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如何指導學生看書

小學數學如何指導學生看書

發布時間:2023-08-04 14:12:25

㈠ 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一、發現閱讀問題,採取有效措施

小學生閱讀是人生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圖畫」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所塗損。小學生閱讀的啟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從識字、詞等發展到句、段、篇,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內容都須循序漸進,才有利於掌握系統知識。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經驗,更不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小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閱讀實踐中經過不斷地積累和總結逐步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閱讀的指導者,必須對學生閱讀一般特點有足夠的了解,並能夠根據這些特點和在閱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地做以針對性的指導,以使學生盡快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取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二、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是最為重要的。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要找到了可以激發出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從以前的「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狀態,進而對閱讀有了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學校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書聲琅琅,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然後,在班級環境建設中突出閱讀的特色,例如學習園地、黑板報等以宣傳讀書為主題;其次是完善班級圖書角,對書櫃裝飾及命名,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渴望閱讀的興趣。

三、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說:「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實踐。換句話說,那不僅是知識方面的事,心裡知道怎樣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由於小學生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約,個性傾向還不夠穩定,表現在他們模仿性強而欠持久,興趣易發生而很少專注,好動情感而缺乏意志,易於感知而難於抽象;他們並未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或形成耐久的讀書習慣,即使上了高年級,已具備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也帶有易變性。因此,必須重視小學生閱讀方法的正確指導。

㈡ 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如何培養

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如何培養

閱讀能力就是指學生具有看書並讀懂其中內容的能力。再了解一下什麼是數學,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構建知識體系

知識是一個系統,我們所學的知識也呈螺旋上升的趨勢,低年級的'知識體系處於一個比較基礎的部分。如小學知識體系分為幾個階段,內容分為幾個部分等。為了讓學生有系統、有步驟地學習,課標與教材都是精心設計與安排的。

如「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那麼學習乘法,就是在學習加法的基礎上提升的。

(二)思考與閱讀相結合

數學學習對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教學手段將學生的思維與閱讀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三)實踐與閱讀相結合

如學習估算的時候,估算是求近似數,不要用一種固定的模式規定學生去估算,要通過四捨五入法、去尾法、進一法等。

(四)重點內容重點訓練

前面已經說過了,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那麼我們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系統的概念,每一階段的內容,哪些是重點和難點,這些重點和難點我們就可以把它作為重點內容來訓練。如一年級的加法的意義、二年級乘除法;又如圖形的認識中的「角的分類」等。通過有重點的訓練,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發展是比較持久與鞏固的。

㈢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數學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數學是對小朋友們數學的啟蒙,所以這個時候學好數學是很重要的,那怎麼才能學好學數學呢,下面分享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1

01、閱讀引言

1、要注意章節標題,因為它標出了課文主題;

2、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識的直觀素材;

3、要抓住關鍵字、詞、句和重要結論,這對於理解新知識非常重要。

02、閱讀概念

1、要正確理解概念中的字、詞、句,能正確進行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互譯;

2、要注意聯系實際找出正反例子或實物;

3、要弄明白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是說既能區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適用范圍。

03、閱讀定理

1、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條件和結論;

2、要探討定理的證明途徑和方法,通過與課本對照,分析證法的正誤、優劣;

3、要注意聯系類似定理,進行分析比較、掌握其應用;

4、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廣及引伸。

04、閱讀公式

1、要弄明白公式的來龍去脈,會推導公式;

2、要明白公式的特徵並能想法子記住;

3、要注意公式的應用條件,弄明白有關公式的內在聯系,了解公式的運用、逆用、合用,變用和巧用。

05、閱讀例題

1、要認真審題,分析解題過程的關鍵所在,嘗試解題;

2、要和課本比較解法的優劣,並使解題過程的表達既簡捷又符合書寫格式;

3、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並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題途徑。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2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01、重視計算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

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鍾口算。一開始,2分鍾內能只能做完 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02、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幫助。

例如:

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 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占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03、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有些家長頭疼孩子上課效率很差;這其中很關鍵的原因是沒有做好預習;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04、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

一些孩子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厘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孩子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

從圖形變化關系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棱長)→正方體的體積;

經啟發,孩子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

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

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

得:X=6(即正方體的棱長),

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說,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家長最大的作用是:啟發。

孩子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去主動思考解題的思路,掌握學習方法!

