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時下談論較多的一個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一個具有一定造詣的教師,已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其課堂教學具有自然的「藝術性」,能讓聽過其課的師生無一不深受其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所震撼與熏染。細加剖析,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從「核心素養」的角度考慮,是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得到位。具體而言,其含義有二:一是幫助學生把陳述性知識變成程序性知識,即讓學生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可以遷移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在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開拓進取、知難而進的意志品質。
其實,關鍵是「如何教」的問題。這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也是討論太多的問題,似乎沒有定型的答案,沒有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供遵循。還是魏書生先生說的好,若你善於講,就發揮講的優勢,若你善於啟發學生自學,就引導學生自學的方法,總之,尋求你所擅長的高效做法。這篇文章里,我從常規的生態課堂教學入手,主要從分層設計、課堂操作、過程評價三個方面作一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一、分層設計
《禮記•學記》提出「學不躐等」,其含義有二:一是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有差異,二是處於同一層次(水平)的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需要施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和同一學生在不同階段所處的層次,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設計。
十一學校的做法是:第一,以入校前測的結果指導分層,印發《選課指導手冊》,提出選課建議,實施「小班化」教學;第二,在起始年級配備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發現那棵樹,即關注個體、張揚其個性。導師的三個基本功能是:學業指導、心理疏導、人生引導。
二、課堂操作
每一節課都要給學生自學方法的示範;各學科都要設計能讓師生有共同收獲、共同成長的活動。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研究數學對象的基本套路,即通過設計系列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事實——概念——性質(關系)——結構(聯系)——應用」的完整過程(以此為教學內容的明線),使學生完成「事實——方法——方法論——數學學科本質觀」的超越(以此為暗線)。從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角度看,若要從事實到概念皆融「數學抽象」於其中,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從理解概念到明了性質,這一過程應使學生得到「數學推理」的基本訓練,包括通過歸納推理發現性質,通過(邏輯)演繹推理證明性質;從明了性質到形成結構主要也是「數學推理」,因為這是建立相關知識的聯系、形成結構功能良好、遷移能力強大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從理解概念、明了性質、形成結構到實踐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重指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之外的問題,使學生得到「數學建模」的有效訓練。
在上述幾個步驟的關鍵處,應注意適時引導,加強「一般觀念」的指導作用,如「如何思考」「如何發現」「從什麼角度觀察」;觀察結構特徵可從「數」「形」兩個角度(靜態)入手,若從動態角度入手,可改變目前問題的形式,進行等價轉化後再讓學生觀察,進行必要的模式識別,學生往往會有新的發現,這時學生又可得到「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的訓練。
我以課題《空間角的計算》的同課異構課型為例來具體說明。
【教師甲】
直接給出異面直線所成角、線面角、二面角的定義,稍加解釋後引入空間向量方法,然後教師用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進行例題講解、題組練習,重點訓練學生對於用向量方法求解三種空間角的能力。學生不感到難,接受情況好,聽課老師也普遍反應課堂效果好。
【教師乙】
1.創設情境(事實)
首先投影,給出四個畫面讓學生觀察: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兩條電線短路放電的瞬間(異面直線的距離)、比薩斜塔傾斜度的測量(線面角)、蝴蝶展翅(飛翔)來回扇動翅膀的過程(二面角的大小)。
2.引入概念(數學抽象)
演示從平面到空間的變化過程,從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如異面直線可看成兩條相交直線(就地取材,權且用兩根粉筆取代),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在空間向上(或向下)平行移動而成;還可看成兩條平行直線,其中一條不動,另一條繞其上一點在空間轉動而成。這種演示,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發現表徵異面直線的兩個要素: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與距離,同時也為學生能進一步抽象出異面直線的定義提供直觀的形象載體。
3.求法研究(即性質、結構的探究)
圖形均為空間圖形,難以直接測量,其求法應當考慮轉化與化歸到平面上,用平面角來表示,即尋找一個典型的截面。如上述演示,回歸即可引出作表徵異面直線所成角用平面角的想法。這既分析了空間線面關系,又給出了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基本方法,即在具體圖形中過某定點(最好選在這兩條線上某個固定的點)作其中一條的平行線,將題設相關條件有效轉化到一個三角形中,解此三角形即可。
同理,線面角轉化為斜線與其在平面上射影的夾角,二面角則用垂直於棱的平面所截的兩條射線夾角來表示,但在具體解題中不實用,可引導:仿照線面角的尋找來找二面角,即:先過其中一個半平面上一點P(不在棱上)向另一個半平面引垂線,過垂足H向棱引垂線,垂足為A,連結PA(易得AP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或過點P分別向棱和另一半平面引垂線,垂足分別為A、H,連結AH(易得AH垂直於棱),則角PAH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解三角形PAH即可。
再啟發:還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求這些角嗎?引入空間向量,介紹向量方法。引導學生:對於直角結構明顯的空間圖形,可建立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而直角結構不太明顯者,可酌情考慮選一組基底,用向量幾何法解決,或化斜為直,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用向量坐標法解決。
❷ 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信息交流、創新意識等。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教育青少年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尤其是從小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是他們能否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之一。\x0d\x0a《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三大理念,強調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這是數學教育多年來指導思想的突破與革新。也就是說,當前我們要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標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標,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x0d\x0a一、結合教學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x0d\x0a數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成分,所謂「數感」,是指學生對「數」的敏銳、精確、豐富的感知和領悟。數感的建立水平是學生個體數學素養水平的重要標志。《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要通過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x0d\x0a1、創設生活情境,啟蒙數感\x0d\x0a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測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可見,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學習離開了生活,將會寸步難行,而「數感」更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為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將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敏銳程度,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啟蒙學生的數感。