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下面就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離具備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為本的課堂,備好學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了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2.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准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3.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布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准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通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幾個教學實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22頁第4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類型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為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游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通過游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說,通過游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4.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通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范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盡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注釋。注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
2.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因為大家認為學習數學,不僅獲得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了解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學習數學應當達成的有特定意義的綜合性能力,核心素養不是指具體的知識與技能,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數學能力。核心素養基於數學知識技能,又高於具體的數學知識技能。核心素養反映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數學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學習建立起來的認識、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具備的品質,通常是在人們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過去,我們為了學生的考試成績,總是習慣讓他們熟記概念、公式,做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術,以為「見多識廣」,題型練習得越多,考試的時候就越熟悉,越輕松,當然成績也就越好。可事實是,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尤其是我們的小學數學,更是為學生以後的學習與工作打基礎,如果我們現在只讓他們學了應付考試,他們就會覺得很無趣,這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些能力就可以陪伴他們一生。比如說數學運算,無論是我們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是永遠離不開的;還有數據分析,我們也常常用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去超市裡購物,我們想到買到價格便宜洗滌劑,也要將自己先前收集來的各組數據進行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某種品牌的洗滌劑最便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想要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培養與提高,我們的老師必須要轉變觀念,由過去的那種看重考試成績的思想轉變重視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為主的思想。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因為大家認為學習數學,不僅獲得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數學教學必須以思維培養為基礎,這樣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高。比如,教學《簡便運算》這部分內容時,對於第一題目圖中的李叔叔「第一天看到66頁,第二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234頁,還有多少頁沒有看?」然後教材中展示了三位小朋友的演算法,問學生哪種更簡便。課堂上我沒有這樣直接問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讀清題目,因為教材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看懂題目意思。題中的「看到」與「看了」是不是同一個意思,需要學生認真讀,這其實就是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一個步驟。這個題目並不難,觀察一下題目,看看這些數字之間有什麼關系,想想我們可以怎樣算得更快,還要讓他們想想這是根據什麼定律來思考的。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自然也就會從直觀的思維到抽象的思維過渡,懂得歸納。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在課堂上善於激活學生已有的 經驗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時,教師要能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經驗,巧妙地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探索生活的問題,能加深學生對學習數學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情感,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積極營造開放性課堂
在數學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積極的發展學生自我,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擁有一個輕松而豐富的課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把課內外、校內外的 教育 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大量的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創設質疑情境,採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了疑問學生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這樣,學生才會向主動探索發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改進中創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場所,使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這樣自由開放的課堂,才更有利於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三、善於捕捉學生的心理
同一階段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心理,就像有的學生喜歡 唱歌 ,有的喜歡跳舞,有的喜歡繪畫一樣,數學課堂學習也是如此,有的學生愛舉手回答問題,哪怕是錯誤的,而有的學生則不輕易舉手,即使心中已有了答案,還有的學生想舉不敢舉。這時就需要對症下葯,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受傷害。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好強心,他們做夢也想超越他人,他們有權利得到社會、同學和老師的認可,只是有的學生缺乏強烈的競爭意識,缺少自信心,需要我們的支持與幫助。我們要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在實踐與探索中認識數學、了解數學。
