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教案怎麼寫數學

小學教案怎麼寫數學

發布時間:2023-08-03 19:51:41

① 如何撰寫小學數學教案

一、標題、課型、課時。
1、語文只需寫出課文題目,數學要注意主標題和副標題。
2、課型主要有復習課、新授課等。
3、課時要註明課時數。

二、教學內容。
1、註明頁碼;
2、註明例題序號;
3;註明習題序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教學目標: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教學目標;
3、情感與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寫清本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學生學習什麼,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等。
2、難點:重要寫清怎樣才能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如何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五、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
教學方法有講授法、練習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等;學習方法有自主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方式等。

六、教具的使用。

七、教學過程。
1、自主學習;
2、合作探究學習;
3、鞏固提高;
4、知識擴展;
5、作業布置。

八、板書設計。
可以簡單的描述哈,也可以用簡略圖表示哈,就行啦!
最後還應該作好課後反思,有力教師專業經驗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

②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第五單元分類

課題:分類(單一標准)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40頁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

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

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觀察商場物品近鏡頭(文具櫃台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櫃台里分類擺放文具)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師小結:像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2)猜一猜

繼續觀察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櫃台,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的物品分類擺放在櫃台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練習六的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並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麼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評價時,將學生的用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是不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能一組分

得又對又快又准備。然後匯報說明。

三、全課總結

課題:分類(不同的標准)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准分類的多樣性。

2、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並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見等與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採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4、讓學生體裁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並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生每6———7個人一組圍坐在一起,並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讓學生感受到教室里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在我們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都看見了有哪能些東西?

(2)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麼?你有什麼好

的建議嗎?

師: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板書:小管家

你知道管家是做什麼的嗎?今天我們就來開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賽,看看哪能個小組的同學最能幹,能把東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齊、最美觀。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復習單一分類)

以小組為單位,先把雜的進行整體劃分。

(1)我們全班一哄而上來收拾東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2)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種不安全的現象呢?

(學生有序的來撿走本組選中的物品)

(3)現在和剛才比,你們覺得有什麼不同?你喜歡什麼樣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東西(不同的標准分類)

(1)一大堆雜物經過大家的努力,已經分類放在了每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這樣就算收拾好了嗎?

(2)你們能把它們收拾得更整齊、更合理,更便於我們在生活中使用它們嗎?

(學生操作,學習小組匯報)

(3)你們小組是怎麼收拾的?

(4)這樣收拾有什麼好處?

師小結:同學們桌面上的東西經過這樣一整理,既美觀又便於我們找東西了,真好。對剛才同學們的整理,你認為哪能一組整理的最好?可以當選「小管家」的稱號?你們對別人的整理還有什麼

看法和建議嗎?

(學生提出建議,師問被提建議的組是否接受這個建議?)

(5)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手中的東西,除了像這樣分一外,還能怎麼分?請你們試一試(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每一組學生重新匯報後,學生互評哪一組好,好在哪裡。

三、活動

想一想:你們組里的人可以按什麼樣的標准進行分類?學生活動,教師指導,然後學生匯報情況。

(1)你們是按什麼樣的標准進行分類?

(2)還有哪一組也是這樣分的?

(3)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分的嗎?

四、小結

(1)今天,你們學會了什麼本領?

(2)平時,在什麼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

五、布置課外活動

請小朋友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書包、書櫃、衣櫃事理好。

課後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從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到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是學生認識減法的現實意義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教學伊始,先安排一個「擺一擺」的游戲,引導學生重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在比較多少時的優越性,從而自覺地接受並掌握這種方法,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表示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使學生明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與「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樣,都要用減法計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減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PPT課件

學生准備: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第一行擺5個圓形紙片,第二行擺和第一行同樣多的三角形紙片。邊擺邊想:怎樣擺才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師:我一眼就看出這位同學擺的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不用數就看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擺的嗎?

預設

生:我是一一對應著擺的。

師(演示課件):是這樣擺的嗎?大家覺得這種擺法怎麼樣?

師:請大家按照剛才的擺法再擺一擺,擺的三角形紙片要比圓形紙片多4個。

(學生操作後匯報自己是怎樣擺的)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擺,能很清楚地發現誰多誰少。

2.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數量的多少,體會一一對應方法的重要性,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1頁例6情境圖。

師:從情境圖中你們知道了什麼?

請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找出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預設

生1:同學們在玩套圈游戲。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個,小華套中了12個。

生3: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2.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動手操作,理解題意。

①擺一擺:用圓形紙片將小雪、小華套中的個數分別擺一擺。

②分一分:將小華的圓形紙片分成兩部分,看看小華比小雪多多少。

③說一說:圖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2)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你們能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

生:12-7=5(個)。

師:誰能說說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預設

生:「12」表示小華套中的個數,「7」表示小雪套中的個數,「5」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的個數。

(3)明確比的過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沒有小雪套中的7個,能確定小華套中的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嗎?

小結:把小華套中的12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個,所以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用減法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什麼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構.

2.會聯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准備

教師准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的投影片.

學生准備教科書第88頁數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計2分鍾以內做完的人數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隻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隻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麼?又告訴我們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隻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隻.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隻鳥和又飛來的6隻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後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麼?還告訴了什麼?讓我們求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隻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隻,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隻小鳥和又飛來6隻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隻小鳥和又飛來的6隻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麼,怎樣計算,然後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並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麼?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裡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裡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麼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里去掉另一個數,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疑.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麼方法計算,然後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後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

(投影片出示)

讓學生寫到作業本上,獨立完成作業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興趣,有利於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准備 :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麼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說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說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說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說)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說)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說)

師:為什麼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說得好!誰來說一說,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麼樣,少武比建東怎麼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說一說。

(全班同學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說在生活中看到什麼比什麼高,什麼比什麼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台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後於思維,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高矮的比較,既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教師手握三枝筆)

師:老師手裡握著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麼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台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說: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說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可是有時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麼比呢?(出示課本「三隻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設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後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後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隻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比一比三隻小兔的高矮嗎?

(學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後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麼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討論交流,再反饋)

③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

教具、學具准備:電腦、投影儀、圖片、鉛筆、紙貨架。

教學設計

從生活中引入分類,初步理解分類的意義

師: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吧!

你們在超市裡都看見什麼了?

那麼這些物品是怎樣擺放的?

說明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就要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一類一類(分類)擺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類。(板書課題)

那麼,這樣分類擺放有什麼好處?

初步學習分類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馬大哈超市,你們想去看看嗎?這樣擺好不好?怎麼不好?

那麼咱們來幫他整理整理,這個超市的左邊是一個冰櫃,這是冰櫃上的廣告畫,右邊是一個貨架。

誰來整理一下?(學生對貨架上的物品進行整理)

為什麼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擺在一起?(強調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過同學們的幫助,貨架上的物品擺放得既整齊又美觀。

動手操作,鞏固分類方法

如果讓你當一名超市裡的售貨員,你打算怎樣擺放貨架上的物品?

