在學生個體解決某個數學問題遇到
障礙,苦思而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價值,才有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視了「獨立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有些課為了追求合作氣氛,往往呈現問題情境後,不留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立刻宣布「下面開始小組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方案,容易造成要麼組內優生一言堂,要麼使討論流於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
3、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和思考
傾聽不僅是獲取、提煉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教師適時提醒學生
要帶著問題傾聽,邊傾聽邊思考,特別注意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思路與方法,從而在交流中獲取有效的信息,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問題。
4、表面熱鬧不應是合作學習的追求目標
由於問題的不明確或難易,各小組會出現不同的情景:有些小組特別安靜,各小組
成員都不作聲,既不討論也不進行分析或計算,就等老師宣布討論結束或出示問題結論;有些小組的討論成了個別學生的一家之言,其他同學是人雲亦雲;小組成員或坐或站,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爭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本不去聽其他同學的見解。這種合作與討論看起來很熱鬧,實際效果非常牽強,實質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
以小組團體成績作為獎勵依據
不以個人成績為評價依據,而是以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整體成績為評價依據,
就是在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促使小組內部的。
『伍』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有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一、 正確掌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並非簡單的小組討論。它是一種有組織的、系統的、有結構的教學組織形式。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根據教學班級情況劃分小組,一般8—10人一組,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生個性盡量平均分配,不能出現高智商組,也不能出現低能力組;其次,賦予每個小組成員固定的職責。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全組的總體安排,,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有自己的責任區,有自己必須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再次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定期交換分工,也有得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 制定恰當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實質是通過學生互動,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我們不能造成少數人學習,多數人休息。教師就要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則將會損壞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還要幫助他人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採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制定學習目標,只有小組成員都完成任務,小組學習目標才能最終達成。
三、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採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布置任務,遊走幾圈,聽取各小組報告,就宣布結束了。使小組合作學習處於自由放任狀態。在整過學習過程中,教師就要起到主導作用,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了解小組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合作學習方法。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測試的方法,了解學生合作學習質量,對優秀的合作學習小組及學生給予激勵,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更好地參與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來。
四、 建立激勵機制,培養合作精神。
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還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應該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對小組學習的貢獻等等方面的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小組合作學習,增強集體觀念,培養合作精神,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陸』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綻放。它不但包容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習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下面筆者就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認真組織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全體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習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而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方式不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而且對每位學習小組合作成員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學生願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好動,自製能力較差,所以組織不好,課堂就會出現混亂,盲目隨從,對小組內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與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觀點,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於合作學習的真諦。因此,做好「組織」工作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內的學生按性別、性格和學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表現按每4—6個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每周一換,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意識。小組長對小組成員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發言時要有順序,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言時,要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能夠順利進行了。
二、明確要求
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要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等,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要求任務之後,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組織組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這樣做避免了學生亂說話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也使那些膽小怯弱,被動 的學困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體驗自身的價值。比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時,(課前要求每位學生准備好形狀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請同學們拿出准備好3組三角形圖形,動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組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說一說,每組圖形中的三角形與拼成的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再如人教版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教科書第91頁的例題,要求根據乘船的要求,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學二年級四個班的學生乘船去鳥島春遊。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目要求讀,在學生理解題意後,提出小組合作要求: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做記錄,其他同學按要求,分別為南瑞小學二年級學生設計最佳乘船方案,並填寫好乘船方案,然後在組內評價,看看每個人的設計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三、優選內容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並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教學「筆算乘法」時,通過對幾個學生的板演進行評價後,在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筆算乘法應注意什麼?」這時小組每個成員都會有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可以相互補充,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筆算乘法的計演算法則。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因此會記憶深刻。對於那些開放性的練習,在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之後,再進行小組交流。