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裡面有一面時鍾嗎?現在鏡子裡面的時鍾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牆上的時鍾,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麼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鍾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牆上鍾面時針與分針有什麼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後,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鍾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鍾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採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
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里鍾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麼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里鍾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於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里鍾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於12。
我說:「原來這么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媽媽笑著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在這多姿多彩的生活里,充滿的數學無處不在,就像:買東西,分東西,談價格,物品打折......等等,今天,我就發生了數學中,談價格的數學問題。
「姐,我好餓。咱家有什麼吃的?」「要不你去超市買點吃的吧!」一聽到去買東西,我就有點發愁,因為現在超市,便利店都很少開門的。「去我包里拿20元吧!不夠的話,再拿10塊,花余的在哪來。」「哦哦。」我興高采烈的騎著我的自行車,出發了。叮叮.....
到了王珂超市,幸好開門,我要大采購了。進去一看,我能吃的只有方便麵.膜片.鍋巴了,方便麵不能吃多,乾脆只買2包吧!我有一張方便麵有優惠卡,買一包,送一包,但只能用一次,所以,我就有了3包香脆方便麵。已經用了2元了,再買兩包膜片,一包2元,鍋巴一包3元。2+2×2+3=9(元)。再去便利店看看吧!(因為開門)這家,除了買的,還有零食。要不買點零食,吃不完,以後吃。蝦味條一包1元,就這樣吧!9+1=10(元)正好10元。一算賬,回家吃東西嘍!
是哎!數學是奇妙的,只要你發現......
2.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辦公時、買菜時哪裡都能遇上數學問題。生活中用數學的地方可真多呀!我們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解決生活中更多的難題。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數學 初中 作文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1
早晨,媽媽想做五個燒餅給我們吃,可現在已經7點10分了,吃餅時間要10分鍾,7點半我要去讀英語,爸爸要上班,爺爺奶奶要去超市,因此媽媽要在7點20分做好餅。
媽媽說「一個鍋,最多隻能做兩個燒餅,每面要烙兩分鍾,正反面一起兩個餅就是4分鍾,另兩個餅一起烙又要4分鍾,最後烙一個餅,雖然是烙一個餅可正反面都要烙,還是要4分鍾,這樣5張餅需要4乘3等於12分鍾,這樣來不及了呀,怎麼辦?」
我跟媽媽說,媽媽來得及的,只需要10分鍾就可以烙好5張餅。媽媽說:「那是怎麼烙呢?」我說:「這樣烙,先一個鍋放第1、2個餅,正反面都烙完用4分鍾,再用2分鍾烙第3、4兩張餅的正面,烙完正面拿出第4張餅,先不要烙它的反面,再拿第5張餅的正面和第三張額反面一起烙2分鍾,這時候第三張餅烙好了,最後把剩下的第4張餅的反面和第5張餅的反面一起烙2分鍾就全部烙好了,總共花了4+2+2+2=10分鍾,正好烙完5張餅的時間是7點20分,大家都吃上了餅,也沒有耽誤事情。
媽媽說你怎麼會想到這個好 方法 的呀?我說:媽媽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數學課堂上學過了烙餅問題,想不到它就在我們身邊。媽媽高興地笑了,她又問:「那你說烙7張餅最快需要多少時間呢?」「很容易呀,原理很簡單,每次烙餅可以烙兩張,就是相當於有兩個位子,每次不要讓這兩個位子空著就是最節省時間,7張餅就2乘以7等於14分鍾。如果是9張餅就是2乘以9等於18分鍾,N張餅需要最少2乘以N的時間。」媽媽聽完後誇我說:你真會學以致用呀!