1.小組創作將物品分類。

下面咱們親自動手擺一擺。

你們要擺放的物品都在紙盒裡,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來,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較合適,再擺一擺,看擺在哪一層比較合適,確定後再貼一貼。每個物品的背面有一個雙面膠,把上面的小白紙撕下來,就可以貼在這個紙貨架上了。

下面4個人一組,看哪組合作得最愉快。

2.學生匯報。

師:有哪個組願意展示一下你們組貨架擺放的情況。

還有哪個組?(學生介紹小組分類的情況)

還有這么多的組願意展示,下面咱們請各組長拿著自己組的貨架到前面來展示。

3.小結: 我們參觀了超市,又自己親自動手擺了擺,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擺放可以分為蔬菜類、水果類、服裝類、文具類、鮮花類等。這樣擺放既方便了顧客的購買,又減少了混亂,提高了效率。分類這種做法在以後的數學課上也經常出現,所以說它是重要的數學思想。

4.聯系生活,鞏固分類的意義。

師: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裡有沒有分類擺放的情況呢?

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那麼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學好數學,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練習六的第1、3題。

擴展思路初步嘗試不同標准分類

1.嘗試。

剛才我們都是把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現在看你們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把鉛筆,都是鉛筆,看看你們能不能把這把鉛筆再分一分。(同桌討論)

2.匯報。

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剛才把許多不同的物品進行了分類,現在又把一種物品進行了分類,而且有這么多種分法,說明分類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狀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頭和沒橡皮頭的分,有的按削過和沒削過的分。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49——5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並學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讓學生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里的應用和普通記時法的比較;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理解24時記時法,會正確運用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明確兩種記時法的聯系和區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仇老師特別希望我們三(3)的同學成為好朋友,介紹作息時間。

2,出示作息時間表:挑一節你最喜歡上的節課,說說它的開始時間。

師:我們把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的方法叫做記時法(板書)。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引出24時記時法

1,出示十運會開幕式場景

師: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開幕式有許多精彩比賽等著我們呢!仇老師向同學們推薦明天的比賽。

2,出示10月15日十運會的比賽時間表。

十運會10月15日賽程

比賽時間比賽內容

09:00男子羽毛球單打,雙打,附加賽決賽(3—8名)

09:30女子跆拳道67千克級預賽

10:00網球男子單打第二輪

13:00女子曲棍球小組賽

14:00乒乓球女子單打第一,二輪比賽

15:00馬術盛裝舞步決賽

16:30棒球分組循環

18:00男子手球B組小組賽

19:00乒乓球男子單打第一,二輪比賽

19:30體操第三種比賽女子跳馬,高低杠決賽

(1)挑一個你特別喜歡的比賽,說說幾時開始比賽,小組內交流,教師板書。

(2)你能把黑板上的記時法分類嗎你能為這兩種記時法取個名字嗎

教師板書: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板書課題)

(3)舉例: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見過24時記時法的

(4)出示記時法的圖片:

仇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例子,它們分別用了什麼記時法你是怎樣判斷的

(二)學習24時記時法:

1,創設情境,分析問題

出示春晚倒記時場景

師:記時法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出示春晚倒計時錄象)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新年的鍾聲在什麼時間敲響的

板書:晚上12:00(凌晨0:00)

師:晚上12時也稱凌晨0時,它們是同一時刻。晚上12時表示舊的一天的結束,凌晨0時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2)那麼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再從中午12時到晚上12時(凌晨0時),時針在鍾面上走了幾圈經過了多少小時(電腦演示:凌晨0時,中午12時,晚上12時,出示彩條)

2,演示24時記時法

(1)師:一天有24小時,24時記時法是從0時到24時,尤其在在交通,郵電,廣播有著廣泛的應用。

(2)晚上12時,也就是凌晨0時,用24時記時法表示就是0時。此時我們在干什麼(3)演示:下面老師的時針在不停的走,當它停下來的時候你能迅速的從圖上找到一幅圖片貼在相應的時刻。

時針分別指著早上6時,早上8時,中午12時,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7時等。

提問:此時一般在干什麼,此時是什麼時間並用彩條出示。

(4)0和24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又是深夜12時,夜深人靜,一天就這樣悄悄地過去了。24時也就是幾時。(課件演示)

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深夜

3,討論聯系:

討論: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你有什麼發現嗎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

(三)運用記時法解決問題

1,找呀找朋友(音樂:朋友)

六幅圖片,24時(0時,晚上12時,凌晨0時),22時(晚上10時)等卡片。

2,小小提醒員:

(1)剛才有同學說喜歡看110米欄,那你們一定知道劉翔吧。下面是劉翔某一天的日程安排,用普通記時法表示,提醒他!

上午7:00起床9:00鍛煉11:30吃中飯

下午1:00觀看比賽15:30訓練晚上9:00睡覺

3,小小播音員:

播報:某校紅領巾廣播站節目預報

上午7時30分學校新氣象

中午12時兒童歌曲欣賞

下午1時健康教育

下午4時科學家的故事

先用普通記時法播報,再用24時記時法播報。你喜歡那一種記時法

4,小小講解員:10月15日上午8:00仇老師准備坐朋友的卡車到南京看十運會,19:00到百貨商店逛逛,晚上11時在新街口坐公交到水西門。仇老師那些事能辦成,請你結合圖片說說。

5,小我輯員:

學校的XX電視台招聘小我輯員,請你利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下面的四個欄目:

故事大王(20分鍾)校園新聞(10分鍾)體育活動(30分鍾)英語會話(15分鍾)

出示作息時間表

小組先討論安排什麼欄目。

完成表格。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9~30頁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除數是一位數、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數及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口算算理;初步學會口算除法的過程和方法,能正確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使學生學會除法算式的兩種讀法.

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

教具、學具准備:

69根小棒(其中6個整捆,每捆10根,9根單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系.

1.口算:(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快速說得數,最後一組說說是怎樣想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個十,400里有( )個百.

46里有( )個十和( )個一.

39里有( )個十和( )個一.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動畫口算除法(導入)(農村學校可口述情境):有60個蘋果,需要分給幾個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蘋果一樣多.

2.讓學生根據這一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60個蘋果平均分給3人,每人多少個?

(2)60個蘋果平均分給2人,每人多少個?

(3)60個蘋果平均分給4人,每人多少個?

(4)60個蘋果平均分給6人,每人多少個?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請學生口述列式並板書:

603、 602、606 、604(說明:604以後再學)

設問:以上各題結果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口算除法.(出示課題)

三、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1.學習例1.

(1)學具操作,研究演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學(每組 6捆小棒),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題,邊擺小棒,邊研究其計算方法.

(2)小組匯報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①計算603=20可能有以下演算法:

想法一: 3= =20

想法二: 203=60 所以 603=20

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 603=20

(以上題目匯報時,先後順序不定.突出演算法多樣化.)