3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改變教學觀念,使學生得到教師的心理支持與認可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一方面,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利用課堂和課外的時間,通過有效的途徑來培養小學生的 創新思維 能力。第一,教師要改變以往以教材為中心的 思維方式 ,將課堂范圍進行拓寬,在課堂中引入各種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和行為,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其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讀中有思、行中有思。第二,教師應當從傳統的課堂主體中走出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扮演引導者或者指導者的角色。
新《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 方法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為此,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教學觀,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轉變師生角色,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心理支持與認可。作為教師,要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對學生在課堂中發表的不同意見要認真傾聽,並且引導學生 發散思維 ,減少學生思考問題的難度,使學生體會到來自教師的心理支持與認可。小學生沒有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師的心理支持就是幫助他們完善人格和培養創新潛質的基礎。
方法合理,教學形式多樣,培養學習興趣
不同的 教學方法 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採用合理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引導,作適當的提示,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自主探索,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是解決生活和生產實際中各種各樣的問題,體現數學學習在現實中的社會意義,又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教學與周圍環境聯系起來,讓學 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把數學概念具體化,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採用多種教學形式並存,使學生在學習時不至 於覺得數學學習的枯燥無味,逐漸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適時的通過幻燈 投影演示、電視錄像,電子計算機軟體輔助教學等電化教學形式, 使學生一目瞭然的看到生動的函數圖象變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提高學習興趣,因為視覺和聽覺會給學生學習數學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之外,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外活動,例如趣味數學小講座,相關數學專題講座,數學課牆報等來調動各類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採用小組教學,個別輔導等 形式的教學,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鼓勵好奇生疑, 在「奇」中啟思維
小學生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主動發現和探索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鋪陳設疑,讓學習自己提出問題,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然後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問題,多提問,並發表新見解。
比如,在教學面積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師示範摸一摸黑板的表面,在讓學生去摸一摸課本的表面,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物體的表面。由於這些面都是規則的長方形,學生得出面是有大有小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還能想到什麼,讓學生發散思維,提出問題: 籃球 的表面是什麼形狀?茶杯的表面是什麼樣的?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適時地引導,讓學生知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是物體的表面。這些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並能自己解決,充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質疑式教學。
學習的興趣來源於思考,現今的學生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事物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聯想,因此,「數學課堂中的好奇心」對學生來講顯得尤為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 首先,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質疑環境。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能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往往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期待的目光和充滿愛意的笑容,都會對學生起到鼓勵的作用。學生大膽的質疑,發揮 想像力 ,有利於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某一自學環節後,學生可能不自覺地相互討論,並提出一些問題。某個同學會指向中心,而大多數同學卻了解片面。這時,教師不應給予評價,應多採用鼓勵的方式,把握輕重。
其次,要善於引導,大多數學生的「疑」卻不知從何「質」起,在教學環節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說理能力。我們可以採取學生領說,學生仿說的方式。如在講解「感受大數」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明的爸爸買彩票中了五百萬,要從銀行取回來,他拿了一個麻袋能裝回來嗎?學生頓時來了興趣,討論五百萬元人民幣摞起來,體積有多大。在濃厚的興趣下學生感受了大數。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相關 文章 :
★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 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數學教學
★ 數學教學如何發散學生的積極性
★ 如何提高中小學數學成績
★ 數學教學方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長的地方,是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重要場所,落實核心素養的基本載體是課程,主渠道是課堂,最根本的是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發揮引導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應用、說明和解釋,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者為中心,參照每個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滿足他們獨特的需要,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並確保學生有真實的機會去運用和證明他們對「21世紀」素養的掌握。 在課堂教學中,要擯棄填鴨式、講讀式,要倡導或採取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學會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4. 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在「數」的學習中全程貫穿問題解決
恰當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新知學習的意義;通過問題解決,學生不僅可以順利習得新知,更可以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提高數學思維水平,提升學習能力。因此,應在「數」的學習中全程貫穿問題解決。
「數」及其運算都是基於現實需要的。自然數是基於現實生活中計數的需要產生的;小數是各種測量活動中不同單位之間換算的產物,也是自然數除法運算結果的自然推廣;分數是基於表示非整數的個數的需要產生的,同時又可以用來刻畫整數除法的結果、比值等。數的運算更是現實需要的產物,現實情境中產生了數量的比較、歸並、分配等問題,自然需要研究數的加減乘除等運算。因此,在「數」及其運算的學習中,務必基於現實問題,讓學生從情境中自發地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自然地習得新知。例如:對於「兩位小數的加減法」,蘇教版教科書中呈現了如圖2所示的情境,課堂教學大致可以用下面幾個問題貫穿:
(1)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計算的問題?
(2)你能根據小數位數把這些算式分分類嗎?
(3)這些算式中,哪些比較好算?哪些已經學習過?你能具體算一算嗎?