原來數學就是來源於生活,學好數學就是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我今後還要更努力學好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2
說起生活中的數學,由於我是自己走路上放學,並且家裡住的比較遠,而我又是典型的起床困難症患者,所以關於「最短路線」我是作過一番研究的。
首先,要先對每天需要完成的動作做一個時間規劃,比如穿衣服需要5分鍾,刷牙洗臉5分鍾,吃早飯需要20分鍾,走路上學需要30分鍾,把這些時間相加起來後,再看看到教室的的時間是8:00,那麼最晚的起床時間是7:00。還要把可能有的突發狀況也計劃進來,比如天氣不好,還有再賴床兩分鍾,唔唔。遲到就是常態了。
然後,看看哪裡可以壓縮時間的,在夏天穿衣服可以減少兩分鍾,早飯也可以加快一點點,這樣的話少用了約五分鍾,正當我竊喜可以再賴會床之時,班主任郭老師又下達了新的要求:「以後每天要提前10分鍾到教室里早讀,值日生就要更早一些了」。這下我可犯難了,要知道我可是個大懶蟲呀,平時起床就很不情願了,現在還要早起10分鍾,這可比不吃飯難受多了!恰巧我學習了「最短路線」,就想憑自己多年定南生活的 經驗 是不是可以穿街過巷抄近路呢?有兩種選擇,一是途經自來水公司到達不動產中心,二是途經一小到達不動產中心;又有兩種選擇:進入人民醫院穿出主街,或者沿主路由十字街到學校,經過實踐比較,途經一小再由十字街到達學校用時更少。唉,這也就節約了五分鍾。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媽媽做的早飯是可以邊走路邊吃的,這樣就用到了同一時間做兩種事以達到節約時間的概念了。
希望我還可以學到更多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數學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3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很多椅子的`腿設計成三角形結構就是運用了數學中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點原理,還有自行車停放支架也是這個原理。
記得在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就運用了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做了一次很成功的實踐。那次,老師布置了一個讓我們手工製作小玩具的任務,我苦惱的是動手能力不強,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做一個我並不太了解但覺得非常有趣的紙皮小貨車玩具。
我找來一大一小兩個小紙箱做成車頭和車身,但因為紙箱的顏色雜亂無章,不符合我的玩具設計,所以決定用心愛的彩紙給我的玩具小貨車貼上一層漂亮的「外套」裝飾。這時就需要計算玩具小貨車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要怎麼算呢?首先把正方體車頭部分的棱長量出來,用尺子測量後棱長為8厘米,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棱長×棱長×6,所以它的表面積是:8×8×5,為什麼是乘以5呢?因為車頭部分有一個面是粘在車身上的,並不用計算在內,你想到這點了嗎?
接下來算車身的表面積了,車身的長、寬、高分別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長×寬+長×高+寬×高)×2,所以車身的表面積就是:(15×10+15×6+10×6)×2,這樣算出來的表面積再減去一面車頭的面積就是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
現在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有了,接下來就按需把彩紙剪下貼上去就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彩紙一面一面地貼上去。貼好之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滿意,原來我的手工製作能力也不算太差嘛!第二天課堂上當把我的「作品」展示的時候,老師還給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呢,我心裡樂開花了。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太實用了。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4