05、培養閱讀興趣

假期和一位資深老師聊到孩子數學學習問題,分享一段重點:

「您孩子數學學習是什麼情況?」老師問。

「題不難成績還不錯。一遇難題,就好像深入不進去。」提起女兒的數學,我真頭疼。

「那她平時喜歡讀書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想不明白,閱讀?這不是語文老師的事嗎?跟數學。。。?)

「不是特別喜歡,但也不是一點不讀。平時喜歡看漫畫之類。」我想了想說。

「哦,那科普讀物和一些經典名著讀過嗎?」老師接著問。

「沒有,我認為對學習有用的書她都讀不懂,也不願意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是有些問題。」老師頓了頓說,「孩子將來中學要想學好數理化,必須小學得多讀書,特別是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多讀好書的孩子思維活躍,視野也開闊,到了高年級就更能顯示出優勢。」

「我們帶過的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大多6、7歲就能看書,在小學階段就大量閱讀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愛思考,愛看書,這群孩子問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時把我都難倒了。

而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大都對閱讀沒太大興趣。這兩者孩子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在審題能力上,不注重閱讀能力的孩子 ,經常會無法理解題意,或者是頻現家長常說的孩子審題不清,粗心大意。

其實主要問題是出在閱讀理解能力上,這類孩子,老師家長再怎麼輔導,他們的數學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

聽她這么一說,我這才更加理解「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閱讀對數學的重要性

很多家長總覺得閱讀所帶來的改變很緩慢,而考試就在眼前,所以還是覺得不如補課來得直接,效果更顯著。

其實:閱讀的功效絕不僅僅是豐富文化積淀,提高語文素養,而是幫助孩子點燃思維的火花,拓展視野,深化思維,提高學習力。

所以,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首要的。有研究發現,一年級或更早開始大量閱讀的孩子比三年級開始閱讀的孩子在其後的中小學學習,尤其是數理化學習方面潛力更大。

因為前者在其後的學習生涯中具備了深閱讀能力和習慣,也就是理解能力很強,而後者閱讀時思維很膚淺,理解能力自然很弱。這個現象在初二這個分水嶺年級就表現得很明顯了。

所以,不要等到中小學遇到困難才沒完沒了地補課「拉一把」,而是要讓孩子4-7歲解決識字問題,6-9歲就能愛看書,9歲後就會大量閱讀、讀好書。

㈣ 如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數學讀題習慣

閱讀與動手相結合

閱讀不能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應是眼、腦與手等多感官協同參與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倡學生邊閱讀邊動手,把讀到的重點句子和詞做好標記,如用直線、曲線畫出重要的句子,用點標注重點詞語,用問號標注出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用符號把讀到的內容用符號畫成圖,以方便分析理解題意。

數學閱讀與分析比較相結合

數學知識不是獨立的,要想獲得真正的數學知識就離不開比較搭扮、辨析等活動。比較的方法,可以是比較同類題目,也可以是比較新舊知識。例如:在一年級的數學中,有一道這樣的題:題中給出了12個圓,要求學生從左數把第10個圓圈起來,又讓學生把左面的10個圓圈起來。這道題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讀題,比較這兩個問題的不同在哪裡,把不同的地方圈起來,分清「左」和「右」,還要分清「10個」和「第10個」。通過這樣的比較閱讀,在關鍵處的激疑點撥,有助於學生深化理解新知。