②演算法比較:你認為以上演算法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

③小結:計算603時,通常這樣想: 3= , 就是20.(教師用紅筆標出,指名學生說幾遍.)

(3)學生試算 602、 606,訂正得數.

(4)引導學生初步小結演算法.

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我們可以把整十數看成幾個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個十,6個十除以3得2個十,就是20.同樣口算60除以2因為6個十除以2得3個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為6個十除以6得1個十,所以606=10.

(5)初步練習:804= 903= 802= (讓學生說出口算過程.)

(6)教學讀法:603可以讀作60除以3,也可以讀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樣算?60003呢?誰能用兩種方法讀出算式.

(學生說出口算過程.)

教師小結:在計算一位數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時,可以把幾百看作幾個百,把幾千看作幾個千,再進行口算.

(8)提高練習:第30頁的做一做.

402,讓學生先用兩種讀法讀出算式,再說一說口算方法.

5005、80002,讓學生快速寫出得數,並說一說哪種方法最簡便.鼓勵學生用簡便的方法進行口算.

2.教學例2.

學具操作,研究演算法.

讓學生擺出准備好的69根小棒.提問: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讓學生實際分一分,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請一個同學到前面演示,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分的.

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先分的什麼?(整捆的)每份分得幾捆?(2捆)再分什麼?(單根的)把單根的分成了幾份?(3份)每份分得幾根?(3根)分完後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結合分小棒的過程說明計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個十和9個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 3= );再分單根的,就是把9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個一;最後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單根合起來( + =23)就是所求的結果.結合講解,可以把分小棒的過程做簡單注釋,然後列式計算.

在講完之後,可再讓兩名同學把分小棒的過程敘述一遍.注意在教師引導下敘述,不必對學生的表達要求過高,只要意思正確即可.

(2)小組匯報

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用什麼方法?怎樣列式?計算時應怎樣想?

指名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進行小結.

693=23 想: 3=

3=

+ =23

3.做例2後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82= 363= 555=

可直接讓學生寫在書上.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對每道題都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寫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數。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最後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獨立完成,觀察每組上下兩題尋找聯系和區別.集體訂正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此作簡單的討論.

問: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嗎?

明確:如303和393.算303隻要算十位上33,然後在個位上添一個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寫在商的十位上,再算個位上的93,3寫在商的個位上,結果得13.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回憶本節課內容,計算中注意的問題.

五、看書質疑,總結全課.

六、作業: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

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師出示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16頁的例1: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襯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師:怎麼列式?

生1:21.45÷15。

師:我們會計算2145÷15,那麼21.45÷15怎麼算出它的結果呢?先獨立思考,試做一下,然後在小組內討論吧!

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派個代表來向全班同學匯報:

組1:我們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算式就改寫成2145÷15,變成了整數除法,結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

師:有道理!還有不同的做法嗎?

組2:我們小組認為,因為2145÷15=143,現在被除數是21.45,也就是縮小了100倍,而除數不變,那麼商也縮小了100倍,所以商也應縮小100倍,正確的結果是1.43。

組3:我們小組是列豎式計算出來的。接著把做的豎式放在展示台上展示。

師:各小組都想出了辦法,把21.45÷15的結果算出來了。現在老師要提一個問題:哪個小組想的辦法更好?今後都能使用。小組繼續討論。

組4:組3想的辦法更好,沒有局限性,碰到類似的算式都可以用這樣的豎式計算。

師:大家同意嗎?

(學生齊答:同意。)

師:好,那麼大家一起來觀察這個豎式。哪位同學要提出什麼問題?

生2:商的小數點是怎麼來的?

生3:商的小數點是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生2: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4:因為商的最高位在個位上,而小數點應該在個位的後面,所以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生5:如果商的小數點不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商就不是1.43,商不是1.43,那麼驗算的話,商和除數相乘就得不到被除數。

生6:除到被除數的個位時還餘下6,這時要跟被除數十分位上的4合起來一起除以15,合起來的.數是64個十分之一,所以得到的商是4個十分之一,那麼4應該寫在十分位上,商的小數點自然就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說的太精彩了!(學生自發地給以掌聲鼓勵)

師:現在請同學用自己的話向同桌說說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方法。

……

反思:

1、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教師出示例題後,就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討論,找到解決的方法,這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經歷探究的過程,有利於方法的掌握和法則的總結。在小組內每個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聽取到別人的意見得到一些啟發,也能給別人以提示,最後能在小組內達成一致意見。

2、小組匯報,增加見識。因為在一個小組里形成了一種意見的定勢,而通過小組匯報,班級里就會出現不同的見解、思路和方法。這樣,讓同學大開了眼界,知道解決一個相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方案。最後還讓學生討論哪種方案更具代表性和科學性。這樣,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開闊性不僅得到了培養,而且,學生對「最優化」的意識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和鞏固。

3、問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貴與疑。當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不急於回答,馬上把問題拋給學生,這樣,大膽、充分地相信學生的智慧和能力,給學生以極大的信心。結果,學生果不負教師的期望,一一做了回答。並說得十分精彩。

4、教師是紅娘,不是第三者。令人欣喜的是,在這個片段里能聽到學生的追問。並且,其他學生,不等教師開口就情不自禁地回答起來。這樣的情景是老師最喜歡看到的。出現這樣的情景與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分不開的。

5、變替蝶破繭,為咬繭自出。有意義的學習並非簡單的被動接受過程,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自主探索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學生總是在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親身的體驗,可以說,學生參與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越主動充分,所獲得的體驗就越深刻、豐富,這樣,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發展就提供了「動力源」,真正實現了「教是為了不教」。

總之,整個片段教學下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情緒很飽滿,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也感覺到有遺憾的地方,致使有的學生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比如:教師沒有進一步引導、講解和舉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組1:我們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結果算式就寫成了2145÷15,結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這個方案的不足;當組2說出:我們小組認為,因為2145÷15=143,現在被除數是21.45,也就是縮小了100倍,而除數不變,那麼商也縮小了100倍,所以商應縮小100倍,得到1.43。」這個方案時,沒有讓組2的同學充分說出這樣做的道理或理由。其實,這個方案就是把被除數看作整數,根據整數除以整數的方法算出商,然後再根據被除數縮小多少倍,除數不變,商也縮小多少倍的規律得到商是1.43。實際上也就是要在商143里點上小數點,追問學生商的小數點該點在哪?這樣做了話的話就能和組3同學的方案整合到一起了。可惜,當時老師沒有按上面的做法去做。

④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本節課是學生在認識了圓錐特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圓錐高的概念仍是本節課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儲備,因而有必要在復習階段利用直觀教具通過切、摸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透徹。學生分組操作時,肯定能藉助倒水(或沙子)的實驗,親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3倍關系。但是他們不易發現隱藏在實驗中的等底等高的這一條件,這是實驗過程中的一個盲點。為凸現這一條件,可藉助體積關系不是3倍的實驗器材,引導學生經歷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層層逼近的過程,進行深度信息加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鋪墊孕伏

1.(電腦出示一個透明的圓錐)仔細觀察,圓錐有哪些主要特徵呢?