自從我成為一名小學生,我就迷上了數學,我發現數學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開學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儲錢罐,讓我用來放每天認真寫作業、幫媽媽做家務等「賺」來的獎勵,看著儲錢罐里的1元硬幣日益增多,我可高興了。記得是上個周五的晚上,寫好作業的我心血來潮,想數數儲錢罐里共存了多少錢。1、2、3、4、5……100、101、102,終於數完啦!我笑得合不攏嘴,好多啊!媽媽說我是小財迷。望著快裝滿的儲錢罐,再「賺」來的獎勵怎麼辦呢?我皺起了眉頭。最後媽媽用一張100元面值的紙幣換走了我100個硬幣,看著手裡一張100元的紙幣和2枚一元的硬幣,我傻了,那麼多的硬幣才換了一張紙幣。由此我明白了原來數學中的100是由100個1組成的。
第二天周六,我揣著我的「獎勵」和媽媽一起來到文體店買學慣用品,最後選了兩本課外書、一個削筆器和一個橡皮擦,共要花多少錢呢?我在心裡算了算:5+5+20+3=33(元)。這時媽媽問我:「算算買完這些東西,還剩多少錢呢?」我用了最近老師教的簡便運算:102—33=102—30—3=72—3=69(元)。我付給營業員阿姨一張100元的人民幣,阿姨問我:「小朋友,阿姨該找給你多少錢呀?」我在心裡算了算:100—33=100—30—3=70—3=67(元)。「阿姨,您應該找我67元。」阿姨誇我是個聰明的好孩子,媽媽也朝我豎起了大拇指。從那之後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幫著爸爸媽媽一起算「小賬」。
數學真的很奇妙,我要好好學習和運用它,和它成為永遠的「好朋友」!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5
數學是一門很深奧的課題,它不僅用於課本上,還廣泛的存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
寒假時,我和爸媽回到鄉下過年。一進家門,大伯便微笑著迎面走來,說:「小麗,你來了呀!歡迎到大伯家過年咯!」我很高興地給大伯一個大大的擁抱。
吃過午飯,我們坐在客廳里聊天,在聊天中,爸爸提起我的數學成績不錯,每次在班上都能考到90分以上。大伯聽後馬上誇獎我說:「小麗,你真厲害,以後一定會有出息的!」我立馬開心的笑了起來。這時,大伯說要考考我了,只見他拿起一塊三角形的 蛋糕 ,對我說「你會不會求這個蛋糕的面積呀?」我仔細看了看後,嘴角揚起了一絲微笑,輕松流利地說出了計算方式及公式的運用方法。大伯微笑著點了點頭,誇贊了我一句後又說:「看來我們小麗確實很不錯喲,那好,我再考你一道題。」大伯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備,像變 魔術 一樣從背後拿出了一個道具,我定睛一看,這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形狀,大伯讓我求出它的體積。「我該怎麼辦呢?」這時我沒有了剛剛的那股神氣了,於是我漸漸地地下了頭,似乎是要認輸了。爸爸向前走了一步,好像是要來教我,但被大伯攔住了。大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我,好像在說「加油,小麗,我相信你能行的!」我苦思冥想,突然靈機一動,立馬從廚房找來了一個量杯,我把這個物體放了進去,再倒入水,利用排水法來求出這個物體的體積。頓時大伯開懷大笑,稱贊我是個小天才,爸爸也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數學可真奇妙呀!讓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應用於生活!
生活中的數學初中作文相關 文章 :
★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00字
★ 生活中的數學高中作文
★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00字:買菜中的數學
★ 生活中的數學小學作文
★ 我的數學生活作文500字
★ 關於數學的作文
★ 以數學為話題的作文4篇
★ 數學作文初一大全
★ 初中作文我的數學老師
★ 數學作文5篇精選
3. 生活中的數學六年級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六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課了,數學老師昂著頭,穿著一條碎花小紅裙,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教室。
教室里靜悄悄的,副班長李甜甜幫老師拿來了教案,這節課的課題是「生活中的應用題」。為了這節課,數學老師已經准備了半個多月了,講桌被教案鋪滿了,每張教案上都排滿了字。
這節課上得很順利,數學老師鮮艷的紅裙給暗淡的教室新增了一絲光彩,學生們也在老師的熏陶下格外精神。
內容已經全部教完,可離下課還剩十分鍾。數學老師是不會浪費任何學習時間的。於是她讓大家自己設計一道應用題,讓其他同學解答。
早有同學設計好了題目,班裡的小手像一棵棵小樹一樣,逐漸匯成了一個小樹林。