\x0d\x0a例如在一年級「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學們還記得在幼兒園上活動課時的情景嗎?大家一起去滑梯,去盪鞦韆,去騎木馬??」學生們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漸漸被喚醒了,這時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歡快、溫馨的幼兒活動的畫面:「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數數這個幼兒園里的活動器械嗎?」於是,小學生們開始興趣盎然地數數:1隻滑梯,2個鞦韆,3隻木馬??從而經歷了一個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了數的意義。又如,教學質量單位時,讓學生到市場進行「今天我買菜活動」,看一看,稱一稱,估一估各種瓜果、蔬菜的重量等,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數感。可見,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數感的基礎,如果較好地利用和創設情境,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學生不但較容易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建構起來,獲得豐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的數感意識得以萌芽。\x0d\x0a2、引導認真觀察,建立數感\x0d\x0a數學是一種運用思維的學科,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是形成和發展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目標有序、認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發現數學問題;觀察規律,發現數學問題;也可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觀察到的信息??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感、發展數感。比如在新課程各年級「數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聯系實際先觀察再說一說。如:觀察一張紙多厚,再觀察10張、30張、50張有多厚,然後拿出一疊(1000張)紙,讓他們觀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哪些地方見過「0」。這方面,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說出諸如「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上見過0」;「在溫度表上見過0」;「電話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直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歷上表示日期;在電話、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不但體會了數的含義,而且初步建立相應的數感。\x0d\x0a3、構建活動平台,發展數感\x0d\x0a皮亞傑說,活動是兒童發展的杠桿。通過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平台,始終把兒童的活動作為主體發展的基礎與載體,提供開闊的活動時空,讓學生有合作交流、積極思考、操作等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數感真正得到發展。\x0d\x0a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設計一個讓兒童數100根小棒的游戲,看誰數得又快又好的活動。數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逐一地數;分組數;10根10根地數。數完後老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數數,你發現了什麼?數感強的學生會說出:我發現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一些,還不容易出錯。此時,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種對計數原則的感悟進行發掘整理,讓學生討論為什麼10根10根地數不容易出錯?然後告訴學生,在數數的時候我們給滿10根的數找一個位置,讓數滿10根的數都放在這個位置上,現在我們給這個位置取個名字——「十位」。兒童從逐一地計數到分群計數是對數的認識的飛躍,發展了學生的數感。\x0d\x0a4、加強估算教學,優化數感\x0d\x0a估算本身是數感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反映人對實際情境中數和數量及其大小范圍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同樣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因此,加強估算,可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估算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率,優化、鞏固學生的數感。首先,教師要善於抓住各種時機,創造性地開發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並說明自己估計的合理性。在這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方法,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其次,應用估算。如計算7.98×5.1,先讓學生估算,可以看作8×5;所以積一定在40左右,然後再筆算;如遇到工程問題「築路隊要修一條公路,甲隊獨修要60天,乙隊獨修要40天,兩隊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學生很快地確定大概時間,再進行計算,以提高計算的准確率。這樣的估算,是學生在筆算中取的相應的感覺,體會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對數感十分有利。又如學校開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活動,為增加說服力,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問題,要求學生估算解答。「全國的小學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小張紙,一年全國小學生要浪費多少噸紙?要用多少輛卡車運輸?」這道題里的小學生數,一小張紙有多大多重,一輛卡車能運幾噸等數據都必須做出合理的估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估算。這樣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又提高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對數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優化了對數的感受性。\x0d\x0a5、解決實際實際問題,提升數感\x0d\x0a我們知道,數學源於生活,更要高於生活。因此,數學教學應從現實的、有趣的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的素材出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了解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反過來解決原先的問題,在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數感得到發展。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後,讓學生解決「全班43人去劃船,每條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幾條船?怎樣乘船合理?」的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計算,不難得出需要8條船。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乘船,學生的方案有6×7+1;6×6+4+3;6×5+4×2+5;6×3+5×5等。在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找到答案的方法並非只有一種,答案也並非只是一個,知道如何選擇合理的方案。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知道了計算的意義和如何運用計算的結果,學會如何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解決問題,學會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提升數感。