再中學習面積單位後,測量學校籃球場面積時,我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小組自主確定要測量的面積大小,小組中有的同學記錄、測量、監督測量和匯報測量的長度。小組成員合作完成,讓學生感受到與人合作學習地樂趣。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撞擊點開展討論。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形水桶所需鐵皮多少?要求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應該算幾個面?為什麼?」通過討論使學生真正理解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有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靈活的求出圓柱的表面積,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及時指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導,如小組成員中有的學生參與的不夠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膽小不敢發言,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這時我就給以具體指導,教育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和同學說話態度要友好,遇見和自己的觀點不同,你可以這樣說,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幫你補充一下……」為了培養學生友好合作,在活動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題型訓練,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口算加法計算」時,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組准備一份小木棒,操作時我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發現有些小組表現得好,完成任務得很好,給予表揚。但是也有個別組的學生在爭搶,這些小組活動不僅秩序亂而且任務完成得也慢。這時,我就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讓學生進行討論,並且讓表現好的小組說說他們是怎樣做的,通過這樣的教育,培養學生與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質。
五、總結評價
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方面進行。另一方面,是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觀點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組的,把小組討論拓展為全班交流,允許學生互相質疑,讓學生在思考討探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揮,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的最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積極主動,和諧,尤其更要多關注學困生是否積極地參與活動,讓組長多些機會給他們發言表現等。對表現好的小組與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如頒發「小紅花、金蘋果、智慧星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
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有效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綻放。它不但包容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習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下面筆者就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認真組織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全體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習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而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方式不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而且對每位學習小組合作成員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學生願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好動,自製能力較差,所以組織不好,課堂就會出現混亂,盲目隨從,對小組內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與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觀點,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於合作學習的真諦。因此,做好「組織」工作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內的學生按性別、性格和學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表現按每4—6個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每周一換,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意識。小組長對小組成員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發言時要有順序,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言時,要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能夠順利進行了。
二、明確要求
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要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等,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要求任務之後,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組織組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這樣做避免了學生亂說話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也使那些膽小怯弱,被動 的學困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體驗自身的價值。比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時,(課前要求每位學生准備好形狀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請同學們拿出准備好3組三角形圖形,動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組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說一說,每組圖形中的三角形與拼成的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再如人教版課標教材二年級上冊教科書第91頁的例題,要求根據乘船的要求,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學二年級四個班的學生乘船去鳥島春遊。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目要求讀,在學生理解題意後,提出小組合作要求: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做記錄,其他同學按要求,分別為南瑞小學二年級學生設計最佳乘船方案,並填寫好乘船方案,然後在組內評價,看看每個人的設計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三、優選內容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並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教學「筆算乘法」時,通過對幾個學生的板演進行評價後,在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筆算乘法應注意什麼?」這時小組每個成員都會有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可以相互補充,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筆算乘法的計演算法則。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因此會記憶深刻。對於那些開放性的練習,在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之後,再進行小組交流。再中學習面積單位後,測量學校籃球場面積時,我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小組自主確定要測量的面積大小,小組中有的同學記錄、測量、監督測量和匯報測量的長度。小組成員合作完成,讓學生感受到與人合作學習地樂趣。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撞擊點開展討論。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形水桶所需鐵皮多少?要求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應該算幾個面?為什麼?」通過討論使學生真正理解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有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靈活的求出圓柱的表面積,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及時指導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導,如小組成員中有的學生參與的不夠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膽小不敢發言,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這時我就給以具體指導,教育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和同學說話態度要友好,遇見和自己的觀點不同,你可以這樣說,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幫你補充一下……」為了培養學生友好合作,在活動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題型訓練,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口算加法計算」時,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組准備一份小木棒,操作時我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發現有些小組表現得好,完成任務得很好,給予表揚。但是也有個別組的學生在爭搶,這些小組活動不僅秩序亂而且任務完成得也慢。這時,我就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讓學生進行討論,並且讓表現好的小組說說他們是怎樣做的,通過這樣的教育,培養學生與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質。
