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小銜接第一節數學課怎麼上
數學課的第一節課自然是孩子們認識數字了。
通過一些小兒歌之類的讓孩子記住數字,認識數字。
然後會寫數字,必須是規范的寫法。
② 幼小銜接的孩子怎麼學好數學
孩子若進入小學,在數學的學習上缺乏方法,再加上粗心大意的毛病,很容易得不到好的學習效果。數學是一門高深而奧妙無窮的學科,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好數學有很大的幫助。為大家介紹些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1、思考: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在學這門課中,思考有重大意義。解數學題時,首先要觀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發現題目的特點,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簡便的解題方法。在我們周圍,凡是真正學得好的同學,都有勤於思考,經常開動腦筋的習慣,於是腦子就越用越靈,勤於思考變成了善於思考。我正因為掌握應用了這一方法,所以在全國數學競賽中獲得了武漢市一等獎。
2、動手試一試:動手有助於消化學習過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課下,我常常把老師講過的公式進行推導,推導時不要看書,要默記。這樣就能使自己對公式掌握滾瓜爛熟,可為公式變形計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3、培養創造精神:所謂創造,就是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建立新理論。創造,就要不局限於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我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後,還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課內課外應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認真聽老師講課。這是我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更切忌一邊講話一邊聽講。其次要專心凝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字,因為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聽講時還要注意記筆記。
一次老師講了一個高難度的幾何題,我一時沒有聽懂,多虧我記下了這道題以及解法,回家後仔細琢磨,終於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競賽中我輕而易舉地解出了類似的一道題,獲得了寶貴的10分。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①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②鍛煉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教。真是一舉三得。總之,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課外練習。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數學的重要環節。我很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准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為了鍛煉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我經常是這樣做的,在開始做作業時定好鬧鍾,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再做作業,這樣有助於提高作業速度。考試時,就不會緊張,也不會顧此失彼了。
第三,復習、預習。對數學的復習,預習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當天作業後,我將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簡要地看一看,再回憶一下老師已講過的內容。睡覺時躺在床上,腦海里再像看電影一樣將老師上課的過程「看」一遍,如果有什麼疑難,我立即爬起來看書,直到搞懂為止。每個星期天我還作一星期功課的小結復習、預習。這樣對學數學有好處,並掌握得牢固,就不會忘記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業和預習、復習之後,我就做一些爬坡題。做這類題,盡可能自己獨立思考,努力找出隱藏的條件,這是解題的關鍵。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需要看一看參考書,以及請教師長和同學。總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虛心、勤奮,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③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
一、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
1、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二、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三、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四、讓孩子學會念題。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五、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
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④ 幼小銜接數學應該注意什麼的經驗文章
一、弄清幼小銜接的習慣養成。
家長既要更新對孩子的成長要求,又要督促與指導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
(一)與孩子一起「步入」小學。
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園從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八個方面的具體教育內容與要求,主要以語言行為、益智活動、游戲活動、操練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對於孩子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只是「告知」 與「提醒」的作用。當孩子升上小學後,就要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作些「硬性」規定,違反規定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指責,嚴重的話還會受到參與打掃衛生或德育操行扣分的懲罰,在心理方面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因此,家長需與孩子一起「步入」小學,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對孩子的習慣養成的標准。
(二)與孩子一起提高標准。
孩子在讀幼兒園時對於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不作「硬性」要求,當孩子「步入」小學,就要根據小學的課程標准,規范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標准,從而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因而,家長在開學前也應與孩子展開一次幼小銜接的溝通會話,與孩子一起提高標准。
1、要使孩子做到姿勢標准。
(1)坐姿標准。孩子應坐在桌子偏右一些,腰背要挺拔,胸離桌一拳,眼睛離書本或作業本一尺。正確的坐姿可以延長孩子的坐端正的持久時間,也就增強孩子的學習精力。
(2)執筆標准。孩子的握筆姿勢也要標准,握筆的拇指和食指應離筆尖一寸距離,其餘三指並攏墊筆即可,作業本應放在前面偏左一點,這樣有利於看到書寫的筆順和結構情況。