2.復習高的概念。

(1)什麼叫圓錐的高?

(2)請一位同學上來指出用橡皮泥製作的圓錐體模型判知巧的高。(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幫助學生進行操作)

評析:

圓錐特徵的復習簡明扼要。圓錐高的復習頗具新意,通過動手操作,從而使抽象的高具體化、形象化。

二、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1. 電腦呈現出動畫情境(伴圖配音)。

夏天,森林裡悶熱極了,小動物們都熱得喘不過氣來。一隻小白兔去動物超市購物,在冷飲專櫃熊伯伯那兒買了猛陪一個圓柱形的雪糕。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見了,它也去熊伯伯的專櫃里買了一個圓錐形的雪糕。小白兔剛張開嘴,滿頭大汗的狐狸拿著一個圓錐形的雪糕一溜煙跑了過來。(圖中圓柱形和圓錐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狐狸貪婪地問: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換一個,怎麼樣?(如果這時小白兔和狐狸換了雪糕,你覺得小白兔有沒有上當?)

問題二:(動畫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錐形雪糕。(小白兔這時和狐狸換雪糕,你覺得公平嗎?)

問題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圓錐形雪糕有幾個時,你才肯與它交換?(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學匯報)

過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學習了圓錐的體積後,就會弄明白這個問題。

評析: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教師在引入新知時,創設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情境,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判斷公平與不公平中蘊涵了對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體積關系的猜想,他們在這一情境中敢猜想、要猜想、樂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強烈慾望。

三、自主探索,操作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分組操作,自己發現屏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體積間的關系,解決電腦博士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出示思考題:

(1)通過實驗,你們發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體積之間有什麼關系?

(2)你們的小組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1. 小組實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萬以內的數,會用計數器表示萬以內的數,能熟練的讀寫萬以內的數,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熟練的讀寫萬以內的數,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會用計數器表示萬以內的數,明白各數位表示的意義。

教學構想: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出並認識萬以內的數;再利用學具擺一擺、撥一撥,使學生理解並熟練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裡面有10個一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萬掘鍵以內數的認識,知道了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裡面有10個一百。今天,我們來做幾個練習,鞏固一下上節課的知識。

二、自主練習

學生自己看題4:這道題應該怎麼做?

試著連一連

指生答

游戲:同位合作,你說我寫。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

板書設計:二、手拉手

萬以內數的認識

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裡面有10個一百

作業設置:自主練習4、6

課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節課繼續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的豎式計算,重點解決「不夠商1時商0」的問題。為了使學生較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關注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教學中,當學生計算到被除數的十位發現不夠商1時,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討論,並加以恰當地引導,從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計算規則分別進行理解,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節 約(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

師:我們國家現在提倡勤儉節約,誰能說說哪些做法是節約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見聞進行列舉。

2.導入:有3個班的同學用實際行動來倡導節約,他們積攢了許多舊報紙和礦泉水瓶,送到廢品收購站回收利用,我們來看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我們是否能幫助他們解決。

設計意圖:在學習新課之前與學生進行談話,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圖。

課件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找到情境圖中的數學信息並完整表達。

(3個班積攢的報紙和礦泉水瓶一共賣了912元)

2.嘗試計算。

(1)請學生根據上面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並列出算式。

(問題:平均每個班賣了多少元?算式:912÷3)

(2)請學生口算出結果並寫出口算過程。

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學生能寫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

(3)請學生嘗試進行豎式計算。

3.解決「不夠商1時商0」的問題。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師:你們在計算時遇到了什麼問題?除到十位不夠商1時怎麼辦?(同時出示不完整的豎式如下)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口算過程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不夠商1時商0」的道理,並板書完整的豎式計算過程。

①從分物的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912─900=12,餘下的不夠30元,每個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佔位。

②從除法本身計算的規則去理解:用被除數十位上的1除以3時,不夠商1,需要將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用12再除以3,結果等於4,在個位上商4。

(2)結合口算,說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師:現在我們完整地寫出了912÷3的豎式計算過程,請大家結合口算的過程,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如下:

設計意圖:通過上述環節,學生能夠透徹地了解為什麼要在十位上商0,並牢固地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豎式計算過程,對學生進行正確熟練地計算有很大的幫助。

4.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教材10頁的第三個例題,提問:我們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讀題,根據題意列出算式:522÷4。

(2)引導學生獨立進行豎式計算。

(3)組織交流。

師:這個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夠商1?應該怎樣處理,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明確:在豎式計算中,當除到個位不夠商1時,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余數是2。

5.總結演算法。

師:在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引導學生總結一位數除三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的一般步驟:從被除數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寫商,遇到不夠商1的情況要商0佔位。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頁1題。

理解題意,在圖中圈出答案後進行豎式計算。

2.完成教材12頁4題。

先說一說豎式計算的步驟,再觀察題目中的計算過程,找出錯誤的原因並改正。

⊙課堂總結

我們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在計算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布置作業

教材11頁2、3題

板書設計

節 約(一)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⑤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播放片頭,揭示兩種寫法

師:這是老師喜歡的電視節目,它在什麼時刻播出?

電視畫面上是這樣寫的嗎?

這兩種寫法都能說明節目什麼時刻播出嗎?

2.匯報調查結果,進一步豐富感知。

師:你最喜歡的節目是在什麼時刻播出的,它們的對應時刻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幾時幾分?誰願意把你們前兩天調查的結果告訴大家。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略)

3.比較不同,揭示課題

師:現在黑板上出現了兩種計時法,它們相像在什麼地方,不同在什麼地方?

師:這種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計時法叫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第二種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的叫24時計時法。(板書讀題:我們今天要研究24時計時法)

二、觀察比較,探究特徵。

1.明確學習目標

你想研究有關24時計時法的什麼內容?

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24時計時法?(當場解決: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銀行,車票,郵政,電視,電腦等)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麼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

2.小組探究解決問題

問題一: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猜一猜:為什麼叫24時計時法?

看書自學:

課件強化:(課件:時鍾走2圈):24時計時法,第一圈跟普通計時法一樣,第二圈時針所指的鍾表上的數要分別加上12。(為什麼加上12?)不叫下午1時而叫13時,下午2時叫14時…晚上12時叫24時。

問題二:

師:24時計時法是這么一回事,大家明白了。那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麼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誰來試試。

1.嘗試練習

師:我用普通計時法問,你用24時計時法答:我們上午7時30分到校,(生:7時30分)下午4時30分放學。(16時30分)。中午12時,晚上12時,

用24時計時法問,你用普通計時法答:16時4時12分24時

2.小結規律:13時(中午1時)之前的時刻上的數字是一樣的,13時(中午1時)之後,兩種時刻上的數字相差12。

3.練習:

1.下列鍾表都可以表示什麼時刻?(課件)

1時13時4時16時6時18時

改用普通計時法說說。

強化0點。

師:如果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我在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和今天之間有一個分界點,今天和明天之間也有一個分界點。

昨天明天

師引探:你想對這個點說些什麼嗎?