閱讀與交流表達相結合

數學閱讀後及時交流表達是很重要的。在閱讀學習後,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困攔言把對數學文字、符號、圖表的理解與別人交換看法,十分有助於提高數學閱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在數學閱讀時,知尺灶教師可以把知識進行疏導、整理,弄清概念之間、計算方法之間的相互聯系,引導學生邊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學過的知識解決,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點滴的生活中去發現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㈤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一、 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自願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有了興趣,學生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進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提高數學閱讀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想讀、愛讀、樂讀。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知識點於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向學生提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和具體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走進數學閱讀的殿堂。
例如在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時,讓學生通過計算,看到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不一樣,而比值相等。有什麼規律在裡面呢?當學生紛紛匯報自己發現的規律後再問,怎樣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個規律呢?那就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如此根據教材創設閱讀情境,必然會激起學生閱讀教材的興趣和主動性,閱讀效果也會好一些。
2.充分利用課外數學閱讀材料。
課外閱讀材料是指附於教材之後的數學小史料以及數學小知識等.這些材料主要是針對教材中的重要數學概念的背景介紹、知識延伸和實際應用。材料中往往包含豐富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題技巧。如新教材中,學習完負數後,教材就有「你知道嗎?」的內容,介紹了《九章算術》中記載的,我國古代使用負數的情況。還有學習了時、分、秒後,教材介紹了「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用一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紹一種古代計時工具,同時還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激勵的評價語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受到他人的表揚與肯定是一件心情舒暢的事情,成人如此,孩子們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和家長對孩子自覺的閱讀行為要適時、恰當地給予激勵,見到他在認真閱讀時,給他一個微笑,輕輕地點一下頭,親切地撫摸一下他的小腦袋,有時只是走近他翻一下他所閱讀的書名,有時把他所閱讀的書推薦給大家……這些細小的動作、神態都將對他產生激勵作用;同時,開展一些活動中,如「講一講——講數學家的故事」、「編一編——編寫數學小報」、「寫一寫——寫數學閱讀日記」、「演一演——演示經典題目的解題過程-演示數學實驗的過程」等等,每項活動都評比優勝獎、創意獎,予以表彰。在一定的場合對孩子的閱讀行為加以積極評價,更能使他閱讀的勁頭越來越大,興趣越來越濃。教師的鼓勵與表揚是學生閱讀興趣產生的推動力、催化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加強指導,掌握閱讀方法,優化閱讀技巧,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由於數學學習內容的精煉性、數學語言的抽象性,很多學生不會把數學文本當作一件輕鬆快樂的事,閱讀時常常「走馬觀花」或「囫圇吞棗」。所以,教師要加強指導學生掌握數學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從願讀到會讀。