2、要使孩子做到書寫標准。
孩子寫字的時候要按照課本或老師所教的筆順標准來寫字,一般是先撇後捺、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里(半包圍)、先外後里在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規則,具體以教材(近期各版本的筆順有所變動)為准。並且要邊寫邊念讀,這樣家長就可以在一旁做點家務也能聽清楚,當然最好是在一旁看著孩子寫規範字了。
(三)與孩子一起學有激情。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到學有激情,也就是能較長時間專於完成學習任務,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從而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1、先溫習。孩子在做家庭作業前,家長要讓孩子先把老師當天所教的重點或例題回憶一遍,也可以去翻閱課本例題解題方法,引導孩子如何獲得想要的資料,做到明確重點,掌握方法,不要代替孩子而完成任務。
2、再運用。家長讓孩子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按照剛才梳理的方法抓緊落實,去做作業、做練習、做測試,從而再次鞏固應用。
3、接糾錯。當孩子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家長發現孩子完成的作業有錯時,可以讓孩子做完此題後,再引導孩子去檢查或檢驗,實在發現不了就指出其方法上的漏洞,啟發孩子發現問題,並及時糾錯。
4、後查驗。當孩子完成作業後,一定要讓孩子再次查閱或變練檢驗,無誤後才能去完成下一題或另一科。
(四)與孩子一起學要得法。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到學要得法,就要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
(1)學習使用工具書。當遇到學習問題,可以通過自己去查閱學習工具書來解決的,家長盡量指導孩子去查找和搜索答案。比如:查字典、新華成語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學習工具書。
(2)培養閱讀方法。家長告訴孩子對應的閱讀方法即可,一些題目還要由家長讀給孩子聽才行,孩子的識字畢竟還少。閱讀的方法教給常用的朗讀法、默讀法、精讀法等就行。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需要選擇讀法,並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閱讀,邊讀邊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感悟和方法要領,並能向家長分享和完整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孩子通過周而復始的訓練,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並逐漸提高完成作業的正確率,縮小時間差,就能讓孩子有學習激情,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二、上小學之前需要准備工作。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准備自帶的學慣用具和生活用具以及防控工具。
(一)購買學慣用具。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去購買可心的書包,以備裝下課本、教輔、作業本等發放的學慣用書資料;還要購買文具盒,裝上數支鉛筆(一般買一打)、橡皮擦一隻、直尺一把(另一邊有波浪線的最好)、改錯筆或貼、卷筆器或卷筆刀。其中家長要為孩子削好或卷好最少兩支的鉛筆,以備對換使用。
(二)購買生活用具。家長還要買好水壺以防口渴,購好雨傘或雨衣以備下雨天防淋雨。
(三)購買防控工具。家長還要讓孩子帶上兩個一次性口罩,其中一個進校園時就帶上,另一個備用;有條件的還可以帶上免洗消毒液,可供孩子洗手消毒。
這些日常生活的用具,家長可以讓孩子再逐一準備與裝袋,一些生活起居常識就要從中貫穿,讓孩子能自行整理與准備學習與生活的必需品。
三、上小學之後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確保營養補給。孩子升上小學,從消耗能量上來說,就要比幼兒園大得多,家長應注意加強營養的均衡補給。特別是孩子從午飯到放學回家,體能消耗已經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做作業前,最好能吃點麵包或糕點,喝熱牛奶,但不宜過飽,20分鍾後就可以「開工」了。
(二)調整作息時間。孩子上小學後不再是幼兒園時的時間散漫的節奏,而應嚴格按照學校提供的上下學時間去調整好在家的作息時間,確保每天至少9小時的睡眠時間。特別是上學到校時間的准時,如果遲到,教師會進行詢問與批評的。
(三)做好接送工作。孩子畢竟還小,家長應每天再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後5分鍾左右送到校即可,避免擁擠;接回的就應在學校規定的放學時間提前5分鍾到校門口,最好與孩子約定相對固定的地方站立等待,以便孩子尋找,無需都擠在校門口等待。
(四)做好心理撫慰。孩子畢竟從幼兒園升上小學,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強或自卑心強的話,很容易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打擊」,或因為學習問題而心理受挫。因此,家長每天應察言觀色與細心關愛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及時梳理期間所遇到的「障礙」,讓孩子能高高興興上學,開開心心回家。
總之,開學在即,家長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由幼兒園升上小學,也是由衷地感到歡喜,同時又會感到有一種莫名的壓力與責任,老師和孩子們都面臨新學期的教與學的新任務,希望同學們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專心聽講、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家長的關愛與輔導下,按時完成課外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新學期取得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和家長匯報。
⑤ 幼升小數學的銜接要怎樣才合理
從兒童身心發展上看,從學前進入小學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過渡期。這個時期的兒童保留了幼兒的某些特徵好早仿,又擁有學齡期剛剛出現的某些特徵。因此,如何使學前班的兒童入小學而能較快地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使之過渡銜接的合理、科學,確實是值得認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問題。通過調查、實驗,僅在教材方面如何搞好幼友纖小銜接談一點認識。
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內容中包括:l~20以內的基數、序數、鄰數、單雙數、數的組成;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減法、乘法的初步認識;應用題教學等。學前班教學內容包括分類、排序、量的比較;1~20數的認識;鄰數、序數、單雙數;10以內數的組成;加減運算,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口頭應用題教學;認識幾何形體;時鍾;等分;認識人民幣等等。從教材內容來看,幼小睜茄教材存在著數學知識重復,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兒童對知識失去了新鮮感,使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為教師組織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小學數學的能力發展和初入學時的數學能力水平有密切關系。初入學時,對數學概念,對數的關系進行合理的運算,那麼他們入小學後對整數中的多位數,對小數和分數,對於自覺地運用數的關系和運演算法則進行計算,都表現出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須搞好兩個方面的過渡。
1、直觀的圖示運算向抽象的數學運算的過渡。