生:我想對昨天和今天之間的分界點說,你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昨天的24時、昨天晚上的12時今天的0時。

生:我想對今天和明天之間的分界點說,你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今天的24時、今天晚上的12時,明天的0時。

生:你就像夜裡的星星、月亮的眼睛。

生:你一消失,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我很喜歡你。

生:你一消失,表明一天又過去了。時光易逝,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

師:是呀,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去不復返,我們可得好好珍惜時間。讓我們注視屏幕,再次體驗一下吧。

(師播放課件:時針走2圈。第一圈,依次出現數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現數字13到24,隨著鍾面變化,背景中月亮逐漸變淡,太陽慢慢升起,再循環重復。)

話外音:昨天的時鍾走到夜裡12時,也就是今天的0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接下去是1時、2時,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當空,直到12時,13時──晚霞滿天,夜幕降臨,最後到24時。24時正好是第二天的0時,所以習慣上只說0時,不說24時。 問題三、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教學例2(課件)

1.教學例1:

一列客車從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口答)

觀察鍾段圖後,初步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

師:誰能說說18時20分是時間還是時刻?22時40分呢?

時刻一般用表示,口語中也說,但在書寫時應當按規定寫成幾。

從圖上看,18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所經過的這一段表示的是什麼?(這列客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時間一般用表示。圖示意:時刻指那一刻,是一霎那。時間是指兩個時刻所經過的一段時間。

小組討論:如何求出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指名回答,引導分段思考(課件):4小時+20分教學例2

2.教學例2: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右圖)這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

師:有一天老師路過一個商店門口,

見到這樣的牌子。

(1)出示牌子,小組討論:這樣的牌子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一個小組代表發言,余組補充

(右圖牌子上用的是普通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將一天分為哪兩段。)

(上午8時開始營業、下午7時止營業。它們一天營業11小時。)(上午8時以前,下午7時以後,去買不到東西)

(上午8時,下午7時表示時刻,全天的營業時間是指時間)

(2)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全天的營業時間?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3)小組代表發言

方法1:分為上午營業時間和下午營業時間

方法2:轉化為24時計時法計算

四、回顧與質疑。

回顧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你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需要討論的問題?(什麼是24時計時法,它有什麼優點,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如何求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五、拓展延伸:

1.開動時間列車

(課件)下列時刻正確排序後,時間列車就開動:

上午10時0時下午1時30分18時13時

(正確的順序是0時上午10時3時下午1時30分18時)

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正確的順序是:凌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

2.提供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小組合作:你能根據它提供的信息提出與本節課有關的問題嗎?

輪流提問,組長記錄有價值的問題。

永春實小20xx春季作息時間表

(2)組際交流所提的問題,師板書典型的幾個問題。

把這張表改寫成24時計時法

每一節課上了幾分鍾?

全天在校時間多少?

(3)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進行解答,快的組可以多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4)集體校正。

六、課外實踐

調查爸爸或媽媽一天的作息情況,製作一張時間表。然後算出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時間,並跟爸爸或媽媽交流一下你對他們作息時間安排的看法。

教學目的:

1.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培養學生獲取生活中數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的意義,會用它表示時刻,初步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能夠識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重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區別時間與時刻;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能在同一個圓里,找出任意的半徑和直徑並且會自主完成已知半徑求直徑或已知直徑求半徑的題目。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能用圓規畫出已知半徑大小的圓或已知直徑大小的圓。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動手操作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作圖能力。

(2)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於生活,體驗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

2.了解、掌握多種畫圓的方法,並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3.在活動中,感受圓與其它圖形的區別,溝通它們的聯系,獲得對數學美的豐富體驗,提升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同。

教學重點:

探索圓的各部分名稱、特徵和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圓

1.出示幻燈:生活中的圓

攝影作品,在這些美麗的圖片中你們發現了什麼圖形?生活中你在哪見過圓?

2.揭示課題:圓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它。

板書:圓的認識

3.同學們喜歡玩套圈的游戲嗎?現在就來試試?

我這有一個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離它三米遠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裡?

我們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標出你所在的位置嗎?

2.實投學生成果(由畫幾個點到多點,直到圓)

問:站在這幾點都可以嗎,為什麼?只能站在這幾點上嗎?

出現圓後問,還有地方站嗎?

3.課件演示

師:那麼到底可以站在哪?(圓上任意一點)

圓上這樣的點有多少個?

二、操作中認識圓

1.屏幕上有一個圓,同學們能利用現有的工具製造一個圓嗎?

2.學生畫圓,師巡視

3.匯報不同畫圓的方法(先找用圓形工具畫的匯報)

拿線繩畫的黑板演示

談話:這位同學拿這么長的繩子在黑板上畫了這么大的一個圓,如果我想在操場上畫個大圓怎麼辦呢?

圓規畫的實投展示

4.總結圓規畫圓方法

5.學生練習圓規畫幾個圓

既然我們可以藉助圓形工具來畫圓,人們為什麼還會發明圓規呢?

6.觀察自己所畫的圓,除了一條封閉的.曲線還有什麼?(點兒)

給它取個名字——圓心(如果學生能說就讓學生說)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圓紙片,你們有辦法確定這個圓的圓心嗎?

學生動手摺

問:除了圓心你們還發現了什麼?(摺痕)

你發現的摺痕是什麼樣子的。

師:誰願意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現?揭示直徑半徑定義

你能在圓上畫出直徑和半徑嗎?

在自己所畫的圓上標出圓心、畫出半徑和直徑

三、交流探究圓

圓心和半徑到底有什麼作用呢?畫一畫就知道了

1、用圓規在本上畫出幾個不同的圓,看誰畫得漂亮。

2、投影展示

問:你們畫得圓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麼決定的?

學生匯報,圓怎麼這么聽話呢

師小結:圓心決定圓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圓心呢

這些圓大小各異,怎麼畫就能讓他有大有小?

小結: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規兩腳間距離)

3、師:半徑的本事不小,想不想知道半徑還有什麼特徵?是我直接告訴你們還是自己研究?

那就結合老師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組共同研究吧

4.研究提示

同一個圓內,半徑與直徑有什麼關系?

同一個圓內,半徑有多少條?

同一個圓內,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匯報

同圓直徑是半徑的2倍 板書d=2r

問:你怎麼知道的?

同圓的半徑有無數條,為什麼?(圓上有無數的點、摺痕中發現)

同圓的半徑有無數條,那麼直徑有多少呢?