㈥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數學閱讀教學

數學知識的教學與學習,特別強調學生的會學和會閱讀比學會知識更重要。因為,閱讀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人類社會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人們往往誤認為就是語文閱讀,而忽略了數學的閱讀。隨著「社會的數字化」,僅僅具有語文閱讀能力是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尤為重要。我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經歷,談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任何行為都因趣而生,那麼興趣也就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閱讀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如果再缺乏興趣,就更容易退縮、逃避。因此,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學生只有對所提供的材料感興趣,才有可能去主動閱讀,用心閱讀,所以無論是課內閱讀指導還是課外閱讀推薦,都應該用學生的眼光去判斷和選擇,給學生喜歡的閱讀內容,給學生需要的閱讀內容。
1.數學閱讀方法的指導
教授學生閱讀技能就是教會學生正確地閱讀數學的方法。但由於數學語言的符號化、邏輯化、嚴謹性和抽象性等特點,決定了數學閱讀必須勤思多想、讀寫結合、舉一反三等相結合。
2.數學閱讀質量的提高
數學是一種語言,數學閱讀過程是一種完整的心理過程。根據數學閱讀的特點,數學閱讀時,要精力集中,邊讀邊思考、分析。閱讀時要根據教師的閱讀提綱,抓住關鍵,仔細閱讀。概念、公式、規律等是閱讀的重點,要仔細分析,弄清概念的實質及公式和規律的條件與結論以及推導的思路。文中符號、圖表應結合課文內容,仔細思考、分析,以達到數形結合。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或練習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會有稀奇古怪的錯誤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做題時讀題不夠完整,往往句子只讀一半,就開始動筆做題,這樣造成許多不應該出現的錯誤。有許多錯誤往往通過最後完整地閱讀一下,就能發現其中不正確的地方,這樣也有助於學生養成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只有教師在平時的練習、作業中經常提醒,注意滲透,學生才能慢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讓學生學會善於閱讀的習慣
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計算過程要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通過閱讀促使學生理解題目要求,看清運算數字、運算符號和運算順序,明白運算方法。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力求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解決問題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
2.讓學生形成會讀的習慣
(1)在「讀」中生疑。敢於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通過閱讀讓學生提出疑問,引發學習興趣,並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思維,從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2)在「讀」中理解。對於一些關鍵性的字、詞、句要進行圈點劃批,正確理解數學語言,掌握數學概念。(3)在「讀」中比較。以「讀」比較就是通過比較知識的縱橫聯系、差別,把知識內化的一種讀書方法。邊讀邊比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間的聯系和差別能夠系統地把握,為以後靈活應用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讀與想相結合,注重數學閱讀活動中的思考與交流
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中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數學課本上的定義、定律等語言,雖然言簡意賅,但是不像文學語言那樣生動、形象、幽默,它常常不易理解。因而教師在指導閱讀時,引導和啟發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千方百計鼓勵學生要主動,要多層次、多角度地思考,養成凡事問個為什麼的良好習慣。
另外,數學閱讀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數學信息的汲取與交流的活動。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數學閱讀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閱讀活動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激勵性與啟發性,具有一定的目標取向,能激發學生復雜的思維和高水平的認知,避免使數學閱讀活動流於形式。所以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圍繞問題進行靈動活躍的交流對話,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獲得多角度、多層次的啟發,進而獲得知識結構的改造與重組。