「楊明威,你來講講自己的題目。」老師微笑著看著班長楊明威,楊明威站起身,撩了撩自己的波浪卷發,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說:「我爸昨天去酒店請客,一盆佛跳牆20xx元,開了兩瓶茅台,一瓶1800,請問我爸一共花了多少元?」
「張潔,你來回答。」
張潔晃了晃潔白的牙齒,扭扭捏捏地站了起來,露出了一個眼呈月牙的笑容:「班長他爸一共花了5600元。」
「不對!」楊明威「撲通」一下站起身,目光犀利的瞪著張潔,「我爸去市政府蓋了個章,一分錢也沒花。」
對呀對呀!老師反悔了,她怎麼忘了班長的爸爸是市政府幹部呢!算了,老師又請了張潔來講自己的題目,張潔家是做小買賣的,應該不會有多大問題。
張潔又晃了晃牙齒:「聽好了,我的'題是,我爹每天都要賣60根油條,要用10升油,每升油7塊錢,請問我爹一個月用油花了多少錢?」
「老師,張潔的題不準確。」班裡的「小書獃子」站了起來,他推了推他那厚厚的眼鏡,「誰能說張潔他爸每天一定賣60根呢?可能是59根,也可能是61根啊!」
「呃,應該是平均值吧。」老師有些尷尬。
「那麼如果按每個月30天來算,張潔他爸一個月花了2100元。」
「很棒,算的很快!」數學老師豎了個大拇指。
「錯啦!」張潔抿嘴笑道,「我爹不用那死貴的精裝油。他去市場買了一些混裝油,一升才兩塊錢,一個月只花了600元!」
「叮鈴鈴……」鈴聲終於響了。數學老師還沒等班長喊「下課」,就灰溜溜地「逃」出了教室。
其實,最難的應用題,便是社會。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取材於生活中,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下面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它都證明了這是條真理。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大潤發超市購物,媽媽說:「家裡的洗衣液用完了,今天要買一瓶。」走到洗潔用品貨架邊,我一看傻眼了,洗衣液的品牌很多,而且各品牌的種類也有好幾個,規格也不一樣,我就找家裡用的品牌,發現有三種規格:第一種是500克包裝的標價13.8元,第二種是1.25公斤包裝的標價33.8元,第三種是2公斤包裝的標價52.8元。我正在想買哪一個,忽然想到用數學中平均數的方法算出各種規格每公斤的單價後,再比較一下單價的高低,單價低的就比較實惠,我算了一下,第一種單價是27.6元,第二種單價是27.04元,第三種單價是26.4元,我果斷地推薦媽媽買2公斤包裝的,媽媽說:「為什麼」,我就把計算方法和媽媽講了後,站在一旁的爸爸和媽媽都誇我講得好,這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於是我讓爸爸買些火腿腸,爸爸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裡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再用數學方法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誇我愛動腦,因此我也就成為了爸爸的「小會計」。
數學是很奧妙的,也是很靈活的,生活中的數學還有很多種呢!所以數學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4. 生活中的數學二年級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我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二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天,我和媽媽去商場,進了一家鞋店買鞋,鞋旁邊寫著一張大紙,「打7折」。我心想,打7折不就是除以7嗎?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原價700元,除以7就變成100元了,這可能嗎?應該是原價除以10再乘以7,就變成490元了。」
經過媽媽的解釋,我知道了打折的演算法,哦,原來生活中也有奇妙的數學。
今天我和奶奶去趕集,奶奶給我買了雙鞋子。
賣鞋子的人要價23元,於是奶奶就砍價砍到了17元,最後奶奶付給了他50元,那賣鞋的人應該找奶奶多少錢?
50-17=33(元),我對賣鞋的人說:「你應該找我奶奶33元。」賣鞋人說:「這小孩反應挺快的。」奶奶高興地說:「你應該好好學習,這樣才能知道的更多」。
今天媽媽帶我去雅客,我點了一份套餐共30元,媽媽點了2份烤翅10元,媽媽叫我算算一共要付多少元錢?我很快30+10=40(元)。媽媽說你真棒算對了。
接著媽媽付錢的時候給了阿姨100元,收錢的阿姨就問我,小朋友,你再算算我應找給你媽媽多少錢呢?我說100——40=60(元),阿姨誇我真聰明。哈哈,沒想到買東西還能做數學題呢。
今天星期六,我和媽媽還有哥哥去超市。
媽媽先拿了一個大白菜:1元、 面條6元、手工饅頭2元、 糕點4元、 沙琪瑪2元、 麵粉33元、琵琶腿10元。最後媽媽說你算算多少錢?
