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分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間
當代初中生大多時間都在課堂學習知識。因此,很大程度上課堂教學的質量好壞將影響孩子們的一生。如何才能做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教育呢?這需要學生、父母、老師三者的共同努力。
一、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當今社會的應試教育的弊端越來越凸顯,越來越跟不上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進程。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1.教師:備課不充分,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毫無新意,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不能一視同仁對待每一位學生。
2.學生:初中生,雖不再像小學生那麼懵懂、貪玩好耍,但是他們並未完全脫離孩子貪玩的天性。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自製力不強,好奇心強,逆反心理強。
3.家長: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往往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現在社會,社會節奏加快,父母肩上的壓力比較大,因此,大多父母為了養家糊口,忙於賺錢,往往對孩子的關心也只限於物質方面的給予,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便有所忽略。
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
1.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的價值。當今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有所建樹,必須掌握充足的科學技術知識。如今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需要用到信息化、科技化的電子產品,要想操作這些高科技設備,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已經滲透於社會各個領域中,初中數學知識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基本知識技能了。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已經認識到掌握數學知識必要性,學生才會刻苦努力學習並保持持久的動力。
2.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自主的去了解學習他。
有很多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覺得數學知識像大道理般抽象難懂,初中知識再生活中一般都很難運用得到,因此,覺得初中數學無用,從而也無法對它產生興趣。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然後慢慢培養學生的興趣。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人們都有著自己的喜好的,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會有著濃郁的興趣,反之亦然。
教師和學生之間也一樣,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因此,教師也可以是學生的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成心底里接受之間,喜歡自己,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相應的會被學生所喜歡,從而產生極大的興趣愛好。
4.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老師的教學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時適當的點撥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學生理解記憶的能力。
5.嘗試語言描述,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抽象的數學公式是學生難以記憶的,但如果能抓住公式的特點,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提示公式的內涵,不僅能學生對公式的理解,而且對公式的記憶的記憶效果將是事半功倍的。
6.從知識的作用上理解記憶。數學中有的知識,其內容本身就提示了它的作用。如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定義:垂直於一條線段並且平分這條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的平分線定義: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相等兩個角,這條射線叫做角的平分線。如果能真正理解其作用,就無須死記硬背,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即可。
7.猜測能力的培養。猜測建立在基礎上,是學習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屬主動性思維。學生解數學題,往往是從猜測開始的,即用「猜測——驗算——再猜測」的方法。
8.探索能力的培養。在給定的條件下,把問題加以改造、延伸,讓學生進行探索,從中獲取新知識,開拓解題視野。
9.辨異或辨錯能力的培養。利用學生平時解題過程中由於概念模糊、知識遺忘、考慮不全、粗心大意等出現的錯誤,促使其大腦對信息進行積極的篩選。
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即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注意激勵學生敢於思考、勤於思考、善於思考,並創造機會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熱情,從而不斷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我學習的能力。
Ⅱ 小學數學一堂課合理的時間分配應怎麼做
小學數學計算口算是必備技能,所以每節課前用3-5分鍾練習口算,8-15分鍾學生自學(主要是閱讀新課內容,一開始他們是沒有預習能力的,你要領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10分鍾左右精講精練(巡視課堂發現問題,突出問題精講,其實就是解決重難點),反饋訓練,總結。
Ⅲ 數學教師如何最有效安排課堂40分鍾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高效課堂是一種全的新教育理念,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盡可能少的時間里,以最少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教師在相對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識與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經驗。如果課堂容量大,課業多,那絕對不是高效;如果學生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得以提升,這也不能稱為是高效,那麼到底如何能做到高效呢?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課堂40分鍾呢?