板書:同圓內半徑有無數條。

同圓的半徑都相等,為什麼?(通過測量,通過推理)

同圓的半徑都相等,那麼直徑都相等嗎?

板書:同圓內半徑都相等。

所以古人說:圓,一中同長也

這個一中指什麼?同長指什麼?

邊看幻燈邊讀這句話。

一中同長的圓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

4、車輪的外形為什麼做成圓的,你能解釋嗎?

為什麼不把車輪做成這些形狀的?(出示正多邊形圖片)

四、比較中深化圓的認識

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邊形,有什麼變化?

2.想像,正100邊形會是什麼樣子?(接近圓,但不是圓)

正3072邊形呢?(更接近圓,但還不是圓)

到底多少邊的時候就是圓了呢?

3、《周髀算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所謂圓出於方,就是說最初的圓形並不是用現在的這種圓規畫出來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現在,如果告訴你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你能獲得關於圓的哪些信息?

4、陰陽太極圖。

師:想知道這幅圖是怎麼構成的嗎它是用一個大圓和兩個同樣大的小圓組合而成的現在,如果告訴你小圓的半徑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麼呢?

5、下面我們還將面臨3個實際問題的挑戰,同學們敢接受挑戰嗎?

問題1、你能測量出1圓硬幣的直徑嗎?(參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問題2、你能在地面上畫一個半徑1米的圓嗎?(參考用工具:繩子、粉筆)

問題3、車輪都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裡?為什麼?(參考用工具:自行車)

課下每個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來研究。

五、總結

學完這節課,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嗎?圓裡面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著同學們去研究和發現!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像圓那樣完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結合實際問題,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藉助面積模型,經歷探索簡單小數乘整數演算法的過程。

2。能正確進行簡單小數乘整數的口算,並能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1。在學習了小數意義和整數乘法的基礎上,探索簡單的一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與算理。

2。過多樣化演算法,進一步鞏固小數乘整數的演算法,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流程:

一、學情調查

1。讀出下面小數,結合情境說說它們的含義。

0。2元 0。3元 0。6元 0。4元 0。05元

2。填空。

5角=( )元

8角=( )元

10角=( )元

1。58元=( )元( )角( )分

4。06元=( )元( )分

2。4元=( )元( )角

6角5分=( )元

二、質疑探究

1。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課本33頁情境圖,誰能提出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

(1)課件展示教材上的信息,教師引領提問題。

生1提出問題: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

師:同組交流你的想法。

生2:加法算式為:( )

生3:乘法算式為:( )

師:在這里,0。24表示的是( ),乘法是加法的( )。

(2)師:你能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24是多少元嗎?動腦試一試。

[嘗試計算,四人小組交流演算法,演算法匯報。]

生4: 一個橡皮擦0。2元,四個橡皮擦就是0。2+0。2+0。2+0。2=( )元。

生5: 0。2元就是2角,4個2角就是8 角,8角等於0。8元。所以0。24=( )元。

生6: 我們用塗色的方法也可以算出0。24=0。8元。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0。2元,也就是一個橡皮擦的價錢,買4個就塗色4個0。2元,合起來是0。8元。

生7: 4個0。2就是( )個0。1;8個0。1就是0。8。

師:仔細看笑笑與你的做法一樣嗎?

生8:一樣。我認為( )

師:多媒體演示面積模型;4個0。3=( )

生9:淘氣總結得也很容易懂。

2。 師:買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鼓勵學生將前面學習的方法加以運用,獨立、主動探索小數乘整數的算理。並經歷交流各自計算方法的過程。)再嘗試提出不同問題,並列式計算。

生10:化成角簡單。0。4元=( )角 3個0。4元=( )角

師:多媒體演示面積模型;3個0。4=( )

生:同組交流。

0。4是( )個0。1,3個0。4是( )個0。1

三、達標檢測。(多媒體依次出現,便於匯報反饋)

1。教材第34頁練一練13題。

2。教材第34頁練一練第4題。

探討:0。011000=( )

3。

0。6+0。6+0。6+0。6+0。6=( ) ( )

0。3 4可以看成是( )個0。3連續相加。

0。08 3= ( )+ ( ) + ( )

一本作文本0。9元,買4本多少元?(只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

☆ 我們周村小學大門口的街道旁栽了一行柳樹,每1。2米栽一棵,那麼從第一棵到第六棵共有多少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一冊(修訂本)「8的認識」(第40~41頁,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l.通過數8個物體的實踐活動,認識8,會寫8。

2.知道8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8以內數的大小,能准確區分8個和第8個,培養初步的比較能力。

3.通過數、分的實踐活動,掌握8的組成,培養操作技能。

4.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總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2)帶「8」字說一句話。

3.布置課外活動題。

張開想像的翅膀,用8根小棒創造美麗的世界。

[總評:本課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在教學的引入階段為學生創設主動發現8的學習情境;展開階段通過操作學具的小組合作活動,交流匯報主動發現的8的組成,培養獨立學習能力、合作意識、操作技能以及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總結階段放手讓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培養成功學習的自信心。第二,根據入學不久學生的特點,創設以激趣克服認識抽象數8的學習難點的愉悅情境,以智力源泉的操作實踐活動為基本認知手段,組織學生參與操作交流、歸納、練習等數學活動,指導學生人人參與匯報學習成果的學習,全面達到學習目標。這是一節比較好的創造性教學設計。]

⑥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北師大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二節:認識路線。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在辨認方向的基礎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2.藉助認識路線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難點: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經過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笑笑一家特別喜歡旅遊,他們聽說撫順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決定開車到撫順來旅行,可是他們沒來過,不知道車往哪開,誰能幫著想想辦法?

有了路線圖,還要認識路線圖才能不迷路,所以認識路線很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路線」。

到了撫順,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裡,她想到去勞動公園去玩,應該做幾路公交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一)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的行駛路線

(1)從十道街出發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再向 行駛 站到勞動公園。

1、瞧,這里是一張1路車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線圖。仔細看圖,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十道街按照什麼方向,怎麼走到勞動公園?請你當小司機,手握方向盤自己說一說。

2、小組討論,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二)從勞動公園到十道街的行駛路線

1、笑笑游完勞動公園要回到十道街又該怎麼走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2)從勞動公園出發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再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十道街。

2、把結果記錄在練習卡上。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4、對照答案訂正錯誤。

(三)看路線圖回答問題

(1)小明從三道街出發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說說他的行車路線。

(2)小紅坐了3站在百貨大樓下車,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車的?她又是怎樣走的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課件演示。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交流你的行車路線。

(3)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後根據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三、自主參與、拓展練習。

1、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圖。

說出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同桌互相說一說,再填在書上。

學生匯報,課件演示。訂正錯誤。

2、笑笑為了感謝同學們為他指路,請你們到「海上樂園「去遊玩,但是我們要先弄清它的內部路線圖,防止迷路。我想這一定難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樂園「彩圖)

提問:a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果樹林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麼方向?

b居民區的居民怎麼走可以到山洞?