我算算一共58元。
生活中的數學還真能派上用場。
今天,我們學校賣書。
剛下課,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
我選中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謎》,我帶了11元,這本書6元,要找回幾元呢?我用數學老師教的減法,算了算,11減去6等於5,還剩5元呢,還可以再買一本書。
下午,我又買了一本書,也是6元,我用數學老師教的加法算了算,6加上6等於12,今天我一共花去了12元。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輛自行車上駝了一大堆的紙巾,媽媽問我有沒有好辦法能夠數出一共有幾包紙巾,我摸了摸腦袋想:這么多的紙巾一包包數太費力了,而且又費時間,我還沒有數清楚車就會騎遠了,有什麼好辦法呢?
於是我仔細觀察了車上的紙巾,紙巾上下有兩層,每層橫著疊了5包,豎著疊了8包,呵呵!有了!
我很快的告訴媽媽:「有80包餐巾紙。」媽媽問為什麼呢?我得意洋洋的說:「我們學過了乘法,可以用乘法很快的算出5X8=40是每一層的數量,一共有兩層就是40X2=80」媽媽聽了點點頭同意我的想法。數學真是不錯的本領哦,那個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哦,我還要更努力得學習呀!
今天,我和媽媽做了一個賣東西的游戲。
游戲是這樣的:我當老闆,我先把我最喜歡的東西擺在桌子上,標上價錢,然後媽媽當顧客,媽媽來到我的攤前,我連忙問:「你要買什麼呀?」媽媽看了看說:「我要一支鉛筆和一個賽車,一共多少錢?」我說:「賽車十元,鉛筆五角,一共十元五角。」媽媽給了我十五元,我很快算出該找媽媽四元五角。
不一會,媽媽又來買了一隻小熊和一支水筆,一共三十元,媽媽給了我五十元,我找了媽媽三十元。
媽媽說:「這個小老闆真會算賬。」
我很高興,也很喜歡這樣的游戲。
今天,我會量身高了。
姑姑踩住捲尺的小勾勾,我站在床上,往上拉捲尺。我看了看,是164厘米。也就是說,姑姑身高是164厘米,還可以說姑姑身高是1米64厘米。
我又站到地上,姑姑給我量身高。我的身高是1米20厘米,也可以說,我的身高是120厘米。
真有趣!我拿出文具盒,量了量文具盒長20厘米。《新華字典》長大約13厘米。鍾表寬60厘米。我的椅子高31厘米。大寫字桌長120厘米,也可以說是1米20厘米。哈哈,和我的身高一模一樣。
不寫了,我還要去量其他東西呢!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西單商場買東西。一進超市我們看到了琳琅滿目地東西,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於是,媽媽問我,你要什麼東西?我高興地說:「我要一包餅干1元,一盒巧克力10元,一瓶水1元。」媽媽微笑地說:「那你花了多少元?」我開心地說:「1+10+1=12元,一共花了12元。」媽媽高興地說:「你對了。」媽媽又問,如果我給你20元,應找回多少元呢?我微笑地說:「20-12=8元,應找回8元,媽媽說:「你又對了。」然後,媽媽給了我20元,我就蹦蹦跳跳地去付了錢。
你們知道了吧!數學到處都有,只要你們用心去觀察就一定會發現的。我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喲!