一、課前周密安排
課前准備是課堂教學的最關鍵環節之一。一堂成功的課除了教師專業素養高,語言有感染力,聲情並茂這些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充分准備。
1.教師准備。不打無准備之仗,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教師要詳細備課。備大綱,一定要認真鑽研,分析本節教材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據大綱明確要達到的知識、能力、感情方面的要求。備教材,准備好你所需的教學資源,包括對教材的理解,對教輔的運用,以及課外的相關知識。如果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當然學生也就不能有效地學習,所以課外知識的補充是非常必要的。備教法,教學方法很多,如講授法、朗讀法、講練結合法、合作探究法,使用哪種方法應與學生的個體情況結合起來,根據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確定教學方法。
2.學生准備。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學生的預習習慣的養成迫在眉睫,學生課前准備充分與否,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課前准備做得好,可以使學生及時進入聽課狀態,並使前後知識連貫起來,否則將嚴重影響課堂效率,甚至造成教師的教與學嚴重分裂,學生暈頭轉向,不知所雲。做好預習工作,包括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了解作者,積累作家常識,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等。
二、課中學生為主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老師也經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掛在嘴上,不是口號,要付諸行動。課堂一定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要搞一堂言,就算你的語言再精彩。課堂要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得出有自己個性的結果,而不是教師強制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思想。通過這幾年來的實踐,我總結一下我的基本課堂模式。
高效課堂離不開學生之間的有效合作。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互幫互助小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課堂前10分鍾,派一名代表,提出本小組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教師對各小組表現情況進行鼓勵性評價。在這一環節中也經常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提前要求小組把問題進行篩選融合。
課堂20~25分鍾,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迅速組織整理,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確定教學活動。學生提出的對於突破重難點有重要作用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先由學生進行回答,各抒己見,百花齊放,然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發現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此間盡可能地讓學生回答,並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充分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位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
最後課堂5~10分鍾學生迅速整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知識要點,本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寫作思路如何,表現了作者什麼思想,抒發了作者的什麼感情,有何主要特色,你有何啟發等都要迅速整理,以便老師查看。當然,由於時間的限制,可能學生的總結不是很全面,這也在所難免。
三、課後「零作業」
課後盡可能實現「零作業」,如需布置,只布置發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提升學生能力的拓展作業。比如,《寡人之於國也》這篇課文我只布置了一道題:請同學們結合實際談談這篇課文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總之,高效課堂的核心是高效,無論採用何模式,採用何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鍾里,得到知識,提升能力。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等待我們去實踐,去開發。
Ⅳ 我第一次教一年級,本來教學經驗就不夠,有點措手不急啊,一節數學課40分鍾大概怎麼分配比較合
認真研究教案,根據教案仔細分配課堂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讓學生學好數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學生的主要思維形式是直觀形象思維,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對學生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這樣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腳,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會逐漸產生怨學情緒。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將使學生受益非淺。在此我就如何激發學生數學興趣談談淺見。
一、盡量用形象生動的數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的教學內容較抽象、枯燥、無味,它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及生動的故事情節,不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盡量用形象生動的數學語言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學生認數和記數時,採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為了讓學生記住數字1—9的字形,讓學生背誦順口溜:「1象粉筆,2象鴨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鉤子,6象口哨,7象銀鋤,8象葫蘆,9象蝌蚪。」以此來幫助學生形象記住字形。通過這樣的教學,賦予數學內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將數學的知識滲透到童話的故事中去,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採用直觀教學,利用直觀教具、操作學具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直觀教學」看得見,摸得著,能直接說明問題,能幫助理解問題,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小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形象思維佔主體的思維,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可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為了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直觀教具、操作學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時,讓學生先擺10個三角形,然後在下面擺6個圓形,並向學生說明擺的時候要從左邊起,把圓形和三角形一個對著一個地擺。