五、總結評價
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方面進行。另一方面,是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觀點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組的,把小組討論拓展為全班交流,允許學生互相質疑,讓學生在思考討探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揮,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的最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積極主動,和諧,尤其更要多關注學困生是否積極地參與活動,讓組長多些機會給他們發言表現等。對表現好的小組與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如頒發「小紅花、金蘋果、智慧星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柒』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程實施後,《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因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放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數學課堂,在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
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堂上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那麼,怎麼能讓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建立起數學的高效課堂呢,這是我們在教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現結合多年來教研教學實踐,談點自己的認識。
一、科學搭配,創設良好的小組合作氛圍
分好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也是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這就需要進行科學的搭配,如果隨意搭配,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就起不到預想的作用,因此應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性格特點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然後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通常為四至六人一小組。這樣,小組成員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學習效率會大幅提升,同時也縮小了小組間的差別,便於小組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從而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
學習小組經過合理、科學、優化地搭配,在此基礎上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教師的指導下,組長的帶動下,通過組內學生的積極主動的探究、互幫互助學習活動,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抓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切入點
1.復習中創設情境
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會出現復習時一問一答的基本模式,學生的參與率比較低,興趣也不濃,對舊知與即將學習的新知之間的聯系不感興趣,更難以激發一種積極的狀態進入新知識環節的學習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則有效的避免了這一點,復習中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創設氛圍,一方面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到復習中去,通過喚醒舊知識,為新知的學習做好知識上的准備;另一方面也創設了一個較為積極的課堂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盡快進入到新知的學習狀態中,以一種更為積極的心理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
2.新授中啟發心智
新授中要設計好教學的細節,針對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從而解決重點,突破難點。要適時開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師生、學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相互評議,以達到訓練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步驟設計教學:
(1)獨立思考,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學生在小組合作前必須有一個較為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在自己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進行思考,而不僅僅作為小組中的一位聽眾。教師在此時要鼓勵學生,特別是能力中等和較弱的學生,引導其觀察,審題。
(2)組內討論,讓小組內各成員交流各自思考的成果,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形成初步共識,得出結論。
(3)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發表各組的意見,這是各小組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互相促進的過程。
(4)引導評價,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和他人,從而通過橫向的比較意識到與別組的差距,促進齊心協力共同進步。
這樣有步驟的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風,另一方面促進自我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鍛煉了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練習中提高效率
「精講多練」一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的教學形式。其實,這里的「多練」不僅指練習的數量上,更多是在質量上的要求。而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加大了學生的參與率,另一方面也是實施分層教學思想的有效形式,從而保證了練習的有效性。合作學習中,老師就要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其重、難點,結合班級學生實際,選擇和設計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認知功能的思考題,討論題,提高同伴間合作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與積極性。
三、拓展合作學習形式,引放適時、充「盈」合作
如何採用合作學習活動形式,要依據教學內容、問題解決的不同而各有側重。
在合作研討時,討論與交流是緊密聯系的,但也有以交流為側重的小組交談活動,在進行知識的建構、問題的思考、活動的反思時,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有差異,所產生的想法和表現自然也會有不同。適時交流,給予了不同能力的學生展示自己發現的機會,每個人還將會得到來自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信息。交流時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開放性,能包容多種答案,應讓每個學生有話可說,一方面交流不會「冷場」,另一方面要遵守「有相同意見可不重復」的規則。交流中有述說、有補充、有傾聽、有啟發,使有效合作得以實現。當然,也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問題解決,積極運用「做數學,活動中學數學,合作學習也是教學目標之一」等先進理念,豐富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如學習「角的認識」,學生在小組內人人操作,畫角、剪角、折角、然後交流每個人的發現,不一會兒角的基本特徵學生就能完全了解。在學習「人民幣」時,可讓學生先自願組成小組購物。在購物過程中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或簡單計算。除此之外,還可利用同桌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形式。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而言,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進一步的認識過程。教師「收放自如」學生才會「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才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引導學生相互比較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攏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四、重視合作學習評價
心理學認識: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識和力量。因此,恰當、有效地評價,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快樂,能激起學生參與合作的願望。
1.課堂評價。「你的想法真了不起」,「這個小組辦法多,合作好」,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閃光點、成功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2.定期評價。在兩周或一個單元教學後,進行「個人與小組」評價活動。先在組內評價個人,然後組間互評,最後教師綜合評價,讓學生體會合作優勢,同時加強合作意識和合作習慣培養。
總之,多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由地去飛翔;多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多給孩子一些問題,讓他獨自去探索。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獨特的感受,走進課堂,同教師、教材、同學對話,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索,親身體驗,生成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和獨特的見解,這將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