㈦ 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外閱讀習慣的幾點做法

一、數學閱讀習慣須從低年級抓起
放手學生,讓學生自主閱讀、分析理解。剛入學的學生,識字量很少,最初由老師讀題幫助學生理解,無可非議。當拼音教學告一段落後,老師應把讀題的權利還給學生,慢慢引導學生閱讀題目。如:比一比,看誰能正確地讀題目。老師指定一名學生讀題,讓其餘學生看書並指著題目聽別人讀。學生評價同伴時,老師要引導他們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老師點評時要用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鼓勁兒,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一年級下學期,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老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讀題、仔細讀題的習慣。讀題前交給學生閱讀任務,如:「題目告訴了我們什麼?要我們做什麼?怎麼來完成題目?」讀題方式要靈活多樣:可以大聲朗讀,可以不出聲地讀,可以和同桌比賽等。讀題時要求學生讀到哪裡手指到哪裡,做到「眼」「口」「手」「想」一致,培養學生仔細讀題的習慣。學生讀完題目後,還可以小組討論,然後通過匯報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
二、教給學生數學閱讀的方法
數學語言包含語言文字、數學符號、圖表等。因此,數學閱讀常需對各種語言進行轉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語言形式轉化為易於接受的語言形式,把抽象的、條理不清的問題轉化為具體的、條理清楚的問題,用更清楚的語言來表述。
1.讓學生學會動手
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隨時提筆在手,准備圈點勾畫關鍵概念、關鍵字詞、關鍵語句、關鍵圖形、關鍵數據……「學會動手」的另一層意思是讓學生對數學活動進行體驗。有時要根據數學學習內容的具體情況,讓學生大膽主動地找學具拼一拼、擺一擺、移一移、剪一剪、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時,在自主學習環節中,先讓學生閱讀課本,然後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個平行四邊形,標明底和高,再想辦法將它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觀察平行四邊形底、高的變化。通過剪、移、拼的動手操作,獨立探索其中的奧秘,學生得出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2.讓學生學會比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較是在思維中確定所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比較才有鑒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經驗,進行新、舊知識的比較,引導他們分辨事物的本質特徵和非本質特徵。如:在認識「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與「除法」「分數」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子;後項相當於除法的除數、分數的分母;比號相當於除法的除號、分數的分數線;比值相當於除法的商、分數的分數值。不同的是比指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除法是一種運算,分數是表示一個實際的數也表示分率。
3.讓學生學會置疑
朱熹曾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情境,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激發他們勇於探索新知的動機。例如:教學「簡便演算法」時,先出示一組題請學生「考考」老師,從中任選一題,教師都能直接說出結果,學生筆算驗證。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力求難住老師,當老師都能准確迅速地計算後,學生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慾,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奧秘,激發了學生質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想要自覺探索新知。
三、以活動作催化劑,培養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習慣
學生課外有大量時間,如果以活動作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閱讀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拓展學生數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習慣。例如:在班上開展課外閱讀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故事、趣味數學、數學謎語等活動。以學習合作小組為單位,每天安排兩個小組在固定的「數學故事會」上匯報交流,學生自主量化評比,每月表彰一次。也可以在班級學習園地中開辟「數學王國」欄目,讓學生自主辦刊,要求每兩天一期「數學趣味題」,全班學生先自主研究,然後小組合作探究,再各小組匯報,最後由主辦方負責給出謎底並匯報解題思路及解答過程。還可以每兩周組織一次數學知識競賽,根據競賽情況給所有學生授予稱號,獲每個稱號5次晉級一次。如:數學之星→數學明星→數學小博士→數學家……
總之,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高效的記憶力,引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習效率。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達到「學會學習數學」的教育目標。

㈧ 如何使用數學課本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如何使用數學課本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