(4)下面我們會研究哪些算式?說說你的理由,並與同伴交流。
(5)回顧一下,今天提出了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下面還有哪些問題?整個課堂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從情境入手,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適當地梳理問題,先行解決簡單問題,藉助解決簡單問題的經驗思考較為復雜的問題,最後梳理問題解決的經驗這樣一個完整的問題解決過程,這樣的學習經驗對學生來說將終身受用。
二、在「數」的認識學習中感受抽象
抽象就是舍棄事物的非本質屬性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數學抽象則是從研究對象中抽取出有關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因而,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正因如此,數學成為培養學生抽象能力的很好載體,抽象成為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從現實問題中抽取數學概念、抽象數學問題的過程,都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的好機會。下面以「自然數的認識」為例加以解釋。
「數」的認識始於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產生多與少、等與不等的概念,基於「等」的共性形成了抽象的自然數,而認識多與少、等與不等最核心的思想是對應。由於學齡前兒童已經有了豐富的認數經驗,教材一般直接呈現一個大的情境,要求學生從中分別看出各種物體的數量,這樣做實際上已經跳過了抽象這個環節,但教師最好能夠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適度感受其中蘊含的抽象過程。例如:在圖形背景中,學生已經發現一些動物一樣多,這時可以追問「你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多的」,學生可能大多是從數量上比較的,如說「它們都是3個」。然後,可以引導學生從其他角度進行解釋,如圖3所示,可以引導學生從圖形中感受長頸鹿和梅花鹿之間的對應,進而繼續引導學生從背景圖形中找出和長頸鹿一樣多的動物,並將長頸鹿和與它一樣多的動物用線一對一地連起來,從而感受相等的本質是能夠一一對應。最後可以從背景圖形中拖出其他數量是3個的物體的圖片覆蓋到梅花鹿圖片上,讓學生思考它們和長頸鹿是不是一樣多。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具體物品的其他特徵無關緊要,這里我們關注的就是它們能不能一一對應,關注的就是它們的個數,在此基礎上引出表示這個個數的「3」。 總之,在小學階段,要注意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直觀、現實背景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或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形成抽象的初步經驗,發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但要注意,小學生年齡小,抽象能力較弱,在教學中要把握好抽象的度,更不要強調「抽象」這個抽象的詞。
三、在「數」的運算學習中重視推理能力
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另一個未知判斷的思維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既包括嚴密的演繹推理,也包括未必那麼可靠的合情推理(如類比推理、歸納推理、統計推斷等)。演繹推理多用於數學知識的整理,合情推理則有助於數學發現,兩者往往協同作用、不可偏廢。美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在其數學教育名著《數學與猜想》中指出:一個認真想把數學作為他終身事業的學生必須學習論證推理,這是他的專業也是他那門學科的特殊標志。然而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還必須學習合情推理:或者這是他的創造性工作賴以進行的那種推理。一般的或者對數學有業余愛好的學生也應該體驗一下論證推理,雖然他可能不會有機會去直接應用它,但是他應該獲得一種標准,依此他能把現代生活中碰到的各種所謂證據進行比較。很多人認為,幾何是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好載體,實際上,「數」的學習也是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很好載體,特別是在運算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參與運演算法則、運算規律的建構過程,在理解算理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教學「一位小數的加法」,教師一般會首先呈現一個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得到相應的算式。如呈現下面的問題:一袋妙脆角4.8元,一瓶尖叫2.8元,買1袋妙脆角和1瓶尖叫一共花去多少元?學生不難列出算式4.8+2.8。這是一個新問題,但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成為他們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根據生活經驗,學生知道大約花去7元,這個猜測過程中已經蘊含了推理,如「妙脆角靠近5元,加上尖叫2元8角,肯定得7元多了」。當然,我們需要准確的值,因此,學生可以藉助生活經驗給出結果7元6角的解釋,這些解釋可能是多種多樣的:4.8元+2.8元,4元與2元合起來是6元,2個8角合起來是16角,也就是1元6角;4.8元、2.8元都轉化成角就是48角和28角,48角加28角是76角,化成元就是7.6元……這些解釋本身就是很好的推理過程。在這些解釋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總結經驗,探究一位小數加法的豎式運算,並說明其中小數點對齊的道理。顯然,算理的探求過程是很重要的推理活動過程。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務必緊緊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在交流與反思等活動中更好地外顯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5. 如何培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數學課堂,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些有趣的、現實的、生動的、蘊含數學意義且富有挑戰性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水到渠成地開展數學探究。
6. 如何讓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有效的落地
一、立足「內容素養」,夯實基礎
就數學學科而言,核心素養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體現學科本質,二是具有普適性,三是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曹培英教授指出,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包括「知識」和「思想」,由六項素養(抽象、推理、模型思想、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數據分析觀念)構成。立足於「內容素養」,數學教學首先應當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引發學生深度思維。
1. 知識的引申
對於數學的知識模塊,教學中師生不能滿足於教材、課堂,而必須做必要的引申、拓展。應當根據數學知識的特質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等合理安排拓展性教學,調動學生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實踐證明,適度且有效的引申能讓數學知識內涵和外延得到擴展。
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後,筆者發現學生在解決「等底等高」「等積等高」「等積等底」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等問題上容易出錯。追根溯源不難發現,學生糾纏於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各自的體積公式,對於統一公式「V=Sh」的運用意識很淡薄。基於此,筆者開發了「走進直稜柱」專題課,讓學生推理、感悟包括空心圓柱體、三稜柱、多稜柱等直稜柱體積公式,形成對「V=Sh」核心知識的理解。如此,牽「一」發、動「全」身,由點及線,讓學生形成從整體上運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2. 思想的交融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需要注重知識的引申,更需要注重思想的交融。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往往需要運用到多重數學思想,數學思想往往處於一種交融狀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交融性的數學思想中實現數學知識從課本到大腦再到意識形態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