今天,「小鬼」當家。我帶著爸爸給我的錢去買菜。
我來到菜市場,想買菜,菜場裡面的菜是1.5元一斤,我准備買2斤,可是,我又看了看菜場外邊的菜,它只有1.2元一斤,而且還比裡面的菜好,我准備再買一斤,晚上炒著吃,這樣不僅菜買得多,而且更便宜,便宜1.5×3=4.5(元)1.2×3=3.6(元)4.5—3.6=0.9(元)。
接著,我又去買肉。菜場裡面的肉,瘦肉多,4.5元一斤;而菜場外面的肉,瘦肉少也要4.5元一斤,相比之下,我當然是選擇菜場里的肉。於是,我就買了3斤肉,共花了4.5×3=13.5(元)。
這次買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們來到商場,看見了一件衣服原件是:280元打3折。媽媽問我你知道現價是多少元嗎?我想到了老師課上講的打折問題,是用原價打折/10=現價。
我想了想便告訴媽媽用2803/10=84元。媽媽點了點頭。我和媽媽繼續逛商場,這時看見一個東西,媽媽便說:「一件東西打5折後是98元。」媽媽問:「你知道它的原價嗎?」我馬上告訴媽媽是196元。媽媽問我你怎麼這么快就算出來了呢?我說:「原價5/10=98,98x10/5=原價=196元。還有一種就是原價1/2=98,98x2=196元。所以原價就是196元。媽媽點了點頭說:「非常好,能夠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生活中不能缺少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只要我們善於發現,數學無處不在。
我們學習了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才能用到它呢?嘿,還真有用處了!
星期六,我和爸爸去牛排店吃牛排。爸爸拿出了一張20元的優惠,又拿出一張貴賓卡,對我說:「我們一共吃了150元,貴賓卡可以打8.5折,這張優惠可以抵20元,兩者不能重復使用。你算一下,用哪個比較便宜呢?」
這還不簡單!我很快列出了兩個式子:150乘0.85和150減去20。我先算150減去20,得數是130。而150乘0。85的答案卻是127.5元。而130>127.5,便宜了2.5元,所以使用貴賓卡比較省錢,也就更劃算。
我把答案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嗯,不錯。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數學小問題,你以後還會遇到許多的.,要努力探索哦。」爸爸又接著說:「走,我們去付款吧!」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僅要學習書上的知識,也要把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這樣我們的數學才能越學越好,越學越牢固!
昨天,我和媽媽上街逛街,給我買新衣服。
我在「森馬」里挑中了一件白色的上衣,怪好看的,我讓媽媽給我買。正好,森馬處理,買一送一,這件衣服169元,可以再送一件指定的衣服,我有看上了一件159元的黑色運動衣。
媽媽說:「想要可以,你得算出,咱買這兩件衣服,相當於打幾折?」
我想了想:折扣=現價÷原價,現價169元,原價169+159,169÷(169+159)=169÷328=0.51524390(24390循環)≈0.515=51.5%=五一五折
媽媽聽了後,說:「不錯呀!把原來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錯,這兩件衣服給你買!」
「耶!」
在生活中其實處處藏著數學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今天,媽媽帶我去靈寶新開的超市——美道家購置年貨。
我們去時正好趕上了兩種紙的競爭促銷。A種紙:買三送一,4包共15。6元。B種紙:買一贈一,2包共8。3元。
媽媽決定買B種時,我攔住了她、問她為什麼,媽媽說:「第二種8。3元吶!」
「8.3元不見得便宜哦,讓我幫你算算。」
我在心裡默想:A種買三贈一,15.6元,也就是花三包的錢,可以買到4包。所以用15。6*3/4=1。17元。
B種買一贈一,共8.3元,也就是花一包的錢可以買到兩包,用8.3/2=4.15元。
1.17元<4.15元,所以買A種便宜。我趕快告訴了媽媽,媽媽誇我聰明,我高興極了!
原來生活中的數學這么多呀!