小學數學哪些課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課。
閱讀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不僅僅局限於語文學習中,還可以應用於其他學科,不論什麼學科,都要閱讀,同樣,數學也不例外,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它在數學解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還具有加深理解、培養認知能力等的作用。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數學應用意識。《數學新課程標准》關於數學應用意識的刻畫,為我們理解數學應用意識提供了基本依據。它提出,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只有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才能夠切實體會到數學的真正價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才能夠真正被激發。如此獲得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2、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面對實際問題,能夠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數學應用意識的重要體現,也是能否將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於實際的關鍵。
3、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學生只有主動地尋求數學的實際背景,才能為數學知識的應用找到生長點,也才有可能進一步探索其應用價值,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1、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數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數學家和教材編寫者頭腦中特有的,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它有它固有的起源。然而,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切頭去尾燒中段」,很少講數學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這樣做的後果只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不深刻。事實上,對學生來說,知道數學的「來龍去脈」,也就是讓每個學生知道數學知識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就能夠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再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使所學知識更能一體化。所以,按照《數學新課程標准》的要求及數學教學的理念,教師有必要通過講授或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
例如:在講《圓的周長》前,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圓周率,教師可以准備三個圓:一個一元的硬幣、一個自己剪的圓、一個圓的實物,讓學生通過測量不同圓的周長和直徑,來理解周長和直徑之間存在的固有的倍數關系,這個關系就是圓周率。這樣的學習,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討、自己參與研究得出自己的結論。
2、課堂教學中要采擷生活例項
許多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頭腦中難以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內在涵意,這就需要教師善於抓住數學知識傳授與數學知識應用之間的聯絡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分析、比較、推理和交流、調查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理解並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生活中經常看到、經常聽到的許多 事情都能成為數學課堂很好的素材。我們知道數學知識中應用題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絡最為密切,在應用題教學中,若能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到課堂中來,與教學相結合,學生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與其說學生在解答數學應用題,還不如說是在解決身邊的一件事情。學生也不會再為了解題而解題,而會嘗試著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生活中的小事。這就是數學應用題生活化所帶來的作用。其實不僅應用題可以創設情境,數的認識、幾何知識等也都可以從學生的生活中提煉出類似的場景,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例如:在學習《元、角、分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購物的游戲,分別由不同的學生扮演營業員、顧客,有一定數量的錢去購物,營業員找錢,其他同學生判斷營業員找的錢是否正確。這樣的情境生活中隨處可見,可如果把它放置於課堂中,則更能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我們不難發現,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越貼近,學生就越容易接受;若放手讓他們去觀察、去實踐,他們學習的興趣也就越高漲,學習的效果也越好!
3、為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條件和機會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最有效辦法應該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發掘有價值的專題活動、練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過模擬現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讓學生了解附近市場或超市的銷售情況,提出進貨建議。這就需要學生了解市場的貨物種類、每天的銷量、哪些商品的銷售額高等情況,在此基礎上才能給出進貨建議。又如,讓學生測算粉刷教室的費用。這需要學生首先測定教室的粉刷面積,了解市場上有哪些塗料、價格如何,確定選用哪種塗料、需要多少塗料,粉刷的工錢如何計付,明確了這些因素以後學生才能對粉刷教室的費用有個初步估計。
4、引導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不是一件簡單、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是不會形成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具體的事物提煉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有助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
例如,實習期間我聽過這樣一堂課:一位教師教學第九冊「實際測理」一課時,他是這樣引導學生,如果地面上兩地相距比較近,可以用捲尺或測繩直接量出兩地距離。如果地面上兩地相距很遠,超過捲尺或測繩的長度,怎麼測量呢?學生立即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時教師就拿出標桿提示學生,馬上就有學生想出利用標桿插在兩地,再在中間多插幾根標桿,使它們連成一條直線,再分別測出每相鄰兩根標桿之間的距離,最後把測得的結果加起來,就是較遠的兩地距離;接著這位教師帶著學生到操場上進行實際測量,來證明這一方法是行得通的。然後他要求學生根據書本的講述,進一步來證明這一點。他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但那位教師並未滿足,他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沒有測量工具或不要求測量結果十分精確時,你會怎麼辦?這個問題一丟擲來就引起了學生的再思考。有的學生想到用「手掌」來測量;有的學生想到用伸開的「手臂」來測量;有的學生想到用「眼睛」目測或用「腳步」步測。這位教師這樣做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描述客觀事物與現象
現實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態,我們無法直接看到或讀出它的數學表現或描述,而需要我們自己去描述、去發現。只有從數學的角度對事物進行描述、找到其中與數學有關的因素,才有可能進一步去探索其中的規律或尋求數學的解決辦法。從數學的角度描述客觀事物與現象,尋找其中與數學有關的因素,是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描述客觀事物與現象,這樣有利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

如何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1。教師要增強意識。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3。閱讀目標明確。4。多給學生閱讀時間。5。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審美能力