在分類與計算教學中,先教師引導,後兒童獨立操作,先易後難;通過分類訓練,幫助兒童構建一個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分與合的思維結構。掌握分類關系的同時,初步滲透連續再分的思想、分合可逆的思想、邏輯排除的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兒童進行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初步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到實物分類操作、圖示分類操作、數的分解組成操作。數的計算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建立數的分解組成與相應的計算之間雙向聯系。
2、從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到文字敘述的應用題過渡。
在應用題教學中,幫助幼兒在教師的實物演示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說出計算式和解答結果,按照教師演示實例,口頭仿編相似題材內容的應用題,進一步仿編不同題材內容的應用題,培養幼兒從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初步抽象能力,按算式口編應用題的能力。訓練一式多題的口編應用題,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到圖畫表示的應用題發展到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再發展到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的過渡。
為了幫助兒童入學以後掃除學習新知識的障礙,較好的過渡和適應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應給他們做好「搭橋」、「鋪路」的工作。在幼兒園數學的基礎上略有提高,面向小學,突出銜接。因此,切切實實地做好數學教學的幼小銜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⑥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法」寓數學 教育 於游戲活動之中,能使幼兒在自由活動和有趣新奇的游戲體驗中獲得數,形的 經驗 和知識,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聯系的有效 方法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在實際活動中操作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不要認為幼兒動手就算操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兒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注重其實效性。如:學習「7」的組成,課上教師為每個幼兒准備了7粒石子,教學時,要求幼兒先數一數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多少分法?幼兒興致勃勃地開始來操作,還未等幼兒完全分好,教師已請幼兒回答結果,教師雖說讓幼兒操作但不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這樣操作只是走過場而已。教師可設計成如:准備7種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2)按顏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3)按形狀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師讓幼兒操作時,應進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麼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麼分?這種描述盡管只是對感性認識的描述,但它卻是形成概念和判斷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操作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來規定操作程序和規則,設計操作的步驟及需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問題。幼兒只有通過比較觀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組成,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來操作也是保證操作成功的重要條件。
操作材料的實用性,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師在設計和准備操作材料時,還要注意考慮美觀性、趣味性,更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方式,是幼兒園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
在游戲過程中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將操作活動游戲化,就能夠較好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學習5的組成時,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師講解、示範演示教具,再由幼兒模仿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採用玩「撒圓片」的游戲,我將紅、綠兩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分別貼在一起製成雙色圓片,游戲時,每人得到7個雙色圓片,幼兒把7個雙色圓片往桌子上輕輕一撒,看一看,7個圓片中有幾個紅色圓片,幾個綠色圓片,從而自然得到7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將其結果一一記錄下來。如此經過反復游戲,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再由老師系統地 總結 幼兒所記錄的答案。這樣把幼兒所獲知的感性經驗真正上升為理性知識,在操作活動中不斷強化其數概念。
2幼兒園的趣味數學
導入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情境創設。情境創設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 故事 ,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俗話說「不愛學習的孩子那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卻很少找到。」故事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既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又把數學中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這樣可以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例如:如在大班數學活動「數量關系對應」中,教師設計了白馬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座山上出現了一座城堡,城堡里關著一位被老巫婆捉來的公主,公主整天不吃不喝哭個不停,一個好心的衛兵把事情告訴了白馬王子,白馬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要做個好心人去幫助白馬王子願意嗎?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這時,教師藉助事先准備好的圖片,設置了白馬王子過橋、路過花園、經過池塘、和草莓姑娘比聰明、到動物王國幫小動物鋪路等幾個環節,而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數學題。幼兒完全沉浸在情境故事裡,對數學特別感興趣。情境互動式課堂教學就是選擇幼兒喜歡的人物設計故事,並藉助故事中的環節滲透知識教學,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幼兒輕松自如的掌握了知識。