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笑笑游完撫順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龍潭大峽谷遊玩,這是龍潭大峽谷的路線圖,她應該怎樣走?

五、總結評價。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一張從家到學校的導游路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因為簡單應用題是一切應用題的基礎,所以今天我們從簡單應用題入手,進入解決問題的復習。[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一)]

⊙回顧與整理

1.簡單應用題。

(1)明確:只含有一種基本數量關系或用一步運算解答的應用題,通常叫做簡單應用題。

(2)簡單應用題的解題步驟。

①審題,理解題意。(了解應用題的內容,找出應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②選擇演算法和列式計算。(根據所給的條件和問題,聯系四則運算的意義,分析數量關系,確定演算法,正確解答並標明單位名稱)

③檢驗。(看所列算式和計算過程及結果是否正確,如果發現錯誤,馬上改正)

2.復合應用題。

(1)引導明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數量關系組成,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解答的應用題,通常叫做復合應用題。

(2)解決復合應用題常用的方法。

①分析法。從問題入手逆推,尋找解題條件,直至所需條件都已知。

②綜合法。從題中已知條件入手,逐步推導,直到求出所求問題。

③圖解法。把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用線段圖或其他圖形表示出來,使分析的問題具體、形象。

(3)常見復合應用題的類型、特點及解法。

①「平均數」問題。已知幾個不相等的同類量和與之相對應的份數,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或者已知若干份的平均數,求總平均數是多少。

②「歸一」問題。文字中常帶有「照這樣計算」的字樣或暗含著單一量不變。

③「歸總」問題。題中暗含著總量不變,即乘積不變。

④「行程」問題。關於走路、行車等問題,一般都計算路程、時間或速度。

⑤「和差」問題。已知大、小兩個數的和以及它們的差,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

⑥「和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和及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

⑦「差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各是多少。

……

(4)明確每種類型應用題的解題關鍵和解法。

①「平均數」問題。

解題關鍵:確定「總數量」和與「總數量」相對應的「總份數」。

解法: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②「歸一」問題。

解題關鍵:從已知的一種對應量中求出單一量(即歸一),再以它為標准,根據題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解法:總數÷份數=單一量

單一量×份數=總量(正歸一)

總量÷單一量=份數(反歸一)

③「歸總」問題。

解題關鍵:找到題中隱含的總數。

解法:單一量×份數=總數

總數÷另一個單一量=這個單一量對應的份數

總數÷另一個單一量對應的份數=這個單一量

④「行程」問題。

關鍵要先弄清速度、時間、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再根據這類問題的解題規律解答。

[結合圖示,引導學生弄清行程問題的一些規律:

同時同地相背而行:總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相向而行:相遇時的總路程=速度和×時間

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後):追及時間=路程÷速度差

同時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後,速度快的在前):路程差=速度差×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 第一課時「線的認識」。

教材分析: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動,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然後通過「認一認」活動,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徵。接著,組織學生對直線、線段與射線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後通過「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等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徵的印象。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4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毛線的過程,知道線有直線與曲線之分。從中抽象出線段,射線,直線。

2.在觀察比較中掌握三種線的特徵。

3.體驗點與線,線與線,線與面的關系,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徵。

難點:建立直線,射線。線段的模型。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9頁的例17、例18和練習十五的第5—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捨五入」進行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學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及良好的學習、作業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題。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題由學生估算,並說出估算的過程,即第一步求什麼?怎麼省略被除數的尾數?第二步算什麼?應該注意什麼?

(2)說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夠根據不同情況估算出它們的近似商。今天我們通過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的繼續學習,了解它在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教學例17。

(1)出示題目:5530除以6大約等於多少?

(2)讀題並理解題意。

(3)列式:5530÷6

(4)這道題目對結果有什麼要求?(只要求進行估算)怎麼看出題目中只要求進行估算?

(5)進行估算。由學生說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數5530的百位後面的尾數省略後約等於5500。再把5500÷6約等於900。

提醒學生橫式上要寫「≈」號。

(6)由學生筆算出准確數。

得:5530÷6=921……4

(7)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實際除的結果進行比較。

得出:估算的結果和實際除得的結果是接近的。

3、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6題的第一行3道題。

(1)讀題,學生進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學生被除數是根據哪一位進行「四捨五入」的,橫式上是否寫「≈」號。

(2)訂正後,再請學生算出各題的准確數。

(3)通過討論,說出每道題的估算結果比除得的准確數大一些還是小一些,你是怎麼想的?

4、教學例18。

(1)出示題目:用估算檢查下題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

3976÷8=497

(2)讀題,理用題意。

(3)進行估算。3976÷8≈500

(4)引導學生對實際的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①實際結果497的近似數是500。

②估算的結果也是500,說明商的最高位沒有錯。

5、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7題第一行的兩道題。

三、課堂。

師生議論,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估算有什麼作用?

教師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實際計算中的作用、今後我們要能夠自覺地運用它來檢查計算結果是不是與實際結果接近或除法筆算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養成良好的作業檢查、檢驗的習慣。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五的第5題,第6、7題的第二行以及第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1、2、3頁。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空間與圖形」領域「圖形認識」部分的重要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平面圖形以及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圓的認識、用圓規畫圓、設計圖案、扇形的初步認識。《數學課程標准(20xx版)》對這一內容的具體要求是: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本版本進一步明確了觀察、操作是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數學活動,強化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和活動性。

從單元安排看,本教材把圓的認識和畫圓安排了3課時,更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的建構思想:重視對基本圖形的認識,並在經歷圖形認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圓的過程。

2.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認識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 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並對周圍環境中與圓相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體驗數學的美。

教學重點:

1.掌握圓的特徵。

2.認識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圓的特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准備:

課件、剪刀、直尺、三角板、圓形物體。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仔細看看老師的臉是圓圓的,長長的、還是方方的?其實呀,老師更喜歡圓圓的臉,快來找一找,咱們班的同學中,誰的臉是圓圓的?圓圓的臉透著可愛,圓圓的眼睛閃爍著智慧,可愛的孩子們,老師喜歡你們!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雖然我們彼此還不太熟悉,但是老師相信,咱們一定能夠很好地配合,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有信心嗎?

二、教師引領,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大家的臉上找到了圓,那除了圓圓的臉以外,咱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的呢?

預設:鍾面、硬幣……

出示幻燈片(圓形物體)

正如同學們所說,鍾面上有圓,硬幣上有圓,車輪上、茶葉桶上還有圓,可以說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這節課,咱們就一起走進圓的世界,探索圓的奧秘。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描圓

要想認識圓,那咱們得想辦法先得到一個圓。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得到一個圓嗎?誰願意來給大家說說,你打算怎樣得到一個圓?