審美教育的一方面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學家認為美學教育要從審美形態和美感教育兩方面進行。審美形態教育是培養人對自然界中千變萬化的美的形態結構和藝術品的形態、形式、風格的鑒賞、識別能力。美感教育是培養人建立健全審美心理結構,提高人的審美感受、情感、想像與理解等心理能力,並使之相互協調,最終使人具有敏銳的審美知覺及對美的欣賞力和創造力。中小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應從上述兩個方面進行。
那麼,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實踐證明,學生學習興趣愈濃,審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所選擇的欣賞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並能激發其情趣。教師可以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電影、電視、錄象、范畫、參觀、訪問等引導學生增加直觀形象感受,提高其審美的能力。
第二,要讓學生從小接觸大量提高水平的美術作品,豐富學生的形象貯存。中小學的美術欣賞可以專題欣賞,也可以是通過繪畫、工藝、設計等課業,進行隨堂欣賞。同時,也可以舉辦美術作品陳列展,經常陳列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教師的作品等。有條件的地區或學校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甚至訪問畫家,參觀畫家的畫室或工作坊。
第三,要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然,學會欣賞生活,在自然與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
第四,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教師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訓課件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數學閱讀是一個包括諸多認知因素的心理活動過程,是對所學內容的體驗理解過程.前蘇聯著名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新課程標准也強調: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學生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的閱讀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會更好地、更主動地去閱讀、理解.同時,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克服學習中的依賴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出的「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的目標.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小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徵,卡通、漫畫、童話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對孩子們來說動畫的《西遊記》比有名演員主演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見,創設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徵的閱讀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提高閱讀效果.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表述單調、抽象,不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知識點於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絡起來.而創設問題情景時,問題要精闢而具體,要有針對性,新而有趣,要有適當難度,有啟發性.通過向學生提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和具體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走進數學閱讀的殿堂. 二、掌握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隨著知識量的增加和閱讀經驗的積累,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他們往往不能自覺的使用合適的方法來提高閱讀效果,也不能針對數學教材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符合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閱讀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給予科學的、清晰的指導. 數學閱讀不僅僅是讀的過程,更是眼、口、手、腦等器官有機結合、統一協調的過程.閱讀小說快速瀏覽便知故事情節,故事結局已經確定,讀後的感想被情節結局所左右,具有被動性.數學的概念、公式、性質、定理等知識必須反復咀嚼,咬文嚼字,反復思考才會明白,它更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質疑.因此,更具有主動性.例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教材在出示例題「計算1/2+1/3」後有一段啟發性文字:它們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分數才能計算.學生閱讀後,對 「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含義並不理解.為此,引導學生聯絡已學過的整、小數加減的計演演算法則進行思考:整數的加減法中「數位對齊」是什麼含義?小數加減法中「小數點對齊」的含義又是什麼?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的實質都是指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這樣不僅能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絡,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增強了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實現從機械閱讀到意義閱讀的轉化,真正提高閱讀效果. 三、認真閱讀數學教材,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數學閱讀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理解教材,然後師生交流反饋,歸納總結,便學生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數學教材是專家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徵,數學學課特點等諸多因素精心編寫而成的,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數學教材中概念、定義、性質、公式等內容充分體現了數學嚴謹性和抽象性;書中例題貼近生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課文中的練習,習題具有廣泛性;書中的圖畫、對話、表格形象生動.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就能把知識融會貫通.通過閱讀教材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聯絡起來,讓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帶著問題閱讀教材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良好途徑,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例如「百分數意義」一課,讓學生在讀教材時思考如下問題:1、例題是比較什麼的?為了說明什麼問題?2、 通常用百分數進行比較有什麼好處?3、什麼叫百分數?它和分數有何區別與聯絡?讓學生帶著這三個問題閱讀教材,並把書上重點地方畫出來.教師及時點撥,啟發誘導,最後指名學生小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閱讀課文的習慣,又教給了學生歸納小節的方法. 四、讓閱讀豐富多彩,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保證. 組織學生閱讀時,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如教材中「讀一讀」、「做一做」、「你知道嗎」等閱讀材料生動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如第11冊教材中介紹祖沖之的生平及中國對圓周率研究的貢獻,學生從欣賞的角度去讀,興趣昂然.同時,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收集有關數學方面的素材,如古今中外著名科學家刻苦學習,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事跡材料.又如從古代的結繩記事,到阿拉伯數字的誕生,再到現代機算機的應用等反映人類在數學方面發展進步的資料.這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閱讀材料,都能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實現新課標所題出的「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目標.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易於接受新生事物.優美的音樂,鮮艷的色彩,美麗的圖畫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組織學生利用多媒體、電腦等現代化工具進行閱讀,這樣能為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數學資訊.同時組織學生開展自辦牆報、黑板報、學習園地、手抄報等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閱讀材料的收集編輯工作.這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數學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應當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境中去. 總之,未來科學越來越數學化,社會越來越數學化.使學生真正練好數學閱讀基本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才符合現代教育 「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新思想.這才是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