教師問:「哪一行擺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圓同樣多?請你們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畫得對不對?再畫出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接著問:「同樣多的有幾個?三角形比圓多幾個?」再啟發學生想,三角形比圓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組成的?多的部分是幾個三角形?從而使學生直觀地看出三角形多,圓少,三角形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圓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圓多的部分,從而體會到多的數能分成兩部分,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三、讓學生親自操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讓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體會到創造的愉快,才能激發學生高昂持久的興趣。常言說實踐出真知。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在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運用多種感官參加學習了活動,經歷了建構知識的過程,能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獲得的知識較深刻;同時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興趣濃厚。要盡可能多的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發展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設計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給每組學生提供6個長方形硬紙板,讓每一組學生糊一個長方體紙盒。學生在挑選紙板糊紙盒的時候,就會體驗到只有相對的兩個長方體硬紙板大小相等、形狀相同,才能糊成長方體紙盒,從而對長方體面的特徵產生感性認識。第二次,讓學生利用細木條和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框架,讓學生在插框架的過程中,體驗到只有把12根木條分成3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長短相等的木條才能插成長方體框架。從而對長方體棱的特徵產生了感性認識。再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教師的提煉,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徵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手腦達到有機的結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製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數支配,容易產生「喜新厭舊」的情緒。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學生才願意學,主動學。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不會產生厭煩感,給學生以新異感,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並保證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1、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都很喜歡聽成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可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以此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0的加減法」時,我編了一段這樣的故事:一天,小貓和媽媽一起去河邊釣魚。過了一會兒,小貓發現了一隻美麗的花蝴蝶,小貓跑去捉蝴蝶,追了一會兒,沒有捉到,小貓又跑回來,接著釣魚。剛坐下來,它又發現了一隻蜻蜓,於是,它又去捉蜻蜓,結果蜻蜓又飛走了,小貓只好又跑回來釣魚。這時媽媽已經釣了3條魚,可小貓一條魚也沒釣到,小貓非常傷心,媽媽告訴小貓以後做事要一心一意,不然什麼事也做不好。小貓不再傷心了,又繼續釣起魚來。可是天色已晚,媽媽只好領著小貓回家了。小朋友們,小貓一條魚也沒釣到,用什麼數表示呢?誰能算一算,小貓和媽媽一共釣到了幾條魚?老師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學會了有關0的加減法計算。
2、採用表揚、激勵的機制。
教學中,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信任,理解和認可,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鼓勵、肯定,這種慾望正是他們參與學習的內驅力,這時老師積極的評價表揚對調動學生的情感有著重要作用。老師要抓住時機多表揚學生,給學生一個佩服、滿意的微笑,一個會意的點頭,一句由衷的贊美&
你觀察得真仔細」,一聲真誠的勸告:「做題可要細心,不要被它糊弄喲!」都會使學生久久不忘,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積極投入學習中。出了語言表揚,採用獎小紅花,獎五角星等形式,可以極大鼓舞學生,使他們有信心,有意志去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從而增強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3、開展競賽,激發學習熱情
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在競賽的條件下比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奪紅旗比賽」,「開火車比賽」,「開誰算得又對又快」,「誰最細心」等,形式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分小組比賽,男生與女生比賽,後進生與優生比賽等等,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將會更大,參與熱情就會更高。
4、利用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如復習「小數的減法」時,可讓學生做「爭當模範營業員」的游戲,教師一手拿著人民幣,一手舉著所購買的物品的價格卡,讓學生算出要找回的錢,並寫在練習本上,五次後評出模範營業員,這樣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知識。採用啟發式教學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精心設計練習,促進學生鞏固知識
當一節課的最佳時間過去,學生感受到疲勞、注意力比較分散時,要善於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形式要多樣,如:小競賽、游戲等。在活潑有趣的活動中,孩子們不但實現了對知識的內化,還通過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如在做表內除法練習時,根據孩子們純真、善良、樂於助人的特點,創設情景說:「郵電局的叔叔阿姨為了能夠幫助人們互通信息、溝通感情,每人要按地址分很多的信,小朋友誰願意來幫助他們呢?這時同學們都積極地來參與,這樣的練習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孩子們助人為樂的精神。當然在做練習時還要注意分層訓練,顧及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我們教師切忌課堂「無味」而高壓學生,應盡最大的努力,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要讓孩子們熱愛數學,就必須培養他們的數學興趣,孩子們一旦對數學產生興趣,就會轉化為努力學習,從而達到輕松愉快、樂於學習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達到提高素質教育的目的。
預祝早日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