❸ 數學課如何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踐行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必須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推動基於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構建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
一、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品格與能力」,可以通過引領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此外,通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引領,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貫徹於數學教學之中,使數學教學能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宗旨服務是擺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數學教學和數學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初中階段的內涵、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有著獨特的特點,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去。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數學的知識、技能,更應看到隱藏在數學知識里的思想、精神、觀念、價值觀……讓數學素養插上文化的翅膀,在數學課堂上騰飛,讓數學教育過程成為學習者文化素養的養成過程,提升數學教育的價值。以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是培養學生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1.以數學史為抓手再現數學創造過程,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素養。研究數學史可以反映出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起源和發展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系。數學史展示了數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成為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集中體現。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再經歷數學內容的起源、發展與演變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出有關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其心中那份難得的成就感與自豪感。
2.以重要概念為導線講述數學家故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課堂上介紹數學家的趣聞逸事,不但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感受到隱藏在定理背後的人類的智慧和意志;體會到數學家的高貴品格和無私奉獻精神;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有效提升學生科學精神素養;如從「勾股定理」等知識發現的史實更能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素養。
3.以挖掘數學思想方法為突破口引導創新意識,培養學桐談啟生的勇於探究、實踐創新素養。數學的抽象性使數學問題的解決經常伴隨著困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中結合數學文化進行教學,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某些數學史料和有關數學家的生平與創造性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科學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學家刻苦鑽研、不懈努力的結果,必須有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4.以數學美為指導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素養。數學中蘊含侍肢著豐富的美,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讓數學之美在課堂流淌,可以通過挖掘數學美,揭示數學美,來幫助學生欣賞數學美。也展示數學美的價值,展示數學美在科學創造中的威力。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素養。
5.以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手段激發學生求知動力,培養學生社會學習素養。在教學中傳授數學文化,必然要求具有更多、更靈活的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穿插進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有所創新,通過多種有效的展現方式使學生接觸到具體數學內容背後局如的故事,不斷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使其在學習具體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體味到數學文化的深邃。
❹ 怎樣在數學課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關注數學內容、數學教學理論、數學教學實踐與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直面問題,不斷探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教育。
❺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摘要:落實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現教師教育教學目標的關鍵,立體幾何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想像能力,通過空間想像能夠使學生具有空間感知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空間幾何體位置的判斷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直觀的看懂圖形,培養學生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
關鍵詞: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空間想像力
一、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成為了全球范圍內教育教學的重要議題,是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而我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育主要在於培養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創新,從而落實核心素養。
二、立體幾何中怎樣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空間想像力是人們對空間幾何體進行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能在大腦中想像出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的幾何體的直觀圖;
2.能根據直觀圖判斷出其組成部分的形狀、位置關系和數量
關系;
3.能對大腦中已有的空間集合體進行分解、組合,產生新的幾何體;
4.能夠給空間幾何體建立適當的坐標系等多種方法解決實際
❻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素質教育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那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來實現數學素養教育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何是數學素養才能更進一步知道如何去在教學中實施數學素養。其次數學核心素養對如今課堂教學有的改變以及影響。最後,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造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探索活動,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我們既然了解並知道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實現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為人的數學素養。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加劇,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種遠離數學、遠離數學生活,固守過去傳統的人不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且連基本的生存也潛藏危機。要喚醒國人對數學的關注,在數學教育和培養和提高數學素養上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什麼是數學素養呢?數學素養是指我們用數學的觀點、思維方式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和品質等等。