談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學好知識得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不能一蹴而就。教學提高學生素養特別重要,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途徑。習慣的養成並非朝夕所獲,而是長期培養有效引導的結果。

數學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

調兵山市第十一小學 勾碩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能夠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展開交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是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目的,而數學語言的表達對學生而言也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反映,現在的新課程下的數學教育,他不僅關注的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還要求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數學的知識對一些問題進行說理,近來許多考試中會出現一些讓學生說理的問題,而我們的學生往往寫的很多但都詞不達意,不注意條理,也不能緊扣題目本身,不但缺乏最起碼的完整性,更談不上應有的條理性和准確性,所以要想學生能做好說理的書面表達,首先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有培養學生說理能力的意識,其次是如何將這種意識落實在課堂上的問題,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說理能力呢? 一、激發興趣,使學生「想說」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教學實踐證明:濃厚的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成績的關鍵。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是學習中最活躍也是最現實的東西。無論多麼科學、合理的教學載體,或多麼先進的教學方法及現代教學手段,如果學生根本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什麼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一切都是空話。由於小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年齡特徵的原因,這就要求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各種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不應該只埋頭教書,不管學生的反應,必須研究學生的學,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興趣學習,這樣對於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二、創設情境,給學生發言機會 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不但要會「讀」數學,會「做」數學,更重要會「說」數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 (一)圖形、實物,培養學生對觀察材料的描述能力。新教材中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看得到,聽得見,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教師可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比較、思考,在觀察感知中積極思維,後讓學生用清晰的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觀察過程,不僅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探索、表達。新教材的各章節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做」數學的機會,教師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語言表達與思維活動的有機結合。 (三)課堂板演、課外作業規范學生解題的條理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回答問題、課堂板演、課外作業等方面表達的准確性、層次性與連貫性,讓學生說具體,說准確,說完整。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只關心答案和關鍵性詞語。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往往剛站起來只說了內容的一部分,教師為了趕課堂進度和時間,就馬上讓學生停止回答:「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然後教師自己就會幫助學生完成其實學生完全知道的標准答案;在批改作業時,教師多關注結果的對錯,對學生的書寫、表達或其他語言敘述都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忽視了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規范自身行為,做學生的表率 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做學生的表率。 (一)語言要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說理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一節數學課,教材往往只需兩三頁紙,若照本宣科,只需幾分鍾,而要將這點素材轉化為四十分鍾的教學內容,就需要好幾倍的語言來充實。從新課的引入、知識的發生、問題情境的創設,師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圍的營造,教學的設計、回顧、小結,無不顯示作為數學教師運用語言藝術的功底。靠教師的影響從而促進了學生數學語言的形成。 (二)板書要規范。一位教師如果課堂上的板書隨隨便便,了了草草,那麼學生的思維、作業也肯定是亂七八糟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時間一長,甚至可能出現學生思維清楚,但不會書面表達的惡果。所以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導、例題的分析和解答時,要注意條理,結構嚴謹,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保持一種清晰的思維,才能在語言表達中做到合理、有條不紊。 四、有效合作交流,強化數學語言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的數學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課堂。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與同學的想法。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思,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再合作交流。在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從而達到鍛煉語言表達的能力。總之,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准確、精煉、清晰、完整的語言表述觀察過程、操作過程、算理和解題思路以及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久而久之,學生既會想又會說,既可以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又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數學說理能力的培養,自始自終把語言教學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中,使學生從敢說到會說、善說、善辯,從而達到促進思維發展的目的。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課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 學習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如果我們通過合作交流、合作探究的學數學的方式來學習數學,也就是說我們把課堂...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如何指導學生看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