星期六中午,我問爸爸中飯燒好了沒有,爸爸看了我一眼說:「你既然問到燒飯,那我就問你一個關於燒飯的問題。如果燒飯需要30分鍾,燒一個葷菜需要15分鍾,燒一個素菜需要5分鍾,燒一個湯需要10分鍾,燒這頓飯一共需要多少分鍾?」
我一聽心想這也太簡單了,不就是這幾個數相加的和嗎?我迅速口算起來,30+15+5+10=1小時。我剛要把答案告訴爸爸,卻不經意間看到爸爸那充滿狡黠的眼神,我忽然想到了什麼,這道題可能沒這么簡單。
於是我又重新思考問題,我想了一會兒,終於想到了答案。我對爸爸說:「燒飯時間是30分鍾,燒兩個菜和一個湯也是30分鍾,因為燒菜和燒湯可以在燒飯的時間段進行,所以燒這頓飯一共需要30分鍾,是不是這樣的?」爸爸笑著說:「你真棒,答對了。」
通過這道題,讓我意識到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有趣的數學題,只要深入了解,仔細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星期天,我們全家一起去大潤發購物。
來到超市,我先買了一些零食,然後媽媽說家裡食用油快用完了,我們買點油回去吧。來到賣油這邊,媽媽順手拿了兩桶金龍魚大豆油,接著准備離開,我出於好奇就問了媽媽這兩桶油多少錢呀?媽媽說一桶油28元,你說兩桶油多少錢呀,我口算了一下是56元,我看到這邊還有大桶5升的油,看了一下價格是50元,那應該是每升10元,我就問媽媽你那兩桶油和這個大桶的哪個便宜一點呢,媽媽說:「應該差不多吧,不管它了。」可是我就要追問到底,後來一看那兩桶加起來也是5升,算下來每升11.2元,我就跟媽媽說我們還是買這個大桶的吧,雖然便宜不了多少錢,但是省下來的錢也可以買點小文具了,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媽媽說,小丫頭,看來這個數學應用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對生活應用很有好處,以後要更加用心的學習數學,知道嗎!最後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5. 生活中的數學故事作文
開學初,我們認識了乘法,還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積。最近我們又學習了除法,知道了除法就是平均分。比如20個小朋友去春遊,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5人。算式是20÷4=5(人),其中20是被除數,4是除數,5是商。讀作20除以4等於5。
在學習乘法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乘法就是用來求總數,其實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計算,在乘法的基礎上學習除法就比較簡單了。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你瞧:星期天,媽媽買了12個橘子,我們家有4個人每個人可以平均分幾個橘子呢?我可以用除法來平均分,12÷4=3,每人可以分3個桔子。也可以每個人3個,可以分給4個人,12÷3=4;吃飯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我一共做了6個菜,花了50元錢呢!寶貝,你知道每個菜多少錢嗎?」我心裡盤算了一下,50÷6=?我不會算,怎麼辦呢?爸爸說:「你可以想口訣啊!哪句和6有關的口訣最接近50?」我一拍腦門,「想到了——六八四十八,那麼就是說每個菜要8元多一些!對嗎?」爸爸媽媽笑著說:「對啦!生活中很多時候可以用除法,但是有時並不能正好除盡,你可以求出商大概是多少。」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如:推理問題、周期問題、植樹問題等等。數學王國真是奇妙無窮,但又往往讓你捉摸不透,甚至還會產生錯覺呢!