數學是一門知識結構有序、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是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必須遵循數學學科特性,通過不斷地分析、綜合、運算、判斷推理來完成。因此,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然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我們提高數學素養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數學素養聽起來好像很深奧、很生疏,其實它時時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場打折信息、家庭投資理財問題等。如何在課堂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呢?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新課標的修訂,對數學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如今的啟發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從課堂主人來說,教師不在是課堂的主人了,新課改的提出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展並提高,並將學科更加貼近生活,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注意:首先,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實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內心深入來說我覺得數學其實是一門比較有有意思的學科,數學在小學階段幾門學科中也是比較貼近並走進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學習的位置問題,我可以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誰,其次請說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這樣就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一章升與毫升,這章是及其貼近生活的,我讓學生自己去記錄學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飲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對升和毫升有基礎的認識,以及比較表象的比較。所以在教學中,我藉助孩子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創設情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他們用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識,並體驗成功的愉悅,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另外,課堂上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之中。二、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原來在教學中,教師更加註重結果,而新課標的改變,卻將過程與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動手以及動腦能力,這就是一個本質的改變。這就是為何老師卻成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而不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學生主體地位的改變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感興趣,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多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動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獲取知識;多思,通過自學、操作、嘗試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獲得能力的提高。多說,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主動地去創造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探索過程中還將動手操作與觀察、思維等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如在五年級數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體驗、發現、猜想、驗證去認識、歸納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數學活動,孩子們有了不同的獲取信息的經歷,有了不同的學習收獲,同時更有了不同的學習體驗,他們個個都對數學表現出了無限的熱愛,對學好數學充滿了信心。 三、學會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意識。 我們的小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時,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怎樣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數學現象並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數學意識很重要,數學意識其實是指能主動地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考慮問題或進行思維的習慣,也就是通常說的「數學頭腦」。對於小學生來說,從入學開始就須初步培養,剛開始要求能夠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簡單有用的信息並進行簡單歸類,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慢慢到學會用數和簡單的圖表刻畫一些現實生活的簡單現象,根據需要收集處理信息並做出猜想,解釋結論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較強的數學意識。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以下意識:遇到問題能夠自覺地的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面對一些事物時,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質並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能利用已知的知識推斷出與其有因果關系的新的知識的思維習慣,它是數學的嚴密邏輯性的反映。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感悟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我們數學教育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鑽研的探索精神 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這樣的事:有的學生答案抄錯的,結果算錯的,題抄錯的,看錯的,加減乘除符號看錯的„„,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或許可能說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可能會犯粗心的小毛病,許多教師把這些都歸結為「馬虎」造成的,其實不盡然。我覺得關鍵在於學生還沒有形成縝密嚴謹的思維品質。作為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質,在教學具體內容時能夠准確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進行培養、糾正,形成穩固的思維定勢。 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現在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只重視智力開發,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造成了許多兒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發展不協調,缺乏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這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大難題。我在教學中經常向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使他們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活動,並讓他們在從事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也要給予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總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實際創造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探索活動,促進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