教師必須要改進 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幼兒的 創新思維 和能力,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幼兒的 想像力 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如:教幼兒學習三者以上的測量或比較時,用筆測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從杯子比筆矮,瓶子比筆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3幼兒園趣味數學的滲透方法
將趣味數學滲透於游戲中
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滿懷興趣地學習數學。 為了鞏固幼兒對形狀的認識,我們設計了「餵食」的操作游戲,讓小朋友把形狀卡片喂給相同形狀「娃娃吃」,從中學習到相關經驗。建構游戲《蓋房子》中,為幼兒提供各種圖形積木,上面分別寫有1~6的數字,復習6以內的組成,感知分成的排列規律。
在小班的「按顏色分類」這一教育活動中,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教導黃樹葉的時候,手持黃樹葉的幼兒站起來揮動手中的葉子,其他幼兒蹲下不動。結果在活動實施時,發現這個游戲的設計忽略了小班幼兒的直覺思維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點。不僅沒有達到隱含的教育效果――按顏色分類,而且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發現問題後,我立即改變了方法,優化了這一游戲活動。先讓幼兒見到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以後,隨音樂做游戲。游戲停止,樹葉娃兒都回到樹媽媽的身旁,紅樹葉找紅樹媽媽,黃樹葉找黃樹媽媽,綠樹葉找綠樹媽媽……這樣一來,幼兒情緒高漲,全身心投入,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類活動,在多次的交換樹葉中,幼兒都能在自由的游戲中按顏色進行分類,教師也實現了在游戲中引導的教育價值。
將趣味數學結合在運動中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很多體育游戲注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在傳統的體育游戲「拍皮球」「跳格子」中,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和「三以內的點數」,在原來的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許多下」「拍三下」和「跳一下」「跳許多下」「跳三下」等,改變後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歡,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還使其掌握了數學知識。
2.根據需要創編新的體育游戲
原有的數學活動都是在室內進行的,我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融入體育游戲中。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容易組織的體育是可行的。在「按大小排序」的教學中,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我給球兒來排隊」;「按高矮排序」的教學中,戶外體育游戲「我給大家來排隊」;圖形的教學,可以在跳房子的中進行復習。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活動效果更好。
4幼兒園的數學教育
數學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徵的。就這兩個特徵而言,數學是很不適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思維發展水平的一門學科。如果把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看作是單純地教給幼兒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滿足幼兒兒記住了一些數字,能表達某一概念涵義的詞語,那麼幼兒對數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會失去教數學的興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態度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興趣,學習的態度不積極,就很可能影響今後學習數的學業成績,導致在數學學習上的失敗。
最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是那些「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數教育的活動中,當幼兒能夠熟練地把一組物體按其屬性分成幾組以後,這時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學習活動就是比較各組物體之間的多少。讓幼兒在這些組中找出物體個數最多的,或最少的。這個活動實際上是把幼兒對事物外部物征或質的思考引向對量的思考,使他們開始跨入數概念形成的歷程,這是幼兒思維的一個跳躍。
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也有影響。最能旨起幼兒興趣的教學方法是適合幼兒認知特點的方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意幼兒思維形象性的特點,而忽視幼兒解決抽象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直覺形動生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一般多採用講解、演示的方法,很少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這樣常常使幼兒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了一些數學語言或概念,這種沒有理解內涵的語言、概念就成為枯燥的記憶符號而使幼兒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數學來自現實世界的抽象,它的許多概念及其屬性都可以轉化成具體的事物,成為幼兒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兒在感知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再進行概念屬性的抽象。這樣獲得的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能理解的,是有意義的,也是有趣的。例如10以內的自然數列可以通過以「1」為等差,遞增到10的擺放紐扣來感知。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相關 文章 :
★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
★ 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方法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數學《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 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方法
★ 兒童學數學的方法
★ 有哪些實用的幼兒園教學方法?
★ 幼兒園里常見的幾種教法與學法
⑦ 幼小銜接班的數學課程是什麼內容
具體包括:
1、數的計算
涵蓋10以內數的分解組合、20以內加減法、認讀100以內的數、按數群計數等重點知識,利用情景化、游戲化等學習方式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教師逐步深入的講解,引導幼兒掌握並鞏固數的計算能力。
3、邏輯與推理
涵蓋找規律、統計與運用等重點知識,又有提升邏輯推理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等相關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找出事物間的聯系與規律;記憶畫面內容,提升記憶能力;根據給定條件進行推理、判斷,提升邏輯與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