記得在我讀幼兒園時,我非常喜歡邊爬樓梯邊數台階數,我家當時住在六樓,每個樓層之間有18個台階,每次離家和回家我都要牽著媽媽的手數台階數,每次數的結果都是90級,媽媽還老誇我聰明呢。
到讀小學時,我學了簡單的乘法後,不假思索地認為我每次回家上六樓應該爬108級台階才對呀,因為住在六樓,每層有18級台階數,根據乘法原理,6×18=108(級)。可我實際上每次只需爬90級台階就到家了,當時我心裡打了個大大的「?」號,不知何因。於是我帶著滿臉的疑惑問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聽後笑了笑,但什麼也沒解釋,他牽著我的手來到了一樓,笑著說:「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家住在一樓,需不需要爬18級台階呢?如果住二樓、三樓我們需要爬多少級呢?你再爬爬,體會體會。」聽了爸爸的話,我帶著「?」又體驗了一番。結果是一樓不用爬,二樓需爬18級,而三樓只需爬36級,我又如此這般爬到了七樓,爬了108級。通過這些體驗,我恍然大悟,尋到了其中的規律。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非常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非常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非常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非常有用處。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電影,由於擔心8月4日與上輔導班沖突,就想看看日歷,可是,新家沒有日歷,就讓媽媽翻看手機上的日歷,沒想到旁邊爸爸插話了:「根據你所學的知識,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幾。」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剛好兩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麼8月四號自然就是星期四嘍。」媽媽忙趁熱打鐵都問:「那明年的8月4號會是星期幾呢?」我脫口而出:「當然是星期五啦!」
「為什麼?」
「因為明年閏年,二月多一天唄。」
「回答錯誤!手機顯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這回輪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兩天,這剩下的一天是哪兒來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准確答案,我左思右想,寫了滿滿一張稿紙但就是算不出准確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時,突然,媽媽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見媽媽皺著眉頭,嘴裡嘟囔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對了,但一周有七天這事我怎麼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剛剛好是366天(因為明年是閏年),就讓366除以七,恰好余兩天,不是剛剛好在星期六嗎?我將想法告訴媽媽,媽媽非常是高興,我又開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幾,連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幾都算出來了呢!
對呀,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學會發現數學,研究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你一定會發現許多數學中的奧妙,刻苦鑽研,認真發現,數學一定提高非常快,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奧妙吧!
爸爸打趣兒道:「晨晨,咱家日歷不用買了,你就當咱家的日歷吧!」暈!
——生活中的數學故事
「動物聯歡會開始了!」
「動物聯歡會開始了!」
森林舞台劇院里吵吵囔囔,動物們都亂哄哄的擠做一團,有的爸媽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而那些找不到座位的爸媽們的怒氣也越升越高。
看,一向文靜的兔子媽媽此時也有些瘋狂,噔噔噔跳著,眼珠子都紅了;戴著眼鏡很斯文的猴子爸爸,眼鏡都被擠掉了,只剩一根線連著眼鏡在胸前擺來擺去;優雅的貓媽媽還特地穿了一身禮服,結果低低的裙擺被人踩上了幾個黑腳印,不斷地在心裡埋怨孩子怎麼不說清楚。
如果你在此時上前一問,就笑了:這些孩子說的都是什麼座位啊!
小兔子:我坐在第三列的第五豎。
小貓咪:我坐在(3,4)
小猴子:我坐在第二列,第六行的位置。
小兔子說的位置肯定不對,豎和列的意思是一樣的,她到底坐在那個位置?小貓咪也不對——她說的位置已經有人坐了。而小猴子呢?他描述的座位正有一位刺蝟大媽在上頭坐著呢!
先別笑!其實他們只是把列,行的.意思,還有數字描述的順序搞錯了。先說說小兔子的:她說她在第三列的第五豎,列和豎都是表示豎著同一個意思——列,而她卻把豎和行的意思搞混了,應該說她的座位在第三列第五行。列是豎著的,行才是一排的。
再來看看小貓咪犯的錯誤——(3,4),而她的真實座位是在(4,3)——第四列,第三行。小貓咪把數字表示的順序理解錯了:第一個數字表示列,第二個數字表示行。
而「小猴子」的呢?他認為兩列並成一列,就自作聰明的認為就是一列,所以他說他坐在第二列,第六行。無論是兩列並在一起,還是不並在一起,它們都是兩個列,而不是變成一列。要是變成一列,座位就沒辦法說了,所以「小猴子」他的座位是在第四列,第六行。
貓頭鷹博士聽說了這件事,為這些小迷糊們編了一個口訣:
找准位置很重要,豎排為列橫排行。
數字表示用括弧,先是列來後為行。
前後順序別搞混,否則鬧出大玩笑。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非常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非常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