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師教學中的微格課,微課有什麼區別
一、內容上的不同
一次微格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詳細、全面。而一個微課內容更加簡練,呈現碎片化的知識信息。
二、上課形式的不同
微格教學相當於一個微型課堂,依然是師生之間下面對面教學,只不過教學的內容簡化,時長縮短;而微課僅僅是教師對於知識的講解用現代信息技術記錄,然後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是一種一對一的學習模式。
三、時間的不同
微格教學的時間控制在5---20分鍾內;微課教學時間控制在5---8分鍾。
(1)數學微格課是什麼擴展閱讀:
「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鍾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鍾。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鍾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
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路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
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微格教學的發展
微格教學在8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首先在北京教育學院展開了學習研究,並進行了實踐。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教委師范司的意見和要求,先後舉辦了七期全國部分教育學院教師參加的「微格教學研討班」。
微格教學作為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有效方法,很快收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微格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擴展到中等師范學校、許多中小學和部分高等師范院校。
1993年全國各省級教育學院在國家教委的世界銀行貸款的資助下,分別建立了具有先進設備的微格教學實驗室,為這些院校和地區開展微格教學做了必要的物質保證。
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學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開展了微格教學效果的對比實驗研究。實驗分為微格教學實驗組和教學實習對照組,以分析微格教學效果與實習效果的差異。
② 請問你有沒有數學微格教學教案,可以發給我一份嗎,謝謝!
微格教學是師范生和在職教師進行教學技能訓練的一種科學方法和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創立和發展起來的,首先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開始應用,之後傳到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其他各國。
一、什麼是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是師范生和在職教師訓練教學技能的一種方法。它是建立在視聽技術基礎上,以受訓者掌握某一項特定教學技能為目標,以微型班為教學對象,通過微型課的練習來形成教學技能的訓練系統。由於班級小、內容少、課時短,又被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
微格教學於1963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系首創,當時主要用於培訓中學師資的教學技能,此後,推廣到許多國家,不僅用於師資培養,也用於對醫生、飛行員、廣播員等行為操作性較強的職業人員培訓。
二、微格教學的一般步驟
微格教學的訓練過程已形成了一定的系統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事前的學習和研究。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微格教學的訓練方法,各項教學技能的教育理論基礎,教學技能的功能和行為模式。
(2)提供示範。通常在訓練前結合理論學習提供教學技能的音像示範,便於師范生對教學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3)確定培訓技能和編寫教案。每次訓練只集中培訓一兩項技能,以便師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學的教案與一般教案不同,它要求說明所應用的教學技能的訓練目標,並要求詳細說明教學過程設計中的教學行為是該項教學技能中的什麼技能行為要素。
(4)微格教學實踐。組成微型課堂,在微型課堂中,十幾名師范生或進修教師,輪流扮演教師角色、學生角色和評價員角色,並由一名指導教師負責組織指導,一名攝像操作員負責記錄。一次教師角色扮演約為5-15分鍾,並由攝像機記錄下來,評價員填寫評價單。
(5)反饋和評價。重放錄像,教師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導教師和學員一起討論評議,將評價單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定量的綜合評價。
(6)修改教案後重新進行微格教學實踐。對反饋中發現的問題,根據指導教師和學員集體的建設性意見修改教案,經准備後進行重教。若第一次微格教學實踐比較成功,則可不進行重教,直接進行其它教學技能的訓練。
三、微格教學教案的編寫
微格教學是一種模擬教學,其教案的編寫與一般教案的編寫類似,都是在深入鑽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但是,微格教學作為一種訓練體系,其教案具有特殊的形式和內容。
微格教學教案的格式有多種,常見的格式如下
微格教學教案式樣
培訓技能 課 題
執 教 者 時 間
訓練目標
時 間 教學行為 教學技能 學習行為 備 注
其中:①訓練目標是指學員在訓練後的最終學習行為,因此,目標的陳述要符合行為目標編寫的要求,簡明、具體、便於觀察和檢測。②教學行為,要求將講授、演示、提問的具體內容和教師的活動等,依次按教學進程的順序進行陳述。③教學技能,是指在相應的教學進程中標明所使用的教學技能,以便受訓者能有計劃地、規范地應用和體現教學技能。④學習行為,是指教學設計中預計學員在教學過程中將產生的學習行為,如觀察、板演、復述、回答、練習等。⑤時間分配,是指預計授課行為和學習行為持續的時間。
四、課堂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完成某項教學任務的一系列行為方式,是微格教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教學技能有多種類別和形式,如: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板書技能、講解技能、演示技能、教態變化技能、導入技能、結束技能、反饋強化技能、組織教學技能、課堂教學設計技能等。
五、微格教學訓練的要求
1、訓練的針對性
對影響教學實質的技能要重點訓練,薄弱環節要反復訓練,克服訓練中的形式主義。
2、反饋的多樣性
錄像反饋被認為是最直接、最完整、效果最佳的反饋。但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錄音、筆錄進行反饋。
3、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
單項訓練有助於學生受到基本功的嚴格訓練,但是,單項技能好,並不等於整體教學能力強。因此,訓練到一定階段,還需將相關的幾項技能結合起來,交叉進行,對幾種技能進行綜合的訓練。
4、訓練方法的多元化。
微格教學是教學技能訓練方法中的最佳選擇。然而,它畢竟是一種模擬教學,而不是真實的教學,它不能替代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而應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以發揮多種方法的互補作用和綜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