預設

生:我想繞硬幣的邊畫圓。

生:我想利用尺上的圓洞畫圓。……

同學們果然勤於動腦善於動手,老師真的為大家高興。那下面就請同學們動手,在老師為你准備的操作紙上畫出一個圓,然後把它剪下來。

3.探索圓曲線圖形的特點

摸摸你的圓的邊,想想看它與我們以往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什麼不同?

生交流,師相機引導,得出圓是封閉的曲線圖形。

板書:曲線圖形。

4.探索圓的各部分名稱,直徑、半徑以及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①出示幻燈片。

②生操作,然後交流,引出圓心定義,並把圓心標在圓上。

在一個圓中,我們把摺痕相交的點叫做圓心,其實除了圓心外,圓還有兩個重要的概念。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頁,認真閱讀書中的文字。

出示自讀提示:通過閱讀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③師生交流,認識半徑、直徑及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預設

A.認識半徑

半徑定義及字母表示。

師注意引導在自己的圓里畫出兩條半徑,並思考一個圓里能畫出多少條半徑,為什麼?

師生交流,得出同一圓里有無數條半徑。

B.認識直徑

直徑定義及字母表示。

生交流過程中,師引導明確

⑴圓的直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通過圓心,二是兩端都在圓上。

⑵在自己的圓里畫出兩條半徑,並思考一個圓里能畫出多少條直徑,為什麼?

師生交流,得出在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

C.探索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

出示幻燈片:測量你圓中的半徑和直徑長度,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指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比較至少三條半徑和三條直徑的長。

生交流得出:同一個圓里,半徑長度相等,直徑長度也都相等,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師板書即d=2r或r=

5.知識的梳理

出示課件: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而且直徑是半徑的2倍。即d=2r或r=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咱們學習了這么多圓的知識,那麼大家敢隨我去《圓的王國歷險園》去逛一逛嗎?

出示幻燈片。

1.直徑半徑搶答館。

2.愛心救助站。

3.巧手測量坊。

四、回顧知識、感受圓的魅力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生回顧知識)

師:一位希臘的數學家說過:「圓是最完美的圖形「。最後,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圓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和魅力吧!出示課件。

五、作業

幻燈片:為什麼井蓋是圓的?

最後讓我們一起伸出手來,共同為這節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P27、28例8、例9、課文,P30練習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能用「四捨五入」法求循環小數的近似值,能用循環小數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於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循環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師談活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說:……這個故事講得完嗎?為什麼講不完呢?(板書:重復出現)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和這個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們一起到運動場上去看一看吧。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有些同學算著算著就停下了,發現了什麼問題嗎?(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現:1、余數總是「25」。2、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麼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麼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麼使用省略號?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麼意思?(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意義

其他除法算式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請同學們算一算:28÷18 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怎樣樣?能除盡嗎?(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觀察例8、例9的三道題,你們發現他們的異同嗎?(不同點:一個是小數「3」的循環,另一個是小數「4」和「5」的循環。相同點:

學生討論後,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板書:

(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

(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並說一說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學生評議。

5、介紹簡便記法

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小數外,還可以用簡便記法來表示。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52.52552.52,師生共同辨析)

6、看書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嗎?」

7、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師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會有兩種情況:1、商的小數部分位數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數;2、商的小數部分倍數是無限的,叫作無限小數。判斷前面練習題中的小數哪些是有限小數?哪些是無限小數。

循環小數是有限小數,還是無限小數?為什麼?

學生有可能會質疑,結果會不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教師可根據課堂或本班學生實際和學生共同分析。

二、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概念的嗎?

三、鞏固練習

用計算器算出商後,說出商是什麼小數,依據是什麼?是循環小數的要求用簡便方法寫出來。

19÷111.08÷3.313.25÷10.6

四、作業:P30第1、2題。

課後小記:

學生在預習後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

1、這道題能除盡嗎?

2、為什麼它除不盡?為

3、計算結果該如何表示?

4、什麼是循環小數?

帶著這些疑問,本課的教學順利地推進。這些問題也均在教學中得到了解決。

但在練習中出現了以下幾種常見錯誤:

1、在豎式中在第一個循環節上也打了循環節的圓點。

2、在橫式上照抄豎式結果時,雖然在第一個循環節上打了圓點,可卻寫了兩個循環節。

3、在計算豎式時幾個數字還未重復兩次出現時,學生就經過推理判斷出它是循環小數而不再繼續往下除了。如:2。01212……學生除到2。0121時就發現小數位數第四位與第二位的數字相同,余數也相同而不再繼續往下除了。

針對上述前兩個錯誤,以後再教板書時我應強調格式與寫法。特別是P28頁下方的『你知道嗎」其中有關循環節的介紹及「寫循環小數時,可以只寫第一個循環節,並在這個循環節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記一個圓點」應讓所有學生掌握。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准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⑦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1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 :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3、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麼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鍾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准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摺一折。

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迴指點,發現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台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麼叫半徑?圓上是什麼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麼?

(2)什麼叫直徑?過圓心是什麼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後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並說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2、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迴查看,發現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獲、講表現。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還有什麼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小學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准備:

根據例題製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個12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題

(4)師: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並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節課的教學除了有之前所學分數的意義作為基礎之外,學生還在前一課時明確了整數乘分數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課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學習、嘗試,教師只要起到一定的點撥作用就可以了。】

2、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例2「做一做」

小學數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和含有小括弧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學會正確計算。

2、通過學習,養成認真審題,規范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括弧的四則運算。

三、教學設備:

幻燈片、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復習准備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遊玩,購買一張成人票需要24元,兒童票半價。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麼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弧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麼?學生總結運算順序。

新課教學

1、(小黑板出示)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120—144÷18+35(58+37)÷(64—45)

(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教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

(2)集體校對,說明注意點。

2、教學例1。

(1)把准備題

①中的144改寫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問這道題中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當怎樣計算?

(3)全班同學統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

3、教學例2。

(1)把准備題②中的45改寫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較例2與准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

(3)獨立完成並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匯報。

4、練習「試一試」。

(1)板書:1515—15×(94+54÷9)

(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並獨立進行計算。

(3)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並作出鼓勵性評價。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

(1)280—43×6+540÷36可以同時計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應該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應該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後一步應該算x。

2、課本「練習」第1題,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4個小題進行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各題。

(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並訂正。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1、例2使我們明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我們應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後做正確。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徵。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徵的歸納總結。

教學准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引發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麼特點呢?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麼發現?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相機教學「對邊」。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裡,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麼?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麼發現?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現了什麼?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麼?

(4)正方形的角你發現了什麼?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

4、歸納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獲。

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的習題

2.把不理解的地方標畫在書上

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後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採用的是什麼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量,量的次數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量,量的次數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麼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系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麼關系?你是怎樣發現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准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現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麼關系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准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的單位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2、師總結。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案怎麼寫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